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1598005次
8人
10個
501個
36215人
1731部
李氏家族分布 “我李百萬葉,柯條遍中州”。李姓分布地域遍布神州,史籍載李氏郡望存13個之多……。 ? 唐代大詩人李白曾以李姓人多名望而作詩曰:“我李百萬葉,柯條遍中州”。可見唐代時期,李姓的分布已經很廣了。時至當今,李姓更是遍布于中華民族的每一片土地,乃至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 龐大的李氏家族,擁有眾多的堂號和郡望。所謂“郡望”,是指長期居住在某一地而形成的家族祖地??ね男纬?,是一個歷史過程,從這個歷史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在較長的一段時期內,李氏家族的主要分布。 ? 史籍記載的李氏郡望有13個,它們是隴西李氏、趙郡李氏、柳城李氏、略陽李氏、雞田李氏、武威李氏、代北李氏、高麗李氏、范陽李氏、渤海李氏、西域李氏、河南李氏,還有一個是隴西徙京兆的李氏。 ? 略陽李氏出自廩君之后,世居巴西宕渠(今四川渠縣東北)。漢末大亂,于是遷于漢中(今陜西漢中)楊車坂,號楊車邑。曹操定漢中,又從楊車坂再遷略陽臨渭(今甘肅秦安縣南),以后便定居下來,故被稱為略陽李氏。 ? 略陽李氏家族是至將軍李武時歸魏而遷略陽的。李武生東羌獵將李慕,李慕生五子:輔、特、驤、庠、流。李輔,為驍騎大將軍;二子李特,字元休,宣威將軍、長樂鄉侯,因其子李雄即帝位,而被迫謚景帝,廟號始祖;三子李驤為驍騎將軍,以其子李壽即帝位,而被追謚為獻帝;四子李庠,字元序,為威寇將軍、楊泉亭侯;五子李流,字元通,為秦文王。 ? 李特三子:始、蕩、雄。李始為武威將軍;李蕩為驍騎將軍;李雄,字仲雋,為位前將軍,即帝位,國號蜀,在位36年,謚日武帝,廟號太宗。李蕩有五子:班、(王含)、稚、(王午)、都。李班,字世文,襲帝位一年,而李雄之子李期殺之于殯宮;李(王含),為中領軍,李稚為將軍,皆死于氐人;李(王午)棄涪城奔晉都,為中宗所殺。 ? 李雄有四子:越、期、霸、保。李越為建寧王、相國、大將軍、錄尚書事;李期,字世運,殺李班而自立,在位三年,驤子李壽廢之為邛都縣公,謚曰幽;李霸、李保皆不病而死。 李驤子李壽,字武考,廢李期而自立,在位五年,謚昭文皇帝,廟號中宗。 ? 李壽有三子:勢、廣、福。李勢,字子仁,嗣父位,五年而國亡,晉封之為歸義侯、廣大將軍、漢王,后因求為太弟而坐罪,貶臨邛侯,自殺。 ? 李壽弟李攸,為安北將軍。 ? 李流子李世,為位將軍。 ? 京兆,即首都,唐時為長安。隴西李氏后徙京兆者,是岷州刺史李嵩。李嵩生洮州刺史思恭;李思恭生欽;李欽為左金吾衛大將軍,生晟;李晟字良器,德宗時為相,任太尉、司徒、中書令、西平王。李晟生有十二子:愿,為河中節度使;聰,為光祿寺主簿;(纟總),為太子中允;(孫心),為左神武大將軍;(馮心),為右威衛大將軍;恕,為光祿卿;憲,為嶺南節度使;(朔心),為陳許節度使、左仆射、同平章事,平蔡功為多;懿,為渭南尉;聽,字正思,為檢校司徒、涼國公,生左神武將軍琢;(其心),為右羽林將軍;(殷心),為嵐州刺史。 ? 十三望李氏家族中,隴西和趙郡兩支郡望名聲最大,人口最眾,今天下李氏多出自這兩支郡望。 ? 隴西和趙郡的榮耀甚早,秦、漢兩朝將相輩出,至唐朝則顯赫無比。大唐的開國皇帝李淵,是來自當時的隴西,大唐帝國在290年之間,宗室本支日繁,有大房39房;趙郡李氏,與隴西李氏同是秦朝御史大夫李曇之后裔。趙郡李氏在唐朝一代總共出了17位宰相,文治武功,沒人能比。據明代學者朱彝尊所說,趙郡李氏之族最大,甚至超過張、王、劉、趙等諸姓之上。 ? 秦國的司徒李曇,其幼子李璣傳下了趙郡房,其長子李崇傳下了隴西房,趙郡房與隴西房同出一源,又各有所系。 李耳:李姓第一人 ? 教始祖老子,名李耳,“正史”明確指為李姓第一人 ? 李姓族系,因為有李唐王朝的詳細考證,才傳而至今。其血脈繁衍,支庶眾多。現依《新唐書·宗室世系表》所載,以理征改理為李姓后的宗系,撰述如下: 理征,娶契和氏女,生昌祖,昌祖為陳(西周之陳國,故址在今河南開封以東,安徽毫縣以東,春秋末年,被楚國所滅)大夫,家于苦縣(今河南鹿邑縣東十里)。昌祖生彤德,彤德曾孫碩宗,被周康王賜采邑于苦縣。到五世孫乾(字元果)時,當了周朝的上御史大夫。他娶益壽氏女嬰敷,生下李耳(字伯陽,又稱老聃),于周平王時任太史。 ? 《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說:“老子者,楚苦縣歷鄉曲仁里人也?!贝丝嗫h,正是被楚所滅的陳國苦縣。又說:“姓李氏,名耳,字伯陽,謚曰聃,周守藏之史”,這是正史中明確指為李氏的第一個人。以后《廣韻六止》引《風俗通》也采《史記》之說,認為:“李氏,李伯陽之后?!?? 李耳,古之圣人,博大精能,孔子曾問禮于他,受益不淺,說,我見到老子,就像見到了乘風云而上天的龍一樣。老子的學說,流傳于后世,著有《道德經》上、下編五千言。 隴西:大唐李姓的標志 ? 陜西是李氏宗族的發源地,或是出于忌吊,唐朝廢隴西郡,但“隴西”二字已作為大唐李姓的標志為世人所銘記。 ? “隴西”,是李氏宗族的發源地,自唐以來享有盛名。至今各地李氏,也都上溯到隴西。 隴西,顧名思義,隴山之西,在今甘肅省境內。隴西郡,秦置,今甘肅舊蘭州、鞏昌、秦州諸府州之地,治狄道,在今甘肅臨洮縣東北。晉徙治襄武,在今甘肅隴西縣西南,唐廢。唐朝時的“隴西”概念,當指今甘肅省的東南部以今隴西縣為中心之地。或是出于某種忌諱,唐朝廢掉了隴西郡,但“隴西”二字已作為大唐家族的標識,永不磨滅,千百年后的李氏家族,也以此為標識,可謂源遠流長,榮耀無比。 ? 隴西堂建于唐中葉,殿堂林立,巍峨宏大,后遭兵燹所毀,今存牌樓一座……‘李家龍宮’就在該縣李氏聚居的南安鄉一心村。 ? 著名學者李甲中先生積十余年考證,認為李氏確系源出隴西……故有‘天下李氏出隴西’之謂。 ? 臺北出版的《李氏源流》一書稱:“凡吾國各地所有李姓無不冠‘隴西郡’三字,足證李氏家族肇始于隴西,殆無疑義”。 ? 隴西是中華民族李氏的發源地。 ? 隴西李氏房系紛繁,以至于以后凡李姓者必稱出于隴西,這是不錯的。 ? 《新唐書·宗室世系表》載,從先祖李崇時,就任隴西守,其子李徭為狄道(隴西郡之治)侯;其孫李信為隴西侯。李信下傳至漢朝大將軍李伉的次子仲翔,他在征討叛羌的戰斗中陣亡,被安葬在狄道東川,其后人就居此地守墓安家。再下傳數世李伯考為隴西太守;至李尚,為漢朝(隴西)成紀令,并把家安在成紀。由此可見,李氏家族源出隴西甚早,從一開始,它就與隴西這個地方關系密切,其子孫在此地滋長繁榮,逐步擴大起來,故姓李者必稱隴西。 ? 隴西李氏的始祖李崇,是秦朝御史大夫李曇的長子。關于隴西李氏自李崇以下至唐代,三四百年間傳代和分支情形,《新唐書'宗室世系表》有詳細記載: ? 崇字伯枯,隴西守,南鄭公,生二子,長曰平燕,次曰瑤,字內德,南郡守,狄道侯;生信,字有成,大將軍,隴西侯;生超,一名伉,字仁高,漢大將軍、漁陽太守;生二子,長曰元曠,侍中,次曰仲翔,河東太守,征西將軍,討叛羌于素昌,戰歿,贈太尉,葬隴西狄道東川,因家焉;生伯考,隴西、河東二郡太守;生尚,成紀令,因居成紀,弟向,范陽房始祖也。 ? 尚生廣,前將軍,二子:長曰當戶,當戶生陵,字少卿,騎都尉;次子曰敢,字幼卿,朗中今,關內侯。敢生禹,字子道,弟忠,頓丘房始祖也。 ? 禹生丞公,河南太守;生先,字敬宗,蜀郡北平太守;生長宗,字伯禮,漁陽丞;生君況,字叔平,一字子期,博士議郎,太中大夫;生本,字上明,郎中,侍御史;生次公,字仲居,巴郡太守,西夷校尉;弟恬,渤海房始祖也。 ? 次公生軌,字子逸,魏臨淮太守,司農卿;弟潛,申公房始祖也。 ? 軌生隆,字彥緒,長安令,積弩將軍;生艾,字世績,晉驍騎將軍、魏郡太守;生雍,字(亻杰)熙,為晉朝濟北、東莞二郡太守;生二子,長曰倫,丹陽房始祖也,次曰柔,字德遠,北地太守。雍孫蓋,安邑房始祖也。 柔生荅,字季子,前涼張駿、天水太守,武衛將軍,安西亭侯;生昶,字仲堅,涼太子侍講,生嵩,字玄盛,西涼武昭王興圣皇帝,個子:譚、歆、讓、愔、恂、翻、豫、宏、眺、亮。愔,鎮遠將軍房始祖也。其曾孫系平涼房始祖也。翻孫三人,曰承,姑臧房始祖也;曰茂,敦煌房始祖也;曰沖,仆射房始祖也。曾孫曰成禮,絳郡房始祖也。豫玄孫曰剛,武陵房始祖也。 ? 歆字士業,西涼后主,八子:勖、紹、重耳、弘元、崇明、崇產、崇庸、崇枯;重耳字景順,以國亡奔宋,為汝南太守,后魏克豫州,以地歸之,拜恒農太守,復為宋將薛安都所陷,后魏安南將軍、豫州刺史,生獻祖宣皇帝熙,字孟良,后魏金門鎮將;生懿祖光皇帝,諱天賜,字德真,三子,長曰起頭,長安侯,生達摩,后周羽林監太子洗馬,長安縣伯,其后無聞,次曰太祖,次乞豆,定州刺史房。 ? 太祖景皇帝虎,字文彬,后周柱國大將軍,唐國襄公,八子。長曰延伯,生于山東,后太祖入關,延伯仕北齊為散騎常侍,武德四年,追封南陽伯,附屬籍,貞觀初罷之,與姑臧、絳郡、武陽公三房,號四公子房,至開元二十三年復附屬籍。尚有譙王房(譙王真字長宣)、蔡王房(蔡王岡同)、畢王房(畢王漳)、雍王房(雍王繪)、郇王房(郇王棉)、大鄭王房(鄭孝王亮)。 ? 代祖元皇帝諱嵩,周安州總管、柱國大將軍,唐國仁公,四子:長曰高祖,次曰梁王澄,次日蜀王湛,次曰漢王洪。蜀王房后為渤海王房。 ? 高祖諱堯大圣大光皇帝,二十二子,分十五房:曰楚王智云、曰荊王元景、曰徐王元禮、曰韓王元嘉、曰彭王元則、曰鄭王元懿、曰霍王元軌、曰虢王鳳、曰道王元慶、曰鄧王元裕、曰舒王元名、曰魯王靈夔、曰江王元祥、曰密王元曉、曰滕王元嬰。 ? 由上記載可知,隴西郡李氏自周、隋唐朝,人眾迅速膨脹,成為一個支派繁多的大家族,共計有范陽、頓丘、渤海、申公、丹陽、安邑、鎮遠將軍、平涼、姑臧、敦煌、仆射、絳郡、武陵(武陽)、定州刺史、南陽公、譙王、蔡王、畢王、雍王、郇王、大鄭王、蜀王等幾十個大房。以地名命名的房系,則清楚地反映了隴西李氏在唐朝以前的主要分布。 各地李氏 ——江西臨川楊溪李氏,其開基始祖為居信公 ? 住在今江西臨川縣楊溪鎮的李氏家族,保存了一本珍貴的家譜,即道光十五年李輝等修的《臨川李氏支譜》。其中記載了有關這支家族的遷衍情況。 ? 據載,這支李氏家族是江西豐城李氏家族的一個支系。其遷江西臨川的開基祖名居信,至臨種楊溪后,又繁衍為12支,他們都尊居信為始祖。 ——江蘇安山李氏,其開基始祖為元之公 ? 道光十九年(1839)李沅修《李氏家譜》載:今江蘇安山的李氏宗族,其先祖南渡而至浙江的書川(今浙江吳興縣),傳至宋代元之公, 自雪川來吳(江蘇)做官,因而在江蘇的安山一帶定居下來,為其開基始祖。自三世祖,有敬、洪、綱、權四公,分為四大支,分支的各家族有住上茅的,有住上障的,有住胥口的,有住玉峰的,還有住常熟的。住在迂里的一支,是五傳之祖余慶公的后裔,到清道光年間已二十余年。 ——浙江壽昌李氏,其開基始祖為茂十公 ? 清國子監博士熊士鵬所撰《道光五年(1825)李氏宗譜序》中說,浙江壽昌的李氏家族的開基始祖叫茂十公,當時從江西遷住浙江壽昌,其后代繁衍分支,而日益族大人眾。 ——浙江紹興李氏,其開基始祖為樂天公 ? 在浙江紹興,有一個李氏大宗族,明朝時期就已經是越東的望族,至今更是支庶繁茂,流布廣遠。 ? 據同治九年(1870)李向榮等修《山陰天樂李氏宗譜》載,這個李氏宗族屬大唐裔孫,即汝陽王(王進)的四世孫庶,李唐末時為避朱溫之亂,從陜西風翔,遠遷至浙江。在浙江紹興的開基之始祖,名樂天公,于昭宗天佑年間,定居山陰(浙江紹興)岱鷗。他的后代繁衍,代有分徙。其中有遷至兩浙東西的,有遷大江南北的,甚至遠遷邊地綏德口外和遼東,而成為當地巨族。遼東這一派遷徙的時間大約在清同治年間,遼東一房剛遷不久,綏德派又從西迂回浙江,這一房的源流記載最詳。
作者:楊力云 回復:54 發表時間:2008-06-13 13:04:57
——山東高密李氏,其開基始祖為漢代名將李廣 ? 同治十年(1871)李敦芳等編《高密李氏家譜》載:今山東高密李氏,出自漢將李廣之后,是當時西京的名門。李廣的后人有一支從隴西遷徙至山東高密,并且世世代代定居在這里,成為高密人。 ? 高密李氏有譜可查者,為四始祖:其一為死,字德溫;其二為會之(五世祖);其三為性之;其四為有顯,在元朝時任西臺御史。 ? 會之生珠,字廷珍,廷珍生敬祖,字崇孝,為提舉。提舉生均達,均達生伯榮,字廷亨,亦為提舉官。伯榮生二子,大的叫珪,字允敬;小的叫遜,字允謙,為閩藩陜閫司幕官。李遜生二子:一個叫本,字文宗;一個叫俠,字文英,別號松庵,為鎮海太倉教授。松庵生有七子,其第三子為司馬。 ——浙江余姚李氏,其開基始祖為李信(武一信公) ? 在浙東有李氏望族,舊譜稱三江李氏,因其分布于三江:藍溪葉岙為姚江;奉川江口為蕙江;仲夏江東、江北為甬江。 ? 三江李氏出自隴西中一支,東遷到山東,而其中再一支由山東遷姚(浙江余姚),由余姚遷至三江;分成三大支。 ? 李信生二子:大的叫懇,小的叫憩。懇公十四世孫有嚴、滋,嚴仍居藍溪,為藍溪始祖;滋遷徙至奉鄞,為今奉鄞始祖。憩公十四世孫叫孝祥,遷居于葉岙,為葉岙始祖,此即三江李氏之三大宗。 ? 藍溪李氏這一房中,有裔孫叫泌,字長源,封鄴縣侯。李泌房系中有光州刺史名杞,為避朱梁翦滅之禍,隨王審做官到福建,于是定居于福建長溪,成為長溪顯姓。后人有秉義公,被送往福建江口服役筑堤,于是把家安在那里,江口李氏便自此始。 ? 余姚李氏中,還有一支遷徙自浙江上虞。 ? 余姚李氏有譜記載,共23世,其中王爵侯封者2人,相者五5人,尚書3人,觀察使1人,提刑者1人,節度使3人,元帥總管3人,刺史、郡守與節度使、進士等22人,尹尉簿判之屬28人,真可謂族大名望。 ——江蘇無錫李氏,其開基先祖為太保公 ? 光緒十一年(1885)李怡延等修《夫椒李氏家乘》記載,江蘇無錫之李氏家族,其先祖自秦漢而下,以至于唐,有遷河南固始縣的,有遷福建邵武的。至宋朝,邵武房系中出了名臣李綱,他的后裔太保公,僑居梁溪(今江蘇無錫縣)之李墅,因而以太保公為梁溪李氏的開基始祖。從宋代至清代,此家族已繁衍了好幾百年,成為當地大姓。 ——湖北枝江李氏,其開基先祖為份公 ? 光緒十三年(1887)李烈卿修《旌陽李氏宗譜》記載:旌陽(今湖北枝江)李氏的始祖名微,初居隴西,后遷徙至湖南的常德,繼而又遷江西饒州(江西鄱陽縣)。此家族傳到份公時,已是宋朝。份公在宋紹興年間登進士,并被任為旌陽令,他把家安在旌邑之南門,成為旌陽李氏的始祖。 ? 旌陽李氏的后裔有遷西里的,有遷椿峰的,有遷東山的,還有遷上宅及隴上的。其前代世系口下: ? 1.陜西漢中西鄉李氏 ? 據光緒十五年(1889)李友植等修《漢中西鄉李氏譜》所載,在今陜西漢中西鄉的李氏家族,是明朝中葉遷去的,至清朝光緒年間,已有300年的歷史了。 ? 2.山東鄒平李氏,其開基先祖為天錫公 ? 據道光三十年(1850)李濤等修《鄒平李氏族譜》載:山東鄒平縣的李氏家族,是明代洪武四年,其祖天錫公由河北棗強遷至鄒平郡北之輝里莊,至清朝已相沿數傳。 ? 3.湖南桃橋李氏,其開基始祖為眉海公 ? 4.今湘東桃橋李氏,是明朝建文年間,由江西遷去的。據光緒十九年(1893)李良贊修《湘東桃橋李氏宗譜》載,其始祖眉海公,在明建文時期,由江西遷至湖南,落籍湘東。傳至達公、超公時,一個遷桃坪,一個遷桃橋,分別為桃坪、桃橋開基始祖,到清光緒年間,已歷500五百多年,傳20代,丁衍數千。 ——江蘇丹徒李氏,其開基先祖為唐宣宗第九子昭王汭 ? 據民國十四年(1925)李純錫等修《開沙李氏宗譜》記載,今江蘇丹徒縣開沙之李氏,出自唐宣宗第九子昭王吶。在唐末,為避黃巢之亂先遷新安(在今安徽歙縣內),再遷祁門(今安徽祁門縣)。 傳至宋代有太二公,由祁門遷居到江蘇丹徒之開沙。 ? 從太二公往上溯,其世系是:昭王油生三子:伴、佑、佯。時佑為饒州刺史,遭黃巢之亂而亡,為歙州刺史代葬,佯聞,往歙州謝之,隨即便定居于歙縣。以后黃巢義軍又攻陷歙縣,李佯再遷黃墩。不久唐亡,又遷新安,為新安之開基始祖。 ? 李佯傳京,京傳仲皋,仲皋傳德鵬,德鵬傳貴懋,為宋開寶年間銀青光祿大夫。再傳數世至太二公,為開沙之始祖。 ? 開沙李氏后因江潮肆虐,開沙故址難存,而各遷他處,有遷于潤城、楊城之內外的,有遷至順江州之南新州的,有遷小沙粵河一帶的,還有遷蘇州靖江等處的。 ——云南騰沖李氏,其開基先祖為德公 ? 今云南騰沖李氏,自明朝以來,成為滇中大姓。 ? 明洪武十四年(1381),山東益都的這個李氏宗族中的德公,為府軍右衛千產,從沐英克定云南,襲云南前衛前所千產,封昭信都尉,這位德公便是青齊李氏人滇之始祖。 ? 傳至三世,有裔孫全、和,于明正統十四年(1449),調任云南騰沖,于是在騰 沖安家,子孫繁衍,遍播騰沖。 ——河北交河李氏,其開基先祖原居山西洪洞,明成祖時遷至交河馬連坦 ? 民國二十六年(1937)李桐蔚修《交河李氏族譜》載:交河李氏之先祖居山西洪洞,于明成祖永樂二年(1404),遷于滹沱河北岸的交河馬連坦,此后裔孫各繁衍,初分為東、西兩大支,其東又分為12支,其西支復分為5支。 ——遼寧李氏,其開基先祖分別為唐朝耆國公李謹行,明總兵李成梁,游擊李成芳 ? 在今天遼寧省境內,李姓子孫繁多,其中一些縣區李姓是其土著居民的大姓。這些李姓家族,成為開發邊疆的生力軍。 ? 法庫縣,今屬遼寧省。據《法庫廳鄉土志·歷史》載:法庫,“屬開原縣??滴跞?,廢三萬衛改置開原縣,以其地屬焉。舊稱三臺子,系鑲白旗坐落,只佟、張、聶、徐、劉、丁、翟、李八戶聚族而居,置邊門,后因名‘八戶門’,俗稱‘巴虎門’,‘法庫’其轉音也”。可見李姓在清初已成為法庫縣八大姓之一,并且是聚族而居,人口眾多。 ? 《法庫廳鄉土志·氏族》中說,到法庫來定居的一支李氏,是隴西李氏的后裔,在康熙三年(1664),由山東登州府招遠縣遷居境內。至光緒年間,已傳九世,成為當地大姓之一。 ? 法庫的另一支李氏,是唐朝李謹行的后裔,《法庫廳鄉土志·耆舊錄》有記載。李謹行,唐朝靺鞨人,其父突地稽,初事隋,及唐武德初,歸順唐朝,奉朝貢,被授總管,并以戰功封為耆國公。貞觀初,進右衛將軍,賜姓李。李謹行從其父親那里承襲了李姓,曾任唐朝營州都督及安東鎮撫大使,功蓋當世,死后贈幽州都督,陪葬乾陵。 ? 從唐朝中期至清朝光緒年間,李謹行的家族已有一千佘年的歷史了,李謹行之后,皆以謹行賜姓為榮,世代姓李,清朝開原縣內之李氏,多為李謹行之后。 ? 遼寧鐵嶺縣,在清朝時期,其境內有大姓李氏。據光緒《鐵嶺鄉土志·氏族》載:其李姓大族有兩支,一支為明朝總兵成梁之裔,有成梁墓在城東20里屠家樓子,翁仲石馬,儼然在列;另--支為明朝游擊李永芳之裔。 ? 李成梁,字汝器,明朝隆慶中升副總兵,協守遼陽。萬歷中為左都督、鎮遼總兵,前后鎮遼28載,官至太傅。 ? 李永芳,為明代撫順游擊,后歸清朝,官至總兵。其子李率泰歷任刑部參政、吏部侍郎、宏文院大學士及兩廣總督、閩浙總督。李永芳子孫多顯官,族大名顯。 ? 遼寧彰武縣有李氏家族,據《彰武縣鄉土志·氏族》載:“縣屬設治未久,村丁稀少,所在多系招墾佃民,姓氏繁雜。惟未設治以前,有蒙民十一產,自外蒙古察克爾移居本境,牧牲營業,其姓曰:白、包、羅、邰、洪、趙、吳、王、戴、李、韓,嗣續已十余世矣?!笨梢?,李姓家族作為“蒙民十一產”之一,來彰武縣年代甚早。 ? 宣統《岫巖州鄉土志·氏族》載:其境南門外有李氏家族,原籍順天寧河,咸豐間經商到遼東岫巖州,于是定居下來,至清宣統年間已四傳,丁口六十多人,因善經商,而家業興盛。——浙江縉云李氏,開基先祖為唐代李陽冰 ? 臺灣李振球先生有“隴西李氏,源出一家”一說,浙江縉云李氏家族的源流,按李振球先生家中所藏宗譜記載,知其宗族始于唐朝李陽冰。李陽冰,籍貫趙郡,他在唐朝時期,來到浙江縉云縣當縣令。李陽冰在任期間,某年,縉云境內大旱,人民饑困,作為縣令的李陽冰十分憂慮,相傳他因愛民心切,而設奠禱于城隍廟,請求上天速賜甘霖,并起誓說:“若三日不雨,必焚君廟。”后三日已到,天空晴朗無雨,李陽冰于是按其誓言,引火焚廟,一時間,城隍廟宇火焰沖天。正在這時,廟宇上空突然烏云密布,隨著滾滾雷聲,大雨傾盆。借助神功,縉云久旱逢甘雨,是年喜獲豐收。這件事過后,李縣令因感城隍神恩,而重修廟宇于西山之顛,起名為“西山廟”。李陽冰善篆書,有“篆圣”之稱,他親筆寫下了“祈雨始末,以篆書刻碑,樹立于廟側,碑名為??N云城隍廟重建石碑"。此碑約三四百宇,迄今已歷一千二百多年,現上海商務印書館法帖中收有該碑拓本。 ? 李陽冰在仕內除了留下縉云城隍廟重建石碑外,還有另一座石刻,即“黃帝祠宇”碑。 后來,李陽冰離開縉云,到繁昌去當縣令,他的后裔定居于繁昌,于是又有李志寫的譜序。李志正是縉云李氏宗族之祖李陽冰的后裔,他發現自己家中所藏宗譜世系,與繁昌的李氏宗譜世系有一致的地方,于是考證兩地李氏,實為一源。 ? 根據縉云宗譜記載,李陽冰的后人,有名皋者,曾任廈門守備,不久又調任臺州(今屬浙江)守備,李皋就成為臺州李氏的始祖。 ? 李皋其人,紅髯,身長九尺,知兵法,在宋朝時封為健將。 ? 李皋之后裔,有大德公者,把家從臺州遷到了縉云,他便是縉云李氏之始祖。據說德大公是一儒者,他從臺州翻山越嶺來到縉云,遍訪崇山峻嶺,最后在距離縉云十里的周村居住下來,以當私塾先生為業,他所取甚薄,只求膳宿,實為義孝,就這樣干了十年。周村有長者見其每日就餐前,先將學生送來的飯菜焚香供拜,問后知他因先人尚無可葬之地,而隨身供奉,很為感動,于是許他擇村前鄭氏宗族之地,葬其先人骨灰。這樣,李大德終于以十年的義教和孝行,得到了一塊風水寶地。 ? 李大德公九世孫,即當上宋朝刑部尚書的李志。李志,字旭山。傳說他曾就讀于仙都峰書院,一天傍晚,志公在專心攻讀經書,忽見窗外伸進一只黑茸茸之怪手,詰公毫不驚恐,信手以筆在黑手當中寫下旭山二字,只聽得窗外有乞饒之言,說:“請大人寬恕”。志公于是對他說:“附近田蛙呱噪,如能驅去,就放了你?!贝巴庹f:“當為大人效命。”志公即以濕布擦去旭山二字,怪手即隱。一會兒呱呱之蛙聲果然遠去,從此獨峰書院方圓半里地內,不聞田蛙之聲。對此,李振珠先生曾親去考察,竟確屬真實,可謂奇矣。 ? 縉云李氏宗族發展至今,子孫眾多,支派亦多。每一支宗支,都各有宗祠。由于同出一源,而集資合建總祠于縉云城內。各支派選一理事,組織總祠理事會,主持春秋祭祀。宗族內部,排定字行,區分輩份,秩序井然。 ——湖北陽新李氏,基開基先祖為唐宗室李恪之九世孫李衢 ? 臺灣李鴻緒先生有《湖北陽新李氏源流》一文,敘述如下: 據李鴻緒先生考證,其祖上出自唐宗室后裔。唐朝開國皇帝出自隴西李氏,其有天下,宗室子孫空前繁衍,《氏族典o李姓部》載,主祖李淵有子二十二,李淵之子太守李世民有子十四,皆封王。李世民之第三子,名恪,封吳王。恪九世孫李衢,遷居于江西建昌,他生有四子:軒、轅、(車并)、輅,這兩個兒子的家系中,各有一部分遷到湖北省的陽新縣,迄今已有三十余世,算起來歷時一千多年。 ? 遷到江西的李衢,其子孫繁衍,派系眾多。以李衢第四子李輅這一支系來看,其派系有43世,清晰可數,井然有序。 ? 李衢的后裔,人才輩出。明朝有李亭瑞,官至中書;有李文郁,為帥府,李文郁后遷江西九江德化,其后有李鴻達與子李道生,在清朝乾隆時期,父子都官至翰林。
作者:楊力云 發表時間:2008-06-13 13:05:45
在陽新的后裔中,有李應熙,清康熙時為翰林;有李克偉,是乾隆、嘉慶時人,進士出身;有李滋松(字衡石),為咸豐、同治時人,曾任新疆藩臺兼署撫臺,其弟李捷云,為新疆協臺。 ? 李衢的后裔又有從陽新遷至英山(今安徽英山縣)的,這一支系中有李伯質士彬,為嘉道時翰林。他曾于陽新宗祠撰有楹聯數幅。其一:“先代啟藩封,至今煙火萬家,瓜瓞實繁冠帶盛??屯菊澳局?,愧我清風兩袖,柳袍雖換棗糕無?!逼涠骸拔易噪]西來,駐馬東征,回首難忘桑梓地。家依江北住,飛鴻南向,一聯聊寄子孫心。” ——湖南安化鄧姓李氏,其先祖是唐后主李煜第八子,后唐鄧王李從鎰的兒子 ? 據說,今湖南安化縣的鄧姓,是唐朝宗室李天和的后裔。 ? 李天和的后裔為什么會改鄧姓呢?這要從南唐的滅亡說起。南唐的最后一位皇帝李煜即位后,南唐國運已朝不保夕,李煜知道即將亡國,而又無力挽回大局,只好終日飲酒賦詩,沉溺于聲色。開寶八年(975),宋兵攻陷金陵,李煜被俘,南唐終于滅亡。 ? 國亡之后,南唐宗室后裔成了宋朝的捕捉對象,為了逃避亡身滅族之禍,諸王紛紛出逃。在當時僥幸逃出的宗室諸子中,有李天和。李天和是李煜第八子李從鎰的兒子,李從鎰被封為鄧王,李天和就以其父的封號“鄧”為姓,隱居民間。就這樣,李天和傳下了湖南安化縣一帶的宗室李氏。盡管李姓被改成了鄧姓,但其宗族之源仍歸于隴西李氏。 遷往各地的隴西李氏 ? 隴西李氏遷往各地,不計其數,其著名者有從隴西遷往陜西的一支。 ? 隴西太守李伯考的次子李向,為西漢時期的人,他的后裔逐漸發展,形成范陽房,所以史書稱李向為范陽房始祖。 ? 范陽,三國時期魏置的一個郡,治陜西涿縣,晉朝時為范陽國,后魏復為郡??梢?,在西漢以后的一段時期,隴西李氏的一支遷到了陜西,至西晉末年,李氏已成為甘陜交界之六郡中的大姓之一,氐人李特家族便是其中一支。 ? 從隴西遷往河北。 ? 西漢大將軍李廣的孫子李忠,是頓丘房始祖。 ? 屯丘,漢代所置的一個縣,到晉朝,它成為屯丘郡治,隋朝復為頓丘縣。故城在今河北清豐縣西南25里。 ? 可見,隴西李氏在西漢以后,已有一支向河北擴展。 ? 從隴西遷往河北,山東交界處。 ? 侍御史李本的次子李恬,大約為三國前期的人,從他這一支派中衍成了渤海房,史稱他為渤海房始祖。 ? 渤海,漢朝所置的一個郡,當時治河北滄縣。后漢把郡治移到河北南皮縣東北八里。此后歷代有因有廢,治地不同,大體包括今河北海河以南,靜海、青縣、滄州、南皮以東,山東樂陵、寧津、無棣以北的地區。 ? 于是,隴西李氏中的一支在大約公元2世紀,遷到了今河北、山東的交界處。 ? 豫,魯、甘,晉的隴西李氏。 ? 晉朝濟北、東莞二郡太守李雍之孫李蓋,成為安邑房的始祖。 ? 安邑,為漢朝所置的一個縣,后魏分安邑為南安邑、北安邑二縣,不久又改北安邑為夏縣,隋改南安邑為安邑。地屬今山西夏縣、安邑縣。 ? 可見,李蓋這一支派在晉朝以后從隴西遷至今山西,成為隴西李氏在山西的一個支裔。 ? 晉朝東莞太守李雍之長子叫李倫,李倫的五世孫李文度,為西涼安定太守。他后來歸后魏,并徙家于河南京洮山北,于是,形成丹陽一大房系。 ? 丹陽,后魏所置的一個郡,北齊廢,故治在今河南項城縣東北。 ? 由此可知,在南北朝時期,隴西李氏中的一支遷到了河南項城一帶。于是,在河南也有了隴西李氏的家族。 ? 西涼武昭王興圣皇帝有十子,其中李愔之曾孫李系,為平涼房始祖;李翻之孫李承為姑臧房始祖;李翻又一孫李茂為敦煌房始祖。 ? 平涼,是東晉時苻秦所置的一個郡,后魏沿置,治所在今甘肅平涼縣內。 ? 姑臧,始為漢朝所置的一個縣,后魏改為林中,北周復舊名,唐陷于吐蕃,即今甘肅武威縣。 ? 敦煌,初為漢朝所置的一個郡,唐建中間陷于吐蕃,大中時收復,號歸義軍節度使,即今甘肅敦煌縣。可見,大約在南北朝時期,甘肅境內除了原在隴西郡的李氏大宗族外,還有出自隴西李氏而分散于甘肅三地的三支派系。 ? 西涼興圣皇帝之子李翻,其曾孫名叫成禮,由他衍出了絳郡房。 ? 絳郡,治在今山西新絳縣。此地初為后魏的東雍州及南太平郡之治所,不久,改郡為征平,又廢州,改郡為正平。東魏復置東雍州,北周改為絳州。隋初郡廢,移絳州治正平縣。 ? 可見,大約在南北朝的時期,又有一支隴西李氏遷至山西,它與在此之前遷至山西安邑的一支,同出一源,又同遷一省。 ? 西涼興圣皇帝第七子李豫之玄孫,名李綱,他是武陽房的始祖,他的家族是隴西李氏遷往山東的一支派系。 ? 《新唐書'宗室世系表》中所載武陵、武陽二房,實為李綱一房。按唐以前隴西李氏的播遷僅止于長江以南的說法,當取武陽。 ? 武陽,為漢東武陽縣,后魏改為武陽,唐朝改為朝城,故城在今山東朝城縣西40里。 于是,在今山東朝城一帶,也出現了隴西李氏的家族。唐朝以前,李氏已成為山東巨姓,與崔、盧、鄭三姓,同稱為山東望族。 ? 隴西李氏的各支房系在各地發展、分支、遷徙,形成更多的支派,播遷于更多的地方。如今,天下隴西李氏分布于東南西北、大洋內外,足跡之廣遠,難以敘清。然而,分布得再遠、再廣的隴西李氏,仍能依其族譜,找到自己家系的來龍去脈。 李氏入臺 ? 李氏宗族對臺灣的開發多在明清之際。鄭成功渡臺有李氏,清朝時從廣東、福建人臺的李火德后裔則不可計數。 ? 李姓,目前為臺灣第五大姓。李氏人口分布較多的縣市依序為:臺北市、臺北縣、臺南縣、云林縣、高雄市,分布較多的鄉鎮市區依序為:臺北市松山區、臺北三重、臺北板橋、嘉義市、臺北市中山區。 ? 李氏入臺,多在明、清時期。南明永歷年間,隨鄭成功渡臺的有李氏,另外清朝時期從廣東、福建(特別是福建)入臺的李火德后裔則多不可計。 ? 李氏入臺,為臺灣的早期開發,起了重大的作用,他們或墾荒,或經商,足跡遍布臺灣的每一塊土地,分布之廣,人數之多,上文已述。今天,李姓成為臺灣的第五大姓氏,這本身已說明了李姓在開發臺灣的過程中立下的汗馬功勞。海峽兩岸的李氏,血脈相通,骨肉相連,他們將為祖國的現代化建設而共同奮斗。 隴西李氏的四大房系 ? 隴西李氏有四大房系,即武陽房,姑臧房,丹陽房和敦煌房。 ? 在繁多的隴西李氏支派中,有四房最為興盛。這就是武陽(故城在今山東朝城縣西40里)房、姑臧(治今甘肅武威縣)房、丹陽(治今河南項城縣東北)房、敦煌(治今甘肅敦煌縣)房。唐朝時期,這四房出宰相十名,榮顯功高,流芳百世。 ? 武陽(陵)房世系 ? 武陽房出自興圣皇帝第七子李豫之玄孫李綱。 ? 李豫,字士寧,為東晉西海太守。其孫李炎之,字景珍,為后魏侍中、文簡公。李炎之生二子:綱、慧。李綱,為宜州刺史,生充節、充信、充穎三子。李充節,為隋朝朔州刺史、武陽公,他生三子:大通、大辯、大亮。李大亮,為唐朝右衛大將軍、武陽懿公;李充穎,為后周滑州刺史、流江公,他生宣州刺史義本。李義本生(辶向)秀,李(辶向)秀,字茂實,武后時為相,他生子名俊。李俊為黃州刺史。 ? 姑臧房世系 ? 姑臧大房出自興圣皇帝第六子李翻。翻,字士舉,為東晉祁連、灑泉、晉昌三郡太守,他生有三子:懷達、抗、寶。李抗為東萊太守,他生子思穆。李思穆,字叔仁,為后魏營州刺史、樂平宣惠伯,他生子獎。李獎,字道休,為北齊魏州尹、廣平侯,他生子壤。李壤為黃門郎,牛斌。李斌為散騎侍郎,襲樂平侯。 ? 李寶有七子:承、茂、輔、佐公、業、沖、仁宗。老大李承號姑臧。承,字伯業,為后魏滎陽太守、姑臧穆侯,他生有四子:韶、彥、虞、蕤。李韶,字元伯,為定州刺史,封姑臧文恭侯,他生有三子:(王興)、瑾、瓚。李瑾,字道瑜,為后魏通直散騎侍郎,文恭侯,他牛有二子:蓓之、行之。李菁之的兒子李蔓容,為北齊考功郎中,生有二子:元儉、武卿。李元儉生有五子:義(王壽)、義珙、義璋、義琛、義瑛。李義琛為工部侍郎。李武卿的兒子元德,為癭陶令,他生有三子:義炎、義罐、義(王進)。李義炎,唐高宗時為相。李行之,字義通,隋朝時曾為唐州下溠郡太守,封固始縣男,他生有二子:夷道、元道。李元道,為秦王學士、給事中、常州刺史,他生有二子:正基、云將。李正基為太子合人,他的兒子李直,字景信,為給事中。李宣的兒子李成裕,為秘書監,他生子名揆。李揆,字端卿,肅宗、德宗兩朝為相,被時人稱為“唐第一人李揆”。 李揆生有四子:興公、次公、幼公、佐公。 ? 李揆的弟弟名毖之。毖之的兒子上公,為秘書少監,生子景素。景素生蔚。李蔚,懿宗時為相,曾諫奉佛太過。李蔚有三子:李涯,為禮部侍郎;李洵,為福建觀察使;李說,字明(一作殷)澤。 ? 李元道次子云將,為尚書右丞,他生晏,晏生顏,顏生歸期,歸期生逢吉。李逢吉,字虛舟,唐憲宗時為相,他的兒子彥,字次仲,為后魏秦州刺史。李彥生二子:燮、爽。李爽,字明德(一作德明),生元相。元相五世孫乾升,為秦府戶曹參軍,他生水部郎中岑。李岑生二子:舟、丹,李舟為虔州刺史;李丹為豪州刺史。李岑弟李峰,為開州刺史。 ? 丹陽房世系 ? 丹陽大房出自晉朝東莞太守李雍。李雍長子叫李倫,他的五世孫李文度,為西涼的安定太守,就在那時,他與族人一起人后魏,把家安在京兆山北(今屬河南省)。 ? 李文度生子李權,為后魏河、秦二州刺史,封杜縣公。李權的兒子崇義,為后周雍州大中正、五州刺史,封武康縣公。崇義的兒子李詮,在隋朝任趙郡太守,封臨汾襄公。李詮四世孫有四:端、靖、客師、正明。李靖,字藥師,太宗時為相,任尚書右仆射、同中書門-廠平章事、司徒,封衛景武公,史稱他“兼資文武,出將人相”。李靖生二子:德謇、德獎。李德謇,為將作少監,封衛國公。 ? 李靖兄李端,字藥王,為梓州刺史,封永康公。李靖弟客師,為右武衛將軍,封丹陽郡公,年九十猶馳獵,人謂之烏賊。李客師孫令問,官至散騎常侍。 ? 李靖五世孫彥方,為鳳翔司錄參軍。李靖叔父傳(一作偉)節,為司隸州刺史,他的兒子乾佑,為唐朝刑部尚書。乾佑的兒子昭德,武后時為相。 在閩李氏的其他幾個支脈 ? 李氏宗族人閩還有其他幾個支脈。 ? 李氏入閩,實際上不止李火德家族這一支。據《漳州府志》載:唐高宗時,泉、潮間蠻獠嘯亂,朝廷任命光州固始人陳政,掌管嶺南軍事,時有偏稗將領132員,隨之人閩,而這些將領之中,已有李氏。 ? 另據《燕樓派家譜》載:其先世唐時居燕京東角樓,宋元間,有李善浦到福建泉州做官,便把家安在同安(今屬福建泉州)。這就是李氏燕樓派,因做官而遷居福建,成為第三支入閩的李氏宗族。 ? 然而,更多史籍所載的,主要是李火德家族人閩?!冻缯讼底V·氏族篇》載:唐末,有宗室李孟,因避黃巢之亂,由長安遷到汴梁,繼遷福建寧化石壁鄉。臺灣《李氏大族譜》載:唐江王李元祥之后李綱,南宋高宗時封相,為天下重望,他的孫子李珠遷住福建寧化。又載,景仙李氏自稱“宋邵武李綱之后,再三世而避泉州之安溪”。這幾則記載,實際都是說的李火德家族。因為前文已述李綱為77世,李孟為80世,李珠為81世,李火德為82世。 ? 所以,并不是李綱與李孟兩支李氏入閩,而是說的同一宗系,即李火德宗系入閩。 ? 只是上文所說的李元祥,據考,是唐宗室的另一支系(據說為唐高祖第二十子),他于唐貞觀十一年(637)皇封“閩越江王”,分派入閩時年僅10歲。在他35歲時(662),到福建省永安縣大湖鄉開基,珠公不屬于元祥之后裔,因而作為唐朝宗室的二支后裔,元祥與珠公先后入閩(唐、宋)實則兩回事。所以,一共有四支李氏宗族入閩。 ? 前述李珠在宋代遷住福建寧化后,生五子:金德、木德、水德、火德、土德。其中李火德遷居福建上杭。李火德生有三子,長子朝文(三一郎)這一房,傳至慶三郎,遷居福建永定,為湖坑開基祖,再傳至孝梓,分居福建平和,其后人仲宗分傳福建南靖;仲儀分傳福建晉江;仲信分傳福建詔安青龍山;仲文分傳福建同安兌山保;嘉龍分傳福建安溪仙景,并立為各地之開基祖,其后分傳廣西、江西等地。 ? 火德次子朝宗(三二郎)先移居福建長汀、連城,其后遷住廣東嘉應州梅縣、廣西等地。 火德三子朝美(三三郎),仍住上杭,后人遷往廣東程鄉、梅縣、大埔和江西、浙江等地。 據永舂縣《官林李氏七修族譜》載:李唐后裔江王李元祥封于閩越后,其后裔或居南安(今福建南安),或遷尤溪沙縣(今福建省內),至18世有一支派徙于永春縣(今福建省內)。而卜居官林鄉之時間,則遲至明太祖洪武初年,開基祖名祖友。官林鄉舊屬福建永春縣九十都,今名獅峰。族譜載,官林李氏子孫到臺灣去的甚多,至民國十七年(1928)第七次修譜時,見載的赴臺子孫已達二百人左右。 ? 綜上所述,李氏宗族入閩,以唐朝江王李元祥一支為最早,其次為李伯瑤一支,此后兩支則為宋時遷閩的李珠(包括李火德之裔)及元代李善浦的一支。四支李氏宗族入閩,標志著李氏宗族已大規模地深入沿海。福建,這個在李氏宗族遷徙史上具有極為重要意義的地區,在明。清時期已成為李氏宗族向海外遷徙的基地,大凡今天居臺灣及東南亞,甚至遠至大洋彼岸的李姓家族,多是當年由福建遷入。尋根問祖,飲水思源,福建把海內外的李姓子孫緊密地聯結在一起,高山大河、風波險阻都隔不斷他們同宗同源的相思之情。 海外李姓 ? 李姓在海外的布局涉及到十幾個國家,每30個人中就有一個姓李的。 ? 據臺灣《李氏源流》及大宗祠《李氏史記》等有關資料記載,李氏在海外的分布極廣,涉及到亞洲、美洲、歐洲等十幾個國家,初步統計,這些國家是: ? 美國各埠、泰國、菲律賓、緬甸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印度;日本、朝鮮,歐洲各國、加拿大各地。 ? 當然,還有一些國家沒有統計進去。但僅從上述各國來看,李姓在這些國家中都起過舉足輕重的作用。有人統計說,海外每30個人中就有一個是姓李的。以上可見李姓在海外的人數之多、分布之廣、作用之大。 ? 另據臺灣《李氏源流通訊錄》所載,世界各國擁有“宗親會”、“親睦會”、“隴西堂”、“隴西公所”、“宗親總會”等74處李氏宗族組織。 ? 王泉根《華夏姓名面面觀》專門談到宗族組織的問題。其中說:“所謂宗親會,就是集合同姓人士,不論親疏,不分派別,建立宗祠,共祀其受姓之始祖,用以聯絡同宗感情。早期的宗親會稱為‘食祖公會’,其宗旨是宏揚祖德,敦睦友誼,團結互助,以發揚民族精神;其活動包括建祠,祭祀,修譜,獎學,以及舉辦各種慈善事業、公共福利事業等?!边@里把宗親會的作用及任務,作了概括性的闡述。 ? 現臺北市的“世界李氏宗親總會”是現今李氏宗族中規模最大,組織設置最完整的世界性的李氏宗族組織。它正式成立于1973年3月15日,在此之前進行了認真的籌備,先由發起人李石會、李嗣聰、李品仙、李宗黃、李建興、李樸生、李英、李峻峰、李鴻儒、李雅仙、李繼淵、李儒聰、李普同。李丙心、李開忠、李潔、李士賢、李寶淦等,在臺北市中山南路13號召開"世界李氏宗親懇親大會。發起人會議,從而產生了籌備委員會。經過一段積極的籌備工作,于1971年10月29日召開國內外宗親懇親大會,會址設在臺北市南京東路309號李氏宗祠。 ? 會議召開之時,有22個國家、地區,77個宗親團體及600余位宗親出席大會,真是盛況空前。會議通過了各種議事規程,并通過了《世界李氏宗親懇親大會組織章程》及《世界李氏宗親聯合總會組織章程》。這個命名為“世界李氏宗親總會”的世界性李姓宗族組織,終于宣告成立。 ? 除了臺北的“世界李氏宗親總會”外,還有不少李氏宗族組織分布于世界各地,他們有著中華民族慎終追遠的共同傳統,在思祖尋根的共同精神之下而建立。 ? 世界各國李氏,通過各個李姓宗親組織把李氏宗族的榮耀昭顯于世,把李氏宗族的門風發揚光大。每個李姓后裔,無論他走到世界的哪一國,他都能尋找到自己的血緣裔親,沉浸于同宗同源的親情之中。 趙郡李氏 ? 趙郡位于今河北趙縣。趙郡李氏是李姓的第二大流派,其始祖是戰國名將李牧,他曾率兵兩次擊敗秦國。 ? 趙郡,其初建置于后魏,此后各朝有沿置,其治在今河北之趙縣。 ? 趙郡李氏出自秦司徒曇的次子璣。璣,字伯衡,在戰國末,拜為秦國太傅,功名顯著。璣有三子:云、牧、齊。老二李牧為當時趙國的國相,被封為武安君。從他開始,把家定居在趙郡。當時七雄之一的趙國,其疆土包括今河北省南部、山西省東部,及河南省黃河以北之地,今河北之趙縣正屬于當時趙國境內。 趙郡李氏的邕祖李牧,是一個十分卓越的人物。作為趙相,他足智多謀,治國有方,又長于用兵,抵匈奴,打東胡,屢有戰功,甚得軍心。曾于公元244年,率軍伐燕,使秦國不敢輕易侵伐趙國。公元233年、234年,李牧兩次擊敗秦軍。秦國懼怕李牧,就收買趙王嬖臣郭開,誣李牧造反,趙王優柔寡斷,聽信讒言,終于在公元248年殺害了李牧。李牧一死,秦始皇的大將王翦立刻率大軍消滅了趙國??梢娎钅猎谮w國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 李牧在距今一千七百多年之前,在河北開創了趙郡李氏之族,因而河北李氏歷來人口眾多。其后世子孫支庶繁多,現以其繁衍的大致情形,敘述如下。 ? 在秦末漢初,趙郡李氏向河南和江南發展。 ? 廣武君李左車出有三子:李常、李伯、李遐,這三兄弟為趙郡李氏第四代,此時已經是漢高祖一統天下時。老三李遐,字伯友,是漢朝的涿郡守,生了四子:李岳、李德、李文、李班。老大李岳,字長卿,官拜諫議大夫。李岳之了李秉義,字世范,當上了穎川太守。穎川在念河南境內,出于任職之便,李秉義把家搬到了潁川,從而,使原來在河北的趙郡李氏,分出一支到了河南,成為河南趙郡李氏的開端。 ? 穎川的趙郡李氏自其開基始祖李秉義之后,不斷發展。李秉義有三子:李翼、李協、李敏,老三李敏官至五大夫將軍,他又生有三子:李謨、李道、李朗。李謨,字道謀,為臨淮太守,有哆華、旭三子。老大李哆,字子讓,官至上黨太守,其子李護,官至酒泉太守。李護生有三子:武、昭、奮。老大李武,字昭先,曾任書郡太守、太常卿,他生有四子:贊、修、奕、龍。老二李候船,字伯游,為后漢的太尉,又生有四子:李諒、李叔、李訓、李季。老大李諒,字世益,是后漢時趙國相,其子李膺,字元禮,為東漢大臣,其品行高雅,被稱為“天下楷?!保群笕吻嘀荽淌贰⒍冗|將軍、河南尹,官至司隸校尉,因謀誅宦官事敗,而死于獄中。 ? 李膺有三子:壤、瓚、瑾。老三李瑾為東平相,后來為避難復居于趙。李瑾生有李志、李恢、李宣三子。老二李恢又生四子:定、壹、獎、碩。老大李定,在曹魏時任水衡都尉、漁陽太守等職。李定有李伯括和李機叔二子,李機叔先后任太學博士、臨江及樂安二郡太守,他有五子:群、壤、密、楷、越。 ? 李楷,字雄方,在晉朝先后任司農丞、治書侍御史。時趙王倫自稱皇帝,引起宗室諸王的兵討,戰亂空前。李楷為避戰亂,帶領全家,渡過長江,徙居于浙江的常山。于是,趙郡李氏的一支又擴展到了長江以南,李楷便是江南的趙郡李氏之開基始祖。 ? 趙郡李氏的南遷始祖李楷,生有五子:李輯、李晃、李芬、李勁、李睿,這五個兒子形成三大房系,從而使江南的趙郡李氏分而成三流,即南祖房、西祖房、東祖房。 福建寧化石壁:客家南遷的中轉站 ? 福建寧化石壁本是個不起眼的小地方,但是它在隴西李氏的遷徙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被稱為“客家南遷的中轉站”。 ? 寧化石壁,地處閩西粵東邊界,它作為客家人的大本營,是在唐宋之間形成的。今天散布于福建、廣東、臺灣及海外各地區的各姓氏,他們的族譜中所記載的有一個十分相同的地方,那就是這些不同姓氏的祖先,幾乎都是從寧化石壁村搬遷出來的。 ? 有人認為:客家先民自永嘉南渡(307)后已在贛南安居樂業了十幾二十代人,到了唐末,規模宏大的黃巢起義(875),使贛南成了兵戎相見的戰場……據著名客家史學者羅香林教授分析:戰亂居江西以虔、信兩外偽最甚,在福建則以建州、福州為甚。閩西的寧化,正處建、信諸州之南,虔外,之東,未受兵禍,故成了當時避禍樂土,于是贛南的客家先民紛紛從石城過大畚橋,翻越嶺隘,進入寧化石壁村,在此休整一段時間后,再散布閩西各地或從永定、上杭遷往粵東?!靶⌒∈诖?,子民近半億”。石壁村成了閩西粵東客家的搖籃和繼續遠遷的中轉站。李珠的子孫們是從寧化石壁向外遠遷的眾多姓氏中的一支李姓大軍。
作者:楊力云 發表時間:2008-06-13 13:06:34
李氏宗族的南遷 ? 南方李氏宗族主要是唐末農民戰爭之后南遷的李唐宗室子弟。 自唐朝中后期以來,先有安史之亂,后又有黃巢起義,再遭唐朝亡國,唐朝宗室不斷流亡。其流亡方向,主要是渡江而南,既而遍布全國。 ? 李氏宗族向南方的流動,在元、明、清三朝,明顯地以江西、福建、廣東、浙江四省為主要流向。而明末清初,則主要表現為由福建、廣東沿海地區向臺灣和東南亞的流向。在今天南方李氏宗族的族譜中,都共同記載著一個南渡的始祖--李火德。 ? 南渡的唐室宗系歸宿在福建邵武。宋著名抗金良將李綱便是邵武李氏的一員。 ? 隴西李氏人閩始祖,是大唐宗室的后裔。根據《大唐帝國族譜》記載,李氏后裔是在宋代傳到福建的,而實際上早在唐朝武后之亂時,就有唐宗室為避難人閩的。 ? 據載,至宋朝,隴西李氏家族出了一位偉人,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李綱。 ? 據考,李綱的祖上是唐朝宗室,從隴西李氏得姓始祖李利貞算起,至李綱為77世。從李綱上溯至唐朝,是李世民的第九子李治,即唐高宗。李治為隴西李氏的58世,也就是說,李綱與李治之間相隔20世。 ? 李綱,字伯紀,生于宋神宗元豐六年癸亥歲(1083)?!端问贰だ罹V傳》載,李綱籍貫是邵武人,即今福建邵武。那么,李綱的祖先是什么時候遷居福建邵武的呢? ? 翻開今福建上杭、連城、武平等地的李氏宗譜,其氏族譜系世代井然,上溯隴西李氏之始,下訖火德公,每世記功詳盡。現依福建上杭李氏火德公總祠李氏史記編輯小組所編撰的《 李氏史記》,將隴西李氏入閩的情形介紹如下: ? 隴西李氏第69世,是唐朝最后一位皇帝哀帝李祝,公元908年,哀帝被朱全忠殺害,葬于溫陵。此時,哀帝幼子熙照才歲余。當時朱全忠對唐朝后裔斬草除根,把昭宗的八個兒子全都殺光了,熙照也危在旦夕。就在這時,李熙照的堂叔李開來把熙照救了出來。 ? 李開來,字瑞采,生于公元831年。唐室遭難時,他任浙東尉。公元908年,他已77歲,他把李熙照從危難之中救出后,從河南洛陽彎山繞道,日隱夜行,沿途躲避搜查,終于逃回李開來的原籍--福建邵武。 ? 李熙照隨堂叔來到福建邵武,于是認開來為義父,這個唐室苗裔就這樣被保存下來了。李開來自己生有一子,名熙臨,后夭折,李開來便以熙照為嗣。李開來之祖系也屬隴西李氏,一世同樣起于李利貞,屬61世冕郎公之子莘郎公之裔。 ? 由上可知,屬隴西李氏的宗族支系遷居人閩,在李熙照時有明確記載。自唐末迄今,隴西李氏入閩歷史計有一千三百多年之久。 ? 李綱在宋朝是著名的主戰派代表人物,曾為觀文殿大學士。他在宋欽宗時期,官至丞相。時金入侵擾中原,國家蒙難,人民遭殃,李綱視國家安危重于一切,不畏丟官失職,甚至不顧身家性命,多次力主抗金,并親自指揮了像汴京保衛戰這樣有影響的戰爭,從金人手中收復了宋朝的大好河山。然而,他為投降派所不容,被排擠去職。南宋建立初年,李綱被高宗用為丞相,仍積極抗金,主張用二河義軍收復失地,因違背了高宗的投降路線,僅做相75天,就被罷職。不久再度出相,仍受主和派排擠。后任湖廣宣撫使等職。 ? 李綱一生忠誠為國,被世代譽為“忠貫金石之良將”。宋紹興十年庚申歲(公元1140)逝世于福州倉前山欏來精合寓所,葬懷安縣桐口大嘉山南麓(今屬閩候縣中房鄉湖里村),享年58歲。 ? 李綱生有七子,其中一子為李貴(原名復,又名信甫、顯(王番)),生于公元1106年,歷任左修職郎、建安府建陽縣主簿、山東令尹、河南歸德州令尹,公元1135年30歲時,因岳飛破水寨,招降楊欽兵亂,攜妻帶子到河南歸德州居住。李貴卒于公元1181,年享年76歲,葬于歸德州。 ? 李貴之長子李燔,又稱奎公,又名文宿,別名杰,號興隆,生于宋建炎三年己酉歲(1129),六歲時隨父遷居歸德州。李燔(奎公)在宋朝官至樞密副使,然而受奸臣陷害,逃回歸德州隱身,改名李奎。時金兵入侵,搶掠燒殺,民不聊生,李奎為避金人之禍,從河南歸德州攜五子孟佑遷居江西贛州石城渡,開荒種地。李燔卒于宋淳熙六年(1179),享年51歲,葬于石城。李燔之第五子李孟,又稱奇公,又名孟佑,生于公元11 52年。李孟九歲隨父遷居江西贛州石城(1160),當時宋王朝向金交納各種貢稅,財政空虛,竟逼民預先交納三年田租,再加上其他征稅,民無法生存,紛紛逃遷。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李孟帶其二子珍、珠,到寧化石壁(今福建省寧化縣內)開基,并改名為奇興。 ? 李孟生有四子:珍、珠、珂、球。二子李珠,原名德,號寶珠,又名大郎,于宋孝宗淳熙三年丙申歲(1176),出生在扛西石城。李珠六歲時(1181)隨父從石城遷居福建寧化縣石壁村。 ? 李珠在宋朝,歷任副榜、縣令尹等職。時值宋末元初,天下大亂,南遷人流不斷。李珠夫婦合不得離開石壁,堅持留下守其艱苦開創的基業。 ? 李珠生有五子:金德、木德、水德、火德、土德。公元1231年,宋陳韋鎮壓閩浙一帶農民起義時,水德公時29歲,推妻帶子和母潘祖太,從福建寧化石壁遷居廣東鎮平縣(今蕉嶺縣),其后水德后裔再次外遷,據說有遷至山東的;公元1226年,木德、火德在成吉思汗攻西夏時離開寧化石壁,先居福建上杭縣,其后裔又有遷徙廣東梅縣的,遍布海內外。 ? 李火德之后裔,支分派出,繁衍不窮。不僅現福建、廣東、浙江、臺灣的李氏家族,多是火德之子孫,甚至遠在美國、泰國、日本、加拿大、印度尼西亞、印度、菲律賓、馬來西亞、緬甸、新加坡及歐洲各國的華僑李氏,尋根求源,也都歸于李火德門下,因為這些華裔李氏基本上是從福建、廣東、浙江一帶移居海外的。由此看來,李火德是南方隴西李氏的一世始祖,亦被稱為隴西人閩粵始祖。 ? 李火德,字丙鳳,號閩海,于宋開禧二年丙寅歲(1206)十一月初八子時,出生在寧化石壁村。按李氏族譜記載,李火德屬隴西李氏的27世裔孫。 ? 李火德在福建寧化縣石壁村,長至19歲,當上了汀州府寧化縣儒學諭。21歲那年,因宋元兵亂,與其兄木德,從寧化石壁遷至上杭勝運里(今福建上杭稔田鄉豐郎里村)。 ? 李火德元配伍氏,伍氏一直無生育,在李火德63歲時(1268),由伍氏親自聘媒,納娶上杭豐郎陳梅山之19歲女兒為妾,婚后六年得三子二女。李火德三子分別是三一郎、三二郎、三三郎,這三子的后裔繁衍極盛,并且名人輩出。 ? 李火德的第8代裔孫李崇誠,為明朝進士,被詔入翰林院任文淵閣大學士,曾奉命參修《永樂大典》;火德公第17代裔孫李光地,在清朝官至吏部尚書協辦、文華殿大學士;火德公的第11代裔孫李福瑛、第16代裔孫李明吾、第17代裔孫李陟瞻、第22代裔孫李端毅、第23代裔孫李威光分別在明、清時期任將軍職。李火德之28代裔孫宏在民國時期任國民革命軍陸軍上將。 ? 護明忠臣李魯,是火德公的第15代裔孫,明末時任兵部尚書,清兵入侵時,奉命守衛上杭。清主帥曾以高官厚祿誘基投降,被嚴辭拒絕,后城陷,李魯吞金而死。像李魯這樣的忠臣,火德公門下不乏其人。 趙郡李氏的六大房系 ? 趙郡李氏也有六大房系,為南祖房,東祖房,西祖房,遼東房,江夏房和漢中房李楷的五個兒子,定居在浙江常山,兄弟分居:老五李睿的兒子李勖兄弟,居住在巷東;老四李勁的兒子李盛兄弟及老三李芬一家,居住在巷西;老大李輯與老二李晃兩房子孫,則南徙故壘。因而,以此三個方位,李睿又被奉為江南趙郡李氏的東祖;李芬與李勁被奉為西祖;李輯與李晃則被奉為南祖。 南祖房 ? 前述李輯與弟晃共稱南祖。輯字護宗,為高密太守,其子李慎敦先徙居于柏仁,因子孫甚微,而與李晃一起南徙故壘。 李晃,字仲黃。他這一支流回到趙地后,其后人有自趙郡徙于管城(今陜西南鄭)的,于是在陜西南鄭一帶,有了趙郡李氏的后裔。南祖之后,有李善權,為后魏譙郡太守,他把家徙至譙(今安徽亳縣治),于是在安徽亳縣一帶也有了趙郡李氏的后裔。 ? 這一支世系:李晃有子名李義,為燕司空長史。李義有子李吉,為東官舍人。李吉之子李聰,官至尚書郎。李聰生有二子:真、融。老大李真官至中書侍郎,其五世孫李叔睿,官至唐朝刑部侍郎。李叔睿的第二子名李游道,在武后時拜為宰相。此后南祖房名宰相還有李藩、李固、李言、李日知、李敬元、李紳、李元素。《新唐書》中皆有記載,有唐一代300年,南祖房將相滿門,世代榮顯。東祖房 ? 東祖睿,字幼黃,為高平太守,封江陵寧公。其子李勖,為頓丘太守。李勖有子名李頤,為高陽太守,封武安公。李頤有四子:勰、系、奉、曾。老二李系的九世孫李嶠、十二世孫李絳,都是唐朝名宰相。 ? 李嶠(644-713),字巨山,高宗時進士。他幼時失去雙親,傳說他曾夢見一個人給他留下兩支筆,此后,他便有了文辭,15歲能通五經,20歲就中了進士。李嶠歷任高宗、武后、中宗、玄宗四朝,為官清正。當時來俊臣陷害狄仁杰等人,李嶠極力為狄仁杰等人鳴冤,以至得罪了武后,一度被貶為潤州司馬。李嶠不僅官至中書令,而且還善詩文,他以文章與同鄉蘇味道齊名,而被合稱為“蘇李”。又與蘇味道、崔融、杜審言合稱“文章四友”。明人輯有李東陽像。李東陽,明湖廣茶陵人,字賓之,號西涯。天順進士,歷編修、侍講學士。弘治八年(1495)由禮部右侍郎進文淵閣大學士,參預機務。正德時官至少師兼太子太師、吏部尚書、華蓋殿大學士。 ? 《李嶠集》流傳至今。 ? 李絳,字深之。憲宗時進士,曾多次上書直諫,自知言切,必遭禍殃,焚署內奏稿,等待帝問罪。帝果然大怒,絳從容對答,說臣居朝廷,而惜身不言,這是臣有負于陛下;倘若陛下只愿聽順耳的話,只信佞人之言,那就是陛下有負于臣下,一句話說得高宗怒氣全消。 李絳先后任監察御史、戶部侍郎、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禮部尚書、華州刺史、御史大夫、東川節度使、山西道節度使,累封趙郡公。 ? 東祖之后還有一位李諤,是隋朝的南和公,其子李爽,官至左金吾衛將軍。李爽的玄孫李玨,在唐文宗時,官至宰相。 西祖房 ? 前述李芬與弟勁,共稱西祖。李勁,字少黃,為晉朝治書侍御史。他生有二子:盛、隆。老大李盛官拜中書侍郎,其十世孫李懷遠,在武后時為宰相;老二李隆為魏之阜城令,其十世孫李吉甫為名宰相,其子李德裕也是名宰相。 ? 李吉甫,字弘憲,德宗時任太常博士、州刺史等職,又在憲宗時任中書舍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他曾向憲宗揭露牛僧孺等人的專橫,頗有政見。元和三年(808),他出任淮南節度使,于高郵縣筑富人、固本二塘,溉田千頃,受民愛戴。此后再次入相,多有建樹。所著《元和郡縣圖志》,是我國現存最古的一部輿地總志。 吉甫子德裕,文武兩朝為相,歷任浙西觀察使、西川節度使、兵部尚書、同平章事等職,是“牛李黨爭”李派首領,主張削弱藩鎮勢力。宣宗時,遭牛黨打擊,死于崖州貶所。有《次柳氏歸聞》及《會昌一品集》傳于世。 ? 李吉甫父子為西祖房門庭,增輝添彩。 ? 上述趙郡李氏渡江南遷后的三房,千百年來,名人輩出,門庭流芳。除此三房外,趙郡李氏還有另外三房,分別是:遼東李氏、江夏李氏、漢中李氏,現分別給以勾述。 遼東房 ? 遼東房始祖李齊,是李璣的少子,也就是說李齊與創立趙郡李氏的始祖李牧,是同胞兄弟,李牧行二,李齊行三。李齊在趙國當上國相,他把家開始安在中山(今河北定縣)。至李齊的十三世孫李寶時,又把家遷徙到襄平(今遼寧遼陽)。李寶,字君長,曾任后漢元菟都尉職。李寶把家遷到了襄平,于是在今遼寧遼陽一帶就有了趙郡李氏的后裔。由此推來,古之高麗國,今之朝鮮族,其李氏當有不少出自遼東房。 ? 李寶兒子李雄,曾任車騎長史職。李雄之子李亮,為原武令。李亮子李敏,為河內太守。李敏之子李胤,在晉朝官至司徒,封廣陸侯。李胤子李固,為散騎侍郎。李固子李志,為陽平侯,襲廣陵侯。李志有弟,名李沉,李沉孫為李根,李根為后燕中書令。李根的九世孫,名李泌。李泌是位大名鼎鼎的人物,是李氏家族的杰出代表。 ? 李泌,字長源,是唐德宗時的名宰相。說他七歲能賦詩,談論國家大事,是位神童。曾與肅宗同坐輦車,出入宮中,人們指著輦車說,穿黃衣的是圣人(指肅宗),穿白衣的是山人(指泌)。李泌歷任參謀軍事、翰林學士、楚州刺史,官至中書侍郎、同平章事。他曾幾度仕宦,幾度潛隱,在相位期間,曾多次上諫德宗。李泌死后,其子李繁撰有《鄴侯家傳》流傳于世。 江夏房 ? 江夏房始祖是李就。從李就上溯兩世是漢代酒泉太守李護,而李護則是趙郡李氏的始祖李牧的八世孫。也就是說自李牧至李就,正好10世。 ? 李就,為后漢會稽太守,封高陽侯,他由于做官的緣故,把家搬到了江夏(今河北武昌),于是在今河北武昌一帶就有了趙郡李氏的后裔。 ? 江夏李氏始祖李就,傳至六世孫李式,李式曾任東晉侍中,其孫李矩,為江州刺史。李矩有子,名李充,為中書侍郎。李充下傳八世,為李元哲,元哲徙居廣陵(今山西廣陵縣),這樣在山西廣陵一帶就有了趙郡李氏的后裔。 ? 李元哲下傳四世,至李鄘,李鄘是唐憲宗的名宰相,李鄘之孫李磎,是唐昭宗的名宰相。 李鄘,字建侯,進士出身。初為李懷光幕屬,當李懷光于河中反唐時,李鄘將李懷光軍隊的虛實及作戰方案透露給朝廷,后被李懷光察覺,責問他,李鄘從容不迫,詞氣激昂,三軍為之感動。河中平,李鄘先后任吏部員外郎、御史中丞、京兆尹、尚書右丞、檢校禮部尚書、鳳翔隴右節度使、刑部尚書、鹽鐵轉運使、淮南節度使、門下侍郎、戶部尚書,為政顯著。 李磎,字景望,進士出身。先為戶部郎中,分司洛陽。當時黃巢起義攻陷洛陽,李磎懷抱尚書大印,避之河陽,當洛陽留守劉允章受黃巢義軍脅迫,派人前來索印時,李磎堅決不給。后歷任中書舍人、翰林學士、禮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李磎一生好學,家有書萬卷,世號“李書樓”。 漢中房 ? 漢中房出自漢朝東郡太守太常卿李武的后裔(前述,李武是酒泉太守李護的長子)。李武之孫李頡,為后漢博士,他把家定居在漢中南鄭(今陜西南鄭),這樣李頡成為漢中大房的始祖,今陜西南鄭一帶也就有了趙郡李氏的后裔。 ? 李頡定居漢中后,其家族不斷繁衍。李頡之子李邰,官至司徒。李邰生子李固,為太尉。李固十三世孫李德林,官至隋朝內史,封安平公。李德林之孫名李安期,在唐高宗時任宰相,是位知名人士。 ? 李安期是唐朝大臣、著名史家李百藥之子。李百藥被貶至桂州,七歲的安期隨父行,途中遇盜賊,欲殺其父,安期跪在地上哭泣哀求,愿以自身代父受刃。賊被感動了,于是放了他的父親。李安期在太宗時任符璽郎、主客員外郎,在高宗時任中書舍人、檢校東臺侍郎、荊州大都督府長史。 ? 漢中房中的李德林、李百藥、李安期,祖孫三代,三世掌制誥,權重如山。 ? 趙郡李氏的六大房系,每房子孫都有眾多的杰出者,僅唐朝就出宰相17名,正因為如此,趙郡李氏的名聲遠揚。趙郡這個地方,也成為有名的郡望。趙郡李氏的后裔,無人不為自己的門庭而感到榮耀無比。 ?閱讀全文(543) | 回復(4) | 引用通告(0) | 編輯 Re:李姓起源〖李姓家族〗
作者:楊力云 發表時間:2008-06-13 13:07:17
起名按順序,我是開字排
作者:59.62.94.* 發表時間:2008-07-24 11:41:48
山東博興谷王李氏,其祖上在1406年(明洪武四年)由河北棗強遷此,尋同宗.
作者:60.214.83.* 發表時間:2008-11-01 16:06:15
請問有人知道江蘇興化的李氏族譜嗎?有無“昌”字輩的?若有知者,請告知,萬分感激。
作者:李立新 發表時間:2008-11-08 02:21:39
查在唐末時遷徙到山東嶧陽石門李氏家族的經過,尋基族是哪一支。
作者:117.69.64.* 發表時間:2009-02-09 21:46:42
如有拜托回復QQ756600316
作者:117.69.64.* 發表時間:2009-02-09 21:49:14
2樓的 咱倆同宗啊 我是山東濟南的 都是棗強遷過來的 時間也一樣啊?手機13589076481? QQ429539501
作者:李曉 發表時間:2009-03-21 17:24:07
山西李氏分布情況那里有
作者:124.163.178.* 發表時間:2009-03-24 22:13:59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