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9
918527次
2人
33個
3630個
5041人
246部
來源:西崗教育網 2009-8-7 隨著作文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作文教學領域里的一些課題,日益引起了語文界的普遍關注。.我在這里就“對學生作文,是教師批改好,還是學生自行修改好?”這一問題,淺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作文批改問題是近幾年來語文界談論的最多的一個熱門話題。由于批改已成了語文教師的沉重負擔,而且又收不到預期的效果,因此,有人提出要少批,重點批,輪流批,也有人提出要取消教師的批改,完全由學生自己批改。我覺得這些問題并沒有接觸到問題的實質,實質問題是什么呢?那就是看作文批改是否有利于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是否有利于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至于教師要不要批改學生的作文,回答是肯定的。對教師來說,批改學生作文是了解學生生活的有效渠道。對指導學生寫作,改進作文教學是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節。而教師是不是應該全部批改,學生又在這里充當什么樣的角色?是值得我們不斷反思,不斷探討的一個問題。 那么,當前作文批改的弊端是什么呢? (一)加重教師負擔,而且收效甚微。語文教師要教兩個班的課,一次要批改一百多篇文章。不少教師只好整天忙于批改作文。這次批改剛結束,下次作文又來了。批改,成了教師“還不清的債,填不平的坑。”教師疲于奔命,無暇業務進修和備課,結果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高,造成了惡性循環。花費這么多的精力進行批改,其效果又如何呢?從學生看,多數只是看到分數便塞到書桌里去了。好學生也許看看批語,真正對教師的批改,細心琢磨一番的,可以說是寥寥無幾。從教師看,由于負擔重,對學生作文來不及仔細推敲,批語說不到點子上,只能說些不痛不癢的套話,起不到指導作用。 (二)教師的評價隨意性太大,有時會挫傷學生的積極性。由于教師欣賞水平和審美詣趣不同,評分中難免帶有主觀傾向,不容易作出公允而恰當的評價。少數幾個“尖子”倍受青睞,常常受表揚,而多數學生被冷落。日久天長,這些學生認為老師心中只有那幾個“尖子”,自己怎么努力,老師也看不到,于是便失去信心,甚至自暴自棄。 (三)不能“熱處理”,往往錯過評價的最佳時機。我們常常會遇到這種情形,交上作文的第二天,便有學生問:“老師,你看了我的作文了嗎?”教師如能趁熱打鐵,抓住時機作出評價,會收到明顯效果。可惜,我們常常誤了這個時機。由于時間拖的過久,待到教師講評時,學生對寫作中的思考、困惑早已淡忘。聽講評時,聽的似乎是與自己無關的事,感到索然寡味。更為嚴重的是由于批改不及時,講評只好一拖再拖,致使完不成作文教學計劃。 為改變這種狀態,我認為: 第一,更新觀念,跳出教師批改的圈子。教師的責任不是代替學生修改文章,因此,學生作文教師改的說法是片面的。多年來,人們對教師批改的弊端已有所認識,也提出了一些改進的方法,如重點批,輪流批,面批,多就少改,多作少改,精批細改,有的更為具體,每次只批三分之一。但由于觀念沒改變,討論來討論去,還沒有跳出教師批改的圈子。我認為,要切實更新這種觀念,還要把批改問題納入作文教學整體改革中去思考。 不少教師做過培養學生自行修改能力的實驗,但往往由于領導的非議,家長、學生的反對而夭折。作文教學是個整體。在這個系統工程中,母系統沒有改革,子系統的改革,自然會遇到困難。封閉式作文教學主要是教師命題,學生作文,當堂完卷,整個寫作過程都在課桌上進行。學生伏案沉思,從記憶倉庫里提取材料,學生遠離了生活源頭,在那里搞無米之炊。這樣的教學和教師背著學生批改是配套的。因此,不改變封閉式作文教學,就難跳出教師批改的圈子。開放式的作文教學,讓學生到生活的源頭里去選題、找材料,在調查研究中傾聽各方面的意見,然后進行自行修改,這樣,學生作文教師批改的局面才會隨之逐漸改變。 第二,要相信學生,下放作文批改權。新課程標準中規定,在寫作教學中“重視引導學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中提高寫作能力”。葉圣陶老先生也說過:“學生作文教師改,跟老師命題學生做一樣,學生都處于被動地位。能不能把古來的傳統變一變,讓學生處于主動地位呢?假如重在培養學生的自改能力,教師只給些引導和指點,該怎樣改讓學生自己去考慮去決定,學生不就處于主動地位了嗎?養成了自己改的能力,這是終身受用的。‘改’與‘作’關系密切,‘改’的優先權應該屬于作文的本人。”葉老在這里指出了傳統作文教學的弊端,闡明了批改作文要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道理。那種背著學生批改,信息得不到及時交流,學生永遠處于被動地位。教師為什么要刪削,為什么要更易,為什么做出如此評價,學生并不全然理解。培養學生自行修改的能力也就無從談起。 同時,新課程標準規定:“重視對作文修改的評價,不僅要注重考察學生修改作文內容的情況,而且要注重學生修改作文的態度、過程和方法。要引導通過學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長補短,促進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寫作水平。”因此,培養學生自行修改的能力,要教給學生批改的方法,明確步驟、批改的原則和方法。剛開始時,學生對自己的作文往往挑不出毛病,不知從何改起。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采取典型示范批改,或根據學生作文實際,教師進行超前講評的方式,提高學生的認識水平。認識有了飛躍,學生就會發現自己文章的不足。要充分運用班級授課的優勢,進行集體批改,或組成小組互相批改。要破除一次修改定乾坤的觀念,使學生養成不斷修改、反復修改的寫作習慣,克服對教師的依附心理,不斷提高自行修改能力,也就會不斷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總之,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在作文批改中也應該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學生自改互改中,不斷調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不斷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這才是我們教師最應該關注的實質性問題。
作者:222.184.28.* 回復:1 發表時間:2010-12-01 16:28:54
語文教師如何加強自身的文化素養文章作者:刁淑艷 來源:西崗教育網 2009-8-7 摘要:語文教師要提升自身的文化底蘊,樹立科學的讀書觀,博采雜家,構建獨特的知識結構,具有獨特思考精神,做學生學習的楷模,從平庸走向杰出。關鍵詞:文化底蘊、讀書觀、雜家、獨特思維、楷模、平庸、杰出。 語文教師想要教得好,創新意,能夠游刃有余地駕馭教材及課堂教學,必須擴大知識視野,不斷加強自身的文化修養。要讓學生對課文深感興趣,教師必須把學生引進教材的趣味境地,教師也必須有高超的教學藝術,這需要語文教師從以下幾個方面提升自身的文化底蘊:一、樹立科學的讀書觀 語文學科相對于其它學科來說,是慢功,是硬功。每個人的文化涵養是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提高的.“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便是這個道理。因此,語文教師要牢記這條古訓,耐住寂寞,靜下心來潛心讀書,專心讀書。當然這并不要求語文教師死讀書,讀死書,而是能動地,靈活地讀書。把讀書所得應用于教學,提高教學藝術,這便是語文老師最大的收獲。各種媒體的“文化快餐”接踵而至,夜讀華章還有必要嗎?我看,這有本質的區別:“文化快餐”附以圖畫,形象而生動,只是從表面上給人觀看、鑒賞的,它缺乏對人們語言文字的啟迪;而讀書則不同了,它用語言文字對人們的思維進行啟迪,引發人們對所描繪的事物進行感悟,使人得到了美的熏陶,極大地開拓人們的想像空間。電視讓你看到的洶涌的大海狂潮,絕不會勝過你讀王魯彥《觀潮》所領略到海潮的壯美;電影里你看到的巍峨的泰山,絕沒有你讀杜甫詩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眼界;電視劇中的《圍城》,絕沒有你靜讀《圍城》原著的韻味……這些美的享受,這獨特語言的韻味,這深厚的人文底蘊,非借讀書不能提高。為此,只有讀萬卷書,才有“放翁”千余首詩的宏篇巨制。二、廣讀群書,博采雜家 只讀圣賢之書還不夠,只讀專業書以應付職業的需要也不夠。圣賢書、專業書當然有讀之的必需,但如果只以這些書作為自己知識的給養,它們會束縛教師的手腳與思維。要真正提高教師的文學素養,要拓寬教師的文化視野,必須“像蜜蜂采蜜那樣博才雜家”,除了自己的專業書籍和典型書籍之外,語文教師還應該精讀、細讀新的、有鮮明時代特色的當代優秀作品,凡是學生應當讀的、適合學生讀的、學生喜歡讀的,教師都必須讀到。只有這樣,教師才能釀造出“最甜的蜜”,學生才會有興趣去品嘗。三,構建自己獨特的知識結構 語文教師讀書求“廣”還不夠,必須在“廣”這個前提下還要求“專”。韓愈說過:“術業有專攻。”每個語文教師對文本要有所選擇有所側重,應該有自己的知識結構和知識特色,根據自己的知識基礎,結合教學工作的需要,構建富有個性的知識結構,使自己的觀念、思維方式、表達方式不斷與時俱進,并有機地無形地滲透于自己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打井要打深水井。”教讀外國文學,要指導學生精心品味,要學生組成外國文學興趣小組,讓學生們更多地了解外國文學,使他們自主體味外國文學幽默而詼諧的語言特色;教讀魯迅等中國現代作家的作品,語文教師要把他們的生平和作品及當時的社會背景作全方位的立體的講解,循循善誘的引導學生研讀魯迅等人的作品;教讀古典文學及古詩,語文教師要對所講的古詩文倒背如流,《醉翁亭記》、《岳陽樓記》、《出師表》等不朽的名著,教師如能有感情的面對全班學生背誦流暢,那對學生的感染力是親切的、自然的,比從講解詞句開始授課要強百倍,此時中華古典文學的藝術瑰寶在學生們心中迸發出耀眼的火花,從而使學生更加熱愛祖國的燦爛文化。語文教師還要關心時事新聞,多讀報刊以便及時把握時代的信息。這些富有個性的知識結構能給學生求知的心靈烙上深深的印記。四,具有獨特思考的精神 書讀得多了,語文教師自然也就“聰明”了,這里的“聰明”,就是說當教師知識層次深厚以后,可以多方位地換位思考,使自己的思考更具有多邊性、科學性、前瞻性,看問題切中肯綮,入木三分,在授課時有高瞻遠矚、高屋建瓴的氣勢,對人類與自然、人類文化與科學規律有更深的洞悉,并把這種洞悉的方法與能力傳授給學生。對教材中的詞句、參考書上的觀點,語文教師不能照本宣科,不能迷信教材,不能迷信權威,要圍繞新課標的要求多姿多彩的進行再創造活動,大膽發表自己的觀點和見解,少一點“匠”氣,多一點“靈”氣,作到善于、靈活的換位、求異思維,一反以往的思維定勢。五、讀寫結合,做學生學習的楷模 從教師的基本功來說,語文教師會寫、善寫是份內的事,但寫作水平的高低是語文教師才華的外在體現,也是檢驗語文教師文化素養的標準。從教師自身的發展來說,讀寫結合是提高課文教師自身文化素養的最有效的捷徑,教師只有文必躬行,以讀帶寫,以寫促讀,自己教學的發展之路,才會越走越寬。從教學的目的來說,語文教師讀寫的目的是為學生服務的。葉聲陶說:“惟有教師善讀善寫,乃能引導學生善讀善寫。”會讀書善寫作,是語文教師必備的、重要的、也是基本的素養。很難想象,一個自己不能寫作的語文教師卻能指導學生寫作。某家報紙刊載了這樣一則新聞:有個學生問他的老師:“你能為我們寫篇作文嗎?”這曾經引起了許多教師的震驚和深思。筆者認為,語文教師不僅能寫出自己的專業論文,還要能寫出各種文體的文章,凡是要求學生寫的文體,教師必須能寫。教師只有給學生做出寫作的示范,才能為學生積累豐富的寫作經驗,指導學生獨辟溪徑,更快地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不僅如此,教師如果能寫作,還會對學生起到遷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教師的文章如能發表,學生讀了很受熏陶,這可促使他們萌發創作的欲望,初試自己的筆鋒,如此幾番努力,學生們的寫作能力就會發生質的變化而飛躍到一定的高度,他們的“作品”一旦發表,便可領略到成功的喜悅及快感。而今后的寫作能力就會螺旋式上升,使他們最終走向成功。語文教師只有“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才能修成文化素養高深的大成者,才能造就學識寬厚的大智者,才能帶領學生從語文學習的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才能從平庸走向杰出,從一般走向卓越!
作者:222.184.28.* 發表時間:2010-12-01 16:31:00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