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9
363485次
1人
1個
165個
5774人
417部
山西省文史研究館出版《郭子儀與汾陽》研究專號,對此考證:晉滅虞、虢之后,“為了將驍勇善戰的虢國徹底滅絕,便采取千里流放其氏族的辦法,將虢貴族和族民遷到遠離晉都曲沃數百里外汾水之陽的廣袤平原上……汾陽縣的虢城、虞城,就成了虢虞遺民的集聚流放地,而且從那時起,虢國遺民改虢為郭,這便是汾陽郭姓之祖?!碑斀穹陉栔匠?,既然是晉獻公滅虢、虞之后虢叔裔族集中遷徙改姓之地,當屬郭姓根之所在。郭氏得姓2600多年來,瓜瓞綿長,子孫繁衍,經歷了一代又一代,當今分布全國極廣,并延伸到海內外,為中國一大姓氏。北宋《百家姓》郭姓排在144位。2005年中國科學院研究結果表明,郭姓排在第16位,人口總數1400萬,占全國漢族人口的1.13%,以河南、河北、山西、山東、廣東、四川等省較多。上述六省郭姓約占全國郭姓人口47%。
作者:郭昌祿 回復:11 發表時間:2012-01-18 15:47:46
郭 氏 溯 源郭氏家族淵源于皇帝,得姓于虢叔,揚名于子儀,發祥于汾陽。漢林宗、唐子儀、金企忠、元郭讓、清世隆……名士賢達輩出汾州,實乃郭氏之德,汾州之幸也!“功蓋天下,再造唐室”的汾陽郡王封地,乃含蓋汾陽、平遙、介休、孝義四縣(市)在內的古老汾州:汾陽郭氏,也為汾州郭氏。得 姓考我汾陽郭氏,尚須從周虢叔說起。北虢滅亡三年后,即公元前655年,晉獻公又復假虞國,克上陽,南虢亡,晉獻公軍回途中,又滅虞,至此,虢、虞皆亡?!斗陉柨h志》載:“晉滅虞、虢,遷其人于此,置瓜衍縣。”現虢城名古跡,村貎為典型城堡格局,有夯土城墻村,城門均為供式磚石結構,鴻文門城樓供有周文王神位。虢姓改郭姓是西周滅亡,春秋開始,東周衰敗,各虢國相繼被強國吞并。公元前767年東虢被鄭國吞滅;公元前687年西虢被秦國吞滅;公元前655年南、北虢被晉吞滅。這些強暴之國在侵吞戰爭中必然會遇到虢國的抵抗。并吞者為了強化其統治,以殘酷的殺戮手段進行鎮壓,虢姓氏族為了躲避災難而改郭姓是意料之中的事,這在中國姓氏演變中是不乏其倒的。
作者:郭昌祿 發表時間:2012-01-18 15:50:22
封 王虢叔公為吾郭氏得姓始祖,而子儀公又為吾郭氏先祖。正因如此,對子儀公封王與祖籍必須有個準確的認定。先說子儀公封王,有一考文寫道:“凡所封邑,必須取得姓之地?!薄肮觾x封汾陽郡王,就是根據郭子儀的得姓之地而封的?!贝丝甲C是正確的,封地汾陽也是無疑的。更引以為證的是子儀封爵汾陽郡王年代,不論歷史上汾陽怎么稱名,而現今之汾陽就叫汾陽。再則,子儀公平息安史之亂,再造唐室,功蓋天下,公元762年(即寶應元年二月)肅宗皇帝誥封子儀公是汾陽郡王,而不是汾陽縣王。唐朝前后歷史上在稱汾陽的地方設郡、設州、設軍、設府的只有今之汾陽。自古汾陽是個好地方,封王是封食邑之地,而按當時習慣,封爵名號多以本人祖先發源及得姓之地名封之。
作者:郭昌祿 發表時間:2012-01-18 15:51:46
祖 籍 子儀公出生于陜西省華縣,其先祖原在汾陽。唐顏真卿為子儀公父郭敬之所撰書現陳列在西安市碑林博物館三室的《郭公廟碑》記:“其先蓋出周之虢叔,虢或為郭,因而氏焉,代為太原著姓,漢有光祿大夫廣意,生孟儒為馮翊太守,子孫始自太原家焉。后轉徙華山之下,故一族今為華州鄭縣人?!边@明確指出子儀公先祖源自太原,時間約在北周、隋之際。至于太原與汾陽之關系,自秦設郡以來,汾陽幾番歸屬太原,當時稱汾陽也為太原不足為奇。作為郭氏之裔,對考證子儀公祖籍的認定,要尊重歷史,全方位考證:一是虢改郭的得姓之地;二是稱名汾陽歷史最久之地;三是子儀公封王及其兒孫封爵食邑之地;四是子儀公先祖所在之地;五是郭氏家族特別是子儀公后裔賢才輩出之地;六是郭氏家族生息繁衍歷史史跡、史證最多之地;七是從古至今海內外郭氏家族公認的遷徙之地??甲C結果,只有在汾州能夠完全對號。
作者:郭昌祿 發表時間:2012-01-18 15:52:50
敬 祀子儀公封王汾陽,恩澤汾陽,子子孫孫繁衍汾陽,加之子儀公品德才華,汾陽人民對其十分推崇,十分敬仰。明神宗萬歷十三年(公元1585年),汾州知州知府白夏在汾陽城北20里之大相村一佛寺旁建汾陽王廟,塑金像于壇臺之上。由于幾經戰亂,年久失修,只留遺跡。又一座汾陽王廟在汾陽縣城關南,是汾州府同知楊柏柯倡議并與汾陽知縣尹覺民支持修建,萬歷三十七年落成。這座聞名天下,受人敬仰的汾陽王廟,毀于1942年日本侵略者之手。健在的老人還能描繪出廟宇之威嚴和子儀公形象。更難得的是,南關一家郭氏后裔珍藏著一幅子儀公畫像,長94公分、寬5公分,全身站立像,像的左側書有“汾陽王子儀公像”七個大字。子儀公身穿唐服,手持笏板,儼然一派忠武風采,功勛氣概。另據北宋歐陽裴《集古錄目》載:“汾陽王廟第一座建于唐貞元二年(公元786年)在山西今汾陽縣。”也就是說,子儀公逝世第五年,汾陽人民即為令公建廟祭祀。在汾陽郭世家族繁衍生息的這片古老土地上不僅有汾陽王廟,還有汾陽王衣冠冢。位于汾陽城東北18公里處,有一愛子村,世傳為汾陽王六子郭曖官邸所在。原村境內,田園地多,以郭家祠堂、郭家花園、郭家茶臺、郭家糧倉等命名。明末山崩村毀,郭氏后裔多遠走他鄉。今之愛子村為災后重建。1994年10月,經由汾陽縣政府、汾陽縣郭氏宗親及地方人士發起,重新立碑建墓。同年10月31日,世界郭氏宗親代表80余人和當地郭氏宗親等齊集子儀公衣冠冢前,舉行隆重的立碑儀式,依古例祭供五牲,在古樂伴奏之下進行祭拜。世界郭氏宗親,紛紛樂捐。族長先給族人講述先祖令公偉業,后依輩行跪拜大禮,祭祀儀式極為隆重。民國年間,每逢清明時節,四鄉八里郭氏后裔,都要回來上墳祭祖。今汾陽王衣冠冢已重立碑。汾陽郭氏后裔及海內外郭氏宗親,每年均有來尋根,掃墓祭祖。同年,汾陽縣政府還將城內關帝廟修復為氣勢宏偉的汾陽王紀念堂。郭氏家族由虢叔公得姓,至今120代,子儀公正好居中。在這120代家族中,屬子儀公直系的,也偏及天下。海內外郭子儀后裔還成立世界郭氏宗親會進行聯誼研究。1997年海內外郭氏宗親回到汾陽,舉行了隆重的子儀誕辰1300周年紀念活動。從此,回汾祭祖的郭氏宗親一年比一年多。
作者:郭昌祿 發表時間:2012-01-18 15:54:02
遷 徙 虢叔之裔被集體遷徙于汾陽虢城,避難中虢改為郭,子儀公又封為汾陽郡王,古汾州大地便成為郭氏家族集聚繁衍遷徙之鄉。由汾陽遷徙的郭氏家族,遍及海內外?!陡V莨霞易V》稱:“郭氏派衍汾陽?!薄秾幉ㄛ纯h郭氏宗譜》稱:“其貫蓋汾陽?!睆纳轿魇∩缈圃赫洳氐募易V資料查明:“子儀公的子孫向全國各地遷徙,歷經一千多年,遍布河南、安徽、浙江、江蘇、江西、湖南、福建、廣東、廣西、四川等省,然后又從福建、廣東等地陸續遷往海外。子儀公的后裔,不論從哪里遷去的,他們都公認汾陽是其始遷地,是他們的旗幟和堂號。”當代文豪郭沫若也為汾陽王后裔,他自稱“汾陽主人”。其先祖郭有元于清乾隆年間從福建寧化遷居四川樂山沙灣鎮。郭沫若舊居門上至今還懸掛一塊金匾,黑底金字,上書“汾陽世第”四個大字。1995年12月4日,郭沫若回汾陽參觀,剛入汾陽縣境,就對陪同前來的山西省領導說:“我這是回故鄉來了?!彼€興致勃勃地講了晉劇《打金枝》(附件二)《綁子上殿,君臣無間》,陪同人員倍感親切。郭老在汾陽酒廠還對勸酒人說:“回到家鄉,不喝家鄉酒,真枉此一行?!?br>據山西社科院家譜研究中心珍藏的家譜資料考證,子儀公六子郭曖后裔由汾陽遷出的最多,記載中有湖南麻陽分支等。吾郭璧山支系亦為汾陽王后裔。由因戰亂,正禮公攜安幫公從汾陽流落于福廣鄱陽湖一帶,隨后又向貴州轉移。1694年康熙皇帝施仁政,安幫公攜光欽、照欽、元欽三子遷徙道四川省重慶府(今為直轄市)璧山、銅梁兩縣落業。經歷三百多年繁衍生息,其子孫后代遍及重慶市、永川區、巴南區、大足縣、榮昌縣和四川省成都市、云南省、北京市、上海市以及廣東省、深圳市等。——錄自郭世科《汾陽郭氏郭村支譜》
作者:郭昌祿 發表時間:2012-01-18 15:55:50
世 系 譜由黃帝至虢叔(計二十七世)謹 按:公譜世系表,由黃帝至虢叔,有兩種不同記載:其一為傳十九世;其二為傳二十七世,未知孰是,惟以雙方距離時間計算,則似以后者記載較為合理,蓋由黃帝傳至虢叔,起碼相隔一千三百余年,而每一世則平均不可能超逾五十年也。故本譜特采納記載二十七世者為依據。一世黃帝:世嗣少典氏,母曰附寶,視大電繞北斗,感而有孕,二十四個月,生帝於軒轅之丘,因名軒轅。國于有熊,故號有熊氏,長於姬水,故又以姬為姓。元妃西陵氏之女曰螺祖,生昌意、玄囂、龍苗;二妃方累氏名白節,生體及清;三妃彤魚氏,生揮及夷彭;四妃早嫫母,貌惡德充,生蒼林、萬陽。其眾妾之子十六人而已。八月既望,崩於嬌山,在為百年,傳子玄囂。二世玄囂:名摯,黃帝次子,母曰螺祖,感大星如虹,下臨華清之祥而生帝。黃帝之世,降居江水,邑於窮桑,故號窮桑氏,國於青陽,因號青陽氏,以金德王天下,遂號金天氏,能修大昊之法,故稱少昊。在位八十四年崩,壽百歲,葬於云陽,故后世又曰云陽氏。生子嬌極,傳為於兄昌意之子高陽,是為顓頊。三世嬌極:玄囂子,未即位,生子俊,是為帝嚳。四世帝嚳:嬌極子,名俊,生而祥靈,年十五,顓頊帝受封於辛。年三十,以水德代高陽為天子,以其肇於辛,故號高辛氏,都於毫。帝共有四妃,元妃有邵氏之女,曰姜嫄,與帝禮祀上帝二生稷;二妃陳鋒氏女,曰慶都,有赤龍之祥,孕十四月而生堯於丹陵;三妃有娥氏女,曰簡狄,祈於高襟,有飛燕之祥而生契;四妃娵訾氏,曰常儀,生子摯。帝在位七十年,壽一百零五歲崩,葬於頓丘,子摯嗣立。五世后稷:名棄,母姜嫄,為帝嚳元妃,出野見巨人跡,心欣悅而踐之,而身動如孕者,屆期生子,以為不祥,棄之隘巷,馬牛不踐,徙置平林,適會山林多人遷之,又棄之渠中冰上,飛鳥以翼覆之,姜嫄以為神,遂收養長之,因初欲棄之未果,故名曰棄。棄兒時屹如巨人之志,其游戲好種麻菽,其長遂好耕農,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穡焉。堯聞之舉為農師,天下得其利,有功封於邵,號曰后稷,別姓姬氏,生姿楘璽。六世楘璽:后稷子,生子叔望。七世叔望:楘璽子,生子不屈。八世不屈:叔望子,當夏大康政衰失國,不屈不務稼穡,遂失其世襲之官,逃竄西北戎狄間,生字鞠陶。九世鞠陶:不屈子,生子公劉。十世公劉:鞠陶子,雖在戎狄間,復修后稷之業,善貨殖,積資甚富,受鄰封獫狁所覬覦,為安全計,遷國於陜西之豳邑,百姓多從之,卒后子慶節立。十一世慶節:公劉子,國於豳卒后子皇樸立。十二世黃樸:慶節子,嗣位豳國,卒后子弗差立。十三世弗差:黃樸子,卒后傳位於其子毀隃。十四世毀隃:弗差子,生子曰公非。十五世公非:隅隃子,卒后傳子辟方。十六世辟方:卒后傳子高圉。十七世高圉:卒后傳子侯侔。十八世侯侔:卒后傳子亞圉。十九世亞圉:卒后傳子云都。二十世云都:卒后傳子太公。二十一世太公:卒后傳子組紺。二十二世組紺:卒后傳子請zhou(音周)。二十三世請zhou(音周):卒后傳子公叔祖類。二十四世公叔祖類:卒后傳位於古公dan(音但)父。二十五世古公dan(音但)父:公叔祖類子,后修后稷公劉之業,積德行義,國人皆戴之,因受熏鬻、戎狄攻擾、遂去豳渡漆沮、逾梁山,止於岐山之下,定國號為周。有子三人:長太伯、次虞仲、三季歷。長子太伯、次子虞仲,知古公欲立季歷為嗣,二人乃文身斷發,以讓季歷。古公卒,季歷立,是為王季。二十六世季歷:又名王季,古公三子,修古公遺道,篤于仁義,諸侯順之。生三子:長姬昌、次虢仲、三虢叔。王季卒,子姬昌立,是為文王。——錄自郭世科主編《汾陽郭氏郭村支譜》附件三:由黃帝至虢叔公(二十七世)授姓世系源流示意圖附件三:由黃帝至虢叔公(二十七世)授姓世系源流示意圖黃帝——玄囂——嬌極——帝嚳——后稷——楘璽——叔望——不屈——鞠陶——公劉——慶節——皇樸——弗差——毀隃——公非——辟方——高圉——侯侔——亞圉——云都——太公——組紺——請周——公叔祖類——古公但父——季歷——姬昌、虢仲、虢叔(郭姓始祖)入渝第十一世裔孫 鴻林 撰注:黃帝(《辭?!贰稓v史分冊》)載:“傳說中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炎帝擾亂各部落,他得到各部落的擁戴,在阪泉(今河北逐鹿東南)打敗炎帝。后蚩尤擾亂,他又率領各部落在逐鹿擊殺蚩尤。從此他由部落首領被擁戴為部落聯盟領袖?!痹邳S河流域長期生活,繁衍構成華夏名族的主干部分,炎黃子孫之說源于此?!?br>——摘自《辭?!?br>
作者:郭昌祿 發表時間:2012-01-18 15:59:30
由虢叔公至子儀公(計六十世)一世虢叔:季歷三子,周武王即位,因功受封于西虢,其他在陜西省寶雞縣境。當時以國名定姓,后因虢、郭音近等因,轉音為郭,故又尊虢公為郭公,成為郭姓之鼻祖。二世序公:虢叔之子,生一子名全。三世全公:序公之子,生一子名蘊。四世蘊公:全公之子,生一子名準。五世準公:蘊公之子,生一子名育。六世育公:準公之子,生一子名處范。七世處范公:育公之子,生一子名待舉。八世待舉公:處范公子,生三子:長虢公如、次泰方、三泰初。九世虢公如:待舉公子,生一子名虢公謂。十世虢公謂:虢如公子,生一子名虢公丹。十一世虢公丹:虢公謂子,生一子名虢公全。十二世虢公全:虢公丹子,生二子:長虢公伯皇、次虢公仲備。十三世虢公仲備:虢公全次子,生一子名虢公代。十四世虢公代:虢公仲備子,生三子:長虢公彰、次虢公族、三虢公桓。十五世虢公桓:虢公代三子,生一子名虢公意。十六世虢公意:虢公桓子,生三子:長虢公穆、次直理仲、三不曲季。十七世直理仲:虢公意次子,生一子名待清。十八世待清公:直理仲子,生一子名虢公望。十九世虢公望:待清公子,生二子:長虢公永、次隋介。二十世隋介公:虢公望次子,生一子名秦復。二十一世秦復公:隋介公子,生二子:長虢公宴、次賓禮。二十二世賓禮公:秦復公次子,生一子名虢公明。二十三世虢公明:賓禮公子,生二子:長虢公啟、次虢公望。二十四世虢公啟:虢公明長子,生二子:長孟兆、次仲安。二十五世孟兆公:虢公啟長子,生一子虢公林父。二十六世虢公林父:孟兆公子,生二子:長虢公俊伯、次虢公叔。二十七世虢公叔:虢公林父次子,生一子名東郭書。二十八世東郭書公:虢公叔子,生一子名東郭賢。二十九世東郭賢公:東郭書公子,生一子名東郭姜。三十世東郭姜公:東郭賢公子,生一子名隗。三十一世隗公:東郭姜公子,戰國時為燕昭王大夫,昭王欲得賢士,以報齊仇,問計于隗,隗曰:王欲得賢士,請自尊禮隗始,於是昭王筑臺師事之,樂毅、劇辛、鄒衍果聞風而至。生一子名淇。三十二世淇公:隗公子,生一子名停,大文學家。三十三世停公:淇公子,生一子名蒙,漢朝阿陵侯。三十四世蒙公:停公子,生一子名忠,東漢東武侯。三十五世忠公:蒙公子,生一子名賜。三十六世賜公:忠公子,生一子名休。三十七世休公:賜公子,生一子名徵。三十八世徵公:休公子,生一子名春貴。三十九世春貴公:徵公子,生一子名宏偉。四十世宏偉公:春貴公子,生二子:長名實、次名原。四十一世原公:宏偉次子,生二子:長名倉、次名茂。四十二世茂公:原公次子,生一子名惠。四十三世惠公:茂公子、生三子:長合昌、次合盛、三合興。四十四世合昌公:惠公長子,生一子名積善。四十五世積善公:合昌公子,生一子名逢甲。四十六世逢甲公:積善公子,生一子名追仁。四十七世追仁公:逢甲公子,生一子名天申。四十八世天申公:追仁公子,生一子名任。四十九世任公:天申公子,生一子名泰。五十世態公:字林宗,博通墳典,居家教授,弟子數千人。嘗舉有道不就,善品題海內人士,然不為危言核論,故黨錮禍起而能身免。及卒蔡邕為碑曰:吾為碑銘多矣,惟郭有道無愧色,其受人推重,由此可知也。生二子:長名善愛、次名康。五十一世康公:泰公次子,生一子名莊。五十二世莊公:康公子,生一子名冉。五十三世冉公:莊公子,生一子名進。五十四世進公:冉公子,生一子名慧。五十五世慧公:進公子,生一子名履球。五十六世履球公:慧公子,任隋朝金州司倉,生一子名昶。五十七世昶公:字宏暢,履球公子,任唐初涼州司法參軍,生一子名通。五十八世通公:諱通美,字德政,昶公子,歷任京光尹、美源縣主薄等職,卒后追贈兵部尚書。生二子:長名恭之、次名敬之。五十九世敬之公:通公次子,歷任綏、渭、桂、壽、泗五洲刺史,累加中大夫,策勛上柱國。贈太保,卒后追封祈國公。生十一子:長子琇、次子儀、三子云、四子日胃、五子瑛、六子珪、七幼賢、八幼儒、九幼明、十幼沖、十一幼謙。六十世子儀公:唐華州人,敬之公次子,玄宗時,任朔方節度使,平安史之亂,收復兩京,再造唐室,以身擊天下安危垂二十年,累官太尉中書令,封汾陽郡王,世稱郭汾陽,亦稱郭令公,尊尚父,卒謚忠武,配享太廟。生八子:長曜、次旰、三晞、四昢、五晤、六曖、七曙、八映,孫多不能盡識,問安惟點頷而已,壽至八十五始卒,富貴壽考,亙古無儔,朱子綱目,譽之為千載一人云云。注:一、本譜所載《由皇帝至虢叔公》與《由虢叔公至子儀公》世系譜,均引自《環球郭氏宗譜》,原譜來源郭氏后裔分支派下,準確性尚待考證
作者:郭昌祿 發表時間:2012-01-18 16:01:41
71世譜比60世譜增加十一世,即從二世起,順序為:本、王、偃、特、蓮池、存素、孟回、方鎮、阜、石嵐、復古;又增加39世廣意、40世孟儒。少了36世賜、37世休、50世泰。還有33世亭移后為36世,38世徵移后為50世。三、世系中“公”應為稱呼,并非名字。四、“由虢叔公至子儀公”一世虢叔:“……因虢郭音近,轉音為郭,故又稱虢公為郭公,成為郭姓之鼻祖?!庇抟詾?,虢改郭不始于虢叔公,而在晉滅虢之后,且有虢叔后世之姓氏為證。故添三字改一字“因虢郭音近”前加一“后”字,“因虢郭音近”后加“等因”二字;“故又稱虢公為郭公”改“稱”字為“尊”字。五、二十六世虢公林父:“仲安公子?!敝侔材斯指付甯?,且二十五世孟兆公中明確記明公林父為孟兆公之子。愚以為原譜有誤,故改公林父為孟兆公子。——錄自郭世科主編《汾陽郭氏郭村支譜》
作者:郭昌祿 發表時間:2012-01-18 16:03:24
世系源流示意圖虢叔:季歷三子,郭氏鼻祖——序——全——蘊——準——育——處范——待舉——如——謂——丹——全——仲備——代——桓——公意——直理仲——待清——望——隋介——秦復——賓禮——明——啟——孟兆——林父——叔——東郭書——東郭賢——東郭姜——隗——淇——亭——蒙——忠——賜——休——徵——春貴——宏偉——原——茂——惠——合昌——積善——逢甲——追仁——天申——任——泰——康——莊——冉——進——慧——履球——昶——通——敬之——子琇、子儀、子云、子日胃、子瑛、子珪、幼賢、幼儒、幼明、幼沖、幼謙。
作者:郭昌祿 發表時間:2012-01-18 16:05:03
沛祖:生于一八九一年一月九日 。婚配榮氏,生于一八九二年三月二十四日。生九子:永東、永乾、永光、永清、永財、永木、永明、永久、永正。永東:生于宣統二年冬月初七日卯時。歿于一九六○年三月,葬何家屋基堰塘灣坎上。婚配吳清碧,生于一九一二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辰時。地名銅梁小坨村。歿于一九九三年一月三日,葬何家灣屋基堰塘灣坎上。生子鴻榮;生女鴻書、鴻碧、鴻素、鴻芳。鴻榮:生于一九三一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戌時,歿于一九八九年三月十四日,葬何家灣屋基堰塘灣坎上?;榕溆喙廨x:生于一九三二年八月四日戌時。生子:昌祿、昌水;生女:昌容、昌碧、昌會、昌玉。昌祿:生于一九五六年六月十二日亥時,大學文化。一九八三年至一九九三年曾任來龍鄉鄉長、五里鄉副書記、福祿鄉副書記?;榕湫熘居瘢荷谝痪盼灏四昶咴鲁跛娜粘綍r。生子:郭軍。郭軍:生于一九八二年五月二十日辰時?;榕渫趼叮荷谝痪虐司拍晔露粘綍r。生子郭思淼郭思淼婚配昌水:生于一九六五年八月十九日子時?;榕渫豕馓m:生于一九六五年六月十二日申時。生子:世川。世川婚配昌容:生于一九五四年十月十一日未時,許配劉永生。昌碧:生于一九五八年十月三日辰時,許配廖洪煜。昌會:生于一九六二年十一月一日子時,許配柯大友。昌玉:生于一九六七年六月二十八日子時,許配汪建國。鴻書:生于一九三五年九月二十五日亥時,許配楊茂祥。故于二○○五年。鴻碧:生于一九三九年八月十七日未時,許配譚功祿。故于二○○一年。鴻素:生于一九五○年七月十日,許配晏治成。鴻芳:生于一九五二年十一月十日丑時,許配張理海。故于二0一一年七月十一日永乾生于一九一三年九月二十一日,夭折。永光:生于一九一八年四月十二日卯時,歿于一九六九年四月,葬郭家墳山?;榕潢懘竺鳎荷谝痪乓晃迥炅露瘴鐣r,地名大足縣。歿于一九八○年三月,葬郭家墳山。生女鴻秀;生子鴻貴、鴻志、鴻祿。鴻秀:生于一九五二年五月七日,許配張明全。鴻貴:生于一九四四年一月十五日戌時,歿于一九九五年九月,葬何家灣側?;榕浜⒄妫ㄞD房)。生子:昌林。昌林婚配鴻志:生于一九四七年三月二十一日,歿于二○一一年二月二十八日,葬壇子山?;榕浜挝乃兀荷谝痪潘钠吣昃旁露呷彰畷r,生地大足縣。生女:昌群、昌蘭、昌秀;生子:郭春。昌群:生于一九六九年六月三日子時,許配趙軍。昌蘭:生于一九七二年二月十日亥時,許配陳天國。昌秀:生于一九七五年三月二十日卯時,許配姜云。郭春:生于一九八六年二月八日未時?;榕溆嗔⒓樱荷谝痪啪哦甓露蝗铡?br>郭鴻祿:生于一九五六年十二月十六日戌時?;榕湟Τ迹荷谝痪盼灏四晡逶率兆訒r。生女:昌芬、昌琴。昌芬:生于一九八二年三月七日子時,許配周成義。昌琴:生于一九八六年二月二十八日子時,許配許福志。永清:生于一九二一年三月十三日辰時,歿於一九九七年十月一日,葬郭家墳山?;榕潢悋蹋荷兑痪湃迥晔率蝗?,歿於一九九二年四月六日,葬郭家墳山。生子:鴻明;生女:鴻賢。鴻明:生于一九五五年二月十六日子時?;榕溆嗔⑷海荷谝痪盼迤吣甓滤娜招鐣r。生女:昌平;生子昌偉。昌平:生于一九八○年七月二十三日子時,許配王奎。昌偉:生于一九八三年三月十五日丑時?;榕錀钊拭罚荷谝痪虐肆暌辉掳巳粘綍r。生:世梅。世梅:生于二○○四年七月二十五日卯時,婚配鴻賢:生于一九六六年二月四日亥時,許配陳天林。永木生于一九二五年十月六日酉時?;榕溆嗍垒x:生于一九二八年九月三日寅時。歿于一九九一年,葬大坪坡側。生子:鴻水;生女:鴻菊。鴻水:生于一九五四年十一月二日。婚配張興蘭:生于一九五五年七月十四日午時。生女:郭英;生子:昌福。郭英:生于一九七六年三月八日晚上八點,許配周平。昌福:生于一九八七年七月二十三日卯時?;榕鋸埫ⅲ荷谝痪虐税四晁脑露迦彰畷r。生:郭思語。思語:生于二○○九年七月二十八日未時,婚配鴻菊:生于一九六三年二月九日,許配胡先中。永明:生于一九二八年三月二十六日酉時,歿於一九八九年二月,葬郭家院側。一九六三年至一九七三年曾任重慶肉聯廠武裝部長?;榕渫鯊腿?。生女:鴻英;生子:鴻清、鴻慶。鴻英許配石光建。鴻清婚配宋長會:生郭祥英。郭祥英許配鴻清婚配胡之靜:生郭靜。郭靜許配永久:生于一九三○年九月五日戌時,歿于一九九八年八月,葬郭家墳山。婚配毛文碧:生于一九三九年十二月三日。生子:鴻興、鴻亮;生女鴻梅。鴻興:生于一九六三年五月十六日申時,歿于一九九八年八月,葬郭家墳山?;榕渥T賢容:生於一九六四年一月一日巳時。生:郭靜、郭雷。郭靜:生于一九八六年三月十九日卯時,許配林科。郭雷:生于一九九六年二月八日亥時,婚配鴻梅:生于一九六七年九月二十五日,許配汪德義。鴻亮:生于一九七一年八月三十日亥時。婚配趙明群:生于一九七一年十月五日亥時。生:郭曉榮、郭秋宏。郭曉榮:生于一九九六年七月二十二日申時,婚配郭秋宏:生于二○○八年十一月十六日辰時,婚配永正:抱去張家,名張興正。
作者:郭昌祿 發表時間:2012-01-18 16:08:30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