全氏略考
一.姓氏用字:全
二.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源于姬姓,出自西周時期的泉府之官,屬于以官職稱謂為氏。
據史籍《鮚琦亭集·全氏世譜》記載:“全氏出自泉姓。”
西周時期,人們稱錢幣為“泉”,因設有泉府之官,負責掌管貨幣交流和集市貿易,隸屬于地官府司管轄。
在泉府官的后裔子孫中,有以先祖職官稱謂為姓氏者,稱泉官氏,后來因“泉”字同音通“全”字,故有人改泉為全,稱全氏,世代相傳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第二個淵源:源于地名,出自春秋時期魯國全邑,屬于以居邑名稱為氏。
春秋時期,魯國有個地名叫全邑,因邑內有一條全河而名,境內有龍山,即今山東省的濟南市歷城區龍山鎮,早年周武王姬發率軍進攻商紂王時,曾在該地休整、喂牛,其后即有住民以居邑名稱為姓氏,稱全氏,世代相傳至今,并尊奉周武王為得姓始祖。
全邑,在漢朝時期改稱譚州平陵縣,隸屬于齊郡。唐朝時期,其地被唐太宗李世民賜改為全節,境內河流改稱全節河,主城改為巨合城。到了唐朝末期,改為歷城縣,宋朝時期改為章丘縣,主城稱龍山鎮。
巨合城就是龍山鎮。龍山鎮稍偏西北約十多公里處,恰恰是在今歷城董家鎮境內。正如清乾隆《歷城縣志》寫到全節縣時所說:“龍山鎮西北謂之全節河,全節河之南猶有城子莊之名,或即其故址。”據歷城地名普查時的資料記載,城子莊在解放初尚有土城遺跡殘留,其附近至今尚有城角巷村、全節河村,當與全節故城有密切的傳承關系。
在史籍《述征記》中記載:“全節,地名也。其西名桃原,古之桃林,周武王克殷休牛之地矣。”
隋末世亂,在濟南以東有一位名叫李義滿的人士,他糾合宗親,據堡守衛村閭,外盜不敢侵逼。后李義滿歸附唐朝,因功授齊郡通守。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詔令以其堡為譚州,為平陵縣,任命李義滿為譚州總管。唐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廢州留平陵縣,縣屬齊州。唐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唐太宗李世民之子、齊王李佑起兵謀反,李義滿之子李君球率部據守平陵縣城以抵抗李佑。此事件平息之后,唐太宗夸贊李君球,并改其縣為全節縣,以旌表李君球之忠。
全節縣存在了一百七十二年,在唐憲宗李純元和十年(公元815年),該縣被唐憲宗廢黜,縣地并入歷城。自此,一直到民國初期續修《歷城縣志》時,原全節縣所轄區域大體上仍歸歷城所屬,這可以從明朝末年撰著的《歷城縣志·歷乘》、清乾隆年間撰著的《歷城縣志》、以及民國年間撰著的《續修歷城縣志》等歷史文獻中得到證實;今屬章丘的黨家、高官寨、龍山乃至東平陵城等,皆在歷城地界之內。
在李君球的支庶后裔以及居于全節城之住民中,皆有以地名為姓氏者,稱全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三個淵源:源于朝鮮族,出自漢朝時期朝鮮半島百濟國大將全燮,屬于漢化改姓為氏。
全燮,漢族,原為西漢末朝駐扎在遼東郡襄平地區(今遼寧遼陽老城區)鎮軍的一員副將,職為亭長。
在西漢末期王莽篡漢之后,遼東地區大亂,全燮不滿新莽政權,遂歸附位于遼東地區的南扶余國(今吉林松原),后又追隨高句麗創建者東明王朱蒙之子扶余·溫祚,成為后來在西漢惠帝劉盈六年~東漢光武帝劉秀建武五年之間(公元前18~公元29年)百濟國的開國功臣,被百濟溫祚王賜地環城(今韓國首爾),封為環城君。傳至全燮的第八代孫全善,又被百濟王封為“旌善君”,賜地旌善(今韓國旌善郡)。
到了全燮裔孫全洛,居然又在后梁末帝朱友瑱貞明二年~后晉出帝石重貴天福八年之間(公元916~943年)成為了高麗朝鮮的開國功臣,被創建高麗政權的高麗太祖(神圣大王)王建賜地天安(今韓國天安市),封為“天安君”,并賜姓王氏,全洛在自己的邑地內曾致力于推廣漢文化,特別是后來的北宋文化。
傳至全燮的第二十七代孫全公植,封邑桂林(今韓國漢江)。至全燮的第二十八代孫全淳,封邑圣山(今韓國京畿道三圣山)。
如今,朝、韓兩國境內全氏家族龐大,除了環城、旌善、天安、桂林、圣山這五個垂直世系的本貫,還有其它的羅城(今朝鮮開城)、扶余(今吉林松原)、成川(今朝鮮成川郡檜倉)、玉山(今韓國玉山前峰)、玉川(今朝鮮羅先市)、完山(今韓國全羅北道完山州)、龍宮(今黑龍江尚志)、竹山(今吉林延邊竹山)、平崗(今吉林長白十八道溝)、合昌(今韓國漢城)等諸多橫向分衍的支派,都是始祖全燮的后裔,在朝鮮半島形成一個十分龐大的全氏家族。
至明、清時期,大批全氏族人因不堪忍受李氏朝鮮的壓迫,紛紛內遷中原,一些被高麗王當年賜姓為王氏者也恢復原本漢姓全氏,世代生息繁衍,形成了今東北三省地區、以及河北、山東、河南、山西等地區的朝鮮族全氏主源。
第四個淵源:源于回族,出自元朝時期釋教都總統乞臺薩理,屬于長者賜改姓為氏。
元朝時期,有一位著名的少數民族宗教首領,名叫萬全。
萬全,原名叫乞臺薩理,畏兀人(今維吾爾族),父親是阿魯渾薩理,祖父是阿臺薩理。當元太祖成吉思汗孛兒只斤·鐵木真伏定西域回軍之時,乞臺薩理家族隨之至燕地(今河北、北京一帶)。當時畏兀國王亦都護請于朝,盡歸其民,成吉思汗詔許之,遂復西還。
乞臺薩理則承襲先業,不僅統領部族民眾,還隨漢家佛教大師深研佛學。待乞臺薩理學成之后,由于他精通經、律、論,因此由其老師賜其漢名叫“萬全”。
到了元朝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萬全被元世祖孛兒只斤·忽必烈賜封為釋教都總統,拜正議大夫、同知總制院事,加資德大夫、統制使。萬全在其位上一直到七十歲圓寂。
萬全的兒子在父親圓寂之后,將家族改以父親的受賜漢姓為姓氏,皆稱全氏,在其后裔子孫以及族人中,亦多有沿襲全氏者,世代相傳至今。
第五個淵源:源于蒙古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
據史籍《皇朝通志·氏族略》的記載:
⑴.蒙古族杭噶坦氏,亦稱杭阿覃氏,蒙語為,世居羅和邁蘭(今內蒙古興安盟科爾沁草原東北部與遼寧交界處),后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Hanggatan Hala。清朝中葉以后多冠漢姓為全氏。
⑵.蒙古族布古魯特氏,蒙語為,世居察哈爾(今河北張家口一帶,包括河北、內蒙烏蘭察布盟、錫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區)。后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Bugulut Hala。清朝中葉以后多冠漢姓為全氏、甫氏等。
⑶.蒙古族布忽納惕氏,蒙語為,在明朝時期即冠漢姓為全氏。
第六個淵源:源于滿族,出自滿清王朝開國元勛鄭親王愛新覺羅·濟爾哈朗,屬于漢化改姓為氏。
明末清初,有一著名的清朝開國元勛鄭親王,名叫愛新覺羅·濟爾哈朗,其在今北京市的西城區大木倉胡同建有鄭親王府,其子孫后裔世代承襲鄭親王爵位。
愛新覺羅·濟爾哈朗,公元1599~1655年,是和碩莊親王愛新覺羅·舒爾哈齊的第六子;明萬歷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農歷10月2日生,母親是五娶福晉烏喇納喇氏,布干貝勒之女。愛新覺羅·濟爾哈朗在清順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農歷5月8日薨,終年五十七歲。
愛新覺羅·濟爾哈朗自小就生活在佟·努爾哈赤的王宮之中,由佟·努爾哈赤加以撫養,所以他與佟·努爾哈赤的兒子們關系非常好,尤其是與愛新覺羅·皇太極的關系更是非同一般,這樣他才會在父兄反叛后依舊受到信任和重用。愛新覺羅·濟爾哈朗從青年時代起就追隨佟·努爾哈赤南征北討,因戰功受封為貝勒(王子)。
明天啟五年(后金天命十年,公元1625年)農歷11月,愛新覺羅·濟爾哈朗與臺吉阿巴泰等出兵援助被蒙古察哈爾部林丹汗圍攻的科爾沁部,立下了戰功。
明天啟六年(后金天命十一年,公元1625年)農歷4月,愛新覺羅·濟爾哈朗又領兵攻打喀爾喀巴林部。緊接著在農歷10月再次領兵攻打扎嚕特部。均立下了戰功。
明天啟七年(后金天聰元年,公元1627年)農歷1月,愛新覺羅·濟爾哈朗與貝勒阿敏、岳托、阿濟格等人征伐朝鮮,一路長驅直入,殺至平壤城下。朝鮮國王李倧無奈中只能派遣使者向滿洲軍隊請求議和,愛新覺羅·阿敏不同意,仍想繼續進攻朝鮮的國都。岳托邀請愛新覺羅·濟爾哈朗等人商議,愛新覺羅·濟爾哈朗與岳托一樣都不同意這么做。于是對兄長說:“我們不宜深入敵后,應當駐兵在平山以等待議和的達成。”于是帶領軍隊前去和朝鮮王交談今后朝鮮每年應該向滿洲進貢的物品,和議達成之后,清軍才撤圍而回。農歷3月愛新覺羅·濟爾哈朗隨從愛新覺羅·皇太極攻打明朝。清軍從廣寧城舊邊出發,進軍圍攻錦州。愛新覺羅·濟爾哈朗偕同貝勒莽古爾泰等率領一支部隊截擊塔山的明朝運糧隊,一舉擊敗了明兵。之后又移師前往寧遠,與明朝總兵滿桂的軍隊相遇。兩軍進行了猛烈的戰斗,愛新覺羅·濟爾哈朗在戰斗中負了傷,但是他只是稍微包扎了一下傷口,就重新投入了戰斗,繼續作戰,士兵被他的勇氣所影響,拼死奮戰,最終打敗了滿桂的軍隊。
明崇禎元年(后金天聰二年,公元1628年)農歷5月,因為蒙古的固特塔布囊從察哈爾移居到阿拉克綽特部的舊地,凡是有依附滿洲的人經過,一概殺死,公開和滿洲作對。于是濟爾哈朗和貝勒豪格前往討伐固特塔布囊,大敗其軍,將其斬殺,收降了他的部眾。
明崇禎二年(后金天聰三年,公元1629年)農歷8月,愛新覺羅·濟爾哈朗與貝勒德格類、岳托、阿濟格等再次攻打明朝的錦州和寧遠,燒毀了明軍囤積在那的所有物資糧食,而且還抓獲了許多的明軍士兵。農歷10月愛新覺羅·皇太極親自率軍從洪山口進入明境作戰了。愛新覺羅·濟爾哈朗同岳讬奉命攻打大安口,他的軍隊乘夜毀掉了水門前進,擊退了明軍馬蘭營的援兵。第二天一早,愛新覺羅·濟爾哈朗就發現明軍設立了兩座營寨在山上,于是他率軍突然進攻山上的明軍,一舉擊破了明軍的那兩個營寨,然后督兵追擊明軍的潰兵至馬蘭營。這一天,愛新覺羅·濟爾哈朗從辰時至巳時,連戰五次,五戰皆捷,迫降了馬蘭營、馬蘭口、大安口三營的明軍。之后,愛新覺羅·濟爾哈朗又引軍攻打石門寨,明軍曾多次派兵救援,都被他所敗斬殺,寨中的軍民只得出城投降。于是愛新覺羅·濟爾哈朗就與愛新覺羅·皇太極的大軍會師于遵化,進逼明朝都城北京。農歷12月愛新覺羅·濟爾哈朗與貝勒阿巴泰進攻通州,燒毀了明軍的船只,攻克了張家灣。
明崇禎三年(后金天聰四年,公元1630年)農歷1月,愛新覺羅·濟爾哈朗又隨從愛新覺羅·皇太極出征,兵圍永平城。在這之前,劉興祚背叛清軍歸順了明朝,與明朝巡撫袁崇煥一起進駐永平城,他們聽說清軍大舉來犯,就撤退到了太平寨。路上還殺死了客喇沁蒙古前往清軍大營獻俘的的士兵,這一行為惹怒了愛新覺羅·皇太極,他派愛新覺羅·濟爾哈朗與阿巴泰前往追捕,他們一路追趕至山海關,斬殺了叛將劉興祚,俘獲了他的弟弟劉興賢。這時清軍攻克了永平,愛新覺羅·濟爾哈朗與貝勒薩哈璘奉命駐守城中。在這段時間里,愛新覺羅·濟爾哈朗檢查倉庫,檢閱士卒,設置官吏,又招降了明朝的道員白養粹,廢員孟喬芳、楊文魁等。接著,愛新覺羅·濟爾哈朗又派人傳檄文書至灤州、遷安,降伏了永平所屬的州縣。于是,灤州同知張文秀、遷安縣令朱云臺、副將王維城、參將馬光遠、守備李繼全、千戶錢奇志等相繼投降。農歷3月,愛新覺羅·皇太極命阿敏和碩托代戍永平,于是愛新覺羅·濟爾哈朗引師還京,路上還招降了榛子鎮。
明崇禎四年(后金天聰五年,公元1631年)農歷7月,愛新覺羅·皇太極初設六部,愛新覺羅·濟爾哈朗受命掌管刑部事務。農歷8月愛新覺羅·濟爾哈朗隨同愛新覺羅·皇太極出兵圍困明朝大凌河城,愛新覺羅·濟爾哈朗督鑲藍旗兵(當時的濟爾哈朗為鑲藍旗旗主)圍攻城的西南,不久又收伏近城臺的堡。農歷11月明朝總兵祖大壽獻城投降,班師之前,愛新覺羅·濟爾哈朗前往塔山東沿海截隘,俘虜了數百人。
明崇禎五年(后金天聰六年,公元1632年)農歷5月,愛新覺羅·濟爾哈朗從征察哈爾蒙古,林丹汗逃逸,大軍駐扎在穆嚕哈喇克沁。愛新覺羅·濟爾哈朗與岳托率右翼兵進攻歸化城,收降了察哈爾部一千余人。
明崇禎六年(后金天聰七年,公元1632年)農歷3月,愛新覺羅·濟爾哈朗奉命筑建岫巖城。農歷5月明將孔有德、耿仲明從登州渡海來降,明軍總兵黃龍以水師邀擊,朝鮮軍隊也一起行動,愛新覺羅·濟爾哈朗前往迎接護送并擊退了明朝與朝鮮的聯軍。農歷6月愛新覺羅·皇太極與眾貝勒王公商議對朝鮮、明朝、察哈爾的軍事策略,愛新覺羅·濟爾哈朗上奏道:“朝鮮如果不遵守盟約,就退回他們的貢品,只和他們互市交易,不必前去攻打。明朝是我們的敵國,應該先攻取他臨近京城的幾個城,長久駐扎,伺機進攻。另外,還要屯兵山海關以東,錦州以西,擾亂明朝的耕種,讓他們的軍隊疲于奔命,不得休息。再分兵一半,在山海關前安營,一半繞道至關后,內外夾擊,讓明軍左右為難。”此策被愛新覺羅·皇太極所采納,卓見成效,說明愛新覺羅·濟爾哈朗是一個文武全才的精練干將。
明崇禎六年(后金天聰七年,公元1633年),愛新覺羅·皇太極親征察哈爾蒙古,愛新覺羅·濟爾哈朗沒有隨軍出征,留守在盛京。
明崇禎九年(清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農歷4月,愛新覺羅·皇太極正式稱帝,改國號為“清”。愛新覺羅·濟爾哈朗應軍功累積是,晉封為和碩鄭親王。農歷12月愛新覺羅·皇太極率兵攻打朝鮮,愛新覺羅·濟爾哈朗又再次承擔重任,負責留守。
明崇禎十一年(清崇德三年,公元1638年)農歷5月,愛新覺羅·濟爾哈朗領兵攻打寧遠,進逼中后所城,明軍十分恐懼,不敢出城作戰。于是,愛新覺羅·濟爾哈朗轉而進攻模龍關及五里堡屯臺,并攻克了兩地。
明崇禎十二年(清崇德四年,公元1639年)農歷5月,愛新覺羅·濟爾哈朗統兵攻略錦州、松山,與明軍大戰九次,九戰皆捷,俘獲明兵三千余人。
明崇禎十三年(清崇德五年,公元1640年)農歷3月,愛新覺羅·濟爾哈朗奉命修整義州城,駐扎屯田,以便為攻打錦州做準備。愛新覺羅·皇太極對其舉措十分滿意,曾親自登城視察。這時,原來依附于明朝的蒙古多羅特部蘇班岱、阿爾巴岱,居住在杏山西五里臺,派使者托克托前往聯系,請求帶領三十戶前來歸順。愛新覺羅·皇太極于是命愛新覺羅·濟爾哈朗同多鐸郡王、阿達禮率師一千五百人前往迎降。臨行前,愛新覺羅·皇太極訓話說:“明兵見我兵少,必定前來交戰,我軍可分為三隊應敵,前隊交戰,后隊接應。”于是,愛新覺羅·濟爾哈朗等人遵照愛新覺羅·皇太極的旨意,乘夜經過錦州城南來到杏山。然后派遣蘇班岱的使者前去偷偷告訴蘇班岱等人攜帶歸順的戶口、輜重等上路。天亮時,明軍杏山總兵劉周智沿杏山城扎營,與錦州、松山的守將果然合兵分翼列陣七千分翼列陣逼攻清師。愛新覺羅·濟爾哈朗親率后金軍殺入明軍陣地,迅速沖亂了明軍陣型,大敗明軍,又追殺至城下攻破了兩個明軍營寨,同時斬殺了明副將楊倫周、參將李得位。得勝后,愛新覺羅·濟爾哈朗將所獲的馬匹、器械統統獻給了愛新覺羅·皇太極,得到了贊揚和賞賜。農歷9月愛新覺羅·濟爾哈朗同武英郡王愛新覺羅·阿濟格等人率軍圍攻錦州,城中的明軍守將多次出來攻打后金軍。于是愛新覺羅·濟爾哈朗將計就計在城南設伏,等待明軍出城。明軍出城后發現有埋伏就立刻撤退,清軍追擊斬殺明軍數十人。同時愛新覺羅·濟爾哈朗又派輔國將軍務達海截獲了明軍的糧車。
明崇禎十四年(清崇德六年,公元1641年)農歷3月,清軍再次圍困錦州,圍繞錦州建立八個兵營,掘壕筑塹,以長久圍困祖大壽。祖大壽在城中派蒙古兵守外郛,但是由于愛新覺羅·濟爾哈朗對蒙古軍隊的策反效果,蒙古臺吉諾木齊、吳巴什等反而投降,遣人約好時間獻出東關。不過到了預定的時間被祖大壽及時發覺,清軍由蒙古軍從城下用繩來上城與蒙古軍內外夾擊明軍,占據了外城,明軍被迫退入內城。之后,愛新覺羅·濟爾哈朗遷城中的蒙古軍六千余人到義州,收降明將都司、守備以下八十余人。愛新覺羅·皇太極特別在篤恭殿宣布捷報,以示重視。農歷4月又以伏兵敗明援兵。農歷5月又敗明援兵六萬于松山北崗,斬首二千。農歷6月由睿親王愛新覺羅·多爾袞換防,兩軍合兵后又敗明援軍,之后愛新覺羅·濟爾哈朗整軍回師。農歷8月明軍大帥洪承疇率軍十三萬來到松山,愛新覺羅·皇太極親征應敵,由愛新覺羅·濟爾哈朗留守盛京。農歷9月愛新覺羅·皇太極班師,仍由愛新覺羅·濟爾哈朗督軍圍困錦州。農歷12月洪承疇從松山遣兵夜犯后金軍,被后金軍擊敗,之后愛新覺羅·濟爾哈朗又打敗了洪承疇的大軍。
明崇禎十五年(清崇德七年,公元1642年)農歷2月,愛新覺羅·豪格攻破松山,活捉了洪承疇,愛新覺羅·濟爾哈朗則繼續圍攻錦州。農歷3月祖大壽派人請降,錦州終于被攻克。農歷4月移師攻克塔山,之后用大炮轟塌杏山城墻,杏山守軍投降。之后,愛新覺羅·濟爾哈朗奉命毀掉了塔山、杏山、松山三城后班師,受賞鞍馬一副、蟒緞百匹。
明崇禎十六年(清崇德八年,公元1643年)農歷8月,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即位,愛新覺羅·濟爾哈朗奉命與睿親王愛新覺羅·多爾袞一同輔政。農歷9月率軍攻打寧遠,攻克中后所城,斬殺明總兵李輔明、袁尚仁,并攻取中前所。
明崇禎十七年(清順治元年,公元1644年)農歷5月,睿親王愛新覺羅·多爾袞率師入山海關,攻克京師,定都北京。農歷10月清世祖封愛新覺羅·濟爾哈朗為信義輔政叔王,賜金千兩、銀萬兩、緞千匹。
清順治四年(公元1647年)農歷2月,愛新覺羅·濟爾哈朗因建筑府第逾制,還擅自使用銅獅、銅龜、銅鶴,結果被罰銀二千,罷免輔政職務。
清順治五年(公元1648年)農歷3月,貝子愛新覺羅·屯齊、愛新覺羅·尚善、愛新覺羅·屯齊喀等彈劾愛新覺羅·濟爾哈朗,說當年清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初喪時,愛新覺羅·濟爾哈朗不舉發兩黃旗大臣謀立肅親王愛新覺羅·豪格,以及扈從入關,擅自令兩藍旗越序立營前行。議罪當死,遂興大獄。這樣一來,勛臣鈕祜祿·額亦都、瓜爾佳·費英東、舒穆祿·揚古利諸子侄皆受到牽連。后從輕發落,降為多羅郡王,肅親王愛新覺羅·豪格則被幽禁。農歷4月又復其親王爵。農歷9月愛新覺羅·濟爾哈朗被授予定遠大將軍,率軍南下湖廣。農歷10月道經山東,殘酷鎮壓了曹縣的抗清義軍,俘獲了義軍首領李化鯨、李名讓等,同時有得到了降將劉澤清的反叛罪證,將其誅殺。
清順治六年(公元1649年)農歷1月,愛新覺羅·濟爾哈朗從安陸府渡口進抵長沙。當時,明總督何騰蛟,總兵馬進忠、杜允熙、陶養用、王進才、胡一青等,聯合李自成余部一只虎以及逃散剩余的農民軍占據湖南。愛新覺羅·濟爾哈朗分軍進擊,令順承郡王勒克德渾、都統阿濟格、尼堪為前哨,大軍斷后,循序推進。清軍進抵湘潭后生擒了明軍統帥何騰蛟。農歷4月又分兵奔永興,打退杜允熙,到達辰州,一只虎看到清軍勢如破竹就連夜遁走。愛新覺羅·濟爾哈朗派尚阿哈同尼堪攻克寶慶,又派兵連破南山坡、大水、洪江諸路兵馬共二十八營。農歷7月分兵鎮壓靖州,進攻衡州,斬殺陶養用。擊破胡一青的七座營寨,一路逐敵至廣西全州,分軍平定了道州、黎平府及烏撒土司,先后攻克了六十余城。
清順治七年(公元1650年)農歷1月,愛新覺羅·濟爾哈朗班師還朝,論功行賞,清世祖賜給金二百兩、銀二萬兩。同年睿親王愛新覺羅·多爾袞病逝。
清順治八年(公元1651年)農歷2月,愛新覺羅·濟爾哈朗偕巽親王愛新覺羅·滿達海、端重親王愛新覺羅·博洛、敬謹親王愛新覺羅·尼堪聯合上奏削去故睿親王愛新覺羅·多爾袞之爵。農歷3月清世祖以愛新覺羅·濟爾哈朗年老,免去朝賀、謝恩行禮。
清順治九年(公元1652年)農歷2月,愛新覺羅·濟爾哈朗進封和碩鄭親王。
清順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農歷2月,愛新覺羅·濟爾哈朗上疏言:“太祖創業之初,日與四大貝勒、五大臣討論政事得失,咨訪士民疾苦,上下交孚,鮮有壅蔽,故能掃清梟雄,肇興大業。太宗纘承大統,亦時與諸王貝勒講論不輟,崇忠直,錄功棄過,凡詔令必求可以順民心、垂久遠者。又慮武備廢弛,時出射獵,諸王貝勒置酒高宴,以優戲為樂。太宗怒曰:‘我國肇興,治弓矢,繕甲兵,視將士若赤子,故人爭效死,每戰必克。常恐后世子孫棄淳厚之風,沿習漢俗,即于慆淫。今若輩為此荒樂,欲國家隆盛,其可得乎?’遣大臣索尼再三申諭。今皇上詔大小臣工盡言,臣以為平治天下,莫要于信。前者軫恤滿洲官民,聞者懽忭。嗣役修乾清宮,詔令不信,何以使民?伏祈效法太祖、太宗,時與大臣詳究政事得失,必商榷盡善,然后布之詔令,庶幾法行民信,紹二圣之休烈。抑有請者,垂謨昭德,莫先于史。古圣明王,進君子,遠小人,措天下于太平,垂鴻名于萬世,繄史官是賴。今宜設起居注官,置之左右,一言一行,傳之無窮,亦治道之助也。”清世祖聽了十分高興,都采納了。當年農歷5月愛新覺羅·濟爾哈朗因病革去職務,清世祖親自前往探視,愛新覺羅·濟爾哈朗在病榻上奏說:“臣受三朝厚恩,未及答,原以取云貴,殄桂王,統一四海為念。”清世祖垂涕痛哭曰:“天奈何不令朕叔長年耶!”說完后,慟哭不止,之后命畫工將其像畫下。第二日愛新覺羅·濟爾哈朗病逝,安葬于北京西直門外白石橋,終年五十七歲。清世祖為此輟朝七日,賜葬銀萬兩,置守墳園十戶,立碑紀功。
到了清圣祖愛新覺羅·玄燁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農歷6月,清圣祖再追贈愛新覺羅·濟爾哈朗謚號為“獻”。
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歷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農歷9月,愛新覺羅·濟爾哈朗入祀盛京賢王祠。
清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農歷1月,清高宗下詔:愛新覺羅·濟爾哈朗配享太廟,復嗣王封號為“鄭”。從此鄭親王一族十分顯赫,直至清朝末年。
鄭親王愛新覺羅·濟爾哈朗有十一個兒子,其中有爵位者是四人:愛新覺羅·富爾敦、愛新覺羅·濟度、愛新覺羅·勒度、愛新覺羅·巴爾堪。
縱觀愛新覺羅·濟爾哈朗一生,可謂是跌宕起伏。但只因為他從小與清太宗一起長大,所以在其父親反叛后居然得以幸免于難,而且一直深受信任和重用。清太宗即位后,他更是多次擔當重任,仕途也是一路通順。但是隨著愛新覺羅·多爾袞的得勢,他的命運又有所轉變,所幸的是他并沒有和愛新覺羅·多爾袞有直接沖突,最終依靠軍功東山再起。清世祖掌權后更是禮遇有加,官位也是越來越高,直到死后也極盡哀榮,子孫有由此繁榮昌盛,成為愛新覺羅·舒爾哈齊家族中最為強盛的一支。
在愛新覺羅·濟爾哈朗的后裔子孫中,于清朝中葉即有改冠漢姓為全氏、趙氏、鄭氏、和氏等,皆世代相傳至今。
第七個淵源:源于滿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
據史籍《皇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滿族全佳氏,祖先原為漢族,東漢末期被遼東鮮卑烏桓部虜攜,融入鮮卑,后逐漸演化為遼東女真,滿語為Ciwangiya Hala,世居蓋州(今遼寧蓋州),清朝早期即已復漢姓即為全氏。
第八個淵源:源于其他少數民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
今土家族、苗族、赫哲族、錫伯族、裕固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全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全氏,世代相傳至今。詳實情況,待本書筆者進一步考證之后,再予以補充刊載。
得姓始祖:姬發(周武王)、李君球、全燮、萬全(乞臺薩理)、愛新覺羅·濟爾哈朗。
世界全氏懇親會Q群:220289225.歡迎世界全氏宗親們的加入!多多交流溝通,謝謝!
■ 以上內容由網友共享上傳,內容僅供參考,不代表族譜錄贊成該內容或立場。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 如果您認為該介紹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可以 對其進行修改補充>>
■ 同時您還可以 進入全姓社區 與其他愛好和關注全氏家族的網友進行交流討論。
查看更多討論帖>> | ||||||||||||||||||||||||||||||||||||||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