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在线一区,婷婷六月天在线,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红,亚洲欧美天堂,aaaaa级毛片,成年人在线免费观看

族譜錄LOGO

姓氏:

拼音:RAO  

03-07

178972次

9人

12個

204個

933人

101部


站長: 饒有武 管理員: 饒曾國 饒國平   [申請管理員]
[主樓] 家譜研究立論寫作芻議  [精華]

立論寫作芻議
赤壁上官人莊饒有武撰
一、什么是立論
在家譜研究中,寫立論文章是不可少的。什么是立論呢?
立論是運用充分有力的證據,從正面證明你自己新提出的論點是正確的,或證明前人已提出的論點是正確的。家譜考證中,后者用得比較多。與立論類似的有駁論,駁論是論證別人的論點是錯誤的,批駁別人的論點有時是為了確立自己的、與之相反的或不同的論點。駁論不是不服,不是抬杠,必須用確鑿有力的論據駁倒對方的論點。
家譜考證中,往往立論和駁論同時使用。有時有破有立,即批駁他人的觀點,進而確立自己的觀點;也可以破而不立,只是批駁他人觀點,而不提出新的觀點。
如《中華饒氏》總第五十期佐奇先生所撰《饒竦、饒魯是兩位先祖》一文中有立有駁,且是先立后駁。先引用大量的證據證明饒竦、饒魯是兩位不同的先祖,再批駁饒竦、饒魯是同一人的錯誤論點。先立后駁,先使自己的論點站住了腳根,再批駁他人的論點則有順理成章之效。若先駁后立,則有水到渠成之功。選用哪種方法要看具體情況。如我寫的《蒲圻饒氏來自何方》一文,是先駁后立。先將我譜上有關祖籍地的種種說法逐一排除,再列舉種種論據證明我的論點“派出修水”是正確的。
二、立論三要素
一篇立論文章是由論點、論據和論證三個要素構成的。
■1、論點:是通過論證要確定其真實性的判斷。論點也叫論題,或叫要證明其正確性的觀點。
對事物作出判斷的語句叫命題,論點就是一個命題。正確的判斷叫真命題,錯誤的判斷叫假命題。如“和尚是光頭”是真命題,而“光頭是和尚”則是假命題。既然命題有真有假,所以就需要證明。如“饒本堯后”就是一個命題,通俗說法叫做一個判斷。
如果你要寫一篇文章,說明現在的饒姓是堯帝的后代,那么“饒本堯后”就是一個論點,或者叫論題。這個判斷是前人提出來的,我們再進行論證,是為了探索其真實性,通過論證,使大家確信我們的確是堯帝的后代;或寫成駁論,否定這個命題,論證我們不是堯帝的后代。
再如,“千二公生于1222年”、“元亮公為兩浙安撫史”,這些都是論點,分別是對先祖的出生時間或所任官職的判斷,是前人提出的,是真是假,需要后人進行論證。
論點也叫論題,是一個命題,是一個判斷句。
論點要鮮明,不能含糊不清,模棱兩可。
論點可作為文章標題,也可以在文章開頭提出,開門見山,直截了當,使讀者一目了然,知道你要說什么,迅速進入你的論證思路;也可在文章結尾提出,或在文章中間提出。如《饒竦、饒魯是兩位先祖》,是一個典型的判斷句,是論點作為文章標題的例子。
又如,《中華饒氏》總第49集載寶忠先生的《早期大埔縣人文歷史與茶陽饒氏淵源初探》,這也是一篇立論,“探”是探索的意思,探索后總要得出一點名堂來,不能白探,探索出來的結論就是論點。這篇文章先列舉“明清時期饒氏祠堂對鄉民進行教化的作用”,以及“饒氏在科舉中取得功名對鄉民的激勵作用”這兩個事實論據,隨后得出“早期饒氏士大夫對大埔人文歷史進程有積極的影響”這一論點。論點在文后出現,與標題是相適應的。既然是“探”,則應陳述事實后再得出論點。要是文章一開始就拿出論點就不是探了。文章最后的一個設問句“是不是茶陽饒氏人文歷史還在起教化作用呢?”其實這也是一個論點,答案是肯定的。因為在提出這個問句前,已經用“父子進士牌坊仍然矗立”和“海內外游人慕名瞻仰”來對這個論點進行了論證。答在前,問在后,很有藝術性。

作者:饒有武   回復:16   發表時間:2020-05-26 12:11:13

族譜錄紀念網
[回復] 回復家譜研究立論寫作芻議

■2、論據:用來確定論點真實性的判斷,是使論點成立并使人信服的理由或根據。說通俗一點,論據就是證據,是支持論點成立的證據?!拌F證如山” 就是說證據確鑿,象山一樣不能動搖。論據是進行論證必需的材料。
根據本身的性質和特征,論據可分為事實論據和道理論據兩大類。事實論據是對客觀事物的真實的描述和概括,直接現實,“事實勝于雄辯”,因此是證明論點的最有說服力的論據。事實論據包括歷史事件,具體事例、概括事實、統計數字、親身經歷等等。道理論據是指那些來源于實踐,并且已被長期實踐證明和檢驗過,斷定為正確的觀點。它包括經典性的著作和權威性的言論,以及自然科學的原理、定律、公式等。
作為論據的判斷中,絕對不許出現“可能”、“大約”、“也許”、“好像”、“估計”這些模棱兩可的不確定詞語,這樣的判斷作為論據,是用豆腐建房,不攻自破。如“三沙可能是鯉魚洲饒氏”是不能作為論據的。
有些論證是分層次的,在確定某一判斷的真實性過程中,如果引用的論據(第一層論據)是還沒被證實真實性的判斷,就要引用其他判斷(第二層論據)對這些論據進行論證。如此類推,還可以有第三層論據、第四層論據等。說簡單一點,要證明你的論點成立,要用到論據A,而A未被證實過,得先用B來證實A的真實性,但B也沒被證實過,得用C來證實B的真實性,等等?!瑿→B→A→論點成立。
多層論據是相連的,如鎖鏈一樣,環環相扣,中間斷了一節,則證據鏈就斷了,論證就失效了。
如陳景潤在證明《哥德巴赫猜想》1+2時,先創造并證明了一條從未有過的定理,被稱為“陳氏大定理”,再用這條定理作為論據來證明1+2。
特別需要說明的是,若要論證“某先祖生于某年”、“饒本堯后,益食為饒”、“元亮公為兩淅安撫史”這樣的有關姓源、得姓、始祖年代、始祖官職等命題,論據必須來自家譜以外,家譜上的判斷是不能作為論據的,自己證明自己是沒有用的。如兩人打架,各說各有理,警察處理時要找來不相干的第三者作為證人,綜合三人的證詞才能作出判斷。要是家譜上說什么就是什么,那就不需要考證了。家譜上只有通過驗證了的判斷,或陳述的客觀事實,才能作為論據。家譜可能造假,但家譜以外的古籍不是饒姓人寫的,外姓人沒有義務,沒有動機,也沒有必要在幾百年前就有預見來為你造假。
我當年在考證我們的始遷祖千二公的年代時,除了家譜上說的生于1222年外,找不到其他任何論據,正面的反面的都找不到。因為千二公是一個普通老百姓,不可能載入史冊,哪兒找得到他的資料呢?后來找到了第七世伯玉公的有關資料,一個是《蘇州衛選簿》上有關伯玉公的岳父的年代,用他岳父的年代來推算伯玉公夫人的年代,再用他夫人的年代來推算伯玉公的年代,這是第一個證據;又在《蒲圻縣志》上找到伯玉為“宣德元年歲進士”,據此確立伯玉公的年代,這是第二個證據。兩個證據都指向同一個年代,才確立伯玉公的年代。幸好伯玉公和他的岳父都是官宦,史籍上有記載,不然就是一個無頭案,無法考證。確立了伯玉公的年代后,再逐步向上推算,證實其父親、祖父,一直到千二公,這六代人的出生時間,都符合人類繁衍規律,從而確立千二公的年代。此論證第一個論據,就用到了多層論據。使用多層論據論證是復雜的論證。
在一個論證中,只能有一個論題,論據一般有多個。論據越多越好,只有一個論據叫做孤證。有孤證總比沒證據好。家譜考證中有時連孤證也找不到,所以說家譜考證是非常艱難的,有的判斷甚至是無法考證的。

作者:饒有武   發表時間:2020-05-26 12:12:35

[回復] 回復家譜研究立論寫作芻議

論據必須真實可靠,并且與論點要有必然的邏輯關系。
3、論證:論證是用論據證明論點的過程,或者說,是用論據進行邏輯推理,得出論點的過程。論證的過程就是推理的過程,是對論據進行科學的分析,建立論據與論點之間的邏輯聯系,從而確定論點的正確性。一個論證過程可以只包含一個推理,也可以包含一系列推理。一個論證可以是多層次的,各層次間是平行的關系,同時指向同一個目標—--論點。
論證方式有舉例論證,道理論證,對比論證,比喻論證等多種論證方式。
①舉例論證——列舉確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證明論點。
例如,我們若要論證“天才出自勤奮”,則可列舉古今中外成名者個例,來進行論證。
再如,《中華饒氏》總第47集《卷首》中,以秦穆公“賜酒赦免偷馬人”的故事,來論證“以德報怨終受益”的論點。(文中一詞用反了)這也是舉例論證。
饒小琴先生在《中華饒氏》總第51集《古代姓氏與宗族文化》一文中,大量使用了舉例論證。充分挖掘宗譜中的事例,歸納出自己獨到的見解。
②道理論證——也叫引用論證。引用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們公認的道理等來證明論點。是引經據典分析問題、說明道理的論證方法。引用可以明引,交代所引的話是誰說的,或交代其出處;也可以暗引,即不交代所引的話是誰說的或出處。
還可以用民間諺語俗語作為論據, 民諺俗語充滿了真知灼見,揭示客觀事理,世代相傳,具有極強的生命力,為廣大群眾所接受認可。
例如:梁光榮在《試論孟涓公的〈隋唐五代梁氏族譜序〉》一文中說“據考證,東原梁氏和晉江梁氏之先祖分別是44世毗公的幼子玄粟(生于584年)和長子玄侃(生于556年)。俗話說‘長房出免輩’、‘長房的孫子末房的爺’,?所以,僅從不同支脈的兩人輩分,是不能準確判斷兩人年齡差異的”。 “長房出勉輩”、“長房的孫子末房的爺” ,意思是同時代長房的輩分較低,幺房的輩分較高。這里用這兩句俗語,來作為“輩分不能確定年齡” 的論據,說明了輩分高的不見得年紀大,輩分低的不見得年紀小。
③對比論證——用正反兩方面的論據作對比,在對比中證明論點。
例如,《寬容是美德》一文,由“ 理發師給周總理刮臉,總理咳嗽了一聲,刀子把臉刮破了,理發師十分緊張,不知所措。周總理和藹地說:‘這不能怪你,我咳嗽前沒有向你打招呼,你怎么知道我要動呢?’”引出話題,再以李世民不計舊惡、量才重用,秦始皇不計前嫌、廣納賢才的寬容美德從正面論證。然后從反面論證,“慈禧太后與一大臣下棋,對方無意中說了一句:‘我殺老佛爺的馬?!褥淮笈骸銡⑽业鸟R,我殺你全家’,于是這位大臣被滿門抄斬”。運用了對比論證的方法,論證了寬容是美德這一論點。

作者:饒有武   發表時間:2020-05-26 12:13:19

[回復] 回復家譜研究立論寫作芻議

④比喻論證——用人們熟知的事物作比喻來證明論點。此外,在駁論中,往往還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批駁方法和“歸謬法”。在多數議論文中往往是綜合運用的。
例如,魏徴的《諫太宗十思疏》中云:“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以樹長、流遠,來比喻國安,用固根,浚源,來比喻積德,本體與喻體之間便通過相似點得以關聯,形象地論證了論點。
⑤歸納論證——也叫“事實論證”。它是用列舉具體事例來論證一般結論的方法。
⑥演繹論證——也叫“理論論證”,它是根據一般原理或結論來論證個別事例的方法,即用普遍性的論據來證明特殊性的論點。
演繹與歸納是相反的,演繹是從一般到特殊,歸納是從特殊到一般。
⑦類比論證——是從已知的事物中推出同類事例子方法,即從一般到特殊的論證方法。
⑧因果論證——通過分析事理,揭示論點和論據之間的因果關系來證明論點。 因果論證可以用因證果,或以果證因,還可以因果互證。
形式是為內容服務的,方法是為目的服務的。不管用什么方法,目的都是說明你的論點是正確的。采用何種方法進行論證,要看我們收集到的論據來確定。論證必須嚴密,力爭做到滴水不漏。
有時要用到多層論證。多層論證是從不同的方面對論點進行論證。多層論證與多層論據不同。多層論據必須緊密相連,不可脫節,少一節都不行;而多層論證則是相對獨立的,甚至可以是毫不相干的,多一層或少一層沒有關系。雖說多層論證層次越多越能說明問題,但也不能沒完沒了,應選取最有說服力的、與論點邏輯聯系最緊密的論證。

作者:饒有武   發表時間:2020-05-26 12:14:06

[回復] 回復家譜研究立論寫作芻議

三、立論需要注意的問題
題目不要過大
《中華饒氏》曾刊載一篇文章《論族譜與族譜編修的基本格式》,看標題中的“論”字,應該是一篇立論,看標題中的“族譜與族譜編修的基本格式”,應該是一篇說明文,這個標題不倫不類。細看文章內容,第一段是“什么叫家譜”,第二段是“家譜的內容及作用”,第三段是“家譜的歷史”,第四段是“家譜的構成”,第五段是“應注意的問題”。沒有論點,沒有論據,當然就沒有論證過程,立論三要素一個也沒有,跟立論完全不搭界,只不過是一篇普及家譜常識的小文章,字數不過三千來字,讓人覺得頭重腳輕,文不對題。要是把題目改為《家譜及其內容》,既確切,又簡潔。
再如《×氏祖源考》,也是一個大題目。要“論”要“考”,沒有幾千萬把字,是展不開的。大題之下,其實難副!
標新立異要謹慎
人類總是在不斷發現、不斷創新中前進。家譜研究也是一樣,我們應該廣泛閱讀,勤于思考,力爭在家譜研究中有新的發現,有所突破。但要提出新觀點,顛覆古譜中的判斷,則一定要慎重,沒有充分的論據,不可隨意立論。
例如,有一篇文章,想否定古譜中關于元亮饒氏源流“饒本堯后”的判斷,提出新的源流,列舉了數個論據來論證他的新論點。除第一個論據與論點有關聯外,其他幾個論據與論點并無必然的邏輯聯系,特別是最后一個論據還用了不確定詞語。這樣的論證是不會被人接受的,當然不會被認可。
再說,此類立論,是推翻前人的觀點,建立自己的觀點,應該有破有立,即先要用駁論的方法否定舊論點“饒本堯后”,再論證新的論點。不破則不立,此文沒有駁論,立論也沒立起來。大膽探索,精神可嘉,倉促立論,實不可取。
有些判斷在人們心中是根深蒂固的,如“饒本堯后,益食為饒”、“發祥平陽,緒衍西江”等。沒有充分有力的論據,是難以推翻的。在沒有找到可靠的論據之前,不可急于求成。如果你覺得某個話題有探討價值,可以寫一些猜想或推測方面的文章,闡述你個人的觀點,引起大家的注意,吸引大家一起來探討。想當然的論據、論證只會貽笑大方!我們應該采取謹慎的態度。

作者:饒有武   發表時間:2020-05-26 12:14:45

[回復] 回復家譜研究立論寫作芻議

要注意立論的三要素
立論文中,論點、論據、論證,三者缺一不可。必須論點鮮明,論據可靠,論證嚴密。
要是從網上搜集一些資料,或是從饒家自家的家譜中摘錄一些資料,并未經過驗證,七拼八湊,寫成一篇文章,有論點,有論據,對論據卻無分析,未能建立起論據與論點之間的邏輯關系,這不是什么立論;或材料堆砌,卻無明確的觀點,也無分析論證,這也不是什么立論,只是一個柴火堆而已。甚至有人將自己的猜測、臆想作為論據,這樣的論證只會讓人覺得可笑。或所列出的論據與論點沒有必然的邏輯關系,東扯西拉,得不出正確的推理,這樣的論證是無效的。
例如,“光輔公定元亮公為一世祖”,有人將這個判斷經常掛在嘴邊。元亮公為一世祖真的是光輔公所定嗎?有誰考證過這個判斷嗎?查看光輔公所撰《宗支圖序》,根本就找不到“元亮”二字,好不容易在落款“皇宋大中祥符元年正月吉日”中找到一個“元”字,打著燈籠也找不到一個“亮”字。連名字都沒提,何來定他為一世祖?定元亮為一世祖,肯定不是光輔所定,而是后人所定。后人自己想把元亮定為一世祖,這是他自己的需要,于是栽贓于光輔,借光輔之口,來提高這個論斷的權威性,從而提高元亮為一世祖的合法性?!肮廨o公定元亮公為一世祖”是一個虛假論據,用虛假論據來論證,是達不到論證目的的。請查看我寫的《讀譜札記1》和《讀譜札記3》相關內容。

作者:饒有武   發表時間:2020-05-26 12:15:40

[回復] 回復家譜研究立論寫作芻議

要認識到考證的艱難性
家譜考證主要是考證祖源、得姓、遠祖世系、始祖、祖籍地等。
⑴、我們常說“木本水源”,指的是樹木的根部及水流的源頭,家譜文化中以此來比喻祖宗淵源。如饒姓“源于尹祁氏”、“源于姜姓”、“源于媯姓”、“源于嬛姓”、“源于嬴姓”等等,說的就是饒姓的祖源?!耙媸碁轲垺?、“因山而饒”,是說明姓氏的來歷,還有“以邑為姓”的說法,如饒陽、饒州等帶有饒字的地名,因居于斯地而姓饒。這些是姓氏的來歷,叫得姓。祖源及得姓一般要追溯到幾千年之外,且說法不一,要想厘清是非常艱難的。
⑵、什么是“遠祖世系”呢?沒人給遠祖世系下過定義,是因為這個定義很難下。我想,既然是“遠祖”,顧名思義,應是時間、世次離得較遠的祖先。但卻不能從時間或世次上加以界定,這是因為各地情況不一樣,所以只能對這個概念進行靈活性的描述。
以當地始遷祖為界,始遷祖以前的為遠祖世系。
遷到當地后,當族群達到一定規模,世次達到一定的代數,且有一定的年數,這時生存環境也得到穩固,大家才想起來要修譜。這時始遷祖距當時修譜的時間不算太長,基本上是可靠的;遷到當地的世次不是太多,也是比較可靠的。但始祖以前的世系及祖籍地,經幾代人的口耳相傳后,就不清晰了,不可靠了。所以,以始遷祖為界是有道理的。
首修后插入的以前的世系為遠祖世系。
現在的譜看來非常完善,該有的內容都有。其實,多數家族的首修譜是很簡單的,只有遷到當地的世系,甚至連序言都沒有,還是手寫本。多為關心家族傳承者編寫,有的是個人行為。在首修時,根據墓碑和經單薄上的記載,或根據家庭的記錄,可將世系提前一、兩百年。家譜由簡單的手寫本,到體例健全的譜牒,是各屆修譜的先賢不斷完善的結果。插入以前沒有的先祖的世系,是完善的內容之一。例如,我們赤壁饒氏一修、二修、三修譜上都只有赤壁的世系,是手抄本,四修時才在江西譜上抄錄始遷祖以前的世系。
插入的遠祖世系一般是照別處的譜抄的。別處譜上的遠祖世系是胡編的,只能叫做“傳說世系”或者“傳疑世系”。要把前人都搞不清的遠祖世系搞清楚,是很難的,幾乎是不可能的。
宋朝以前的世系為遠祖世系。
中國修譜,唐朝和唐以前都是官修,為官府所壟斷,一直到宋朝時民間才出現私修,這是我們看不到唐朝譜序的原因。唐朝官家編纂的《氏族志》和《姓氏錄》,只記載了李氏及其外戚和少數顯赫的家族,不足三百姓,大多數姓氏榜上無名。并且是官府文書,民間哪兒看得到呢?況且,武則天在編《姓氏錄》時,把以前編的《氏族志》全部收繳焚燒了。再說,我們饒姓在唐朝以至當今,根本不是什么顯赫家族,進入《氏族志》和《姓氏錄》的可能性很小,所以,即使有少數家族在宋朝開始修譜,也是從頭開始,無資料可借鑒。要寫宋朝以前的世系是不容易的,不得已只好胡編。將宋朝以前的世系劃為遠祖世系是根據中國修譜歷史而定的。
總之,遠祖世系是時間隔得久,世次比較遠,無資料借鑒而編出來的或抄來的、不可靠的世系。要證實這樣的世系是真的,比登天還難!要想重新編出正確的遠祖世系,就是水中撈月,癡人說夢。
比如,“宋朝祖宗唐朝孫”的世系,能厘清嗎?饒廷直、饒魯錯了,換成“饒無影”、“饒無蹤”行嗎?饒廷直、饒魯是胡編的,饒無影、饒無蹤就不是胡編嗎?

作者:饒有武   發表時間:2020-05-26 12:16:33

[回復] 回復家譜研究立論寫作芻議

⑶、十個始祖九個官,是真的嗎?要想證實吧,找不到證據;要想否定吧,倒是很容易,史籍、方志上一查就知道真假了,但卻不甘心,也舍不得,畢竟始祖是官宦,管他真假,大家臉上都有光彩。再說否定先祖的官職,有誰敢呢?不是大學者、權威,誰有這么大的膽子?能提出質疑的就算不錯了。崇陽饒浩良和汀州饒新南都對他們當地的始祖所任官職進行過考查,說明他們有實事求是和認真負責的態度,他們是第一個敢吃螃蟹的英雄。對于先祖頭上戴的莫須有的烏紗帽,就如“皇帝的新裝”,誰也不愿意說皇帝是光身子。烏紗帽的真偽,有人不愿說,有人不敢說,更多的是不知道。比如“元亮公為兩浙安撫史”,有誰能證實,有誰敢否定?證實不能,否定不敢,進退維谷,是十分艱難的。
對于古譜的考證,可能會欲干不能,欲罷不忍。我們要充分認識到考證的艱難性。

作者:饒有武   發表時間:2020-05-26 12:17:18

[回復] 回復家譜研究立論寫作芻議

5、要學習立論的基本方法
家譜研究者有的沒有受過寫作的專業訓練,或在學校學過這方面的知識,早就還給老師了。雖說有一定的文化,卻沒有寫作的基礎知識和邏輯知識,學習一些立論的寫作方法和基本的邏輯知識是很有必要的。
例如,《中華饒氏》刊載的一篇立論,論證時用了三段論推理,因為省略了的大前提是錯誤的,推出的結論當然對不了。這是因為缺乏邏輯知識。
翻看家譜論證文章,發現用虛假論據,或用未經證實的判斷來作為論據的,比比皆是,俯首可拾。我也一樣,有時自覺或不自覺就用上了。我看過一篇碩士論文,就是以家譜論家譜,用了不少的虛假論據或未經考證的判斷。有導師指導、把關的碩士論文都會出現這樣的問題,一般人出現這樣的問題就不足為奇了。這是值得我們以后共同注意的問題。

作者:饒有武   發表時間:2020-05-26 12:17:52

[回復] 回復家譜研究立論寫作芻議

四、立論習作舉例
家譜需要考證
(注:這是用論點作標題)
網絡上流傳一句名言:“攝影師可以說他的鏡頭是真實的,但沒人敢說他的家譜是真實的”。饒旭華先生在《中華饒氏》總第54集《借鑒 揚棄 整合 豐富》一文中說:“族譜中的謬誤也是普遍性的,并非個例”;饒新南先生在《中華饒氏》總第41集《饒氏汀州公考略》一文中說:“對于任何古譜,我們都得十分慎重,按照實事求是的態度,反復考證,不能不假思索地照抄照搬,以訛傳訛,更不能盲目地迷信”。這些論斷都是正確的,是閱讀過大量譜牒文獻和對古譜有過深入研究,才得出的正確判斷。各姓家譜中的遠祖世系基本上是胡編,得姓基本上是胡扯,始祖基本上是胡吹。家譜中的錯誤并非一家一姓,各姓都是一樣。通過家譜研究的不斷深入,這個觀點逐步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因為家譜普遍存在錯誤,所以需要考證。
(注:以上是第一層論證,引用論證,引用他人言論作為論據,說明家譜有錯,需要考證)
有的人能看出自己的家譜有錯,有的人看不出自己家譜的錯誤。更有些人以正宗自居,認為只有自家的譜才是正確的,與之不同的譜全是錯誤的。要是某歷史名人在他家的譜中有,在別人的譜中也有,他說是別人抄襲他家的。甚至有人要求編修通譜時廢除其他不同的世系,按他家的世系編排。有些人要是看到與他的家譜不同的說法,就暴跳如雷,橫加指責。你要是說他家的譜是假的,他會跟你翻臉。你要是懷疑某一李姓人不是李世民的后代,或某一劉姓人不是劉邦的后代,他會跟你拼命。
(注:上段文字指出有人對家譜錯誤認識不足,是一段過渡語言,起承上啟下的作用,引出下面的第二層論證)
其實遠祖世系幾乎沒有真的。不光饒姓是這樣,其他各姓也都一樣。為什么會這樣呢?
(注:“遠祖世系是假的”是第二層論證中的第一層論據,因為遠祖世系是假的,所以家譜需要考證。下面使用第二層論據先來論證第一層論據“遠祖世系是假的”,第二層論據有五個論據,第一至第四個論據是事實論據,第五個論據是道理論據)

作者:饒有武   發表時間:2020-05-26 12:18:46

[回復] 回復家譜研究立論寫作芻議

①在《中華饒氏網》上看到一篇清朝嘉慶十六年寫的序文,云“唐之季世,士大夫不知講而譜牒大廢,繼以五代之擾攘,安在而不殘篇斷簡也。宋代諸先儒始講明之譜系,復興于世”,這段話的意思是:過去做官要看出身,因此家譜很重要。到唐朝末期大興科舉后,不講出身,不靠門第,只要考得上就可以做官,所以家譜不被人們重視,因而逐漸衰落。又經過唐朝以后“五代”戰亂紛雜的年代,家譜哪里還有完整留下來的呢?到了宋代,先世儒者才講明世系,使家譜再次興起。簡單地講,這段話的意思是:沒有老譜,到宋朝才重新編寫世系,流傳于世。這段敘述與中國修譜的歷史是基本相符合的。是不是宋朝編寫出世系姑且不管(恐怕不是),宋朝人寫唐朝的世系,事隔幾百年,講得清說得明嗎?這樣的世系靠譜嗎?
②又有一篇清嘉慶庚午年寫的《宗支圖序》云:“先世譜系經兵戈擾攘 水火之不測,編殘簡脫 失于查考,故各自為族而相沿久矣。……邀同族祖風鳴偕往外地抄錄世次”。意思是:老譜沒有了,世次是從外地抄錄而來的。修譜時因缺少先世資料,無法做到水有源樹有根,不得不到外地抄錄世次,饑不擇食抄錄來的世次能保證其真實性嗎?更有甚者,有的家族的世系是譜匠提供的,譜匠把為別的支系用過的版本移花接木,安插在不知遠祖世系的家族上,既解決了世系的問題,又免了排版之累,一舉兩得。這樣的世系無真實性可談。
“……失于查考,故各自為族而相沿久矣”,意思是:原來很長一段時間大家都是各修各的譜,沒有統一的世系,后來才統一的。什么時候統一的呢?民間修譜始于宋,盛于清,廿一世紀初掀起前所未有的高潮。現在很難看到宋朝的譜序,就是有宋朝的序也未必是真的,明朝的也不多見,見得多的是清朝和民國,唐朝的一篇也沒見過。我閱讀過的大量譜牒文獻,包括外姓的,從這些譜牒文獻來看,統一的時間應該是在清朝“康乾盛世”。此序落款“皇清嘉慶庚午”就是一個最好的注解。古人云“盛世修譜”,康乾時期百余年,社會穩定,經濟繁榮,人口猛增,給修譜提供了社會基礎和物質基礎。倉廩實 而知禮節,物質文明促進了精神文明,尊祖敬宗、編修家譜之風應運而生。而眾多家族沒有家譜,或舊譜已毀,事隔幾百年或幾千年的世系,神仙也無法弄清楚,無從編寫。但修譜講究窮其源、溯其根,否則就不會被認可。不得已只得亂接世系,假的總比沒有強,反正也沒人知道。清朝人寫唐朝人、宋朝人,甚至遠古的世系,你難道認為是真的嗎?

作者:饒有武   發表時間:2020-05-26 12:19:17

1 [2] 最后一頁 跳到 頁/共2頁
 
發表回復:
標題:
 
內容:
粗體 斜體 下劃線 插入超鏈接 插入圖片
  您目前尚未登錄,立即 登錄 | 免費注冊
 
 
驗證碼: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