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4
50840次
0人
2個
2033個
62人
羅若遐(1907—1988),曾用名岳夏、岳公遠。1907年12月出生于湖南省瀏陽縣古港區沿溪鄉沙垅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3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色中華通訊社新聞臺臺長,紅軍總司令部電臺報務主任,無線電營營長,紅四方面軍新聞臺臺長,紅軍總司令部第二局局長,軍委三局局長。參加了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駐太原辦事處電臺臺長兼秘書,黨內交通聯絡處副主任,新四軍游擊支隊第六支隊、第四師秘書長,中共中央華中局秘書。解放戰爭時期,任旅大電氣工程專門學校副校長,大連大學輔導處處長,組織部部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中央軍委通信部副部長,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通信聯絡教授會主任,高等軍事學院通信聯絡教授會主任、戰略教研室副主任。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獲二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 1988年3月12日,在北京病逝,終年81歲。 黃霖(1913—1986),又名黃古文。1913年12月出生于湖南省瀏陽縣文家市區中和鄉金星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929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一軍團第三軍七師二十團排長、副連長、連長,紅一軍團第二師四團連長、營長,中央軍委警衛團團長。參加了長征。長征中,在楊成武任團政委的紅四團經常受命擔任先鋒。 抗日戰爭時期,任陜北公學大隊長,八路軍一二0師三五九旅教導營營長,新四軍第五師一支隊參謀長,第五支隊副司令員,新四軍第五師二縱隊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第五師十三旅副旅長,河南挺進兵團司令員。 解放戰爭時期,任桐柏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中共豫西地委書記,中共豫皖蘇第四地委書記,第二野戰軍十一軍三十二師師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湖南軍區益陽軍分區司令員兼中共益陽地委書記,華南軍區防空軍副司令員,粵中軍區司令員,廣州軍區防空軍副司令員,廣州軍區空軍副司令員。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獲二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在第五屆全國政治協商會議上,當選為全國政協委員。 1986年6月24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終年73歲。 黃曹龍(1911—1979),1911年12月出生于湖南省瀏陽縣城郊區關口鄉升田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軍總兵站部第十三分站政治委員,第二十三分站政治委員,第四運輸大隊隊長,陜北總兵站部第十分站站長。參加了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總部副官處隊列科科長,兵站站長,兵站部第四辦事處處長。 解放戰爭時期,任遼寧軍區供給部政治委員,東北軍區總兵站部政治委員、部長,北線后勤司令部司令員,東北野戰軍后勤四分部部長,第十二兵團后勤部部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后勤部駐南寧辦事處主任,總后勤部車管部副部長,蘭州軍區后勤部部長等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獲二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 1979年4月6日,因在北京逝世,享年68歲。 曾滌(1913-1971),原名曾垂坤,1913年4月出生于湖南省瀏陽縣山下鄉橋頭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萍鄉縣三區團委書記,中共分宜縣委書記,江西少共省委兒童局書記,省委宣傳干事,省委過視員,紅6軍團政治部俱樂部主任、宣傳部干事,桑植獨立團政治部主任,地方工作團、解放團、軍團直屬政治部主任。參加了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120師359旅717團民運股股長、團長、團政治委員,中共鄂北地委書記兼分區政治委員。 解放戰爭時期,任山東教導旅政治委員,西北野戰軍6師政治委員,第一兵團政治部主任兼干部部部長、宣傳部部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新疆軍區政治部副主任、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書記處書記,中共中央組織部副部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獲二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 1971年12月14日,因病逝世,終年58歲。 熊晃(1913—1996),1913年11月出生于湖南瀏陽北盛區烏龍鄉三勝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湘鄂贛獨立師連副政治指導員、政治指導員,紅6軍團第52團政治處俱樂部主任,參加了湘鄂贛邊區、湘贛邊區的反“圍剿”斗爭和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歷任八路軍120師359旅717團政治處宣教股股長,第717團政治處主任、副政委、代政委,南下支隊第4大隊政治委員,湘東軍分區司令員,鄂北軍分區副政委兼政治部主。 解放戰爭時期,任華東教導旅副政治委員,西北野戰軍旅副政治委員,第一野戰軍第2軍6師政治委員。參加了運城、瓦子街、黃龍、扶眉、西寧等戰役,為解放大西北立下了不朽功勛。 新中國成立后,歷任師政委兼新疆焉耆地委書記、焉耆軍分區政委,新疆軍區政治部第二副主任、主任,新疆軍區副政委、顧問等職。是第六、第七屆全國政協常委。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獲二級八一勛章 、二級獨立自由勛章 、二級解放勛章和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 1996年10月13日,因病在烏魯木齊逝世,享年83歲。 黎東漢(1914—2007), 1914年10月出生于湖南省瀏陽縣北盛區烏龍鄉窯里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歷任湘鄂贛獨立一師戰士,湘贛軍區電臺機務員,紅二方面軍司令部電臺報務見習員兼電臺特派員,紅十八師電臺隊長,紅六軍團電臺隊長。參加了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先后任三五九旅電臺隊長、區隊長,三五九旅司令部三科科長。 解放戰爭時期,歷任中原軍區司令部通信處處長、陜北中央前委通信科科長、西北軍區通信處副處長、一兵團司令部參謀處副處長兼三科科長等職。 新中國成立后,歷任軍委通信兵部干部處副處長、業務處副處長,通信兵學院第一副院長、通信兵學院院長,軍事電訊工程學院副院長、院長,總參通信部顧問等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獲二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二級解放勛章和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通信兵的創始人之一。 2007年6月7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3歲。 戴文彬 (1909—1982),原名戴明德,又名戴聞民。1909年10月出生于湖南省瀏陽縣沙市區山田鄉楓林洞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1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湘東獨立師第三團排長、連政治指導員,紅八軍第二十七師六十四團代政治委員,湘贛軍區第二兵站政治委員,紅二軍團第六師政治部組織科科長,第六師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參加了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一二0師獨立第一支隊政治委員,獨立第二旅政治部副主任,獨立第一旅政治部副主任,一二0師衛生部政治委員。 解放戰爭時期,任東北民主聯軍后方衛生部部長兼政治委員,總衛生部政治部主任,東北軍區衛生部政治部主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東北軍區衛生部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沈陽軍區后勤部副政治委員。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二屆全國委員會委員。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獲一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和一級解放勛章。 1982年11月28日,因病在長沙逝世,享年73歲。
作者:族譜錄 回復:0 發表時間:2013-03-27 21:31:17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