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74657次
7人
51個
104個
164人
29部
編輯:招東山
作者:121.33.247.* 回復:11 發表時間:2010-08-08 14:02:47
招 謹案《春秋》:陳侯之弟招,殺陳世子偃師,楚人討而執之,放之于越,其后以王父字為氏。* * 四庫本原注:案《通志》晉步招之后,以名為氏。漢大鴻臚招猛。
作者:121.33.247.* 發表時間:2010-08-08 14:04:38
招 招姓的來源主要有兩支,其中較為重要的一支相傳出自春秋時期的陳國,是由陳侯弟招而來的姓氏。他因卷入一場內亂而被放逐到越國,從此便在當地留居下來。他的后代,后來便以他的名字為姓而姓招。另外,當時的晉國有位名叫步招的人,他的后代也姓招。 招姓盡管來源不同,但在得姓以后的發展中多以南海為郡望,并有春秋時術士招父,漢代大鴻臚招猛等知名于世。當代,招姓在廣東、海南、廣西、湖北、山西、等省區及漢、傣、蒙古、朝鮮等民族都有所見。
作者:121.33.247.* 發表時間:2010-08-08 14:06:16
招 根據《廣韻》、《姓解》、《姓苑》、《通志.以名為氏》、《古今姓氏書辨證》、《姓氏急就篇》、《姓觿》、《氏族典》、《續通志》等書記載:招,單姓。來源有二:一、出自姒姓。春秋時,陳侯弟招,殺世子偃師,楚人執之,放逐于越國,從此便在當地留居。后代以其名為氏,姓招。二、春秋時,晉國有位名叫步招的人,其后代也姓招。
作者:121.33.247.* 發表時間:2010-08-08 14:07:55
招 《實用姓氏.讀寫簡編》中記有招子庸,清代人,嘉慶年間舉人,曾任山東濰縣知縣。
作者:121.33.247.* 發表時間:2010-08-08 14:08:54
招 現行較罕見姓氏。今湖北之武昌、山西之太原,廣西之田林、荔浦,廣東之新會、澄海、高要、高明等地均有分布。漢、蒙、鮮、傣等多個民族皆有此姓。《鄭通志》、《續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載。其源不一:1.鄭樵注云:“晉步招之后。”此以名為氏,當出自步姓。2.《姓氏考略》注引《姓譜》云:“陳侯之弟招放越,其子孫以王父字為氏。”望出南海。 漢代有招猛,大鴻臚;明代有招用,永樂舉人;又有招于莘、招宗廣,任知縣;清代有招昌韶,任廣東陽江縣教諭。
作者:121.33.247.* 發表時間:2010-08-08 14:20:24
招 文獻記載:東漢《風俗通義》收。漢代有大鴻臚招猛。明代有招奇佐,曲江人。清代有招子庸,南海人,畫家。招氏在歷史上罕見。《中國人名大辭典》未收錄。 歷史來源:1.以王父字為氏。據《姓譜》所載,春秋時,陳哀公之弟招,被放逐到越(今江浙一帶)。其支孫以其字“招”為氏。2.以名為氏。據《通志.氏族略.以名為氏》所載,春秋時,晉國有人名叫步招,其后有招氏。 地望分布:《姓氏考略》云:招氏望出自南海郡。秦代置。治所在今廣東省廣州市。
作者:121.33.247.* 發表時間:2010-08-08 14:29:33
招 以祖輩名字為姓氏。1.源于媯姓。“陳侯之弟招放于越,其子孫以王父字為氏”(《姓譜》)郡望:南海。2.源于步姓。“晉步招之后,以名為氏。”(《通志》) 漢有招猛。明有招奇佐。清有招子庸。
作者:121.33.247.* 發表時間:2010-08-08 14:31:06
招 較罕見姓,分布較廣。漢代有招猛,清代有招子庸。來源:(1)周代陳侯放于越,其子孫以祖父字為姓;(2)春秋時晉國步招的后代。
作者:121.33.247.* 發表時間:2010-08-08 14:32:20
招 陳侯之弟招放于越,其子孫以王父字為氏,見《氏族略》。按廣東南海有招氏,東漢大鴻臚招猛之后。
作者:121.33.247.* 發表時間:2010-08-08 14:33:04
招姓氏由來:通志氏族略:春秋晉步招之后,以名為氏。漢有大鴻臚招猛,明有招奇佐,清有招子庸等名人。 郡望堂號:南海郡 歷史名人:招猛, 招奇佐, 招子庸 補充:招姓來源有兩支,除了晉國步招后裔外,更重要的一支相傳是出自春秋時陳國,由陳侯的弟弟招而來。招因卷入一場內亂被放逐到越國,從此在當地居住下來,他的后代便以他的名字為姓。 歷史名人:春秋時術士招父,漢代大鴻臚招猛等。當代招姓在廣東、海南、廣西、湖北、山西、江蘇、云南等省區及漢、傣、蒙古、朝鮮等民族中均有所見。 招者,趙也。與秦同祖。其先,王族也。晉景公三年,大夫屠岸賈欲誅趙氏。懼誅,亡,故易其姓。世多不知之者,雖招氏者亦然.夫知其姓而弗知其祖,不亦悲乎?其祖訓曰:"吾等得以存之,萬幸矣!毋敢再顯。"故至始皇而得天下,亦未複其姓。其歷數千年,世多有顯者,然終未有得天下者。其復興者,在吾輩耶? 招姓屬小姓氏,在百家姓難尋找。據說除珠江三角洲、湛江地區及山東某些地區聚居較多之外,別處分布較少。從有關資料及書籍查考,最早出現記錄有招姓于公元前634年。有關招氏起源,據《中國姓氏大全》所記有以下文字:“招,較罕見姓。分布較廣。漢代有招猛,清代有招子庸。來源:1、周代陳候放于越,其子孫以祖父為姓;2、春秋時晉國步招的后代(引自:北京出版社1987年版《中國姓氏大全》407頁)。” “招猛,漢,南海人,元初中官大鴻臚。善于其職。四夷重譯。凡至容臺肆儀行事。猛舉詔示之。悉愜其情(引自商務印書館1921年版《中國人名大辭典》第573頁)”。 據廣州市芳村區招村族譜第四頁記載:“大漢元初,漢初中,仕至大鴻臚迨后解組入粵,信居省城,是為吾家鼻祖也,公八十有八臺葬於白云山。初娶簡氏生三子,再娶潘氏生四子,續娶郝氏生二子,共有九子開派九房分居異地。長居三元里,次居沙堤鄉,三居土壚,四居寶月湖,五居三山,六居黃崗村,七居白沙村,八居橫沙溪鄉,九居水潮。”
作者:58.248.72.* 發表時間:2011-09-19 10:30:51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