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9
972028次
2人
33個
3630個
5041人
246部
長山村刁家故園的呼喚這里有祖先點點的遺跡這里有祖先聲聲的呼喚八百年的滄桑歲月我始終沒有忘記你因為你身上的血液正是我驕傲的印記長山村的刁家子孫當你的血液開始漸漸冷卻時是否感覺到這里對你的盼望長山村的子孫們歸來吧!歸來!
作者:刁培俊 回復:47 發表時間:2010-05-15 21:01:47
品安宗親到時候我會告知您,只怕四五天行程太匆忙。因過去無經驗,這是頭一遭,如何安排食宿與交通,感覺有困難。
作者:刁培俊 發表時間:2010-05-22 18:24:00
掛譜唱一段思想起,唱一段長山謠,走不盡的坎坷路,恰如祖先的步履。一幅綾質掛譜,兩百載已失落,老祖先徽音猶在,獨不見米山傳奇。八百年像海洋,感傷早已消失,接續你的休止符,再譜一段長山謠。* 改編自月琴歌詞
作者:刁培俊 發表時間:2010-05-22 18:28:39
長山村刁家遷徙分布簡述 (約公元1190年左右)(更正) 自刁通掛譜公開以來,長山村刁家史記淵源可追溯到南宋金元時期,是長山村刁家最輝煌的年代。 (約公元1370年左右) 到了明初長山刁家發生「滅族之災」,幸存之刁家后人則分三個方向逃難避居,分為文登大水泊、乳山鎮村和內蒙古赤峰市三個地區各自發展,是長山村刁家第一次三大分支的產生,至目前還未統合。 (約公元1740年左右) 直到清干隆年間,在大水泊的刁家后人到山東煙臺北寨村發展,刁家家譜開始有了之后的記載。 據說在此同時期,大水泊的刁家后人也有部份是到山東煙臺黃縣黃山館一帶發展。 (約公元1740年之后)(更正) 清干隆年間,另有長山村刁家后人返鄉重建家園,也就是現在長山村的刁家。 (約公元1900年之后) 清光緒宣統年間,北寨村有很多刁家族人開始闖關東,近則黑龍江省與北朝鮮,遠則海參威,除闖北朝鮮者之后皆有返鄉外,其它地方多般之后無音訊。
作者:刁培俊 發表時間:2010-05-22 19:40:22
長城故宮與尋根認祖我預計七月去大陸一趟,目前計劃是:北京進,在北京3~4天、參觀長城與故宮。煙臺1~2天、文登(長山村)1~2天,尋根認祖,再從青島回臺灣。因時間倉促,無法安排時間拜見各地宗親,希望明年再來一次,也許你們有空,我們可以見一見。
作者:刁培俊 發表時間:2010-05-30 13:10:07
『煙臺北寨村刁氏族譜』修譜目前『煙臺北寨村刁氏族譜』正在積極收集整理中,北寨村刁氏族人年輕一代,多般居住在外地,也有更多宗親族人早已遷居他地發展,在這里呼吁北寨村先祖壹鴻公 后人、還有 文吉公與 文泰公 后人(于清末年間闖關東),希望可以與北寨村連絡。煙臺北寨村連絡人:刁培祿,電話:535-6755089。這是我們的第一階段工作,往后還有第二階段……第三階段再續寫文登長山村刁氏家譜。
作者:刁培俊 發表時間:2010-06-12 15:24:31
尋家譜、續家譜彷佛是邊疆大漠之地,大概有方向,但是走不過去……也彷佛是在山澗之境,看似有方向,但是越走越糟……尋家譜,是莫名的期望還是莫名的使命?續家譜,是寫一本傳奇還是寫一本創作?家譜是標志,族群辨識的標志,是一種印記在血液里的標志。是符號,族群象征的符號,是一個代表族群認同的符號。標志里有記憶,表達自己族群的獨特基因,傳承與演化。符號里有力量,表達自己族群的社會活動,文化與認同。感謝在這里特別感謝這些年來為刁氏族群與文化默默奉獻的品安、鵬、節木、仁兵、攀慶、海弟等宗親,您們就是刁氏的標志,您們就是刁氏的符號。
作者:刁培俊 發表時間:2010-06-19 13:35:21
近至煙臺馬山寨,遠至文登長山村老家之譜書,在文革時期燒毀,刁氏后人近年來多般在外地發展,對家族宗親之事漸漸淡化,而現在的老家已無人整理與記載家譜了,僅依字派世代相傳,唯恐年代稍久,只留下部份口述可供參考,甚至連前幾代祖先之名諱也難得知。基于尋根留本與承前啟后,期望族人開始搜尋先祖之事跡,并整理目前家族宗親的名冊及訊息,重修家譜以便后人可以尋根問祖。
作者:刁培俊 發表時間:2010-06-22 12:34:18
尋根與探親這次尋根與探親的大陸行,收獲頗豐,只可惜計畫不足,與原先的計劃有很大的差距,剛回來,很累,休息一陣再整理整理收集的訊息,希望對長山村刁氏家譜有所幫助。
作者:刁培俊 發表時間:2010-07-13 21:18:12
品安祝培峻宗親大陸尋根探親行圓滿成功!
作者:114.238.83.* 發表時間:2010-07-13 21:29:25
刁 通:(生卒年待考),字叔達;長山人(今山東威海文登米山鎮)。著名元朝將領。元朝年間,米山鎮長山村有一青年姓刁名通字叔達,聰明好學,文雅孝順,宗族鄰里稱贊,時值天下荒亂,慨然從軍,初投李憛部下,授忠竰校尉,共事后不滿李憛的所為,因而辭職還鄉。元世祖至元六年(公元1269年),元軍攻取襄樊二州,刁通應征參戰。元朝阿術丞相選派驍銳精兵三百余名,付于宣武將軍管軍總管刁通,充任先鋒部隊。元至元七年(公元1270年)農歷2月,刁通于湖北省襄陽府方北縣與南宋軍隊作戰,馳馬突擊宋兵,斬宋兵百余人,宋軍潰亂大敗。公元1292年3月,刁通付將張九元率部攻克樊城,殲滅宋軍萬人。公元1274年復從伯顏丞相,攻破沙洋新城,渡江提升進義校尉。公元1275年2月與宋將孫虎臣戰逐江內,虎臣逃走,升為武略將軍,管軍千戶,復攻通泰等州,以功賜銀牌,仍管千戶。元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刁通至揚州生擒李制,置姜都統籌,擢升憲武將軍總管,兼管領東征漢軍招討使司事,佩戴金符,鎮守揚州。刁通用兵神機莫測,戰術變化無常,或先正面攻擊而后奇襲而勝之,東逾日本,南抵瓊崖諸島,歷渡艱險,皆默忍于心,從征三十年來未嘗敗北。刁通逝世后,其長子刁懷寶世襲招討使。
作者:114.238.83.* 發表時間:2010-07-13 21:50:40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