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221830次
3人
6個
70個
704人
80部
http://www.docin.com/p-45503012.htmlhttp://www.docin.com/abb233艾姓源流和現狀研究(第七稿)由艾東堯先生撰寫大家可以任意下載無病毒,共有149頁內容全面詳細,供大家修改有建議再告知艾東堯先生。艾東堯 <ady121@163.com>
作者:艾氏 回復:26 發表時間:2010-03-10 09:11:11
23. 艾景新,恒春之子,海清公之曾孫,唐大中(847—860年)間進士,累遷至工部侍郎,贈朝奉大夫。浙江婺州金華人。(見修水《艾氏宗譜》)1.3、五代十國時期:3人24. 艾 穎1,后唐(923—936年)長興2年(931年)考中第一名進士—狀元(見《登科記考》25/34B);后周(951—959年)顯德(954—959年)間官左散騎常侍(見《舊五代史》118/1576、《資治通鑒》第2747頁);宋建隆(960—963年)間任工部侍郎(見《宋史》1/1/6)。須城(今山東東平)人。(詳見注13)25. 艾 筠,歷任南唐(937—975年,建都江寧,即今南京)浙西(全稱浙江西道,治所初在昇州,即今南京,后遷往蘇州)判官、江都(今江蘇省揚州市)少尹(按:當在第二任南唐主李璟任內、揚州被后周攻陷前,即956年前)。(見《嘉定鎮江志》15/48A、《中國歷史年表》)26. 艾居晦2,后周顯德6年(959年)進士。(見《登科記考》27/33A)(編者按:不知居晦1與居晦2是否是同一人?居晦1于公元931年前已是明經,設中明經時21歲,則生于910年前后,到公元959年時50歲左右,再參加科考,并被錄取為進士,也是可能的。有待進一步考證。)1.4、北宋:32人27. 艾 穎2,海清公第6世長孫,生于后唐中(約931年),宋乾德(963—968年)初,朝廷擢拔廷臣,拔中首選,授太常寺少卿,累遷至工部侍郎,贈朝奉大夫。浙江婺州金華人。(見修水《艾氏宗譜》、注13)28. 艾 牧,宰公之孫,號祿塘,字好謙,排行16,又稱十六公,生于后晉天福丙申(936年),善騎射,勇冠三軍,后周世宗辟(音bi,帝王召見并授予官職)為部將,令教授北人水戰取南唐。終年70。宋朝贈虎賁校尉,謚忠勇。編纂《禮洞艾氏宗譜(一修)》(手寫本),由此可見,牧公是文武全才。江西臨川(今東鄉)人。29. 艾 攸,宰公之孫,字好德,排行17,又稱十七公。生于后晉天福一年(936年)至天福三年(938年)間,于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年)至雍熙3年(986年)期間曾為招討使楊令公(按:經查,楊業未擔任過招討使,擔任過代州刺史、副都部署等職,其地位在招討使之下)將佐,后升任安撫使。江西臨川(今東鄉)人。30. 艾 穎3,宰公之孫,字鼎實,號素庵,排行18,又稱十八公。生于后晉天福戊戌(938年),官至宋朝撫州路都總管,歿于天圣壬申(1032年),享年94歲。江西臨川(今東鄉)人。(以上三人的生平事跡詳見東鄉《禮洞艾氏宗譜?仕宦錄》)31. 艾 預,海清公第6世次孫,字承先,生于后周(951—960年),宋真宗咸平(998—1003年)間進士,擢翰林學士,累官至戶部侍郎。享年78。浙江婺州金華人。(見《中國百家姓解說辭典》、修水《艾氏宗譜》、注13)32. 艾 正,先為契丹應州(今山西省應縣)節度副使;宋雍熙3年(986年)3月以城降宋,宋朝授予應州觀察使。(見《宋史》26/264/9132)33. 艾仲儒,海清公第8世孫,生于宋太平(976—984年)間,約978年,至道3年(997年)進士,任兩浙(浙江東路和浙江西路的簡稱,浙江東路的治所在越州,即今浙江紹興市)轉運使。供奉官劉文質向朝廷奏報兩浙部內官員艾仲儒等8人有治績。宋太宗曰:“文質所舉,皆良吏也。”降璽書褒諭(見《宋史》11/160/3741),擢升戶部員外郎,景德(1004—1008年)間任監察御史(見《宋史》9/126/2945)。浙江婺州金華人(見修水《艾氏宗譜》、注19)34. 艾榮岳,海清公第9世孫,生于宋至道中(約996年),天禧二年(1018年)進士,官至太子洗馬。浙江婺州金華人。(見修水《艾氏宗譜》)35. 艾 宣,北宋金陵(今南京)人,著名畫家,善畫花竹禽鳥,能傅色,暈淡有生意,孤標雅致,別有風規;敗草荒榛,尤長野趣;尤喜畫鵪鶉,著名于時。于1068年,與崔白等人合畫《垂拱殿御扆》。蘇軾嘗有詩詠其畫。(見《圖繪寶鑒》3/14等)36. 艾沖漢,永豐一都滑溪艾氏始祖中庸公之四子,號靜默居士,宋天圣乙丑(1025年)進士,任南陽方城令,升雷州司戶參軍。江西吉水(今永豐)人。37. 艾 高,字君潮,中庸公之孫,宋祥符2年(1009年)6月12日生,慶歷(1041—1048年)中任大理評事,五遷嶺南(唐至德元年即756年置,治所在今廣州市)節度使,擢升銀青光祿大夫,御史中丞,授上柱國。宋治平元年(1064年)2月初七日歿。江西吉水(今永豐)人。38. 艾 襄,字君瑜,號樂天,中庸公之孫,北宋祥符5年(1012年)生,寶元己卯科(1039年)進士,授鄂州(隋開皇九年改郢州置,治所在江夏縣,即今湖北武昌)司戶參軍。據邑志記載,性至孝,母疾,割股和藥以進,母果痊愈。母喪后,守墓3年。郡守聞知后,奏報朝廷,皇帝下詔令其回家。皇祐5年(1053年)7月16日歿。江西吉水(今永豐)人。(見臧勵龢主編的《中國人名大辭典》、注22、《永豐艾氏十修大成族譜》)39. 艾君琦,號寧溪,中庸公之孫,宋天禧元年(1017年)3月15日生,習詩經,慶歷(1041—1048年)間進士,任漢陽縣縣令。元豐元年(1078年)2月13日歿 。江西永豐人。40. 艾 遵,字敬夫,號溪邊釣者,中庸公之曾孫,北宋天圣甲子(1024年)生,舉賢良,初任召州寧海縣(今浙江寧海縣)丞,后升任安西府(即今西安市)藍田縣知縣,官至虞部郎中。歿于元祐7年(1092年)6月初七。江西永豐人。41. 艾 觀,字嘉善,行孚一郎,中庸公之玄孫,北宋明道2年(1033年)4月初六日生,嘉祐(1057-1063年)中任大理評事,升華州(歷史上有6個華州,其中之一為今陜西華縣)牧,官至禮部郎中。熙寧10年(1077年)8月20日歿。江西永豐人。42. 艾 璧,字益夫,中庸公之曾孫,宋景祐2年(1035年)7月初五日生,治平丙午科(1066年)進士,保昌縣(北宋天圣初以湞昌縣改名,治所即今廣東省南雄縣,清嘉慶十八年廢)縣令。元祐3年(1088年)5月初九日歿。江西永豐人。43. 艾 震,字成善,行孚二郞,中庸公之玄孫,宋景祐3年(1036年)生,至和甲午科(1054年)舉人,乙未科(1055年)進士,任浙江錢塘縣縣丞,升湖南衡山縣知縣。父子溺于武昌口。江西永豐人。44. 艾 憲,字均夫,中庸公之曾孫,宋景祐4年(1037年)3月12日生,嘉佑(1056—1063年)初進士,官至洪州(隋開皇中由豫章郡改置,治所在南昌縣,即今南昌市)團練使。崇寧2年(1103年)歿。江西永豐人。45. 艾公立,中庸公之玄孫,宋熙寧(1068—1077年)間進士,任河南新安縣尉,遷浙江嘉興縣(三國吳赤烏5年即242年以禾興縣改名,治所在今浙江嘉興市南)縣令。江西永豐人。(以上10人見修水《艾氏宗譜?艾氏原始》、《永豐艾氏十修大成族譜》)46. 艾 早,北宋元豐(1078-1085年)間進士,真州(今江蘇儀征市)人。47. 艾與言,北宋元祐(1086-1094年)間進士,沂州(今山東臨沂市)人。(以上二人見《通志?氏族略》第458頁)48. 艾 元1,宰公之玄孫,字正之,又稱念八公,約生于1050年,進士出身,任給事中。江西臨川(今東鄉)人。(見東鄉《禮洞艾氏宗譜?仕宦錄》)49. 艾 琠,字志倫,中庸公第6世孫,北宋治平元年(1064年)10月15日生,紹圣甲戌(1095年)進士,常山縣(治所在今浙江常山縣)縣令。宋大觀元年(1107年)5月13日歿。江西永豐人。(見修水《艾氏宗譜?艾氏原始》、《永豐艾氏十修大成族譜》)50. 艾 晟,字子先,北宋崇寧(1102—1106年)間進士,曾任通仕郎、杭州仁和縣尉;在政和(1111—1117年)間宏詞考試中名標頭等,擢升秘書省校書郎,兼修六典文字,曾以陳承的《重廣補注神農本草并圖經》作為參校本,并摘取幾十條陳氏的議論,冠以“別說”附于逐味藥之末,校正、增補了《經史證類大觀本草》(簡稱《大觀本草》),使唐慎微的著作在幾百年間多次以官刻頒行全國,被視為本草范本流傳于世;后任隰、灃、越三州判官,所至皆有聲譽,累遷至考功員外郎。真州(今江蘇儀征市)人。后人撰聯“宏詞一等 通判三州”來贊揚他的功名和業績。(見《中國姓氏辭典》等)51. 艾敬內,號雪坡,中庸公第5世孫,北宋崇寧丙戌(1106年)進士,錢塘縣(東漢以泉亭縣改名,治所為今浙江杭州市;1912年同仁和縣合并為杭縣)縣令。江西永豐人。52. 艾 龍,字學勝,中庸公第7世孫,北宋大觀己丑(1109年)進士,授迪功郞,任道州江永縣縣尉,升泉州推官。江西永豐人。(以上2人見修水《艾氏宗譜?艾氏原始》、《永豐艾氏十修大成族譜》)53. 艾 淑,字景孟,號竹坡,宋建安(今福建省建甌縣)人,官寧海軍(金天會二年即1124年置,治所在今山東省牟平縣)節度判官;早游太學,善畫龍,與陳所翁并稱“六館二妙”;尤善畫竹,時有進士茅汝元善畫梅,時稱“艾竹茅梅”。(見《圖繪寶鑒》4/6等)54. 艾安民,中庸公第7世孫,北宋宣和(1119-1125年)間進士,官至山西大同府知府。江西永豐人。55. 艾 繼,字公舒,中庸公第8世孫,北宋宣和(1119-1125年)間舉孝廉,初任萬年縣令,后遷汝州(今河南汝州市)牧。江西永豐人。(以上2 人均見《永豐艾氏十修大成族譜》)56. 艾莘老,字繩克,慶忌公第53世孫,宋朝政和丁酉科(1117年)舉人,經鄉薦授豫州(古九州之一。在歷史上,豫州有多個治所,如安徽的亳縣、河南的洛陽市、汝陽縣,梁末另置豫州治南昌縣即今江西南昌市)太守,遷西川節度使。致仕后定居四川成都府。祖籍江西吉安府泰和縣。(見重慶大足縣《艾氏家譜(五修)》)57. 艾世英,宰公第6世孫,字仲賢,號西崖,排行33,又稱三三公。生于北宋崇寧四年(1105年),孝謹,善騎射,多奇略,隨張浚討伐江淮李晟,任都總管。終年71。江西臨川(今東鄉)人。58. 艾夢龍,宰公第9世孫,又稱正八公,北宋進士,因不滿荊公(王安石)新法,改任提調官。江西臨川(今東鄉)人。(以上2人見東鄉《禮洞艾氏宗譜?仕宦錄》)1.5、南宋:42人59. 艾躬生,字守義,中庸公第9世孫,南宋紹興(1131—1162年)間進士,任濟南府歷城縣縣令。江西永豐人。60. 艾 潮,字直潤,中庸公第9世孫,南宋紹興戊辰(1136年)進士。江西永豐人。(見修水《艾氏宗譜?艾氏原始》)61. 艾 翰,中庸公第10世孫,字養浩,北宋淳熙丙午科(1186年)進士,授陜西鳳翔府扶風縣縣令,遷陜西商州剌史,再升殿中侍御史,貶溫州剌史。江西永豐人。(以上3人均見《永豐艾氏十修大成族譜》)62. 艾康節,海清公第15世孫,又名哲,字元源,號邵陽。北宋重和二年(1119年)進士,南宋紹興7年(1137年)晉升兵部侍郎,賜紫絲金魚袋。致仕后,復領兵靖難,拜督軍之職,鎮守武寧。終年72。祖籍浙江婺州金華,原居江西撫州臨川縣萬石塘(今東鄉縣瑤圩鄉馬嶺村萬石塘小組),后遷居武寧縣星坪,旋徙印港南園(即今魯溪鎮大堰村)。是為武寧艾氏始遷祖。(見修水《艾氏宗譜?豫寧艾氏科第仕宦表》)(編者按:經查閱《中國歷史年表》獲悉,岳飛率軍于1135年打敗洞庭湖楊么義軍。據康節公的裔孫施儀說,康節公跟隨岳飛參加了這一戰役。康節公可能在這一戰役中立下了重大戰功,因此于1137年晉升兵部侍郎。后因鎮守武寧而攜家眷遷居武寧。)63. 艾國泰,字有文,中庸公第7世孫,南宋紹興(1131—1162年)間進士,隱居不仕。江西永豐人。64. 艾 節,諱鼎,號元康,中庸公第8世孫,北宋宣和元年(1119年)5月初五日生,南宋紹興戊辰(1148年)進士,授翰林院直學士,承正郎。詳載邑志。撰寫《永豐艾氏一修族譜序》和《代圖序》。乾道8年(1172年)正月17日歿。江西永豐人。65. 艾子仁,中庸公第10世孫,北宋乾道丙戌科(1166年)進士。江西永豐人。66. 艾 元2,字銘心,號巨泉,中庸公第8世孫,北宋乾道戊子科(1168年)舉人,己丑科(1169年)進士,隱居不仕。江西永豐人。(以上4人見修水《艾氏宗譜?艾氏原始》、《永豐艾氏十修大成族譜》)67. 艾若納,南宋紹興中期(約1147年前后)任吳興縣(治所在今福建省浦城縣)縣令,以政績聞名于世。(見《中國姓氏?三百大姓》等)68. 艾 釜,宰公第7世孫,字如松,號恕齋,排行41,又稱四一公。生于南宋紹興甲寅(1134年),進士,累官至吏部天官冢宰(尚書),歿于慶元己未(1199年)。江西臨川(今東鄉)人。其父良公因子貴,贈吏部尙書。(見《禮洞艾氏宗譜?仕宦錄》)69. 艾居中,字澄龍,中庸公第9世孫,南宋紹興7年(1137年)生,紹興26年(1156年)丙子科進士,宣城縣(隋開皇九年改南豫州置,治所在宣城縣,即今安徽宣城市)縣令。遷居宣城,歿葬于任上。江西永豐人。(見修水《艾氏宗譜?艾氏原始》、《永豐艾氏十修大成族譜》)70. 艾欽文,京口(今江蘇鎮江市)人,名醫,南宋紹興32年(1162年)發生大疫,欽文觀察癥狀,認為唯香蘇飲為宜,便置锜釜煮藥于庭,使來者飲之,所全活者不可勝計。平生陰德事甚多,此僅其一。語人曰:“吾子孫有興者。”其子謙,舉人,明敏過人,孝友天至,其學生多取科第,被稱為“澹軒先生”,有《澹軒類稿》等著作。其二孫皆中進士。(見《至順鎮江志》19/23下、注22)71. 艾 爕,宰公第8世孫,字椿年,號雪坡,排行64,又名六四公,生于南宋紹興甲戌(1154年),賜進士及第,累遷至戶部侍郎。尚八郡主。歿于嘉定壬戌(1222年)。世居撫城,因名大臣巷。江西撫州人,祖籍臨川(今東鄉)。(見《禮洞艾氏宗譜?仕宦錄》)72. 艾必正,中庸公第10世孫,南宋紹興癸丑(1133年)進士,授迪功郞,宣州教授,歷從事郞,知桂陽軍,臨武縣縣令。江西永豐人。 (見修水《艾氏宗譜?艾氏原始》、《永豐艾氏十修大成族譜》)73. 艾從龍,宰公第10世孫,又稱百四公,南宋乾道丙戌(1166年)進士,乾道六年(1170年)任大理寺丞。江西臨川(今東鄉)人。(見東鄉《禮洞艾氏宗譜?仕宦錄》)74. 艾養蒙,中庸公第11世孫,南宋乾道7年(1171年)9月初四日生,淳熙16年(1189年)乙酉科進士。未奉欽點選用,旋乘舟而回家,于劍江偶遭狂風溺于水,年僅19歲。江西永豐人。(見修水《艾氏宗譜?艾氏原始》、《永豐艾氏十修大成族譜》)75. 艾 燁,宰公第8世孫,又名熠,字伯震,又稱六一公,南宋嘉定戊辰科(1208年)鄭自誠榜進士,官至剌史。兄弟5人,各授田千畝。江西臨川(今東鄉)人。76. 艾本之,宰公第9世孫,號南山,又稱千七公,生于宋淳熙乙未(1175年),領湖北漕貢登第(即漕貢進士),官至和州(治所在今安徽和縣)知府。歿于宋寶祐癸丑(1253年),享年78歲。江西臨川(今東鄉)人。77. 艾崇之,宰公第9世孫,字洪甫,又稱千九公,南宋開禧丁卯科(1207年)鄉貢第一,嘉定辛未科(1211年)進士,官至通義大夫。江西臨川(今東鄉)人。 (以上3人均見東鄉《禮洞艾氏宗譜?仕宦錄》)78. 艾世法,字伯安,號言顯,慶忌公第56世孫,莘公之曾孫,宋朝嘉定辛未科(1211年)舉人,壬申科(1212年)進士,選翰林院侍講,升禮部侍郎,1223年任江西參軍政事。致仕后定居江西筠州(治所在今江西高安縣),原籍四川成都府,祖籍江西泰和縣。(見重慶大足縣《艾氏家譜(五修)》)79. 艾 彭1,宰公第9世孫,字好古,又稱百五公,生于南宋淳熙己亥(1179年),己卯(1219年)舉人,乙未(1235年)擢升禮部正奏(尚書)。尙八郡主。歿于嘉熙己亥(1239年)。江西臨川(今東鄉)人。80. 艾棄疾,宰公第9世孫,字無患,號山園,行千十,生于宋淳熙辛丑(1181年),州學生,亞鄉貢,獻書闕下,除邠州防御使。歿于1267年,享年86歲。江西臨川(今東鄉)人。(以上2人見東鄉《禮洞艾氏宗譜?仕宦錄》)81. 艾 麟,字慶遠,中庸公第11世孫,南宋嘉定丙子科(1216年)進士,任越州山陰縣(秦置,治所即今浙江紹興縣)縣令。江西永豐人。82. 艾 益,號師孟,中庸公第11世孫,南宋嘉泰元年(1201年)2月26日生,嘉定庚辰科(1220年)進士,欽點虞部郎中,貶鄂州教授,任宣州從事。《豐陽艾氏二修族譜》主編,撰《二修族譜增序并文》。景定4年(1263年)8月初五歿。江西永豐人。83. 艾 應,字明素,必正之子,中庸公第11 世孫,南宋嘉定(1208—1224年)間進士,衡州(治所在衡陽縣,即今湖南衡陽市)尉。江西永豐人。84. 艾惟有,中庸公第11世孫,南宋開禧2年(1206年)正月16日生,紹定(1228—1233年)間進士,退而隱居。寶祐3年(1255年)歿。江西永豐人。(以上4人見修水《艾氏宗譜?艾氏原始》、《永豐艾氏十修大成族譜》)85. 艾文舉,宰公第9世孫,又稱十一公,官至南宋樞密副使,江西臨川(今東鄉)人。86. 艾慶之,宰公第9世孫,字善甫,又稱千十三公,南宋寶慶戊子科(1228年)舉人,己丑科(1229年)進士,授宣議郎。江西臨川(今東鄉)人。87. 艾鼎之,宰公第9世孫,字亨甫,號桂林,千十四公,生于南宋淳熙甲辰(1184年),紹定壬辰科(1232年)進士,授儒林郎。江西臨川(今東鄉)人。88. 艾爕之,宰公第9世孫,字寅仲,又稱千廿三公,南宋嘉定癸未(1223年)進士,授迪功郎,隆興路新建主簿,以德望進司農少卿,授朝議大夫。江西臨川(今東鄉)人。89. 艾茂之,宰公第9世孫,字實甫,號梅林,又稱千廿五公,南宋寶慶乙酉(1225年)進士,官至奉直大夫。因帝不聽其諫,遂隱居教授,從學者數百人。江西臨川(今東鄉)人。90. 艾 亥,宰公第10世孫,排行第二,又稱二公,字正叔,號橫溪,南宋紹定己丑(1229年)進士,紹定四年(1231年)擢升翰林學士承旨。江西臨川(今東鄉)人。(以上6人均見東鄉《禮洞艾氏宗譜?仕宦錄》)91. 艾慶長,南宋寶慶2年(1226年)進士,官衢州(今浙江省衢州市)教授。金壇(今江蘇省金壇市)人。(見《至順鎮江志》18/16下)92. 艾 汋,初名慶增,慶長之弟,南宋淳祐7年(1247年)進士,終蕪湖縣(今安徽省蕪湖縣)知縣。金壇人。(見《至順鎮江志》18/17下)其子去病,任南宋承信郎,歷任元巡檢、縣尉、主簿、承事郎、縣丞等職。去病子堅以父蔭入仕,任丹陽縣教諭。(見《至順鎮江志》19/765)93. 艾介石,南宋太子中書舍人。(見《文恭集》20/251)94. 艾 德,宰公第12世孫,字克修,又名崇六,南宋淳佑庚戌(1250年)進士,任大理寺左評事。江西臨川(今東鄉)人。95. 艾應德,宰公第10世孫,字同叔,行四三,生于南宋嘉定壬午(1222年),咸淳戊辰科(1268年)漕貢進士,官至左諫議大夫。歿于1274年。江西臨川(今東鄉)人。96. 艾可叔,宰公第10世孫,字無可,號臞山,又稱一三公,南宋咸淳4年(1268年)進士,歷任吉水縣文學、新建縣丞,累遷至西臺御史中丞。入元不仕。與弟蕙山、孤山自相師友,世稱“三艾先生”。著有《臞山集》、《文江講藝集》、《鉤玄篇》等詩文集。《宋詩紀事補遺》收錄其詩作《江南歸附后不仕述懷》等13首。東鄉《禮洞艾氏族譜(二修)序》作者。江西撫州臨川(今東鄉)人,終年65歲。(見《宋詩紀事補遺》75/12)97. 艾可翁,宰公第10世孫,字元德/元憲,號蕙山,又稱一四公,可叔二弟,善文詞,知兵法。宋咸淳(1265—1274)年間由江萬里薦為朝議郎。賈似道逐萬里,目為同黨,遂棄官不復仕,隱居故里,從事詩歌創作,著有《蕙山愁吟》。《宋詩紀事補遺》收錄其詩作《家兄有和再用韻》等18首。江西撫州臨川(今東鄉)人。(見《宋詩紀事補遺》74/17)98. 艾性夫,宰公第10世孫,字天謂,號孤山,可叔三弟,又稱一五公,宋咸淳癸酉(1273年)進士,闔門教授,學生滿門,官至煥章閣侍制。工于詩,著有《孤山詩集》,被列入《四庫全書》。終年76歲。江西撫州臨川(今東鄉)人。(見《東鄉縣志》)99. 艾 定,宰公第11世孫,字宗道,號煙村,行大四,生于南宋淳祐丙午(1246年),咸淳戊辰科(1268年)舉人。因元人于江心起萬人臺以遏宋兵,公獻十策,闕下稱旨,贈朝散大夫。歿于元大德己亥(1299年)8月初六日。江西撫州臨川(今東鄉)人。 (以上6人均見東鄉《禮洞艾氏宗譜?仕宦錄》)100. 艾錫齡,南宋末年賜進士出身,任翰林院庶吉士,元朝初年任翰林院修撰。祖籍江西泰和縣,原籍湖北縐絃里。(見四川瀘縣立石鎮《艾氏宗譜》)
作者:艾氏 發表時間:2010-03-12 15:01:34
1.6、元朝:8人101. 艾 晉,宰公第10世孫,字康叔,又稱細四公,生于1246年前后,宋咸淳辛未(元世祖8年即1271年)舉人,官至刺史。歿于元朝至元己卯(1339年),享年93歲左右。江西臨川(今東鄉)人。(見東鄉《禮洞艾氏宗譜?仕宦錄》)102. 艾友誠,字存心,號實齋,生于元朝大德(1297—1307年)間,泰定戊辰科(1328年)進士,任縣尹。建昌縣(東漢永元16年分海昏縣置,治所在今江西奉新縣西,1914年改名永修縣)人。(見修水《艾氏宗譜?永修千忠公裔仕宦表》)103. 艾 值,宰公第13世孫,又名齊一,元朝進士,任翰林院檢討,隨元順帝(1333—1368年)駕北狩未回。江西臨川(今東鄉)人。(見東鄉《禮洞艾氏宗譜?仕宦錄》)104. 艾 易,字仲和,元朝至正(1341—1368年)初,父坐事遠放,請代得還。子二:濟、達。兄弟分家時,濟以達多子,推多與之,達推辭不過,只好接受。日后,達富濟貧,達以濟貧還所讓。濟曰:既與復取,非義也。達計其值,密付濟子。一家父孝子悌,傳為佳話。(見臧勵龢主編的《中國人名大辭典》)105. 艾元英,元朝名醫,著有《如宜方》二卷刊行于世。山東東平人。(見《中醫人名辭典》)106. 艾朝端,海清公第13世孫,字廷正,生于元朝元貞二年(1296年)10月26日,元順帝元統甲戌(1334年)進士。江西撫州臨川縣人,祖籍浙江金華。(見修水征村明永樂三年即1405年《艾氏族譜舊序》)107. 艾宏文,行生八,宰公第18世孫,元泰定甲子(1324年)隨駕指揮使。江西臨川(今東鄉)人。(見東鄉《禮洞艾氏宗譜?仕宦錄》)108. 艾 實,字用濟,號桐柏山人,元至正辛卯科(1351年)文允中榜進士,任南康縣錄事,升贛州同知。明洪武初年應制進太學,授周府長史,懇辭還鄉,建別業于符山下,書“云鶴堂”三字。江西吉水人。(見《吉水縣志》卷四十一)1.7、明朝:43人109. 艾思賢,宰公第11世孫,行清一,明初江州衛指揮使。江西臨川(今東鄉)人。(見東鄉《禮洞艾氏宗譜》)110. 艾彭2,字伯崇,又作伯宗,明洪武4年(1371年)以儒士授潮州(隋開皇十一年即591年置,治所在海陽縣,即今廣東潮州市)同知,擢東昌府(明洪武初改東昌路置,治所在聊城縣,即今山東聊城市)知府。自黑龍渦至魏家灣筑堤60里捍江,民獲安居,潮人感其惠愛。江西吉水人。(見修水《艾氏宗譜?艾氏歷代忠孝》、《吉水縣志》卷三十七)111. 艾敏中,字以時,號竹窗,宰公第15世孫,生于元丁丑(1336年)正月初一日。公姿秀容麗,學行超卓,考中舉人,選賢良時獲首薦,任湖南道州寧遠縣令。公披星戴月而治,民得安穩,朝廷亦倚為保障焉。時瓊州盜寇突起,銓部(吏部的別稱。因吏部主持官員的人事銓選工作,故稱。)以公有治亂之才,遂超遷公為瓊州(唐貞觀五年即631年置,治所在今海南瓊山縣)剌史。蒞任3年,烽燧不警,海波不揚。于明洪武丙子(1396年)12月18日歿于任上。江西進賢縣人,祖籍臨川(今東鄉)縣。(見修水《艾氏宗譜?艾氏歷代仕宦表》、進賢《艾氏宗譜》池溪宗派)112. 艾應中,字以貫,行貫二,宰公第15世孫,明洪武4年(1371年)獲薦舉,初任福建漳州浦縣縣尹,后升廣東潮州府知府。江西進賢人,祖籍臨川(今東鄉)。(見進賢《艾氏宗譜》池溪宗派)113. 艾 旭,海清公第15世孫,字秋部,一字東光,一字惟寅,號扶桑,明洪武21年(1388年)進士,初授刑部主事,升刑部員外郎,洪武25年(1392年)2月授刑部郎中,同年5月改授浙江道監察御史。癸酉(1393年)出使琉球,賜名儀鳳,賜一品服還朝。改任吏部給事中。著有《艾豐文集》。江西修水人。(見修水《艾氏宗譜?分寧科第仕宦表》、《明清進士題名碑錄索引》,以下明清25位進士皆見本索引,不再注明。)114. 艾 義,明永樂(1403—1422年)初,襲父艾渙職,為大興左衛指揮僉事,宣德(1426-1436年)間升都指揮僉事,正統3年(1438年)因征兀魯乃功升都指揮同知,尋升都指揮使,14年(1449年)為都督僉事,景泰(1450-1457年)初,升都督同知。成化2年(1466年)8月卒。其子艾俊襲為大興左衛指揮使。祖孫三代為武官。高郵州(今江蘇省高郵縣)人。(見《明實錄類纂?人物傳記卷》第543頁)115、 艾 瑛,以才能著稱于時,明永樂(1403—1422年)中,以人才舉浙江右布政使。隴州(西魏廢帝三年以東秦州改名,治所在汧陰縣,即今陜西隴縣東南)人。(見修水《艾氏宗譜?艾氏歷代仕宦表》)116、艾 廣,中庸公第17世孫,明永樂辛卯科(1411年)舉人,乙未科(1415年)進士,初授翰林庶吉士,改授給事中,差廣東巡撫,升大理寺丞。江西永豐人。(見修水《艾氏宗譜?艾氏原始》、《永豐艾氏十修大成族譜》)117、艾鳳翔,明永樂19年(1421年)進士,江西吉水人。118、艾 喜,宰公第15世孫,字度昭,又稱剫三公,明永樂22年(1424年)進士,任廣東監察御史,擢升常州府知府。江西臨川(今東鄉)人。東鄉《禮洞艾氏宗譜(五修)》主編。(見東鄉《禮洞艾氏宗譜?仕宦錄》)119、艾繼禹,明英宗時(1436—1449年)任山西總兵。四川瀘縣立石鎮《艾氏宗譜?忠義傳》載,“起鳳公六世孫繼禹公時任山西總兵,值額森(注:應為也先)大舉入寇,王振勸英宗親征,師潰土木,額森擁英宗至大同。廣寧伯劉安、都督郭登與總兵繼禹公密謀奪駕,入城不果。額森擁英宗北行,總兵公追及,戰歿。” 祖籍江西泰和縣,原籍湖北縐絃里。編者按:查閱《中國歷史年表》獲悉,1449年7月,瓦剌也先攻大同,太監王振勸英宗親征,軍至中途即乏糧,士卒鋨死者滿路。8月,英宗班師還北京,至土木堡(河北懷來縣西),瓦剌四面圍攻,明軍大潰,英宗被俘,王振被殺。也先挾英宗犯北京,兵部尚書于謙督軍大敗之。9月,朱祁鈺即帝位。1450年,也先與明議和,愿放回英宗。朱祁鈺遣都御史楊善往迎,朱祁鎮返北京,居南宮。1458年,朱祁鎮復辟,殺害于謙。120、 艾 福,字天錫,生于明永樂庚子(1420年),天順庚辰科(1460年)進士,授監察御史, 成化8年(1472年)擢升光祿寺少卿,13年(1477年)升為光祿寺卿,19年(1483年)擢升禮部右侍郎。弘治5年(1492年)7月卒,享年73歲。湖廣襄陽(今湖北襄樊市)人。(見《明實錄類纂?人物傳記卷》第726頁)121、 艾 璞,字德潤,明成化17年(1481年)進士,初授工部主事,升兵部通政司右通政、禮部光祿寺卿,弘治乙丑(1506年),擢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撫時,以會勘功臣莊田,忤大宦官劉瑾,逮系錦衣獄,重杖之,編置海南。劉瑾被誅后,遇宥復職,致仕(退休)。正德9年(1514年)7月卒。江西南昌人。(見《明實錄類纂?人物傳記卷》第910頁)122、 艾 傑,海清公第13世孫,明朝成化(1465-1487年)間舉人,被授予四川江安縣教諭,因主持修成《蜀志》,擢升成都府教授,以九曲有功賜匾,帝赍勤勞炳炳。崇陽(今湖北省崇陽縣)人,祖籍浙江金華。(見《崇陽縣志》、修水征村《艾氏宗譜?世譜舊序》)123、 艾 仲,宰公第20世孫,字廷芬,號月山,行熙十八,生于明弘治癸丑(1493年),官至知府。江西東鄉人。(見《禮洞艾氏宗譜》)124、 艾 洪,明弘治丙辰科(1496年)進士,授兵科給事中。洪在兵科久,諫疏多可稱。正德元年(1506年),因彈劾中官高鳳侄得林營掌錦衣衛而得罪大宦官劉瑾,受廷杖削籍,削籍后,復罰米200石,并被列入53名奸黨之列。劉瑾被誅后復職,終福建左參政。濱州(今山東省濱州市)人。(見《明史》16/188/4973)125、 艾孔范,字以德,號左泉,生于明弘治甲寅(1494年),賜進士出身〔按:經查《明清進士題名碑錄索引》中自明正德6年至嘉靖44年(1511年—1565年)各屆進士名錄,均未見孔范,可見他不是經考試中進士,可能是皇帝特賜的。歷史上有這樣的先例,如宋真宗召七歲神童晏殊與進士同試廷中,晏殊神氣自若,援筆立就。宋真宗賜晏殊同進士出身。〕,累遷至大理寺丞。江西永修人。(見修水《艾氏宗譜?永修千忠公裔仕宦表》)126、 艾九奇,字汝珠,號半溪,生于明弘治12年(1499年),于明嘉靖(1522—1566年)間赴福建長汀任職,官至汀邵兩府總鎮都督。歿于1574年,享年76歲。江西崇仁縣待八都(今六家橋鄉)艾坊艾氏宗族第17世孫,福建長汀縣艾氏宗族始遷祖。(見長汀《艾氏族譜》)127、 艾 樸,字必先,號陽溪,行九,中庸公第21世孫,明嘉靖辛卯科(1531年)舉人,乙未科(1535年)進士,由縣令升河南道御史,官至十三道都御史。明正德3年(1508年)8月18日生,萬歷24年(1596年)正月11日歿,享年89歲。江西永豐人。(見修水《艾氏宗譜?艾氏原始》、《永豐艾氏十修大成族譜》)128、 艾希淳,以旺公為始遷祖的米脂艾氏宗族第4世孫,字西麓,生于明正德9年(1514年),明嘉靖10年(1531年)舉人,14年(1535年)進士。初任南京戶部廣西清吏司主事,二任戶部廣西清吏司署員外郎主事,三任戶部署郎中主事,四任浙江按察使司僉事,五任河南布政使司左參議,六任山西按察使司副使,七任山西布政使司右參政,八任保定等府巡撫兼紫荊等關提督、九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后調至京師,任戶部右侍郎,加授通議大夫。陜西米脂人。(見臧勵龢主編的《中國人名大辭典》)129、 艾 杞,旺公第5世孫,字子征,號實齋,明嘉靖3年(1524年)生,身材魁偉,武藝出眾,28年(1549年)中武舉,41年(1562年)中進士。初任山西平陽府推官,次任工部虞衡清吏司主事,敕授承德郎,三任戶部云南清吏司主事。誥授奉政大夫、山西按察司僉事。陜西米脂人。130、 艾 梓,旺公第5世孫,字子孝,號移軒,明嘉靖年間武進士,聽選榆林衛指揮僉事,嘉靖34年(1555年)升遷陜西領班都司,39年(1560年)擢升山西大同東路右參將,不久升延綏西路左參將,42年(1563年)任五軍營左參將,45年(1566年)以軍功升提督京營總兵官、左軍都督僉事,充五軍警長督五軍,治軍有方,驍勇多謀。隆慶6年(1572年)春歿于任上,誥授一品光祿大夫。陜西米脂人。(以上3人見《陜北米脂艾氏宗族史略》)131、 艾可久,字德征,號恒所,生于明嘉靖4年(1525年),壬戌(1562年)進士,歷官太常寺博士、南京監察御史、衡州知州、山東副使、江西參政、陜西參政、陜西按察使、南京通政使。為官30年,剛正清廉,以良好的官德官聲,贏得了朝野好評。歿于萬歷21年(1592年),朝廷賜葬于上海浦東川沙縣孫橋鎮艾家墳。上海川沙人,祖籍江西撫州。(詳見川沙《艾氏族譜》)編者按:可久公的子孫可謂人才輩出,其子大有、萬有同為中書舍人;其玄孫禧為光緒年間恩科舉人,創辦養正小學,為當地著名教育家;第8世孫宗翰官至廣東按察使;第12 世孫中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部物價局局長;第12 世孫中信是中央美術學院副院長、著名油畫家。132、 艾 挺,字少石,行華六,宰公第19世孫,明嘉靖癸卯科(1543年)舉人,任泗州泰和縣知縣,升潯州通判。因少孤母老,告養親致仕。江西東鄉人。(見東鄉《禮洞艾氏宗譜》)133、 艾 穆1,中庸公裔孫,字純卿,號熙寧,又號和甫,生于明嘉靖13年(1534年)正月15日,37年(1558年)中舉,授阜城(今河北阜城縣)教諭,萬歷2年(1574年)擢升刑部主事,4年進刑部員外郎;5年因抗疏請令宰相張居正奔喪終制,張居正怒,杖八十,置之詔獄,遣戍涼州(今甘肅武威市);萬歷10年張居正死,起戶部員外郎,遷四川兵備僉事,11年晉光祿寺少卿;15年任南京鴻臚寺卿;18年遷太仆寺卿;萬歷19年(1591年)9月28日,擢升右僉都御史,巡撫四川。21年因病致仕。平江《艾氏族譜(一修)》主編。28年(1600年)5月23日歿。湖南平江人,祖籍江西永豐。(見《明史》20/229/6003、修水《艾氏宗譜?艾氏原始》、平江《艾氏族譜》)134、 艾維新,明萬歷14年(1586年)進士,河南蘭陽(今蘭考縣)人。135、 艾自約,旺公第5世孫,明武進士,任陜西守備,授武節將軍。陜西米脂人。136、 艾應甲,旺公第6世孫,字念槐,拔貢生,任四川樂至縣知縣,敕授文林郎,因政績擢升四川真安州知州,誥授奉直大夫,后擢升江西贛州府同知。歿于崇禎7年(1634年)。陜西米脂人。137、 艾應兆,旺公第6世孫,梓之子,力大過人,精通武藝,明隆慶(1567—1572年)間以父軍功蔭襲從軍,后升陜西興安州(今安康市)參將,不久擢升陜西定邊副將。治軍甚嚴,戰功卓著。積勞成疾,卒于定邊官署。誥授定國將軍。陜西米脂人。(以上3人見《陜北米脂艾氏宗族史略》)138、 艾自修,生于1566年,明萬歷28年(1600年)舉人,初任縣令,后升任湖南辰州牧。崇禎4年(1631年)喪母,回鄉守墓6年;崇禎10年(1637年)奉命講學,府、州、縣庠諸生廣集門下,三年功成,督學邵名世遵旨旌匾“當代賢儒”,詔進四品大夫(按:從四品初授之階為朝列大夫,正四品初授之階為朝順大夫)。隆武(南明唐王朱聿鍵年號)初年(1645年前后)抱病纂修《鄧川州志》,并賣田10余畝刻印行世。80余歲卒。云南鄧川州(今云南大理州洱源縣)人,祖籍江西臨川縣。(見臧勵龢主編的《中國人名大辭典》、《新纂云南通志?人物志》)編者按:《鄧川州志》記載,自修的曾祖父艾福自江西臨川縣隨明朝屯軍進入云南鄧川州,在中所定居,是當時境內的名醫。139、 艾 宏,湖北監利人,明朝名醫,太醫院御醫。(見《中醫人名辭典》)140、 艾萬年,旺公第7世孫,字毓華,明天啟末年(1627年)中武舉,由武學生從軍,勇毅有謀略,積功至神木參將。明崇禎4年(1631年),從曹文詔復河曲(今山西芮城縣西南風陵渡一帶河曲流處);5年,從樊一蘅討平不沾泥;山西告警,從曹文詔東討,一月之內連奏五捷;6年,李自成軍東遁,連破之,擢升副總兵。7年,因功加署都督僉事。8年2月,尋授孤山副總兵,衛戍平涼(今甘肅省平涼市)。1635年6月14日,率3000將士與李自成軍決戰于甘肅寧州(今甘肅寧縣,西魏時名襄樂縣)湘樂鎮甘家寨,被伏兵圍困數重,力戰不支,戰死沙場。誥授一品光祿大夫,升大同府總兵官,征西前將軍,加都督同知。陜西米脂人。(見《明史》23/269/6905、《陜北米脂艾氏宗族史略》)141、 艾儒略,1582年生于意大利布雷西亞,原名Giulios Aleni,字思奇,天主教耶穌會意大利傳教士,于明萬歷38年(1610年)來到中國,先在澳門神學院講授數學,1613年到福建泉州、1620年到山西綘州等地傳播天主教。他用中文寫了大量的文章來宣傳天主教的教義、禮儀等,著有《職方外紀》、《口鐸日抄》、與張賡合作《圣夢歌》,被譽為“西來孔子”。方豪神父說:“這樣崇高的尊稱,連利瑪竇也沒有獲得。”在華傳教39年,歿于1649年。142、 艾郢胤,旺公第7世孫,字五疑,號九澤,生于明萬歷13年(1585年),崇禎元年(1628年)進士,初授戶部觀政考授推官,敕贈文林郎、貴州道監察御史。歿于崇禎二年(1629年)。其長子元復,崇禎15年(1642年)舉人,初任河南府偃師縣縣令,順治16年(1659年)擢升監察御史。陜西米脂人。143、 艾毓初,旺公第7世孫,字孩如,戶部侍郎希淳公曾孫。明天啟元年(1621年)舉人,崇禎4年(1631年)進士。授河南南陽內鄉縣知縣,敕授文林郎。崇禎7年,因不謁唐王聿鍵被逮。后唐王被逮,獲補官,屢遷至河南汝南道右參議,誥授朝議大夫,分守南陽。生長邊陲,熟諳戰事。崇禎14年(1641年)5月,與知府顔日愉抗擊李自成軍大將羅汝才部有功。同年冬,李自成軍再度圍攻南陽,糧盡援絕,題詩城樓,自縊殉國。陜西米脂人。(見《明史》25/293/7507)144、 艾泰征,旺公第7世孫,明天啟7年(1627年)舉人,官至山西大同府同知,授奉議大夫。陜西米脂人。(以上3人見《陜北米脂艾氏宗族史略》)145、 艾南明,宰公第21世孫,又稱翰六公,明末協助袁繼咸守九江,授九江參將。江西東鄉人。(東鄉《禮洞艾氏宗譜?仕宦錄》)146、 艾南英,宰公第21世孫,字千子,號天傭,世稱東鄉先生,又稱翰四三公,生于1583年11月17日,明朝天啟4年(1624年)舉人,會試對策有譏諷大宦官魏忠賢語,魏怒,罰停三科。莊烈帝即位,詔許會試,終不第,而文名日隆。1645年5月南京陷,江西郡縣盡失,乃入閩,唐王召見,陳《十可憂疏》,授以兵部主事,后改任廣東道御史。1646年2月隨唐王到延平(治所在今南平市)。博學,能詩文,著有《古今全史》一千余卷、《禹貢圖注》、《天傭子集》等詩文集,可惜《古今全史》等遭兵火,散失殆盡,只有《禹貢圖注》列入《四庫全書》中。1646年8月11日歿于延平,享年64歲。江西東鄉人。(見《明史》24/288/7404、《東鄉縣志》、東鄉《禮洞艾氏宗譜》)147、 艾吾鼎,明崇禎15年(1642年)進士,湖廣漢陽人。148、 艾穆2,旺公第7世孫,應兆之子,梓之孫,蔭補參將,誥賜定國將軍。其五子懷光、懷襄、懷英、懷乾、懷元均有軍功政績。四代皆出虎將。陜西米脂人。(見《清史?列傳296》、《陜北米脂艾氏宗族史略》)149、 艾常富,字仕榮,累官至明朝禮部侍郎,勅封忠義國公。江西武寧人。(見修水《艾氏宗譜?豫寧艾氏科第仕宦表》)150、 艾能奇,旺公第8世孫,字畫一,生于明萬歷7年(1579年),崇禎年間參加張獻忠農民起義軍,因能征善戰,于1643年被張獻忠封為定北將軍;崇禎16年(1643年)封為大將軍;17年,起兵勤王,以軍功被桂王封為延安王;于1647年進攻抗命的東川土司祿萬鐘,遇伏中箭;于1649年在云南昆明去世。陜西米脂人。151、 艾大選,旺公第8世孫,明末參將,授昭毅將軍。陜西米脂人。(以上2人見《陜北米脂艾氏宗族史略》)注:東鄉艾氏宗族還有多人在宋朝至明朝期間身居高官,足可入選先賢名錄,但只知其名和官職,不知他們于何年代、在何地任職,其生平事跡不詳,不宜單列;為了不埋沒他們所取得的功業,在此一并列出:第9世茂之,奉直大夫(從五品);第10世誠,行萬一,南宋翰林侍講(進士);第11世宗道,行大四,朝散大夫(從五品);第11世英,行應五,同知(正五品);第12世本固,南宋翰林院編修(進士);第13世讙,行慶二,元朝翰林院學士(進士);第14世日新,字均用,行迪一,平亂有功,官至府同知(正五品);第14世俊,行龍六,湖南觀察使(正五品);第15世王端,行體一,大中大夫(從四品上);第16世添津,行同六,河南汝寧府同知(正五品);第17世志,行篤二,考功員外郎(正六品);第17世貞,行彬三,長沙剌史(正五品);第17世啟,行啟三,副將(從二品);第20世舜臣,行益九,榮州府長史(從五品上);第20世成德,行顯五,湖廣剌史(正五品),以上15人均符合入選先賢名錄標準,但沒有納入歷代先賢統計人數中。還有舉人9 名:第7世俊,行十四;第10世應德,行四三;第11世允中,行顯三(解元);第13世春,行春四(解元);第15世彥昭,行穩三;第18世奎,行文四,鄉貢殿試第一;第20世去病,行名一;第23世廷選,行武三二;另外,第25世期芳,行勝七四,清康熙武舉人,官至守備(正五品)。1.9、清朝:33人152、 艾元復,旺公第8世孫,字亨伯,生于明萬歷31年(1603年),崇禎15年(1642年)舉人,清順治13年(1656年)任河南府偃師縣縣令,為官清正,與民和衷共濟,戰勝困難,被縣民稱為清官;14年3月,順治皇帝頒詔表彰其美德,并賜進士、翰林院檢討、大訓纂修官;16年,順治皇帝親點23名清官為御史,公在其列;康熙4年(1665年),欽命巡視京通二倉,兼巡視通惠閘河,巡歷京通天津務,以除奸清蠹、稽核察勘為己任,政聲顯赫。歿于1665年。陜西米脂人。153、 艾朝棟,旺公第8世孫,字鼎望,生于明萬歷36年(1608年),崇禎12年(1639年)舉人,清順治(1644—1661年)間,初任浙江衢州府龍游縣知縣,康熙6年(1667年)授文林郎,后調京城任行人司行人,以政績擢升知府。于康熙18年(1679年)歿于北京。陜西米脂人。154、 艾懷英,旺公第8世孫,穆2之長子,明末參將,誥授定國將軍,升任都督同知、南京副總兵。降清后,授牛彔章京(佐領)。陜西米脂人。(見《清史?列傳296》)155、 艾槐棟,旺公第8世孫,清參將,授昭毅將軍。陜西米脂人。156、 艾槐楹,旺公第8世孫,清火器營中軍守備,授昭毅將軍。陜西米脂人。157、 艾承業,旺公第9世孫,能奇之子,字錫吉,號授庵,生于明崇禎15年(1642年),清初因功授階精奇尼哈番,康熙6年(1667年)授階光祿大夫,食一品俸祿;14年(1675年),奉敕命出征遼左師,每戰必勝;19年,隨大軍入云南、貴州平吳三桂等三藩叛亂,指揮有方,次年凱旋,任順天府府尹。于康熙23年(1684)年歿于北京。陜西米脂人。158、 艾十奇,旺公第9世孫,字生一,號西園,生于清順治16年(1659年),康熙11年(1672年)入京師國子監,拔貢生;19年,任甘肅臨洮府訓導,30年改任陜西同州府合陽縣教諭,43年升寧夏中衛縣教授;46年升廣東潮州府大埔縣縣令,大埔縣素稱“難治”之縣,公到任3年,“邑稱大治”,廉明公正之聲,一時響徹四郊,52年康熙皇帝對其政績給予高度評價:“撫綏有要,常深疾痛在己之心;懷保無窮,不忘顧復斯民之責。”一個七品芝蔴官,能得到皇帝的贊揚,十分難得。歿于康熙50年(1711年)。陜西米脂人。(以上7人見《陜北米脂艾氏宗族史略》)159、 艾元徵,字允滄,號長人,生于1624年,清順治3年(1646年)進士,任翰林庶吉士,明年授弘文院檢討,10年(1653年)遷左春坊庶子兼秘書院侍讀,歷任侍講學士、秘書院學士,擢禮部右侍郎兼東閣學士,18年(1661年),授國史院學士,康熙2年(1665年)擢戶部右侍郎,4年轉左侍郎,遷都察院左都御史,11年(1672年)晉升刑部尙書。15年(1676年)歿于任。山東濟陽縣孫耿鎮人。(見《山東歷史人物辭典》)160、 艾秀2,清順治8年(1651年)舉人,9年進士,歷任四川、福建道監察御史、刑部郎中、湖廣道按察司副使,分巡衡永郴道諸州。康熙14年(1675年)卒。江西金谿(今金溪縣)人。(見《金溪縣志》)編者按:金溪縣地方志辦公室曾銘先生提供的信息稱:艾秀可能是江西臨川縣人,因過繼或入贅等原因,成為金溪人,改姓鄭,官方文書中為“鄭秀”。我在《明清進士題名碑錄索引》中查到的名字為艾秀。161、 艾厥修,字來齋,生于明天啟六年(1626年),清順治15年(1658年)進士,湖廣沔陽(今湖北沔陽縣)人。162、 艾芳曾,旺公第10世孫,承業之子,字次畹,號冰臺,生于清順治18年(1661年)7月,于康熙18年(1679年)蔭授兵部督捕員外郎,次任工部郎中,20年授階奉政大夫,27年誥授朝議大夫,三任都察院監察御史,四任加一級,五任監察御史左領,36年加一級,授階通議大夫,升通政使司左參議,42年(1703年)兼管參領佐領加三級,授階光祿大夫,食一品祿,45年任光祿寺正卿,后晉秩刑部左侍郎。44年續修《圁川艾氏宗譜》。陜西米脂人。
作者:艾氏 發表時間:2010-03-12 15:02:16
163、 艾質素,旺公第11世孫,芳曾之長子,字采均,太學生,后棄文就武,武藝超群,于清乾隆37年(1772年)考中武進士,授昭武都尉、御前侍衛、大內高手。其弟質青,歲貢生,授修職佐郎,以父功名蔭襲欽點御前帶刀侍衛;其子肇昌,誥授武顯將軍,任鑲黃旗副都統。陜西米脂人。(以上2人見《陜北米脂艾氏宗族史略》)164、 艾 芳,清雍正2年(1724年)進士,江西崇仁人。165、 艾恩蔭,生于清康熙43年(1704年),雍正11年(1733年)進士,乾隆4年(1739年)任湖北松滋縣知縣,江蘇上元(今南京市江寧區)人。166、 艾啟蒙,原名Ignatius Sickelpth,字醒庵,1708年生于波西米亞(原屬捷克),天主教耶穌會傳教士,清乾隆10年(1745年)由歐洲天主教會派往中國,同年6月至北京,詔入內廷供奉,取名艾啟蒙。著名宮廷畫家,善畫翎毛、人物。乾隆36年(1771年),孝圣皇后八旬萬壽,命繪《香山九老圖》;37年,作《十駿圖》;畫作還有《狐貍立軸》、《百鹿圖卷》等。國立故宮博物院現存艾啟蒙作品10張。歿于1780年,卒年73。(詳見《十駿圖傳略》)167、 艾 茂,字穎4,號鳳巖,生于1722年,14歲應童子試,拔為第一名,清乾隆庚午(1750年)科鄉試第三名,乾隆辛未(1751年)科進士,授翰林院檢討,改任庶吉士,繼任國史館編修兼《文獻通考》編修。乾隆22年母逝,辭官回家。受云貴總督聘請任五華書院主講5年,受貴州巡撫聘請回貴陽任貴山書院主講9年。清廷為獎勵鳳巖講學傳教,授予翰林院侍講學士。還應聘參加編纂《獨山州志》,一生著述頗豐。歿于1800年,享年78歲。貴州麻哈州(今麻江縣)人。(見《麻江縣志》)168、 艾宗翰,字鳳翔,號省齋,可久公8世孫,生于清雍正4年(1726年),獻詩賦,入武英殿注唐詩,授江西臨川縣知縣,因征苗軍功升廣州府同知,擢廣東按察使。歿于清乾隆59年(1794年)。上海川沙人。(見川沙《艾氏族譜》)169、 艾肇端,旺公第12世孫,清嘉慶7年(1802年)進士,授文林郎。陜西米脂人。170、 艾肇昌,旺公第12世孫,字警齋,鑲黃旗漢軍籍,以蔭生隨旗行走,官至鑲黃旗副都統,誥授武顯將軍。陜西米脂人。171、 艾嘉會,旺公第14世孫,清武進士,歷任廣東潮州府守備、三江口副將,授武德騎尉。陜西米脂人。(以上3人見《陜北米脂艾氏宗族史略》)172、 艾 濂,自修的裔孫,字玉溪,生于清乾隆37年(1772年),嘉慶13年(1808年)進士,官至安徽寧國縣(今寧國市)知縣。云南鄧川州(今洱源縣)人,祖籍江西臨川縣。(見《新纂云南通志?人物志》)173、 艾 暢,宰公之裔孫,字玉臺,號至堂,生于清乾隆52年(1787年),道光二年(1822)舉人,道光二十年(1840年)進士。先以舉人大挑,官臨江府(今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教諭7年,后調任廣東博羅縣知縣,任職1年后辭歸故里,從事著作,著述頗豐,享有文名。主要著作有:《詩意求經》、《大學古本注》、《中庸古本拾注》、《論語別注》、《孟子補注》。咸豐四年(1864)卒,享年78歲。江西東鄉段墟/段溪人。(見《東鄉縣志》)174、 艾 顯,字無山,清朝人,金石家,所琢大小篆甚工,兼工書畫。175、 艾廷選,字仲遴,號潤高,生于清道光29年(1849年),光緒2年(1876)進士,河南信陽人。176、 艾連陞,字占元,號藝香,譜名道梅,康節公第26世孫,海清公第40世孫。清道光癸卯科(1843年)舉人,咸豐二年(1852)授南昌城守營千戶,因累立軍功,于六年授守備,八年升鉛山營都司,深受鉛山民眾敬仰,誥授武翼都尉,其祖父、父母和妻子均受到皇帝封典。江西武寧人。(見修水《艾氏宗譜?豫寧艾氏科第仕宦表》)177、 艾慶瀾,清光緒2年(1876)進士,山東濟陽人。178、 艾如蘭,旺公第14世孫,字芝亭,號畹卿,生于清咸豐10年(1860年)2月,光緒24年(1898年)舉人,歷任陜西朝邑縣訓導、陜西巡撫部院文案、山西稷山縣知縣,加同知銜,授奉政大夫;民國初任榆林道道尹、延長縣知縣、無定河水利促進委員會主任委員等職。歿于1939年,享年80歲。陜西米脂人。(見《陜北米脂艾氏宗族史略》)據《艾氏族譜》記載,湖南永州竹溪艾氏在1853—1872年間涌現出了11名五品及以上湘軍軍官。僅選取以下5位三品以上軍官列入先賢名錄:179、 艾紹仕,字建坤,在1853—1864年間,因戰功累遷至協鎮(即副將),授振威將軍。180、 艾紹亭,又名紹庭,冊名攀魁,生于道光壬午(1822年)12月10日,太學生,棄文從武,投身湘軍,在1853—1864年間累立戰功,升遷至參將。1871—1872年,又隨太子少保席寶田赴貴州平定苗民暴亂,于同治5年(1866年)7月14日在貴州博龍寨平亂戰斗中陣亡,以身殉國,時年44歲。181、 艾紹仰,字有升,冊名玉林,生于清道光乙酉(1825年)12月20日,約于1854年率十余青年赴江西投入提督黎德盛軍中,臨亂不驚,平息內哄,黎奇其才,提拔為中軍尉,因累立戰功,升遷至副將。在四川擊滅石達開部后,黎部解散,遂歸故里。歿于光緒29年(1903年)9月13日,享年78歲。182、 艾孫達,字珍埔,號良才,生于清道光己亥(1839年)4月14日,約于1857年從軍,因作戰勇敢,由士兵升為下級軍官,因累立戰功,由把總升為守備,擢升都司,累遷至游擊。歿于光緒13年(1887年)11月23日。183、 艾子正,生于清道光甲辰(1844年)6月22日,約于1862年尊父命從軍,隨湖廣總督劉長佑征戰江西;1871—1872年,又隨太子少保席寶田赴貴州平定苗民暴亂,因戰功累遷至副將,授總兵銜。(編者按:《中國歷史大事編年》記載:1871年4月29日,湘軍席寶田陷貴州丹江。6月10日,陷苗民起義軍最后根據地凱里。1872年4月13日,貴州苗民起義軍首領張秀眉于烏東山被俘。)不久,甘肅變起,子正復奉上命討賊,于光緒乙亥(1875年)9月14日在甘肅省靖寧州平亂戰斗中陣亡,以身殉國,年僅32歲。(編者按:查閱《中國地名大辭典》,無甘肅省靖寧州,而有甘肅省靜寧州,治所為今甘肅省靜寧縣。靖、靜同音,疑將靜誤寫為靖。)184、 艾孫杞,字悅安,別號余慶,冊名攀龍,生于清同治壬戌(1862年)7月15日,光緒辛卯科(1891年)舉人,此后練習武藝,乙未(1895年)會試大挑一等,官湖南守備。歿于1946年7月15日,享年84歲。注:以旺公為始遷祖的陜西米脂艾氏宗族自從希淳公于1535年考取進士到1905年廢除科舉考試的370年間,文武人才輩出,據不完全統計,文舉人12名,武舉人7名,文進士5名,武進士4名,有的是文武兼備,從九品以上文武官員共142名。列入本名錄中的25人,其中23人是五品以上文官或三品以上武官,另2人雖為五品以下文官,但政績突出。現將因生平事跡不詳而未列入名錄中的五品以上文官、三品以上武官及文武舉人開列于下:松年,河南清吏司郎中(正五品);華靈,甘肅甘州府高臺游擊(從三品),授定遠將軍;肇旭,授奉政大夫,同知銜(正五品);文舉人7人:伯潤、爾 雷、爾繩、恒豫、崇禮、德新、丕基;武舉人6人:懷襄、世隆、之奇、達天、肇宮、肇煬。 上述184位先賢中,夏朝1人,商朝1人,春秋戰國時期2人,漢朝1人,東晉南北朝5人,唐朝13人,五代十國時期3人,北宋32人,南宋42人,元朝8人,明朝43人,清朝33人。從艾氏先賢數量可以看出,艾氏在遠古和上古時期罕見(僅僅5人,約占2.7%),中古時期仍不多(從三國兩晉南北朝至五代十國末共21人,約占11.4%),近古時期多起來(從宋朝到清末共158人,約占85.9%)。知道籍貫者166人,按省份統計分布情況,依次為:江西89,陜西27,山東10,浙江8,江蘇8,湖南7,湖北6,河南3,福建2,云南2,甘肅、貴州、上海、北平各1;艾氏先賢較多的幾個縣依次為:江西東鄉縣37,江西永豐縣32,陜西米脂縣26,浙江金華8,江西吉水縣7,湖南永州6,江西武寧縣3,江西修水縣、永修縣、進賢縣、江蘇南京市、儀真市和金壇縣、山東濟陽縣、云南洱源縣各2。經查《明清進士題名碑錄索引》,明朝有進士24610名,其中艾姓進士15名;清朝有進士26699名,其中艾姓進士11名;明清兩朝共有進士51624人,其中艾姓進士26人,約占進士總數的0.05%。二甲9人,三甲17人。排名最高者:艾旭,二甲第4名,其次是希淳,二甲第17名。希淳于18歲中舉、21歲考中進士,最年輕的艾姓進士之一。明清進士以《明清進士題名碑錄索引》為準,不在此名錄中的明清進士原則上不予以承認,請各宗族宗親知情見諒。未查到唐朝、五代十國、宋朝和元朝的進士名錄(如《登科記》或《進士題名碑錄》等),但查到了各朝代的進士數量,唐6637名(另一說是6452名),五代635名(另一說是685名),宋42548名(另一說是42547名),元1135名(另一說是1165名),唐朝至元朝合計50955名(另一說是50759名)進士。另外,宋朝還有數以萬計的特奏進士(特奏即恩科,是皇帝照顧年老、屢經禮部考試落第舉子的考試,一般多能考上);還有少量太學進士、胄貢進士和漕貢進士。通過查閱有關資料,只得悉唐朝至元朝艾姓進士9名;通過查閱江西東鄉、修水、永豐、進賢、重慶大足、四川瀘縣《艾氏宗譜》和《吉水縣志》,又得悉唐朝至元朝艾姓進士57名,合計66名,約占唐朝至元朝進士總數的0.13%,其中唐朝8名,五代2名,北宋24名,南宋28名,元朝4名。這一數字肯定不完全,有待各支艾氏宗族不斷提供。永豐艾氏始祖中庸公第10世祖德容公于公元752年考中進士,是迄今已知的艾姓第一位進士,海清公于公元758年考中進士,是艾姓第二位進士;宋朝仲儒和養蒙18歲時考中進士,是最年輕的艾姓進士。(編者按:以上是按先賢名錄統計的進士數量。通過查閱族譜獲悉,江西東鄉艾氏宗族第10世誠,行萬一,南宋翰林侍講、第12世本固公為翰林院編修、第13世讙公為翰林院學士,這3人應是進士,但他們的生平事跡不詳,不能單獨列入先賢名錄中,因而沒有計入進士數量中。)唐朝至清朝共有進士102579名(另一說是102383),現已知艾姓進士95名(已計入本固公等3人),約占進士總數的0.09%,為艾姓人口占全國人口總數0.03%的3倍。這95名進士中,只有1名狀元,即后唐時山東艾穎。有10個省有艾姓進士,江西最多,63名,約占總數的66.3%,其次是浙江6,江蘇6,陜西5,山東5,湖北3,河南2,四川2,云南1,貴州1,不知籍貫者1。有29個縣有艾姓進士,其中江西永豐27,東鄉23,吉水6,浙江金華6,陜西米脂5,山東濟陽、江蘇儀征、江蘇金壇各2,江西修水、河南信陽等22個市縣各1。網絡文章《千年合肥出了多少進士》介紹了歷代武進士數:唐朝34名,宋朝約2500名,明朝約4000名,清朝約8000名,共約14500名。艾姓有4名武進士,其中明朝2 ,清朝2,均是陜西米脂人。據不完全統計,歷代先賢較多的幾個宗族依次為:以宰(九)公為始祖的江西東鄉艾氏宗族39人,以中庸公為始祖的江西永豐艾氏宗族34人(含中庸公以上10世),以旺公為始遷祖的陜西米脂艾氏宗族25人,以海清公為始祖的浙江金華艾氏宗族12人。唐朝先賢以海清公和中庸公兩宗族為多,各4人;宋朝先賢以中庸公宗族為最多,28人,宰公宗族次之,26人;明清兩朝先賢以旺公宗族為最多,25人,宰公宗族次之,9人。2、當代名人根據《中國人名大辭典?當代人物卷》等名人辭典及有關典籍所載,當代(1911年辛亥革命至今)艾姓名人有:? 艾良臣:參加辛亥革命武昌首義,任第18標第1營管帶,率部奮勇擊退清統領劉溫玉的進攻,后參加北伐至新野,任前鋒。湖北襄陽人。(見《辛亥武昌首義人物傳(上)》)? 艾 華,1889—1939年,早年畢業于日本東京高等師范學校文科,歸國后歷任北京女子師范大學、北京大學等校教授,著有《兒童心理學綱要》等。貴州貴陽人。? 艾 偉,1891—1955年,留美博士,心理學家,南京中央大學心理學教授、教育學院院長。湖北江陵人。(見《中國文化名人錄》)? 艾 青,生于1893年,保定軍官學校第一期學員,畢業后歷任課長、團長、教官等職,國民黨軍少將,1945年6月退役。湖北武昌人。(見《中華軍事人物大辭典》)? 艾楚南,譜名克生,生于1900年,中學畢業后就讀中山學院,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陜西省蘇維埃政府財政部長、陜甘蘇維埃政府副主席兼財政部長、綏德警備區司令部政委、山東縱隊司令部供給部部長、山東省民主政府財政廳廳長、山東省人民政府委員兼實業廳廳長、華東軍政委員會委員、財政部文教社會財務司司長、財政部部長助理、中共哈爾濱市委書記、陜西省第四屆政協副主席。1987年去世,享年88歲。陜西米脂人。(見《中國人名大辭典?當代人物卷》)? 艾 時,生于1903年,畢業于湖北法科大學暨黃埔軍校,歷任國民黨陸軍第34、35師政訓處處長、軍事委員會總政治部第二廳副廳長、人事處處長,1947年被選為立法院立法委員。后去臺灣。著有《海角天涯憶漢陽》。湖北漢陽人。? 艾寒松,公元1905—1975年,歷任蘇北《鹽阜報》等報刊編輯或主編、江西教育廳副廳長、中共江西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等職。江西高安人。(見《中國文化名人錄》)? 艾亞春,譜名丕華,生于1906年,16歲時投身軍旅,歷任列兵、伍長、班長、排長、連長、營長,畢業于黃埔軍校第八期。1937年晉升國民黨軍第17軍第84師500團上校團長。1941年4月上旬參加中條山戰役,并率部與進犯的日軍激戰于青廉村,身負重傷,仍督師血戰;后在焦家溝被敵包圍,不幸頭部和前胸連中數彈,壯烈殉國。其子繩滋,曾任西昌衛星基地巡視員。陜西米脂人。(見《陜北米脂艾氏宗族史略》)?
作者:艾氏 發表時間:2010-03-12 15:02:49
艾逸之,1907年生,1924年來到上海華美印書館當排字工,開始接觸馬列主義,成為工人運動骨干,并加入中國共產黨。1925年“五卅”運動爆發,為維護工人利益,作為華美印書館工會主席,代表工人與經理談判。由于談判破裂,矛盾激化,反動派揚言要捉拿為首分子,艾逸之處境非常危險,黨組織決定派他到蘇聯紅軍學校學習軍事。1930年回國,到洪湖鄂西蘇區任紅三軍政治部主任。1932年紅軍進行整編,任獨立師政委,盧冬生為師長。艾逸之是工農紅軍中一位馬列主義水平很高的軍政干部。1933年,被夏曦等人誣以所謂“改組派”罪名,慘遭殺害,年僅26歲。解放后,黨和政府為艾逸之平反昭雪,追認為革命烈士。南匯縣(今上海南匯區)周浦鎮趙溝浜人。? 艾中全,生于1909年,1938年10月在上海加入中國共產黨,從事統戰工作;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后,任軍管會貿易處代理部主任,9月調任華東貿易部對內業務處處長;1955年調任商業部物價局副局長、局長;1982年離休,1983年3月又經國務院任命為國務院物價小組辦公室副主任,1985年2月辭職。2004年10月去世,享年96歲。上海川沙縣養正村人,是川沙艾氏第17世孫、先賢可久公之第12世孫、中信的二哥。(詳見上海川沙《艾氏家譜》)? 艾明山,1911—1981年,1930年參加紅軍,歷任連長、營長、團長、軍分區司令員、師長、江蘇省林業廳廳長、江蘇省第四屆政協副主席。河南商城人。(見《中國人名大辭典?當代人物卷》)? 艾向鐇,字孟求,生于1911年5月24日,畢業于清華大學地質系,于1946—1947年 任湖南省東安縣縣長,1948—1949年任湖南省第七行政專員公署秘書長,代專員。湖南和平解放后,任衛星煤礦工程師。歿于1978年10月。其父孫杰,字贊薰,號靈鳳,曾任湖南省臨武縣縣長,湖南永州竹溪《艾氏族譜》主編。湖南永州人。(詳見《竹溪艾氏族譜(二修)》)? 艾維超,生于1913年,1936年畢業于清華大學電機系,1948年獲美國匹茲堡大學電機專業理學碩士學位;歷任中山大學、燕京大學、清華大學、上海工學院、上海機械學院、上海工業大學教授、上海機械學院電機系主任、上海工業大學副校長;1983年10月任中國電工技術學會中小電機分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科研成果和著作均頗豐,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著有《電機學》(上冊1988年4 月出版,下冊1991年1月出版)、《金屬成形工藝與分析》(1988年9月出版)。上海人。(見《中國人名大辭典?當代人物卷》)? 艾紹珩,生于1915年,1933—1941年間,先后畢業于體育專科學校、空軍軍官學校和陸軍軍官學校,歷任體育干事、空軍附員、副大隊長、營長、副團長、團長、國民黨陸軍367師少將師長、軍部少將高參等職。1949年12月12日率部起義。于1961年12月病逝。貴州麻江縣城關鎮人。(見《麻江縣志》)? 艾中信,生于1915年10月13日,1936年考入南京中央大學藝術系,1940年畢業,留校任教。1943年任中國美術學院副研究員,1946—1949年任北平藝術專科學校副教授,1950年任中央美術學院教授,1954年起兼任油畫系主任,1979—1984年任副院長;1986年起任《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委員,為《中國大百科全書?美術卷》編委會主任,任吳作人國際美術基金會理事長。師從徐悲鴻、吳作人、傅抱石等名家學習繪畫、刻印,并追隨徐悲鴻、吳作人等第一代油畫大師,成為致力于繪畫寫實主義創作的一位傳人。畫作、著作均頗豐。2002年5月獲文化部頒發的《造型藝術創作研究成就獎》,2003年獲中國文聯與中國美術家協會聯合頒發的《第二屆中國美術金彩獎成就獎》。上海川沙縣養正村人,是川沙艾氏第17世孫、先賢可久公之第12世孫。(見《中國人名大辭典?當代人物卷》、《中國文化名人錄》、《百度貼吧?艾姓吧》中《別具一格的艾氏民宅》一文)? 艾福林,生于1918年,1938年10月參加八路軍,1939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學員、排長、特務團參謀處長、師作戰處長等職,“文革”前任沈陽軍區炮兵副司令員,后任沈陽軍區政治部顧問。1994年3月28日逝世,享年76歲。河南禹縣人。(見電子網絡《百度吧?艾姓》網頁)? 艾 煊,原名艾光道,1922年生,歷任新四軍記者、第三野戰軍新華社采訪編輯主任、《新華日報》編輯部主任、《女兵列傳》主編等職,后從事專業創作,作品有《戰斗在長江三角洲》等。安徽舒城人。(見《中國文化名人錄》)? 艾民康,1924—1990年,武漢醫學院教授、針刺原理研究室主任、中國解剖學會湖北分會副理事長,研究成果、著述均頗豐。河南開封人。(見《中國人名大辭典?當代人物卷》)? 艾 興,生于1924年8月,1948年畢業于廈門大學機電專業,歷任廈門大學助教、講師、山東大學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是我國著名切削加工和刀具材料專家,教學、科研成果頗豐,榮獲國家發明獎和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0項、全國教育和勞動模范,榮任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理事、中國工程院院士。江西東鄉人。(見《中國人名大辭典?當代人物卷》)? 艾知生,1928年12月生,194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0年畢業于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歷任清華大學黨委副書記兼宣傳部長、副校長、國務院副秘書長、廣播電視部部長、廣播電影電視部部長,第8屆全國政協常委,中共第十二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十三、十四屆中央委員。湖北漢陽人。1997年7月20日逝世。(見《中國人名大辭典?當代人物卷》)? 艾周昌,1930年生,1953年畢業于東北師范大學歷史系,曾任華東師范大學近代史教研室主任,長期從事亞非史研究,共同主編《世界近代史》等著作,歷史學家。湖北松滋人。(見《中華當代文化名人大辭典》)? 艾維仁,1932年生,1948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4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過遼沈戰役和抗美援朝,歷任連指導員、營副教導員、團政委、師政治部副主任、軍政治部副主任、軍政委、集團軍政委、成都軍區副政委、沈陽軍區副政委,1988年被授予少將軍銜,1990年晉升為中將。遼寧海城人,祖籍山東省登州府。(見《中國人名大辭典?當代人物卷》)? 艾月明,生于1933年6月23日,1948年參加國民黨軍隊,隨軍去臺灣,累遷至副軍級,授陸軍少將銜。江西東鄉人。(江西東鄉縣統戰部提供)? 艾永富,生于1934年,留蘇生,1963年獲地質—礦物學副博士學位。回國后,任北京大學教授、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第三屆常務理事。“河北平泉小寺溝銅鉬礦床研究”獲地礦部科技進步獎。發表論文十余篇。湖北洪湖人。? 艾宏韜,1935年1月生, 1956年畢業于北京大學化學系,鄭州工程學院化學化工系教授,政協河南省委常委,政府特殊津貼享受者。長期從事高校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在化學學科多領域中均有建樹。共發表論文50余篇,出版教科書3部,曾獲全國科學大會重大科技成果獎、河南省重大科技成果獎,榮獲河南省先進科技工作者、商業部部級優秀專家、河南省基礎研究先進個人等稱號和證書。遼寧清原縣人。? 艾樹民,1935年生,曾任冶金部鋼鐵設計研究總院副院長,全國總工會干部局局長。遼寧省義縣人。? 艾中立,1935年12月生,1959年8月畢業于湖北醫學院醫學系,分配到湖北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從事外科工作至今。1976年4月—1978年6月,在阿爾及利亞蓋爾馬省醫院任外科主任,1979年2月任湖北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外科副主任,1984年12月—1993年4月任二院院長兼任湖北醫學院醫學二系、護理系主任,1986年任外科學教授、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在《中國實用外科雜志》等6本專業雜志社任編委、常務編委,《醫學新知雜志》主編;現任中華醫學會外科分會肛腸學組委員、湖北醫學會常務理事、省普通外科學副主任委員、武漢醫學會理事、普通外科副主任委員。1992年,湖北省委、省政府授予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獲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1999年被評為全國省級綜合醫院優秀醫生。主編、參編醫學著作17部,發表學術論文70余篇。湖北安陸市人。? 艾國祥,1938年2月7日生,1963年畢業于北京大學地球物理系天體物理專業,歷任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臺長,中國科學院數理化局學科專家組成員、天文委員會委員兼太陽組組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博士生導師,月球探測工程應用系統總指揮,太陽物理學家。獨立發明并主持研制成功處于世界領先地位的太陽磁場望遠鏡,1988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990年獲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研究成果頗豐,發表學術論文80余篇。湖南益陽人。(見《中華當代文化名人大辭典》)? 艾 豐,原名艾寶元,1938年生,1961年考入人民大學新聞系,碩士,《人民日報》社高級記者、經濟部主任,兼任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院新聞教授。河北玉田人。(見《中國文化名人錄》)? 艾南山,生于1939年5月,1963年畢業于蘭州大學自然地理專業,1979—1981年在奧地利維也納技術大學進修,1985年任蘭州大學地理系教授,1985—1988年任蘭州大學副校長;1988—1990任駐西德大使館教育參贊,1988—1992年任國際地理聯盟測量、理論與應用委員會委員;1991年調任四川大學物理系教授、環境科學與工程研究所所長、自然地理專業博士生導師,教育部科技委地學環境學部委員,國際地理聯盟地貌對環境變化的影響委員會委員,中國地理學會山地委員會副理事長,《山地學報》副主編。出版譯著2部,合編書5部,發表論文200余篇。《三峽水庫泥沙來源及演變趨勢》獲部級一等獎(1989年),獲省部級三等獎3次。1992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四川自貢人。(見《中國教育家》網絡版)? 艾榮群,生于1939年,1964年畢業于東北工學院工企專業,研究員,1986年7月—1998年7月任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黨委書記(廳局級)。天津寶坻區人,祖籍江西省。? 艾青春,1940年8月生,1958年考入北京大學技術物理系核物理專業,196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64年畢業,1964—1985年在北京大學技術物理系任教,兼任人事處副處長。著有《力》、《熱》、《機械》等書。1985年任北京圖書館黨委副書記、館長助理,1987—1990年任文化部干部司司長,1990年任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副局長、黨委書記,1993年任文化部人事司司長,1996年任文化部副部長。中國共產黨第14屆、15屆黨代會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山東安邱人。? 艾廷雋,生于1941年1月,1965年畢業于沈陽醫科大學醫療系,于19 76年起任沈陽醫科大學團委書記、黨委副書記,1983年底至1997年底任沈陽市人民政府副市長,于1998年初至2003年3月任沈陽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2003年3月退休。遼寧鞍山人,祖籍河北省樂亭縣。? 艾有勤,生于1943年,全國勞動模范,全國六屆人大代表。河北唐山人。(見《中國人名大辭典?當代人物卷》)? 艾丕善,生于1943年7月,1964年6月入黨,1968年畢業于西北政法學院法律系,歷任延安地委政法辦公室副主任,地委委員,地委副書記兼政法委書記,陜西省公安廳副廳長、廳長,兼任武警陜西總隊黨委第一書記、第一政委,陜西省委常委、省公安廳廳長,陜西省委副書記,陜西省政協主席,2007年2月11日歿。陜西米脂人。(見《陜北米脂艾氏宗族史略》等)? 艾才國,生于1943年10月,1968年畢業于北京大學法律系,歷任中學教師、河北省邢臺市法院審判員、副庭長、副院長、邢臺市人大常委會政法委副主任、邢臺市委政法委副書記、邢臺市檢察長、石家莊市檢察長,1997年4月任河北省副檢察長,1999年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批準為二級高級檢察官。江西東鄉人。(見《東鄉縣志》)? 艾斐,生于1948年,1984年畢業于山西師范學院中文系,又于1999年畢業于中央黨校領導干部班經濟專業。歷任山西省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所長、山西省社科聯黨組書記、《學術論叢》雜志主編、研究員;山西文藝理論學會會長、現當代文學研究會會長;山西省作家協會理事、省文聯委員、中國當代文學學會理事、當代文學研究會理事、小說學會理事、社會主義學會理事、趙樹理研究會理事;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山西省優秀文化工作者,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8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專著有:《魯迅與青年》、《小說審美意識》、《當代文學流派論》等8部;長篇小說《閻錫山》;編著:《當代三十部文學名著》;共發表論文1000余篇。《時代精神與文學的價值追求》獲全國社科成果一等獎,《呼喚詩魂》獲全國詩論特等獎,《文化進入市場的理論應答》獲全國文論一等獎,《論流派“競秀”與文學創作的繁榮與發展》獲首屆趙樹理文學獎一等獎,《文藝的功利性與社會主義文藝的崇高使命》獲山西省首屆社會科學應用獎一等獎,《文學創作的思想與藝術》獲山西省首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現代文化審美的科學形態》獲1993年華北地區文藝理論優秀成果一等獎,其作品還獲國際學術金星獎、世界特殊貢獻獎等省級以上獎勵60余項。山西萬余人。? 艾虎生,生于1951年10月,1967年參加工作,遼寧大學歷史專業研究生畢業,碩士學位。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9集團軍347團團長、師長、軍參謀長。2002年晉升少將。2002年10月—2007年9月,任第39集團軍軍長,2007年9月任成都軍區參謀長、軍區黨委常委。第10屆全國人大代表(解放軍)。第17屆中共中央候補委員。河南禹縣人。其父是原沈陽軍區炮兵副司令員、原沈陽軍區顧問艾福林。(見電子網絡《百度吧》“中共第17屆中央委員、候補委員簡歷”)? 艾洪德,1955年2月生,1982年畢業于遼寧財經學院財政金融系,先后獲得學士、碩士、博士學位;歷任金融系副主任、東北財政大學校長助理、大連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大連高新技術產業區管理委員會常務副主任、東北財政大學副校長,從2005年起任東北財政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務院特殊津貼享受者;兼任中國金融學會常務理事、學術委員會委員,遼寧省價格學會副會長,遼寧省政府學位委員會委員。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人,漢族。? 艾文禮,生于1955年3月,1971年2月在河北省柏各莊農墾區參加工作,1978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省委黨校在職研究生班經濟管理專業畢業。1984年6月—1997年12月,歷任河北省唐海縣縣委常委、組織部副部長兼老干部局長、組織部長、縣委副書記、縣長;1997年12月—1998年9月,任河北省唐山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1998年9月—2003年2月,任河北省農墾局局長、黨組書記;2003年2月—2006年7月,任石家莊市委副書記、組織部長;2006年7月—2008年2月,歷任承德市委副書記、副市長、代理市長、市長、市委書記;2009年1月,任石家莊市政府副市長、市長。河北省七屆省委委員。河北省唐海縣艾莊子村人。(見電子網絡《百度貼吧》中“艾文禮簡歷”)? 艾寶俊,生于1960年2月,1983年7月畢業于東北大學自控系工業自動化專業,同年參加工作。中共黨員,高級會計師。1998年11月任上海寶鋼集團公司董事、副總經理、總會計師、黨委委員。2000年2月兼任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2001年3月任寶鋼集團公司董事、黨委常委。2005年10月任寶鋼集團公司黨委常委。2006年5月兼任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2006年8月兼任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常委。2007年12月任上海市副市長。遼寧遼陽人。(見電子網絡《百度貼吧》中“艾寶俊簡歷”)當代艾姓名人41名,擁有名人的幾個省依次為:湖北8,江西5、遼寧5,河南4、上海4,河北3,陜西3,湖南2,安徽、貴州、四川、內蒙、山東、山西、天津各1。
作者:艾氏 發表時間:2010-03-12 15:03:09
3、文學、美術、醫學、軍事4個領域古今名人3-1、文學? 《中國文學家大辭典》(譚正璧主編,1934年出版)錄6800多位古代文學家,艾姓3人:艾性夫、艾南英、艾暢,均為東鄉艾氏后裔。約占總數的0.044%。? 《中國當代文化名人大辭典》(張品興等主編,1992年出版)錄當代文學家8000多人,艾姓6人:艾煊、艾中信、艾周昌、艾豐、艾偉、艾國祥,約占0.075%。古今文學名人合計,艾姓共9人,約占總數14800人的0.06%。3-2、美術? 《中國美術家大辭典》(孫濌著,1934年出版)錄入民國前艾姓美術家5人:艾宣(宋朝)、艾淑(宋朝)、艾方師(明朝人)、艾德(清朝,上元—今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人)、艾德塤(清朝,上海人)。? 《中國美術家人名辭典》(俞劍華編)錄入古代艾姓書畫家11人:艾敍(唐朝人,工書法,開元13年即725年,賞書唐明皇行次成皋詩)、艾居晦(唐朝人,工書法)、艾宣(宋朝金陵人,大畫家)、艾淑(宋朝人,大畫家)、艾斐1(元朝,江西臨川人,博學多才,善隸書)、艾方師(明憲宗時人,善畫山水)、艾友竹(清朝,福建建寧人,能詩善書)、艾秉乾(清朝,四川灌縣人,工書法,廣元教諭,年90卒)、艾德(清朝上元人,工人物及寫真,兼善著色花卉)、艾德塤(清朝上海人,善畫山水)、艾顯(清朝人,精于金石、篆、籀)。? 《中國當代美術家人名錄》(龔繼先主編,1990年出版)錄入當代艾姓美術家11人:艾軒(1947年1月11日生,浙江金華人)、艾牧(遼寧人)、艾中信(上海川沙人)、艾民有(上海人,1937年生)、艾秀琪(筆名牧石,1947年生于北京)、艾建平(安徽人)、艾承志(安徽巢縣人,1938年生,中國版畫家協會會員,曾任巢湖國畫院院長)、艾啟明(山東濟陽人)、艾石之(四川瀘州人,1930年生)、艾紅旭(祖籍河北束鹿縣,1944年生,自幼喜好書畫,先后就學于陜西教育學院、陜西國畫院研究班。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高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陜西創作中心藝術創作部副主任、黃土派藝術院專職畫家、黃河書畫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渭南市美協副主席。發表繪畫及論文上千幅(篇))、艾景林(吉林長春人)。? 《潼南博客》還提到以下藝術家:艾瑤、艾卒(山東省實力青年書法家,作品多次參加國家級展覽并獲獎,2004年獲首屆中國顔真卿獎全國書法佳作獎。)因未統計出總數,故無法計算出比例。不過,《中國姓氏?三百大姓》有統計數字:艾姓著名美術家占中國歷代美術家總數的0.07%,并列第172位。3-3、中醫學? 《中醫人名辭典》(李云主編,1988年出版)錄入古代名中醫10500人,艾姓名醫8人:艾元英(元朝)、艾元美(明朝,江蘇川沙縣人)、艾宏(明朝,湖北監利人)、艾芬(清朝,江西武寧縣人)、艾鳴謙(清朝,四川大竹人)、艾應奎(清朝,河南開封人)、艾依塘(清朝,山東濟陽人)、艾世新(清末人,太醫院御醫),約占0.076%。? 《中國中醫人名辭典》(史宇廣主編,1990年出版)錄入當代名中醫12000多人,艾姓4人:艾伯庸(重慶人)、艾鴻飛(遼寧人)、艾利民(湖北天門人)、艾儒棣(四川永川人),約占0.033%。古今名中醫合計,艾姓12人,約占總數22500人的0.053%。3-4、軍事《中國軍事人物大辭典》(吳如嵩主編,1989年9月出版)錄5000多人,艾姓3人:艾萬年(明末,陜西米脂人)、艾能奇(明末清初,陜西綏德人)、艾青(生于1893年,湖北武昌人),約占0.06%。4、其他當代名人4-1、經查《中國近現代人物傳記資料索引》,除了列入“當代名人”中的人物外,還有下列人物:? 參加辛亥革命武昌首義的志士:艾葆芳、艾度春,詳見《辛亥武昌首義人物傳》,賀覺非著。? 革命人物和革命烈士:艾樹池(見《革命人物志》第一集中《艾樹池》,平剛撰)、艾文宣(見《復旦大學志》第一卷中《艾文宣烈士傳略》,陳雨文撰)、艾仲倫(見1985年11月30日《重慶日報》:《迎接新世界的黎明—記革命烈士艾仲倫同志》,葉袁撰)。(編者按:接文宣烈士之孫劍飛來函,文宣公為四川廣安市廣安區興平鎮文明村人,生于1913年,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復旦大學肄業,后畢業于四川大學文學系;1939年赴重慶,在《新華日報》社工作;1945年由組織派往家鄉,以鄉長和教師為掩護,從事革命活動;1948年參加岳武起義,捐出全部家財;起義失敗后,轉移到重慶,被特務跟蹤,8月26日被逮捕,關押在渣滓洞,于1949年11月27日犧牲,時年36歲。仲倫烈士是四川綦江縣人,曾任重慶“新世界”飯店經理,1949年參加“新民主主義解放社”,擔任聯絡員,1949年11月29日被劊子手楊進興殺害于白公館側松林坡。)? 藝術家:京劇名丑艾世菊(見1979年《藝術世界叢刊》第一輯中《寶劍鋒從磨礪出—記京劇名丑艾世菊》,趙萊靜等撰)、艾 水(見1981年《電影時代》第22期中《一位勇于追求的人—懷念艾水同志》,黃建新撰)。? 艾國藩(見《上海時人志》中《艾國藩》,戚再玉主編):1928年畢業于東吳大學法科,著《瑞士法律教育》,發表于東吳大學《法學雜志》1934年第7巻第3期。4-2、2009年5月18日在網上查閱《百度貼吧?艾姓名人》,文中介紹了部份古代艾氏先賢的生平事跡,還列出了近代和當代艾姓名人。現摘抄有關近代和當代艾姓名人的部份于下:“近當代艾姓名人有:政治家艾知生、艾丕善、艾明山、艾楚南;英烈艾逸之、艾文宣、艾永生;天體物理學家艾國祥;物理化學家艾宏韜;切削專家艾興1;煉鋼專家艾慰心(湖南新邵人);設備能源專家艾書模;燃料與發動機專家艾清泉;電機專家艾澤人;水電設計專家艾創寧;計量測量專家艾茂生;海洋情報專家艾萬鑄;企業家艾寶俊;醫學家艾中立;中醫學家艾利民;心理學家艾 偉、艾國英;歷史學家艾周昌、艾 沖;地質學史專家艾素珍;圖書館學家艾秀柏;經濟學家艾洪德;法學家艾永明;外國語學家艾祖星;翻譯家艾廉瑩;新聞家艾 豐;政治理論家艾寒松;文學理論家艾斐2;文藝評論家艾克恩;作家艾 煊、艾 東、艾 湫;畫家艾中信、艾慶蕓、艾民有、艾 軒、艾 安、艾石之;音樂教育家艾春華;作曲家艾立群;歌手艾 敬;鋼琴演奏家艾嘉蕙;京劇演員艾世菊、艾美君;電視制作人艾興2;影視演員艾 雨等。” (編者按:編輯家艾 方,原名鄧愛方,筆名艾 方,艾 萍也不姓艾,故將他們“除名”了。)文中共提到51人,其中艾知生、艾丕善、艾明山、艾楚南、艾逸之、艾國祥、艾宏韜、艾興1、艾寶俊、艾中立、艾 偉、艾周昌、艾洪德、艾 豐、艾寒松、艾斐2、艾 煊、艾中信、艾 軒等19人已在“當代名人”中予以介紹,其余人的生平事跡介紹于下:? 艾慰心,1936年10月生,大學文化,撫順特殊鋼有限公司技術處處長,教授級高工,從事特殊鋼的工藝研究多年,為改進和優化工藝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大的經濟效益,業績顯著,被評為市優秀科技工作者。? 艾創寧,1932年生, 1954年畢業于華南工學院,高級工程師,曾任廣西柳州電力設計院副總工程師,柳州地區水利學會水能水工專業委員會委員。廣西柳州人。? 艾茂生,1934年生,教授,曾任內蒙古工學院副院長、內蒙古工業大學副校長、內蒙古自治區老教授協會會長。遼寧鳳城人。? 艾萬鑄,國家海洋局等7單位、艾萬鑄等15人共同完成的《中國海洋功能區劃》項目獲得國家海洋局第六屆科技委員會評出的1998年科技進步一等獎。? 艾秀柏,吉林大學圖書館館員,發表學術論文多篇,如1983年發表的《蘊藏豐富的資料寶庫—論族譜的史料價值》、1986年發表的《宗譜與文學》。? 艾永生, 1926年生,194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對敵斗爭中勇敢,且力大過人,1949年3月被黨組織選為首批武工隊員,后又被選為中共川北工委委員、遂南中心縣委書記王子度的警衛員。1949年7月下旬因病在家休養,被當地地主告發而被逮捕,受盡嚴刑拷打,堅貞不屈,臨死不懼,嚴守黨的秘密,幾天后被敵人殺害于遂寧城西鐵門山上。四川遂寧人。? 艾 沖,1955年1月生,畢業于陜西師范大學-香港公開大學,教育碩士,教授,碩士生導師。長期從事歷史地理學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均取得了豐碩成果。先后為本科生和研究生講授10多門歷史地理課程,曾獲優秀教學教育實習帶隊教師、校教學質量優秀獎;先后出版《明代陜西四鎮長城》等4部專著;參與撰寫及出版《古今西安》等3部著作;共發表學術論文70多篇。? 艾素珍,1983年畢業于北京大學地理系,1983年至今在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編輯部工作,歷任編輯、副編審、編審,現任編輯部主任兼《自然科學史研究》和《中國科技史料》兩刊副主編;1997年當選 為中國地質學史研究會委員;2000年當選 為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理事。主要著作:《中國科學技術史?年表卷》、《中國通史》第11卷第38章(近代前編);論文:《沈括對中國地理學發展的貢獻》、《清末人文地理著作的翻譯和出版》等。? 艾永明,1982年1月江蘇師范學院政教系本科生畢業,1982—1984年先后在西南政法學院和北京大學進修,2001年4月—2002年3月在日本關西學院做客座研究員,2002年7月蘇州大學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專業博士畢業。現任蘇州大學法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著作:《刑罰與教化》、《清朝文官制度》等;先后在《中國法學》、《人民日報》等報刊上發表論文50余篇。江蘇常熟人。? 艾祖星,上海外國語學院教授,年屆七旬,現仍在上外立泰語言文化學院授課,于1987年發表論文《基礎英語教學探索》。? 艾克恩,生于1931年,1947年畢業于陜甘寧邊區米脂中學,旋即參加延安西北文工團,1948年隨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演出,1952年后歷任西北局宣傳部文藝處、中宣部文藝處、中共北京市委文化出版部干部及文化部文藝研究院研究員、辦公室主任、當代文藝研究室主任,中國解放區文學研究會理事。1948年開始發表作品,1980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作:《延安文藝回憶錄》、《延安藝術家》、《延安城頭望柳青》等。專著《延安文藝運動紀盛》獲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解放區文學研究會優秀成果一等獎。歿于1995年,陜西米脂人。? 艾 湫,別署山外山人,中國戲劇家協會、四川作家協會、四川省曲藝家協會、四川省外國文學學會、四川省通俗文藝研究會、四川省易學研究會、四川省詩書畫家國際交流協會會員。40多年來,發表歌曲、詩歌、戲劇、曲藝、小說、散文、文藝評論、文學翻譯、書法等多類作品數百件。四川人。? 艾慶蕓,生于1938年,1963年畢業于北京外國語學院,做過翻譯、軍人、工人和國家干部;自幼酷愛書畫,書畫藝術始終是他日續一日、年復一年的刻苦追求。書海中探理,寫作中創新,終于以他獨創的藝術風格走上了中國畫壇。他在天津、北京、山東等地舉辦了個人畫展;1989年以來,5次赴新加坡辦展講學,并赴印尼的雅加達、馬來西亞的檳城和法國巴黎舉辦了大型個人書畫展,引起了當地的轟動。早年偏愛水粉、油畫,尤鐘書法;改從中國畫以后,又涉及人物、動物、山水、花鳥,尤善畫竹。其“笑竹”藝術蜚聲中外,得到了國內外同行的贊譽,并有“竹王”的美譽。著作:《艾慶蕓寫竹》、《青少年書法練習》、《艾慶蕓楷書》、《顔體楷書臨摹》等。天津人。? 艾民有,1937年生,1962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分配到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政治部創作室任創作員,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其作品多次參加全軍、全國美展,并有多幅作品獲獎。上海人。? 艾石之,19330年生,受家學影響,自幼酷愛繪畫,從事美術創作近50年,60年代進修于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四川省美術家協會榮譽理事,成都美術家協會會員。四川瀘州人。? 艾春華,教授,中國祭孔雅樂研究專家。主要著作:《中國歷代祭孔雅樂》(與其夫人江帆全著)? 艾立群,1983年畢業于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現任中國電影樂團作曲、創作室主任,為中國電影家協會、中國電影音樂學會會員,電影作曲家。創作了大量電影、電視音樂、交響樂、舞蹈音樂、聲樂、通俗音樂及電子音樂,其中《共和國不會忘記》獲1988年金雞獎、百花獎和政府獎,電影系列片《望長城》獲全國音像制品音樂音響獎;先后在有關刊物上發表多篇論文和作品。上海人。?
作者:艾氏 發表時間:2010-03-12 15:04:53
艾嘉蕙,臺灣東海大學音樂系畢業,美國俄亥俄州大學鋼琴演奏博士。在美期間,曾獲協奏曲比賽首獎,并與樂團合作演出,亦常在美國中東部大城市舉行個人獨奏會。歸國后,經常以獨奏、雙鋼琴及室內樂等形式演出。其著作《鋼琴水曲之研究》于1992年獲行政院新聞局重要學術著作獎。1999年受美國俄亥俄州大學邀請,擔任客座教授一年,擔任伴奏及室內樂課程,獲該校該年最具學術及教學影響力之鋼琴教授。現為東海大學音樂系及研究所專任教授、臺中師院兼任教授。? 艾 敬, 1969年9月10日生,畢業于沈陽藝術專科學校聲學專業,后到中央戲劇學院進修表演。先后為沈陽歌舞團、東方歌舞團演員,18歲出演電視劇《情魔》,后主要從事歌曲創作和演唱。出版發行的作品有:《我的1997》、《艷粉街的故事》、《Made in China》、《New york,New york》、《艾在旅途》等12輯。其歌曲類型被定位為“城市民謠”,艾敬被譽為“最有人文氣質的城市民謠歌手”、“中國第一民謠歌手”。沈陽人,滿族。以上19人的生平事跡是在電子網絡中搜索到的,不知是否準確,也不知有無張冠李戴的謬誤。其余13人的生平事跡查不到。沒有查到作家艾東的生平事跡,卻查到了影視演員艾東的簡介,現附于后:? 艾 東,生于1971年1月6日,畢業于吉林藝術學院表演系本科,先后參加《中國軌道》、《絕密1950》等19部電視劇和《孟北的海》、《獵豹》等3部電影的演出,在《孟北的海》中飾演孟北,在《獵豹》中飾演塞那,均為男一號。4-3、《潼南博客》還提到以下6位名人:艾勝煌(福建松溪人,松溪縣下嶺小學校長,1982年被評為全國先進兒童少年工作者,第6屆全國人大代表)、艾 可、艾 成(新加坡歌手)、艾 心(畢業于南京藝術學院,歌手)、艾青春(詳見當代名人)、艾育華(湖北安陸人,1920年生,1945年畢業于同濟大學機械系,長江電工廠工程師、副總工藝師、高級工程師。)。4-4、《艾姓吧?艾姓優秀專家名典》介紹了以下10位艾姓名人:艾貴文(1937年5月生,河南輝縣人,湖北日報社副社長)、艾荷秀(1954年8月生,湖南永州冷水灘區人,口腔科專家)、艾運鈞(1929年5月生,湖南新邵人,長沙鐵道學院教授,譯著、編著、論文均頗豐,1992年獲政府特殊津貼)、艾方向(1937年10月生,山東濟寧人,教授,詩歌、評論、論文均頗豐,公安公文寫作專家)、艾儒棣(1944年6月生,重慶市永川人,教授,外科研究室主任、附屬醫院皮膚科主任,教學、科研、臨床均有成績,發表學術論文40余篇)、艾照全(1957年8月生,湖北鐘祥人,副教授,膠粘劑專家,發表專業論文40余篇)、艾丁(1927年1月生,陜西渭南人,一級書法師,在國內外書法大賽中獲獎20多次)、艾克奇(1944年12月生,陜西子洲人,副研究員,當代書法家)、艾新民(1943年生,陜西米脂人,擅長書法)、艾秀琪(1947年生,北京人,中國畫畫家和燙畫家)、艾澤海(1930年生,河北豐潤人,當代老年書畫家)。4-5、2009年8月30日在網絡文章《世界英才》中又見到了6位艾姓名人:艾成英(1950年3月9日生,貴州岑鞏人,土家族,岑鞏縣注溪小學校長、高級教師,先后獲得州“三八”紅旗手、省優秀教師、省特級教師、全國“希望工程園丁獎”等多項榮譽稱號)、艾大根(1945年4月生,四川秀山人,1969年畢業于西南農學院,高級講師,在推廣農業技術中做出了突出貢獻,發表專業論文多篇,曾獲得1990年四川省教委授予的“職業技術教育先進工作者”稱號)、艾克順(1933年9月生,陜西米脂人,主治醫師。1950—1962年在部隊多次立功受獎,1986—1992年在西安醫科大學二院多次被評這優秀黨務工作者,發表論文多篇)、艾廷獻(1946年2月生,河南教育學院本科畢業,高級講師,河南南召縣教師進修學校校長,在國家級刊物上發表論文3篇,獲河南省科研成果二等獎,多次被評為縣先進工作者和優秀黨員)、艾玉花(1941年3月生,云南大理洱源縣人,彝族,歷任洱源縣政協副主席、人大副主任、人大常委調研員,曾多次受到縣、州表彰,1998年被評為縣、州、省先進工作者)、艾正太(1943年3月生,四川宣漢人,1969年畢業于西南政法大學法律系,1980年調西南政法大學任教,歷任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副處長、校學術委員等職,編著、論文頗豐)。4-6、《世界人物辭海網》登載了以下2位艾姓名人:艾存義(1937年生,鐵道部北京南口機車車輛機械工廠電力車間二站站長。在電器維修和技術改造中做出了一定貢獻,于1992年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北京市第八、九、十、十一屆人民代表,北京昌平人)、艾 永(1940年6月生,曾任北京市門頭溝區紀委副書記、監察局局長,高級政工師)。4-7、《滿族姓氏尋根大全》介紹了1位艾姓名人:艾書琴,1954年生,教授級政工師,現任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黨委書記,歷任雞西市滴道區副區長、市婦聯主席、市總工會主席、市長助理、市委副秘書長、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黑龍江省雞西市人。4-8、向群推薦一位艾姓名人:艾行素 ,女,生于1956年,是以康熙二十六年(1687)鳳凰城正紅旗防御、鳳凰城城守尉艾必達公為始遷祖的鳳凰城正紅旗滿洲艾氏宗族第十世孫。1978年畢業于中國醫科大學兒科系,曾在北京醫學院附屬醫院進修學習。1978年至1987年任職于丹東市第二醫院,現任丹東市婦女兒童醫院兒科系大主任,主任醫師,學科帶頭人,中共黨員。她臨床經驗豐富,尤其在神經系統疾病及小兒急救方面頗有專長,先后撰寫了六篇頗有價值的科研論文并發表于國家級雜志上,還有多篇科研論文分獲丹東市多個獎項,曾經被評為丹東市衛生局“雙十佳”中青年技術骨干。多年來,有許多患兒家屬給她送感謝信和錦旗表達感激之情,省市新聞媒體曾多次報導她的感人事跡。出色的業績使她多次榮獲醫院和市衛生系統先進工作者、優秀黨員、醫德醫風先進個人及遼寧省先進女職工等稱號;她所領導的兒內科系多次被評為醫院和市衛生系統先進集體、遼寧省青年文明號、遼寧省中國文明示范崗、遼寧省及全國三八紅旗集體等。她在從事小兒臨床診療工作三十年里,潛心鉆研醫療技術,在神經、呼吸、血液、急救方面頗有專長,并成功搶救了許多例疑難、重癥及瀕于死亡的患兒。在她的帶領下,首先開展的大劑量MTX治療和預防腦白,既為丹東市兒科系統治療白血病填補了一項空白,也使我國目前對白血病的治療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她率先在丹東市開展的胸骨骨髓穿刺替代了傳統的髂骨穿刺,既提高了穿刺的成功率,又減輕了患兒的痛苦;沙丁胺醇泵吸提高了在哮喘持續狀態下的搶救成功率;開展與國際接軌的兒童哮喘吸入治療法不但能使病情得到控制,還減少了口服和靜脈激素的副作用;大劑量丙球沖擊法能減少和阻止川崎病患兒冠狀動脈擴張及冠狀動脈瘤的形成,使格林巴利綜合癥患兒能避免呼吸肌麻痹,既減輕了患兒氣管切開的痛苦,也省去了上呼吸機的大量費用,受到了廣大患者及家屬的贊譽和歡迎。以上“其他當代名人”共85人,其中20名已列入“當代名人”中,加上另21位“當代名人”,再加上文學等4個領域中不重復的當代名人11人,當代各行各業大大小小名人共117人。從上述古今名人和文學等4個領域名人的統計數字可以看出,無論是古今名人,還是文學等4個領域中名人,艾姓名人所占比例均遠遠大于艾姓人口在全國總人口中所占比例;如果考慮到被遺漏的艾姓名人,上述某些比例會高得多。艾姓古今名人共225人,約占全國古今名人總數32000人的0.7%,約為艾姓人口占全國人口0.03%的23倍;唐至清末艾姓進士共95名(未計武進士4名),約占進士總數102579名的0.093%,為艾姓人口占全國人口總數0.03%的3.1倍。所有這些統計數字說明,自古至今,艾姓人氏的素質遠遠高于全國人員的平均素質,這是值得艾姓人氏驕傲和自豪的,并將成為激勵艾姓后輩繼承并發揚先輩們勇于進取精神和光輝業績的無窮動力。 七、注釋注1:關于艾氏得姓始祖汝艾注1-1:汝艾的祖籍為甘肅天水郡經查,①女媧氏之后代有汝氏,汝氏祖籍甘肅天水郡;②周平王姬宜臼之少子封于汝州(今河南汝州市),其后代以封邑名“汝”為氏;③另一說古有汝水(今汝河的上游,流經河南省上蔡、汝南諸縣,注入淮河),居住在汝水兩岸的氏族以汝水名為氏。汝艾是夏朝人,在周朝之前,故與②無關,只能出自①、③。由此可以推斷,汝艾的祖籍為甘肅天水郡或河南汝南郡。經進一步考證,汝艾的祖籍為甘肅天水郡。(詳見注12)這里有一個問題值得探討,汝艾是少康帝恢復家國的大功臣和大臣,因此,汝艾及其子孫當居住在夏都陽翟(今河南禹縣)附近,即艾姓的祖籍應該在今河南禹縣附近,而為什么是其故鄉天水呢?難道汝艾及其子孫又回到了故鄉?注1-2:以汝艾為始祖的艾氏源出風姓《中國姓氏?三百大姓》稱:這支艾姓源出風姓。經查,女媧氏為風姓,故其后代汝氏出自風姓。注1-3:汝艾的活動年代及以汝艾為始祖的艾氏宗族的起始年代《中國歷史大事編年》稱,夏朝少康帝約于公元前1868—1848年在位。汝艾是少康帝復興家國的大功臣和重臣,在公元前1868年時應有30歲左右,據此推測,汝艾生于公元前1900年前后,主要活動于公元前1878—1848年間。這支艾氏起源有兩種說法,一說汝艾之孫“以王父名為氏”,另一說是“因汝艾功高,少康帝賜姓艾”。若是汝艾之孫“以王父名為氏”,按每兩代間隔25年計,則這支艾氏約起源于公元前1840年前后;若按少康帝賜汝艾姓艾,則這支艾氏約起源于公元前1868年前后。這支艾氏的歷史有3850—3880年,是各支艾氏起源中歷史最悠久的一支。注2:關于商修水艾侯國第一任艾侯及最后一任艾侯—周初山東艾山艾子以修水艾侯國第一任艾侯為始祖的艾氏宗族是一支歷史悠久、人才輩出、且當今后裔人數眾多的重要艾氏宗族。令人遺憾的是,所有姓氏辭典竟無一提及這支艾氏的起源;值得慶幸的是,唐元和《括地誌》、南宋《羅泌?路史》、《黃長睿?鐘鼎遺文》及江西修水《艾氏宗譜》、江西東鄉《禮洞艾氏宗譜》等典籍記載了有關修水艾侯國及其艾侯和艾子的寶貴史料,使得我們有可能弄清這支艾氏宗族的起源、發展和現狀。艾侯國因何而得名?封建于何時?周初的艾佚侯與修水艾侯國有何關系?修水艾侯是否被周武王俘虜過?最后一任艾侯主動朝見周武王,俯首稱臣,因何被連降兩級?修水流域后來為什么稱艾子國?當今修水流域已找不到艾侯的后裔,那么,艾侯的后裔遷徙到哪里去了等等,現有史料對這些問題的記載均十分簡要,致使一些問題的答案不是一目了然,甚至會引起人們的誤解。這就需要我們下大氣力一一加以考證和研究,以使這支重要艾氏宗族的源流清晰地呈現在我們的面前。注2-1:江西修水流域是艾氏的重要發祥地熊耐久先生主編的《渣津鎮志》和《古艾尋蹤》稱:商朝在修水流域封建艾侯國,都城在今江西省修水縣渣津鎮龍崗坪,轄地包括修水流域的銅鼓縣、修水縣、武寧縣和永修縣一帶;以原艾侯國都城龍崗坪為中心的地域即今修水縣,春秋晚期(公元前504年)改稱艾邑;秦漢時在艾邑設置艾縣,直到隋開皇九年(589年)廢除艾縣,歸入建昌縣,此地域一直以艾為名。熊先生在《商時有艾侯國—古艾國》一文中轉載了《羅泌?路史》對艾侯及其艾侯鼎和《黃長睿?鐘鼎遺文》對艾侯鼎的記載。《羅泌?路史》云:“艾,商侯爵,有艾侯鼎。” 《黃長睿?鐘鼎遺文》載:“商艾侯鼎銘云:維元祀,王命艾侯作鼎曰:錫爾侯,豐爾稼穡,使爾子子孫孫永保用享。”修水《艾氏宗譜》也有關于商艾侯鼎的記載:“《羅泌?路史》云:商有艾侯鼎,古鼎錄艾侯鼎銘云:維元祀,王命艾侯作鼎曰:錫汝艾侯,豐汝稼穡,介汝眉壽,子子孫孫永寶。” 修水《艾氏宗譜》引用的唐元和《括地誌》云:“漢艾縣有地名龍崗坪,即古商艾侯之陵。”這些史書記載的古商艾侯鼎和古商艾侯陵都是商朝時期在此地域封建艾侯國的有力證據。(詳見注2-7)2009年9月3日在電子網絡上見到了艾華的文章《古艾城》,文中轉述了《舊志附注》:“按羅泌《國名記》,艾為商國,其封爵甚遠。武王克商俘艾侯,君俘則國易,是周世已無艾侯國。”接著說,“舊志稱:周平王以后,武寧地屬艾子國者,不知何所本。詳其文義,艾子國為周平王始封。” 羅泌《國名記》認定在周朝時已無艾侯國;《舊志》的推斷是,周平王始封原艾侯國地域為艾子國。《宋史?郡縣志》云:“分寧古艾地也,縣西120里龍崗坪有艾城焉。”說明宋朝時稱龍崗坪為艾城。綜上所述,自從商朝在修水流域封建艾侯國,周平王改封艾子國,春秋晚期改稱艾邑,秦漢時設置艾縣,直到隋朝廢除艾縣,歸入建昌縣,在近2000年的歷史長河中,以修水龍崗坪為中心的修水流域一直以“艾”為名。到宋朝時,龍崗坪稱艾城。根據傅說(公元前1268年任商朝武丁帝的國相,輔佐武丁中興,史稱賢能之相)所居之地曰傅巖,嚴光(又名遵,字子陵,東漢余姚人。與劉秀同學,少有高名。劉秀即帝位后,嚴光隱姓埋名,隱身不見。光武帝設法找到光后,授其諫議大夫,光堅辭不受,躬耕于富春山)隱居之地曰嚴灘(在今浙江桐廬縣西南富春山下、錢塘江上,又名嚴光瀨,嚴子瀨,嚴陵瀨,又作嚴陵釣臺,嚴陵臺),杜甫所居之地曰杜陵,自古以來多以居民的姓氏為其居住地的地名,說明以艾侯國、艾子國、艾邑、艾縣、艾城相沿為名的修水流域自商朝到隋朝乃至宋朝一直有許多艾姓人口居住,是艾氏的重要發祥地之一。熊先生說,渣津鎮乃至修水縣境內至今還有以艾為名的地名。查《江西省地圖冊》,修水縣現有黃沙鎮艾村,永修縣現有艾城鎮(修水北岸,隋開皇9年為建昌縣縣治,公元1949年前為永修縣縣治)。武寧縣艾施儀來信說:“武寧縣歷史上有古艾,現代還沿用古艾鎮之名,直到“文革”時才改古艾鎮為新寧鎮(即武寧縣城關鎮)。”這說明修水、武寧、永修一帶自古至今一直保存著自商朝第一世艾侯以下艾姓先民的許多歷史遺跡。熊先生還說,他查閱《熊氏族譜》時發現,宋、元、明、清各朝均有艾姓先妣。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這一地域直到近古時期仍有較多艾姓人口居住。2-2、商朝修水艾侯國因何而得名? 商朝修水艾侯原來姓甚名誰?艾侯國因何而得名?也是值得研究的問題。商朝艾侯原本姓甚名誰,不得而知。抑或是以汝艾為始祖的艾氏后裔,因有功于商朝,被某位商帝封為侯爵,其封地在江西修水流域,從此修水流域因國君姓艾而得名,稱為艾侯國;抑或是如同被封于河南湯陰艾國的艾侯,被封于修水的侯爵也是某位商帝的后裔,因其國都名“艾城”(今龍崗坪),因而稱其封地為艾侯國,其子孫以國名為氏。這里提出了一個值得進一步探討的問題,即修水艾侯國是因國君姓艾而得名,還是因國都所在地名艾而得名?據本人推測,第一種可能性較大。因為龍崗坪在宋朝時名艾城,在商朝時名龍崗坪,以龍崗坪為國都的侯爵國不可能因國都名而稱為艾侯國,只能因國君姓艾而稱為艾侯國。有人可能會問,封于江西修水艾侯國的艾侯是否是先被封于艾國(故地在今河南湯陰)的艾侯后來被改封于江西修水,或其子孫被封于江西修水,為與河南湯陰艾國相區別,另命名江西修水侯爵國為艾侯國?沈長云編著的《中國歷史?先秦史》對“商代政治區劃—內服與外服”的介紹基本上可回答上面幾個問題,現轉述于下:“內服”是由商王直接統治的商王朝中心地區,這個地區又稱作“王畿”。王畿即王都附近地區,其范圍在千里左右,主要包括河南的安陽、商丘、鄭州、洛陽地區,還有山東西南部、河北南部、山西東南部、安徽北部的各一小部份。王畿內的族邦∕方國主要由商王的同姓族邦∕方國或姻親族邦∕方國構成。“外服”是“內服”周圍區域,外服區域的面積和族邦∕方國的數目不是一成不變的。外服區域內的族邦∕方國由異姓族邦∕方國構成,他們與商中央王朝的關系并非固定不變,隨著商王朝的興衰而變化。有的外服族邦∕方國在商王朝興盛時歸服,商王朝衰弱時叛離,時服時叛。到“武丁中興”之時,商王朝對時服時叛的族邦∕方國進行了征討,并對江漢流域開展了大規模經營。隨著這種經營,商朝的勢力必然深入到江漢流域地區。據最新考古發現,湖北大部、湖南北部、江西鄱陽湖與贛江下游地區到“武丁中興”之時均屬于商外服區域。據此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被封于外服區域—修水流域的艾侯肯定不是商王的后裔,當然不會是艾國的艾侯及其子孫,只能是艾氏族邦的首領或艾姓方國的國君。由此可知,修水艾侯國是因國君姓艾而得名。2-3、商朝修水艾侯國封建于何時,或曰以第一任艾侯為始祖的艾氏宗族起源于何時?商朝修水艾侯何時被封于修水,或曰修水艾侯國封建于何時?弄清了這個問題,以第一任艾侯為始祖的艾氏宗族的起始時間就清楚了。為了弄清修水艾侯國封建于何時,有必要弄清修水艾侯及其族邦從何而來。據我分析,有兩種可能,一種可能是,艾氏得姓始祖汝艾是夏朝少康帝的功臣和大臣,汝艾及其后裔當居住在夏都陽翟(今河南禹縣)附近,處于商“內服”區域內。商滅夏時,此艾氏族邦可能有功于商朝,被封為侯爵,因為與商王異姓而被安置到外服區域—江西修水流域;也可能因是夏朝大臣后裔而被驅逐出“內服”區域,他們一路南遷到了江西修水流域,并在此地區定居下來,繁衍生息,人丁興旺,艾姓人口遍布于修水流域。在武丁帝經營江漢流域時,艾氏族邦有功于商朝,其首領(族長)被封為艾侯,艾氏族邦的聚居地—修水流域被封建為艾侯國。另一種可能是,因盛產北艾而形成的河南湯陰艾氏族邦或因盛產蘄艾而形成的湖北蘄春艾氏族邦,基于相同的原因,南遷到了江西修水流域,并在此地區定居下來,繁衍生息,人丁興旺,艾姓人口遍布于修水流域。在武丁帝經營江漢流域時,艾氏族邦有功于商朝,其首領(族長)被封為艾侯,艾氏族邦的聚居地—修水流域被封建為艾侯國。據此又可得出一個結論:修水艾侯國封建于商朝初到武丁帝在位期間,即公元前1562—1213年期間。不過,依愚所見,在商朝初期,商朝的勢力尚未達到江漢流域,因而不大可能將艾侯分封到江西修水地區,武丁帝經營江漢流域時封建艾侯國的可能性大。據此可以認定,修水艾侯國封建于武丁帝在位期間即公元前1271—1213年間。經進一步研究獲悉,武丁帝繼位3年后方求訪到賢人傅說,任其為國相,從此,君臣同心同德,勵精圖治,使得商王朝的國力逐步得到復興。依本人看,起碼需要20多年的時間才能實現真正的復興,達到“中興”商王朝的程度。只有到了這時,武丁帝才能有實力征討背叛商王朝的外服方國,并大規模經營江漢流域。也就是說,武丁帝大規模經營江漢流域、封建艾侯國在其即位20多年后,即約公元前1250年后。據此可以較準確地認定,修水艾侯國封建于武丁帝22年(公元前1250年)后。查閱柏楊著《中國歷史年表》獲悉,武丁帝即位于公元前1325年(武丁元年),公元前1322年(武丁4年)任傅說為相,于公元前1291年(武丁35年)率軍攻鬼方,歷經3年,于公元前1288年(武丁38年)方征服鬼方。換算成《中國歷史?先秦史》年代體系,武丁帝繼位于公元前1271年(武丁元年),公元前1268年(武丁4年)任傅說為相,于公元前1236年(武丁35年)率軍攻鬼方,歷經3年,于公元前1233年(武丁38年)征服鬼方。《中國歷史大事編年》稱,武丁約于公元前1271—1213年在位,武丁在位期間“用兵四方:西北伐鬼方,三年克之;北邊打敗土方和 方;南伐荊楚,深入其阻;東征夷方,西擊羌方。”由此可知,武丁帝征服鬼方后,接著攻打土方和 方,大約需用3年以上時間,然后再南伐荊楚、經營江漢流域。由此可推知,武丁帝當在公元前1230年(武丁41年)后方能南伐荊楚、開始大規模經營江漢流域,約經5年大功告成。據此可以更準確地認定,武丁帝于公元前1225年(武丁46年)前后封建修水艾侯國,修水艾侯國的歷史約有3235年。這支艾氏宗族的歷史比艾侯國的歷史長得多,與以汝艾為始祖的艾氏宗族相同或與更早的河南湯陰艾氏宗族或湖北蘄春艾氏宗族相同。但按編修族譜的小宗之法,這支艾氏宗族應以艾侯國第一任艾侯為始祖,這就是說,以艾侯國第一任艾侯為始祖的修水艾氏宗族約起源于公元前1225年,其歷史約有3235年。
作者:艾氏 發表時間:2010-03-12 15:05:13
2-4、艾侯鼎鑄于何時?艾侯鼎及其銘文是商朝在江西修水流域封建艾侯國的重要依據,也是搞清艾侯國封建于何時的重要依據,因此有必要對艾侯鼎銘文的內容進行研究,對艾侯鼎鑄于何時進行考證。修水《艾氏宗譜》轉載的艾侯鼎銘文與《黃長睿?鐘鼎遺文》對艾侯鼎銘文的記載有一些不同的地方,但兩者的含義基本相同。艾侯鼎銘文的大意為:某(商)王元年,王命艾侯作鼎曰:封(賜予)你為侯爵,保佑你莊稼茂盛,五谷豐登,健康長壽;保佑你子子孫孫永享太平和富貴。維,助詞。祀,商稱年為祀,夏曰歲,商曰祀,周曰年;元祀即元年,人君即位稱元年。錫,通賜,賜予。豐,意即茂盛,豐收;稼,泛指田中作物;穡,指成熟莊稼。介,意即保佑,相助;眉,意為老;眉壽,意為長壽。讀此銘文后,只知艾侯鼎鑄于某位商王元年,但不知到底是哪位商王,因而不知艾侯鼎到底鑄于何年。2009年7月初閱讀了《中國歷史?先秦史》,該書對金文—青銅器銘文的介紹可幫助我們弄清鑄造艾侯鼎及其銘文的大致時間。該書稱:“目前所知,我國最早的青銅器銘文出現在商代中期,屬氏族徽記性質。到了殷墟時代,作鑄銘文的青銅器多了起來,然多屬簡單的祖先廟號及氏族徽記。只是到了商末子乙、子辛時期,金文才顯示出初步發展跡象,有了十多個字乃至數十字的較長篇的記事金文。”據此可知,有28字銘文的艾侯鼎當鑄于商帝子乙元年(約公元前1105年)或子辛(商紂王)元年(約公元前1078年),迄今已有3100年左右。艾侯鼎銘文中有“錫汝艾侯”或“錫爾侯”(封賜予你侯爵)之語,給人的直接感覺是,某商王封賜艾侯和命艾侯作鼎是同時發生的。若果真如此,則艾侯國封建于商帝子乙元年(約公元前1105年)或子辛(商紂王)元年(約公元前1078年)。到底艾侯國封建于子武丁46年(約公元前1225年)前后,還是封建于子乙元年(約公元前1105年)或子辛(商紂王)元年(約公元前1078年)?值得進一步探討。但是,封建艾侯國的時間跨度可以確定下來了:子武丁41年(公元前1230年)至子辛(商紂王)元年(約公元前1078年),即公元前1230—1078年間。據此,以艾侯國第一任艾侯為始祖的修水艾氏宗族的歷史約有3088—3240年。本人還是傾向于修水艾侯國封建于商子武丁46年(約公元前1225年)前后,即修水艾氏宗族的歷史約有3235年;艾侯奉商帝子乙之命,于子乙元年(約公元前1105年)鑄艾侯鼎。艾侯鼎至今已有3115年歷史。2-5、艾侯的后裔遷徙到哪里去了?我曾問過《古艾尋蹤》的主編熊耐久先生,是否尋找到了以商朝修水艾侯國第一任艾侯為始祖的這支艾氏后裔的蹤跡?他說至今還沒搞清楚,本地沒有艾侯的后裔,不知以艾侯為始祖的修水古艾的后裔遷往何處去了。修水《艾氏宗譜》雖然認定商朝艾侯、周初艾佚侯和艾子等修水古艾為艾氏祖先,但該宗族與修水古艾沒有直接關系。當今修水艾氏大多為以海清公為始祖的浙江金華艾氏宗族的后裔,他們宣稱艾孔是汝艾的第49世孫,海清公是艾孔的第46世孫,即該宗族認定本宗族既是汝艾的后裔,又是艾孔的后裔。修水《艾氏宗譜》記載:“周武王克殷時,艾侯來朝,降為艾子,封于艾山。今泰山牟縣東南有艾山,春秋魯隱公二年(編者按:應為魯隱公六年,即公元前717年),隱公會齊侯(編者按:應為齊僖公),盟于艾,即此地也。”這就是說,商朝修水艾侯國的最后一位國君被周武王降為艾子,并另封到山東萊蕪艾山一帶。修水艾侯國最后一位艾侯即周初艾子不會是一人獨自前往新領地,其家屬和嫡系族人會隨同遷徙到山東萊蕪艾山一帶。這是從修水流域遷往外地的第一支艾侯后裔。(詳見注2-6)我后來在查閱東鄉《禮洞艾氏宗譜》時發現,宰(九)公第12世孫庭暉公于元朝至元戊寅(1338年)在《禮洞艾氏族譜(三修)序》中開宗明義地說,“艾氏郡望自天水,上祖世代修水古艾也。”正可謂踏破鐵鞋無覓處,卻原來東鄉艾氏宗族是商朝修水艾侯的后裔。修水德彬曾問過我,江西歷來是艾姓大省,是否與商朝修水艾侯有關?不知是不是艾侯的后裔從修水遷到了外地,后來又遷回了江西?當時,我還不知道如何回答德彬提出的這個問題。現在,我已找到了這個問題的一部份答案:東鄉艾氏就是“從修水遷到了外地—浙江壽昌,后來又遷回了江西”的艾侯后裔。這是迄今所知的從修水遷往外地的第二支艾侯后裔。這也說明德彬在提出這個問題前,已經過了深思熟慮,他實際上提出了一個尋找修水古艾蹤跡的思路。這是不無道理的,因為中國人大多留戀故鄉,懷有濃濃的鄉土之情,縱使浪跡天涯,也總想落葉歸根;即使本人無法實現落葉歸根的愿望,也會寄希望于子孫后代有朝一日回歸桑梓故里。注2-6:被周武王降為艾子、封于艾山的艾侯是湯陰艾侯還是修水艾侯?商朝有兩個艾侯,一是都城為江西修水龍崗坪的艾侯國的艾侯,二是封于艾國(故地在今河南湯陰縣)的艾侯。那么,“周武王克殷時,艾侯來朝,降為艾子,封于艾山”的艾侯是哪個艾侯呢?經分析后,我認為是修水艾侯。其根據是,河南湯陰艾國距離商朝都城(今河南安陽)不遠,處于王畿內,且是商王武丁的后裔,周武王進攻商朝都城時,艾國的艾侯隨同商王朝進行了抵抗,被周武王俘虜,艾國遂滅。因此,周武王不大可能給被俘的商王后裔艾侯分封爵位和領地。而修水艾侯國離商朝都城較遠,修水艾侯得知商朝被周武王滅掉的消息后,親赴周武王帳前,朝見周武王,俯首稱臣。修水艾侯朝見周武王,意味著商朝艾侯國向周朝投降,商朝艾侯國宣告滅亡。周武王對主動來降且與商王異姓的修水艾侯分封爵位和領地,在情理之中。出于政治需要,周武王將修水商朝艾侯降為艾子,并另封于山東牟縣艾山一帶。綜上所述,被周武王降為艾子、封于艾山的艾侯肯定是江西修水艾侯。這里又產生了一個問題:周武王為什么將主動來朝、俯首稱臣的商朝修水艾侯連降兩等,由侯爵降為子爵,并另封于山東艾山?(詳見注2.8)經查閱《中國市縣大辭典》和《中國地名大辭典》獲悉,山東牟縣在周朝時稱嬴邑或牟國,秦時置為嬴縣,西漢始改置萊蕪縣,北齊時并入博城縣,其治所在今山東萊蕪市東20里;幾經易名,至唐武后長安3年(公元704年)將嬴縣和牟縣合并,定名萊蕪縣,前不久改為萊蕪市,“萊蕪”之名自公元704年一直沿用至今。若從西漢始置萊蕪縣算起,萊蕪縣已有近2200年歷史;若從704年將嬴縣和牟縣合并,定名萊蕪縣算起,則也有1300多年的歷史了。2.7、受封于陜的艾佚侯為何死在修水,并葬在修水?修水《艾氏宗譜》還有關于艾佚侯的記載:古艾縣有土墩,舊名陜君墩,艾佚侯之陵也。曰陜君者,周武王都陜,艾侯受封于陜,故名之。艾佚侯受封于陜,何以葬于修水,即何以來到修水,是受周武王之命接任商朝艾侯國君主之位,還是另有原因?若是受周武王之命接任商朝艾侯國君主之位,則分寧在周朝時應仍稱艾侯國,而不會“世稱分寧為艾子國”,也不會有周平王封此地為艾子國的事件發生。看來艾佚侯葬于修水應是另有原因,這又是一個待解之謎。2009年9月3日拜讀熊耐久先生在電子網絡上發表的《商時有艾侯國—古艾國》一文,文中轉載了《汲象周書?世浮解》中一句話:“乙巳陳本新荒蜀磨至告禽霍侯,艾侯俘佚侯。”據此推測,周武王于征伐商朝前在都城封賜艾佚侯;周武王在親率周軍主力征伐商朝王畿的同時,派遣艾佚侯率領一支偏師征伐商朝修水艾侯國。艾佚侯在征伐艾侯國的戰斗中被艾侯打敗,并被艾侯俘虜,后死在修水,并葬在修水。2.8、周武王為什么將主動來朝的修水艾侯連降兩等,降為子爵?“周武王克殷時,艾侯來朝,降為艾子,封于艾山。”先前對主動來朝的修水艾侯何以被周武王連降兩級,由侯爵降為子爵,并由修水另封于山東牟縣艾山,令其背井離鄉一事,感到令人費解,不知是何緣由,只好用含糊的“出于政治需要”加以解釋。“艾侯俘佚侯”五個字頓時令真相大白于天下:商朝艾侯主動來朝,俯首稱臣,周武王不能不表示歡迎,給予適當封賜,但對于商朝艾侯抗拒周軍征伐,打敗并俘虜周軍主將艾佚侯,又不能不給予適當處罰以示懲戒,于是乎將侯爵降為子爵,并另封于山東牟縣艾山,令其背井離鄉。2.9、周武王俘虜的艾侯是艾國的艾侯,而不是艾侯國的艾侯“艾侯俘佚侯”與“周武王克殷時,艾侯來朝,降為艾子,封于艾山”兩個歷史事件證明:商朝修水艾侯沒有被周武王俘虜,而且打敗并俘虜了奉周武王之命率一支周軍偏師前來征伐的艾佚侯。商朝修水艾侯雖然獲得了局部勝利,但商王朝最終被周武王推翻了。艾侯審時度勢,主動前往周營大帳朝見周武王,俯首稱臣。由此可見,《輿地指掌圖》和羅泌《國名記》中所說的“周武王克殷時,艾侯被俘”中的艾侯應該是商武丁帝的后裔—艾國(今河南湯陰)的艾侯,而不是修水艾侯國的艾侯。2.10、為什么世稱江西分寧為艾子國?既然艾子被封于山東牟縣艾山,理應山東牟縣一帶稱為艾子國,為什么“世稱分寧為艾子國”呢?我的推測是,修水艾侯入朝拜見周武王,并被另封于山東牟縣艾山,其妻室和嫡系子孫及其本支家族隨同去了山東,但人口眾多的其它艾氏分支家族仍留在分寧。商朝艾侯降為周朝艾子后,其原屬國不能再稱為艾侯國,留在修水的艾氏宗族不得不改稱艾子國,故“世稱分寧為艾子國”。2009年9月3日在電子網絡上見到了艾華的文章《古艾城》,文中轉述了《舊志附注》:“按羅泌《國名記》,艾為商國,其封爵甚遠。武王克商俘艾侯,君俘則國易,是周世已無艾侯國。”接著說,“舊志稱:周平王以后,武寧地屬艾子國者,不知何所本。詳其文義,艾子國為周平王始封。”據此可知,“世稱分寧為艾子國”是在周平王始封艾子國之后,即東周之后,而不是西周之初。本人的上述推測可能與歷史事實不符,有望文生義之嫌。2.11、山東牟縣艾山因何而得名?還有一個問題值得探討:艾子被封于山東牟縣艾山,此地原名艾山,還是因艾子被封于此地而得名?經分析后,我認為是后者。其理由是,居民居住地地名往往以居民的姓氏為名,此地在此前沒有出現過艾氏名人,因而此山不大可能以艾為名,曰艾山。艾山的得名,最大可能是艾子死后埋葬于此山,即艾子陵墓所在地,人們便稱之為艾陵/艾山。這里的艾陵或艾山是同地異名。由此可以推斷,艾子封于此地在先,艾山因艾子得名于后。2.12、山東5個艾陵/艾山/艾邑/艾縣的來歷綜合多部書籍記載,山東境內的艾陵/艾山/艾邑/艾縣有5處:一是今萊蕪市東南,二是今泰安市東南,三是今沂源縣西南,四是今棲霞縣西北,五是今郯城縣與江蘇邳縣交界一帶。為什么山東有5個艾陵/艾山/艾邑/艾縣?這5個地域因何以艾為名?先說前3個艾陵/艾山/艾邑。因為爵位是世襲的,自周初艾子(約公元前1066年)到艾孔(約公元前587—514年間)500來年間,歷代艾子及其子孫有多個居住地和陵地不足為奇。一般說來,所有與艾子國有關的艾邑/艾陵/艾山皆應在艾子國領地內。前面已說明牟縣(今萊蕪市)東南艾陵/艾山/艾邑屬艾子國。泰安市位于萊蕪市西,沂源縣位于萊蕪市東,均與萊蕪市為鄰,泰安市東南和沂源縣西南的艾陵也在周朝艾子國領地內是完全可能的。萊蕪市東南與泰安市東南和沂源縣西南的3個艾陵/艾山/艾邑是異地同名。有關資料稱,泰山牟縣東南有艾山,牟縣縣治在今萊蕪東20里,其東皆艾山。周朝魯國曾在艾山附近設艾邑。又稱,艾山綿亙數十里,與沂水縣即今沂源縣接界。由此可知,萊蕪東南之艾山與沂源縣西南之艾山是連接在一起的同一山脈。在周朝,也曾在沂源縣設艾邑。由此可推斷出,山東周朝艾子國的領地包括今泰安市東南、萊蕪市到沂源縣西南一帶。因此,泰安市東南—萊蕪市—沂源縣西南一帶是艾姓的另一個重要發祥地。再說后兩個艾山/艾縣。棲霞縣位于煙臺市南,郯城縣位于山東省最南部,這兩地離萊蕪市太遠,不可能也在周朝艾子國領地內(編者按:最初的諸候國方圓百里左右)。因此,這兩地的得名與艾子沒有直接關系。經查閱《中國歷史地名詞典》,棲霞縣西北之艾山因盛產艾蒿而得名,并非因有艾氏人口居住或有艾氏人士陵墓而得名。據此,《中國姓氏辭典》稱艾孔的食邑艾陵為棲霞縣西北之艾山是錯誤的,本文將艾孔的食邑“艾陵是今棲霞縣西北之艾山”刪除。至于郯城縣與江蘇邳縣交界一帶的艾山因何而得名,現在只能是推論,可能是艾子的一支后裔遷徙到這里,也可能是艾孔的一支后裔遷徙到這里,他們在這里繁衍生息,久而久之,成為當地巨姓大族,這個家族的陵地便被稱為艾山;這里因艾姓人口眾多,又有地名艾山,因而東魏武定8年(公元550年)在此設置艾縣。在“艾姓的起源”一節中說到,季梁以隱居地名為氏或裔款以食邑地名為氏,取名艾孔。至于季梁或裔款即艾孔的隱居地或食邑是萊蕪市東南的艾陵/艾山/艾邑,還是泰安市東南的艾陵或是沂源縣西南的艾陵/艾山/艾邑,或者包括這三個艾陵/艾山/艾邑,值得進一步探討。但是,這三個以艾為名的艾陵/艾山/艾邑是周初艾子和各代世襲艾子及其裔孫的居住地或陵地,應是無疑的。也就是說,這3個以艾為名的艾陵/艾山/艾邑因周初艾子及其子孫居住或埋葬在此而得名。基于季梁或裔款以隱居地或食邑艾陵/艾山/艾邑的地名為氏、取名艾孔這一歷史事實,與其說艾孔是艾氏第一始祖汝艾的第49世孫,不如說艾孔與山東周初艾子的關系更密切些。2009年5月上網查閱幾個艾氏宗族的族譜,一些族譜的序言也提到了艾子,如江西崇仁縣六家橋鄉艾坊村的《艾氏族譜》稱:“至田齊,艾子封于艾山,養性修真,迄今云岳山中石崖之壁,篆文猶存,可見仙跡不泯。”又如四川瀘縣《艾氏族譜》稱:“祥開勝境,岱宗舊跡猶存。”這也證明自從周初(約公元前1066年)至上文提及的田氏齊國艾子所處時代即齊宣王時期(約公元前320—301年)的700多年間,今山東泰安東南—萊蕪—沂源西南一帶確實是艾子國的領地,世襲的各代艾子中出現過一些杰出人物,在歷史上留下了他們的故事和遺跡。綜上所述,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周初艾子是山東萊蕪艾陵/艾山/艾邑艾氏的始遷祖,江西修水商朝第一任艾侯是山東萊蕪艾氏的第一始祖,比周初艾子晚500多年的艾孔是山東萊蕪艾陵/艾山/艾邑艾氏的第二始祖。或者說,山東萊蕪艾陵/艾山/艾邑艾氏原本有兩支,一支起源于周初艾子,另一支起源于春秋艾孔。至此,已找到江西修水商朝艾侯的兩支后裔:山東萊蕪艾陵/艾山/艾邑艾氏和江西東鄉艾氏及其外遷后裔。作為江西修水商朝艾侯的外遷后裔,東鄉艾氏于公元895年從浙江壽昌遷回了江西,不知有無山東萊蕪艾氏的后裔從山東遷回了江西?注2-13:羅泌是江西吉水縣人,南宋著名歷史學家,一生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于1176年撰成名著:《路史》,共47卷,收入《四庫全書》“別史類”中。我們應該感謝羅泌在《路史》中記錄了艾侯國、艾侯和艾侯鼎這些珍貴的史實。注3:《中國姓氏?三百大姓》稱:起源于河南湯陰艾國的這支艾姓源出子姓。經查,商朝湯、武丁諸帝均為子姓,故其后代為子姓。注4:關于艾孔及其祖先微子和孔父嘉艾孔是一支人才輩出、后裔眾多的重要艾氏宗族的始祖,有關史料和各艾氏宗族的族譜對艾孔及其祖先的介紹可以說是五花八門,艾孔原來到底姓什么?季梁、裔款和艾孔三個名字是何關系?季梁于何時自魯隱于齊國艾陵?艾孔到底是齊國大夫還是魯國隱士?艾孔的先祖名孔父嘉還是孔嘉父?孔父嘉是微子的第幾世孫?艾孔的食邑到底是哪一個艾陵?艾孔與孔子是何關系?孔父嘉是孔子的六世祖還是七世祖等等問題,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有必要加以認真研究,以便得出比較符合歷史的結論。注4-1:艾陵是齊國領地,而不是魯國領地裔款與宴嬰、梁丘據同為齊景公的重臣。《左傳》魯昭公二十年(公元前521年)大事記中記載了裔款和梁丘據一起向齊景公提建議的事。聯系到注2,又出現了一個需要探討的問題:曲阜為魯國國都,泰安、萊蕪和沂源位于曲阜的東北部,都離曲阜不遠,似應屬魯國。公元前521年魯國尙存,泰安東南的艾陵或萊蕪東南的艾山/艾陵/艾邑或沂源縣西南的艾山/艾陵/艾邑何以成為齊國大夫裔款的食邑?難道泰安、萊蕪和沂源當時已歸屬齊國?經查,張習孔主編的《中國歷史大事編年》記載:“魯隱公六年(公元前717年),齊僖公、魯隱公盟于艾(齊邑,今山東沂源縣西南)。”何茲全主編的《中國大事典》記載:“公元前484年5月,魯哀公會合吳王夫差攻下齊國的博地(今山東泰安市東南)。25日,到達嬴地(今山東萊蕪市西北)。27日,兩軍在艾陵交戰,吳王率領中軍大敗齊軍。”上述史實充分證明,泰安、萊蕪、沂源艾陵/艾邑在公元前717—484年間確實歸屬齊國,即艾子國隸屬于齊國。齊宣王時的艾子是齊國大臣,此艾子當是周初艾子的世襲后裔,這也證明艾子國隸屬于齊國。此艾子的出現,還印證了“周武王克殷時,艾侯來朝,降為艾子,封于艾山”這一史實。江西崇仁縣六家橋鄉艾坊村《艾氏族譜序》稱, 季梁在魯國“三家僭亂,君弱臣強”之時“遂去國隱于艾陵”,這也間接說明艾陵不是魯國領地,故需“去國”即離開魯國隱于艾陵。齊國的國都為臨淄。查看地圖,泰安、萊蕪和沂源分別位于臨淄的西南部或南部,距離臨淄不遠,且比距曲阜更近些。注4-2:艾孔即是《左傳》中的裔款電子網絡上有一篇文章稱:劉師培校補云:“《元和姓纂》十四‘泰艾姓’條云:‘宴子春秋齊大夫艾孔之后。’即《左傳》中的裔款也。”注4-3:季梁、裔款、艾孔同為一人,艾孔既是魯國隱者,又是齊國大夫 2009年5月初在電子網絡上看到,上海《浦東姓氏宗族》稱:“艾氏,相傳為山東孔子之后。戰國時因避秦亂而伏于艾蒿之中得免于難,遂改姓艾,以孔為名,故其(浦東川沙艾氏)始祖為艾孔。”(詳見注4-4、注4-6)江西崇仁縣六家橋鄉艾坊村《艾氏族譜序》稱:“夫艾氏之源,(啟)自春秋始。因周武王克殷而有天下,封微子(見注4-10)于宋,其八代孫名孔嘉父者,易姓曰孔,仕魯為大夫(詳見注4-11—注4-15),傳五代至名季梁者,因三家僭亂,君弱臣強,遂去國隱于艾陵,易姓曰艾,以原姓為名,故曰艾孔。”這兩篇文章都說艾孔原姓孔。據筆者分析,艾孔原姓孔有相當大的可信度。產生了兩個新的問題,問題之一是,這里的季梁即是艾孔,季梁、艾孔、裔款是同一人的三個不同名字,那么,季梁和裔款這兩個名字有何關系?問題之二是,季梁離開魯國隱于艾陵,易姓曰艾,而裔款為齊國大夫,食邑為艾陵,以食邑名艾為氏,艾孔究竟是齊國大夫還是魯國隱者?究竟以隱居地名為氏還是以食邑名為氏?先來回答第一個問題,艾孔原名季梁,在魯國時一直使用此名。季梁離開魯國隱于艾陵后,便更姓改名,以隱居地名為氏,以原姓為名,取名艾孔,字裔款。根據注2可知,諸艾陵均歸屬齊國。季梁到齊國艾陵后,一直使用裔款或艾孔這兩個名字,所以在史書中記載裔款為齊景公的大夫,姓氏書籍則稱泰艾姓系宴子春秋齊大夫艾孔之后。再來回答第二個問題,據本人推測,季梁離開魯國后,可能先隱于齊國艾陵,后來出仕齊國,官至齊景公的大夫,其食邑在艾陵,以食邑名為氏,原姓為名,取名艾孔。所以,季梁先是由魯國隱于齊國艾陵的隱者,裔款后為齊國齊景公的大夫,或者說,艾孔既是魯國隱者,又是齊國大夫,先后兩種不同身份集于艾孔一人之身。至于到底是季梁以隱居地名為氏,還是裔款以食邑名為氏,沒有實質性差別,反正都是以其居住地艾陵之名為氏,只是時間先后不同而已。依愚所見,第一種情況可能性大,即季梁自魯隱于齊后,更姓改名,以隱居地名為氏,原姓為名,取名艾孔,字裔款。等裔款出仕齊國、官至大夫后,齊景公將裔款的居住地封賜給裔款作食邑。季梁隱于艾陵在先,裔款食邑于艾陵于后,隱于艾陵之時更姓改名,以隱居地名為氏,取名艾孔更合乎情理。注4-4:艾孔“因避秦亂而伏于艾蒿之中得免于難”的故事純屬虛構2010年1月15日查閱《中國歷史大事編年》獲悉,在公元前285年,“齊國勢盛,威脅三晉和秦楚。秦欲合縱伐齊……乃使蒙武攻齊,奪九城,以為九縣。”這是秦國首次派兵攻打齊國的記錄。經考證,艾孔生于公元前587—567年間,歿于公元前514年前,活動于公元前537—514年間,是春秋時期人,比秦國首次派兵攻打齊國早兩百多年。由此可見,《浦東姓氏宗族》所言艾孔在“戰國時因避秦亂而伏于艾蒿之中得免于難,遂改姓艾,以孔為名”的故事純屬杜撰的子虛烏有。注4-5:以艾孔為始祖的艾氏宗族的得姓始自艾孔本人《中國百家姓解說辭典》稱艾氏“家族的得姓,不是始自夏臣汝艾的第四代,就是始自大夫艾孔的第四代。”這一句話有兩個錯誤。錯誤之一是汝艾之孫以王父名為氏,而不是其曾孫以曾祖父的名為氏;《現代漢語辭典》對“王父”的釋義是“祖父”而不是“曾祖父”。另外,季梁以隱居地名為氏,或裔款以食邑名為氏,以原姓為名,取名艾孔,更不是其孫或曾孫以其隱居地名或食邑名為氏。因此,以艾孔為始祖的山東萊蕪/沂源艾陵艾氏宗族的得姓,既不是始自大夫艾孔的第三代,更不是第四代,而是始自艾孔本人。錯誤之二是艾姓起源除了汝艾和艾孔外,還有艾侯等多支。因此,不能說艾氏家族的得姓,不是始自夏臣汝艾,就是始自大夫艾孔。
作者:艾氏 發表時間:2010-03-12 15:05:59
注4-6:艾孔不是孔子之后,而是孔子之叔江西崇仁縣六家橋鄉艾坊村《艾氏族譜序》稱:艾氏相傳為山東孔子之后。即艾孔是孔子之后。這是錯誤的。《浦東姓氏宗族》稱,孔嘉父“傳五代至季梁”; 《中國人名大辭典》稱,孔父嘉之子“五傳而生孔子”。將《中國人名大辭典》與《浦東姓氏宗族》關于孔父嘉與季梁和孔子關系的介紹加以對照可知,季梁即艾孔是孔父嘉的第6世孫,而孔子則是孔父嘉的第7世孫。這就是說,艾孔是孔子的叔叔,而并不是如《浦東姓氏宗族》所說艾孔是孔子之后。另外,艾孔生于公元前587—567年間,比孔子還大16歲以上。(詳見注4-8)艾孔原名季梁,孔子之父叔梁紇,名紇,字叔梁,按照伯仲叔季排序,季梁應是叔梁的弟弟,即艾孔是孔子的叔叔。這與《中國人名大辭典》與《浦東姓氏宗族》關于孔父嘉與季梁和孔子關系的介紹暗合。這恐怕不是巧合,而是歷史的真實反映。叔梁與季梁是否是同胞兄弟,尚不得而知,但他倆是同輩兄弟基本上可以確定。至今尚未查到提及艾孔與孔子有親屬關系的史料。《中國歷史大事編年》記載,“公元前514年,孔丘赴齊,學《韶樂》,三月不知肉味。”但沒提及孔子與艾孔是否見面。也許此時艾孔已經去世,不然孔丘在齊國數月,叔侄同處一城,不可能不相見。如果這一推測正確,則艾孔可能生于公元前583年前,真可能是叔梁的同胞兄弟。注4-7:季梁于公元前537年自魯隱居于齊國艾陵江西崇仁縣六家橋鄉艾坊村《艾氏族譜序》稱:魯國季梁“因三家僭亂,君弱臣強,遂去國隱于艾陵,易姓曰艾,以原姓為名,故曰艾孔。”《中國歷史大事編年》記載:“公元前537年(魯昭公5年),魯三桓季孫、叔孫、孟孫四分公室,季氏擇其二,叔孫、孟孫各得其一,皆盡征之,而貢于公。于是三桓益強,公室益弱。”由此可知,魯國“三家僭亂,君弱臣強”始于公元前537年,季梁“去國隱于艾陵”當在公元前537年或稍后,設為公元前537年。注4-8:艾孔生歿時間的推算艾孔生于何年?史無記載,只能根據相關參考時間點加以推算。可選擇以下3個參考時間點:一是裔款與晏嬰、梁丘據同為齊景公三大重臣的時間;二是其兄叔梁(紇)的出生時間;三是季梁由魯國隱于齊國艾陵的時間。除了王親國戚外,普通士人要做到國君主要輔臣這等高官,一般應在40歲以上。此前,我曾根據裔款在公元前521年已是齊景公大夫的事實推算其出生年份為公元前560年之前。《史記卷四十七?孔子世家第十七》中“家語”云:“叔梁紇娶顔徵在在64歲后,曰野合。”我們姑且設定叔梁紇娶顔徵在時剛好64歲,到生孔子的公元前551年是65歲,則叔梁紇出生于公元前551+65=公元前616年。根據叔梁(紇)與季梁的名字看,他倆可能是同胞兄弟,也可能是同父異母兄弟,起碼是相當親近的堂兄弟。如果是同胞兄弟,按當時女人的生育年齡16—49歲計算,則兩人最多相差33歲,即季梁最早生于公元前616-2=公元前614年,最晚生于公元前616-33=583年。如果不是同胞兄弟,則季梁可能生于公元前583年之后。孔子說他十五志于學,三十而立。意即他30歲時,已經完成學業,思想成熟,有了參與治理國家的強烈愿望和齊家治國的足夠能力。季梁在魯國“三家僭亂,君弱臣強”的公元前537年毅然離開魯國,隱居于齊國艾陵,表明了他對魯三桓季孫、叔孫、孟孫四分公室強烈不滿的政治態度,已經是一個思想成熟并有政治主見、達到“而立之年”的成年人,即已至小30歲左右。在當時,人若年過50,即已進入老年,一般不會甘冒去國離鄉、流離失所之風險,寧愿留在本地茍延殘年。據此推測,此時季梁最大不會超過50歲。由此看來,艾孔應生于公元前537+(50—30)=公元前587—567年之間。綜合上述3個參考時間點推算出的艾孔出生時間段,可以得出以下結論:如果季梁與叔梁(紇)是同胞兄弟,則艾孔生于公元前587—583年間;否則,艾孔可能生于公元前587—560年間。本人以為,比較合理的時間段為公元前587—567年間。艾孔在公元前521年是大夫,此時46—66歲間,合乎情理。艾孔歿于何年?史亦無記載。如注4-6所推測,可能在孔子赴齊的公元前514年前已經去世。艾孔若歿于公元前514年,則享年53—73歲之間,亦合乎當時男人壽命的實際情況。叔梁(紇)歿于孔子3歲時,活到68歲以上,孔子享壽73歲,艾孔最多活到73歲不足為奇。注4-9:艾孔原來不姓姜,也不姓田,而是姓孔,源出子姓《中國姓氏?三百大姓》稱:以齊國大夫艾孔為始祖的這支艾氏源出姜姓。經查,周初姜太公(姜尙)受封于齊國,齊國為姜氏國。這只是說齊國國君及其家族姓姜,如齊桓公名姜小白。全齊國人是否都姓姜,值得商榷。事實上,齊景公的司馬名田穰苴,姓田,可見齊國人不都姓姜。所以,說這時的艾孔源出姜姓有點牽強。經查,姜氏齊國到齊康公(姜貸)27年(公元前379年)滅亡,爾后為田氏齊國。可能因為齊國于公元前379年后為田氏國,以致某些電子網絡文章和個別資料稱艾孔原姓田。毫無疑問,這也是錯誤的。一是因為艾孔所處時代的齊國即使是田氏國,國中之人也不都姓田,更何況艾孔所處時代的齊國為姜氏國,還不是田氏國,所以說“艾孔原姓田”是毫無根據的;二是艾孔原名季梁,字裔款,未見任何史書說裔款姓田。《史記卷三十八?宋微子世家第八》稱:“孔父嘉,五世親盡,別為公族,姓孔氏。”艾孔是孔父嘉的第6世孫,即原姓孔。孔父嘉的第10世祖微子是商帝后裔,子姓。所以,這支艾姓同河南湯陰艾侯一支同為商帝之后,也源出子姓。注4-10:關于艾孔的祖先微子《中國歷史大事編年》記載,微子,名啟,紂王庶兄(系商帝子乙之長子,因為庶出,未能繼位),受封于微(今山東梁山西北),位列子爵,故稱微子。初,微子因見商將亡,數諫紂王,王不聽,遂出走。及周武王滅商,乃肉袒而縛,向周乞降。至是,周公于周成王3年(約公元前1061年)封微子于宋,都商丘(今河南商丘東南),以治殷之遺民,以奉殷祀。微子能仁賢,故殷之遺民甚愛戴之。2010年1月26日查閱《史記卷三十八?宋微子世家第八》獲悉,“微子開者,殷帝乙之首子,而帝紂之庶兄也……周公乃命微子開代殷后,奉其先祀……國于宋。”《史記》稱微子名開,而不是名啟。商紂王于公元前1078年即位,設為20歲,則生于公元前1098年。微子是紂王的長兄,應生于公元前1100年之前。自公元前1078年到其卒年(公元前1061年后),是其主要活動年代。注4-11:艾孔的六世祖是孔父嘉,而不是孔嘉父《中國人名大辭典》稱:“孔父嘉,春秋宋國(min)公(共)五世孫。以親盡別為公族,仕為司馬,為華督所殺。其子奔魯,五傳而生孔子。”《中國歷史大事編年》記載,“公元前720年,宋穆公疾,召大司馬孔父(名嘉)”商討立繼承人之事。又載,“公元前710年,宋大夫華督殺司馬孔父嘉。”再載,“公元前551年,孔丘誕生。丘先世為宋貴族,及孔防叔,因華氏之逼,自宋奔魯。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紇(名紇,字叔梁),叔梁紇娶顔氏之女(顔徵在),生孔丘。”《中國人名大辭典》與《中國歷史大事編年》對孔父嘉及孔子的記載是完全一致的。 《史記卷三十八?宋微子世家第八》記載,“穆公9年,病,召大司馬孔父……”“殤公九年,大司馬孔父嘉妻好,出,遇太宰華督……十年,華督攻殺孔父,取其妻。”這與《中國歷史大事編年》所言“大司馬孔父,名嘉”是一致的。由上述引文可見,孔父、嘉、孔父嘉是同一人的三個不同名字。江西崇仁縣六家橋鄉艾坊村《艾氏族譜序》所說的孔嘉父當是孔父嘉之誤。注4-12:孔父嘉是宋國大司馬,而不是魯國大夫江西崇仁縣六家橋鄉艾坊村《艾氏族譜序》稱:孔嘉父仕魯為大夫。經查《中國歷史大事編年》,孔父嘉任宋穆公和宋殤公的司馬,于公元前710年被太宰華督所殺。由此可知,孔父嘉一直是宋國的司馬,從來沒有“仕魯為大夫”。注4-13:孔父嘉是微子第10世孫,而不是第8世孫江西崇仁縣六家橋鄉艾坊村《艾氏族譜序》稱,孔父嘉是微子的第八代孫。《史記卷三十八?宋微子世家第八》記載,“微子開卒,立其弟衍,是為微仲;微仲卒,子宋公稽立;稽卒,子丁公申立;申卒,子min公共立;min公卒,弟焬公熙立;min公子鮒祀弒焬公而自立,是為厲公……”《史記卷四十七?孔子世家第十七》中“家語”稱:“孔子,宋微子之后。宋襄公(似應是min公)生弗父何,以讓弟厲公。弗父何生宋父周,周生世子勝,勝生正考父,考父生孔父嘉,五世親盡,別為公族,姓孔氏。”為清晰起見,將自微子至孔父嘉各代傳承關系列成世系表:第1世微子及其弟微仲—第2世微仲之子宋公稽—第3世丁公申—第4世min公共—第5世min公之子弗父何—第6世宋父周—第7世勝—第8世正考父—第9世孔父嘉。由此世系表可認定,孔父嘉是微子之弟微仲的第9世孫,而不是微子的第8世孫。孔父嘉是宋穆公和殤公的司馬,宋穆公于公元前728年即位,設孔父嘉此時30歲,則生于公元前758年前后;孔父嘉于公元前710年被華督殺害,公元前728年至公元前710年是其主要活動年代。這里產生了一個問題:孔父嘉到底是微子之后,還是微子之弟微仲之后?《史記卷三十八?宋微子世家第八》稱,孔父嘉是微子之弟微仲之后;而《史記卷四十七?孔子世家第十七》中“家語”稱,孔子是微子之后;江西崇仁縣六家橋鄉艾坊村《艾氏族譜序》稱,孔父嘉是微子的第八代孫。2010年1月28日查閱清梁玉繩撰《史記志疑》對《史記卷三十八?宋微子世家第八》中“微子開卒,立其弟衍,是為微仲”加的按語稱,“仲乃微子之子,非弟也。”上述問題得到了解決,孔父嘉確實是微子之后。據此,自微子至孔父嘉各代傳承關系世系表應為:第1世微子—第2世微仲—第3世宋公稽—第4世丁公申—第5世min公共—第6世min公之子弗父何—第7世宋父周—第8世勝—第9世正考父—第10世孔父嘉。由此世系表可準確無誤地認定,孔父嘉是微子的第10世孫。本人贊同梁玉繩的意見,除了解決了上述問題外,另一個問題也有所改善。微子生于公元前1100年之前,孔父嘉生于公元前758年前后,兩者相距342年左右,原為相隔9代,平均每兩代間隔43年,太長了點;現為10代,平均每兩代間隔38年,雖仍嫌長了點,但有了不少改善。注4-14:孔父嘉是孔子的七世祖,而不是六世祖《辭源》對“孔父嘉”的注釋是:“春秋宋min公五世孫。穆公時為大司馬,殤公二年(應是十年)為太宰華父督所殺。其后裔逃奔魯國,至叔梁紇而生孔子,為孔子六世祖。” 《中國人名大辭典》記載,孔父嘉之“子奔魯,五傳而生孔子。”即孔父嘉是孔子的七世祖。2010年1月26日《遼沈晚報》刊登了《百家講堂》主講紀連海的《孔子的父親和母親》。紀先生說,孔子的六世祖名孔嘉父,并列出了自孔嘉父至孔子(丘)的世系表:第1世孔嘉父—第2世木金父—第3世祈父—第4世孔防叔—第5世伯夏—第6世叔梁紇—第7世孔子(丘)。據此世系表,孔嘉父應該是孔子的7世祖。(編者按:孔嘉父是孔父嘉之誤,不知紀先生何所本。看來,江西崇仁縣六家橋鄉艾坊村《艾氏族譜序》將孔父嘉說成孔嘉父不是筆誤,也不是印刷錯誤,而是同紀先生一樣,是所依據的史料錯誤。)《史記卷四十七?孔子世家第十七》中“家語”稱:“孔父生子木金父,金父生睪夷,睪夷生防叔,畏華氏之逼而奔魯,故孔氏為魯人也。”列成世系表:第1世孔父嘉—第2世木金父—第3世睪夷—第4世孔防叔—第5世伯夏—第6世叔梁紇—第7世孔子(丘)。據此世系表,孔父嘉也應是孔子的7世祖。注4-15:最初自宋奔魯者是孔父嘉之子木金父,而不是其曾孫孔防叔《中國人名大辭典》稱:“丘先世為宋貴族,及孔防叔,因華氏之逼,自宋奔魯。” 又稱,孔父嘉“仕為司馬,為華督所殺,其子奔魯。” 《史記卷四十七?孔子世家第十七》中“家語”也稱“防叔,畏華氏之逼而奔魯。”到底是孔父嘉之子自宋奔魯,還是其曾孫孔防叔自宋奔魯?值得進一步探討。查閱清梁玉繩撰《史記志疑》對《史記卷四十七?孔子世家第十七》加按語云:“孔子六代祖孔父嘉則為公族,故其后以孔為氏,則敘孔子先世當始孔父嘉,不得始防叔。其所以始防叔者,豈緣防叔始奔魯之故歟?而孔氏之奔魯,實非防叔始……夫孔父為華督所殺,則孔氏應即避難出奔,奚待三世而后適魯?……唯杜注昭七年傳云:‘孔父嘉為宋所殺,其子奔魯’最為明確。《路史》后紀十從之。是奔魯者乃孔子五代祖木金父,防叔之祖也。”本人同意梁玉繩的意見,最初自宋奔魯者是孔父嘉之子、防叔之祖木金父,而不是孔防叔。注4-16:孔氏始祖是孔父嘉,而不是孔防叔有的資料稱,孔防叔因華氏之逼,自宋奔魯,以其曾祖父孔父嘉第一字為氏,改姓孔。《史記卷四十七?孔子世家第十七》中“家語”稱,防叔畏華氏之逼而奔魯,故孔氏為魯人也。這就是說,孔防叔是孔氏的始祖。梁玉繩撰《史記志疑》對此論予以糾正云:“孔子六代祖孔父嘉則為公族,故其后以孔為氏,則敘孔子先世當始孔父嘉,不得始防叔。”本人同意梁玉繩的觀點,孔氏始祖是孔父嘉,而不是孔防叔。注5:關于吳公子慶忌公注5-1:慶忌于公元前515年出居衛國艾城,而不是于公元前475年出居吳國艾邑《中國姓氏?三百大姓》稱:吳公子慶忌封于艾邑,其后代以封邑名“艾”為氏。經查閱多部姓氏辭典,未查到吳公子慶忌之后代以封邑名“艾”為氏的記載,而多部姓氏辭典稱慶忌之后代以其名“慶忌”為氏。《古艾尋蹤》主編熊耐久先生說,《修水縣志》等史料有關于吳王僚之子慶忌出居于艾的記載,但未見到其后代以地名為氏的記載,也沒聽到這種傳說。姑且將這一支艾氏起源刪除。2009年7月21日接到湖南省邵陽市(原寶慶府)邵陽縣艾順東發來的郵件,文中稱:“慶忌公,吳公子也。周元王元年遷居艾城,以城名為氏,實艾氏之始祖也。” 該宗族自稱是吳公子慶忌的后裔。2009年10月31日到重慶大足縣調研,又找到一支慶忌公的后裔。既然慶忌公有后裔,則證明這一支艾氏起源是存在的,故予以恢復,詳見“艾姓起源”第6款。查閱《中國歷史大事編年》獲悉,公元前475年(周元王元年,吳王夫差21年)第一件大事為“吳人殺公子慶忌”:“慶忌諫吳王改變吳國政令,曰:‘不改,必亡。’吳王不聽,慶忌出居于艾(吳邑,今江西修水西)。是時,聞越人將伐吳,慶忌請歸吳,與越媾和,遂歸,欲除吳國侫臣,為吳人所殺。”有一篇網絡文章《要離刺慶忌》稱,闔閭于公元前515年派專諸刺殺吳王僚、登上王位后,吳王僚之子慶忌逃往衛國艾城,招兵買馬,結連鄰邦,伺機報殺父之仇。闔閭與伍子胥定計,派勇士要離到衛國艾城投靠慶忌,伺機刺殺了慶忌。阿蒙編著的《閑品吳越春秋事》中“兩大刺客”關于“要離刺慶忌”的故事與《要離刺慶忌》一文大同小異。(詳見附錄9)不知衛國艾城今為何名,也許是衛國都城(今河南淇縣)附近的湯陰縣(商武丁帝時艾國的都城)。這兩種說法在時間和地點上相抵牾,兩者在時間上相差40年,出居地點也不同,一是吳國的艾邑(今江西修水),一是衛國的艾城(可能是今河南湯陰縣)。公子姬光派專諸刺殺吳王僚后,登上了王位,號闔閭(或闔廬),大權在握,首先大力鏟除吳王僚的殘余勢力,用軍事手段除掉了逃亡在外的吳王僚的兩個同胞弟弟掩余和燭庸。依愚所見,闔閭不可能放過智勇雙全的吳王僚之子慶忌,更不可能讓慶忌留在國內40年,使得慶忌能于夫差21年勸諫吳王夫差。因此,《要離刺慶忌》一文記敘的歷史故事更合乎情理,即慶忌被剌于公元前515年后不久,而不是公元前475年。2010年1月15日查閱《中國歷史年表》獲悉,“公元前514年,吳王吳光遣要離刺殺前王吳僚之子慶忌。”這證明我的上述推斷“慶忌被剌于公元前515年后不久,而不是公元前475年”是正確的。慶忌的后裔所傳慶忌于“周元王元年遷居艾城”在時間上與《中國歷史大事編年》的記載相符,但在出居地上似不相同,其后裔所傳慶忌遷居的艾城,似是衛國的艾城(可能是今河南湯陰縣),因為在春秋時,今江西修水名艾邑,而《中國歷史大事編年》說慶忌出居的艾邑,指明是吳國的艾邑(今江西修水西)。本人以為,慶忌出居地應是衛國的艾城(可能是今河南湯陰縣),而不是吳國的艾邑。因為吳國的艾邑在闔閭的直接控制之下,對慶忌來說仍是不安全的,達不到避難的目的,而且居住在吳國的艾邑,不便于結連鄰邦,取得各諸候國的援助。另外,“吳人殺公子慶忌”稱,“慶忌出居于艾(吳邑,今江西修水西)。是時,聞越人將伐吳,慶忌請歸吳。”既然慶忌在吳國的艾邑,即在吳國內,何言“請歸吳”?豈不自相矛盾!這間接說明慶忌出居地在國外,因為只有在吳國之外,才需“請歸吳”。注5-2、以慶忌公為始祖的艾氏宗族源出姬姓,而不是羋姓《中國姓氏?三百大姓》稱:以慶忌公為始祖的這支艾氏宗族源出羋姓。經查,羋姓與艾姓沒有淵源關系;吳姓源于姬姓,羋姓與吳姓也沒有淵源關系。若因吳公子慶忌之出居地艾邑曾經屬楚國,而楚國的國君姓羋,故慶忌也姓羋,豈不是所有楚國人的后代都姓羋?!另據史料記載,艾邑(江西修水)先為吳國領地,越國滅吳后,為越地,楚國滅越后,方為楚地,當地有“吳頭楚尾”的說法。慶忌公所處時代,艾邑(江西修水)屬吳國,與楚國羋姓毫無關系。而且,慶忌的出居地可能是衛國的艾城,不是吳國的艾邑。所以說這支艾姓源出羋姓無疑是錯誤的。因為吳王是周王后裔,所以,吳姓源出姬姓,即以慶忌公為始祖的這支艾氏宗族也源出姬姓。 注5-3、艾孔不可能是慶忌公的兒子2009年10月31日在重慶大足見到了慶忌公后裔的族譜《艾氏家譜(五修)》,譜中列出了自慶忌公以下各代的世系表:第一世慶忌→第二世孔……在孔公名下注明:仕齊王,官拜大夫。經考證,仕齊且官拜大夫的艾孔,即裔款,為齊景公的大夫。再沒有第二個仕齊且官拜大夫的艾孔。艾孔生于公元前587—567年間。而慶忌公于公元前514年被要離刺殺,設慶忌公此時為30歲,則他約生于公元前544年前后。可見,艾孔比慶忌大20歲以上,不可能是慶忌的兒子。據本人推測,慶忌公的兒子可能名孔,但不是仕齊且官拜大夫的艾孔。因為仕齊且官拜大夫的艾孔大名鼎鼎,以慶忌公為始祖的艾氏宗族后人將此艾孔誤為本宗族第二世祖了,也可能是為了提高本宗族的社會地位,有意將第二世祖孔說成為仕齊且官拜大夫的艾孔。注6、關于北魏鮮卑族去斤氏、俟斤氏和艾斤氏改為艾姓一支艾氏宗族起源于北魏鮮卑族去斤氏,北魏鮮卑族去斤氏改為艾姓應是河南郡成為艾氏郡望的主要原因。但不少姓氏書籍說,北魏鮮卑族俟斤氏和艾斤氏也改為艾姓,查無實據。注6-1、北魏鮮卑族去斤氏于公元496年改為艾姓北魏(386—534年,先建都平城,即今山西省大同市,后遷都河南洛陽)孝文帝拓跋宏(471—499年在位)因平城冬季嚴寒、夏天酷暑,以攻打南齊為名,于494年統大軍和百姓共100多萬(另一說幾百萬)人南下,遷都河南洛陽,移居中原。孝文帝率鮮卑族在中原定居后,即大力推行漢化政策,于496年下詔將2字復姓、3字乃至7字的多字姓改為單姓,孝文帝帶頭將皇族拓跋氏改為元姓,將本人姓名改為元宏;代北118個復姓和多字姓絕大多數改為單姓,其中的去斤氏改為艾姓。注6-2、北魏鮮卑族俟斤氏和艾斤氏改為艾姓純屬子虛烏有《姓氏詞典》稱“北魏去斤氏、俟斤氏”改為艾姓,《中國姓氏辭典》稱“北魏鮮卑族復姓艾斤氏改為單姓艾氏”。經查閱《魏書?官氏志》,鮮卑族118個姓氏中根本就沒有俟斤氏和艾斤氏,何來俟斤氏、艾斤氏改為艾姓一說?在國家圖書館查閱陳連慶編著的《中國古代少數民族姓氏研究》一書,“俟斤為北方各民族酋長之一種名稱。突厥大官有俟斤,高車亦有其官。”突厥和高車族俟斤的后代以官名為氏,便有了俟斤氏。“俟伏斤氏乃俟斤氏的全稱,亦作奇斤氏。”該書又云:俟分乃俟斤之誤。《魏書?官氏志》118個代北姓氏中有俟伏斤氏,但俟伏斤氏改為伏姓,而不是改為艾姓。《姓氏考略》亦無“俟斤氏改為艾氏”一說。綜上所述,俟斤氏(含俟伏斤氏、奇斤氏和俟分氏)和艾斤氏改為艾姓是不成立的,故將俟斤氏和艾斤氏改為艾姓兩支艾氏起源刪除。注6-3:北魏鮮卑族去斤氏改為艾姓是河南郡成為艾姓郡望的主要原因河南郡成為艾姓的郡望之一應該與北魏鮮卑族去斤氏改為艾姓有直接關系。河南郡成為艾姓郡望當在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下詔改鮮卑族復姓為單姓之后,即公元496年之后。近與洛陽市志辦公室聯系,了解這支艾氏的情況。市志辦將信轉給洛陽姓氏研究會,崔副會長來電話說,查上世紀八十年代的電話簿,全市有14位艾姓人士,由于改了電話號碼,一個也沒找到;查洛陽名人錄,一個艾姓人士也沒有。據崔會長說,姓氏書籍上只有“去斤氏改為艾姓”一句話,沒有發現介紹這支艾姓的其他文字。這支艾姓后來是否受到漢族的排擠乃至鎮壓,被迫遷回代北地區,無從考證。至今尙未找到宣稱是這支艾姓后裔的艾姓支派。這支艾姓宗族的變遷和現狀,寄希望于這支艾姓的后裔現身說明。注7:關于回鶻族愛里八都魯改愛姓為艾姓唐德宗貞元四年(788年),西域回紇可汗頓莫賀上書唐朝,改回紇為回鶻。唐武宗會昌2年(842年),回鶻國相愛邪勿等降唐,唐朝廷賜愛邪勿姓愛,賜名弘順,詔拜愛弘順寧塞郡公、右領軍大將軍、歸義軍副使、檢校右散騎常侍。(詳見《姓氏考略》、《舊唐書?武宗紀》)愛弘順的后裔愛里八都魯于南宋嘉熙四年(1240年)帥將士百余名、老少115人、馬260匹向時任南宋四川宣撫使兼夔州知州的孟珙投誠,創“飛鶻軍”,暫充任總轄,等待朝庭補官。愛里八都魯改愛姓為艾姓,取名艾忠孝。(詳見《宋史》35/412/12377)程溯洛教授于2007年9月25日在電子網絡上發表的《維吾爾族歷史文化專帖》稱,回鶻族是今維吾爾族的重要族源。其歷史可追溯到公元前3世紀的丁零,亦即狄歷或勅勒;《魏書?高車傳》稱袁紇,或寫作烏護、烏紇;隋唐稱韋紇,《新唐書?回紇傳》稱,“袁紇者,亦曰烏護,曰烏紇;至隋曰韋紇。”唐朝中后期稱回紇,788年改回紇為回鶻,直到元朝初的400多年間,均稱回鶻;元、明時期稱為畏兀兒或畏吾兒;清朝初稱緾回;1934年,新疆省政府決定廢除以前對維吾爾族的各種漢文寫法,統一改用維吾爾這一名稱。今天大多數專家學者都認為,“維吾爾”一詞的含義應該是“聯合”、“同盟”、“團結”,這比較符合維吾爾族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詳見程溯洛等著《維吾爾族簡史》)
作者:艾氏 發表時間:2010-03-12 15:06:17
注8:彝族絞姓于1872—1873年間改為愛姓,后演繹成艾姓云南洱源縣縣志辦楊樹星先生來信說,經查縣志,洱源縣有兩支艾姓,其中一支為彝族,其祖先姓絞,因一絞姓人士在一次戰役中救過總兵楊玉科,楊大人認為“絞”與狡猾之“狡”同音,不好聽,人應該相親相愛,建議改絞姓為愛姓,后演繹成艾姓。編者按:《中國歷史年表》記載:“1872年,云貴總督岑毓英、參將楊玉科攻大理……明年,再克騰越,即云南騰沖,云南戰亂,歷時凡18年,始靖。”由此可見,彝族絞姓改愛姓當在1872—1873年。注9:經查,汝氏的祖籍和郡望也是天水郡,根據注1,汝艾可能生于此地,其后裔也可能在此定居。艾姓的祖籍與汝氏的祖籍同為天水郡,艾姓的望出之郡汝南郡則是汝氏的另一發祥地,由此可見,艾姓中的一支源自于汝氏是可信的。《中國姓氏?三百大姓》稱:“后來史書上未見這支艾姓的去向。”2008年8月接江西省修水縣征村艾軍來信,信中說:本支艾氏族譜(清光緒和1992年重修譜)均記載了夏朝汝艾和春秋艾孔,汝艾至艾孔49代,艾孔至唐朝海清公(浙江婺州金華艾氏始祖)46代。只是自汝艾至艾孔再至海清公無輩份傳承關系。我于2008年10月11日到修水征村查閱了《艾氏宗譜》,寫于明崇禎四年(1631年)的《宗譜舊序》確實有上述記載。在《艾氏歷朝祖先世系表》中,依次將夏朝汝艾、商朝艾侯、周初艾佚侯和艾子、春秋艾孔列為艾氏的祖先。該宗族 的堂號為“天水堂”。由此可見,這一支艾氏宗族認定汝艾為其第1世始祖。2009年1月中旬,江西吉安艾新東來電話告知,他的原籍為福建建寧縣,建寧艾氏宗族的祖籍為甘肅天水郡。建寧艾氏宗族應是艾氏第一始祖汝艾的后裔。2009年4月19日查閱建寧《官莊坊艾氏族譜》時獲悉,建寧艾氏宗族及其外遷后裔是浙江金華艾氏始祖海清公第9世孫榮岱公的后裔。注10:“東鄉堂”指引我追根溯源,弄清了湖南永州竹溪艾氏的源流我于2005年10月—2006年10月主持編修《竹溪艾氏族譜(二修)》期間,得悉竹溪艾氏的堂號為“東鄉堂”,但不知典出何處。若以永州府為參考點,竹溪艾氏宗祠所在地處于永州北部,稱為北鄉;若以湘江為參考點,竹溪祠在湘江西邊,只能稱西鄉。為什么以東鄉為堂號,令我百思不得其解。請教年長者,也都說不知底里。經過近一個多月的研究后,得悉江西省撫州東鄉縣自宋朝以來出了不少艾姓名人,這里應是艾姓人口較多的地區。聯系到“東鄉堂”疑問,在我腦海中突然出現了“竹溪艾氏始祖是否與東鄉艾氏有淵源關系”這樣一個問題。2008年5月中旬到北京國家圖書館查閱宗稷辰著《躬恥齋文鈔》中《艾勉齋墓表》。寫于1832年的《艾勉齋墓表》稱:“艾氏自江西遷永州,蓋與東鄉同系。”這明確無誤地回答了我的上述疑問。但是,由承恩(字勉齋)公于1805年寫的《宗祠碑序》中稱,“我族自癸二郎肇基,二世甲七、甲十、福三公來自南京,埠名馬船,遷居於茲土。”出自于同一人的前后兩則信息不一致,一時令人莫衷一是。經分析,勉齋公于1805年從前輩口中得到的信息是“癸二公來自南京”,爾后從別的渠道得悉“艾氏自江西遷永州,蓋與東鄉同系”,并將這一信息告訴了他的好朋友宗稷辰,宗后來將此信息寫進了《艾勉齋墓表》。另一種可能是,宗稷辰于清道光5年(1825年)接受永州郡守呂恩湛聘請,負責編輯《永州志》,在對永州境內巨姓大族進行研究后獲悉,“艾氏自江西遷永州,蓋與東鄉同系。” 宗將自己的研究成果寫進了《艾勉齋墓表》中。前后這兩條信息并不矛盾,聯系起來看,竹溪艾氏與東鄉艾氏的關系有兩種可能,一種可能是,癸二公的先輩自江西東鄉遷南京,癸二公再從南京遷湖南永州竹溪;另一種可能是,癸二公的先祖與東鄉艾氏始祖同宗,東鄉艾氏始祖從南京遷東鄉,癸二公從南京遷湖南永州竹溪。根據竹溪艾氏以“東鄉”為其堂號分析,第一種可能性大。為了搞清這個問題,需要查閱南京馬船埠艾氏或東鄉艾氏的老譜書。[編者按:原以為承恩(字勉齋)公是竹溪艾氏裔孫,但未能在族譜世系錄中查到其名;2009年11月16日查閱永州零陵馬回《艾氏族譜?勉齋艾先生傳》后方知,原來承恩公是零陵馬回艾氏宗族第19世孫。]鑒于南京從元末明初至今變化極大,查遍古今地名辭典,均未查到馬船埠這個地名,而已與江西省東鄉縣艾順才取得聯系的實情,本著先易后難的原則,決定先到東鄉調研。我于2008年10月14日到達東鄉縣,認真地查閱了段墟艾家的《禮洞艾氏宗譜》。查遍所有名錄,既未見到癸二公的名字,也未見到癸一、癸三等名字,令我大失所望。但我并不死心,轉而認真地閱讀首卷中的各修族譜序言和其他資料,期望從中得到有益的線索。當我在《分寓例》中見到遷往外縣和外省的各支后裔名錄時,頓覺眼前一亮。當我查到“九世千六公,徙吉安,子孫遷南京城”時,更是興奮不已。再查閱與千六公有關的世系錄,雖未查到千六公的出生年月,但其弟千十公生于1181年,千六公當生于1179年或此前幾年。東鄉艾氏自第1世至第20世(約公元800—1350年)均以數字(本人在兄弟中的排行)為名,有的直接以數字為名,如九公、十七公等等,有的是在數字前加上天干地支字,如丙一公、庚五公、亥二公等等,有的在數字前加一個吉祥喜慶字,如祿一公、福二公、賢三公等等。竹溪艾氏始遷祖名癸二,其子孫還延續了這種取名方式達3代之久,如甲七、乙三、丙四等,與東鄉艾氏前20代的名字如出一轍。據此基本上可以認定,東鄉艾氏第9世千六公是湖南永州竹溪艾氏之先祖,江西東鄉縣是湖南永州竹溪艾氏的祖籍。查閱與千六公有關的世系圖(吊圖)還得知,他屬于上坊支派。當時因去上坊路途較遠,又正在修路,路不好走,且找不到車,以致未能成行,事后追悔莫及。我已請順才找上坊艾氏后裔查閱上坊本譜,以進一步搞清千六公至癸二公幾代的詳情。2008年12月2日,收到了同為千六公后裔的觀明來信。他查閱了上坊本譜,抄錄了自第1世至第15世與千六公有關的世系錄。我急切地讀完后,得悉了千六公的生平事跡及婚姻狀況:“生于南宋淳熙丙申(1176年),以壽明仁福慈惠皇后慶壽恩特授迪功郎,廣西憲使范應鈴辟為節度推官。(按:“憲使”應為“憲司”。憲司是宋朝諸路提點刑獄公事官的別稱。因掌一路刑獄案件并彈劾所屬官員,故稱憲司。)原配吳氏,繼配李氏。子一,二公。”但在其第10世至第15世子孫名錄中仍未見到癸二公的名字,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根據上述分析,本以為在第13世、第14世至多第15世的名錄中能查到癸二公的名字,這是我最希望看到的結果。現實令我的希望落空了,又使我陷入深深的沉思之中。有的人可能會說,雖然“艾氏自江西遷永州,蓋與東鄉同系”,但是癸二公不一定是東鄉禮洞宰公后裔,可能是別支艾氏宗族后裔。我在東鄉時曾問過順才等宗親:“東鄉是否還有別支艾氏宗族?”他們都說,沒聽說過有別支艾氏宗族,全縣40多個艾氏村莊,全是宰(九)公后裔。而且,癸二公及其子孫的取名方式與東鄉禮洞艾氏宗族的取名方式一脈相承,這不會是巧合,而是遷徙外地的后裔對先輩傳統的繼承。據此,我認定癸二公是東鄉禮洞宰公的后裔。有的人可能會說,雖然癸二公是宰公后裔,不一定是千六公的后裔,可能是另一支派。我非常認真地查閱過兩遍禮洞艾氏后裔外遷名錄,遷往本省外縣74人和外省64人中,只有千六公一人遷吉安,其子孫遷南京城,再也沒有第二人遷南京城。經過冷靜思考和認真分析后,我仍認定癸二公是千六公的后裔。那么,為什么在千六公的后裔名錄中沒有癸二公的名字呢?我的分析如后:千六公生于1176年,其長子亥(二)公于1229年考中進士,根據男人20歲結婚生子和最早20歲左右才能考上進士的常情,可以推斷出,亥(二)公約生于1197—1209年間,取中間值1203年,比千六公小28歲,系千六公原配夫人吳氏所生。千六公任節度推官當在45歲左右,即在1220年前后遷吉安。亥(二)公及其母吳氏沒有隨千六公去吉安,隨母留在原籍,繼續攻讀,以考取功名。觀明后來來信稱,《艾氏禮洞宗譜?分寓例》第2頁記載,“千六公,九世,居上坊”;第6頁記載,“千六公,九世,居吉安,子孫遷南京城。”這就是說,千六公先由禮洞遷上坊,再于1220年前后從上坊遷吉安。已知千六公之子晉(行細四,過繼給千二公為嗣)于宋咸淳辛未(元世祖8年,即公元1271年)考中舉人。根據男人生育能力達70歲左右,可推知晉公最晚生于1176+70=1246年前后,即晉公于25歲左右考中舉人,合乎情理。在亥(二)公與晉(細四)公之間,當還有一個兄弟。為便于敘述起見,姑且設其名為細三公。細三公當生于1244年之前。由此可推知,千六公娶繼配夫人李氏當在1243年之前。這時千六公67歲,原配夫人吳氏已在此前去世,亦合乎情理。千六公繼配夫人李氏在吉安生育的細四公過繼給千二公為嗣,細三公及其子孫再遷南京城。由于當時通訊和交通不便等原因,遷到南京的這一支千六公的子孫便與老家東鄉失去了聯系,以致第10世文叔、可叔公于1274年編修《禮洞艾氏族譜(二修)》、第12世庭暉公于1338年編修《禮洞艾氏族譜(三修)》和孟思公于元朝至正壬辰(1352年)編修《禮洞艾氏宗譜(四修)》時,因為編譜者不知在吉安出生、遷往南京的這支千六公子孫的名字及其生平詳情,故沒有將他們錄入《禮洞艾氏宗譜》世系錄中,千六公派下世系錄中只有其長子亥(二)公派下一支。但是,修譜者知道千六公遷吉安后除了生有晉公外,確實還另有子孫,而且知道這些子孫遷徙南京城,故在外遷后裔名錄中注明:“九世千六公,徙吉安,子孫遷南京城。”這就是說,《禮洞艾氏宗譜》證實了生于吉安、遷往南京的這支千六公后裔的存在。在吉安出生的千六公次子(或名細三)約生于1244年。若按每代平均間隔20年計,則第11世約生于1265年,第12世約生于1285年,第13世約生于1305年;若按每代平均間隔30年計,則第11世約生于1275年,第12世約生于1305年。根據我在2005年對竹溪艾氏始遷祖癸二公的考證,他生于1306年前后,這與千六公的曾孫或玄孫的出生年份相當,即癸二公為第12世或第13世。我看到了觀明于1996年主編的《禮洞艾氏宗譜》,該支派最小輩份為第38世,自始祖宰公(約生于公元800年)至第38世(1996年)共約1200年,平均每兩代間隔31.5年。據此可認定:癸二公為千六公的曾孫、宰(九)公第12世孫。竹溪艾氏最小輩份已傳至第26世,即相當于東鄉艾氏第37世。細三公比亥(二)公小40來歲,二者的后裔相差1代,合乎情理。本人為竹溪艾氏第22世,相當于東鄉艾氏第33世。不知東鄉艾氏宗親是否同意我的上述分析?也不知千六公派下宗親是否承認并愿意接納以癸二公為始遷祖的湖南永州竹溪艾氏為其同宗同派?觀明在2008年12月24日的信中說,“竹溪艾氏同是千六公之后裔應該是無疑的。”這就是說,千六公派下宗親已承認并愿意接納以癸二公為始遷祖的湖南永州竹溪艾氏為其同宗同派。2009年1月中旬,我又認真地重讀了一遍各修《禮洞艾氏宗譜》序言的摘錄,從中獲得了一個重大發現:東鄉艾氏是修水古艾的后裔。宰公第12世孫庭暉公于1338年在《禮洞艾氏宗譜(三修)序》中第一句話就開宗明義地說:“艾氏郡望自天水,上祖世代修水古艾也。”東鄉艾氏于672年前就在最重要、最權威的宗族文獻中莊重地宣稱:本宗族是修水古艾的后裔。這就是說,商朝艾侯國(國都為江西修水龍崗坪)第一任艾侯是有文字記載的東鄉艾氏宗族的第一始祖。東鄉艾氏的歷史已有3235年左右。2009年4月21日二赴東鄉調研,查閱東村宗派的《禮洞艾氏宗譜?分寓例》時獲悉,東鄉艾氏后裔遷往南京者除了千六公的子孫外,還有兩支:第10世萬二公徙吉安,子孫從軍遷南京;第11世勝九公任崇仁縣教諭,徙崇仁,子孫分南京。現在看來,癸二公不一定是千六公的后裔,也可能是萬二公或勝九公的后裔。后到進賢縣池溪艾家查閱族譜時得知,勝九公之父第10世九公(諱德秀,字文叔,號至軒)是千十公之三子,勝九公子一:秉道,行恭六;孫三:旺,行九二、鼎孫、忽孫,后四者僅有名字,生平不詳。據此可以推斷,他們已遷往南京,且與老家失去了聯系,故老家修譜時,只知他們的名字,不知其生平。查閱勝九公的世系錄獲悉,勝九公“歿于天歷己巳(1329年),年62。”由此可推算出,勝九公生于1267年,從而可推知其子秉道生于1290—1329年間,其長孫旺生于1310年之后。癸二公的出生年代與勝九公之子或長孫的出生年代相當。勝九公的1子3孫中無癸二公,據此可以認定癸二公不是勝九公的子孫。癸二公只可能是千六公或萬二公的后裔。江西崇仁縣六家橋鄉艾坊村建輝在電話中說,據他所知,崇仁縣只有六家橋鄉艾坊村,沒有別的艾坊村。而六家橋鄉艾坊村艾氏宗族是艾孔的后裔,其始遷祖名孟春,漢末時任崇仁把總,遂家焉。這就是說,在崇仁縣沒有勝九公的后裔了。這說明勝九公的子孫都遷往南京去了,而不是其中幾個“分南京”,另幾個留在崇仁縣。據新東說,他向吉安市史志辦和吉安縣史志辦都進行過咨詢,均找不到艾姓村莊,因而無法找到千六公和萬二公留在吉安地區的后裔。綜上所述,可以確定的是,湖南永州竹溪艾氏始遷祖癸二公是以宰(九)公為始祖的東鄉艾氏宗族的后裔;不可確定的是,癸二公可能是千六公的后裔,也可能是萬二公的后裔。經查世系圖(吊圖),千六公、勝九公的祖父千十公和萬二公的父親千四公都是第6世世英(三三)公的曾孫,據此可以確定,癸二公是第6世世英(三三)公的后裔。至此,我已經弄清了湖南永州竹溪艾氏的源流:始祖江西修水商朝艾侯→艾侯的一支后裔不知于何時遷浙江睦州壽昌(今建德)→睦州壽昌艾氏后裔宰(九)公于公元895年遷江西東鄉→宰(九)公第九世孫千六公遷江西吉安、第10世孫萬二公遷吉安→千六公和萬二公的子孫遷江蘇南京(元朝時稱集慶路,1356—1368年稱應天府,1368年始稱南京)→千六公或萬二公的后裔癸二公于公元1356年前后從南京遷湖南永州府零陵縣高溪司鎮竹溪(今屬永州市冷水灘區牛角壩鎮)→癸二公的后裔從竹溪遷往全國各地。
作者:艾氏 發表時間:2010-03-12 15:10:22
注11:山東萊蕪艾陵艾氏應該包括以周初艾子和春秋艾孔為始祖的兩支艾氏宗族“陵邑新世第 天水道脈長”這副對聯標明了艾姓的兩個主要發祥地:甘肅天水和山東萊蕪艾陵。上聯典出季梁以隱居地或裔款以食邑名“艾”為氏,以原姓孔為名,取名艾孔,為一支艾氏宗族之始祖。以艾孔為始祖的這支艾氏與以汝艾為始祖的天水艾氏相比是“新世第”。下聯指天水郡是艾氏第一始祖汝艾的故鄉,艾姓的發祥之郡,艾姓的祖籍,以汝艾為始祖的天水艾氏比以艾孔為始祖的山東萊蕪艾陵艾氏早1300多年,道脈更長。 根據注2,山東萊蕪艾陵一帶有兩支艾氏宗族,第一支以周朝初艾子為始祖,第二支以春秋艾孔為始祖。因此,將“陵邑新世第”僅僅理解為以艾孔為始祖的萊蕪艾陵艾氏宗族有失偏頗,應該包括以周初艾子為始祖的艾氏宗族和以春秋艾孔為始祖的艾氏宗族。以艾孔為始祖的這支艾氏的歷史有2500多年,在此之前出現的三支艾姓是:以夏朝汝艾(距今3820年以上)為始祖的艾氏宗族、以商朝封于修水的艾侯(距今約3235年)為始祖的艾氏宗族和商朝武丁帝之后代艾侯的子孫(距今約3050年),兩支艾侯分封于江西修水和河南湯陰,由此可推斷出,只有汝艾這一支艾氏出自天水郡。這封對聯可能是艾孔的后裔撰寫。若是,則從這副對聯可以看出,起源于艾孔的這支艾氏認定汝艾為艾姓的始祖。江西省修水縣征村艾軍信中說,本支艾姓的堂號為:天水堂,且認定汝艾為第1始祖,艾孔為第49世祖。據此推斷,這副對聯可能是以海清公為始祖的浙江金華艾氏宗族的后裔所撰。江西省修水縣征村艾氏宗族認為,汝艾與艾孔有直接傳承關系。本人不敢茍同。從“艾姓的起源”一節可知,汝艾和艾孔是兩支艾氏的始祖。經考證,艾孔原名季梁,自魯國隱于齊國艾陵,更姓改名,以隱居地名為氏,以原姓為名,取名艾孔,字裔款;另一說是,裔款后出仕齊國,官至齊景公的大夫,齊景公將艾陵封賜給裔款作食邑,裔款以其食邑名艾(陵)為氏,以原姓孔為名,取名艾孔。可見,艾孔不可能是汝艾的裔孫。如果艾孔是汝艾的裔孫,本來姓艾,又何來以隱居地或食邑名艾(陵)為氏呢?豈不是多此一舉或曰畫蛇添足了。依愚之見,他們之間應該沒有血源關系,即無直接傳承關系。但是,汝艾是在歷史上有文字記載的艾氏第一始祖,爾后出現的各支艾氏雖然與他沒有直接血縁關系,都公認他為整個艾氏的得姓始祖,應是眾望所歸。汝艾的故鄉天水郡成為各支艾氏的祖籍或發祥之郡,便是順理成章的事了。江西修水《艾氏宗譜》稱“汝艾至艾孔49代”,可能是按他倆相距的時間推斷出來的。汝艾生于公元前1900年前后,艾孔約生于公元前587年—567年,倆者相距約1320年,經歷49代,平均每兩代相隔1320∕49≈27年。注12:上聯“乾德著倕和之績”典出浙江金華艾穎2,下聯“治功膺綸璽之褒”典出艾仲儒。仲儒是穎2的孫子,可以認定,這副對聯是他們的后代對先輩功業的頌揚。“乾德”一詞語義雙關,從字面上看,乾即天,乾德即“天的品德”,而實際上隱指艾穎2在宋朝乾德(963—968年)間經廷試拔中首選這一典故。倕、和皆為人名,相傳倕是唐堯時的能工巧匠,始造鐘、準繩、規矩等,和發明弓。艾穎2任過宋朝工部侍郎,有功于手工業生產的發展,故贊揚他“著倕和之績”。膺,榮獲;綸璽之褒,指皇帝降璽書褒諭艾仲儒等8人功績之史實。注13:“受<左傳>而擢甲科”者是山東艾穎,而不是浙江艾預上聯“試宏詞以登首選”典出江蘇真州(今儀征市)艾晟。在宋朝政和(1111—1118年)間的宏詞考試中,艾晟名標頭等,擢升秘書省校書郎,并編修六典文字。下聯“受<左傳>而擢甲科”典出何人?《登科記考》稱典出艾穎,《中國姓氏辭典》稱典出艾預,江西修水和東鄉的《艾氏宗譜》也稱典出艾預。看來非常有必要寫一篇文章澄清一下,弄清楚“受<左傳>而擢甲科”究竟典出何人?以免繼續以訛傳訛。這篇文章的題目姑且定為:誰是“受<左傳>而擢甲科”者?《登科記考》25/34B記載:艾穎于后唐長興2年(931年)赴考途中,有一老村儒授予他《左傳》第10卷。艾穎認真地閱讀了這本書。主考官李愚出的試題為《鑄鼎象物賦》,事在《左傳》第10卷中。艾穎按《左傳》所敘,一揮而就。李愚愛其文,擢艾穎為甲科進士(即狀元)。這就是“受<左傳>而擢甲科”的典故。(詳見附錄3-1)江西修水征村《艾氏宗譜》記載,艾穎和艾預是同胞兄弟,前者生于后唐長興中(約931年),后者生于后周(951—959年)間,分別官至宋朝工部侍郎和戶部侍郎,都是浙江婺州金華人。修水《艾氏宗譜》和東鄉《禮洞艾氏宗譜》也都記載了“赴考途中遇村儒的典故”,但其中的主人公不是艾穎,而是艾預。與《登科記考》所述的故事情節表面上看大致相同,但實質上有兩大區別:一是隱去了艾預赴考的時間,二是刪除了艾穎(或艾預)回答村儒的話:“賤子家于鄆(州),無師友,加之汶上少典籍,今學疎寡聊……”(詳見附錄3-2)與此有關的人不僅僅是艾穎和艾預兩個人,而是牽涉到兩個艾穎和艾預三個人。我在《艾姓源流和現狀綜述(第三稿)》中將兩個艾穎當作了一個人,并得出了“艾穎和艾預是兄弟,將艾穎的故事寫到艾預頭上,情有可原”的結論。這是因為當時還不知道金華艾穎和艾預兄弟的出生時間等情況。經認真研究后認定,于后唐長興2年(931年)赴考的艾穎與修水征村《艾氏宗譜》中的艾穎不是同一個人。其根據有五:一是籍貫不同,修水《艾氏宗譜》記載的艾穎是浙江婺州金華人,而《資治通鑒》稱時任后周左散騎常侍的艾穎是須城人,艾穎本人對老村儒說“賤子家于鄆(州),……”初看起來,須城和鄆(州)似乎是兩個地點,二者相互矛盾。其實須城和鄆(州)是指同一地方,鄆為州名,須城是鄆州當時的治所,即今山東東平縣城,實際上二者是相互印證。后唐東平郡(治所在須城)在唐朝時曾名鄆州(原治所在今山東鄆城縣,后移至須昌縣,須昌縣在后唐時改名須城縣)。二是年齡不同,山東艾穎于后唐長興2年(931年)考中進士,至小已20歲左右,而浙江艾穎生于后唐長興中(約931年),二者相差20歲左右。三是家境貧富懸殊,山東艾穎對老村儒說的話,意即家貧,而浙江艾穎自始祖海清公至祖父景新公世代為高官,是官宦世家,不可能因家貧而少典籍。四是仕途不同,山東艾穎考中進士,取得做官的資格,爾后步步高升,而浙江艾穎沒有通過考取進士而取得做官資格的途徑,直接通過廷試,一步擢升太常侍少卿。五是當工部侍郎的時間不同,山東艾穎在宋太祖建隆(960—963)年間任工部侍郎,而浙江艾穎在宋乾德(963—968)初通過廷試,拔中首選,出任太常寺少卿,多年以后方能升任工部侍郎(編者按:由從五品太常寺少卿升至從三品工部侍郎至少需要15年),二者任工部侍郎的時間相距約20年。為區別起見,在名人錄中將山東艾穎寫成艾穎1,浙江艾穎寫成艾穎2。此外,江西東鄉還有一個艾穎,就寫成艾穎3。后來又發現一個艾穎,即貴州麻江縣的艾茂,字穎,就寫成艾穎4。那么,“赴考途中遇村儒的典故”的主人公究竟是山東艾穎1還是浙江艾穎2或艾預呢?可以肯定地說,是山東艾穎1,而與浙江艾穎2或艾預毫不相干。其根據有四:一是記載“艾穎赴考途中遇村儒的典故”的《登科記考》是專門記述唐朝及五代時期舉人考取進士情況的書,此書中的故事只能與活動于五代到宋初的山東艾穎1有關,既與生于后唐中(約931年)、活動于宋朝初期的浙江艾穎2無關,更與其弟、生于后周(951—959年)、居地屬于南唐(937—975年)、活動于宋真宗時期的艾預無關。二是浙江艾穎2沒有考過進士,故不可能發生“赴考途中遇村儒的典故”。三是《中國人名大辭典》第431頁詳細地記載了主考官李愚的情況:后唐無棣(隋開皇六年分陽信、饒安二縣地置,治所在今河北鹽山縣舊慶云東南。唐貞觀元年廢入信陽縣,八年復置。北宋治平元年移治保順軍,即今山東無棣縣西北。)人,梁末帝時(913—923年)進士,拜崇政殿直學士;后唐莊宗時(923—926年)拜主客郎中,翰林學士;后唐明宗時(927—933年)為宰相。在他擔任宰相期間的931年出任主考官,這與《登科記考》的記載完全相符。李愚沒有當過宋真宗的宰相,也不可能當宋真宗時的主考官,因此,艾預不可能被李愚擢為甲科進士。這是證明艾預與“赴考途中遇村儒的典故”毫不相干的最有力證據。四是從時間上看,艾穎2出生于931年前后,其出生時間與科考時間幾乎同時,一個剛出生或尚未出生的人居然參加科考,豈不滑天下之大稽!艾預生于后周(951—959年)間,比舉行科考的后唐長興2年(931年)至少晚20年,一個尚未出生的人卻參加了20多年前的科考,豈不更滑天下之大稽!杜撰這個故事的人雖然絞盡了腦汁,隱去了科考時間,但他無法改變艾穎2和艾預兄弟的出生年代,結果還是露出了馬腳。綜上所述,《登科記考》記載的艾穎赴考途中遇村儒的典故是正確的,而《中國姓氏辭典》、修水《艾氏宗譜》和東鄉《禮洞艾氏宗譜》記載的艾預赴考途中遇村儒的典故是錯誤的,純屬“張冠李戴”。這就是說,“受<左傳>而擢甲科”者是山東艾穎1,而不是浙江艾穎2,更不是浙江艾預。根據此副對聯可以推斷出:艾晟是艾穎1的后裔,艾晟比艾穎1小70歲左右,可能是艾穎1的孫子或重孫。這副對聯是他們的后代對先祖的頌揚。艾穎1是須城(今山東東平縣)人,艾晟是真州(今江蘇儀征市)人,如果上述推斷正確,則證明一部份山東艾姓人口在北宋時期遷徙到了江蘇,這是江蘇省在北宋末年成為艾姓第一大省的原因之一。這副對聯也可能是艾預的后裔所撰寫,因為修水《艾氏宗譜》將“受<左傳>而擢甲科”者說成是艾預,其目的是為了頌揚艾預。注14:伯堅公雖僅僅是孝廉,但他的出現,意義非凡,故將他收入艾姓先賢名錄中。一是因為他是艾氏族譜中出現的上古晚期(漢朝末年)的艾氏人士,二是因為他是汝南人,他的出現,證明汝南郡在上古時期就有不少艾氏人士居住,汝南郡后來成為艾氏郡望不是偶然的。注15:艾毅雖是淮陵小吏,但他是除汝艾和艾孔以外在史書中出現的艾姓第一人;艾秀雖是被《晉書》稱之為“賊帥”,但他是除汝艾和艾孔以外在史書中出現的艾姓第二人,故不以官職品級大小、地位高低為標準,一併收入艾姓先賢名錄中。注16:王萬邦主編的《姓氏詞典》稱唐朝的艾欽宜為名人,但在遼寧省圖書館和沈陽市圖書館所藏各部歷史名人辭典中未查到其人,不知其生平事跡。可叔公于1274年寫的《禮洞艾氏族譜?序》只提到“唐有御史欽宜”,其事跡仍不詳。艾欽宜的生平事跡、籍貫等待考。注17:注14中提到了4個艾穎,這里又遇到了兩個艾敬直。我在發給熊耐久先生的《艾姓源流和現狀綜述(第四稿)》中將兩個艾敬直合二為一,是沒有認真研究的結果。為什么說有兩個艾敬直呢?其主要根據有三:一是出生和活動時間不同,一個是活動于唐武后中至玄宗末年(約695—755年)期間,而另一個生于唐大歷(766—779年)間,二者相差60歲以上;二是二者籍貫不同,前者是北平人,后者是浙江婺州金華人;三是二者官職品級相差甚大,前者官至御史大夫,正三品職官,授上柱國,正二品勛階,后者為殿中侍御史,從七品下職官,贈朝奉大夫,正五品下散官。為區別起見,在“歷代先賢”名錄中將北平艾敬直寫成艾敬直1,將浙江艾敬直寫成艾敬直2。注18:宰公攜二子于895年由浙江壽昌遷江西臨川石羊市,于896年再由石羊市遷禮洞東鄉《禮洞艾氏宗譜》記載,宰(九)公于唐元和辛丑(821年)中進士,將年號弄錯了。《中國歷史大事編年》稱,“庚子(820年)正月,宦官陳弘志殺憲宗,太子李恒即位。”這就是說,唐憲宗元和年號的終止年是公元820年。按照新即位皇帝于次年改元的慣例,辛丑(821年)應是唐穆宗長慶元年。所以,在本文中將“元和辛丑”改為“長慶辛丑”。《禮洞艾氏宗譜》宰公世系錄稱,“唐僖宗時(875—879年)董昌作亂,為避戰亂,遷江西臨川石羊市。昭宗幸歧州,李茂禎移檄郡縣募驍勇,以興復。公懼,攜二子再遷禮洞。”經查閱柏楊著《中國歷史年表》獲悉,《禮洞艾氏宗譜》對上述歷史事件的時間記載與該年表有不相符之處。該表稱:“唐乾寧二年(895年),義勝(今浙江紹興)節度使董昌稱帝,國號羅平。三年,鎮海(今杭州)節度使錢鏐擊董昌,圍攻越州(今紹興),董昌出降,執送至杭州,并家屬300余口俱斬之。”據此,董昌作亂當在唐昭宗乾寧二年(895年)而不是唐僖宗時(875—879年)。該表又稱:“乾寧三年,鳳翔節度使李茂貞起兵攻長安,唐昭宗李曄奔華州,依鎮國節度使韓建。”據此,李茂貞募兵當在896年。又查閱馮君實主編的《中國歷史大事年表》和張習孔主編的《中國歷史大事編年》,這兩部年表對董昌稱帝及被斬和李茂貞攻長安及唐昭宗奔華州兩個歷史事件的記載,與《中國歷史年表》大同小異,基本一致。本文以《中國歷史年表》等三個年表記載的年份為準,認定宰公攜二子于895年由浙江壽昌遷江西臨川石羊市,于896年再由石羊市遷禮洞。明正德8年(公元1513年)劃出臨川縣東部,始設東鄉縣。禮洞屬東鄉縣,故由禮洞遷出者俱以東鄉艾氏為祖。自895—1512年618年間禮洞屬臨川縣,故在史書和各類典籍中,此期間的禮洞艾氏名人均為臨川人,這是符合歷史事實的。為將1513年后的臨川與此前的臨川區別開來,在本文中將895—1512年間禮洞的臨川人均改為東鄉人,這并不違背歷史事實,只是同一事實的兩種提法而已。注19:《宋史》9/2945稱“御史大夫艾仲孺”,其它處為“艾仲儒”,修水《艾氏宗譜》也為仲儒,故本文以仲儒為準。注20:君瑜公為宋寶元己卯(1039年)而非元符己卯(1099年)進士修水征村《艾氏宗譜?艾氏原始》稱:“襄,字君瑜,元符己卯(1099年)進士,授鄂州司戶。”臧勵龢主編的《中國人名大辭典》稱:“艾君瑜,宋,永豐人。性至孝,母疾,割股和藥以進,果愈。母喪墓廬側。大觀中(約1108年)郡守以聞,詔復其家。”
作者:艾氏 發表時間:2010-03-12 15:10:44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