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9
973251次
2人
33個
3630個
5041人
246部
刁覺民,平易近人,八十年代中期自川大歷史系畢業后,先后到西藏軍區后勤部、政治部、設備手藝包管部等部分任職。96年改行后,不竭在基層工作。2004年10月調動到五鳳鎮大眾當局至今。史載:五鳳是舊時成都小東路的要塞,首要物質集散地,并被稱為"五山攢積,兩水交匯"、"山來水回,可貴而財"的和諧之地。點擊此處為304投票近年來,五鳳古鎮先后被定名為"四川省歷史名鎮"、成都"30個重點鎮"、"十大古鎮"、"龍舞之鄉"特點鄉鎮等稱號。作為這里主管蠻橫等任務的副鎮長,他垂垂地愛上了這片地盤和這里的人們,并被古鎮的神韻深深打動。古鎮的疇昔、平常和將來,無不讓人震憾、平靜和等候。這無限的等候--讓所有的五鳳人深感肩上的權力!身處此地,職責地點,更是義不容辭。主動插手歷史名鎮的保護與利用的研究活動,對五鳳古鎮的保護與利用提出來了建立性的觀點和倡議,并獲得中國十大籌劃大師沈青傳授的必然。在對哲學家賀麟陳列館建立打算的提出,被省文史館專家的承認,對古鎮旅游的開辟草案被主管部分的認同。利用任務之便主動切磋歷史名鎮的保護辦法近多少年來,他主動主動合作黨委當局,自2004年以來先后擬定了《五鳳古鎮保護打算》、《五鳳鎮總體打算》、《五鳳鎮把握性打算》、《五鳳鎮建筑性邃密打算》等,并主動與主管部分爭奪對古鎮內的大型公共建筑如關圣宮、南華宮遏制保護性保護,同時,對匯集清算鎮內景點的相關材料及歷史提出了可貴的觀點、倡議,并做了大批的任務。大力鼓吹歷史名鎮的人文以及習俗。在五鳳古鎮任務的多少年時候里,他利用業余時候和本身的特長,將古鎮的歷史、人文、故事以及平易近風平易近俗遏制匯集清算,并不竭在各級媒體、刊物遏制鼓吹報道。組織機關大眾、企事業單位以及酷愛五鳳的人仁志士座談,體味五鳳古鎮歷史沿革,人文資本、歷史遺跡等,編制影像材料、文字圖片等揭示五鳳的風采。
作者:121.234.212.* 回復:7 發表時間:2010-07-22 17:55:24
來源: 成都日報 2009-08-31 時代女刊“爆——米花兒”這美妙的叫賣聲,已成了回響在金堂銀杏露天茶園上空移動的音符。這音符,總是伴著花甲老人周婆婆如行云而至。“婆婆來一袋”,小姑娘甜美的聲音停頓了婆婆的腳步,那熟悉的動作,招牌的微笑,帶給人以美好和幸福。 今年61余歲的周婆婆兒孫滿堂,衣食無憂,三個兒子均已成家立業。近幾年,周婆婆一家,隨著統籌城鄉的推進,不經意間,從靠種田為生變成了拿工資、領社保、收紅利的 “城里人”。但是,周婆婆也如中國其他傳統女性一樣,是一個閑不住的人。沒了農活和家庭瑣事,更讓周婆婆閑得“難受”。是河對岸的廣場茶園進進出出的客人,為她打開了消閑之門,“爆米花”成為茶園老少皆宜的“特供”零食。 我曾無數次地品嘗周婆婆的爆米花。酥、脆、香、甜,給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記憶中,那頭戴草帽,肩挑風箱、氣壓黑“葫蘆”走村串戶,滿身沾滿黑灰的老者,在我的腦海已蕩然無存。今日那身系圍裙,踩著裝滿“現代設備”的三輪車、將這行當變成快樂生活的太婆,卻讓我耳目一新。
作者:121.234.212.* 發表時間:2010-07-22 17:57:30
2010-07-22 05:50:00 來源: 成都商報(成都) 最后的“偽鄉長樓”就在這個古鎮上從前,川內各地的水路貨物從這里上岸,轉運成都一位72歲學識字、卻能全文背誦道德經的奇人,守護著一座國內首次發現的“館中建館”的奇館這里,還是“東方黑格爾之父”故里最后的“偽鄉長樓”就在這個古鎮上從前,川內各地的水路貨物從這里上岸,轉運成都一位72歲學識字、卻能全文背誦道德經的奇人,守護著一座國內首次發現的“館中建館”的奇館這里,還是“東方黑格爾之父”故里在成都人記憶中,龍泉的洛帶古鎮的熱鬧繁華盡人皆知,但很少有人知道,在離此僅20公里外的地方,還“隱匿”著一個名叫“五鳳溪”的古鎮。它地處龍泉山脈中段,三面環山,一面臨江,是成都10大古鎮中唯一的山地古鎮。7月9日,我們帶著期盼走進了五鳳溪,在這次探訪中,我們慢慢地了解到了很多值得一看的新東西———這里曾是沱江上最重要的古碼頭;這里也是“東方黑格爾之父”賀麟的故鄉;這里還有會館一奇關圣宮以及它83歲的神秘守護者,以及被稱為“偽鄉長樓”的來鳳樓……一天之間,五鳳久遠的神秘就這樣慢慢凸顯。生活慢兩拍 喜歡自娛自樂2000多鎮上人的神仙日子走進古鎮,仿佛每一個角落都可以聽見歷史的回聲。小鳳街,是古鎮人沒事最喜歡來逛逛的一條街。這條街長約200米,在街道一旁,整齊地排列著一樓一底的木板房,第二層有1米寬的走廊伸出來,與屋檐的長度相近,它們原汁原味的保留著清末民初的建筑風格。這些木板雖然陳舊,但卻讓人感到溫暖。夏日的陽光慵懶地照著,木板房前,坐著幾個老人,各自手捧一碗清茶,閑話家常,愜意而滿足。已布滿皺紋的臉是那樣恬淡安詳,就像在歷史中定格一般。“在這個僅有2000多人的古鎮上,幾乎沒人出去打工,都是自己在家種田或擺個小攤,下午約上朋友打打牌喝喝茶,生活很輕松。”唐仕發,五鳳溪古鎮正局級督導員,也許是在這樣一個“與世隔絕”的地方呆久了,看到我們來他很是高興,手舞足蹈講起了五鳳的由來。五鳳竟由5仙女化身而來俯瞰全貌猶如鳳凰展翅“五鳳名字的由來有個美麗的傳說。相傳西王母有五個女兒。有一天,五個女兒耐不住寂寞,偷偷下凡來到人間。在游歷無數名山大川后飄然到此,只見郁郁蔥蔥,山川錦繡,地靈人杰,因此流連忘返,樂不思歸,最后化作五座山峰永留人間。而那時的能工巧匠則因循山勢,依據鳳凰之形,布列了五條街道,取名金鳳街、玉鳳街、青鳳街、白鳳街和小鳳街。”在唐仕發的帶領下,我們來到了鎮上唯一可俯瞰五鳳全貌的地方,關圣宮正殿后面的小山坡上。我們從上往下看,只見鎮中的金鳳、玉鳳、青鳳、白鳳、小鳳五條街道布局精巧有致,鳳冠、鳳軀、鳳翼、鳳尾儼然天成。金鳳街、玉鳳街是鳳軀;王爺廟、濱江路美如鳳頭、鳳翎;白鳳街飄逸綿長頗似鳳尾;青鳳街、小鳳街宛若鳳翅;小街小巷猶如鳳羽;造就了這座三面環山一面臨江,“五山攢集,兩水交匯”的神秘古鎮。走進來鳳樓最后的“偽鄉長樓”到五鳳溪,不可不看建于1946年、是典型的川西四合院民居的來鳳樓。刁覺民,五鳳鎮(溪)副鎮長,畢業于歷史系的他,對來鳳樓有著發自內心的喜愛。“來鳳樓現在儼然是鎮上居(村)民的寶貝,很少對外開放。”打開鎖,推開厚重的大門,來鳳樓的神秘面紗就此揭開。刁覺民告訴我們,來鳳樓的主人陳海念曾任北伐軍中尉,返鄉后任民國時期最后一任鄉長,故來鳳樓又稱“偽鄉長樓”。來鳳樓的建筑風格,是前店后宅的四合院,有宅、廳、閣結合,融戲臺、觀景臺、回廊、花園于一體,既風雅氣派,又實用和諧。它體現了中國古代的建筑理論,大門設計偏右,左門枋略長;主屋前二后三,前低后高,梯為11級,取意“步步高升”;正房與廂房構成“凹”字形,“燕窩式”,取意“招財進寶”。“樓空斯人去,時濟金鳳來。”來鳳樓歷經了半個多世紀風雨,仍完好矗立。門泊東吳萬里船功勞赫赫的“古碼頭”“五鳳溪一張帆,要裝成都半城鹽,五鳳溪一搖槳,要裝成都半城糖。”這首傳誦百年的民謠,描述了五鳳古鎮當年繁盛的歷史景象。是什么原因造就了五鳳的繁盛?據刁覺民介紹,在古代,四川陸地交通極為不便,貨物運輸主要靠水路。五鳳背靠龍泉,面臨沱江,有渣湖渡、鳴陽渡、金牛渡、羅壩渡四個渡口,是沱江水系進入成都的必經之路,清代中葉就是川西第一水陸碼頭。一年四季,商賈云集,貨物如山,十分繁華。在蒼涼的沱江號子聲中,川西的糧食、絲綢(以及日用百貨)等源源不斷從這里運往重慶。而重慶的洋貨,宜賓的水果,自貢的井鹽,內江的白糖,沿著沱江運到五鳳,再從這里上岸,由腳夫轉運到成都。“五鳳是沱江上游離成都最近的碼頭,從這里到成都只有45公里。高峰時候,每天有100多條船在五鳳碼頭裝卸貨物,舳艫相接,桅檣林立,確有“門泊東吳萬里船”的氣象。館中建館:關圣宮和它的神秘守護者五鳳鎮的會館很多,但最令五鳳人自豪的會館名叫關圣宮,是為紀念關羽而修建的。這關圣宮,奇就奇在“館內建館”。據西南交大的季富政教授考證,明末清初,兩湖兩廣的移民來到五鳳,建立了湖廣會館禹王宮。隨后陜西、山西的移民也涌入五鳳,并且實力很快超過湖廣商人,壟斷了井鹽和白糖的貿易。為了給千里外的家鄉人來四川提供方便,他們也要修建會館,但他們選中的地址卻是禹王宮。他們買下禹王宮周圍的土地,設計、建設了將禹王宮納為一體的關圣宮。這種館中建館的會館,在全國還是第一次發現。“你不知道,現在的關圣宮內還住著一個83歲的神秘老人,她一生都守護著關圣宮。”金堂宣傳部外宣辦副主任葉友芳有些神秘地對我們說,這個老人名叫吳翠霞,法名吳至慧,自幼大字不識一個,72歲才開始掃盲,竟然將《道德經》等背得滾瓜爛熟。這一下引起了我們的興趣。當我們找到老人時,老人正在午睡,但一聽說來意,立刻來了興致。坐在正殿外的椅子上,老人一口氣給我們背完了道德經,并且還用自己的語言解讀著。不僅如此,老人還拿出多年來厚厚的一袋珍藏———親手寫的字畫。翻開來看,在場的人無不驚訝萬分,72歲才開始識字念書的人,居然寫的一手工整的毛筆字,畫形象生動。“我這輩子最大的心愿,就是靜靜守侯著關圣宮,和它一同老去。”“東方黑格爾之父”的故鄉探訪學者賀麟故居五鳳還出了一位蜚聲中外的人物,他就是一代哲學大師、有著“東方黑格爾之父”之稱的賀麟教授。“五鳳溪邊引興長,春花秋實沁心香。青山綠水偏多意,此地有人添國光。”這是國家一級書畫家張幼矩老先生專為賀麟作的詩。在當天的探訪中,我們專程探訪了位于金鳳尾4組(炳靈村)的賀麟陳列館(故居)。賀麟陳列館(故居)位置很好,前臨五鳳溪,背倚青崗坡。推開鐵門,走過通道,一直往里走幾十米左右,就是賀家祠堂擺放牌位的地方。祠堂正中,是賀家先祖和其夫人的照片,左右兩旁,密密麻麻擺放著幾百個賀氏家族的牌位。刁覺民告訴我們,這四合院里的土墻、青瓦都有150多年的歷史了。期間,間有修繕。“賀麟先生的骨灰已在2004年歸葬了五鳳故里,而他的故居(建設館)正在修建中。”成都商報記者 黃哿攝影 鐘潔霓商眾自駕中心金堂五鳳古鎮自駕游出發時間:2010年7月31日出發地點:成龍大道行駛里程:48公里(單程)約1.5小時行程安排:成都———洛帶———五鳳鎮———成都上午9:00成龍大道集合,經洛帶古鎮沿鳳洛路前往五鳳,過洛帶后26公里水泥路,路面很好,彎道多,道路較窄。中午前到達五鳳鎮,周玉飯店(原供銷社)為當地最大飯店,醬鴨子、涼粉、野生鰱魚味道不錯。下午沿青石板路至沱江邊漫步,關圣廟、南華宮等古跡參觀。如時間寬裕可順道游洛帶古鎮。服務項目及標準:用餐:一頓正餐交通:自駕車 含領航車服務+技安保障保險:全程旅游意外保險+旅行社責任險其它:營標+對講機自費部分: 油費過路費,停車費報名熱線:028-82001615(本文來源:四川新聞網-成都商報 )
作者:121.234.212.* 發表時間:2010-07-22 17:59:41
建于清末民初的小鳳街,是五鳳古鎮保存較為完好的川西民居古街,街兩旁有氣勢恢宏的四合院,依山而建的小洋樓,錯落有致的農家小舍。 其中,建于1946年的來鳳樓,是典型的川西四合院民居。其主人陳海念曾任北伐軍中尉,返鄉后任民國時期最后一任鄉長,故來鳳樓又稱“偽鄉長樓”。來鳳樓的建筑風格,是前店后宅的四合院,有宅、廳、閣結合,融戲臺、觀景臺、回廊、花園于一體,既風雅氣派,又實用和諧。它體現了中國古代的風水理論,大門設計偏右,左門枋略長,取意“青龍壓白虎”;主屋前二后三,前低后高,梯為11級(生、升之意),取意“步步高升”;正房與廂房構成“凹”字形,“燕窩式”,取意“招財進寶”。 另外此宅“宅大門小、天井小、墻院完整、宅水溝東南流”,這是按《宅經》中忌“五虛”宜“五實”之說而設計的五實之相。 “樓空斯人去,時濟金鳳來。”來鳳樓歷經了半個多世紀風雨,還較完好地矗立在世人面前,詮釋著先輩的智慧。
作者:121.234.212.* 發表時間:2010-07-22 18:02:03
五鳳鎮副鎮長 刁覺民本網訊(記者 向尚 劉佳瑛)2月22日上午,為了深入的了解五鳳鎮發展的最新動向和整體建設規劃。記者來到位于金堂縣城南、距成都48公里的五鳳鎮,和副鎮長刁覺民做了一次面對面的談話。 古老傳說 得名源于山形地貌 記者:五鳳鎮始建于清朝初年,請問刁鎮長能否就五鳳的歷史背景做一個簡單的介紹呢? 刁覺民:五鳳古鎮原名五鳳溪,始于漢,興于唐宋,清置場鎮。據《金堂縣志》(民國十年版)記載:“石城山即云頂山自黑峰寺以下,山極屈曲,一路山山蔥郁,綠水長流,遙望之若沖霄五鳳。其峰有五,形似五只鳳凰,五鳳之間有小溪,終年水色清澈,故名五鳳溪。”五鳳鎮的五條主要街道,也因之而命名為金鳳、玉鳳、青鳳、白鳳、小鳳。 積極發展 保護開發雙管其下 記者:近年來,五鳳古鎮經濟發展勢頭良好,請問古鎮在招商引資方面有哪些值得稱道的舉措? 刁覺民:今年,政府專門成立了“成都五鳳古鎮旅游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并打算以二萬平方米的公房向農行貸款六千萬元資金做為古鎮的開發打造。我們認為:一是領導重視,認識到位、二是以情招商,服務到位、三是發展所迫,工作到位。近兩年來成功引中菲產業園、中大旅行社、金鳳奶牛場等大中型企業落戶五鳳,近日,華西集團也準備入駐五鳳開發古鎮。 記者:據悉,五鳳古鎮街道保存完整,有多處清朝會館,歷史遺跡至今保存得如此完好,五鳳政府在保護這些文化遺跡方面都做了哪些努力? 刁覺民:一是正確引導。二是加強宣傳。三是采取措施。據成渝兩地古建筑專家、西南交大的季富政教授考證,五鳳的幾個會館,特別是關圣宮,是川內到目前保存得最好最完美最大的武廟。其他宮、廟、堂、館以及民居、院落也是在不同程度上保存下來。
作者:121.234.212.* 發表時間:2010-07-22 18:05:39
作者:125.71.153.* 發表時間:2010-10-31 13:18:27
專家學者匯聚賀麟故居,獻策五鳳溪發展 來源:金堂公眾信息網 發布日期:2012-06-01 專家學者匯聚賀麟故居,獻策五鳳溪發展“山江故事 未來邊城”文化沙龍順利舉行5月30日,一場以“山江故事 未來邊城”為主題的文化沙龍在五鳳古鎮賀麟故居舉行,西南交通大學建筑學教授、鄉土建筑研究所所長季富政教授,金堂縣委宣傳部副部長、外宣辦主任黃武,金堂縣旅游局副局長肖坤柏,金堂縣文管所所長朱穎,五鳳鎮黨委書記陳訓文,鎮長林芳春,古鎮文化研究室主任刁覺民,古鎮文化研究室正局級督導員唐仕發,本土文人、退休教師李德富等相關領導、專家學者在本次文化沙龍里暢所欲言,從文化內涵、發展概況、旅游推廣等方面,各自就五鳳溪的未來發展提出了極具建設性的意見和看法。西南交通大學建筑學教授、鄉土建筑研究所所長季富政教授首先進行了發言。季教授深刻分析了五鳳溪的地理優勢、風貌特點和開發潛質,五鳳溪作為成都平原保護古鎮里唯一的山地古鎮,不僅匯集了沱江和黃水河,還有保留至今的幾個大的公共建筑,比如關圣宮、南華宮、火神廟等,旅游資源非常豐富。季教授認為,開發五鳳溪應充分利用這一特點,特別是半邊街和黃水河的相輔相成,這種地貌可以說是成都平原的唯一一個。接下來,古鎮文化研究室主任刁覺民講述了他對五鳳溪深厚的感情,據他透露,在尋訪了諸多熟稔五鳳溪的文化歷史專家后,收錄整理了關于五鳳溪的歷史、人物、風土人情以及一些民風民俗、山歌號子的資料,預計將在今年8月份結集出版。作為土生土長的五鳳溪人,退休教師李德富也表達了對五鳳溪的熱愛。李老師不僅介紹了很多五鳳溪背后的故事,還建議在古鎮開發過程中,盡量保持古鎮原有的元素和風貌。金堂縣旅游局副局長肖坤柏對此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在守舊如舊的前提之下還是要有變化和成長。五鳳鎮黨委書記陳訓文介紹了目前五鳳溪的改造進度。最后,金堂縣委宣傳部副部長、外宣辦主任黃武做了總結發言,至此“山江古鎮,未來邊城”文化沙龍會在愉悅的氛圍中順利結束。
作者:111.74.239.* 發表時間:2012-06-16 06:59:39
刁覺民,生于1962年1月,四川省金堂縣人。金堂縣五鳳鎮黨委委員、副鎮長、古鎮文化研究室主任。四川大學歷史系畢業,大專文化。1986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9年11月參加工作,在工程兵152團服役;1981年9月到成都軍區陸軍學院讀書;1982年8月任西藏軍區山南大站干部;1985年9月到四川大學歷史系讀書;1987年8月歷任西藏軍區山南大站、政治文工團、技術保障部干部;1996年9月轉業任金堂縣九龍鎮黨委委員、武裝部長;2004年9月任五鳳鎮黨委委員、武裝部長 ;2006年10月任五鳳鎮黨委委員、副鎮長。對五鳳古鎮的歷史和開發有深入的研究,成果顯著。
作者:刁品安 發表時間:2012-06-16 07:40:13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