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141769次
2人
2個
40個
1090人
72部
自黃帝至舜、禹,皆同姓而異其國號,以章明德。故黃帝為有熊,帝顓頊為高陽,帝嚳為高辛,帝堯為陶唐,帝舜為有虞。帝禹為夏后而別氏,姓姒氏。契為商,姓子氏。口為周,姓姬氏。——見《史記》五帝本紀? 帝乙長子曰微子啟,啟母賤,不得嗣。少子辛,辛母正后,辛為嗣。? 帝乙崩,子辛立,是為帝辛,天下謂之紂。? 紂愈淫亂不止。微子數諫不聽,乃與大師、少師謀,遂去。比干曰:“為人臣者,不得不以死爭。”乃強諫紂。紂怒曰:“吾聞圣人心有七竅。”剖比干,觀其心。? 周武王崩,武庚與管叔、蔡叔作亂,成王命周公誅之,而立微子于宋,以續殷后焉。? ——見《史記》殷本紀? 在眾多的牛氏家譜中,牛姓起源與成湯后人微子有很大關系。據傳,微子為牛姓始祖。例如:? 清康熙四十二二年(1704),河南省濟源市南官莊《牛氏家譜》中“族譜舊序”載:“殷紂無道,狎侮五常,毒痛四海。其庶兄微子隱而去之,以存宗嗣。去之時,舉目過午,以午字出頭,因以為姓。此牛姓之所由來也。”? 清道光元年(1821),河南省鄢陵縣牛集《牛氏譜序》載:“殷微子封于宋。去之日曰:為人不可無姓,時日當正午,即以‘午’字出頭‘牛’字為姓,此牛氏命姓之本源也。”? 清同治十一年(1873),河南省偃師縣楊村《牛氏家譜·序言》載:“惟我牛氏相傳乃司徒契之后也。相舜有功,至湯而有天下。六百年間,賢圣之君六七個,及至于紂,庶兄微子避亂而去。當其去時,仰視天文,見日色過午,因衍午字出頭乃系牛字,遂因以為姓焉,此牛氏之所由來也。”? 這三個家譜中,一說為微子隱去之時得姓,一說封土宋(現商丘一帶)時得姓,在我家的家譜中,沒有記載這些,這種困擾,大概會讓當時從山西洪洞到林縣遷移的老祖宗始料不及吧?? 以下為史料記載中與牛姓有關的文字:? 初,宋武公之世,鄋瞞伐宋,司徒皇父帥師御之,耏班御皇父充石,公子谷甥為右,司寇牛父駟乘,以敗狄于長丘,獲長狄緣斯,皇父之二子死焉。宋公于是以門賞耏班,使食其征,謂之耏門。晉之滅潞也,獲僑如之弟焚如。齊襄公之二年,鄋瞞伐齊,齊王子成父獲其弟榮如,埋其首于周首之北門。衛人獲其季簡如,鄋瞞由是遂亡。——見《春秋"左傳》文公? 其后諸多姓考、姓解中均提及牛姓“乃以王父字為氏”,這里的王父既牛父。? 牛父是微子的子孫,當時戰死在抵御外侮的戰場上。? 從眾多歷史記載中,可以推出,牛父,是牛姓的得姓祖;司徒皇父是牛父的父親,宋武公是牛父的伯父,宋戴公是牛父的爺爺,宋戴公(前799—766在位)傳位給宋武公,父子分別是宋國的第十一位和第十二位國君.?因此再往上推,宋微子、商湯、契乃至黃帝,則是牛姓的遠祖?
作者:61.49.124.* 回復:15 發表時間:2008-05-26 14:14:14
我是砸鍋牛是從山西洪洞遷過來的,但家譜在文革中失傳,你能告訴我有關情況嗎?
作者:牛志海 發表時間:2008-12-21 20:18:42
作者:60.63.4.* 發表時間:2009-02-12 19:42:12
各位同性族人,我祖上生活在吉林扶余。聽老人說老家中至今祖譜還在但我沒福見到。因為我祖父早在上世紀就來到了今黑龍江齊齊哈爾甘南縣定居了,我不知道這多關于祖先的起源。現在我馬上就要有自己的寶寶了,我好想多了解一些。
作者:218.24.140.* 發表時間:2009-06-02 11:08:55
我也是砸鍋牛
作者:125.34.141.* 發表時間:2009-07-21 18:23:29
作者:58.245.33.* 發表時間:2010-02-16 11:21:56
大家都有宗譜可以查看,我小時候看過,很厚一本,上面挺詳細的
作者:222.248.34.* 發表時間:2010-05-04 08:44:51
作者:123.6.112.* 發表時間:2011-02-12 19:57:47
我是砸鍋牛 邯鄲大名
作者:123.118.55.* 發表時間:2011-03-11 22:47:34
我也是打鍋牛,我們這里有地名微子鎮,有三圣廟,供者比干微子箕子
作者:113.24.228.* 發表時間:2011-03-30 07:15:28
作者:113.24.228.* 發表時間:2011-03-30 07:15:29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