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436675次
5人
16個
364個
4632人
424部
三 譚姓尋源及遷徙發展譚姓是位于今山東省章丘市龍山鎮(街道)城子涯的古譚國國君后裔,源自伯益嬴姓,系出顓頊高陽氏(五帝之一),也是黃帝的后裔。譚氏遠祖伯益是龍山文明的創造者和貢獻者,是古東夷族首領,大禹的主要功臣,舜賜贏姓,封于費地。古譚國是伯益的三十六世后裔尚諍投周西伯姬昌,后隨武王伐紂,滅商后,武王分封諸侯,尚諍因伯益后裔與己功封于譚,子爵。到春秋時期,譚子賢禮“尊王抑霸”,不與齊國會盟,公元前684年(周莊王十三年,魯莊公十年),齊桓公以“過譚不禮,立君不賀”為由滅譚,譚子賢禮逃奔莒國,其子祁義以國為姓,是譚氏始祖。譚姓是中國一百個大姓之一,排第65位。現今譚姓人口約370萬,主要分布在川、渝、湘、贛、浙、粵等地區,占當代人口的0.34%;譚氏歷代名人79人,占中國歷代名人總數的0.16%,在全國排名第108位;歷代著名文學家占總數0.18%,排名105位;歷代著名醫學家占總數的0.21%,排名89位。近代開始,譚氏移居海外,在東南亞及世界各地也有一定數量的譚氏僑民。(一)譚姓的來源 我國歷史上有三皇、五帝的說法。伏羲、女媧、神農號三皇,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稱五帝。 伏羲氏又稱太昊、庖羲,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他始作“八卦”,開始了大自然(老天爺、神)的認識、認知。他創立“龍文化”,以龍為圖騰、以龍命官、以龍為尊,凝聚了中華民族的心,至今華人自詡為“龍的傳人”。他制“嫁娶”,正“姓氏”,排除血緣婚(族內近親結婚),使中華民族的體質和智力都有了一個質的飛躍,促進了人類社會的進步。 神農氏又稱炎帝。他教人“嘗百草之實,察酸苦之味”。教人農耕,種五谷、養六畜、作陶器、食熟食,是農耕文化的先祖,也稱農業之神。黃帝是少典的后裔,本姓公孫,生于壽丘(今山東省曲阜市東北),居姬水軒轅之丘(今河南省新鄭縣西北),故亦稱姬姓、軒轅氏。黃帝重德為民、任賢用能、寬厚仁慈、秉性耿直,深受族人的愛戴和擁護。黃帝氏族過著不定居的游牧生活,活動在今陜西、甘肅、山西、河南一帶。當時神農氏榆罔(炎帝后裔)是中原各氏族的首領,神農氏族受九黎族的侵擾,遂與黃帝聯盟,在涿鹿與九黎族首領蚩尤展開大戰,戰斗十分慘烈,歷經七年,終于打敗蚩尤。后黃帝與神農氏榆罔分裂,黃帝又打敗神農氏,神農氏南遷長江流域直至湘水;黃帝得到了更高的威望,統一華夏九州,被聯盟首領尊為天帝(天子)。黃帝有25子,14子獲姓。長子玄囂,次子昌意是黃帝與正妃螺祖所生。昌意生子高陽氏,高陽氏即顓頊。玄囂之子蟜極,孫高辛氏,高辛氏即帝嚳。顓頊之子中有賢明八子稱為“八愷”,帝嚳也有賢明八子稱為“八元”,仲容是八愷之一。虞舜是顓頊(高陽氏)的七世孫,伯益是顓頊(高陽氏)的八世孫。黃帝生昌意,昌意生顓頊,顓頊生仲容,仲容生夷,夷生武恒,武恒生伯辛,伯辛生女修,女修生大業,大業生皋陶,皋陶長子伯益。皋陶在唐堯虞舜時期掌管律法(現司法,法院等部門),公正嚴明,與堯、舜、禹齊名,合稱“上古四賢”。伯益受虞舜之命,與后稷共同協助大禹治水,花13年時間成功治理洪水,并劃分九州,舜賜贏姓,封于費,是十四氏血緣始祖。伯益封地是后譚國之地,也是譚氏重要人物。至伯益開始,世系記載詳細清楚,因此,伯益是譚氏上古世系始祖。伯益幼時有四大特點,說話快、記意好、邏輯強、能詩善畫,十六歲封譚濱侯,伯益也是一位發明家,在龍山建城并發明掘水井取水,是燦爛的龍山文明發源地。伯益受虞舜之令佐禹治水,助禹理政,是大禹的重要功臣,伯益在部族聯盟首領中有很高的威望。公元前2070年禹去世,禹之子啟有繼位之心,遂利用大禹的功績繼承了天帝之位,并加強中央集權,實行封地和爵位管理,規定部族活動地域,建立了等級嚴格的奴隸制國家,從此開始了“父傳子、家天下”的制度。伯益回到封地費城(今山東濟南附近),次子大廉遂父,長子若木因伯益之功夏啟封地于徐建立徐國(今山東、江蘇、安徽境內),三子恩成因對啟不滿被流放北方草原,后裔遷徙到西域及東南亞。有資料記載,伯益后裔不斷封地建國,到周朝時,有贏姓諸侯國十八個,如大廉后裔于周時期在西戎建立秦國(今陜西、甘肅境內),后裔惡木封地于趙建立趙國等;譚氏遠祖是徐國國君若木后裔,在遠祖世系表中,譚氏遠古列祖或為國君,或為大夫,或為大臣,有詳細記載。若木之子天文首編上古世系譜;徐國不斷發展壯大,五世正田又在今山西建國,十四世齊伯續修天文至龍云世系錄。公元前1600年夏桀無道被諸侯成湯所滅,建立商王朝,伯益后裔二十世高金為鎮南大將軍。二十五世子文在朝為史官,續修十世龍云至二十六世亞令世系譜。三十五世振興在朝為禮官續修亞令至仕水世系譜,并訂出字派;“國傳來有,四季平員”交與孫尚諍。公元前1075年商紂王繼位,荒淫無道,伯益后裔振興與天榮父子均遭炮烙身亡,殃及全家,尚諍幸在黃飛虎幫助下化妝逃離,投奔西伯姬昌(后謚周文王)。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滅商紂王建立周朝,伯益后裔尚諍隨周武王滅商紂王有功,授子爵,封祖邑龍山城子崖,建立譚國(都城在今山東省章丘市龍山鎮城子涯)。四十世來富續修世系譜。四十五世員余娶周王妹為妻,續修世系譜,又訂字派“日月草木,花開賢祁”。公元前770年周平王避犬戎東遷洛邑始為春秋,這一時期,諸候割據,連年戰事不休,一些較大的諸候國已無視周王朝的號令,各自為政,周天子的天下共主地位已名存實亡,“禮樂征伐自天子出”的局面為各大國爭霸所代替。天下刀兵迭起,為爭奪土地、人口和對其他諸候的支配權,大國諸候發動的兼并戰爭不斷升級,周王室的統治和一些小諸候國的生存受到嚴重威脅。同時各國內亂不止。公元前697年,齊僖公死后立襄公為國君。公元686年(周莊王十一年或魯莊公八年),僖公的孫子,公孫無知謀反,公子糾在管仲幫助下逃命到魯國,僖公庶子小白在鮑叔牙幫助下出逃莒國。同年十二月叛亂者殺襄公立公孫無知為君。次年春,齊人殺死無知,庶子小白搶先回到齊國自立為君,史稱齊桓公。小白自立齊國國君后逼迫魯國殺害公子糾(公子糾在魯國避難),在叔牙的極力勸說、推薦和幫助下,留下管仲為相。齊國在管仲的治理下,日漸強盛,早有稱霸野心。值此之際,譚國國君譚子(賢禮)率先提出“尊王抑霸”的口號。這種口號一提出,立即得到了周王室的支持和紀、成、遂、障、陽、萊、介、牟、任、莒、薛、郭、項等東方小國的積極響應,同時也觸怒了東方諸候大國—齊國。而紀、萊、譚、逐等國又均為齊國的周邊國家,齊國的擴張野心受到了遏制,指揮棒不在那么靈了,譚君因此結怨于齊。譚國在周代本為東方小諸候國,至春秋,國勢漸弱。春秋以后,周王室加重了對諸候的榨取和賦役,加之東有強齊,南有盛魯,西有衛、北有燕,處于大國的包圍和嚴重威脅之中。但譚雖小國,不趨炎附勢,雖然累被齊國侵略,卻多次拒絕齊國強加的聯盟。齊桓公協迫譚國攻魯國,譚國也拒絕參與。譚子不參與齊國內政,齊國內亂,小白逃難,譚子未能資助,對小白搶奪君位,殺害兄長不予認可,各方諸侯皆前往祝賀,唯譚子沒有去祝賀。公元前684年10月(周莊王十三年,魯莊公十年)齊桓公借譚子 “過譚不禮,立君未賀”為由,在伐宋后滅亡譚國,譚子賢禮組織國人扺抗,堅守三月,無奈國小力弱,終將城破。譚子留弟賢榮守城,令兄賢仔至洛邑報周王,帶領叔季賢春及軍民百二十人攜子祁義、祁武逃命到莒國(今山東省莒縣)避難,為不忘其國,其子祁義改贏姓(有記載武王賜姬姓)為譚,是譚氏第一世始祖,其子孫后裔以譚為姓。(二)譚姓遷移,遍及全國譚子賢禮主修世系譜,又訂字派“克世占亦,德寶崇星” ,因國破逃命到莒國(今山東省莒縣),隱居多年,歿葬長嶺。莒國也是一小國,難以存身,其子祁義尊父命攜子克錦、克正到洛邑(今河南洛陽)周王都城,周王認為譚不至滅,保留爵位,并封克錦為上大夫,主管兵事,稱譚伯。譚氏克錦公至七代寶珍公都居住于洛邑,寶珍公在洛邑時續修世系譜,又訂出字派“軒相純方,裕為時典。濟陽大玉,章祥康承。乃分別正,子家明湘。”。隨著周王朝的衰落,諸侯國的強大,譚氏后裔也展轉到秦國、楚國、魏國、韓國、趙國效力,八世云崇公秦國騎都尉,九世星照公、十世軒冕公任楚國將軍,十一世伍相公任韓國御史,十二世純菁公任魏國都尉,十三世與方公又回楚任騎都尉、將軍,其子十四世益裕公繼任騎都尉。十三世義方公到齊國為大夫,管理外交,其子十四世拾子公繼任齊國大夫,主管齊國外交及譚邑事務,制陶工官,與戰國信陵君、孟嘗君、平原君、春申君四君齊名,開齊郡望族,后世稱齊郡堂。十五世維簡公在楚任刺史,續修世系譜。維端公遷到粵國南海(今廣東省廣州市)。祁義祖后裔主要有三支,一支是十五世維端公在戰國時期遷居南海,后裔在吳、越及楚之大庾(今江西省大余縣南境與廣東南雄縣接壤,為粵贛交通要道)。另一支在齊郡(今山東省淄博市)及東漢文英公遷居的湖南浯溪、江西刺桑。再一支是第十六世時英公,因楚吳交戰,楚國內亂遷居并州太原廣武(今山西省太原市);秦始皇滅六國統一華夏,建立秦王朝,二十世裔大定、大德、大常效力于秦,大定任隴西鳳(今陜西鳳翔)縣令,大德去蜀中巴沙。秦二世歿,子嬰降漢,秦朝滅亡,楚、漢相爭,劉邦得天下建立漢朝。劉邦歿,呂后專權,二十一世玉成公為侍郎;呂后歿,玉成公助周勃(有譜記為佐齊王)誅諸呂有功,漢文帝即位,封賞功臣,玉成公封元侯,授河南弘農郡主,由并州太原廣武遷居河南弘農(今河南省靈寶市),首開弘農譚氏祖居地,成為望族,后世稱為弘農堂。漢初至西漢未年,譚氏成為望族,封侯、拜將、至仕者眾多,二十四世綸康公在漢武帝時期曾任大司空;二十六世子元公封關內侯,并有五子封侯的輝煌高峰。西漢末年王莽篡權,中原大亂,光武帝劉秀中興。第三十世子強公任廉憲由弘農遷居余杭(今浙江省余杭縣),續修世系譜,又訂字派“崇榮良希,誠皓光寧。維作繼慶,經德秉哲,業廣惟勤,未知字派。龍水土成,安己之書。”;三十二世文英公任湖南都尉,遷居譚州(今湖南長沙市),是入湘較早的始祖。第三十五世榮寶公由余杭遷會稽山(今浙江省紹興市);榮寶公生七子云良、明良、喜良、修良、材良、德良、忠良在會稽山是第一個人口發展高峰。第三十九世皓公任東都太守由會稽山遷居豫章吉州泰和縣(今江西省吉安市泰和縣);第四十世光廷公在漢獻帝建安九年任征南鎮國將軍。隨著漢朝滅亡,三國鼎立,譚氏分居三國。四十世曾量公致仕蜀國,官至奉議郎,在蜀亡時,居湖南浯溪,有二子被流放燕地。譚氏在吳國是望族之一,四十世曾昌公(曾量公之弟)仕吳,官拜侍中。四十一世正公仕吳,官拜安北將軍,鎮守夷陵(今湖北省宜昌市)。四十一世紹公曾是吳帝孫權六夫人(妃子)的姐夫。孫權亡,后裔爭位,譚氏因卷入吳國內亂,遭受嚴重打擊,至此以后,譚氏不振。紹公也回到豫章吉水縣居往,歿葬城郊譚埠村。從三國后期至唐初,華夏大地,戰亂不止,譚氏少有入仕之人。唐朝建立,太宗勵精圖治,盛世太平,文化得到大發展,科舉制度使基層民眾有了入仕的機會。第六十四世用之公是晚唐時期的著名詩人,長于七言律詩,留有《藏用》詩集一卷,《全唐詩》中收錄了四十首用之公的詩。用之公進士入仕,官至御前大夫,史載:善詩官不達。因官由豫章吉州泰和縣遷居建康金陵太平路當涂縣貴游鄉(今安徽省馬鞍山市當涂縣);用之公雖官途不順,但至此以后,譚氏又逐漸進入社會上層及政治權力中心。入仕之人眾多,燦若星河。自晚唐、五代、宋、明、元、清考選進士以來,譚姓就有580多名進士。這與用之公詩書傳家是分不開的,是譚氏重要人物之一。其孫國器公西昌巡司兼理軍務,及后裔意誠公潼關太守,仁京公光祿大夫、龍州通判,宮公太和縣令,忠公大將軍,可奕公宣議郎。及至茶陵仁京公八孫,可奕公后裔三進十八宏,廣東后仁京公之下八朝后裔,更是快速發展狀大。唐末亂世,第六十八世仁京公歸隱茶陵上方,并至書可奕公,推薦到茶陵定居;唐懿宗咸通十三年(公元872年)冬,暴雪成災,積雪數尺,時逢戰亂,官府無救,可奕公救人無數。戰亂與災害連年,致使生活困難,可奕公接仁京公書,于唐懿宗咸通十四年(公元873年)攜子守祿及家眷由豫章泰和遷居茶陵十五都枧塘(今湖南省茶陵縣馬江鎮枧塘),又于唐僖宗中和二年(公元882年)八月十三日遷居茶陵高溪太平園(今湖南省茶陵縣高溪鄉),太平園地名是可奕公取的,是為了后嗣紀念祖先曾在建康太平居住過。五代十國時期進峰、進鴻、進頗三公同仕楚國高位,譚氏在湖南得到快速發展,并擴展到湖北,由第七十三世忠立公繼承祖宗基業,在楚地麻城(湖北)發展。公元960年,趙匡胤建立大宋,統一中國,第二個太平盛世更加速了譚氏發展,經宋、元、明、清譚氏族人擴展到四川、廣東、廣西、云南、貴州等地,并逐步遍及全國,及至清末開始擴展到東南亞和世界各地。(三)譚姓重大遷徙及發展的幾次高峰元末明初譚氏十七朝兄弟入川。第八十八世玉珍公,元順帝至正五年(公元1345年)授武昌都督元帥,位列丞相。弟玉春公授輕車都尉,官任黃州刺使。元朝欽封玉珍公(妣向氏、李氏)、玉春公(妣張氏、王氏)之子十七朝兄弟,按向氏所生福為號,李氏所生佑為號,張氏所生滿為號,王氏所生星為號,以一、二、三等順序為行。所以稱福一祖、福二祖、滿一祖等名號。玉珍公之子福一祖朝禎公(字四卿)襲授龍陽安撫使司,福二祖朝祥公(字慈卿,號覺興,又號太高)襲龍陽州判、知州刺史。公元1368年朱元章建立明朝,元朝滅亡,福一祖朝禎公和福二祖朝祥公于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三月初二日丑時(早上四點)帶領十七朝兄弟子侄及蒲、黃二姓族人共78人避亂四川。到達長江川楚分界廣渡口,稱邊魚溪(今重慶市巫山縣境內邊魚溪)分散逃往川東各地。離別時各插柳樹一枝,以示兄弟長存;朝祥公賦詩一首(見后附)讓各位兄弟子侄牢記,以便今后及后嗣們見面相認。福一祖朝禎公定居萬縣三貞里龍王壩(今重慶市萬州區熊家鎮朱羊壩村),妣向氏生子元亨,妣付氏生子元社,妣龍氏生子光才,后裔現散居萬縣、開江、開縣、大竹、石柱西沱等地;福二祖朝祥公定居重慶衛南賓縣石渠里鯉魚沖(今重慶市石柱縣黎場鄉老屋灣),后遷居忠縣崇九里桂塘溪(今重慶市忠縣金聲鄉桂塘溪),妣曹氏生子名光富、光顯、光達。因子分家,長子光富(字镋,號思仁)遷居墊江縣永安里東二甲觀堰塘水井灣(今重慶市墊江縣長龍鄉農田村二社),朝祥公隨長子同居,次子光顯(字鏟,號思義)遷居梁平開浦里,三子光達(字鑒,號思禮)仍居原地,妣劉氏生子名友榮、友華、友青、友爵、友祿。福三祖朝獻公定居利川臨溪(今湖北省利川市臨溪鎮)。福四祖朝瑞公落戶豐都縣高家鎮石灘子(今重慶市豐都縣高家鎮石溪),繼遷石柱保家樓(今重慶市石柱縣保家鎮),妣宋氏。福五祖朝禧公定居涪州沙河一家壩(今重慶市墊江縣汪家場),妣陳氏,生子名筆山,筆勝、筆興,后裔遷居鶴游黑坪(今重慶市墊江縣鶴游鎮譚家灣)。佑二祖朝瑯公定居云陽黃泥斷石盤城(今重慶市云陽縣黃石鎮)。佑三祖朝璉公定居利川油竹坪桑樹壩(今湖北省恩施州桑樹壩鎮),妣王氏生子名玉春。佑四祖朝瑚公定居萬縣、合川、大竹去向不明,妣肖氏。其八世孫名萬佑。滿二祖朝貴公定居豐都墨石溪沙子關(今重慶市石柱縣黑金鎮),妣邱氏、張氏,生子名雷、祈、藩。滿三祖朝榮公定居萬縣大茨坪(今重慶市萬州區茨竹鄉),妣冷氏,生子名明恩、發恩、如恩、繼恩。滿四祖朝華公落戶石柱保家樓(今重慶市石柱縣保家鎮),后遷居巫山拐子營(今重慶市巫山縣拐子營),妣虞氏,生子不詳。滿五祖朝宗公定居梁平水車里(今重慶市梁平縣金帶鎮)。星三祖朝壽公先定居云陽安渡河(今重慶市云陽縣云安鎮)后遷居石柱中壩場(今重慶市石柱縣中塘鄉),妣饒氏,后裔不詳。佑一祖朝碧公入川后又遷往浙江余杭縣。滿一祖朝富公川后又遷往山東鄒平縣。星一祖朝福公川后又遷往廣東仁化縣。星二祖朝祿公川后又遷往江西會昌縣。玉珍公、玉春公兩年后于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降明,玉珍公襲祖職,欽封信國公,玉春公敕令以道職。譚氏入川自明洪武二年開始,前后近四百年,陸續遷徒四川或逃命至四川。主要定居在川東,及現重慶大部份地區。以下是史上有名的幾次繁衍發展高峰。第三十五世榮寶公有七子,在江、浙各地散居繁衍。第六十九世格公八子宣、定、安、寧、寶、寵、寬、容在茶陵及湖南各地散居繁衍。第七十一世進峰、進鴻、進頗三公共十八子,史稱“十八郎”,是湖南南部、西南部發展繁衍的高峰。第七十六世伯蒼公八子朝政、端、用、貴、彥、安、弼、圣稱八朝在廣東各地散居繁衍。第九十二世儀倫、儀常二公共生十三子,史稱祁陽“十三天”,散居湖南零陵、冷水灘黃泥沖等地繁衍。第八十九世玉珍、玉春二公共生十七子,史稱“禎祥獻瑞,福祿壽禧、碧瑯瑚璉、富貴榮華、宗”十七朝弟兄遷入廣東、山東、江西、浙江、四川散居繁衍。附:譚氏17朝兄弟入川離別分手賦詩1369年三月初二譚氏朝禎、朝祥等十七兄弟及子侄以及蒲、黃二姓族人共78人,從楚地麻城縣孝感鄉高階沿珍珠碼頭(今湖北省孝感市三汊鎮譚家灣)入川(即湖廣填四川),于巫山奉節交界處廣渡口(今重慶市奉節縣永安鎮)分手,各插柳樹一枝以示兄弟長存,并賦詩一首,以留后人相聚為證。本是元朝宰相家,洪軍趕散入川涯。巫山岸上分攜手,奉境江邊插柳芽。人生在天皆由命,好似流云水沖沙。后人識得此詩句,千百年前是一家。賞析:我們的父(祖)輩原來是做過元朝宰相一級的官宦人家,現在元朝滅亡明朝己建立了,他們正用軍隊驅趕我們,我們只有往西逃入四川。在過了巫山的江岸我們就要分手各自去安家了,到奉節江邊我們種植一顆柳樹吧,它常青的樹葉代表了兄弟親情。不要悲傷,這是我們命里注定的,是老天爺的安排,就象天上流動的浮云、江水中沖擊的河砂一樣隨遇而安吧,現留下述說這一情景的詩句,作為我們家族人的標志,告訴我們的子孫后裔只要知道這首詩的人,很久以前我們是一家人呢!
作者:譚子亮 回復:0 發表時間:2014-06-08 19:02:59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