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74657次
7人
51個
104個
164人
29部
編輯:招煊 字體:黃志安、招東山、楊東東、陳宇鋒
作者:58.248.144.* 回復:20 發表時間:2012-02-18 10:51:42
水有源,樹有根,人有祖,此乃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為人子孫者,不能數典忘祖。吾招氏在中國人口比例雖然稀少,但其存在的歷史悠久,可說源遠流長。由于招氏的資料在報刊上少見,史籍記載也不多;加上年湮代遠,譜牒流失,以致一些族人尤其是年青一代,多不知本性的來歷。現將已知史籍記載招氏的資料編纂成冊,冀圖拋磚引玉,引起重視,發掘更多有關招氏的資料,以更好地承先啟后,繼往開來。在浩瀚的歲月長河中,招氏世代生息,流傳各地,其史料是十分豐富的。惟本冊所集的主要是民國以前的零碎史料,遠不能反映招氏歷史之萬一,故謹名《招氏鴻跡》。
作者:120.85.173.* 發表時間:2012-02-18 10:52:55
一、中國姓氏情況復雜在探索招氏來源之前,有必要先了解中國姓氏產生的概況。據數千年來的民間傳說,漢族的祖先皇帝,共有25個兒子,其中有功德者14人。這14人都被皇帝“胙之土而命之氏。”她們的后裔就是時代沿用那些“氏”為姓。這就是中國姓氏的初起。戰國時代之前,姓和氏既有區別,又有聯系。姓是血緣的標志,氏是貴族身份的象征。戰國末期,姓和氏的區別開始漸漸消失。姓氏之稱,據明代學者顧炎武研究,到司馬遷著《史記》時,才把姓氏混為一體。到漢代以后,姓與氏已不再區分,任何一個姓氏都既可以稱“姓”,又可以稱“氏”。中國姓氏的由來,據史書記載,有以國為氏,以郡為氏,以邑為氏,以鄉為氏,以亭為氏,以地為氏,以水為氏,以字為氏,以名為氏,以族為氏,以王為氏,以官為氏,以爵為氏,以技為氏,以次序為氏,以事業為氏,以五行為氏,以天干地支為氏……及因封國、封邦、封郡、封邑而得姓,還有皇帝恩賜姓氏等等。總之,中國姓氏的產生是錯綜復雜的。隨著歷史的進程及考證工作的深入,中國姓氏的數目逐步增加。宋代著名史學家鄭樵撰著的《通志.氏族略》和宋代學者邵思撰著的《姓解》,分別收錄的姓氏達2255個和2568個。明代姓名文學家陳士元撰著的《姓觿》和明代著作家王圻撰著的《續文獻通考》,分別收錄的姓氏增至3625個和4657個。現代人編著的《中國姓氏大全》,收錄的姓氏5600多個。《中國姓氏匯編》,收錄的姓氏5730個。《中國姓符》(臺灣出版),收錄的姓氏6363個。《姓氏辭典》,收錄的姓氏更高達8000多個。由此可見,中國的姓氏在歷史上是不斷發展的。
作者:58.248.144.* 發表時間:2012-02-18 10:56:18
招氏最早見于史籍的,是在《左傳僖公十七年》。書云:“夏,晉太子圉為質于秦,秦歸河東而妻之。惠公之在梁也,梁伯妻之。梁嬴孕,過期,卜招父與其子卜之。其子曰:‘將生一男一女’。招曰:‘男為人臣,女為人妾’。……”上述“卜招父”,并非姓卜,而其意為占卜之人招父。僖公十七年為公元前643年,即在2643年之前中國已經存在招氏了。 招氏族譜有謂招氏乃“晉步招之后”。這個提法,又見于宋人撰著的《通志.氏族略》,該書云:“春秋時,晉國有人名步招,其后有招氏”。晉步招的名字最早見于《左傳.文公七年》,該書云:“箕鄭居守。趙盾將中軍,先克佐之。荀林佐上軍。先蔑將下軍, 先都佐之 。步招御戎,戎津為右……敗秦師于令狐”。文公七年為公元前620年。招氏族譜也有稱招氏為“陳公子招之后”。這個提法,見于宋朝鄧名世撰著的《古今姓氏辯證》(此書編入著名的<<四庫全書>>),該書稱:“陳候之弟招殺陳世子偃師,楚人討而執之,放之于越(今浙江一帶),其后以王字為氏”。陳公子招的名字最早見于《左傳.昭公八年》,也見于《春秋經》:“八年春,陳侯之弟招殺陳世子偃師。夏,四月辛丑。陳侯溺卒。叔弓如晉。楚人執陳行人干征師。陳公子留出奔鄭。秋,蒐與紅。陳人殺其大夫公子過。大雩,冬,十月壬午,楚師滅陳。執陳公子招,放之于越”。昭公八年為公元前534年。招氏族譜還有稱招氏為“東漢大鴻臚之后”。這個提法,又見于清人張澍編纂的《姓氏尋源》。據清同治《廣州府志》載:招猛于東漢安帝朝“舉茂才”。又于“漢元初中(公元114年至120年)官大鴻臚”。也就是說,招猛的名字見于史籍,比招父遲760多年了。東漢之后,經歷了三國、西晉、東晉、十六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等朝代,歷時九百多年,還未發現有史籍記載這個時期關于招氏的資料。直至宋代,鄧名世撰著的《古今姓氏辯證》和王應麟著的《玉海》,才有提及招氏;還有遼寧教育出版社近年出版的《姓氏典故》稱:”招氏,最早見于南朝.宋《姓苑》。“現在所見的南海、高涼招氏族譜,其記載之始遷祖,均為南宋時期出現的。
作者:120.85.150.* 發表時間:2012-02-18 10:58:04
由于年湮代遠,譜牒流失,資料不全,要確切地肯定招氏的起源是十分困難的。目前只能就現有資料進行分析,提出幾種可能性,供今后進一步研究參考。1. 招氏招父之后,不存在“以王為氏” 、“以父為氏”。因史籍記載招父姓名時間最早,比“晉步招”早23年,比“陳公子招”早109年;且“晉步招”、“陳公子招”并不是一個完整的姓名,而史書說的是他們之后才出現招氏。中國著名的商務印書館于1921年出版了《中國人名大辭典》,該書內容起自太古,斷于清末。依據經史,參考志乘及名家撰著名書,遍徵金石文字。凡群經重要人名,上古圣賢,歷代帝王諸侯,及正史有傳之人,無論奸賢,悉為甄錄。古來之匈奴、渤海、回訖、吐蕃、南詔諸人,其國當時境土,皆在今中國領域之內,亦并加蒐采。其他經史所不載,或以著述書畫名家,或以工商、醫卜及各種藝術聞世,以至有名仙釋,著名婦女,旁及傭販屠沽,軼事流傳,咸資刊載。該書所收招氏人名共四名(招父、招猛、招奇佐、招子庸),其中在歷史上最早出現的仍是招父。 2. 招氏在不同時期、地域及歷史背景下分別產生,存在一個以上的招氏。即在中國歷史上同時存在“招父之后”、“晉步招之后”、“陳公子招之后” 、“招猛之后”……因中國在一個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曾經存在地方割據、諸侯紛爭、戰事頻繁、交通訊息非常落后的局面。在錯綜復雜的歷史條件下,分別產生一個以上的招氏并非沒有可能。第一、據歷史學者考證,南宋時期經南雄珠璣巷南遷的確人群中,就有不少是同姓異宗的。第二、中國歷史上出版的各種介紹姓氏的著作,對招氏來源的闡述也有多種,其中同時提出兩個或三個來源的就有:宋代鄧名世撰的《古今姓氏辯證》、清代張澍編纂的《姓氏尋源》、山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華萬姓溯源》、北京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姓氏大全》、《中國姓氏辭典》、遼寧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姓氏典故》、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姓氏辭典》、黑龍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古今姓氏辭典》、警官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古今姓氏大辭典》等。它們對招氏來源的提法,綜合起來就是“招父之后”、“晉步招之后” 、“陳公子招之后”、“招猛之后”。第三、1997年警官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古今姓氏大辭典》指出:“漢、蒙、鮮、傣等多個民族皆有此(招)姓”。山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華萬姓溯源》,稱招囊猛為明代云南省孟璉(今孟璉傣族、拉祜族自治縣)土官舍人。”又據吳川市招氏兄弟提供的附有八代圖表的資料稱,山東省青州的滿族人(八旗子弟之一)也有招姓。由此可見,招氏來源多樣的可能性是存在的。3. 招氏乃漢大鴻臚招猛之后。此說史籍較多記載,資料較為翔實。清代張澍編撰纂的《姓氏尋源》稱:“廣東高涼、南海有招姓,東漢大鴻臚之后。見《招氏家譜》”。雖然目前還未找到《招氏家譜》加以證實,但此語并非引自一般書籍,其可信度當是比較高的。明代著名學者黃佐編纂的嘉靖《廣東通志》;清代太子少保、兵部尚書、都察院御史、兩廣總督阮元主編的嘉慶《廣東通志》;清代文華殿大學士、兩廣總督瑞麟總裁的《廣州府志》;清代康熙、同治、宣統年間的南海知縣主編的《南海縣志》等,均公認招猛是南海人。歷史上南海、高涼等地招氏宗祠的門聯、石額所刻的文字,是體現他們尊稱招猛為其始祖的有力證據。例如,橫沙招氏大宗祠(穀詒堂)的“鴻臚綿世澤,刺史振家聲”;招村招氏宗祠(遠詒堂)的“鴻臚傳世澤,榮祿振家聲”;上朗招氏始祖祠(永思堂)的“容臺承駿烈,朗水肇鴻基”;下朗招氏宗祠(敦本堂)的:“鴻臚傳世胄,鸞鳳振家聲”;溶洲招氏宗祠(追遠堂)的“容臺故郡,南海名家” 、“容臺肇緒,郡伯流芳”;吳川市覃巴鎮米朗村招氏宗祠的“世澤未湮,遠紹鴻臚禮教;文光正發,近承南海衣冠”;湛江市官渡鎮黎田村招氏宗祠的“鴻臚世胄,太守家鳳”。還有橫沙村門樓石額:“循吏遺風”,溶洲井深村門樓石額“鴻臚進步”,季華村門樓石額“鴻臚大道”,貝崗村門樓石額“鴻臚世澤”等等。對于招氏乃“招父之后”、“晉步招之后” 、“陳公子招之后”的說法,歷史上早已存在分歧。橫沙招氏族譜就持否定的態度,認為:“此皆意為測度,世次俱無可考”。“惟鴻臚公發祥于東漢,迨后解祖入粵,卜居羊城,遂為南海著姓,則修譜者當斷自鴻臚公始。”高涼招氏族譜《溯源表》稱:“竊查周人以諱事神,恐未必以名為氏。若從姓氏書,強牽合之,依托假借,數典忘祖,則不免有崇韜號泣汾陽墓之譏矣……其所揭追至陳公子招以上者,不若斷自招氏諱猛祖始之為得也。”從目前所握資料看,雖不能稱招猛為中國招氏之始,但稱招猛為南粵招氏之始的證據是比較充分的。
作者:120.85.145.* 發表時間:2012-02-18 11:01:34
招氏在中國綿延二千多年,其分布理應是相當廣泛的。《中國姓氏大全》稱:“招.較罕見姓,分布較廣。”可惜該書沒有指出分布何地,而其他史籍對此記載不多。目前只發現明代吳迪知編撰的《古今萬姓統譜》稱:“招望出南海。”明代陳士元編撰的《姓觿》稱:“招.南海族”。清代張澍編纂的《姓氏尋源》稱:“廣東高涼、南海有招姓。”這些陳述,與歷史上廣東各地招氏族譜記載基本相同,與目前招氏的分布也大體相近。
作者:120.85.150.* 發表時間:2012-02-18 11:02:58
修于清代的南海《橫溪招氏族譜》稱:粵之有招自招猛始。他發祥于東漢,迨后解組入粵,卜居羊城,遂為廣州南海著姓。厥后子孫蕃昌,分居三元里、沙堤鄉、土壚、寶月湖、三山、黃崗村、白沙村、古灶、水潮等處。修于清代康熙、乾隆年的原番禺《招村招氏族譜》稱:招猛共九子開派,九房分居異地:長居三元里,次居沙堤鄉,三居土壚,四居寶月湖,五居三山,六居黃崗村,七居白沙村,八居橫溪鄉,九居水潮。修于明代乙已年的南海《朗邊招永思堂族譜》稱:招猛世居南雄府保昌縣珠璣巷,至宋南渡時遷來省會。朗溪、招邊、溶洲、西村四自之裔者,則謙所公也。修于明代洪武十四年的南海《朗邊招明禮堂家譜》稱:太祖諱國棟,字起濱,號仕基,原籍粵北南雄珠璣巷,南宋末年經商廣州河南等地。元兵南侵時,在避難途中經汾江河畔,構廬而居,取名朗邊。修與清代嘉慶廿年的南海《朗邊招敦本堂族譜》稱:太祖建文公,世居保昌縣珠璣巷。宋宗南渡之后,建文公在逃難時父子不能相顧,我太伯祖孟奇公攜同兄弟三人遠徙羊城。迨后太伯祖季奇同遷南邑朗邊鄉,遂分房南北卜筑而居。修于光緒二年,續修于民國廿五年的番禺《羅家招永裕堂族譜》稱:招姓始于東漢,顯太祖招猛居于南雄府保昌縣珠璣巷。始祖仲奇、三奇,由南雄府遷居南海縣黃鼎司朗邊鄉。厥后子孫昌盛,支派繁衍,如今之石灣、古灶、溶洲、招邊、橫沙、潘村、疊窖、西村、長湴、貝崗、羅家、新莊、從化、曲江、茂名、南沙、羅定、增城,皆其發支也。修于康熙卅五年的《高涼招氏族譜》稱:我祖世和、東山、北光、大常四公兄弟,于高涼吳川縣受產立籍,卜筑黎田。再傳長房伯昌公兄弟世居水埠。三世肇孚公世居石壙,入籍石城。三房肇振公半遷米朗,半遷下蒙。康熙年間,又半遷廉府合浦包子袋,半遷雷府遂溪石井尾。修于乾隆五年的《高涼招氏族譜》稱:漢有猛公者,南海人,其后載籍失記。宋南渡時,省會之里居頗著,如朗邊、招邊、溶洲、橫沙、西村、古灶,則省會支派也。我祖世和、東山、北光、大常四公,由羊城而遠遷吳陽,卜筑黎田。再傳二世伯昌公由黎田而遷水埠。三傳肇學公遷七窖,大抵不離吳陽。近是肇孚公由黎田而入籍石城,遂家居石壙。肇振公由黎田而遷居下蒙后,復散居雷、廉、茂名,不一其所。肇舉公置業茂名,喬遷米朗。肇豪、肇華二公同居欖涌。肇達、肇善二公同居那林,與米朗同籍茂名。肇化公入籍化州。修于清代嘉慶廿五年的《高涼招氏族譜》第四章“里域考”,記述了當時高涼招氏的分布情況:吳川屬縣治之黎田鄉、水埠鄉、七窯村。茂名屬縣治之米朗鄉、欖涌村、那林村、窄油村、那蘭村、曲金村、石坑村、田頭屋村、油屋涌村。修于民國六年的《高涼招氏族譜》稱:吾族當明嘉靖間,我祖招世和、招東山、招北光、招大常兄弟四人,以軍田之累,由南海之橫沙遷居高涼之吳川黎田。世和祖之子伯昌公兄弟復分水埠。北光祖之孫肇振、肇舉二公遷居茂名之米朗。大常祖之孫肇豪、肇華二公遷居茂名之欖涌。而肇達、肇善二公又遷居茂名之那林。其由四房徙居各縣及雷、羅、欽、瓊崖等屬,尤不乏人。民國十八年續修《高涼招氏族譜》時,參與捐款的除了嘉慶廿五年“里域考”里的12個招氏聚居鄉村外,還增加了垌口村、田集仔、三清村、大木村、云頭村、坡仔村、國嘉村、田心村、建盧村、米朗遷水東的南三九眷上下村、米朗遷梅 的胡蘆堂、沙新村、洪屋上下村、馬嘶洋、三合窩青山村、沙坭坡、南三過路了村(原文如此)、繁水村、廉州童黃圩、包子袋、欽州、石椰埠、張屋村、馬仔村、棚幻村、營仔村、赤坎村、北崖村等三十多個招氏聚居的鄉村。重編于民國卅一年的《羅定招氏族譜》稱:始祖諱天麟,字孔端,號平崖,生于明嘉靖乙未年,由南海朗溪(邊)村遷居羅定州西鳳凰寨。
作者:120.85.173.* 發表時間:2012-02-18 11:07:53
從目前所知的情況看,南粵招氏存在四個宗系,還有一部分是未明宗系的,約有80多處招氏聚居村落,3萬7千多人。(略)
作者:120.85.145.* 發表時間:2012-02-18 11:09:24
現存的招氏族譜是世代相傳下來的,應該肯定,它有相當的可信性。但是,由于這些族譜是各村招氏根據各自所知資料分別修訂而成,并非招氏全族集中統一修訂;加上修訂時間相距很長,一些資料是后人憑記憶闡述,因此難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此出現了一些同一宗系的族譜,對本族的遠祖及開族時間的描述各不一樣的現象,使得其宗系的代與代之間不能自圓其說,產生這樣那樣的誤傳。這里就幾個較突出的問題進行探討,并請教于高明賢達。
作者:120.85.173.* 發表時間:2012-02-18 11:10:26
橫沙族譜稱招猛“解組入粵,卜居羊城”。朗邊譜稱招猛“世居南雄府保昌縣珠璣巷,至宋南渡后遷來會省。”其根據是譜中一篇《珠璣巷來歷事跡》。該文最后稱:“此等稟詞及敘事,系始祖留存。及至后世作譜者檢出筆跡,始信為實,在南雄府保昌縣牛田坊珠璣巷而來無謬矣。”《珠璣巷來歷事跡》全文沒有提及招氏世居珠璣巷及招氏南遷的內容。僅憑筆跡,能否確定招猛“世居珠璣巷”及從此南遷呢?這是值得探討的。根據歷史學家考證,《珠璣巷來歷事跡》中提及的羅貴等結隊南遷是有史可查的,包括羅貴等九十七人的稟詞,吏部書吏黃茂英的辦文、知縣李叢芳的批詞,官府發出的文引,羅貴等九十七人到達目的地后向官府提交的供結,珠璣村三十三姓九十七人的“流徙銘”,以及這些南遷人后來各自修撰的家譜、族譜等等。但是,上述史料存在許多明顯的矛盾,例如:1. 時間差異很大。東莞英村羅氏族譜記載,羅貴“赴始興縣告案遷徙詞”(中山小欖麥氏族譜作“赴保昌縣稟”)末題“紹興元年(公元1131年)正月初五日詞上”。番禺市橋謝氏族譜作“開禧元年(公元1205年)正月初五日”。而中山小欖麥氏族譜作“咸淳九年(公元1273年)正月初五日”。其余各姓族譜所載南遷時間也很不一致。雖然同隊南遷,而時間前后相距142年。2. 與正史記載不同。胡妃出宮,確有其事。《宋史.賈似道傳》述胡妃事如下:咸淳八年,明堂禮成,祀景靈宮。天大雨。似道期帝雨止升輅。胡貴嬪之父顯祖為帶御器械,請如開禧故事,卻輅乘逍遙輦還宮。......帝遂歸。似道大怒曰:“臣為大禮使,陛下舉動不得預聞,乞罷政。”即日出嘉會門。帝留之不得,乃罷顯祖,涕泣出貴嬪為尼。這是咸淳八年(公元1272年)的事,卻被扯回到紹興元年(1131年),而且演變成潛逃出宮為游婦,隨黃貯萬歸南雄,再構成南雄居民因此事而被逼南遷的故事。3. 情節存在虛構。南遷氏族族譜闡述南遷經過時均稱:“南雄保昌縣牛田坊珠璣巷”。查宋代只稱南雄州,不稱南雄府。地方亦無“省”之稱。又所謂南雄富民黃貯萬“備船運糧上京”,或謂“買舟入京回至關津灣泊。”歷史上這樣一條水路是沒有的。從南雄稱“府”一語,可以說明這個傳說從口傳到筆傳,已經到了明代,是明朝人的記載了。4. 至今未發現招氏南遷的實據。羅貴結隊南遷,歷史資料中留下了“珠璣村三十三姓九十七人流徙銘”。解放前,學者黃慈博先生曾作考證;同時,黃先生還對其他從南雄南遷的人的姓氏作了考證,合共考出73個不同的姓氏(略)。但這73個姓氏中沒有姓招的。1991年,南雄珠璣巷人南遷后裔聯誼會籌委會,得到廣州中山圖書館、暨南大學歷史研究所、廣東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以及中山、東莞、南海、番禺、順德等市縣有關部門鼎力協助,并由中山大學出版社、暨南大學出版社分別出版了《珠璣巷叢書》之一、之二、之三,對珠璣巷南遷的各種情況作了介紹。但在這30萬字的資料中,也未發現南遷中有招姓。2000年6月2日,筆者與下朗、橫沙、招村兄弟一行八人同往南雄珠璣巷考查,到南雄市政府內南雄珠璣巷后裔聯誼會辦公室查找招氏的資料。盡管接待我們的潘云(女)同志一再查找,仍是一無所獲。南雄珠璣巷后裔聯誼會于1995年11月正式成立。1996年8月,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由南雄市委、市政府辦公室等單位編寫的《可愛的南雄》一書。該書刊載了華南師范大學教授曾昭璇從各地族譜、地名志、方志中搜集得來的珠璣巷后裔143個姓氏;還刊載了南雄市地方志編委會辦公室1986年對全市2300個村落調查所得的142個姓氏,但均未發現有招氏在內。現在,珠璣巷記載南遷143個姓氏的石碑中刻有招姓,未知其根據何在。傳聞南雄珠璣巷后裔聯誼會在籌備過程中,代表南海市參加會議的一位招姓負責人,提出南雄珠璣巷后裔中有招姓,之后才加上招姓的。未知傳聞是否確實。5. 招猛在世時還沒有珠璣巷。珠璣巷之得名始于唐代張昌,昌之先人為南雄敬宗巷孝義門人,其始祖轍生子興,七世同居。敬宗寶歷元年(公元825年),朝聞其孝義,賜興珠璣絳環以旌之,避敬宗廟謚,因改所居為珠璣巷。招猛為東漢元初(公元114年至120年)大鴻臚,后解祖入粵,經歷七百多年后才出現珠璣巷,怎么能說他世居此地呢?!一個當時位列九卿的大鴻臚,如果真的世居南雄珠璣巷,當時志書是不可能沒有記載的。經查明、清兩代的《廣東通志》及清代《南雄府志》、《保昌縣志》均沒有記載。《南雄府志》及《保昌縣志》不僅沒有提及招猛,甚至沒有提及招猛的人和事。根據上述情況判斷,舊譜稱招猛“世居南雄府保昌縣珠璣巷”,目前是缺乏證據的。雖然《珠璣巷來歷事跡》存許多矛盾,但為什么眾多族譜都說他們的祖先來自珠璣巷?因為南雄珠璣巷是古代由陸路入粵的咽喉,是中原氏族南遷珠江三角洲的中轉站。南宋末年,由于元軍的大舉入侵,特別是德祐二年(公元1276年),元將呂師夔攻陷南雄、韶州,守將曾逢龍、熊飛先后戰死。在這戰亂期間,為了躲元初兵燹,逃天災地劫,南雄居民、尤其是那些中原以及江南南渡入嶺暫住南雄的人,不得不紛紛更往南遷,他們在艱難中一批一批地結伴同行,也是很自然的。據郭隆鈺撰寫的《南雄珠璣巷史話》稱:查證各地史料,自北宋中后期至元代初期的二百年間,由南雄珠璣巷陸續南遷的有一百三十多次,其中不少是朝廷官吏。至于非官吏的老百姓為數當然比官吏更多。這些人不可能原來都是珠璣巷人。且珠璣巷全長一千五百多公尺,根本容納不了這么多姓氏的許許多多人。他們把“珠璣”一名作為中原和江南的象征,代表南遷人的故鄉,因而眾族譜都說他們的祖先來自珠璣巷。它的意義不限于紀念南雄珠璣巷,而且紀念廣泛的中原和江南的故鄉了。這種源自珠璣巷的傳說,遍及諸族,它是具有維護同宗、同族以至同鄉團結互助作用的。(見《珠璣巷叢書》之一)
作者:120.85.150.* 發表時間:2012-02-18 11:15:27
招邊招氏族譜稱:“晉公子步招出奔于楚,以名為氏,招氏由此而始。公子招,招光明也,以應公子步于光明之意。公子第八孫漢大鴻臚招猛,字隱齋,號濟菴......”查晉步招之名見于《左傳.文公七年》,時在公元前620年。而招猛人大鴻臚于在東漢元初,時在公元114年至120年,兩者相距730年。如把招猛作第八(個)孫,在每代人相距300多年;如把招猛稱作第八(傳)孫,則每代相距90多年。有此可能嗎?
作者:120.85.145.* 發表時間:2012-02-20 09:56:41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