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在线一区,婷婷六月天在线,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红,亚洲欧美天堂,aaaaa级毛片,成年人在线免费观看

族譜錄LOGO

姓氏:

拼音:HAO  

03-09

223380次

4人

5個

100個

1235人

117部


站長: [申請站長] 管理員:   [申請管理員]
[主樓] 棲霞縣的手稿《郝氏世譜》

有個朋友告訴我,郝肇發先生發現了清代著名經學家郝懿行的手稿《郝氏世譜》一冊。

據推測時間為康熙八年棲霞十世郝纘祖創修首冊《郝氏世譜》,乾隆五十年棲霞十五世郝懿行與其父郝培元父子二人續修撰寫此家譜的。此譜首列自己的始祖郝明遠以下三代皆為萊州人。即所說的"謹案:孝廉祖《行狀》云:郝氏先世萊州人。"其中"孝廉祖”是指作譜者郝懿行的先祖郝潔、郝晉二位為明代晚期的進士。

據載:郝潔,字元玉,號他山,棲霞六世,諱如金公長子,萬歷癸酉舉人,丁丑進士,任安徽蒙城縣知縣,調廣東海寧縣知縣,授文林郎。又據《萊州府掖縣北陵郝氏世譜》郝潔,生正德丁丑(1517年),卒萬歷甲子(恐誤,天啟四年甲子)(1624年)。一說嘉靖二十六年丁未(1547年)五月初七日,
郝晉,字康仲,號崑岳,棲霞八世,由縣學生中天啟辛酉舉人,崇禎戊辰進士,歷任四川巴縣知縣,行取四川道監察御史,順天府丞、府尹,提調學院兵刑兩部左右侍郎,保定巡撫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授資政大夫。又據《萊州府掖縣北陵郝氏世譜》載:郝晉,生萬歷乙酉(1585年),卒順治乙未(1655年)。一說郝晉,生于萬歷十三年六月初十日申時,卒于清順治十二年八月十三日,年僅三十六歲由縣學生中天啟元年辛酉科舉人,崇禎元年戊辰(時值四十三歲)考中進士。
《行狀》,稱“狀“,以后稱之"行狀"或“行述“(也謂之"事略">。敘述死者世系,生平、生卒年月、籍貫、事跡的文章,常由死者門生故巨吏或親友撰述,留作撰寫墓者或史官提供立傳的依據。如南朝梁劉勰撰《文心雕龍·書記》說:"體貌本原,取其事實,先賢表謚,并有行狀,狀之大者也。"又有唐代李翱為韓愈寫過行狀,但他在《百官行狀奏》寫道:"由是事失其本,文害于理,而行狀不足以取信。"在歷史上許多著名的行狀有:《大唐故三藏玄奘法師行狀》、《赴英州乞舟行狀》、《袁中郎行狀》、《司馬溫公行狀》、《節寰袁公行狀》等,另有“逸事狀"只記逸事,富于文學色彩,是行狀的一種變體,如唐代柳宗元撰《段太尉逸事狀》。


在表1,登州府棲霞縣族譜創修一覽表中,序號10,康熙八年,《曬書堂支譜》,十世郝纘祖,附監生。
最初譜名《郝氏世譜》,到清光緒十年易譜名《曬書堂支譜》。因為在康熙八年己酉(1669年)十世郝纘祖創修的《郝氏世譜》說;三世亮配林氏,生經、綸、繹、緯。自此分為三支,謂初分老三支(繹),次分支老三支,亮公支下三支,四世繹,配楊氏、于氏生一男:如金。歷敘至郝纘祖子孫三代,第二次在乾隆五十年乙巳(1785年)再續至十五世郝懿行這一代。光緒十年甲申(1884年),棲霞十七世郝聯薇等續修正式出版《曬書堂支譜》發行于世。

郝纘祖,字念貽,諱瑸公長子,棲霞十世,附監生。生順治六年己丑(1649年)五月初一日己時,卒康熙三十五年丙子(1696年)八月二十八日戌時,配萊陽縣趙氏。
郝培元,字萬資,號梅葊,諱光宏公子,棲霞十四世,兩舉優行歲貢生,候選訓導,例贈修職佐郎,著有《梅叟閑評》傳世,生雍正九年辛亥(1731年)十一月十七日亥時,卒嘉慶五年庚申(1800年)十一月初八日辰時。
郝懿行,字恂九,一字尋韭,號蘭皋,諱培元公長子。乾隆丙午優貢生,中本省戊申舉人,嘉慶己未進士,任戶部江南司主事。加一級授奉直大夫,祀鄉賢祠。生乾隆二十二年丁丑(1757年)七月初六日午時,卒道光五年乙酉(1825年)二月初六日卯時。
郝聯薇,字小翔,號近垣,諱云鵠公第三子,棲霞十七世,以布衣投效軍營屢著勞績,保薦知縣。賞戴藍翎補直隸平谷縣知縣,調署三河縣知縣,升涿州知州,獲盜以同知用以辦理涿州團練,著有成效以知府用調署昌平州知州,升授順天府東路同知。生道光十二年壬辰(1832年)十二月初九日卯時。

作者:郝運江   回復:8   發表時間:2020-08-20 12:25:02

族譜錄紀念網
[回復] 回復棲霞縣的手稿《郝氏世譜》

更正補充:

一說郝潔,生于嘉靖二十六年丁未(1547年)五月初七日,卒于萬歷三十四年丙午(1607年)。

作者:郝運江   發表時間:2020-08-20 12:41:46

[回復] 回復棲霞縣的手稿《郝氏世譜》

棲霞縣郝氏曬書堂支譜


郝氏世系考
謹按姓纂,郝出于太昊氏之佐郝省氏。帝乙時,子期封太原郝鄉,因氏焉。《廣韻十九鐸》:郝姓下,亦本其說,獨不言郝省氏。而《姓氏急就篇》,既引廣韻,又引唐表,云出自郝省氏,則仍用姓纂之文。表又云,裔孫期封於太原之郝鄉,蓋以裔孫蒙郝省氏而言。若依廣韻,不言郝省,將不知子期者為何人矣!表又云,裔孫晏,秦上卿,則以裔孫蒙期而言。晏孫瑗,太原守,生夔,漢匈奴中郎將。此皆太原之郝之著名於秦漢間者也。懿行謹按:匈奴中郎將,當依姓纂,作上谷太守,表蓋誤耳。急就篇云,漢郝賢、郝黨、郝潔,魏郝昭,吳郝普,晉郝隆,隋郝瑗,唐郝處俊、郝珽玉、玭,宋郝質、郝仲連;晉匈奴郝度元、燕郝晷。懿行謹按:晉有兩郝隆。一字佐治,是曬腹中書者,一字弘始。同姓名者,俱見《世說新語》。又晉亦有郝普,字道匡,太原襄城人,仕至洛陽太守。見《世說賢媛》篇注引,郝氏譜又引汝南別傳襄城郝仲將云云,豈仲將即道匡,或一人而有兩字歟?將同姓名者耶?《華陽國志序》志篇,有烈士郝伯都,閬中人,在后漢時,唐書藝文志雜藝術類,有郝沖《投壺經》一卷,別集類有《郝默集》五卷,據志所列,按其時代,默蓋晉時人,沖后漢人,或晉初人也。姓纂又云,后漢郝蘭,后梁太傅郝潔,后燕從事中郎郝略,桓溫參軍郝隆,唐太原尉郝昕,并太原人。則知此皆太原之郝之支流馀裔也。晉宋之間,有自太原徙丹楊,又徙安陸者。據唐表云,夔裔孫,晉末因官徙潤州丹楊。七世孫廻,又徙安陸。自此,安陸之郝,又為著姓。以下迄於隋唐間矣。據姓纂云,梁江夏太守郝廻,自丹楊居安陸,生破敵,后周沔州刺史。(按刺史表作太守恐誤)新吳伯,敵孫相貴,唐滁州刺史,生處俊、處杰。處俊中書令。甑山公子北叟司議郎、南容秘書郎。處杰鄜州刺史。(自廻以下唐表俱依姓纂不具錄)姓纂又云,京兆盩厔有此姓,然則太原之郝,其后支分派衍而為丹楊、為安陸、為京兆。要皆繼別之小宗,其大宗固以居太原者為鼻祖矣。由唐迄宋,有自太原徙潞,又徙澤之陵川者,曰祚,曰升,曰天挺字晉卿。金史隱逸有傳。(按:時又有郝天挺,字繼先,出於朵魯別族封冀國公謚文定,元史別有傳)曰思溫,曰經字伯常。徙順天。當元世祖時,以風節文學顯,封薊國公,謚文忠。元史有傳。明初居青口村。今居霸州,又居定州。居定州者,亦以仕宦風節著。聞有居霸州之信安者,曰彬,字景文。仕元世祖。仁宗朝官至中書參知政事。以功名顯,元史有傳。自此順天之郝,又皆為著姓矣!當明永樂年間,有自棗強徙山東之齊河出家營者,曰仲良。(據霸州及齊河族譜)其后由濟而青,而萊,而登。此又順天之郝之支分派衍而皆為繼別之小宗者也。居霸州者,多顯仕。余嘗覽其族譜,首列始祖經。蓋不知以太原者為大宗。其序乃云:吾族本姬姓也,周初封霍叔於霍,而分封其支庶於郝。是說也,異乎所聞。余蓋疑而未敢信云。郝氏本非姬姓,與霍亦不同宗,當由土俗音譌,里巷鯫生創為異說。遂令郝霍二姓無妨謬語同宗。所謂數典忘祖,於古未聞。古讀郝音如釋也。登州之郝,至明初迄今,四百余年來未嘗見有舊傳族譜。蓋經兵火亡逸久矣!自頃因讀霸州譜,嘆其缺略未備,因檢姓氏諸書,博綜源流,庶幾先河后海之意。較若列眉,俾后人有以考其間文字及所引書,不避重復繁碎,唯求明晰。雖知筆墨蕪拙,不加芟潤。聊存此稿,為后世修譜系者有所取材;其亦滄海不遺細流之義也夫。
       道光四年甲申八月望日懿行謹識 時年六十有八

棲霞縣《郝氏曬書堂》支譜—
敘文
吾族,自明遠公徙居棲霞,迄今五百有余歲,未見印本族譜,蓋經兵火逸亡久矣!梅葊公曾手輯一卷,亦未終篇。聯蓀蓄志續修,自愧才短。族人能任斯事者,又皆奔走衣食,因徧囑四鄉族人,各錄支譜。聯蓀董其成擬集稿本。異日有修譜者,可為慿藉。而數年之久,應者無人。因思日月逝矣。歲不我輿,迺仿桐城方氏支譜式,謹修曬書堂支譜一卷,并將蘭皋公所存郝氏世系考,敬刊完篇,冠諸卷首,俾子弟翻閱,庶免數典忘祖之誚云。
光緒十年歲次甲申嘉平之吉十七世孫聯蓀時年六十有二謹識於順天東路廳署之若鏡軒

棲霞縣郝氏曬書堂支譜世系
十七世孫聯蓀、聯薇、聯茹、聯芬 謹修輯
十八世孫國瑞、國忠、國鎮、國斌 恭校
一世:明遠 生郝本
二世:郝本 生郝亮
三世:郝亮 生郝經、郝綸、郝繹、郝緯 殤
四世:郝繹 生如金
五世:如金 生郝潔、郝清
六世:郝清 生守栻、希哲
七世:守栻 生郝芳、郝晉、郝復、郝華
八世:郝晉 生郝瑸、郝琯 殤
九世:郝瑸 生纘祖、士夔
十世:纘祖 生作樞、作楑、作楫、作棟、作欐。
十一世:作樞 生郝倬
十二世:郝倬 生光宗、光宏、光宇、光貯(去貝旁)殤
十三世:光宏 生培元
十四世:培元 生懿行、懿林、懿徽 殤
十五世:懿行 生龍圖 殤、云鵠 原諱云翼、寅虎 殤
懿林 生云龍、云鵬
十六世:云鵠 生聯蓀、聯葵 殤、聯薇、聯茹、聯蕙、聯芬 出嗣、聯芝 殤
云龍 生聯芬
十七世:聯蓀 生國斌
聯薇 生國鎮、國斌 出嗣
聯茹 生國瑞、國珍
聯惠 生國忠
聯芬 生國賢、國柱
十八世:國斌 生恩桂
國鎮 生恩淦、恩承 出嗣
國瑞 生恩承
國忠 生恩霈、恩堪、恩煦、恩浩
國賢 生鴻恩、銘恩
國珍
國柱

棲霞縣郝氏曬書堂支譜小傳
十七世孫聯蓀、聯薇、聯茹、聯芬 謹修輯
十八世孫國瑞、國忠、國鎮、國斌 恭校
一世:始祖?諱?明遠公原籍直隸棗強縣,明洪武初由萊州府徙居棲霞縣。生卒未詳,配萬氏,父族生卒俱未詳。合葬城北郝家疃東北構(木改土旁)先塋。一子:諱?本。
二世:諱?本,諱?明遠公子。生卒未詳,配丁氏,父族生卒俱未詳。合葬郝家疃先塋。一子:諱?亮。
三世:諱?亮,諱?本公子。生卒未詳,配林氏,父族生卒俱未詳。葬郝家疃先塋。四子:長經、次綸、次諱?繹、次緯,殤。
四世:經,諱?亮公長子。
綸,諱?亮公第二子。
諱?繹,諱?亮第三子。生卒未詳,配楊氏、繼配丁氏,父族生卒俱未詳。合葬郝家疃先塋。一子:諱?如金。
五世:諱?如金,諱?繹公子。字子純,貢生,任山西太原府同知,授奉政大夫,生卒未詳,以曾孫諱?晉任保定巡撫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贈資政大夫,葬郝家疃先塋,配孫氏,贈宜人,貤贈夫人,少尹諱?荊山公女;繼配薄氏封宜人,貤贈太夫人,諱?侯華公女,生卒俱未詳。俱葬城西北山椅子圈。二子:長潔、次諱?清,俱孫太夫人出。
六世:潔,諱?如金公長子。萬歷癸酉舉人,丁丑進士,任安徽蒙城縣知縣,調廣東海甯縣知縣,授文林郎。
諱?清,諱?如金公第二子。邑庠生,儒官。生卒未詳,以孫諱?晉任保定巡撫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贈資政大夫,配鄒氏,贈太夫人,大尹諱?白石公女,生卒亦未詳。合葬郝家疃先塋。側室呂氏,生卒未詳,葬郝家疃先塋。二子:長諱?守栻,鄒太夫人出、次希哲,呂太君出。
七世:諱?守栻,諱?清公長子。貢生,任直隸無極縣知縣,授文林郎,入無極縣名宦祠,本縣鄉賢祠,以子諱?晉任保定巡撫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贈資政大夫,生卒未詳,配王氏,贈太夫人,父族生卒俱未詳。合葬城南翠屏山陽。側室劉氏,生卒墓俱未詳。四子:長芳、次諱?晉、次復,俱王太夫人出、次華,劉太君出;二女:長適監生林名標太,倉州知州養素子、次適邑庠生林兆祥,俱王太夫人出。
希哲,諱?清公第二子。國學生。
八世:芳,諱?守栻公長子。儒官。
諱?晉,諱?守栻公第二子。字康仲,號崑岳,由縣學生中天啟辛酉舉人,崇禎戊辰進士,歷任四川巴縣知縣,行取四川道監察御史,順天府府丞府尹,提調學院兵刑兩部左右侍郎、保定巡撫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授資政大夫,生卒未詳,配李氏,贈夫人,邑庠生諱?若蘇公女、繼配萊陽縣董氏封夫人,諱?緒公女,生卒俱未詳。合葬南鄉南菜村三樂山之陰。二子:長諱?瑸、次琯,殤。
復,諱?守栻公第三子。貢生,任保定府易州州判,授徵仕郎。
華,諱?守栻公第四子。邑庠生。
九世:諱?瑸,諱?晉公長子。字質生,號朱湖,由縣學生中順治丙戌舉人,生天啟三年正月二十二日卯時,卒順治十八年十二月初五日寅時,配牟氏,邑庠生諱?鈺公女,生天啟二年正月二十日寅時,卒康熙三十五年九月二十二日卯時。合葬西南鄉十五里堡西山北塋。二子:長諱?纘祖、次士夔,殤;一女:適國學生萊陽縣王政永,江南鳳宿兵備道副使一驥子。
十世:諱?纘祖,諱?瑸公長子。字念貽,附監生,生順治六年五月初一日巳時,卒康熙三十五年八月二十八日戌時,配萊陽縣趙氏,萬年縣知縣諱?榞(木改山旁)公女,生順治四年正月初三日辰時,卒雍正十三年九月初十日酉時,合葬西南鄉十五里堡西山北塋。五子:長諱?作樞、次作楑、次作楫、次作棟、次作欐;三女:長適邑庠生孫桂仙,清水縣知縣鏡子、次適國學生黃縣范汝梅辰州府知府乃蕃子、三未詳。
十一世:諱?作樞,諱?纘祖公長子。字靖臣,郡廩生,生康熙四年十一月十二日巳時,卒康熙三十年九月二十三日未時,配海陽縣趙氏,昭化縣知縣諱?緒公女,生康熙三年五月初二日卯時,卒康熙五十一年十月初八日寅時。合葬西南鄉十五里堡西山南塋。以弟作棟長子諱?倬為嗣。
作楑,諱?纘祖公第二子。廩生。
作楫,諱?纘祖公第三子。貢生。
作棟,諱?纘祖公第四子。貢生。
作欐,諱?纘祖公第五子。優行廩貢生。
十二世:諱?倬,諱作樞公子。字卓人,號云漢,附監生,考授州同,例贈儒林郎,以曾孫諱?懿行任戶部主事加一級,貤贈奉直大夫,生康熙二十八年十月初三日辰時,卒乾隆二十七年正月初三日丑時,配萊陽縣張氏,康熙辛丑進士諱?學孜公女,例贈安人,貤贈太宜人,生康熙二十七年七月初三日子時,卒乾隆二十四年三月十九日申時。合葬北鄉松山店西圓溝,四子:長光宗、次諱?光宏、次光宇、次光佇(去亻旁)殤;二女:長適萊陽縣邑庠生周紹家、次適邑庠生荊子埠林士超,貢生,翰子。
十三世:光宗,諱?倬公長子。廩貢生。
諱?光宏,諱?倬公第二子。字駿聲,邑庠生,以孫諱?懿行任戶部主事加一級,贈奉直大夫,生康熙五十一年五月初三日巳時,卒雍正十二年六月二十七日寅時,配萊陽縣張氏容縣知縣諱?天植公女,贈太宜人,奉旨旌表節孝入祠節孝祠,生康熙四十九年四月二十四日亥時,卒乾隆十六年正月二十四日未時。合葬西南鄉十五里堡西山南塋。一子:諱?培元。
光宇,諱?倬公第三子。歲貢生,候選訓導,例贈修職佐郎。
十四世:諱培元,諱?光宏公子。字萬資,號梅葊,兩舉優行歲貢生,候選訓導,例贈修職佐郎,以子諱?懿行任戶部主事加一級封奉直大夫,以曾孫聯薇任二品銜道員用順天府東路同知,贈通奉大夫,著有《梅叟閑評》傳世,本宅藏本。生雍正九年十一月十七日亥時,卒嘉慶五年十一月初八日辰時,配東廟后村林氏,貢生諱?檀公女,例贈孺人,誥贈太宜人,貤贈太夫人,生雍正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九日戌時,卒乾隆五十八年七月二十七日辰時。合葬城北金鉤塋,震山庚向。三子:長諱?懿行、次懿林、次懿徽,殤;二女:長適海陽縣廩生趙鳴吉,移居萊陽縣莊扶村、次適海陽縣趙觀本同知銜偉業子,移居萊陽縣奇格莊。
十五世:諱?懿行,諱培元公長子。字恂九,一字尋韭,號蘭皋,乾隆丙午優貢生,中本省戊申舉人,嘉慶己未進士,任戶部江南司主事,加一級授奉直大夫,祀鄉賢祠,以孫聯薇任二品銜道員用順天府東路同知,贈通奉大夫,所著《春秋說略》十二卷,《春秋比》二卷,《爾雅義疏》十九卷、《山海經箋疏》二十一卷,經順天府尹堂游(印)百川代奏:
進呈光緒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內閣奉,上諭前據順天府府尹游百川呈進已故戶部主事郝懿行所著書四種,當交南書房翰林閱看,據稱郝懿行學問淵博經術湛深,嘉慶年間海內推重所著《春秋比》、《春秋說略》、《爾雅義疏》、《山海經箋疏》各書精博邃密足資攷證,所進之書即著畱覽。欽此。
所著《易說》十二卷、《書說》二卷、《鄭氏禮記箋》四十九卷,并王太夫人所著《詩說》二卷、《詩問》七卷、《列女傳》八卷、《女錄》、《女校》各一卷,又經順天府兼尹堂畢(印)道遠、尹堂周(印)家楣代奏:
進呈光緒八年十二月初六日內閣奉,上諭前據順天府府尹游百川呈進已故主事郝懿行所著《春秋比》等書,有旨留覽,茲復據兼管順天府府尹畢道遠等續進郝懿行及其妻王照圓所著各書,當交南書房翰林閱看,據稱郝懿行顓意纂述闡明古義,其妻王照圓博涉經史疏解精嚴等語,郝懿行所著《易說》、《書說》、《鄭氏禮記箋》,王照圓所著《詩說》、《詩問》《列女傳補註》均著留覽。欽此。
又著有《竹書紀年校正》《晉宋書》,故宋瑣語補刑法、食貨志,《荀子補註》證俗文,《曬書文集?詩集》合編,《寶訓燕子》、《春秋蜂衙小記》、《海錯》已刊傳世(本宅藏板)。其未刻者尚有《說文廣詁》、《小爾雅補註》、《鑑略》、《穆天子傳補註》、《漢紀摘考》、《晉文鈔》、《古文考證》、《文心雕龍補註》、《讀書記》、《偷閑錄》、《游文小史》等書。生乾隆二十二年七月初六日午時,卒道光五年二月初六日卯時,配上林村林氏諱?中立公女,贈宜人,誥贈太夫人,生乾隆二十三年八月初九日寅時,卒乾隆五十一年六月二十四日寅時、繼配福山縣河北村王氏,以子壻諱?懿行任戶部主事加一級,貤贈奉直大夫諱?錫瑋公女,封宜人,誥贈太夫人所著各書,除進呈外,又著有《列仙傳校正》二卷、《仙錄》二卷、《仙讚》一卷、《夢書》一卷已刊傳世(本宅藏板)。《序撰》若干篇,《雜體詩》若干首附,《蘭皋公文集?詩集》合編后。生乾隆二十八年九月二十九日申時,卒咸豐元年正月初十日申時,合葬金鉤先塋。三子:長龍圖(殤)、次諱?云鵠,原名云翼、次寅虎(殤),俱王太夫人出;二女:長適招遠縣邵家村國學生邵公松齡,林太夫人出、次字即墨縣初未嫁卒,王太夫人出。
懿林,諱?培元公第二子。字又彝,號晴崖,邑庠生,以侄孫聯薇任三品銜候補知府東路同知,貤贈中議大夫,生乾隆三十三年七月初九日寅時,卒道光十七年五月二十七日酉時,配桃村孫氏延齡公女,贈太淑人,生乾隆三十七年九月十八日戌時,卒嘉慶二十年四月初二日亥時。合葬郝家疃先塋。二子:長云龍、次云鵬;一女適泉水店衣公。
十六世:諱?云鵠,原名云翼,諱懿行公第二子。字小蘭,號仲翔,由內閣供事送方略館當差,以滿漢檔三次告成,議敘選授廣西藤縣典史,俸滿驗看卓異候升調署懷集縣慈樂司巡檢監察、潯州府南北兩關,授登仕佐郎,以子聯薇任二品銜道員用順天府東路同知,贈通奉大夫,生嘉慶六年正月初四日辰時,卒咸豐二年二月初十日午時,配福山縣王氏(始由河北村遷古娹(女改巾)復由旺原村徙居楮佳疃)嘉慶庚申舉人己巳進士、湖南善化縣知縣授文林郎,以甥孫聯薇任道員用順天府東路同知,貤贈中憲大夫諱?餘英公長女,例贈孺人,誥贈太夫人,生嘉慶二年十二月初三日申時,卒道光十五年二月十五日丑時,合葬金鉤先塋,甲山庚向;側室任氏,以聯薇任知府用東路同知,貤贈太恭人,生嘉慶八年十月二十四日子時,卒光緒元年六月初五日午時。七子:長聯蓀、次聯葵(殤)、次聯薇,俱王太夫人出、次聯茹,任太恭人出、次聯蕙,王太夫人出、次聯芬、次聯芝(殤),俱任太恭人出。以聯芬出嗣堂兄弟云龍;二女:長適候選同知德州李賡綬,庠生玉孚子,王太夫人出、次適湖南候選補知縣廣西靈川縣李廷,誥直隸任縣知縣際昌子,任太恭人出。
云龍,懿林公長子。以子聯芬湖南候補巡檢,贈登仕佐郎,生乾隆五十七年四月初一日巳時,卒道光十六年六月二十九日子時,配山北頭村鄒氏玉誥公女,贈太孺人,生乾隆五十三年十月十五日亥時,卒道光二十年七月十五日酉時。合葬翠屏山先塋。二女:長適大菜村劉囗囗、次適北杅疃林權。
云鵬,懿林公第二子。生嘉慶七年十月初七日囗時,卒同治十年十二月十八日辰時,配桃村孫氏伯純公女,生嘉慶四年七月二十七日戌時,卒道光十九年三月十五日未時。合葬郝家疃先塋。
十七世:聯蓀,諱云鵠公長子。字向榮,號伯楷,改從伯愷,附貢生,在籍守城勞績保舉訓導候選,例授修職佐郎,以胞弟聯薇任涿州知州同知用,貤封奉政大夫,知府用,貤封朝議大夫,道員用,貤封中憲大夫;三品銜,貤封中議大夫;二品銜,貤封通奉大夫。所輯支譜已刊傳(本宅藏板),又刊有《章六子時文》一卷(板交宗鄭堂王宅收藏)。續輯《貢舉考略》未脫稿,生道光三年二月十二日寅時,娶招遠縣篁嘯泊李氏,國學生松齡公女,例封孺人,貤封宜人,貤封恭人,貤封淑人,貤封夫人,生嘉慶二十五年八月初六日申時,子一女一(俱殤),以弟聯薇次子國斌為嗣。
聯薇,諱?云鵠公第三子。字小翔,號近垣,以布衣投効軍營屢著勞績,保薦知縣:賞戴藍翎補直隸平谷縣知縣,調署三河縣知縣,升涿州知州,獲盜以同知用,以辦理涿州團練著有成效,以知府用,調署昌平州知州升授順天府東路同知。同治癸酉全漕告竣,奉旨補知府后以道員用,光緒戊寅全漕告竣;賞三品銜辛巳全漕告竣;賞二品壬午全漕告竣;賞二品封典授通奉大夫,加九級隨帶十六級紀録,十二次刊有《童歌養正》(板存京都英華齋)《科名捷訣》(板存京都振一齋)、《區田註》(板存京都毓文齋)、《吸煙生醒語》(板存京都聚元齋)普給順屬士民,生道光五年九月十七日辰時,娶浙江會稽縣裘氏,國學生滋公第五女,封夫人,生道光十二年十二月初九日卯時,二子:長國鎮、次國斌出嗣,女一未字(殤)。
聯茹,諱?云鵠公第四子。號蓮舫,六品銜,湖南候補巡檢,同治辛未改省廣西補授融縣長安司巡檢,光緒乙亥丁生母憂起復仍分廣西,辛巳年補授恩隆縣上恩里巡檢,以六品銜授承德郎,生道光八年十二月十九日亥時,娶湖南善化縣彭氏年公女,贈安人,生道光十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丑時,卒咸豐十一年八月二十三日亥時,繼娶沈氏,封安人生道光十九年十月初一日卯時,卒同治六年十一月十九日申時,又繼娶沈氏。二子:長國瑞,彭安人出、次國珍,沈安人出;女一未字。
聯蕙,諱?云鵠公第五子。號怡庭,以佾生投効金陵軍營,在仙鶴門陣亡。奉旨恩賞云騎尉世職襲次完時,以恩騎尉世襲罔替贈武德騎尉,議定嗣后子孫以“國恩家慶,世澤綿長”依次命名。生道光九年十月十六日巳時,卒咸豐六年五月十九日吉時。娶本城南門里米氏邑庠生芝山公女,封宜人,以子國忠文生兼襲云騎尉,封太宜人,生道光十五年八月初四日申時。一子:國忠。
聯芬,諱?云龍公子。號怡堂,湖南候補巡檢,例授登仕佐郎,于光緒七年另立門戶承奉叔祖懿林公祭祀,議號讀書堂,生道光十三年九月十五日戌時,娶東南莊牟氏堂同公女,例封孺人,生道光十年正月二十四日寅時;側室馬氏,生咸豐囗年囗月囗囗日囗時。二子:長國賢,牟儒人出、次國柱,馬出。
十八世:國斌,聯蓀子。字子周,一號允卿,郡學廩膳生員,生同治五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子時,娶淄川縣畢氏東河候補通判諮遠公女,生同治九年十月初十日亥時。
國鎮,聯薇長子。字子靜,生同治四年正月二十二日寅時,娶江蘇陽湖縣劉氏五品銜知縣用,直隸玉田縣主簙瑞鑣女,生同治四年九月十七日子時。
國瑞,聯茹長子。字小舫,候選典史,例授登仕佐郎,生咸豐三年九月二十八日亥時,娶蓬萊縣王氏,直隸候補縣丞長齡女,生咸豐五年五月二十六日巳時。
國珍,聯茹次子。生光緒囗年囗月囗囗日囗時。
國忠,聯惠子。字誠之,廩膳生,光緒乙酉科拔貢兼襲云騎尉世職,生咸豐四年正月二十日亥時,娶福山縣小沙埠村王氏、增生棨女,生咸豐元年三月十三日亥時。二子:長恩霈、次恩堪;一女未字。
國賢,聯芬長子。字詩舟,由供事送實錄館當差,議敘縣丞候選,例授登仕郎,生咸豐元年六月二十日亥時,亡光緒六年二月初二日子時,葬金鉤先塋,娶蛇泊窩村林氏紱女,生咸豐三年十二月初九日未時。二子:長鴻恩、次銘恩;一女未字。
國柱,聯芬次子。

族姓戒言
伯祖他山公,舉進士。今余繩其武,又廁西臺班末。惴惴然,固深懼其一行,弗齒於鄉,為名教所不容。第虞族姓中有少年狂輩,或意氣恢張,舉動輕肆,等官長如弁髦,視法紀若土苴。誤恃莫可誰何之勢而凌虐橫生。妄貪非我所有之財,而機械百出,逼人賣妻鬻子,將欲肥吾身家。豈知鬼責人非,誰肯容我消受。非獨覆宗絕嗣之不免,抑且金科玉律之難寬。今撮其要者八條,愿與吾族姓共戒之。儻鄙為迂談而冥行不顧,迨罹夫法網,而悔將何及。
崇禎乙亥春三月,昆岳書於燕之敬儀軒。

族姓八戒:
一戒抗納并詭弊錢糧
一戒把持官府
一戒窩匿賊盜
一戒結黨上會
一戒利債準折人子女田產
一戒起滅詞訟
一戒縱仆凌虐鄉人
一戒賭博淫蕩并吸洋煙
處世莫如平些氣味,享福須要大著肚皮。
 
 昆岳再題

作者:郝運江   發表時間:2020-08-20 13:16:28

[回復] 回復棲霞縣的手稿《郝氏世譜》

登州棲霞縣郝氏
登州棲霞縣一地,今為山東省膠東地區棲霞縣。明清之世,在膠東地區的眾多郝姓支系中,登州府棲霞縣郝氏,以其人材興旺,仕宦輩出而成為名符其實的登州望族。
棲霞縣城為山東省棲霞縣,古時為魯東北的一個山砦,唐置陽疃鎮,后建制縣,金天會秊間,金人所封的大齊皇帝劉豫將金時析蓬萊縣陽疃鎮和萊陽縣部份地區,即陽疃升鎮置縣,改名棲霞,元朝時屬淄州路,或淄萊路、或般陽路總管府,明清屬登州府。據清康熙八年郝纘祖修《郝氏世譜》記載:謹案孝廉祖《行狀》云:郝氏先世萊州人,又有【郝姓支系攷】記載;登州棲霞郝氏,隸屬於著名的京兆、安陸、襄陽、丹陽四大族之一棗強縣郝氏一派。是元朝時人郝伯全的一支後裔。棲霞縣郝氏的始遷祖郝明遠,為襄陽府大顯祖郝伯全的第三代、萊州府掖縣祖郝表正的長子。
但關於郝明遠先世的傳承、事蹟及何時從襄陽府城徙居到直隸省真定府冀州棗強縣的,棲霞縣郝氏族譜不載,今已不得而知,這裡也只暫付闕如的。據掖縣郝氏族譜載,在直隸填山東的浪潮中,郝明遠在元朝末年時還未出世。因河北古屬南冀州地。歷經戰兵燹,流離喪亂,轉徙相仍。宋金元三朝時,河北土著人口銳減。外省移民多湧入河北中書省等地,且多自來自四川、江西、湖北、山西,故有四川、山西填河北之說。元季及明末清初,山東土著人口又銳減,河北省移民紛紛湧入山東等地。清同治【掖縣鄉土誌?氏族誌】載;元明之際,掖縣平里店土著僅存十六戶,聚居於晏嬰故里土圩子堡城垣內,以避兵禍。可見,山東真正的土著并不多,更多的外地移來的客民,故郝明遠的祖父郝伯全又率領部份家室老小,離開老家直隸棗強縣徙至山東青州府益都縣的。郝明遠的三叔父郝成通被招贅入王氏家族。繼而北徙萊州府城北鄉平里店。元惠宗至元元年乙亥,郝表正的妻元配唐氏生下了郝明遠,因此落地於掖縣。明朝洪武初年時,郝明遠這時已三十四歲,攜妻兒女卜居登州府棲霞縣城。明洪武十八年乙丑入縣籍,因此隸籍登州府。後裔遂發展成為登州郝氏,後自稱棲霞縣郝氏,以別其他異支同姓,所以郝明遠是明洪武至永樂時人,自萊州府掖縣遷徙登州府棲霞縣,定居棲霞城郊,開拓新的基業。
根據【郝氏通譜】有一段記載;棲霞縣郝氏六世祖郝潔,故襄陽府棗陽縣郝伯全之後。枝葉分離,自祖遷於棲霞,遂家焉。可見棲霞縣郝氏是襄陽的一個分枝,且郝潔的上高祖才從襄陽徙居棲霞。由此,據棲霞縣郝氏譜書記載;郝明遠娶妣萬氏,生有一子名叫郝本。郝明遠的子孫後裔頗有功名成就。本傳亮。亮傳繹,此後子孫不斷地繁衍興旺。亮有四子;經、綸、繹、緯。至此郝氏分經、綸、繹三房,緯無後。郝繹子郝如金,性情豪爽,在鄉里享有一定的威望,少時與父齊名,負有文聲,曾參加科舉考試,累試不第,以貢生入太學,期滿考授太原府同知。子;潔、清。郝潔,十九歲時應府試,以第一名的優異成績入學為坿生,旋補廩膳生,中萬曆元年鄉試舉人,五年再登進士第,郝氏本巨富,但到其父時,家道中落,至如金卒時,家産無幾,郝潔赴試京師的費用,都是由其舅父孫家所贈,由此可見其家貧,平生善飲好吟,喜賓客,在家手不釋卷,精通算學,不信鬼巫之說,曾對家人說;‘我死後,如有僧道人入吾室者不肖之行也’。明萬曆五年進士後以即用知縣官直隸南京,以膽略只身制止了定遠、全椒縣土著與客民的械鬥,因攝全椒力辭,萬曆六年後,歷官署宿州蒙城、海寧,補綿竹知縣。在綿竹十年,上任時四川連續二年大旱,流饑滿地,他帶頭捐俸為富戶倡,每十里設一粥廠,以救饑民之急,他因此而受到明廷的嘉獎,六品銜,屢調句容、六安知縣,以直隸知州開缺候選告老還鄉回家,授文林郎,娶妣元配李氏、繼配殷氏,共生四子;守璞、守模、守極、守楷。其中長子郝守樸與其母親李氏由棲霞縣城遷徙定居北埠村。
郝清廼至郝氏家族的佼佼者,文名噪一時,書法宗顏真卿,有相當造詣,深為提學賞識,補為增生,鄉試屢舉不第,子二;守栻、希哲。郝守栻傳郝晉。郝晉,字康仲,號崑岳,明朝天啟元年辛酉科舉人,崇禎元年戊辰科登進士第,歷官累至四川省巴縣知縣、四川道監察御史,順天府丞府尹、提調學院兵刑兩部左右侍郎、保定巡撫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授資政大夫。
郝晉家族自明初以來至明崇禎時,二百餘年綿綿不絕。自明初郝明遠遷居棲霞郝氏歷代相傳,至崇禎已是支派日益繁衍,且方興未艾。據郝晉所撰【郝氏族譜?自傳】云;五世祖郝如金於嘉靖間,始續世家,以後伯父郝守樸、父親郝守栻更修家牒,名曰世譜,繼之。其兄郝芳再修,而郝晉在致仕歸鄉後,成為合族之長,再加修緝,於崇禎十秊正式結集。自郝明遠至郝晉,已傳八世,故晉具名‘八世孫承事郎都察院右都御史致仕晉敘’。
郝晉二娶為元配李氏、繼配董氏,合葬棲霞縣南鄉南柴村三樂之陰,子二人;璸、琯,孫二人;纘祖、士夔。曾孫;作郝佶、郝位、郝侗、郝倬、郝信、郝儀、郝健、郝侃、郝亻間、郝偉、郝儉、郝僼、郝俶、郝價。六世孫;光宗、光宏、光宇。七世孫;培元。八世孫;懿行、懿林、懿徽。
郝懿行,字恂九,號蘭皋,是清朝時期的著名經學家、訓詁學。在棲霞縣學讀書期間,被山東使趙鹿泉譽為‘棲霞四傑’之一,清乾隆五十一年丙午以優貢入太學,乾隆五十三年戊申科舉人,嘉慶四年己未科進士,官任戶部主事達二十五年,其夫人王照圓也是熱愛經史之女。他們一生留下了近五十種,四百餘卷著書作品。合葬棲霞縣城北七里莊金鉤山西麓砦塋。子三;龍圖、雲鵠、寅虎。孫;聯薇、聯蓀、聯茹、聯芬等。
所以郝懿行雖沒能官至顯位,以致他的著作在清乾隆、嘉慶時未能得到廣泛流傳。在【清史稿】特為他立傳,但家鄉的人民沒有忘記曾為中國經學作出突出的貢獻,棲霞縣城存有郝氏宗祠即曬書堂,郝懿行被供於祠。
所以郝懿行的出現,使登州棲霞縣郝氏宗族一躍成為舉世矚目的望族。當然成為清代史上的郝氏家族。當今遊覽棲霞,瞻仰朝拜郝懿行的墓廬時,想到這位經學家?訓詁學家和他所自出的登州棲霞縣郝氏。
總而言之,棲霞縣郝氏發展到第六代時,家族大昌,各有一家族也開始發展,故支分數派。郝明遠府君一派後來又派衍眾多的郝氏小小分枝家族,所以郝明遠府君這一支棲霞縣郝氏分枝,又裂變成今天的棲霞縣境內,有城關村、南郝宅光明村、北埠村、艾山湯上村、棗林村等,還有海陽縣郝家樓和招遠縣洪溝村、蓬萊縣郝家村、萊陽縣境內等地。樞、作楑、作楫、作棟、作欐。玄孫十六人;郝儒、郝任、

作者:郝運江   發表時間:2020-08-20 13:30:33

[回復] 回復棲霞縣的手稿《郝氏世譜》

客家郝氏最優秀的代表
棲霞縣郝懿行家族
清皇朝史上著名的經學家郝懿行是客家人,他的家族便是萊州府掖縣客家郝氏的一個支系;棲霞縣郝氏。
據清康熙八年修《郝氏世譜》和清光緒十年【曬書堂支譜】記載;棲霞縣郝氏為棗強縣郝氏的分枝,也就是郝伯全的後裔,棗強縣郝氏始遷祖傳三代到明朝洪武初年時,有裔孫名叫郝明遠,又從萊州府掖縣分出,落腳於登州府棲霞縣城,遂世為棲霞縣人,以別于登州郝氏,因此,棲霞縣郝氏族譜便列郝明遠為始遷祖。
棲霞縣郝氏始祖郝明遠府君傳至第四代郝繹,是一個經營典肄業的小商人。郝繹之前,棲霞縣郝氏初開基的三代,家族非常窮困潦倒,貧苦不堪。郝繹少時生活貧苦,稍長,曾替人書寫契據字類賺錢謀生,這樣幾年之後,郝繹漸漸富了起來,到三十嵗,郝繹用賺得一筆錢開設了一家典鋪,開始經營典當行業,此後生意興隆。到晚年以發展擁有二、三家當鋪的典肄業老闆。郝繹的經營有方,為往後棲霞縣郝氏的發達打下經濟基礎。
郝繹妻妣元配楊氏、繼配丁氏,生一子;郝如金。
棲霞縣郝氏第五代郝如金,字子純,貢生,任山西省太原府同知,授奉政大夫,因曾孫郝晉貴時,加贈資政大夫,郝如金娶妣孫氏生了兩個優秀兒子;其長子郝潔,少時勤奮力學,於明萬曆元年由廩生考中癸酉科舉人,五年又考中副榜進士,成為這一支棲霞縣郝氏宗族的第一個進士,開該族棲霞縣郝氏的科舉入仕之先河,官任南直隸蒙城縣知縣,後調浙江布政使司海寧縣知縣,授文林郎,卸任離職後,遷居北郝宅。次子郝清,邑庠生,因孫郝晉貴時,追贈資政大夫,娶妣鄒氏生一子;郝守栻,郝清之妾呂太君也生一子即庶出;郝希哲,為國學生。
棲霞縣郝氏第七代郝守栻,貢生,官任北直隸無極縣知縣,授文林郎,史稱郝守栻有治理之才,任職期間,政績突出,深受無極縣黎民百姓愛戴,曾立名宦祠祭祀他,晚年卜居棲霞城南郝宅村,死後崇祀於本縣鄉賢祠。郝守栻妻妣王氏生三子;郝芳、郝晉、郝復。又妣妾劉太君生一子;郝華。長子郝芳,儒官,生一子;郝棋。其後有一支遷居萊陽縣另開宗立派。次子郝晉,字康仲,號崑岳,生於明萬曆十三年六月初十日申時,卒於清順治十二年八月十三日。年僅三十六歲由縣學生中明天啟元年辛酉科舉人,崇禎元年時年四十三歲戊辰科又考中進士,歷任四川布政使司保寧府重慶州巴縣知縣,行取四川道監察御史,順天府府丞府尹時屬北直隸,提調學院兵刑兩部左右侍郎,保定府巡撫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授資政大夫,妣元配李氏是楊礎村李若蘇之女,繼配董氏,是萊陽縣董緖之女,共生二子;郝璸。郝琯。次子郝琯十五歲時即夭折而死。因郝晉晚年遷居棲霞縣城南鄉南柴村,卒塟於此。
郝晉出現,使這一支棲霞縣郝氏家族聲威大振,成為顯赫一時的登州望族。此後這支郝氏家族便號稱棲霞縣郝氏,以區別於登州地區的其他各支同宗郝姓家族。
郝復,是郝守栻的第三子,官任北直隸保定府易州州判,授徵仕郎,遷居艾山湯上村。郝華,是郝守栻的第四子系庶出,邑庠生。
棲霞縣郝氏第九代郝璸,是郝晉的長子,字質生,號朱湖,明末清初時人,生於明天啟三年癸亥正月二十三日,卒於清順治十八年辛醜十二月初五日,年僅二十四歲時,由縣學生考中清順治三年丙辰科舉人,他中舉後,又輸錢為郎,初官戶部主事直隸司行走,但此後郝璸參加進士考試均告落第,後改授外職任湖廣布政使司襄陽府知府,在湖北一直做了五年地方官,此間,他為官清廉,頗有政聲,去世後,誥授通議大夫,娶妣牟氏,是棲霞縣府庠生牟鈺之女,生二子;郝纘祖、士夔。
郝纘祖,字念貽,附監生。生於順治六年己丑五月初一日,卒于康熙三十五年八月二十八日。以儒學為業,由棲霞縣學諸生補登州府學優貢生,曾在家鄉設舘授徒,後任都總之職,最後至省會教舘為職。郝纘祖生了五位佳公子;作樞、作楑、作楫、作棟、作欐。史稱;郝作樞兄弟五人,都能承繼家風,光大門楣,他們或業詩書,或入仕途,多有功名,其中老二郝作楑,官任冀縣試用縣丞,改升直隸候補知府,老三郝作楫,是州學秀才,老四郝作棟,中康熙乙酉科舉人,官任挑知縣署河南鄭州同知,而兄弟五人中,又以老大郝作樞最傑出。他的出現,標誌者棲霞縣郝氏的發展進入鼎盛時期。
郝作樞,字靖臣,郡廩生,生於康熙四年乙巳十一月十二日,卒于康熙三十年九月二十三日,由舉人入仕,成為清代康熙後期至雍正時著名官吏。郝作樞的後代,經過棲霞縣郝氏第十二代、第十三代一度衰落,功名勳業都不如前輩,直至第十四代又復中興。
據【曬書堂支譜】載;郝作樞受其父親的影響很大,小時父親在外做官,就在外祖父牟鈺的教導下學習章句,由於聰穎,外祖預言是子必成大器,九歲隨父到省城,開始接觸性理書,至康熙癸亥以坿生舉山東鄉試,三年後中進士,就進入他一生的黃金時代,在他成為封疆大吏後,郝氏家族大感榮耀,馬上在棲霞縣城修建了伯全公祠,以示不忘祖德宗功,可惜毀於撚軍戰火。康熙十一年壬子,郝纘祖與萊州府掖縣裔孫郝秉純、郝浩令,招遠縣裔孫郝士聖、郝景春、郝守祖、郝潘、郝宣、郝尚學等同增續修家乘譜牒,聘請名重一時的政界人士王烈為郝姓族譜作敍。王烈修【掖縣平里店郝氏譜?敍】說;平里店郝氏出自太原,顯於安陸而支衍江南北,家于平里店,康熙十一年有萊州府廩生郝秉純以家譜相示,觀其世系所出,廼太原郝氏也。
一人的顯赫,往往能奠定其家族一時興旺,棲霞郝氏家族在數百年耕讀與仕宦相結合的歷史滄海中,不少人走向科舉入仕之路,而更多的是在清末民初以後,由於郝作樞的影響,走上了從軍之路,有的則進入近代學校,加入到科學隊伍之中。
郝作樞繼一子郝倬。
郝倬,字卓人,號云漢,附監生,考授州同,例贈儒林郎。生於康熙二十八年己巳十月初三日,卒于乾隆二十七年正月初三日。事親篤孝,曾輯【孝經疏義】,他在郝氏家族史上位置很重要,郝懿行【族人書】就說;‘吾宗自高祖之時,郝門廼大’。郝倬有三子;長子光宗、次子光宏、三子光宇。光宗為郝懿行的伯祖,光宏為郝懿行的祖父,光宇為郝懿行的叔祖。郝光宏,字駿聲,邑庠生。生於康熙五十一年壬辰五月初三日,卒于雍正十二年六月二十七日,博涉經史,為縣學生,與教里中子弟,教授經史,以身體力行為主,成為當地的宿學醇儒,卒祀棲霞縣鄉賢祠,娶萊陽縣張氏,是知容縣張天植公之女,贈太宜人,奉旨旌表節孝入祠,生一子:培元。所以依次傳世是棲霞縣郝氏第十四代郝培元。
郝培元,字萬資,號梅葊,生於雍正九年辛亥十一月十七日,卒於嘉慶五年庚申十一月初八日,兩舉優行嵗貢生,補候選訓導,殿試登登州府正考官,得士為盛,拜提學山東,臨事善斷,樂育人才,例贈修職佐郎,以子郝懿行任戶部江南司主事加一級封奉直大夫,以曾孫郝聯薇任二品銜道員用順天府東路同知,贈通奉大夫,著有『梅叟閑評』傳世,其內容是以郝氏束帚為例,說明少年時須勤加管教,長大後方可與之論詩書,說世事,就是教子不能禁之於性情已成之後,而應當防之天性未喪失之初,作為處世之道,郝氏提出一個忍字,認為和氣致祥,自小即要禁其爭言,做人要通達世故,要應答合度,不必隨俗披靡,要做到有氣骨,也不可記恨人短處,以為此非忠厚之道,居心制行要平,處事要行退步,再求進步,處身涉世,當處處小心謀慎,始終不懈。這是郝姓家訓的育德放在家教的首位,曾遺修家乘譜牒,娶妻林氏,是東廟後村貢生林檀之女,例贈孺人,誥贈太宜人,貤贈太夫人,生三子二女;懿行、懿林、懿徽。郝懿行兄弟三人秉承了廼父的家學淵源,致力於學,并有所大成,故品德才學名於鄉里,其中長子郝懿行,字恂九,一字尋韭,號蘭皋,生於乾隆二十二年丁醜七月初六日,卒於道光五年乙酉二月初六日,幼有異質,孜孜於問學,特別是注重實踐。在縣學讀書時,被山東學使趙鹿泉譽為“棲霞四傑”之一。乾隆五十一年丙午以優貢入太學,中乾隆五十三年戊申科舉人,更中嘉慶乙未科進士,官任戶部江南司主事,加一級授奉直大夫,死後崇祀入本縣鄉賢祠,以孫子郝聯薇任二品銜道員用順天府東路同知,追贈通奉大夫。郝懿行以敦行孝友為鄉里所重,畢生以治經為樂,研討學問,他致力於經史百家。務極其旨趣,學有成就。著有“春秋說略”十二卷,『春秋比』二卷,『爾雅義疏』十九卷,『山海經箋疏』二十一卷,『易說』十二卷,『書說』二卷,『鄭氏禮記箋』四十九卷等四十多種,他於經義多所發明,不茍與先儒同異,如『春秋說畧』一書多采宋元明各家,補充漢學研究之說,并加以訂正,往往有自己獨到的見證。其於禮經也多有建樹,論據精確足補註疏所未及。此外,還親自纂修家譜,到掖縣郝姓發源地實地考察郝氏世系。郝懿行的傑出貢獻為家族帶來了極大的榮耀,自此,棲霞縣郝氏之名便聞耀全中國。
據『棲霞縣郝氏族譜』統計;該家族從明朝至清末廢除科舉止,凡為坿生、增生、例貢、拔貢、嵗貢、貢生、舉人、進士近三百人,其中舉人九人、進士四人。至郝懿行父子而臻於極盛。這些舉人;郝潔,明萬曆癸酉科第三名;郝守栻,萬曆辛醜科恩賜舉人;郝晉,字康仲,明天啟辛酉科;郝珀,崇禎庚午科;郝璸,字質生,清順治丙午科;郝作樞,清康熙癸酉科;郝作棟,清康熙乙酉科;郝培元,字萬資,乾隆辛卯科恩賜舉人;郝懿行,字尋九,乾隆戊申科;郝聯薇,咸豐乙卯科特賞舉人。進士即郝潔、郝晉、郝作樞、郝懿行。
棲霞縣郝氏傳至第十七代有郝聯薇、郝聯蓀、郝聯茹、郝聯芬四人於清光緒十年甲申續修『曬書堂支譜』刊行於世,稍後至光緒三十一年北埠村郝氏亦撰修『郝氏世譜』。

作者:郝運江   發表時間:2020-08-20 13:38:59

[回復] 回復棲霞縣的手稿《郝氏世譜》

棲霞縣分枝:北埠郝氏
據登州府棲霞縣北埠村《郝氏世譜》記載:棲霞縣郝氏(始祖郝明遠的先世萊州人)興起於明朝洪武時,他是由直隸省棗強縣郝氏的分枝—萊州府掖縣平里店鄉北陵郝氏分衍枝生而來。登州府棲霞縣郝氏的開基始祖郝明遠,原籍萊州府掖縣平里店鄉北陵村,為棗強縣始祖郝伯全的孫子、掖縣郝氏始祖郝表正的長子,明朝洪武初年,郝明遠攜妻兒本由平里店鄉北陵向東遷入棲霞縣城,落籍登州府棲霞縣,後裔遂形成棲霞縣郝氏。
譜載:棲霞縣始祖郝明遠生一子:本;郝本生一子:亮,郝亮生四子:經、綸、繹、緯。第三子郝繹生一子:如金。郝如金,字子純,明隆慶三年己巳貢生,官任山西太原府忻州同知,五世以上祖先葬于棲霞邑城北五里王格莊西北岣或郝家疃東北岣先塋。
棲霞縣郝氏第五代郝如金初娶孫氏、二娶薄氏生二子:潔、清。其中長子郝潔,字他山,由縣儒學考中萬曆元年癸酉科舉人,五年丁丑科進士,官任南直隸蒙城縣知縣,又調任廣東惠州府海寧縣知縣,後任職期滿,回歸原籍。郝潔的長子郝守樸遷居棲霞邑城東北鄉北埠村另開宗立派。因此,郝潔卒塟在棲霞邑城西岣椅子圈坐西向東,就在其母親薄氏墓旁的塋地。
又譜稱:郝潔初娶李氏生一子;守樸,二娶殷氏又生三子;守模、守極、守楷。其中次子郝守模遷居棲霞邑城東鄉楚留店,後又支分徙居郝家莊等地,三子郝守極亦遷居棲霞邑縣城東泊子村,四子郝守楷分居棲霞邑城南三里店。當地傳說有個叫郝義富便是郝守楷。
郝潔的長子郝守樸,字歸真,明末處士,後來成為北埠村郝氏開基始遷祖。明萬曆十九年,傳說郝守樸與其母親李氏一起離開棲霞縣城時,李氏常對郝守樸憤恨地說;‘我與汝父潔生不見人,死不同穴矣’。嗣後,其母李氏病故後,郝守樸將其母塟在棲霞邑城西岣椅子圈赤巷口南蟾山前塋地。
棲霞縣郝氏第七代郝守樸,在明萬曆十九年,本邑朱元溝村王之卜協助郝守樸將棲霞邑城東北鄉共施土地八畝為義塚。見於『棲霞縣誌?孝子誌』。郝守樸卒塟在北埠村疃北郝氏祖塋。清道光二十二年壬寅五月十八日,北埠村郝氏子孫為其遠祖郝守樸立碑刻記銘文;‘前明處士郝守樸字歸真既德配牟氏合墓’,背文鐫碑銘記;‘原籍直隸省棗強縣,後徙居青州府,又徙居萊州府平里店,又徙居棲霞邑,因于北埠村居住十一世矣’。
郝守樸娶妣南埠村牟氏女,生一子;惟貞。郝惟貞,也作郝延貞、或作郝連貞,清順治十年癸巳科貢生,考授候選府判,娶妣林氏生六子;珻、瑀、瑧、瓚、瑗、塐。其中第五子郝瑗,邑庠生,娶妣範氏亦生六子;士美、士懋、士鳳、士豪、士勷、士任。長子郝士美妣尹氏生二子;大德、大悅。郝大德娶妣王氏生二子;淵、潤。郝淵娶妣衣氏生二子;元仁、元誠。次子郝元誠娶妣于氏生二子;榮吉、綿吉。郝榮吉也在清嘉慶年間始修『郝氏世譜』,并請棲霞邑城里族侄、清代大學者郝懿行為其譜作了『世系攷』敘文。
棲霞縣郝氏第十四代郝榮吉,娶妣是大北莊家村王氏女,生三子;裕勤、裕醇、裕起。次子郝裕醇出繼其叔父郝綿吉為嗣,第三子郝裕起,娶妣王氏是路旺村,又妣王氏是韓家疃村,共生四子;景春、茂春、松春、連春。長子郝景春出繼其伯父郝裕勤為嗣,娶欒家莊村欒氏女,生三子;廷相、廷楝、廷檀。郝廷相,元配欒氏、繼配王氏生二子;國鈞、國昌。郝國鈞是北埠村郝氏始遷祖郝守樸的第十二代、棲霞縣郝氏始祖郝明遠的第十八代孫。清光緒三十四年戊申曾一次續增修『郝氏世譜』。
棲霞縣郝氏自始祖郝明遠府君以下至第十八世起,依次派語是;‘國恩家慶,世澤綿長’ ,依次命名。
至今,已傳到始祖郝明遠府君的第二十一世‘慶’字輩派,是為郝伯全的第二十三代孫。
該族家譜現在由‘恩’字輩派的郝恩崇保存。
據《棲霞縣郝氏曬書堂支譜》從十八世開始是 :國 恩 家 慶 世 澤 綿 長,這八個字是十七世郝聯薇兄弟在戰場上曾立下功勞而陣亡,故清朝咸豐皇帝下詔奉旨恩賞嗣后子孫。

作者:郝運江   發表時間:2020-08-20 13:47:53

[回復] 回復棲霞縣的手稿《郝氏世譜》

有個朋友告訴我,郝肇發先生發現了清代著名經學家郝懿行的手稿《郝氏世譜》一冊。

據推測時間為康熙八年棲霞十世郝纘祖創修首冊《郝氏世譜》,乾隆五十年棲霞十五世郝懿行與其父郝培元父子二人續修撰寫此家譜的。此譜首列自己的始祖郝明遠以下三代皆為萊州人。即所說的"謹案:孝廉祖《行狀》云:郝氏先世萊州人。"其中"孝廉祖”是指郝懿行的先祖郝潔、郝晉二位為明代晚期的進士。孝廉的孝是指 孝悌者;廉, 清廉之士。分別為統治階級選拔人才的科目,始于 漢代,在東漢尤為求仕者必由之途,后往往合為一科。亦指被推選的士人。在明清兩代秀才參加鄉試被錄取的舉人也叫孝廉(通稱為舉人)也是對 舉人的稱呼。
譜載:郝潔,字元玉,號他山,棲霞六世,諱如金公長子,萬歷癸酉(1573年,即明萬歷元年)舉人,丁丑(1577年,即明萬歷五年)進士,任安徽蒙城縣知縣,調廣東海寧縣知縣,授文林郎。又據《萊州府掖縣北陵郝氏世譜》記載:郝潔,生正德丁丑(1517年),卒萬歷甲子(恐誤,天啟四年甲子)(1624年)。一說:郝潔,生于嘉靖二十六年丁未(1547年)五月初七日,卒于萬歷三十四年丙午(1607年)。
郝晉,字康仲,號崑岳,棲霞八世,由縣學生中天啟辛酉(1621年,即明天啟元年)舉人,崇禎戊辰(1628年,即明崇禎元年)進士,歷任四川巴縣知縣,行取四川道監察御史,順天府丞、府尹,提調學院兵刑兩部左右侍郎,保定巡撫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授資政大夫。又據《萊州府掖縣北陵郝氏世譜》載:郝晉,生萬歷乙酉(1585年),卒順治乙未(1655年)。一說郝晉,生于萬歷十三年(乙酉歲,公元1585年)六月初十日申時,卒于清順治十二年(乙未歲,公元1655年)八月十三日,年僅三十六歲由縣學生中天啟元年辛酉科舉人,崇禎元年戊辰(時值四十三歲)考中進士。
《行狀》,稱“狀“,以后稱之"行狀"或“行述“(也謂之"事略">。敘述死者世系,生平、生卒年月、籍貫、事跡的文章,常由死者門生故巨吏或親友撰述,留作撰寫墓者或史官提供立傳的依據。如南朝梁劉勰撰《文心雕龍·書記》說:"體貌本原,取其事實,先賢表謚,并有行狀,狀之大者也。"又有唐代李翱為韓愈寫過行狀,但他在《百官行狀奏》寫道:"由是事失其本,文害于理,而行狀不足以取信。"在歷史上許多著名的行狀有:《大唐故三藏玄奘法師行狀》、《赴英州乞舟行狀》、《袁中郎行狀》、《司馬溫公行狀》、《節寰袁公行狀》等,另有“逸事狀"只記逸事,富于文學色彩,是行狀的一種變體,如唐代柳宗元撰《段太尉逸事狀》。



在表1,登州府棲霞縣族譜創修一覽表中,序號:10,創建時間:康熙八年,族譜名稱:《曬書堂支譜》,創修人:十世郝纘祖,身分:附監生。
最初是清康熙八年的譜名為《郝氏世譜》,到最后清光緒十年易譜名《棲霞縣郝氏曬書堂支譜》。因為在康熙八年己酉(1669年)十世郝纘祖創修的《郝氏世譜》說;三世祖郝亮配林氏,生四子:經、綸、繹、緯。自此分為三支,(除第四子郝緯夭殤,)謂初分老三支,次分支老三支是為郝繹,故郝亮公支下三支,四世祖郝繹,配楊氏、于氏生一男:如金。歷敘至郝纘祖的以后子孫三代,第二次在乾隆五十年乙巳(1785年)再續至十五世郝懿行這一代。光緒十年甲申(1884年),棲霞十七世郝聯薇等續修,正式結集并出版《曬書堂支譜》發行流傳于世。歷代修譜的分別是:
第一屆修譜時間康熙八年:
郝纘祖,字念貽,諱瑸公長子,棲霞十世,附監生。生順治六年己丑(1649年)五月初一日己時,卒康熙三十五年丙子(1696年)八月二十八日戌時,配萊陽縣趙氏。
第二屆修譜時間乾隆五十年:
郝培元,字萬資,號梅葊,諱光宏公子,棲霞十四世,兩舉優行歲貢生,候選訓導,例贈修職佐郎,著有《梅叟閑評》傳世,生雍正九年辛亥(1731年)十一月十七日亥時,卒嘉慶五年庚申(1800年)十一月初八日辰時。
郝懿行,字恂九,一字尋韭,號蘭皋,諱培元公長子,棲霞十五世。乾隆丙午(1786年,即乾隆五十一年)優貢生,中本省戊申(1788年,即亁隆五十三年)舉人,嘉慶己未(1799年,即嘉慶四年)進士,任戶部江南司主事。加一級授奉直大夫,祀鄉賢祠。生乾隆二十二年丁丑(1757年)七月初六日午時,卒道光五年乙酉(1825年)二月初六日卯時。
第三屆修譜時間光緒十年:
郝聯薇,字小翔,號近垣,諱云鵠公第三子,棲霞十七世,以布衣投效軍營屢著勞績,保薦知縣。賞戴藍翎補直隸平谷縣知縣,調署三河縣知縣,升涿州知州,獲盜以同知用以辦理涿州團練,著有成效以知府用調署昌平州知州,升授順天府東路同知。生道光十二年壬辰(1832年)十二月初九日卯時。

作者:103.43.192.*   發表時間:2020-09-02 21:00:05

[回復] 回復棲霞縣的手稿《郝氏世譜》

山東省萊州市郝氏家譜簡介
山東省萊州市位于山東省東部,膠東半島西部,瀕臨萊州灣,萊州有山有水有海有島,氣候適宜,是人類生活的好地方,也是長壽之鄉。元朝元統元年(1333年)郝伯全率家人從河北省棗強縣遷至山東省掖縣(今改萊州市),從此掖縣開始的唐代郝姓之后又有第二位元朝郝姓的,因此郝伯全公亦是掖縣郝氏家族的始遷祖。元、明朝時期,伯全公后裔主要遍布在山東省東部和河北省棗強縣,之后向東北華北擴散,當今伯全公的后裔已遍布全國,乃至走出國門。所以介紹掖縣郝氏家譜情況,對分布各地的伯全公后裔的尋根問祖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故本文根據掖縣郝氏家譜資料做一簡要介紹,供郝伯全后裔宗親參考。

一、郝伯全公的簡歷:
郝伯全是掖縣北陵郝氏家族的始遷祖,他的原籍是章陵大槐樹莊鐵碓臼村,即今湖北省棗陽縣蔡陽鎮。據家譜記載伯全公是南宋章陵郝拯的后裔,在南宋景定年間,他出生在章陵的一個知識分子的家庭里,少年時代受到良好的教育,為章陵的庠生。由于金朝多次進犯襄陽之地,連年發生戰爭,伯全公為了避兵亂世,于1284年率家室北遷河北省棗強縣定居。他在棗強創辦私塾從事教育幾十年,培養了幾代人,他的學生中出了幾個進士,因而深受棗強學子的敬重。元朝末年于1333年他又東遷山東省掖縣北陵疃落籍。他在北陵生活了25年,于1358年逝世,他活了90多歲,是一位老壽星。他臨終遺言:“掖縣山水清秀,我死后要葬在這里”,子孫遵照遺囑,將始祖葬在北陵疃唐代掖縣開山鼻祖郝肸公墓廬郝家林的后邊,其墓地九畝九分,四周黃花灌叢,墓原和塋盤的前后占地總計共四十畝,作為北陵郝氏始祖塋地和祭田。由于歷史的變遷,北陵疃早已不在了(現在北陵疃劃歸西北障村),但600多年來這里一直是郝氏的祭祖地。抗日戰爭時期,由于日本軍國主義侵占掖縣,無法進行祭祖活動,記得抗日戰爭勝利后,于1946年清明節,我隨本村七甲族人去北陵始祖塋地祭祖之后,當時始祖塋地僅剩下1至8世的墓表碑文,大革命年代連這些墓表碑文也被革命了,就這樣的600多年的祭祖地消失了。但是掖縣郝氏子孫后代仍將郝伯全稱為掖縣北陵郝氏始祖。

二、郝伯全后裔的遷徙與分布:
郝伯全公娶徐氏生了五個兒子。始祖認為:孩子大了不能都留在身邊,應該讓他們離家自謀發展。于是他在晚年決定分家,除留二兒表正以外,其余各方子孫均需離家另立基業自謀發展。事實證明伯全公的決定是培養后代的英明之舉。根據始祖的決定,各方子孫陸續分赴各地另立基業。
1.始遷祖的大兒子郝仁邦在河北省棗強縣落戶,成為棗強縣郝氏始祖。仁邦娶司馬氏,生了兩個兒子(紹遠、文遠),成為棗強縣郝氏一大支系。
2.始祖的三兒子郝成通在青州府益都縣落戶,成為青州市郝氏始祖。成通娶王氏生了三個兒子(綏遠、仕閔、彥昭),其后裔發展到山東北部地區,成為青州市郝氏一大支系。
3.始祖的四兒子郝宗禮娶王氏生了二個兒子(遵遠、明達)。郝遵遠、郝明達兄弟二人于明朝洪武年間分別遷到即墨縣營上村、三里莊村落戶,郝遵遠娶尹氏生了三個兒子(昊、昇、晨),郝明達娶蒲氏、袁氏生了五個兒子(廉、普、隆、祜、智),除了留下四個兒子郝普、郝廉、郝隆、郝祜分別遷到掖縣梁郭后郝家和麻渠村外,成為即墨縣的開基祖,這一支系已擴展到嶗山、膠州、高密、平度等縣市成為青島市郝氏一大支系。
4.始祖的五兒子郝高儀遷到蓬萊縣落戶,為蓬萊縣的始遷祖。高儀娶江氏生了三個兒子(崇遠、榮卿、繼可)。郝高儀的后裔多去東北各省定居,留在蓬萊市的人散居各村等地。.
5.留在始祖身邊的二兒子郝表正,生于1309年,卒于1399年。他以行商為業,以忠孝為本,為始祖養老送終。表正公娶唐氏、喬氏生了三個兒子(明遠、文強、仕舉),成為萊州市一大支系。其后第五世郝晛、郝昕二人于明宣德年間遷到柞村高山郝家村;又有第八世郝崑、郝崙二人于明嘉靖年間遷到蓬萊縣灣子口村郝家弄,郝崑等后裔子孫多遷到東北各省定居的,現在蓬萊市灣子口村還有其后裔17戶的支系。還有第十世郝添福攜帶兒子郝明照、郝明煦于明萬歷年間遷到麻渠村,其孫子郝乾、郝坤和郝星于清康熙年間分別又遷到麻渠村郝家街、倉上北村。還有第十一世郝進能攜帶兒子郝德菲、郝文菲于清康熙年遷到梁郭前郝家村;此外第十世郝有泉攜兒子郝兆夏于清順治年間由柞村郝家遷至掖縣城關內等。
6.郝表正的長子郝明遠亦遵照始祖的離家創業的教導于明朝洪武年間東遷棲霞縣創業,成為棲霞縣的郝氏始遷祖。由于棲霞縣的郝氏支系在明清兩朝出了三位進士,特別清朝著名經學家、訓詁學家郝懿行為祖爭光,棲霞郝氏名聲大振,家族昌盛,形成棲霞一大旺族,其后裔分布在17個鄉鎮72個自然村。這是伯全公后裔中的較大的一支郝氏支系。7.郝伯全后裔的多個支系到招遠縣創業構成了郝姓大縣,已知明朝永樂初年,第四世郝生、郝蔥遷到招遠縣大呂家村創業;第四世郝理、郝達二人遷到招遠縣廟后南院村創業。第七世郝朝宗攜子郝忠、郝興二人于明成化年間自掖縣柳行村遷到招遠縣張星集創業。第九世郝敬與第十世郝才支于明萬歷年間自掖縣柳行村遷到招遠縣城北橫掌后郝家村創業。第十世郝經、郝孝二人于明天啟元年自掖縣柳行村遷到橫掌前郝家村創業。

三、掖縣郝氏家譜簡介:
根據家譜資料,掖縣郝氏家族始遷祖郝伯全從章陵帶來了唐宋時期章陵郝氏家譜,但是在棗強郝氏傳至某代已散逸了。伯全公從1284年北遷河北棗強,1333年又遷到掖縣北陵疃落戶,一直到明朝萬歷年間長達300多年間沒有修譜。到明朝永樂年間,第四世郝迪、郝真等先祖從北陵疃西遷柳行村,之后伯全公的后代陸續從北陵外遷,北陵疃就消失了(現在北陵疃劃歸西北障村領導),掖縣郝氏中心就移到了柳行村。傳到第9世才首次修掖縣郝氏家譜。
1.明朝萬歷年間的《掖縣北陵郝氏族譜》是掖縣北陵郝氏第一部家譜。伯全公的第9世郝從德(1554—1641年)第一次組織修掖縣郝氏家譜,并邀請了棲霞縣和招遠縣的伯全公后裔參加修家譜事宜。參加修家譜的有第9世郝從德、郝丞業、郝璽、郝昂、郝守栻(棲霞縣),第10世郝黨、郝有才、郝東齊、郝連第(棲霞縣)、郝良任(招遠縣廟后南院)、郝寧(招遠縣張星集)、郝大業(招遠縣大郝家),第11世郝世虎(招遠縣大郝家)、郝易林(招遠縣南院莊)等14人。明朝萬歷22年(1594年)掖縣第一部郝氏家譜《掖縣北陵郝氏族譜》修成,這是多么珍貴的遺產啊!我們今天所以還能知道我們的祖先,應該記住修譜者的功績。這里還要特別感謝修家譜的組織者郝從德,他開創了掖縣郝氏修家譜的先河,他十八歲入掖縣庠,二十六歲稟生,三十六歲貢生,三十九歲任掖縣東萊呂先生祠書院山長,后被薦掖縣學訓導,晚年告老還鄉,做了一件修家譜的大好事,也為伯全公在棲霞縣、招遠縣、蓬萊等縣的后裔修家譜創造了條件。
2.清朝康熙年間,第11世郝秉純又組織第二次修譜,參加修譜有第11世郝秉純、郝浩令、郝繼業(招遠縣橫掌),12世郝永高、郝輔風、郝瑞、郝明、郝進顯、郝士逈(棲霞縣)、郝纘祖(棲霞縣城里人)、郝士圣(招遠縣橫掌)、郝奉現(招遠鴻障)、郝潘(招遠縣廟后南院)、郝守祖(招遠縣小郝家),13世郝繼先、郝德菲、郝景春(招遠縣廟后南院)、郝尚學(招遠縣小郝家)等18人。清朝康熙十一年(1672年)第二屆《掖縣北陵郝氏族譜》續修成。
3.清朝同治年間,第16世郝吉午組織第三次修譜。參加修譜有第16世郝吉午、郝中倫、郝如瓚、17世郝化南、郝撝謙、郝士侹,19世郝毓慶(蓬萊縣灣子口)等7人。公元1864年修成《掖縣平里鄉麻渠社柳行郝氏世系譜牒》。這次修譜雖然做了很大的努力,但是沒有找到上兩次的家譜,直到吉午公去世也未見到老譜。由于間隔了200年,時間長了一點。所以第三次修譜漏了第五世一輩人。
4.民國初,17世郝松齡和18世郝學隆組織掖縣柳行村第四次修譜,參加修譜者:17世郝松齡、郝士忠、郝士德、郝士興、郝士純、郝丕駿,18世郝學隆、郝學周、郝省山、郝有序、郝有儀、郝元壽、郝元德、郝元昌、郝延壽、郝成信、郝永德,19世郝經先、郝觀政、郝升庭、郝鴻業、郝慶林,20世郝日昇、郝長興、郝長清等25人。1913年修成《掖縣臨郭區麻渠社柳行郝氏通譜》。第四次修譜實為兩個修譜班子寫有兩本家譜,一是《四甲郝氏通譜》由郝松齡、郝士忠主稿,二是《七甲郝氏通譜》由郝學隆、郝省山主稿。兩譜合為《掖縣臨郭區麻渠社柳行郝氏通譜》。此譜內容較為豐富。
5.民國29年柳行村第5屆修譜,參加修譜有:17世郝士忠、郝士和,18世郝學隆、郝有倫、郝延奎,19世郝鴻治、郝壽山、郝桂山、郝運田、郝福堂、郝殿恩,20世郝長鴻、郝聚釗、郝同昌、郝蘭芳、郝日昇等16人。1940年修成《掖縣西障區柳行郝氏通譜》和增修《郝氏譜牒志》、《郝氏統宗志》兩部家乘。
6,1970年柳行村第6屆修譜,參加修譜有18世郝延奎、郝元烈,19世郝鴻治等3人,除了續民國七年戊午修《柳行西崖支譜》外,還續修成《掖縣平里店公社柳行村郝氏譜牒》和《郝氏譜牒志》、《郝氏統宗志》。
7,2000年柳行村第七屆修譜,是由19世郝維明和21世郝治年修成《萊州市平里店鎮柳行村郝氏統譜》。此次修譜歷時二年多的時間,他們查閱歷代譜牒資料,他們挨家挨戶的調查核實,他們無私的奉獻和努力,感動了廣大宗親,給予他們積極的幫助。有的幫助他們調查核實,有的戳破了天篷取下藏在房梁的家譜供他們核對,總之在宗親的共同努力下,一部700年的家譜《萊州市平里店鎮柳行村郝氏統譜》終于完成了。這部家譜解決了好多歷史遺留問題,找回了第五世一輩人,還幫助外遷的伯全公后裔解決了尋根問祖的問題。在修譜過程中,我的胞弟郝維明得了重病,但他仍堅持修譜,我回去看望他時已經病危,但他還在核對修改家譜,令我十分感動。我就勸他:“好好養病,家譜的修改讓侄子們去做,關于郝姓起源問題,待我回北京去圖書館查一查,再告訴你”,令我痛心的是,他沒有看到家譜的印成就離開了人

作者:103.43.192.*   發表時間:2021-01-23 23:17:41

[回復] 回復棲霞縣的手稿《郝氏世譜》

人世。為了實現我的諾言,也是為了紀念弟弟郝維明,我70歲才開始學習研究郝氏起源問題,由于文史基礎知識的不足,雖然堅持學習了8年,但至今也未完全搞明白郝姓起源的諸多問題。
8.萊州市郝氏有修家譜的傳統,萊州市郝氏分三、四、七甲,實為三大支。除了每甲都有家乘譜牒存檔外,四、七甲還有家廟和總祠,而且每家每戶也都有家譜軸,家家戶戶的家譜軸是一張近兩米高一米寬地長方形萬年紅的宣紙或絹本,上面記有前十世的祖先(第7屆修譜后,從伯全公記起)左考右妣,只記兒子、兒媳,不記女兒,有點重男輕女。家譜軸每年春節前小年掛起祭祀,元宵節后收起。萊州市除柳行村外,還有嬰里村、麻渠村、柞村高山郝家村、過西蒼上北村、掖縣城關、梁郭前郝家村均有伯全公后裔分支,有的分支也有家譜。

四、郝伯全公后裔修譜簡介:
以上介紹了萊州市郝氏修譜情況,根據家譜資料知道,除了萊州市以外,分布各地的伯全公后裔也都有修譜。主要有:
1.青州《郝氏統宗志》,伯全公后裔中最早修譜的是青州益都縣始遷祖郝成通的后裔郝錦甫,他于明朝嘉靖43年(公元1564年)編修《郝氏統宗志》,并寫《郝氏族譜序》。青州郝氏家譜比掖縣家譜早了30年。前兩天在郝氏網上看到一位青州市宗親寫到,他看到我寫的《郝伯全—山東省萊州市郝氏家族的始遷祖》一文在留言中說他還不知道郝成通。根據家譜資料介紹,郝成通是掖縣始祖郝伯全的三兒子。在1333年隨父東遷掖縣路過青州府益都縣旌覽鄉王墳村時,住在王家大院被益都大戶王氏看中要招婿,伯全公應允,郝成通成親落戶益都。郝錦甫之后有無家譜不得而知。可能有家譜但也散佚了,所以這位宗親不知道青州市郝氏始遷祖郝成通。
2.棲霞縣有多部郝氏家譜。伯全公第三世郝明遠于明朝洪武初年遷到棲霞縣城里南郝宅后,其后裔郝守栻、郝連第于1594年參加掖縣第一次修譜,1672年棲霞郝士逈、郝纘祖參加掖縣第二次修譜。其中郝纘祖單獨修了《郝氏世譜》,乾隆五十年郝懿行在《郝氏世譜》始祖明遠支下說謹案孝廉祖行狀云:郝氏先世萊州人。現在看到的棲霞縣家譜均為清朝的,有清朝光緒十年(1884年)郝聯蓀等修《棲霞郝氏曬書堂支譜》。這是伯全公后裔眾多家譜中唯一公開的家譜。還有光緒34年修《棲霞縣北埠村郝氏世譜》。另據家譜資料中介紹:伯全公第17世清朝著名經學家郝懿行(1757—1825年)續修《棲霞縣郝氏世譜》時,他為了考查棲霞郝氏的先祖世系、孝廉祖的《行狀》云郝氏先世萊州人和祭祖,于1806年來到了掖縣柳行村,我村七甲族人郝振清接待了郝懿行一行,“賓主聚處相歡,敘先世遠離情由,擇日祭祀,祭拜祖墓,合族皆陪,同到北陵祖塋,周視墓原,細閱墓表,敘支派源流。”但郝懿行未見到明朝掖縣創建修成的祖譜,因當時柳行村也未找到明朝的郝氏家乘譜牒,實為憾事。
3.蓬萊市有多部郝氏家譜。清朝乾隆56年(1791年)修《山東蓬萊縣灣子口村郝氏世譜》,之后于1821年、1861年、1887年、1922年四次續修。1941年還撰寫了一部《郝姓支系考》。
4.招遠市有多部家譜,招遠縣張星集小郝家村家譜初譜修于1901年,1930年又續修《山東招遠縣郝氏宗譜》。另外南院莊一支伯全公后裔于清朝咸豐8年(1858年)修《山東省登州府招遠縣南院莊郝氏家譜》,1907年、1958年、1973年、1988年、2000年重修。還有招遠縣橫掌村一支伯全公后裔亦有家譜。
5.伯全公的后裔分布在膠東半島大部分縣市(即墨市、龍口市、萊陽市、平度市、青島市嶗山等)和河北省棗強縣均有家譜,但對其修譜情況不詳。

五、為萊州市郝氏尋根問祖:
萊州市郝氏始遷祖郝伯全的老祖宗又是誰呢?
根據郝氏家譜資料,并參考宋朝以前的姓氏文獻以及陜西省、山西省地方志關于漢族郝姓起源的論述,還參考東漢許慎撰《說文解字》關于郝字的解釋,相互考證而得出萊州市郝氏老祖宗的世系是:郝省氏;——期(商朝末年,封國諸侯為盩厔大原郝鄉,今陜西省戶縣郝村人);——郝晏(秦孝公時期上卿大夫,采邑于盩厔縣地,大原郝鄉人);——郝瑗(西漢初太原郡守,盩厔大原郝鄉人、后遷太原郡晉源縣,晉源縣已于公元979年宋太宗攻占晉陽城夷為廢墟,位于今山西省太原市郊);——郝廉(西漢,字子廉,一字子康,今山西省太原市人);——郝昭(三國魏填河西大將、關內侯,字伯道,今山西省太原市人;——郝叁(晉朝,字仁眾,山西省太原人,因官徙潤州丹揚郡太守);——郝廻(南北朝梁武帝時,因官徙江夏郡太守,今安徽省當涂縣小丹陽人,后遷湖北省安陸市);——郝處俊(唐朝高宗時中書令、侍中,今湖北省安陸市人);——郝拯(宋朝仁宗時,因官徙襄州推官、節度使,今湖北省棗陽市人);——郝伯全(南宋末年,今湖北省棗陽市人、后遷山東省萊州市北陵疃)。
萊州市郝氏老祖宗的軌跡是從陜西省開始,經山西省、安徽省、湖北省、河北省,到山東省萊州市落戶,歷經六省。老祖宗的軌跡是非常粗線條的,希望伯全公后裔宗親核對指正。

六、結束語:
以上介紹萊州市郝氏家譜的情況,由于手頭的資料不多,僅僅說了個大概情況。在學習家譜過程中,我發現幾個問題提出來,愿于宗親一起學習討論。
1.是因為舊時有重男輕女問題,萊州市郝氏家譜只寫兒子、兒媳,不寫女兒,我認為這是不合適的,丟了半邊天。現在我看到有的家譜注意到男女平等問題,家譜中寫有女兒,而且寫到女婿、外孫、外孫女為止。我認為這種寫法是好的。2.是因為舊時家譜中有秘不宣人的規定,我認為這一規定值得商榷。家譜為什么要保密?為什么不能對外呢,有何秘密可泄?我琢磨不透其道理。現在我認為不應該保密,應該交流。由于保密的規定,全國郝氏家譜只有十幾部公開,才得以保留下來。古代受到印刷條件的限制,手寫抄不了幾份,好多家譜傳不了幾代就傳沒了,造成了無法彌補的損失。當然今天不用抄寫了,復印非常方便,但是也有能傳幾代的問題。如果能獻給國家圖書館,將會永久保存。
3.關于修家譜的習俗是否有消失的危險?我認為存在這個危險的。
修家譜要有幾個基本條件:
(1)修家譜多在農村,而且必須有郝姓相對集中的大村。城市修譜非常困難,根據家譜知道伯全公在北京的后裔有幾十人,相互很少聯系或沒有聯系,所以在北京修不了郝氏家譜。
(2)有尊祖敬宗收收的熱心人,還需要有一定文化、歷史知識,要有奉獻精神,才能修譜。
(3)有老祖宗留下的家譜資料。
(4)修家譜要化錢的,要有一定的經濟支持。由于社會的發展,人口流動較大,農村城市化的發展,由于淡漠落葉歸根的觀念,將會失去郝姓相對集中的大村,因此將會失去修家譜的基本條件,所以家譜存在消失的危險。
4.關于伯全公后裔尋根問祖的建議。由于伯全公異地創業的祖訓,伯全公后裔外遷的人較多,所以尋根問祖有一定的難度。
尋根問祖要提供以下情況:
(1)老祖宗或始遷祖是何縣市、何鄉鎮、何村莊。
(2)父母及祖孫幾代的名字(字與號)。
(3)遷出本村的時間。
(4)萊州市柳行村是伯全公后裔的中心,有700年的家譜可查。但僅限于居住過北陵、柳行村的人,而外遷以后的人,特別是第二至三代以后的人名是查不到的。比如說要查招遠市張星鎮大郝家村的世系,萊州市家譜只有張星鎮郝姓始遷祖郝文強之子郝生、郝蔥和孫子郝昭、郝昌、郝煦、郝晏等三代,又如小郝家始遷祖郝朝宗之子郝忠、郝興和孫子郝文高等三代的名字,以后的世系在萊州市的家譜就查不到了。所以要查張星鎮的郝姓世系必須與當地聯系才能查到,可以寫信給當地村委會聯系,請他們幫助解決。以上自己的見解和看法,提出來與宗親學習討論,敬請批評指正。

批評意見寄北京郵電大學眷18432信箱郵編100088。北京郝維新
2011年4月4日

作者:103.43.192.*   發表時間:2021-01-23 23:24:51

[回復] 回復棲霞縣的手稿《郝氏世譜》


《爾雅義疏》 古今無雙
——清朝著名經學家、訓詁學家郝懿行




郝懿行(1757年—1825年),字恂九,號蘭皋,堂號“曬書堂”,山東棲霞人,清朝著名經學家、訓詁學家。其淡泊仕途,1799年(清嘉慶四年)進士,授戶部額外主事,1820年(清嘉慶二十五年)補江南司主事(正六品);博覽群書,著述頗豐,撰寫50余種近400卷著作,把畢生精力獻給了中國古典文獻的整理與研究,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其中,代表作《爾雅義疏》19卷,古今無雙,是研究訓詁學的重要著作。

書香門第 好古嗜學

郝懿行出生在棲霞一個書香世家,自幼即對讀書治學產生濃厚興趣,鍥而不舍追求學問,終成大器。

書香門第。據《郝氏家譜》記載,郝懿行的先祖祖籍山西太原,先后遷居襄陽府(今湖北)棗陽縣、直隸(今河北)棗強縣,1330年(元至順元年),由河北遷至萊州;1370年(明洪武三年),由萊州徙居棲霞,棲霞一世祖郝明遠。

四世祖郝經,以廩膳生(官府發給銀子和生活補貼的生員)開棲霞郝氏優學仕進,系棲霞郝氏學而優則仕的先行者。

五世祖郝如金,貢生(秀才升入京師國子監讀書),任山西太原府忻州同知。

六世祖郝源,邑庠生(縣學秀才),禮部儒官;郝潔,1577年(明萬歷五年)進士,歷任安徽蒙城、廣東海寧知縣。

七世祖郝守栻,貢生,任直隸無極縣知縣。

八世祖郝晉,1628年(明崇禎元年)進士,歷任兵、刑部侍郎(正二品),家業固豪富。

祖父郝光宏,始家道中落。

父親郝培元,字萬資,號梅葊,兩舉優行,貢生,候選訓導,有著作《梅叟閑評》傳世。

郝懿行姊妹五人,兄弟三人,郝懿行居長,弟懿林、懿徽(殤)。清光緒《棲霞縣志》記載:“郝懿行八世祖晉(郝晉),順治中保定巡撫。祖光宏,邑庠生 贈奉直大夫。祖母張氏, 贈宜人。父培元,歲貢生,誥封奉直大人。母林氏,誥贈宜人。”

馮爾康撰《生活在清朝的人們》記載:“雍乾時山東棲霞北埠郝姓一家50余口,有田100多畝,同耕共食,學者郝懿行就與這個家庭同宗……這種家庭成員眾多,輩分多,全有血親關系,可稱為‘家族家庭’。”

1757年(清乾隆二十二年),郝懿行出生,其父取《尚書·立政》“迪知忱恂于九德之行”的語意,給其取名懿行,后又取字恂九,以此寄托對兒子的期望。

好古嗜學。郝懿行從小就表現出讀書求學的愛好,家中嚴父郝培元亦欣喜地發現其這一特點。郝培元在《梅叟閑評》中記敘了兒子郝懿行當時的表現:“大兒懿行頗與書近,余不欲輟其功,故事無大小自任之。”

郝懿行出身書香門第,幼受熏陶,別無他嗜,唯孜孜好學。其在《新制書衣敘》中稱:“余自七歲入家塾,日讀《論》《孟》數行。至十三歲從外傅,輒令手一編,皆時文,率日誦一遍。未幾,遂令學為文,應童子試。時余年十六,不獨諸經瞢如,即四子書尚未粗知大義也。又三年,補縣庠弟子員。再三年,食餼,于是專治時文,習舉子業,而經史益高閣矣。”

郝懿行入家塾受教于濟寧孝廉李承璉,李氏開其心花,指導其攻治經常。自此以后,其便心醉六經,寒暑不輟。有錢即買書,以書悅目;路行讀書,頭觸樹干而不自知。

1775年(清乾隆四十年),郝懿行入邑庠。

1777年(清乾隆四十二年),郝懿行時年20周歲,娶棲霞上林家村林中立之女為妻(婚后九年去世)。

1778年(清乾隆四十三年),郝懿行食廩餼,受教于山東學使趙鹿泉。郝懿行被譽為“棲霞四杰”之一。

1786年(清乾隆五十一年)秋,郝懿行決科大課拔第一,為齊魯之冠,以優生被推薦保送入國子監學習;次年春,因聯姻故,與福山河北村王照圓共師于福山名儒王古邨;同年7月,秉父之命,搜集八世祖郝晉詩文兼拓墨刻石,輯成《丸嘯齋集》一書,并作《丸嘯齋集序》《重裝墨刻序》。書中詳細地記述郝晉坎坷的為政生平、一觴一詠的詩文成就、豐骨高峻的書法藝術及雅喜林泉的晚年生活。

此后,郝懿行立志求學,致力于諸經,欲以真才實學獲取功名,終于成為著名的經學家、訓詁學家。

淡泊仕途 著述終生

郝懿行一生仕途平淡,42周歲中進士,授戶部額外主事,63周歲奉旨補缺,任戶部江南司主事;但畢生著述,成果豐碩,撰寫50余種近400卷著作,為中國古典文獻的整理與研究作出卓越貢獻。

而立之年,專心著述。

1787年(清乾隆五十二年)冬,郝懿行時年30周歲,與才女王照圓結婚。

王照圓(1763年—1851年),字端玉,號婉佺。因夜夢人呼“照圓”,認為是大吉兆,故名照圓。其6歲喪父,母林夫人教以讀書,廣涉經史,幼年即懷著書立說之志。其曾以“平生要做校書女,不負烏衣巷里人”詩句自勉。其還在《讀〈節孝錄〉》中言:“余生六歲而孤,母林恩勤鞠育以至成人。十年教讀《孝經》《內則》,十二授《毛詩》,略通大義。幼不喜讀,母令背誦,常至夜分。十五甫知勵志,女紅既飭,兼肄經史,風木不停。廿九之年,慈親見背,終鮮兄弟,孤孓一身,自恨為女,纓系于人,義又不得以身殉親也。”

王照圓與郝懿行聯姻乃天作良緣。新婚這天,嘉賓云集,高朋滿座,好不熱鬧。待宴席散了,鬧洞房的人走了,紅燭映照的洞房,剩下新婚燕爾的夫婦,趁良夜月明,以詩唱和。郝懿行詩《卻扇》云:“二十五年諧鳳卜,八千余里壯鵬圖。燈前滉漾窺粧鏡,切莫低聲喚老奴。”王照圓詩云:“千里良緣彩線牽,三冬榖旦結團圓。挑燈最喜親風雅,先說周南第一篇。”你來我往,以詩對答,字字金石,句句珠玉,笑聲朗朗,高潮迭起。5天后,郝懿行把新婚之夜夫妻對詩輯成《和鳴集》,王照圓為此集作記。

王照圓既是郝懿行生活上的伴侶,又是其學問上的諍友,夫婦志同道合,相得益彰。

此時,郝懿行步入而立之年,為人謙遜和藹,性嗜學,好讀書,卻不愿多與人交往。其所遵循的信條是“君子訥于言而敏于行”。平時其總是顯得沉默寡言,若遇親戚故舊來訪,陪座伴飲,有時半天竟無一句話;如果談論起學問來,則會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地談個沒完。在《漫興》一詩中,郝懿行表達了自己讀書著述的理想生活:“作吏廿年仍晏如,久應歸去屢躊躇。貧難供給非關客,懶愛蕭閑卻著書。開卷羲皇人以上,登堂親舊話如初。不知許事休輕說,日報平安樂有余。”

《清史列傳·郝懿行傳》記載:“懿行謙退,吶若不出口,然自守廉介,不輕與人晉接。遇非素知者,相對竟日無一語,迨談論經義,則喋喋忘倦。所居四壁蕭然,庭院蓬蒿常滿,僮仆不備,懿行處之晏如。浮沉郎署,視官之榮悴,若無與于己者,而一肆力于著述,漏下四鼓者四十年。”

王照圓在《葩經小記·敘》中言:“蘭皋君子,考訂篇籍,日月浸尋,著述等身。”

1788年(清乾隆五十三年)7月初,郝懿行赴濟南應試,中舉人。

1793年(清乾隆五十八年),郝懿行開始撰寫《春秋說略》,歷時20年,三易其稿,于1813年(清嘉慶十八年)成書,把歷代學者對《春秋》一書的分歧意見詳加評析,逐一澄清,從而形成這部漢學研究的力作。

《春秋》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是周朝時期魯國的國史,系古代儒家“六經”之一,現存版本據傳是由孔子修訂而成。清朝大學士、《四庫全書》總纂官紀曉嵐對《春秋說略》給予高度評價:“睹是書,深加嗟賞,謂‘吾見《春秋》無慮百數十家,惟茲能鏟盡千秋藤葛’。”

清末軍機大臣、民國七年大總統徐世昌主編的中國清朝學術史著作《清儒學案》中評價《春秋說略》有十例:

“一曰說《春秋》不得褒貶天王,以明臣子之義;二曰說《春秋》不得妄生褒貶,《春秋》直書其事,褒貶自見;三曰說《春秋》者好于經所無處尋褒貶,《春秋》皆實錄,其多一字、少一字皆事實如此,非圣人意為增減;四曰《春秋》多闕文,然以義推之,皆大略可見;五曰《春秋》當從左氏,左氏闕誤,乃從公、榖;六曰左氏深于經,公、榖說經字字求褒貶,左氏但敘本事褒貶自見,得圣人渾厚之旨;七曰說《春秋》好緣傳生義,不顧經文,說經當一以經為主,范武子曰‘三傳殊說,擇善而從’此言可為治經者法;八曰《春秋》刑書也,刑書之例,一成不移,故法必行而人知畏;九曰《春秋》圣人義理之書,本不待傳而明;十曰比事屬辭,《春秋》教也,事同相比,事異相比,辭同相屬,辭異相屬,其義自見。”

作者:125.210.239.*   發表時間:2022-05-21 22:07:31

[回復] 回復棲霞縣的手稿《郝氏世譜》

郝懿行在此之前,久居故鄉“南郝宅”——棲霞縣舊縣衙大門南約30米處,占地3畝。宅院有太房、客廳、曬書堂、雙蓮書屋,組成四進院,由內過道和外長巷貫通前后,構成五合一院,共41間。

“曬書堂”為郝懿行之堂號。曬書源于中國古代藏書家的古老習俗:古代人們對書有一種尊崇和敬畏之心,耕讀傳家,永襲世福。每逢天朗氣爽、陽光燦爛的良辰吉日,人們把自己的藏書搬出來曬一曬,曝一曝,去霉潔塵,整舊如新。那些紙質精良的線裝書,經此法,保存更長遠。許多人還藉此機會隨手翻閱,不僅增加了讀書的興趣,還在曬書、翻書過程中,陶冶情操,溫故知新。

“雙蓮書屋”則是郝懿行與王照圓伉儷學經治史、析難解疑、如師如友、共圓“并蒂”夢之屋。

人到中年,功冠爾雅。

1799年(清嘉慶四年)春,郝懿行時年42周歲,赴京寓居宣武門外山左會館,參加科考,中進士,授戶部額外主事(掛名閑職)。

1804年(清嘉慶九年),郝懿行開始撰寫《山海經箋疏》,歷經5年,于1809年(清嘉慶十四年)成書,其師阮元覽而嘉之,為之作序并刻板印行。

《山海經》是中國先秦重要古籍,約成書于戰國時期,秦漢時期陸續有所增刪,內容主要是民間傳說中的地理知識,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產、藥物、祭祀、巫醫等,自東漢以來有許多訓詁學家為這部書作注。郝懿行在前人的基礎上,廣征博引,正名辨物,刊正疏謬,進一步從音韻訓詁方面作了不少補正。

阮元在評價此書時,與吳任臣的《山海經廣注》、畢沅的《山海經新校正》等書比較,認為“吳氏廣注,征引雖博,失之蕪雜;畢沅校本,訂正文字,尚多疏略;惟懿行精而不鑿,博而不濫。”

清朝晚期洋務派代表人物之一張之洞在其指導治學門徑《書目答問》一書中,舉《山海經》讀本,也首列《山海經箋疏》,次列《山海經新校正》,并特別指出:“郝勝于畢。”

1808年(清嘉慶十三年),郝懿行開始撰寫其代表作《爾雅義疏》,歷經14年,于1822年(清道光二年)成書,是其學問淵博、治學嚴謹、造詣最深的經學著作。《清史列傳·郝懿行傳》記載“懿行之于《爾雅》,用力最久,稿凡數易,垂歿而后成”。

《爾雅》是中國最早的一部訓詁學專著,亦是第一部按照詞義系統和事物分類編纂的詞典,約成書于戰國或兩漢之間。其在語言文學史上有著極高的地位和非常重要的價值,名列儒家《十三經》之一。“爾”是“近”的意思;“雅”是“正”的意思,即在語音、詞匯和語法等方面合乎規范的標準語。《爾雅》的意思是接近、符合雅言,即以雅正之言解釋古漢語詞、方言詞,使之近于規范。

歷代學者奉《爾雅》為圭臬,對《爾雅》注疏者頗多,西漢時期舍人、劉歆,東漢時期樊光、李巡,三國時期孫炎,東晉時期郭璞,唐朝時期陸德明,宋朝時期邢昺、陸佃等。

清朝《爾雅》注疏亦甚多,其中,郝懿行的《爾雅義疏》無疑為自古以來最重要的注本,其兼采前輩諸家之長,又多有發明,使后人對《爾雅》的理解更進了一步。

1817年(清嘉慶二十二年),郝懿行移居海岱門東之齊魯會館。

1820年(清嘉慶二十五年),郝懿行時年63周歲,奉旨補缺,任戶部江南司主事。

1825年(清道光五年),郝懿行病逝于異井他鄉的京城齊魯會館,享年69虛歲。

終其一生,著述頗豐。

郝懿行一生著述頗多,撰寫50余種近400卷著作,除上述《春秋說略》12卷、《山海經箋疏》18卷、《爾雅義疏》19卷外,還著有:

《詩經拾遺》《寶訓》8卷、《汲冢周書輯要》1卷、《易說》12卷、《詩問》7卷(與王照圓合著)、《詩說》2卷、《書說》2卷、《禮記箋》49卷、《讀書記》8卷、《春秋比》2卷、《竹書紀年校正》14卷、《證俗文》19卷、《補宋書刑罰志》1卷、《補宋書食貨志》1卷、《宋瑣語》《晉宋書故》1卷、《海錯》《燕子春秋》《蜂衙小記》《荀子補注》2卷、《顏氏家訓校記》《曬書堂詩鈔》2卷、《曬書堂詩馀》《曬書堂文集》12卷、《曬書堂外集》2卷、《曬書堂別集》1卷、《曬書堂筆記》2卷、《曬書堂筆錄》6卷、《曬書堂時文》《曬書堂試貼》《曬書堂鳴集》(與王照圓合著)、《說文廣詁》《大戴禮記校正》13卷、《韓詩外傳校正》10卷、《淮南子校正》21卷、《前漢書校正》《后漢書校正》《文心雕龍補正》10卷、《說苑校正》20卷、《新序校正》10卷、《鹽鐵論校正》12卷、《世說新語校正》《穆天子傳補正》《小爾雅補正》《急就篇校正》《風俗通義校正》4卷、《昭明文選校正》60卷、《廣韻校正》《玉篇校正》《九經古文校正》《風星正源增補》《古文考證》《漢紀摘考》《偷閑集》《鑒略》《晉文鈔》《游文小史》等。

《爾雅義疏》 古今無雙

作者:125.210.239.*   發表時間:2022-05-21 22:09:33

1 [2] 最后一頁 跳到 頁/共2頁
 
發表回復:
標題:
 
內容:
粗體 斜體 下劃線 插入超鏈接 插入圖片
  您目前尚未登錄,立即 登錄 | 免費注冊
 
 
驗證碼: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