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姓氏源流
焦(Jiāo)姓源出有四:
1、出自姬姓,上古神農氏后裔,以國為姓。據《通志·氏族略》、《廣韻》及《史記》所載,西周初周武王立國之后,封神農氏后代裔孫于焦,建立焦國(在后世的陜州東北百步之遙的焦城),春秋時被晉國所滅,其后代以國為姓,遂為焦氏。
2、出自姬姓,以國名為氏。據《廣韻》所載,周朝時,有王室同姓諸侯國焦國(故城在今河南省陜縣南二里之焦城),后被晉國所滅,原焦國王族之后遂以國名為姓。
3、系自姜姓,以地名為氏。春秋時許靈公遷焦,其后以地名為氏。
4、出自他族改姓:
① 據《通鑒》所載,南安焦姓出自氐人;
② 據《華陽國志》所載,南中夷四姓有焦,別為一派;
③ 西夏人中有焦姓;
④ 清滿洲八旗姓黨佳氏,后改為焦;今滿、土家、蒙古、布依等民族均有此姓;
⑤ 根據《華陽國志》上記載,古代南中夷(今四川省大渡河以南和云南、貴州兩省)少數民族中有焦姓,另為一派。
得姓始祖:焦伯:炎帝神農氏的后裔。焦氏的得姓早在周朝之時,迄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是華夏古老姓氏之一,也是南夷的大姓之一。周朝初年,周武王大肆分封諸侯,除分封有功之臣及王族外,還分封前代圣賢之后,經查訪,他找到炎帝神農氏的嫡系后裔,就將其封于焦,建立焦國,因其為伯爵,故世稱焦伯。春秋時,焦國被晉國所吞并,其后子孫即以故國為氏,稱焦姓。他們尊焦伯為焦姓的得姓始祖。
二、遷徙分布
始建于西周初年的焦國,春秋時滅于晉,于是子孫紛紛出奔,或北渡黃河進入山西,或西徙陜西,或向東北方向的河北、山東播遷。先秦時期,焦姓人于史書不顯,表現得較為沉寂。西漢時,見諸史冊之焦姓除梁(今河南省商丘)人焦延壽外,還有在《田延年傳》中稍微提了一下的茂陵(今陜西省興平)富人焦氏。東漢時,入載史冊之焦姓有焦觸、焦和、焦永,還有廬江(今屬安徽?。┤私怪偾?,曾任河東太守的會稽山陰(今浙江省紹興)人焦貺。這些資料表明,此際焦姓除繼續繁衍于北方外,已有焦姓人在長江以北之安徽,長江以南之浙江等地定居。繁衍于北方的焦姓,逐漸發展成為河北中山(今定州)、廣平(今雞澤東)以及陜西馮翊等地的望族。魏晉南北朝時,有河東(今山西省夏縣)人焦先,梁人焦寶愿,安定(治所在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人焦嵩,南安(今甘肅省隴西)人焦遺、焦楷父子以及氐人改為焦姓的焦明、焦度父子。說明此際社會動蕩造成焦姓南遷外,更多的焦姓經陜西避兵火于寧夏、甘肅一帶。唐代的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政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使上述焦姓之郡望繁衍更勝。安史之亂和黃巢起義以及五代十國雖造成焦姓人口銳減,但其繁衍播遷卻是呈小規模、無序的播遷,原因是藩鎮割據或各國分立,天下烏鴉一般黑,哪里還有戰火不焚燒的凈土。宋靖康之恥后,焦姓避居江東,繁衍于今安徽、江西、江蘇、浙江一帶,宋理宗時,有焦炳炎由安徽宣州遷居浙江嘉興。宋末元初,焦姓又不得不播遷于更廣泛的南方其他諸省。明初,山西焦姓作為明朝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于江蘇、河南、山東等地。明清之際,焦姓人家大量出現于江南各地,同時人才輩出,聲譽響亮,使得迄今為止焦姓在南方各地一直都是一個著名的姓氏。如今,焦姓在全國分布較廣,尤以江西多此姓,約占全國漢族焦姓人口的百分之二十六。焦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一百二十八位的姓氏,人口較多,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一。
三、歷史名人
焦 先(光?):字考然,三國時魏國河東郡(治所在今山西省夏縣)人,隱士。漢靈帝三度下詔請去做官而拒絕。隱居荒野河邊草廬中,見人不語,冬夏不穿衣,睡不鋪席,數天吃一頓飯,相傳活了一百多年。
焦延壽:西漢梁人,官小黃縣令,頗有政績。專攻《易經》,自稱得孟喜之傳,曾傳授給京房,于是漢代《易》遂有京氏之學。
焦 遺:十六國時西秦南安(今甘肅省隴西)人。曾為太子太師,后遷安南將軍、廣寧太守等職。南安諸羌族人曾推舉其為主代秦,被其拒絕。
焦 度:南安氐人,南朝齊將領。少有勇力,善騎射。歷任輔國將軍、東宮直閣將軍、淮陵太守、游擊將軍等職。沈攸之起兵造反,焦度鎮守郢城,曾于城樓上辱罵沈攸之,人呼其樓為焦度樓。
焦 遂:唐代名士。說話口吃,清醒時話不成句,醉酒時對答如流。與賀知章、李適之、李白、王王進、崔宗之、蘇晉、張旭并稱飲中八仙。
焦守節:許州長社(今屬河南)人,宋代大臣。其父焦繼勛官至彰德軍節度。守節以父蔭補官。真宗時,置江淮南、荊湖路兵馬都監。降施州蠻,出使契丹。后遷四方館舍,以右神武大將軍致仕。
焦 芳:河南省泌陽(今唐河)人,明代大臣。天順進士,授編修。歷任吏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累加少師、華蓋殿大學士。但因近宦官而名聲有損。
焦 馨:山東省章丘人,明代直臣。萬歷年間進士。由中書舍人遷兵部員外郎,天啟間官至右副都御史、巡撫寧夏,拒建魏忠賢生祠。崇禎元年解官。
焦 竑:字弱侯(1541-1589),號漪園,又號澹園,明代學者,中國歷史上百名政治家之一。祖籍山東省日照市東港區西湖鎮大花崖村,出生于江蘇省江寧。自幼聰穎好學,16歲在南京考中秀才,便到天界寺、報恩寺埋頭苦讀。萬歷十七年(1589年)49歲時考中己丑科狀元,以殿試第一入翰林修撰。甲午簡為東宮講讀官,皇太子日后即位為泰昌皇帝。公多次做鄉試主考官,慧眼識才,萬歷二十五年主持鄉試,通過復核其他考官的棄卷,將參加鄉試而名落孫山外的徐光啟拔置頭名;徐光啟的后來成就和歷史上的地位,證明了焦竑慧眼獨到。丁酉主順天試,先生以陪推點用,素為新建所不喜,原推者復搆之,給事中項應祥、曹大咸糾其所取險怪,先生言:“分經校閱,其所摘,非臣所取。”謫福寧州同知,移太仆寺丞。后陞南京司業,而年已七十矣。先生積書數萬卷,覽之略遍。金陵人士輻輳之地,先生主持壇坫,如水赴壑,其以理學倡率,王弇州所不如也。泰昌元年卒,年八十一。贈諭德。崇禎末,補謚文端。焦竑一生博覽群書,精于文、史、哲學科。他治學嚴謹,不入俗流,常有獨到之處。著作甚豐,著有《澹園集》、《澹園續集》、《焦氏類林》、《老子翼》、《莊子翼》、《養正圖解》、《玉堂叢話》等。
焦 循:甘泉(今江蘇省揚州)人,清朝經學家、數學家、戲曲理論家。嘉慶舉人。出身治《易》世家。他以數學原理及音韻訓詁整理《易經》。有《雕菰樓易學三書》、《孟子正義》、《論語道釋》、《劇說》、《釋弧》、《釋輪》、《加減乘除釋》。
焦達峰:湖南省瀏陽人,原名大鵬(1887-1911),字鞠蓀。近代民主革命烈士。1904年(清光緒三十年)留學日本,次年在東京參加同盟會。1907年與張百祥、孫武等在日本組織共進會?;貒笤鴧⒓悠?、瀏、醴起義,失敗后逃亡日本。武昌起義后,他首先響應,發動長沙起義,被推為湖南都督,不久被譚延所殺害。
焦裕祿:山東省淄博人,中國共產黨的優秀干部。任河南蘭考縣委書記時,以身作則,同嚴重的自然災害作頑強斗爭,努力改變蘭考面貌,身患肝癌,強忍劇痛,堅持工作。被群眾譽為“黨的好干部”。1964年病逝,終年42歲。
焦進紅:當代著名的大律師 ,河北邯鄲人士,著名的 菩提律師事務所的 創立人。
四、郡望堂號
1、郡望
據《郡望百家姓》記載:焦氏望出中山郡。又《姓氏考略》記載:望出中山、廣平、馮翊。
中山郡:戰國時為中山國,被趙國所滅。秦代為巨鹿郡的領地。漢高帝初年(公元前206年)設置中山郡。漢景帝后改為中山國。相當于河北省北部地區。
廣平郡;漢景帝中元初年(公元前149年)置郡。在今河北省南部永年縣一帶。
馮翊郡:漢武帝時置撟蠓腭磾,相當于今陜西省大荔縣一帶。
2、堂號
三詔堂:源出江蘇省鎮江市名山焦山處士焦光的家世,自東漢焦光結廬隱居此處,平生饑不茍食,寒不茍衣,故焦山便是以焦光為名的。在這里,可看到上游八九里,矗立江流轉折處,江中心號稱浮玉的名勝區焦山。東漢時,焦山大宅的姓焦主人,因漢靈帝三度下詔請去做官而拒絕,名傳千古的焦光后裔,就以“三詔堂”作為堂號。
此外,焦姓的主要堂號還有:“飲仙堂”、“中山堂”等。
五、宗族特征
1、焦姓南遷始于兩漢之際,為他姓所不可比擬。
2、由上可知,我國的焦姓家族,是最標準、最地道的炎黃子孫。他們一部分是黃帝軒轅氏的后裔,一部分是炎帝神農氏的后裔。
3、周武王時焦國,雖說共有兩個,但是到目前為止,關于這兩個古國的所在位置,卻只能知曉神農裔孫所建立的確切位置,而姬姓焦國已不可考。
焦 JIAO —— 之河南新鄉支
問我祖先來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
木有本而葉則茂,水有源而流則長。
報本追遠,乃我中華民族之美德,吾焦氏始祖由明初洪武年間從山西省平陽府洪洞縣大槐樹下遷自河南省衛輝府汲縣南三十里南陵西社七圖定居,村名曰焦家莊,該村南靠新鄉,東鄰延津,西依新鄉市郊,地處三縣一市交界新濮公路,107國道穿境而過,形成金三角地帶,地理環境優越,故歷代先祖安分守己,勤勞為本,耕讀傳家,繁衍生息六百余年至今已達二十三世,據不完全統計,我焦氏已達三千余口人。
建村以來,由焦家莊移居異地的有:新鄉市(上焦莊、卜奇屯、孫杏村、小韓莊、小店、莊里、小朱莊、西牧村、衛輝、延津老任莊)、安陽、漯河、山東、山西、北京、天津、邢臺、蘭州、寧夏、安徽、江蘇等地,實屬人丁興旺成為焦氏之大族也。
由于我族大人多,各居異地,為讓后人了解歷世先祖名諱,家鄉居住、人口發展情況,傳流后世、萬古流芳。故續本族家譜,希吾族后人銘諸肺腑。
望我焦氏家族不忘先祖遺訓,要精誠團結,奮力效國,勤勞致富,共創我焦氏大業,令后嗣開拓進取、奮勇前進吧!
焦 JIAO —— 之山東支
山東焦氏分3大支:東部、中部和西部
1.東部支
據傳焦氏先祖值元朝末年戰亂頻繁,又加旱蝗瘟疫之災,兄弟三人(諱:升[昆?]、斗、木)由江蘇蘇州蒼門過江北上,遷至海州(江蘇東海杏黃村)定居。因海州濱海地處斥鹵,不宜耕植,長兄在該地住下,二弟、三弟二人又北去山東,一居日照,一居諸城。來日照時沿海地區裊無人煙,始祖族譜遭兵燹失落,何時遷居日照無從考究,惟傳說自元末。傳遠祖系源出自晉朝鎮江(江蘇)京口焦山之焦光。
現在輩分自十八世排:“永建安自廣、淑世繼宗祥、傳忠得慶兆、衍正寶維良”二十個字為世排字輩,每世命名依次用之。
始祖遷居日照之初,因先祖是以農為生,日照東瀕黃海,沿海岸線較長,灘涂廣闊,但不便從農定居,就選擇定居西部大花崖。此處是山地丘陵,河流蜿蜒曲折,澇無洪患,旱有水源,土地肥沃,便于墾植,山林茂密,薪炭無慮,建房筑舍,不乏良材,是先祖選擇業農的良好環境。然在各種農具落后,上受官府之迫,下有豪強之欺,既有天災,又遭戰亂騷擾的情況下,始祖還是堅持定居下來。之后子孫世代勤勞耕作,家道漸興,家族繁衍生息較快,居住范圍得到較快擴展,人丁興旺,人才輩出。在焦氏祖譜(1874)中記載,日照焦氏有上千戶人家,這個數字在當時所占比是夠大的。在西湖鎮現有四十個自然村中,有十六個村中有焦姓居住,有的村竟純焦姓居住,分布占西湖面積一半以上。
大花崖村地處日照西部、西湖鎮駐地西南方向一公里處。始祖選居大花崖,還因該村前有兩條由南和西兩方流入相匯的一條河,繞村東流向西北,形成一個大的半月芽狀,是條久雨不澇,久旱不斷流的河,后有三山環抱,是避風朝陽、冬暖夏涼、碧山綠水的風水寶地?,F在的大花崖村,是一個有1083戶,3097口人,大部分是焦姓居住的大村。焦氏原有三大墓地(焦家稱它為老林),在村東頭的祖林(也稱狀元林),占地約二十五畝,林中葬有始祖,始祖墓前有“焦氏始祖之墓”,光緒十年四月吉旦闔祖仝立石碑,石碑后有碑文。林中有始祖至九世的先祖墓,是日照焦氏先祖的墓地,林中有二十米以上的白楊樹三十余棵,林北面是圍墻,南面是路,是至今保護近八百余年較好的唯一的一處焦氏墓地。在“祖林西南邊水抱左砂環于右稱為勝地”的地方,修建一處祠堂,祠堂于光緒丁未年夏落成,祠堂在大花崖村東頭“墨水池邊,墨水池北有一條官路,西邊是一條官街”,建筑材料和技術在當時是最佳,解放后到八十年代做了小學教室,為焦氏培育了后代,1986年春通街被拆除,是在日照西部祠堂中保留最久的。
西老林占地約六十畝,在今村小學以東兩委辦公室以南,當時古墓成群,白楊參天,花草茂密,極為壯觀。北老林在鎮駐地西南方向約500米處,占地約四十畝,墓地是北高南低,林中有長年翠綠,粗壯高大的古老柏樹百余棵,當你走進林中時,給人以莊嚴、肅穆的感覺。以上兩處墓地毀于六、七十年代?;◣r寺是焦竑來日照認宗時作詩、設教辦學的地方。
始祖族譜失諱于兵燹,有的遷往外地時帶走他鄉。從現有很不完整的祖譜中查到,較早的族譜是在清同治十一年(1872)初續修,在族譜中記有“遷居日照住于花崖村蓋有年矣,前次雖有譜牒不數傳即失,在至其篡自何祖修于何時已參故無據,這就給后人溯其始何祖,來自何方,傳至幾世分支無從考,使先祖之名諱失傳?!弊V中記載了焦氏遷居日照發展的艱辛,焦氏子孫繁衍之盛。在清宣統三年(1911)修族譜中記載了用四年時間修譜六部、部兩冊,分存大花崖、小花崖、花園小嶺、焦家集、焦古莊、城后營子各一部,是一次時間長,部冊數多、分藏面廣的修譜。從中看出,焦氏遷居日照居住后相對是比較穩定的。
焦氏從始祖至十八世在日照共變遷八十五次,分支不在內,十一世至十六世有七十四次遷居他鄉,其中十一世變遷了三十三次,從大花崖遷出的就有二十八次。從七次修譜中看出,東港各街道、鄉鎮均有焦氏居住,他們都是從大花崖直接或間接遷出的。山東省即墨、平度、壽光、高密、安丘、諸城、五蓮等地焦姓多系同源。
歷史名家 元末紅巾軍起義,先祖焦庸(系三世)從軍,在南征北戰中,因有顯赫戰功,受太祖朱元璋賜,世襲南京旗手衛千戶,其子焦武、孫焦杲、曾孫焦靖為南京旗手衛千戶,升指揮僉事、大教場把總、又都閫。焦文杰南京騎都尉,后貴進武毅將軍。其子焦竑(系七世),字弱侯,明萬歷十七年(1589)以殿試第一人,官翰林院修撰,東宮講讀官,明萬歷四十七年(1619)卒,享年八十歲。訃聞于朝,明熹宗帝贈“諭德”,南明福王時追謚“文端”。
焦竑墓2處,一在南京市離城三十里太平門外西庫。在南京市有唯一用官姓命名街道“焦狀元巷”,距今已四百余年。一在祖籍日照西湖大花崖東老林(也叫狀元林),現在族人正募資重修中(見附募資書)。焦竑在明萬歷年間就設教于大花崖花巖寺(寺解放后被毀,現存一參天數人方可合圍之銀杏樹,大小僅次于莒縣浮來山的銀杏樹),是在日照設教辦學較早的,特別是日照西部設教辦學更為少有,他的門生后來都中了舉人或進士。
2中部支
于明朝初年增、玖、成、儀兄弟四人自河北棗強徒居山東[一說自云南而來]。據日照和昌邑族譜記載增居昌邑大莊;城為章丘焦姓始祖;玖居黃縣;城祖居章丘;儀祖為安丘、青島旺疃始祖。已有20多世,都有家譜,山東濟南和章丘、泰安、淄博、萊蕪等地世排相同:..兆其念,方玉守體田。 代表人物:焦裕祿、焦波(現代攝影家)。
3西部支
明初從山西大槐樹而來,居住菏澤、濟寧等地。
附:焦氏族人擴修始祖墓及狀元林募捐書
照邑焦世,一脈傳承。始祖徙照歷六百載,瓜綿綿于六合,俊彥輩出于百業。將軍封武毅,狀元謚文瑞。七世竑祖巍科奪魁,成為一代鴻儒,為歷代名家推崇,學術獨到,名列史冊。其不僅耀我焦氏門墻,亦為一方爭光。
時至今日,始祖碑石亭亭、壟墓歷歷于桑梓,世代尋根憑吊可以。然年久失修,日漸圮頹,族人視而赧然!如我世不修,不久蕩然,愧對泉臺先祖和后世子孫,豈不忝列門胄?狀元祖名垂國史方志,而其故里卻無一石所志,委為扼腕之憾!
有共識族眾合議:整修始祖墓,建狀元冢、墓道、狀元坊及狀元塑像,相應修臺階、改水道、固圍墻、栽樹綠化諸項。要形制壯觀得體,工程堅固耐久。
工程匡算18萬元。資金由族人捐集,原則自愿,不平均派捐。吁請族人工薪階層溫飽有余者解囊捐助,更望生意興隆的民營業者鼎力相助,以臻義舉(出資者名單將以碑銘記)。資金要收支有據,節約用度,公開透明。
為實現族人愿望,自發組成修建委員會,為便于聯系,名單附下:主任:焦建渡 副主任:邢茂珍(大花崖村書記)焦安文 委員:焦永順(兼募資組組長)焦建龍(兼設計文秘組組長) 焦建海(兼施工管理組組長)焦自松(兼聯絡組組長)焦永戶 焦建京 焦建秋 焦建鋒 焦自民 焦廣斌 焦自新。
請收到此信后于7月30日之前將捐款匯入下列銀行賬戶或財務組,由財務組出具收款憑證并由您宣傳動員族人捐資。(捐款匯出后請馬上電話告知持卡人備查)
市區聯系人:焦自松 宅電:8232815 手機:13066072536
西湖聯系人:焦自新 電話: 8851966 手機:13376338298
開戶銀行:日照市東港區西湖農村信用社 焦自新
賬號及卡號:9001051101181926
日照市城區建設銀行 焦見章(電話0633——6317662)
賬號及卡號:2242019980130001900
修建委員會
2005年6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