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1597639次
8人
10個
501個
36215人
1731部
改理為李的李姓,自老子以來,像《道德經》一樣廣泛流傳于世間。從舊時的趙錢孫李,到最新頒布的百家姓,李姓都是全國的大姓。在江西百家姓中,李姓排名第二,有228.3萬人,占全省戶籍人口總數的5.22%。 那么,作為華夏傳統的大姓,李姓又是怎樣進入江西并繁衍成200余萬人口呢? 李氏網版主李良緣是南昌的一名交警,真名叫李華林,據他介紹,李姓應該為改理為李而成。這有三種說法,其一是顓頊帝高陽氏之后裔皋陶,堯時曾擔任大理(掌管刑獄的官)的職務,其子伯益被賜為嬴姓,后子孫歷三代世襲大理的職務,其子孫按照當時的習慣,以官為氏,稱理氏;其二為商紂時,皋陶后裔理徵,在朝為官,因直諫得罪了商紂王,而被處死,其妻契和氏帶著兒子利貞逃難時,因食李子充饑,才得以活命,故改姓李氏;另一種說法是,據《姓氏考略》記載,周之前未見有李氏,自從有老子姓李,名耳,為利貞的后裔,因祖上世代為理官,理、李兩字古音相通,便也以李為氏。 理徵之子利貞隨母逃難,改理為李,名李利貞,李氏后人尊他為得李姓第一始祖,李耳自稱李利貞十七世孫,因《道德經》而流傳于世。 據《廣韻》記載,李氏共有十三個郡望,如隴西郡、趙郡、江夏郡等等,多為戰國及兩漢時期設立。如今散見各地的李姓常常以“隴西世家”自稱,這與李姓的發展不無關系。李耳之后世在東周、戰國時期封侯者不少,歷任朝廷高官。戰國時,秦司徒李曇長子李崇在今甘肅省東鄉以東至臨洮縣一帶的隴西地區設郡,堂號“隴西堂”。秦時,大將軍李信因破燕國,虜獲燕太子丹而聞名天下,秦亡后,李信后人歸漢,始封隴西侯,從此以“隴西世家”自稱。 從皇室貴胄到普通百姓 據李華林介紹,李氏自商末至東周的二百年間一直居住在豫東。西漢時,李氏有一支遷往今山東境,大約自東漢開始,有李氏族人陸續徙居西南,分布于川、滇一帶,其中有的融入白、苗、壯、彝、滿、回、土家、納西等民族中。魏晉南北朝時,李氏已是全國的大姓,中原的崔、盧、李、鄭并稱四大名門望族,但在唐以前主要是在北方發展。唐朝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李氏作為國姓,最為顯貴,也就是在唐后,李氏進行了三次主要的南遷。 第一次是在唐朝初期,李氏部分人南遷,其中河南的李氏有的于唐高宗時隨陳政、陳元光父子入閩開辟漳州。第二次是“安史之亂”時,有不少李氏子孫遷往南方。第三次是五代時,因動亂,李氏有遷往福建、莆田、晉江等地定居的。 從明末開始,閩、粵李氏陸續有人移居臺灣。李氏遷徙至海外,始于明朝初年,去琉球國的都是福建人,琉球國派往明、清的通事有許多人姓李,皆系自福建移居琉球的華人。在中國歷史上,李姓稱帝稱王者多達60余人,先后建立有大成、西涼、涼、吳、魏、唐、楚、后唐、南唐、大蜀、西夏和大順等政權。 江西師范大學歷史學碩士、副教授李似鴻對李姓的遷徙進行過詳細的研究,他說,李姓從長安到建昌、再到寧州,從黃河流域到長江流域,從通州大邑到偏遠山區,從皇室貴胄到普通百姓的遷徙和發展的過程,這種遷徙,既是歷史運行的必然規律,更是人口增長和戰爭動亂的必然結果。 李姓入贛唐時已有記載 江西的李氏主要來源于第二次和第三次遷移,李華林說,遷移在江西并且在江西形成望族的李氏,如從時間上推斷,有史記載進入江西最早的當屬宜春的西平堂李氏。 唐時李晟十八歲以功授左金吾衛大將軍,他一生戎馬,為唐德宗平定了半個中國的叛亂,官至太尉、中書令,爵封西平郡王。李晟有十五個兒子,其中十二個掌握了兵權,李愿、李憲、李愬、李聽等都頗有名望。因功高震主,貞元三年,唐皇剝奪了李晟的兵權,十二兒子也被分散到全國各地,李憲因此就被調到江南西道的洪州(今南昌)任刺史。其后裔子孫為了日后相見,都以西平郡王作為自己家譜的標志,一律使用“西平堂”作為他們的堂號。 宜春的西平堂李氏,其開山祖雖然是李憲,但是,它的后裔供奉他的父親西平郡王李晟為一世祖。李憲,生于公元774年,卒于公元829年,家居洪州西山,有子七人,長子李游,時任袁州刺史,迎柩奉旨葬于江西分宜紅花仰,其六子赴袁奔喪,依兄居于袁州。兄弟七人的后裔形成了現在的江西宜春西平堂七大房系,其子孫遍布江西、湖南、湖北。公元882年,李游的長子李服為避黃巢之亂率部分家族成員徙居廬陵(今吉安)。李游的三世孫李唐在后唐年間(即公元927年間)定居吉州之吉水盤鄉,村名谷村。在李唐的帶領下,谷村李氏人丁迅速發展,成為當地望族。該地現在的鄉名就是取原盤鄉的盤,取谷村的谷,而命名,即為盤谷鄉。 江西西平李氏主要分布在宜春地區、吉安地區,上饒地區一部分,外省主要在湖南大部分地區,四川一些地區。 江西李氏的五大世系 李華林曾經考證過,除西平堂李氏外,江西還有4個主要的李氏世系,分別是:豐城的曹王世系李氏、豐城的滕王世系李氏、永修的吳王世系(磨刀)李氏和福建上杭李氏。 豐城的曹王世系李氏,即唐太宗幼子曹王明后裔。曹王明五子李偲的后代李崇在唐昭宗景福二年(即公元892年)出任荊州刺史,乾寧元年(即公元894年)改洪州刺史,乾寧三年遇兵變身亡。葬洪州新建縣至德觀生米山之陽。在這次突變后,李崇的家人無心于官場,從子李樞,就是李暕的三世孫,游學來到豐城縣廣豐鄉之葛山,求學于葛天旻,居家葛山,其四世孫李貴再遷居豐城縣長寧鄉之羅田,逐成當地望族,俗稱豐城羅田李氏。李崇的兒子李蓬棄仕隱居江西臨川大崗之喬上,子李勝遷居豐城縣正信鄉即現在的段潭鄉,二世孫李從,字伯順,擇地依湖建村,逐成當地望族,俗稱豐城湖茫李氏(即下李)。 豐城的曹王世系李氏,在豐城約2萬余人,主要分布在宜春、撫州,以及南昌周邊縣區。外省主要在湖北大部分地區,福建的南平地區、廣東的英德地區,四川一些地區和山東的定陶地區等。 豐城的滕王世系李氏,是唐高祖李淵幼子滕王李元嬰的后裔,李元嬰曾封滕王,遙領洪州都督。唐朝末年五代初年,滕王李元嬰的裔孫李榮,居家山西上黨,生有五子,次子李神福攜三子承鼐、承鼎、承鼒來豫章平亂,唐哀帝天祐三年(即公元906年),李承鼐領偏帥印至江西豐城楊梓洲象牙潭溺水陣亡。李神福痛失長子,無心回上黨老家,帶領幼小的長孫,為兒子守墓居家楓林。次子李承鼎居家白州,二世孫李安乏嗣,立李承鼒三世孫李士璣為嗣。三子李承鼒居家豐城湖茫南頭歷上,二世孫李霸定居湖茫,逐成當地望族,俗稱豐城湖茫李氏(即上李),其開基祖李承鼒。李霸四子李士璣過繼到白州為嗣,白州李氏與湖茫上李同脈。 豐城的滕王世系李氏,在豐城人數不多,約2千余人,但遷居在外的后裔特別多,目前主要分布在宜春地區、南昌周邊縣區。外省主要在湖北大部分地區,四川一些地區等。 永修的吳王世系(磨刀)李氏,即唐太宗三子吳王恪的后裔。吳王恪的九世孫李衜(dao音)輔佐唐朝末帝唐哀帝,任太子太傅,但當時朝政已被梁王朱溫控制,公元905年六月,爆發“白馬之變”。此時唐哀帝已知道自己的命運,密召李衜,令其攜帶皇家族譜逃離西安。李衜帶領少部分家族成員先是到湖北,隨后逃到江西永修縣的深山里名叫磨刀的地方隱居下來。一說開始就沒有磨刀這個地名,是李衜為了不忘記國破家恨,時刻教育子孫們學文習武,恢復李唐政權,就在家門口的一塊大巖石上磨刀磨劍,外姓人稱他們為磨刀李家,開基祖為李。 永修的吳王世系(磨刀)李氏,原是人數眾多的望族,現在磨刀村的人數不多,約200余人。但是,遷居在外的后裔特別多,從磨刀李村遷分出去后裔,在外建村都成為當地的望族,李后裔號稱有40萬之眾。 永修的吳王世系(磨刀)李氏主要分布在九江、撫州,以及南昌周邊縣區,外省主要在湖北大部分地區,四川部分地區以及長江以北部分地區。 福建上杭李氏,就是李火德公世系,李火德是南宋抗金名臣李綱的后裔。南宋末,李綱的孫子李燔為躲避金兵南侵戰亂之禍,攜五子逃到江西贛州石城定居,幼子李孟成家立業后,為了生機,又攜四子遷居到鄰省福建寧化縣石壁村定居,李孟次子李珠生有五子:金德、木德、水德、火德、土德,次子木德和四子火德從寧化縣石壁村再遷福建上杭縣定居,漸成望族,俗稱福建上杭李氏,開基祖李火德,其后裔大批遷往兩廣、海外,以及回遷江西。 福建的上杭李氏,在明清兩朝期間,有大量的人員回徙江西,建村開基,逐成望族。主要分布是在贛州地區、宜春的南部地區、新余、分宜兩地區、上饒地區,李嘉誠、李光耀、李登輝等都是改支后裔。 湖南、湖北李氏出江西 南昌市委黨校李睿教授介紹,李姓在江西的流傳過程中,出現了不少集中聚居點,如吉安市盤谷鄉現有人口3萬左右,而谷村李氏就占1萬有余,此外,地處贛江支流錦江河延的新坊村,280余戶,1000多人口,全部為李姓,南昌市進賢縣、新建縣也有這樣的類似村莊。江西李氏在源遠流長的發展過程中,也逐漸發展成了全國李氏的集散地,在民間便有“湖南李氏出谷村”、“湖北李氏出湖茫”等等說法加以佐證。據李華林介紹,民德路狀元橋附近曾經有江西李氏總祠,曾經是南來北往李姓后人的中轉站,后來在戰火中被焚燒了,如今已成了南昌工藝美術廠,而磨刀李的一些古跡也經常被鄱陽湖水淹沒,令人惋惜。 李似鴻說,與其他大家旺族一樣,建昌(今永修)李氏在兩宋間人口增加之后,首先想到的,就是教育了。辦書院、興教育乃是家族第一要務。“為父兄者以其子與弟不文為咎,為母為妻者以其子與夫不學為辱”。為了教育族鄉子弟,建昌李氏創辦了弘齋書院、景星書院等數所書院,吳王世系的李燔還應邀擔任白鹿洞書院堂長。 □文/圖王香梅、記者黃浦江(感謝吳王后人李松濤提供資料)( 江西都市報)
作者:李國峰 回復:45 發表時間:2008-09-20 23:01:49
我是湖南湘鄉金藪李氏。祖先是明末從江西豐城湖茫村遷過來的,派序與湖茫同:----汝、以、允、志、迪,斯、文、秉、公、良,啟、佑、懷、懋、德----。從清康熙年間開始,有迪派、斯派祖先120多人遷往四川(含重慶)陜西。最近族里建祠修譜,已從陜西查得金藪李氏族裔3000余人,但大多數未能查到。如有知道祖上是金藪遷過去的,班派與上述相同,請與我聯系:電話:13055158006。QQ:458756119,QQ郵箱:458756119qq@.com即可。歡迎聯系。
作者:58.20.226.* 發表時間:2009-09-05 11:36:40
祖籍江西豐城,輩分《...........清/洪/大/有》前面已經不記得,族譜文革已悔,只知道是豐城隴西堂。希望知情人士幫個忙,不甚感激。定來尋根問祖。
作者:61.130.20.* 發表時間:2009-09-07 19:31:45
我是湖北黃陂李姓,只知道祖上是江西過來,不知是江西李氏那一宗。輩分是、、、、、公、立、紹、啟、昌、、、、、。望有族人賜教。
作者:119.96.137.* 發表時間:2009-10-22 16:46:51
我只知道:時、永、昌、生、鴻,有哪個和我是一樣的啊,我們家譜在三爺爺家里,不知道他們新建房屋,弄到哪兒去了啊。。。
作者:218.104.200.* 發表時間:2009-11-08 13:51:30
我只知道:時、永、昌、生、鴻,有哪個和我是一樣的啊,我們家譜在三爺爺家里,不知道他們新建房屋,弄到哪兒去了啊。。。QQ:33857734
作者:218.104.200.* 發表時間:2009-11-08 13:52:11
我聽父輩講我們也是江西過來的,我只記得5輩:登敘傳莫點。有同祠的回復
作者:116.207.129.* 發表時間:2010-01-16 22:52:52
我是湖南耒陽的,我爺爺說我們李氏是從江西遷來的1作.2育3選4主5佐6康7徐8花9毫
作者:59.51.27.* 發表時間:2010-02-14 13:33:33
我是江西南城的,是唐高祖李淵幼子滕王李元嬰的后裔,我家有一套家譜,名字為李嘉猷公支譜,總共7本,但遺失一本,哪位朋友家有的話請聯系我,QQ375415055,謝謝
作者:61.132.29.* 發表時間:2010-02-24 16:12:24
我祖籍也是江西,滕王后裔,據宗譜記載,宋德佑年間遷居福建,遷居前在江西南城,有名人李威,官居太子少師。百字流派為:滕閣芳名著,翰光紫氣觀,弈倫敘孝友,作習衍官常。
作者:222.79.104.* 發表時間:2010-03-02 13:17:17
據我家族譜記載,李元嬰系李淵第十七個妃子柳寶林所生,非李淵幼子,樓主弄錯了,有7本家譜是否知道百字流派?這樣查找就方便多了。
作者:222.79.104.* 發表時間:2010-03-03 13:03:43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