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在线一区,婷婷六月天在线,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红,亚洲欧美天堂,aaaaa级毛片,成年人在线免费观看

族譜錄LOGO

姓氏:

拼音:HAO  

03-09

227880次

4人

5個

101個

1235人

117部


站長: [申請站長] 管理員:   [申請管理員]
[主樓] 山東省萊州市郝氏家譜簡介

山東省萊州市郝氏家譜簡介
山東省萊州市位于山東省東部,膠東半島西部,瀕臨萊州灣,萊州有山有水有海有島,氣候適宜,是人類生活的好地方,也是長壽之鄉(xiāng)。元朝元統(tǒng)元年(1333年)郝伯全率家人從河北省棗強縣遷至山東省掖縣(今改萊州市),從此掖縣開始有郝姓,郝伯全是掖縣郝氏家族的始遷祖。元、明朝時期,伯全公后裔主要遍布在山東省東部和河北省棗強縣,之后向東北華北擴散,當今伯全公的后裔已遍布全國,乃至走出國門。所以介紹掖縣郝氏家譜情況,對分布各地的伯全公后裔的尋根問祖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故本文根據(jù)掖縣郝氏家譜資料做一簡要介紹,供郝伯全后裔宗親參考。
一郝伯全公的簡歷:
郝伯全是掖縣北陵郝氏家族的始遷祖,他的原籍是章陵大槐樹莊鐵碓臼村,即今湖北省棗陽縣蔡陽鎮(zhèn)。據(jù)家譜記載伯全公是南宋章陵郝拯的后裔,在南宋景定年間,他出生在章陵的一個知識分子的家庭里,少年時代受到良好的教育,為章陵的庠生。宋朝末年連年戰(zhàn)爭,伯全公為避戰(zhàn)亂,于1284年率家室北遷河北省棗強縣定居。他在棗強創(chuàng)辦私塾從事教育幾十年,培養(yǎng)了幾代人,他的學生中出了幾個進士,因而深受棗強學子的敬重。元朝末年于1333年他又東遷山東省掖縣北陵疃落籍。他在北陵生活了25年,于1358年逝世,他活了90多歲,是一位老壽星。他臨終遺言:“掖縣山水清秀,我死后要葬在這里”,子孫遵照遺囑,將始祖葬在北陵疃后,墓地九畝九分,四周黃花灌叢,成為北陵郝氏先塋地。由于歷史的變遷,北陵疃早已不在了,但600多年來這里一直是郝氏的祭祖地??谷諔?zhàn)爭時期,由于日本軍國主義侵占掖縣,無法進行祭祖活動,記得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于1946年清明節(jié),我隨本村七甲族人去北陵先塋地祭祖,當時先塋地僅剩下1至8世的墓碑,大革命年代連這些墓碑也被革命了,600多年的祭祖地消失了。但是掖縣郝氏后代仍稱郝伯全為掖縣北陵郝氏始祖。
二郝伯全后裔的遷徙與分布
伯全公娶徐氏生了五個兒子。始祖認為:孩子大了不能都留在身邊,應(yīng)該讓他們離家自謀發(fā)展。于是他在晚年決定分家,除留二兒表正以外,其余各方子孫均需離家另立基業(yè)自謀發(fā)展。事實證明伯全公的決定是培養(yǎng)后代的英明之舉。根據(jù)始祖的決定,各方子孫陸續(xù)分赴各地另立基業(yè)。
1 始遷祖的大兒子郝仁邦在河北省棗強縣落戶,成為棗強縣郝氏始祖。仁邦娶司馬氏,生了兩個兒子(紹遠、文遠),成為棗強縣郝氏一大支系。
2 始祖的三兒子郝成通在青州府益都縣落戶,成為青州市郝氏始祖。成通娶王氏生了三個兒子(綏遠、仕閔、彥昭),其后裔發(fā)展到山東北部地區(qū),成為青州市郝氏一大支系。
3 始祖的四兒子郝宗禮娶王氏生了二個兒子(遵遠、明達)。郝遵遠、郝明達兄弟二人于明朝洪武年間遷到即墨縣落戶,成為即墨縣的開基祖,這一支系已擴展到嶗山、膠州、高密、平度等縣市成為青島市郝氏一大支系。
4 始祖的五兒子郝高儀遷到蓬萊縣落戶,為蓬萊縣的始遷祖。高儀娶江氏生了三個兒子(崇遠、榮卿、繼可)。郝高儀的后裔多去東北各省定居,留在蓬萊市的人不多,現(xiàn)在蓬萊市灣子口村還有其后裔17戶的支系。
5 留在始祖身邊的二兒子郝表正,生于1309年,卒于1399年。他以行商為業(yè),以忠孝為本,為始祖養(yǎng)老送終。表正娶唐氏生了三個兒子(明遠、文強、仕舉)。成為萊州市一大支系。
6 郝表正的長子郝明遠亦遵照始祖的離家創(chuàng)業(yè)的教導于明朝洪武年間東遷棲霞縣創(chuàng)業(yè),成為棲霞縣的郝氏始遷祖。由于棲霞縣的郝氏支系在明清兩朝出了三位進士,特別清朝著名經(jīng)學家、訓詁學家郝懿行為祖爭光,棲霞郝氏名聲大振,家族昌盛,形成棲霞一大旺族,其后裔分布在17個鄉(xiāng)鎮(zhèn)72個自然村。是伯全公后裔中的較大的一支郝氏支系
7 郝伯全后裔的多支到招遠縣創(chuàng)業(yè)構(gòu)成了郝姓大縣,已知明朝永樂初年,第四世郝生、郝蔥遷到招遠縣大呂家村創(chuàng)業(yè)。第四世郝理、郝達二人遷到招遠縣南莊院村創(chuàng)業(yè)。第七世郝忠、郝興二人自掖縣柳行村遷到招遠縣張星集創(chuàng)業(yè)。第九世郝敬與第十世郝才支自掖縣柳行村遷到招遠縣城北橫掌后郝家村創(chuàng)業(yè)。第十世郝經(jīng)、郝孝二人自掖縣柳行村遷到橫掌前郝家村創(chuàng)業(yè)。
三掖縣郝氏家譜簡介
根據(jù)家譜資料,掖縣郝氏家族始遷祖郝伯全從章陵帶來了唐宋時期章陵郝氏家譜,但是傳至某代傳丟了。伯全公從1284年北遷河北棗強,1333年又遷到掖縣北陵疃落戶,一直到明朝萬歷年間長達300多年間沒有修譜。到明朝永樂年間,第四世郝迪、郝真等先祖從北陵西遷柳行村,之后伯全公的后代陸續(xù)從北陵外遷,北陵疃就消失了,掖縣郝氏中心就移到了柳行村。傳到第9世才首次修掖縣郝氏家譜。
1明朝萬歷年間的《掖縣北陵郝氏族譜》是掖縣北陵郝氏第一部家譜。伯全公的第9世郝從德(1554—1641年)第一次組織修掖縣郝氏家譜,并邀請了棲霞縣和招遠縣的伯全公后裔參加修家譜事宜。參加修家譜的有第9世郝從德、郝丞業(yè)、郝璽、郝昂、郝守栻(棲霞縣),第10世郝黨、郝有才、郝東齊、郝連第(棲霞縣)、郝良任(招遠縣南院莊)、郝寧(招遠縣張星集),第11世郝易林(招遠縣南院莊)等12人。明朝萬歷22年(1594年)掖縣第一部郝氏家譜《掖縣北陵郝氏族譜》修成,這是多么珍貴的遺產(chǎn)啊!我們今天所以還能知道我們的祖先,應(yīng)該記住修譜者的功績。這里還要特別感謝修家譜的組織者郝從德,他開創(chuàng)了掖縣郝氏修家譜的先河,他十八歲入掖縣庠,二十六歲稟生,三十六歲貢生,三十九歲任掖縣東萊呂先生祠書院山長,后被薦掖縣學訓導,晚年告老還鄉(xiāng),做了一件修家譜的大好事,也為伯全公在棲霞縣、招遠縣、蓬萊等縣的后裔修家譜創(chuàng)造了條件。
2清朝康熙年間,第11世郝秉純又組織第二次修譜,參加修譜有第11世郝秉純、郝浩令,12世郝永高、郝輔風、郝瑞、郝明、郝進顯、郝士圣(招遠縣橫掌),13世郝繼先、郝德輝、郝士逈(棲霞縣)、郝作樞(棲霞縣)、郝景春(招遠縣南院莊)等13人。清朝康熙三年(1664年)第二屆《掖縣北陵郝氏族譜》修成。
3清朝同治年間,第16世郝吉午組織第三次修譜。參加修譜有第16世郝吉午、郝中倫、郝如瓚、17世郝化南、郝?lián)种t、郝士侹,19世郝毓慶(蓬萊縣灣子口)等7人。公元1864年修成《掖縣平里鄉(xiāng)麻渠社柳行郝氏譜牒》。這次修譜雖然做了很大的努力,但是沒有找到上兩次的家譜,直到吉午公去世也未見到老譜。由于間隔了200年,時間長了一點。所以第三次修譜漏了第五世一輩人。
4民國初,17世郝松齡和18世郝學隆組織掖縣柳行村第四次修譜,參加修譜者:17世郝松齡、郝士忠、郝士德、郝士興、郝士純、郝丕駿,18世郝學隆、郝學周、郝省山、郝有序、郝有儀、郝元壽、郝元德、郝元昌、郝延壽、郝成信、郝永德,19世郝經(jīng)先、郝觀政、郝升庭、郝鴻業(yè)、郝慶林,20世郝日昇、郝長興、郝長清等25人。1913年修成《掖縣臨郭區(qū)麻渠社柳行郝氏通譜》。第四次修譜實為兩個修譜班子寫有兩本家譜,一是《四甲郝氏通譜》由郝松齡、郝士忠主稿,二是《七甲郝氏通譜》由郝學隆、郝省山主稿。兩譜合為《掖縣臨郭區(qū)麻渠社柳行郝氏通譜》。此譜內(nèi)容較為豐富。
5民國29年柳行村第5屆修譜,參加修譜有:17世郝士忠、郝士和,18世郝學隆、郝有倫、郝延奎,19世郝鴻治、郝壽山、郝桂山、郝運田、郝福堂、郝殿恩,20世郝長鴻、郝聚釗、郝同昌、郝蘭芳、郝日昇等16人。1940年修成《掖縣西障區(qū)柳行郝氏通譜》
6,1970年柳行村第6屆修譜,參加修譜有18世郝延奎、郝元烈,19世郝鴻治等3人,修成《掖縣平里店公社柳行村郝氏譜牒》
7,2000年柳行村第七屆修譜,是由19世郝維明和21世郝治年修成《萊州市平里店鎮(zhèn)柳行村郝氏統(tǒng)譜》。此次修譜歷時二年多的時間,他們查閱歷代譜牒資料,他們挨家挨戶的調(diào)查核實,他們無私的奉獻和努力,感動了廣大宗親,給予他們積極的幫助。有的幫助他們調(diào)查核實,有的戳破了天篷取下藏在房梁的家譜供他們核對,總之在宗親的共同努力下,一部700年的家譜《萊州市平里店鎮(zhèn)柳行村郝氏統(tǒng)譜》終于完成了。這部家譜解決了好多歷史遺留問題,找回了第五世一輩人,還幫助外遷的伯全公后裔解決了尋根問祖的問題。
在修譜過程中,我的胞弟郝維明得了重病,但他仍堅持修譜,我回去看望他時已經(jīng)病危,但他還在核對修改家譜 ,令我十分感動。我就勸他:“好好養(yǎng)病,家譜的修改讓侄子們?nèi)プ?,關(guān)于郝姓起源問題,待我回北京去圖書館查一查,再告訴你”,令我痛心的是,他沒有看到家譜的印成就離開了人世。為了實現(xiàn)我的諾言,也是為了紀念弟弟維明,我70歲才開始學習研究郝氏起源問題,由于文史基礎(chǔ)知識的不足,雖然堅持學習了8年,但至今也未完全搞明白郝姓起源的諸多問題
8萊州市郝氏有修家譜的傳統(tǒng),萊州市郝氏分三、四、七甲,實為三大支。每甲有家譜,四、七甲還有家廟,而且每家也都有家譜,每家的家譜是一張近兩米高一米寬長方形紅紙,上面記有前十世的祖先(第7屆修譜后,從伯全公記起)左考右妣,只記兒子、兒媳,不記女兒,有點重男輕女。家譜每年春節(jié)前小年掛起祭祀,元宵節(jié)后收起。
萊州市除柳行村外,還有嬰里村、麻渠村、柞村高山郝家村、過西蒼上北村、掖縣城關(guān)、梁郭前郝家村均有伯全公后裔分支,有的分支也有家譜
四郝伯全公后裔修譜簡介
以上介紹了萊州市郝氏修譜情況,根據(jù)家譜資料知道,除了萊州市以外,分布各地的伯全公后裔也都有修譜。主要有:
1 青州《郝氏統(tǒng)宗志》,伯全公后裔中最早修譜的是青州益都縣始遷祖郝成通的后裔郝錦甫,他于明朝嘉靖43年(公元1564年)編修《郝氏統(tǒng)宗志》,并寫《郝氏族譜序》。青州郝氏家譜比掖縣家譜早了30年。前兩天在郝氏網(wǎng)上看到一位青州市宗親寫到,他看到我寫的《郝伯全—山東省萊州市郝氏家族的始遷祖》一文在留言中說他還不知道郝成通。根據(jù)家譜資料介紹,郝成通是掖縣始祖郝伯全的三兒子。在1333年隨父東遷掖縣路過益都時,住在王家大院被益都大戶王氏看中要招婿,伯全公應(yīng)允,郝成通成親落戶益都。郝錦甫之后有無家譜不得而知??赡苡屑易V但也遺失了,所以這位宗親不知道青州市郝氏始遷祖郝成通。
2棲霞縣有多部郝氏家譜。伯全公第三世郝明遠于明朝洪武初年遷到棲霞后,其后裔郝守栻、郝連第于1594年參加掖縣第一次修譜,1664年棲霞郝士逈、郝作樞參加掖縣第二次修譜。現(xiàn)在看到的棲霞家譜均為清朝的,有清朝光緒十年(1884年)郝聯(lián)蓀等修《棲霞郝氏曬書堂支譜》。這是伯全公后裔眾多家譜中唯一公開的家譜。還有光緒34年修《棲霞縣北埠村郝氏世譜》。另據(jù)家譜資料中介紹:伯全公第17世清朝著名經(jīng)學家郝懿行(1757—1825年)修過《棲霞縣郝氏家譜》,他為考查棲霞先祖世系和祭祖,于1806年來掖縣柳行村,我村七甲族人郝振清接待了郝懿行一行,“賓主聚處相歡,敘先世遠離情由,擇日祭祀,祭拜祖墓,合族皆陪,同到北陵祖塋,周視墓原,細閱墓表,敘支派源流?!钡残形匆姷矫鞒纯h祖譜,因當時柳行村也未找到明朝郝氏祖譜,實為憾事。
3蓬萊市有多部郝氏家譜。清朝乾隆56年(1791年)修《山東蓬萊縣灣子口村郝氏世譜》,之后于1821年、1861年、1887年、1922年四次續(xù)修。1941年撰《郝姓支系考》。
4招遠市有多部家譜,招遠縣張星集小郝家村家譜初譜修于1901年,1930年又續(xù)修《山東招遠縣郝氏宗譜》。另外南院莊一支伯全公后裔于清朝咸豐8年(1858年)修《山東招遠縣南院莊郝氏家譜》,1907年、1958年、1973年、1988年、2000年重修。還有招遠縣橫掌村一支伯全公后裔亦有家譜。
5伯全公的后裔分布在膠東半島大部分縣市(即墨市、龍口市、萊陽市、平度市、青島市嶗山等)和河北省棗強縣均有家譜,但對其修譜情況不詳。
五 為萊州市郝氏尋根問祖
萊州市郝氏始遷祖郝伯全的老祖宗又是誰呢?根據(jù)郝氏家譜資料,并參考宋朝以前的姓氏文獻以及陜西省、山西省地方志關(guān)于漢族郝姓起源的論述,還參考東漢許慎撰《說文解字》關(guān)于郝字的解釋,相互考證而得出萊州市郝氏老祖宗的世系是:
郝省氏;——期(商朝末年,盩厔大原郝鄉(xiāng),今陜西省戶縣郝村人);——郝晏(秦昭王時期,盩厔大原郝鄉(xiāng)人);——郝瑗(西漢初,盩厔大原郝鄉(xiāng)人、后遷太原郡晉源縣,晉源縣已于公元979年宋太宗攻占晉陽城夷為廢墟,位于今山西省太原市郊);——郝廉(西漢,今山西省太原市);——郝廻(南北朝梁武帝時,今安徽省當涂縣小丹陽人,后遷湖北省安陸市);——郝處?。ㄌ瞥窈笔“碴懯校?;——郝拯(宋朝,今湖北省棗陽市);——郝伯全(南宋末年,今湖北省棗陽市人、后遷山東省萊州市北陵疃)。
萊州市郝氏老祖宗的軌跡是從陜西省開始,經(jīng)山西省、安徽省、湖北省、河北省,到山東省萊州市落戶,歷經(jīng)六省。老祖宗的軌跡是非常粗線條的,希望伯全公后裔宗親核對指正。
六 結(jié)束語
以上介紹萊州市郝氏家譜的情況,由于手頭的資料不多,僅僅說了個大概情況。在學習家譜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幾個問題提出來,愿于宗親一起學習討論。
1是重男輕女問題,萊州市郝氏家譜只寫兒子、兒媳,不寫女兒,我認為這是不合適的,丟了半邊天。我看到有的家譜注意到男女平等問題,家譜中寫有女兒,而且寫到女婿、外孫、外孫女為止。我認為這種寫法是好的。
2是家譜中有密不宣人的規(guī)定,我認為這一規(guī)定值得商榷。家譜為什么要保密?為什么不能對外呢,有何秘密可泄?我琢磨不透其道理。我認為不應(yīng)該保密,應(yīng)該交流。由于保密的規(guī)定,全國郝氏家譜只有十幾部公開,才得以保留下來。古代受到印刷條件的限制,手寫抄不了幾份,好多家譜傳不了幾代就傳沒了,造成了無法彌補的損失。當然今天不用抄寫了,復(fù)印非常方便,但是也有能傳幾代的問題。如果能獻給國家圖書館,將會永久保存。
3修家譜是否有消失的危險?我認為存在這個危險的。修家譜要有幾個基本條件:
(1)修家譜多在農(nóng)村,而且必須有郝姓相對集中的大村。城市修譜非常困難,根據(jù)家譜知道伯全公在北京的后裔有幾十人,相互很少聯(lián)系或沒有聯(lián)系,所以在北京修不了郝氏家譜。
(2)有敬祖收宗的熱心人,還需要有一定文化、歷史知識,要有奉獻精神,才能修譜。
(3)有老祖宗留下的家譜資料,
(4) 修家譜要化錢的,要有一定的經(jīng)濟支持。
由于社會的發(fā)展,人口流動較大,農(nóng)村城市化的發(fā)展,落葉歸根概念的淡漠,將會失去郝姓相對集中的大村,因此將會失去修家譜的基本條件,所以家譜存在消失的危險。
4關(guān)于伯全公后裔尋根問祖的建議。由于伯全公異地創(chuàng)業(yè)的祖訓,伯全公后裔外遷的人較多,所以尋根問祖有一定的難度。尋根問祖要提供以下情況:
(1)老祖宗是何縣市、何鄉(xiāng)鎮(zhèn)、何村莊?
(2)父母及祖孫幾代的名字(字與號)
(3)遷出本村的時間?
(4)萊州市柳行村是伯全公后裔的中心,有700年的家譜可查。但僅限于居住過北陵、柳行村的人,而外遷以后的人,特別是第二代以后的人名是查不到的。比如說要查招遠市張星鎮(zhèn)大郝家村的世系,萊州市家譜只有張星鎮(zhèn)郝姓始遷祖郝興及第二代郝宗的名字,以后的世系在萊州市的家譜就查不到了。所以要查張星鎮(zhèn)的郝姓世系必須與當?shù)芈?lián)系才能查到,可以寫信給當?shù)卮逦瘯?lián)系,請他們幫助解決。
以上看法不一定對,提出來與宗親學習討論,敬請批評指正,批評意見寄北京郵電大學眷18432信箱 郵編100088
北京 郝火河 2011年4月4日

作者:郝火河   回復(fù):33   發(fā)表時間:2011-10-17 08:38:07

族譜錄紀念網(wǎng)
[回復(fù)] 回復(fù)山東省萊州市郝氏家譜簡介


郝象賢

原文:
唐郝象賢,侍中處俊之孫,頓丘令南容之子也,弱冠。諸友生為之字曰寵之,每於父前稱字。父紿之曰:“汝朋友極賢,吾為汝設(shè)饌,可命之也”。翌日,象賢因邀致十數(shù)人,南容引生與之飲,謂曰:“諺云:‘三公後,出死狗’。小兒誠愚,勞諸君制字,損南容之身尚可,豈可波及侍中也”?因泣涕,眾慚而退。寵之者,反語為癡種也。(出《朝野僉載》)

譯文:
唐朝的郝象賢,是侍中郝處俊的孫子,頓丘縣令郝南容的兒子,二十左右歲。朋友們都說對他的字很喜愛。每次在父親面前提到別人稱讚自己字寫的好這件事,父親便哄騙他說:“你的朋友很賢明,我為你設(shè)宴,可以把他們請來”。第二天,郝象賢邀請到十幾個人,郝南容與他們一起飲酒,他對他們說:“諺語云:‘三公後,出死狗’。小兒誠然很愚癡,有勞各位抑制他練字了。損害我南容倒沒什麼,怎可以波及侍中呢”?於是哭了起來,眾人慚愧而去。原來說喜愛郝象賢字的人,現(xiàn)在反說他是癡種了。
郝象賢伏法誅戮

但是另一面,也有逆向的潮流在湧動。
把母雞司晨說成是正常的,就已經(jīng)是很困難了,還要說成是千載難逢的盛世,那肯定會有人不服。
這年(垂拱)四月,太子通事舍人郝象賢的家奴告主人謀反。這個事情很不合乎常規(guī),據(jù)說是因郝象賢反對給花和尚薛懷義拜大將、封國公,得罪了太后一系的人馬,武承嗣就一手策劃了這個誣陷案。
武則天叫酷史周興來審這個案。周興查了一下,原來郝象賢的爺爺郝處俊在世時,曾以‘天子理陽道,后理陰德’為由,堅決反對唐高宗遜位給武后。
周興就琢磨著,太后可能至今也沒忘記這筆老帳,是要我來替她出氣。於是他就對郝象賢施以酷刑,最終,竟問成滅族之罪!
郝象賢的家人不服,到朝堂鳴冤。監(jiān)察御史任玄殖也稱,郝象賢沒有謀反事實。但武則天不聽,將任玄殖免官,仍維持原判。
到了行刑的那一天,出了大問題!
古代死刑犯在臨刑前,要去掉枷鎖鐐銬,據(jù)說是爲了能讓罪人的靈魂順利度過奈何橋,抵達陰間。
這枷鎖一去,郝象賢突然就跳將起來,大駡?zhí)笈c和尚薛懷義穢亂宮闈。這一通駡,據(jù)說是用盡了天下最難聽的詞匯。他說,薛懷義早先不過是個江湖郎中,行同乞丐,現(xiàn)在卻成了太后的床上貴賓。還說太后與薛懷義在床上的淫亂言語,連在床邊侍候的宮女都捂起耳朵來不要聽。
是嗎?圍觀者先是目瞪口呆,而後又大聲喝彩,場面完全不可控制了。
郝象賢索性奪過圍觀者正在挑賣的木柴,毆打在場的刑官,法場一片混亂。
後來還是負責維持街道秩序的金吾衛(wèi)士卒一擁而上,才把郝象賢亂槍捅死。
武則天聞報後大怒,下令肢解郝象賢的屍體,還下令把他父母和爺爺郝處俊的墳?zāi)苟纪陂_,毀棺焚屍。從那以後,法司每將殺人,必先以木丸塞其口,然後加刑。這個古老的做法,似乎是一直延續(xù)了很久。
摘自《武則天的政治博弈——女皇武則天和李唐皇室的殺戮血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郝象賢伏誅

話音剛落,太子通事舍人郝象賢從人群中站出來,奏道:“薛懷義只是名義上監(jiān)造明堂,實際上并起什麼作用,有時他嫌天熱、天冷,整月的不來工地。如今無功受祿,冒然封賞,恐人心不服,且和尚拜大將,封國公,曠古未聞?!蔽淙寂呐暮孪筚t,咤道:“太后金口玉言,封賞一出,豈可更改?!蔽淙嫁D(zhuǎn)而對武則天和薛懷義獻媚道:“明堂氣勢磅礴,獨立在宮殿群中,它凝聚了薛師的多少心血啊??????”拍馬者聽了,紛紛附合,向薛懷義連連伸起大拇指。薛懷義也一副自得自滿的樣子。武則天道:“就叫它萬象神宮吧?!辟Z大隱聽了,忍不住地上前拍馬說:“‘萬象神宮’,嘖嘖,這個名字太好了,‘萬象’,乃萬象更新也,‘神宮’,聖而通神之謂也?!蔽鋭t天聽了,非常高興,當即傳旨:“爲了慶祝萬象神宮的落成,大赦天下。”“太后萬歲!萬歲!萬萬歲!”武氏子弟和拍馬逢迎者立即跪在地上奏賀道。為慶賀薛懷義拜大將,封國公,武承嗣這天作東請酒,陪酒的有遊擊將軍索元禮,秋官侍郎周興等人。席間,幾杯酒下肚,坐在主席上的薛懷義,拍拍身上的將官服,自負地說:“有些人認為我沒上戰(zhàn)場,沒有軍功,不該封為大將,其實打仗有什麼了不起,本將軍要是領(lǐng)兵上戰(zhàn)場,管保旗開得勝,馬到成功,殺他個敵軍片甲不留?!北娙思娂姺?,武承嗣說:“當然。薛師天庭飽滿,地閣方圓,一看面相就知道是個帥才,可嘆那郝象賢有眼無珠,竟敢說和尚拜大將、封國公,自古未聞?!薄斑@郝象賢膽子不小,聽說他做過什麼錯事嗎?”薛懷義問道?!斑@事交給我辦了?!彼髟Y拍著胸腹應(yīng)承道?!拔肄k!”另一個酷史周興挺身而出,“我還沒替薛師出過力呢?!敝芘d是秋官侍郎,官比索元禮的官大。索元禮只得退後,把懲治郝象賢的差事讓給了周興。
(垂拱四年)四月戊戌這天,郝象賢和他一家大小十餘口人,被劊子手五花大綁,押到洛陽都亭驛的刑場上。刑場周圍,彩旗招展,人喊馬嘶,早已站滿了密密麻麻的看客。今天是休假日,除了販夫走卒引車賣漿者流之外,還來了許多官府中人。在行刑臺的北面,還有一個半人高的土臺子,臺上擺放著一排桌子。桌子後面的椅子上坐著幾個肥頭胖臉,衣飾光鮮的大員。從卓上擺放的名牌上可以看出。周興仰臉看看日影,從卓上竹筒里抓一把死簽,往地上一拋,喝令:“準備行刑!”立即有一個甲士跪過來,撿起地上的死簽,飛奔到前面的死刑臺上,手舉著死簽高喊著:“時辰到,準備行刑!”聽到號令,劊子手們上去給郝象賢等死囚卸去枷鎖和鐵鏈。這邊監(jiān)臺上的薛懷義詫異地問周興:“怎麼?還給這些死刑犯鬆綁。”“死囚臨死前得卸去枷鎖和鐵鏈,以便他們的靈魂能順利地渡過奈何橋,到達陰間?!痹捯魟偮洌灰娗芭_上一陣大亂,眾人急忙站起來觀望。只見剛鬆開手腳的郝象賢,擺脫了劊子手,跳下行刑臺,向圍觀的看客跑去,邊跑邊喊:“太后是個十惡不赦的老淫婦,大淫婦,我得罪了她的小男人薛懷義,才誣陷我謀反。??????太后整天摟著那個和尚睡覺,淫亂宮闈,穢居??????大家睜開眼睛,看清你們所敬仰的皇太后究竟是什麼樣的人!”郝象賢敢在大庭廣眾之下痛駡神聖不可侵犯的太后,可謂是冒天下之大不韙了。監(jiān)刑臺上的周興等人一見,大驚失色,急令金吾衛(wèi)趕快上去砍殺那郝象賢。郝象賢畢竟是一介書生,身無半點武功,沒幾個回合,就被蜂擁而上的金吾衛(wèi)亂刀砍死。周興、薛懷義等人也氣急敗壞,喝令劊子手立即斬殺郝象賢的家人,金吾衛(wèi)趕快驅(qū)趕圍觀的人群。百姓們也一哄而散,現(xiàn)場只留周興等人和十幾具血淋淋的屍體。
武承嗣在一旁罵著周興:“讓太后知道了還不得治你的罪?!毖蚜x在一旁說:“我跟太后說說。不過你周興也得跟我去。”周興轉(zhuǎn)而跪倒在薛懷義跟前,抓住他的腿,感動地說:“您好好地跟太后說說。只要太后不治我的失職之罪,我捐給白馬寺二十根金條?!薄耙谎詾槎ā!毖蚜x說道。一行人趕往皇宮。武則天起床晚了,正在用膳,幾個人垂著手站在一邊,由周興小心翼翼地把刑場上的事說了一遍,武則天聽了果然大怒,駡道:“你是怎麼當監(jiān)刑官的?”薛懷義想起那二十根金條,於是走上前,邊給武則天輕輕地捶背、邊勸解說:“太后息怒,事情也不能完全怪周大人。誰成想那郝象賢是這樣一個人?!薄皞魑业闹家?,以後法官審刑人,都要先以木丸塞其口?!蔽鋭t天說。“承嗣馬上去通知刑部,把這一條加在刑典上?!蔽涑兴靡布泵?yīng)承道?!斑@話不能上刑典的,你入朝多日,怎麼不見一點長進!”武則天逮著武承嗣又是一頓訓。薛懷義見狀,推了一下武承嗣:“走吧,走吧。太后心情不好。”武承嗣討好不成,垂頭喪氣地回到家中,坐著書房里摔桌子打板凳,直生悶氣。負責整理書房的小廝唐同泰在旁邊,嘴張了好幾次,似乎有話說,武承嗣怒道:“你晃來晃去,有事嗎?”

作者:郝運江   發(fā)表時間:2014-02-09 14:59:10

[回復(fù)] 回復(fù)山東省萊州市郝氏家譜簡介

《中國紀年?688年,武則天順聖皇后垂拱四年?歷史大事》

殺郝象賢

垂拱四年四月十一日,殺太子通事舍人郝象賢。象賢乃高宗時宰相處俊之孫。處俊上元二年(675年)反對高宗遜位於武后,武后深銜之。及以太后臨朝,有奴誣象賢反,乃命酷吏周興推鞫,定族誅之罪。監(jiān)察御史任玄殖奏象賢無反狀,亦免官。象賢臨刑大駡?zhí)?,揭露宮中隱惡,并奪市人木柴擊刑者。太后令肢解其屍,毀其父祖棺墳。自此終武則天之世,法司施刑,必先以木丸塞罪人之口。

《中國紀年?688年,武則天順聖皇后上之下垂拱四年?通鑒記載》

夏,四月,戊戌,殺太子通事舍人郝象賢。象賢,處俊之孫也。
初,太后有憾於處俊,會奴誣告象賢反,太后命周興鞫之,致象賢族罪。象賢家人詣朝堂,訟冤於監(jiān)察御史樂安任玄殖。玄殖奏象賢無反狀,玄殖坐免官。象賢臨刑,極口駡?zhí)?,發(fā)揚宮中隱慝,奪市人柴以擊刑者,金吾(衛(wèi))兵共格殺之。太后命肢解其屍,發(fā)其父祖墳,毀棺焚屍。自是終太后之世,法官每刑人,先以木丸塞其口



作者:郝運江   發(fā)表時間:2014-02-09 14:59:51

[回復(fù)] 回復(fù)山東省萊州市郝氏家譜簡介

郝經(jīng)(1222——1275),字伯常,原籍太原郝鄉(xiāng),遠祖郝儀遷至潞州,八世祖郝祚又遷至澤州之陵川,遂為陵川人。郝經(jīng)一生在金朝、蒙古國、南宋三個政權(quán)下度過,是金末元初政治舞臺上一代杰出的政治家。郝經(jīng)飽覽群書,著述頗豐,有《續(xù)后漢書》、《易春秋外傳》、《太極演》、《原古錄》、《通鑒書法》、《玉衡真觀》等,還有數(shù)十萬字的《文集》傳世。作為一個思想家,郝經(jīng)在中國理學思想發(fā)展上占有一定的地位。他在中國思想史上上接唐宋,下啟明清,在金末元初這個動蕩的歷史時期中為保存、傳播和發(fā)展中國文化,做出了積極貢獻。

郝經(jīng)生逢亂世金兵、蒙古兵交替在中原混戰(zhàn)。郝經(jīng)跟隨父母四處逃難,后到保定。當時郝經(jīng)十六歲,開始就讀,他立下目標:“不學無用學,不讀圣賢書,不務(wù)邊幅事,不做章句儒。達必先天下之憂,窮必全一己之娛”。經(jīng)過十三年的讀書生活后,他得以博覽群書,廣交游,學識有了很大長進。在長期的社會矛盾錯綜發(fā)展時,郝經(jīng)看到蒙古滅金、滅西夏,由蒙統(tǒng)一中國亦屬必然,便于1256年受詔于忽必烈,從此開始他的政治生涯。他對蠹民害政的分析,常常切中時弊,深得忽必烈的賞識,所采用的建議常十之六、七。從此,他成為忽必烈?guī)は乱幻匾闹\士,參與帷幄,謀劃大計,對忽必烈奪取汗位和即位后漢化政策的制定,均有積極貢獻。滅金后,忽必烈急于南下,吞并南宋,郝經(jīng)建議其先修內(nèi)政,革除弊政,尊用漢法,選用賢能,創(chuàng)法立制,減輕賦稅,屯田墾殖,鞏固內(nèi)部。忽必烈一直否定。直到蒙古內(nèi)部汗位爭斗,又值南宋請和,忽必烈才采納郝經(jīng)建議。1260年,忽必烈即位后,召郝經(jīng)同南宋議和,并受他為翰林侍讀學士,賜佩近虎符,充國信大使,賚國書。但由于蒙古與南宋時戰(zhàn)時和,且蒙古內(nèi)部和南宋賈似道怕私通蒙古罪名暴露,所以均對他企圖不軌。郝經(jīng)一入宋境,便被賈似道秘密囚禁,從此身陷囹圄達十六年之久。他在獄中幾被威逼,也未動搖。到1274年,始被救。同年,與世長辭。元朝為獎勵其忠節(jié),大德九年(1305)增他昭文館大學士、資善大夫;1317年,又加增推誠保節(jié)功臣、榮祿大夫、司徒、柱國,追封翼國公。謚文忠。

郝經(jīng)飽覽群書,著述頗豐,有《續(xù)后漢書》、《易春秋外傳》、《太極演》、《原古錄》、《通鑒書法》、《玉衡真觀》等,還有數(shù)十萬字的《文集》傳世。書中展示了他的許多積極的思想。如他能認識到元滅南宋的必然,因此順應(yīng)時代潮流,沖破夷夏觀念,為德是從;并在統(tǒng)治者漢化過程中,推崇理學,在理學發(fā)展史上起到了很好的承上啟下作用。他反對僅靠武力來統(tǒng)一中國、治理社會;他效法唐宋盛世之法度,使得蒙古很快能過渡到有序社會,這對維護和鞏固元王朝的政權(quán)無疑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郝經(jīng)作為忽必烈政權(quán)初期的一名高級幕僚,他竭力以中原文化影響蒙古統(tǒng)治者,以此來實現(xiàn)他“治國平天下”的遠大政治包袱。他是儒家思想影響蒙古統(tǒng)治者的有力推動著,在當時他能審時度勢,采取有效手段,改變當時的混亂狀況,使國家逐步走向大治。

郝經(jīng)在政治舞臺上活動了二十年,如果除去他使宋議和的十六年,則僅有短暫的四年。然而,郝經(jīng)的實際作用與影響,以及對時代的貢獻,則是重大和深遠的。且作為元初的名儒,郝經(jīng)在中國理學思想發(fā)展上占有一定的地位。他在中國思想史上上接唐宋,下啟明清,在金末元初這個動蕩的歷史時期中為保存、傳播和發(fā)展中國文化,做出了積極貢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郝經(jīng)部份詩作

《落花》  彩云紅雨暗長門,翡翠枝余萼綠痕。
  桃李東風蝴蝶夢,關(guān)山明月杜鵑魂。
  玉闌煙冷空千樹,金谷香銷漫一尊。
  狼籍滿庭君莫掃,且留春色到黃昏。 《老馬》  百戰(zhàn)歸來力不任,消磨神駿老骎骎。
  垂頭自惜千金骨,伏櫪仍存萬里心。
  歲月淹延官路杳,風塵荏苒塞垣深。
  短歌聲斷銀壺缺,常記當年烈士吟。 《賢臺行》  高臺突兀燕山碧,黃金泥多土猶濕。
  曉日曈昽赤羽旗,燕王北面親前席。
  費盡黃金臺始成,一朝拜隗人盡驚。
  誰知平地幾層土,中有全齊七十城。
  禮賢復(fù)仇燕始霸,遂與諸侯雄并駕。
  七百年來不用兵,一戰(zhàn)轟然駭天下。
  二城未了昭王殂,火牛突出騎劫誅。
  臺上黃金少顏色,惠王空讀樂毅書。
  古來燕趙多奇士,用舍中間定興廢。
  還聞趙括代廉頗,敗國亡家等兒戲。
  燕子城南知幾年?臺平樹老漫荒煙。
  莫言騏驥能千里,只重黃金不重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郝經(jīng)部份詩作

《落花》
  彩云紅雨暗長門,翡翠枝余萼綠痕。
  桃李東風蝴蝶夢,關(guān)山明月杜鵑魂。
  玉闌煙冷空千樹,金谷香銷漫一尊。
  狼籍滿庭君莫掃,且留春色到黃昏。
《老馬》
  百戰(zhàn)歸來力不任,消磨神駿老骎骎。
  垂頭自惜千金骨,伏櫪仍存萬里心。
  歲月淹延官路杳,風塵荏苒塞垣深。
  短歌聲斷銀壺缺,常記當年烈士吟。
《賢臺行》
  高臺突兀燕山碧,黃金泥多土猶濕。
  曉日曈昽赤羽旗,燕王北面親前席。
  費盡黃金臺始成,一朝拜隗人盡驚。
  誰知平地幾層土,中有全齊七十城。
  禮賢復(fù)仇燕始霸,遂與諸侯雄并駕。
  七百年來不用兵,一戰(zhàn)轟然駭天下。
  二城未了昭王殂,火牛突出騎劫誅。
  臺上黃金少顏色,惠王空讀樂毅書。
  古來燕趙多奇士,用舍中間定興廢。
  還聞趙括代廉頗,敗國亡家等兒戲。
  燕子城南知幾年?臺平樹老漫荒煙。
  莫言騏驥能千里,只重黃金不重賢。

作者:郝運江   發(fā)表時間:2014-02-09 15:00:31

[回復(fù)] 回復(fù)山東省萊州市郝氏家譜簡介

郝?。?br>  古人在七夕這天還有曬書、曬衣被的習慣。七月陽光充足曬書正當時?!妒勒f新語》中有個故事:七夕那天,家家都在晾曬衣被,惟有郝隆一人跑到太陽底下,掀起衣服把肚皮對著太陽,旁人不解,答曰:曬書。這一方面是蔑視曬書的習俗,另一方面也是夸耀自己腹中的才學,曬肚皮也就是曬書。


  漢代曬衣的風俗在魏晉時為豪門富室制造了夸耀財富的機會。名列“竹林七賢”的阮咸就瞧不起這種作風。七月七日,當他的鄰居曬衣時,只見架上全是陵羅綢緞,光彩奪目。而阮咸不慌不忙的用竹竿挑起一件破舊的衣服,有人問他在干什么,他說:“未能免俗,聊復(fù)爾耳!”由這幾則小故事看來,就知道當時七夕曬書、曬衣的風
郝隆,字佐治,山西省原平市東社鎮(zhèn)上社村人。為東晉名士,生性詼諧。年輕時無書不讀,有博學之名。后投奔桓溫,官至南蠻府參軍。
人物軼事
  坦腹曬書七月七日見富裕人家暴曬綾羅綢緞,就仰臥太陽下,露出腹部。有人問,你這是干什么呢?郝隆答,我曬我腹中書。這就是典故“郝隆坦腹曬書”的由來。在上社村,有一塊清代同治年間所立的石碑,石碑上記述有郝隆“坦腹曬書”的故事。蠻語入詩郝隆在桓溫麾下做了“南蠻參軍”的官。三月三日,桓溫舉行宴會,大家飲酒賦詩。不能作詩的,罰酒三杯。開始郝隆因不能作,被罰三杯酒。喝完酒,郝隆拿起筆來寫了一句“娵隅濯清池”?;笢貑枺骸皧塾缡鞘裁礀|西?”郝隆說:“蠻人把魚叫娵隅。”桓溫有點不理解:“作詩為什么要用蠻語?”郝隆說:“我從幾千里外跑來投奔你,才得了個南蠻參軍,怎么能不說蠻語呢?”桓溫大笑。用這種方式表達了對桓溫不重視自己的不滿,很有幽默感。
  調(diào)笑謝安謝安不愿做官,立志在東山隱居。后來朝廷幾次下令要他出山為官,只好出了山當了桓溫的司馬。有一次有人送給桓溫一些草藥,其中一味為遠志?;笢鼐湍闷疬h志問謝安:“這味藥又叫小草。為什么一種東西有兩個名稱呢?”謝安還沒有來得及對答。正好郝隆也坐在旁邊,馬上答道:“這很容易解釋:在山里時就叫遠志,出了山就是小草?!敝x安聽懂了郝隆的諷刺話,所以很羞愧,臉面上不好看?;笢乜粗x安笑著說,“郝參軍這樣過頭的玩笑也不是惡意的,但很有意味?!?
  郝隆事跡在《太平寰宇記》卷49、《山西通志》卷139、《世說新語》均有記載。
2 后世楹聯(lián)
  在山西省原平市南河底村,郝氏家族還曾為郝隆建過一個牌樓,牌樓上有五臺舉人劉升瑛書寫的楹聯(lián),其聯(lián)曰:
  賦娵隅,辨小草,諷謝調(diào)桓,名士清談傾江左;
  生典午,官參軍,曬書坦腹,故鄉(xiāng)遺址在沱東。
  這幅楹聯(lián)把郝隆以上的事跡都概括了。
  典午:隱語。典的意思為掌管,司的意思也是掌管。午,按十二生肖午即馬。所以,典午暗指司馬。因為晉朝為司馬氏王朝,所以,典午也指晉朝。



作者:郝運江   發(fā)表時間:2014-02-09 15:01:20

[回復(fù)] 回復(fù)山東省萊州市郝氏家譜簡介

郝懿行

不可生無書,那可死無錢

  “高郵王父子,棲霞郝夫妻。”這句話在乾嘉時期的學者中廣泛流傳,說的便是當時著名的訓詁學家高郵的王念孫、王引之父子和棲霞的郝懿行、王照圓夫妻。在訓詁治學方面,王照圓與丈夫志同道合、同心專研,時人將二人并稱,實乃名實相副。
  郝懿行(1757-1825年),字恂九,一字尋韭,號蘭皋,山東棲霞人,清代經(jīng)學家、訓詁學家,其撰寫的《春秋說略》曾被負責編修四庫全書的紀曉嵐稱贊為“劃盡千秋藤葛”。郝懿行一生著述頗多,《爾雅義疏》的名作備受后世推崇。
  望族始于名士,文學成于大家。郝、牟、林、李被并稱為棲霞四大望族,名士眾多。出生于書香門第的郝懿行從小就表現(xiàn)出了對于讀書治學的濃厚興趣,而家中嚴父郝培元也欣喜地發(fā)現(xiàn)了這一點,他在《梅叟閑評》中記敘下了兒子郝懿行當時的表現(xiàn):“大兒懿行頗與書近,余不欲輟其功,故事無大小皆任之?!彪S著年齡的增長,郝懿行的學業(yè)也愈加精進?!氨鐩Q科大課,拔君第一,為齊魯冠”;“以優(yōu)生貢入太學,于時年三十歲”;后來又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科試中舉,嘉慶四年(1799年)考中進士。
  王照圓(1763-1851),生于福山縣。王氏家族也是當?shù)氐耐?王照圓從小便得到了良好的教育,再加上她“生而慧穎”,于是“十歲通孝經(jīng)、內(nèi)則”,“十二通毛詩,長淵博,擅著述才?!痹凇逗网Q集》中有一首王照圓當時所作的絕句:“海上一輪月,乾坤通徹明。月宮桂花滿,先照玉堂中。”
  《和鳴集》便是郝懿行、王照圓夫婦日后將平時唱和的詩文匯集而成。在新婚之夜,平時“訥若不出口”以及“遇非素知音,相對竟日無一語”(《清史列傳》所云)的郝懿行也燈下賦詩,表達自己的欣喜之情。而王照圓也十分高興,她在詩中說道:“千里良緣彩線牽,三冬谷旦結(jié)團圓。挑燈最喜親風雅,先說《周南》第一篇?!薄吨苣稀返谝黄傅谋闶恰蛾P(guān)雎》,所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形容的真是恰如其分。
  郝懿行早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便考中舉人,但他卻沒有參加來年在北京的會試,而是專心治學。等到十年之后的嘉慶四年(1799年),郝懿行才趕赴京城,參加科考,結(jié)果高中進士。此時,在棲霞家中的書屋里,一枝蓮花突然并蒂而開,遠近多來觀者。王照圓即將消息寫進家書告知丈夫,千里之外的郝懿行讀信之后也十分高興,寫了一篇《雙蓮華記》記敘此事。當時郝懿行的父親培元公尚健在,他請人描繪雙蓮,事后郝懿行為了尊重父親的遺愿,將書房命名為“雙蓮書屋”,并親自題寫了匾額。雙蓮書屋自此得名。
  考中進士的郝懿行被授予官戶部額外主事的官職,這是個“有缺才補”的閑職。而淡薄名利的郝懿行也并不在意,只是和妻子王照圓舉岸齊眉,一起專心治學。郝家原本家境頗豐,但是從郝懿行的祖父一輩開始,累葉長厚、不疑人欺,家?guī)拓S富,由此而貧。在戶部閑職上的京官郝懿行的俸祿也并不豐厚,他也并無他嗜,惟孜孜求學,得俸錢輒以買書,所謂“家中四壁徒然,庭院蓬蒿常滿”,但郝懿行安貧樂道,處之淡然,妻子王照圓也和他相濡以沫。
  擔任閑職二十多年后,在嘉慶二十五年,已經(jīng)六十多歲的郝懿行終于奉旨補缺,出任戶部江南司主事,此時的他已經(jīng)“皤皤老矣”。然而不過數(shù)年,道光五年(1825年),虛齡六十九歲的郝懿行便在北京去世。據(jù)記載,郝懿行在辭世后遇到了一個如同明代清官海瑞那樣的“尷尬”:身邊剩下的錢竟不夠喪葬。妻子王照圓和兒子郝云鵠幾番周折之下才扶柩放回棲霞故鄉(xiāng)安葬。生有書,死無錢,確是郝懿行一生的真實寫照。
  “只因為祖庭多著述,忍聽心血一時湮?”這句詩文是郝懿行夫妻的孫子郝聯(lián)薇在將祖父母書籍整理刊印期間的心情感慨。郝懿行一生著述頗多,所著既有《爾雅義疏》、《山海經(jīng)箋疏》、《易說》、《書說》、《竹書紀年校正》等訓詁名作,也有《蜂衙小記》、《燕子春秋》等描述自然科學的名篇。郝懿行病逝后,其著述大多被收入《郝氏遺書》,由其夫人王照圓整理成集,后由郝聯(lián)薇加以刊印,傳之后世。
  今年年初,看著從2000年開始編修的《山東棲霞郝氏總譜》的樣稿終于審定,只待付梓,郝懿行第五代孫51歲的郝慶光頓感釋然,默默念道:“今年距離郝氏遷來棲霞已有641個年頭?!?br>  一介農(nóng)夫,踏訪五十村落;十年編纂,修成百萬譜書,想必如今的郝慶光在不顧家財耗盡而一心編修《山東棲霞郝氏總譜》的時候,心中所懷也是如此感想吧。據(jù)了解,郝慶光已于2011年5月18日正式向煙臺市*政*府*、棲霞市*政*府*遞交了“建郝懿行紀念館建議”。


作者:郝運江   發(fā)表時間:2014-02-09 15:02:30

[回復(fù)] 回復(fù)山東省萊州市郝氏家譜簡介

家風傳承 郝懿行與棲霞郝氏

一心求學,踏訪五十村落;十年編纂,修成百萬字譜書。在今年年初,從2000年開始編修的《山東棲霞郝氏總譜》的樣稿終于審定,只待付梓。在歷史上,自從郝氏移居棲霞以來,一直沒有一個完整的家族總譜,以至于乾嘉時期訓詁學大家郝懿行在《郝氏世系考》中提到“登州之郝,自明初迄今,四百余年未詳見有舊傳族譜……聊存此稿,為后世修譜系者,有所取材。其亦滄海不遺細流之義也夫?!彼牡膶O子郝聯(lián)蓀在棲霞郝氏曬書堂支譜的敘文中寫下自己的遺憾:“吾族自明遠公徙居棲霞,迄今五百余歲未見印族譜。”而如今,填補這一遺憾的正是郝懿行的第五代孫郝慶光,當這位只有高中左右文化的棲霞市翠屏街道城關(guān)村的農(nóng)民幾乎是舉一人之力而修成全族總譜之時,他默默念道:“今年距離郝氏遷來棲霞已有641個年頭?!?br>
望族始于名士,文學成于大家。郝、牟、林、李被并稱為棲霞四大望族,名士眾多,而棲霞郝氏的代表人物便是郝慶光的先祖,其著述《春秋說略》被紀曉嵐稱贊為“劃盡千秋藤葛”的清代學者郝懿行。郝氏由太原徙居河北棗強,公元1333年徙居萊州,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徙居棲霞以來,一直堅持耕讀傳家,郝懿行之前也不乏名士。明末清初的重臣郝晉是棲霞郝氏的八世祖,他在明崇禎十七年春帝命以原官兼理兵部尚書、左都御史,清順治年間又被啟用,巡撫保定,授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撫保定兼直隸提督。不過生逢亂世、又仕兩朝,使得郝晉在正史中并沒有得到濃墨重彩,曾卻先生在棲霞歷史人物中也曾為他感嘆“任人都有難言隱,屈指唯他郝晉多”。

歷史評價都是“身后之名”,相對于此,生于清代乾隆年間的郝懿行更看重的是“今日之書”。郝懿行(1757-1825年),字恂九,一字尋韭,號蘭皋,山東棲霞人,清代經(jīng)學家、訓詁學家,長于名物訓詁及考據(jù)之學。君子敏于行而訥于言,雖然被時人評價為“為人謙退,訥若不出口”,但在同樣精通學問的妻子王照圓的支持和幫助下,郝懿行一生著述頗多,所著有《爾雅義疏》、《山海經(jīng)箋疏》、《易說》、《書說》、《竹書紀年校正》等,都被收入《郝氏遺書》之中。而這位乾嘉時期的訓詁大家小時候就表現(xiàn)出自己在學問研究方面的濃厚興趣,同為清代棲霞文學大家的牟庭在為郝懿行撰寫的《郝公蘭皋墓志銘》中描述道:“君少嗜學,早有文譽…有棲霞四杰之目,君與焉。”而郝懿行這種對學問的喜愛也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愈加強烈,到三十歲時,便已經(jīng)達到“愛倉雅一貫群書,操六藝之釬鍵”的程度。嘉慶初年,郝懿行考中進士,不久之后,他收到一封家書,得知家中書房里盛開了一枝并蒂蓮,興奮之下的郝懿行文思泉涌,當即提筆寫下《雙蓮華記》,并在之后把書房命名為“雙蓮書屋”。少壯家居,以讀書為孝愛,既入官,以讀書為忠勤修身??贾羞M士的郝懿行授官戶部額外主事,然而他在等待了二十多年之后方才補缺任職,此時六十多歲的郝懿行已然“皤皤老矣”,但仍無他嗜,惟孜孜好學,俸祿一發(fā)下來便拿出購買書籍。作為訓詁學者,能夠在古文研究的佶屈聱牙之中日復(fù)一日,已經(jīng)十分不易;而身為朝廷命官,同時能夠做到淡泊名利而安貧樂道,更是難能可貴。自史料記載,從郝懿行的祖父一輩開始,便由于為人敦厚、不疑人欺等原因?qū)е录揖秤筛晦D(zhuǎn)貧。等到郝懿行六十九歲在北京去世時,竟然像明代的海瑞那樣“剩下的俸祿不足以舉行葬禮”,而他的家人也因為郝懿行在棲霞未置產(chǎn)業(yè)而在北京的住處滯留了較長時間。牟庭在郝懿行的墓志銘中懷著亦憐亦敬的心情如此寫道:“古云金滿籝,不如遺一經(jīng)。今日抱書編,不如一囊錢。平生但信古人言,哭死方知事不然。不可生無書,哪可死無錢?古人一瞑百不見,長使今日淚如霰?!?br>
斗轉(zhuǎn)星移,家風猶在。雖然郝慶光認為自己現(xiàn)在做的遠不能同先祖郝懿行相提并論,但他堅定的治學信念和腳踏實地的工作態(tài)度都頗具祖上遺風。棲霞郝氏族人一直都對家族總譜的編修充滿期待,郝懿行也夙懷此愿,他的孫子郝聯(lián)蓀在《棲霞縣郝氏曬書堂支譜》的序文中發(fā)出感嘆:“族人能任斯事者又奔走衣食?!逼胀ㄈ舜蠖酁樯嫳疾?,業(yè)余編修家譜便已經(jīng)心有余而力不足,更遑論放棄原有工作、一心投入修譜過程當中。但郝懿行的第五代孫郝慶光卻敢于做出這個驚人的決定,這位在二十世紀末期通過交通運輸、食品加工等生意成為當?shù)赜忻辉舻臈汲顷P(guān)農(nóng)民從2000年開始毅然放棄了自己所有的生意,決意編纂出一本《山東棲霞郝氏總譜》。在旁人的一片驚訝聲中,郝慶光在妻子牟翠玲那里得到了自己最堅定的支持。在對丈夫著述幫助方面上,牟翠玲之于郝慶光,有如王照圓之于郝懿行。但不同于王照圓的“十歲通孝經(jīng)、擅著述才”,牟翠玲對丈夫的幫助是從和當時上小學一年級的兒子一起學拼音開始。因為資料收集和整理工作都必須通過電腦完成,文化程度不高并且普通話發(fā)音不準的牟翠玲在打字時經(jīng)常遇到不認識的字或是混淆了平、卷舌音,為此,她拿起語文課本、翻爛新華字典,和兒子一起學習。十年間,牟翠玲協(xié)助丈夫奔走于棲霞各地多個村莊,整理了卷帙浩繁的文字資料。而如此長時間的專門研究也讓郝慶光夫婦耗盡了家財。面對旁人的不理解,郝慶光把完成一直以來的家族愿望和更好的研究先祖郝懿行當作自己最大的精神動力,郝懿行安貧樂道的作風也給郝慶光帶來一種別樣的樂觀,古文中曾說郝懿行“所居四壁徒然”,郝慶光覺自嘲道:“如今我的經(jīng)濟條件終于達到先祖的狀況了?!比缃?,《山東棲霞郝氏總譜》已經(jīng)定稿,郝懿行等郝氏族人長久來的遺憾馬上就會得到解決,但是對于立志于保護和發(fā)揚郝懿行文化的郝慶光來說,郝懿行的故居“雙蓮書屋”中內(nèi)的文物在舊村改造強拆過程中,損失慘重則是他最大的遺憾,談到此處,慶光默然。慶光先生于2011年5月18日正式向煙臺市*政*府*、棲霞市*政*府*遞交了“建郝懿行紀念館建議”。


作者:郝運江   發(fā)表時間:2014-02-09 15:03:04

[回復(fù)] 回復(fù)山東省萊州市郝氏家譜簡介

郝懿行詩作

太虛宮懷丘長春先生遺跡
濱都舊里半荒煙, 遺構(gòu)巍巍五百年。 畫棟雕甍元制度, 方巾闊袖古神仙。
持身大節(jié)追三聘, 悟主微言祖七篇。 為問黃冠談道客, 先生衣缽幾人傳。


鐵樹篇
樅樹俗名鐵樹,棲霞縣城之北太虛宮前,夾道雙植,自余童時,僅存一枝。壬子春初,復(fù)游其地,生意盡矣??炙熹螞]興言記之
我聞:
鐵樹花開乙卯年, 此樹從來花杳然。 或言歲歲花常著, 未見其真語浪傳。
爾雅遺文曾所讀, 松葉柏身是樅木?!浻嗫偨怯未藢m, 喜見一枝綠茸茸。
迄今曾未三十載, 向之存者亦已空?!≈猎熳游艉玫?, 長春先生抒偉抱。
先生豈是黃冠流, 鼎沸云擾無時休。 宋帝覆舟元定鼎, 飄然頓作陶宏景。
清心寡欲不殺人, 煌煌謨訓垂箴警?!√搶m殿倚云開, 生生旋賦歸去來。
花草皆含仙氣色, 懿此二樹新培栽。 根枝左紐與常異, 壺中日月誰復(fù)記。
一任烽煙迷戰(zhàn)場, 那知風骨帶仙香。 劫火雖燒終不死, 挺然身如百煉剛。
殿瓦雨漂巢蝙蝠, 殘枝還向人間綠。 豈意消息如瓊花, 瓊花有日歸仙家。
柱礎(chǔ)縱橫委瓦礫, 宮垣冷落無煙霞?!″七娫魅胛页?, 五百余年獨后凋。
嗚呼!
長春先生安在哉, 至元天子竟已矣?!∈廊四堑眯娜玷F, 君看鐵樹猶如此!


提供人 郝懿行第五代孫 郝慶光

作者:郝運江   發(fā)表時間:2014-02-09 15:03:41

[回復(fù)] 回復(fù)山東省萊州市郝氏家譜簡介

郝 懿 行 傳
郝慶光 牟翠玲
郝懿行,山東棲霞城里人,生于清乾隆二十二(1757)年七月初六日,字恂九,一字尋韭,號蘭皋。著名經(jīng)學家、 訓詁學家。任江南司戶部主事,嘉慶四年進士。祖籍山西太原,后由襄陽府棗陽縣遷居直隸棗強縣,又徙居山東萊州府。棲霞一世祖郝明遠于明洪武三年由萊州府徙居棲霞縣金山之仙廣里。其故居在縣城南隅,位于舊縣衙大門約三十米處,占地三畝,舊稱南郝宅。有太房、客廳、曬書堂、雙蓮書屋等。前后五排房屋,組成四進院,有以內(nèi)過道和外長巷貫通前后,構(gòu)成五合一院,共41間。后嗣多英哲。四世祖郝經(jīng)以廩膳生開棲霞郝氏優(yōu)學仕進之嚆矢。五世祖郝如金,貢生,任山西太原府忻州同知,六世祖郝源邑庠生,禮部儒官;郝潔,萬歷五年進士,任安徽蒙城、廣東海寧知縣;七世祖郝守栻,貢生,任直隸無極縣知縣;八世祖郝晉,崇禎元年進士,任兵刑兩部左右侍郎。家業(yè)固豪富,自其祖父郝光宏始,家道中落。其父郝培元,字萬資,號梅葊,兩舉優(yōu)行,貢生,候選訓導,有著作《梅叟閒評》傳世。郝懿行姊妹五人,兄弟三人,郝懿行居長,弟懿林、懿徽(殤)。
郝懿行七歲入家塾,日讀《論語》、《孟子》數(shù)行。恂恂謙退,訥若不出口,然自守廉介,不輕與人晉接。遇非素知音者,相對竟日無一語。迨談?wù)摻?jīng)義,則喋喋忘倦。出身書香門第,幼受熏陶,別無他嗜,惟孜孜好學,受教于濟寧孝廉李承璉后,心醉六經(jīng),寒暑不輟。有錢即買書,以書悅目;路行讀書,頭觸樹干而不自。嘗自勖云:少年居家,以讀書為孝愛;出仕做官,以讀書為忠勤,修身以讀書為卓德,立名以讀書為奇勛。乾隆四十年(1776)入邑庠,四十二年,娶上林村林中立女為妻(五十一年六月二十四日亡),四十三年廩生,受知于學使趙鹿泉,人稱為“棲霞四杰”之一。五十一年秋,決科大課,拔郝懿行第一,為齊魯之冠,以優(yōu)貢生入太學。次年春,因連姻故,與福山河北村王照圓共師于福山名儒王古邨。七月八日,秉父梅葊之命,搜集先八世祖郝晉詩文兼拓墨刻石,輯成《丸嘯齋集》,并作《丸嘯齋集序》、《重裝墨刻序》,書中盡述郝晉為政生平和退居山村后“一觴一詠,”“雅喜林泉,不辭翰墨,”“筆力清遒,豐骨高峻”的晚年生活和詩文書法成就。同年冬,與王照圓完婚。新婚良夜月明,夫婦以詩唱和。夫人口拈四題,限酒熱詩成。郝懿行有《卻扇詩》云:“二十五年諧鳳卜,八千余里壯鵬圖。燈前滉漾窺粧鏡,切莫低聲喚老奴。”王照圓有詩云:“千里良緣彩線牽,三冬榖旦結(jié)團圓。挑燈最喜親風雅,先說周南第一篇?!焙笥肿鳌?關(guān)關(guān)雎鳩》、《河鯉登龍門》、《邦家之光》、《飛鴻響遠音》、《花燭詞》等多首。
乾隆五十三年七月初,赴濟南鄉(xiāng)試,中舉人。夫人作《戊申秋試寄蘭皋》詩:“小試文場久擅名,矮廬一室信經(jīng)營。案頭揮筆風添勢,夜半構(gòu)思月助明。花結(jié)錦**易懶,云飛露白馬登程。如君折得蟾宮桂,自爾高山聽鹿鳴”,以勵其夫。嘉慶四年春,至京都寓山左會館,應(yīng)禮部試中進士,任戶部江南司主事。是年六月,家中蓮開并蒂,父親請歷下楊受廷作畫《并蒂蓮》,并題詩于側(cè)曰:“蓮并蒂,古稱祥,今觀之,何弗臧!有令子,聞于邦,儲鳳毛,卜寖昌,以娛老,且壽康,雙蓮室,足徜徉。”遂后郝懿行根據(jù)父親的遺愿,將故居的書房親題匾額命名為《雙蓮書屋》,十月四日并作《雙蓮華記》。同年十月,王照圓赴京。嘉慶五年十一月初八日,其父郝培元仙逝,郝懿行與王照圓歸里服喪。守喪期間,郝懿行游覽棲霞古跡名山,作《游方山記》、《柳夼蓭記》。及游太虛宮,作《鐵樹篇》等。嘉慶七年春為王古邨作《壸海生詩草敘》。嘉慶八年夏,服闋進京就農(nóng)部職,寓于曬書精舍。始撰《山海經(jīng)箋疏》,夫人撰《列仙傳校正》,所用《道藏》資料需到白云觀藏經(jīng)處借閱。但按當時規(guī)定,藏經(jīng)之閣王照圓不得登臨,郝懿行助之。郝懿行于梅華書屋西小園亂石中獲色深綠、金星滿體的奇石,相硯名家劉大木謂其蓋鼉磯之異者,鐫為兩硯,一硯名綠蛙,一硯名碧葉,郝懿行作《硯影敘》以記之。
清乾隆、嘉慶年間,大興文字獄,禁錮百姓思想,又提倡整理考訂古典文獻,轉(zhuǎn)移人們反清斗爭的目標。因此在文化界,讀書治學大都脫離現(xiàn)實,而埋頭于古書古學,并逐漸形成對經(jīng)書古義的考據(jù)之風,這種學風史稱“乾嘉學派”。在考據(jù)風氣的影響下,郝懿行也偏愛訓詁,喜讀《三倉》、《爾雅》等文字訓詁方面的書籍。嘉慶十三年(1809),始撰《爾雅義疏》,常與王念孫、阮元、孫星衍、王引之、馬瑞辰等學者共行研榷。二十一年(1817),移居海岱門東之齊魯會館。投老殘年,官情久淡,郎署二十余年未遷一官,因官俸微薄,孔兄交絕,童仆不具,庭院蓬蒿常滿,貧病交集,典衣購書,曾將一日三餐減為兩餐。為醫(yī)貧,遂設(shè)館授徒,但因生徒寥寥,窘?jīng)r難轉(zhuǎn)。即便如此,仍不改初衷,奮發(fā)著書立說,“漏下四鼓者四十年”。
郝懿行刊出著作共計近四百卷,現(xiàn)存家刻板1994塊。其著作有《詩經(jīng)拾遺》、《寶訓》(八卷)、《汲冢周書輯要》(一卷)、《易說》(十二卷)、《詩問》(七卷,與王照圓合著)、《詩說》(二卷)、《書說》(二卷)、《禮記箋》(四十九卷)、《讀書記》(八卷)、《春秋說略》(十二卷)、《春秋比》(二卷)、《山海經(jīng)箋疏》(十八卷,附圖讃一卷、訂譌一卷)、《竹書紀年校正》(十四卷,附竹書記年通考)、《證俗文》(十九卷)、《補宋書刑罰志》(一卷)、《補宋書食貨志》(一卷)、《宋瑣語》、《晉宋書故》(一卷)、《爾雅義疏》(十九卷) 、《海錯》、《燕子春秋》、《蜂衙小記》、《顏氏家訓校記》、《曬書堂詩鈔》(二卷)、《曬書堂詩馀》、《曬書堂文集》(十二卷)、《曬書堂外集》(二卷)、《曬書堂別集》(一卷)、《曬書堂筆記》(二卷)、《曬書堂筆録》(六卷)、《曬書堂時文》、《曬書堂試帖》、《曬書堂和鳴集》(與王照圓合著)。未刊者:《說文廣詁》、《大戴禮記校正》(十三卷)、《韓詩外傳校正》(十卷)、《淮南子校正》(二十一卷)、《前漢書校正》、《后漢書校正》、《文心雕龍補注》(十卷)、《說苑校正》(二十卷)、《新序校正》(十卷)、《鹽鐵論校正》(十二卷)、《世說新語校正》、《穆天子傳補注》、《小爾雅補注》、《急就篇校正》、《風俗通義校正》(四卷)、《昭明文選校正》(六十卷)、《廣韻校正》、《玉篇校正》、《水經(jīng)注校正》、《九經(jīng)古義校正》、《風星正源增補》、《古文考證》、《漢紀摘考》、《偷閒集》、《鑑略》、《晉文鈔》、《游文小史》等。
郝懿行瘁盡心力之作是《爾雅義疏》。《爾雅》是我國第一部訓詁書,漢人舊注失傳,只存晉郭璞注本。宋代邢昺依郭本作疏,學者奉為圭臬,然于古字古言,未能融會貫通。后有邵晉涵《爾雅正義》,但邵書于“聲音訓詁之原,尚多壅閡,故鮮發(fā)明”,于草木蟲魚,“尤多影響?!睘檠a邢、邵書之失,郝懿行用“因聲求義”、“音通義近”之法,對此書窮源竟委,博及群書,凡古今一字之異,一義之偏,無不搜羅,分別是非,經(jīng)十二年之功,著成《爾雅義疏》。原書名為《爾雅略義》,因初著之時,欲以簡略成書,后購得阮氏《經(jīng)籍纂詁》,足資采獵,遂擴為《義疏》。郝懿行重聲音文字,主張以聲音訓詁,簡明通假現(xiàn)象,究明本字。對無固定書寫形式的聯(lián)綿詞,亦能據(jù)音系聯(lián),并能將古音和諧聲結(jié)合起來,論說詞義,探尋語源?!稜栄帕x疏》最突出的特點與貢獻在于名物的訓詁。《爾雅》所錄物種繁多,故郝氏于名物訓釋特詳,尤重目驗與實證,“田居多年,遇草木蟲魚有弗知者,必詢其名,詳查其形,考之古書以徵其然否。今茲疏中,其異于舊讀者,皆經(jīng)目驗,非憑胸臆”(胡培翬《郝氏墓表》),故《辭?!贩Q其“長于名物訓詁考據(jù)之學”?!稜栄帕x疏》其疏證草木蟲魚之詳確,勝過以往諸家,1980年版的《辭?!分幸谩稜栄帕x疏》注釋條目甚多。
《爾雅義疏》初由高郵王念孫通訂,正其聲音,削除蕪累。道光六年,由儀征阮元為之刊行,收入《皇清經(jīng)解》叢書中。道光三十年,沔陽陸迠瀛據(jù)此本雕刻單行,以上為刪本。咸豐六年,聊城楊以增據(jù)錢塘嚴氏所鈔足本重刊,又經(jīng)仁和胡珽補刊而成;同治四年,郝懿行孫郝聯(lián)蓀、郝聯(lián)薇以楊氏足本校勘后編入《郝氏遺書》;光緒十二年,湖北官書局又據(jù)郝氏家刻本重刊,民國二十五年上海中華書局復(fù)收入《四部摘要》并于1982年11月出版?!稜栄帕x疏》版本共六種,分出兩源,其中陸迠瀛木犀香館刊本,經(jīng)清代著名學者陳奐、李慈銘校訂,刊刻之誤多所厘正,為眾本中學術(shù)價值較高者。1992年由孔子文化大全編輯部編輯、山東友誼書社等出版。另有代表作《春秋說略》,歷時二十載,三易其稿,把歷代學者對《春秋》一書的分歧意見詳加評析,逐一澄清。郝懿行自許“不失毫厘”,為“不刊之作”?!端膸烊珪房傋o昀說“吾見歷代論《春秋》者無慮百數(shù)十家,唯茲劃盡千秋藤葛”;至于《山海經(jīng)箋疏》,郝懿行在前人的基礎(chǔ)上,廣征博引,正名辨物,刊正疏謬,進一步從音韻訓詁方面作了不少補正,他的補正超過了當代吳任臣的《山海經(jīng)廣注》和畢沅的《山海經(jīng)新校正》等書,被稱為“實事求是之學”。阮元評價說:“吳氏廣注,征引雖博,失之蕪雜。畢沅校本,訂正文字,尚多疏略。惟懿行精而不鑿,博而不濫?!鼻迦藦堉丛谒笇е螌W門徑的《書目答問》一書中,舉《山海經(jīng)》讀本,也首列《山海經(jīng)箋疏》,次列《山海經(jīng)新校正》,并特別指出:“郝勝于畢”。
郝懿行的杰出學術(shù)成就,一靠自己苦研,二賴其夫人王照圓畢力相助。王照圓,乾隆二十八年九月二十九日出生,福山縣河北村王錫瑋之女,六歲而孤。初名瑞玉,字照圓,后因夢改字為名曰照圓,字瑞玉,號婉佺。其母林氏,為棲霞縣望族,幼知書,居家有度。王照圓十歲時,即讀父書,教以《孝經(jīng)》、《內(nèi)則》。是年秋夜雨后,照圓與諸女伴戲于月下,即作出“海上一輪月,乾坤通徹明,兔宮桂花滿,先照玉堂中”的佳句,被視為才女。十二歲,母授毛詩,令背誦,常至夜分。自知勵志,博覽群書。常以“平生要做校書女,不負烏衣巷里人”自勵自勉,著書不已。與郝懿行成婚后,志同道合,如師如友,常與之以詩對答,后被輯成《詩問》(七卷)。其母嘗曰:“昔班氏注《列女傳》,今其書亡,如能補為之注,是余所望于汝也”。王照圓遂遵母囑,作補注八卷之多。在學術(shù)研究著作過程中,兩人常焚香對坐,析疑辯難,參正異同得失。郝懿行養(yǎng)病停止著作《爾雅義疏》期間,仍披卷頌吟,寫出晉、宋等書札記,夫人為之抄錄整理成帙。書成,夫人又為《晉宋書故》作跋,述下丈夫數(shù)年來因病而廢撰,猶復(fù)緣閑訂史,以及自己相助情況。此跋在當時傳為佳話,有人將它與歷史上李清照為丈夫趙明誠的《金石錄》作序相媲美,只是與李清照在“嫠居亂后者不同”(李慈銘手?!稌x宋書故》)。《爾雅義疏》成,內(nèi)“間取照圓說”(《清史稿》卷482頁)。夫人認為朱熹所注《詩經(jīng)》亦不完善,遂重注《詩經(jīng)》。連著名學者馬元伯著《毛詩傳箋通釋》都引用王照圓《葩經(jīng)小記》文字,可見其見解之深,學識之博。夫人已刊著作共計20卷:《烈女傳補注》八卷、《敘錄》一卷、《校正》一卷,《列仙傳校正》二卷、《列仙讃》一卷,《葩經(jīng)小記》,《夢書》一卷,《曬書堂閨中文存》一卷,《家人祭財神率爾有作》(詩十首,附在和鳴集后),另有《婉佺詩草》、《詩經(jīng)小記》,與郝懿行合著有《詩問》、《和鳴集》等。
王照圓為人賢達。寓居京都后,王照圓在與著名學者交往中,倍受尊重。臧庸慕王照圓之名,曾以《孝節(jié)録》丐序于王,夫人應(yīng)其請,且作一首《讀孝節(jié)録》詩,臧庸嘆稱:此詩“性情真摯,文辭高曠,得六朝文法,書法亦遒勁,唐人歐、禇遺范也”。臧庸在為王照圓撰《列女傳補注序》中云:“歲庚午,庸再游學京師,一時師友之盛,日以經(jīng)史古義相研究,時有父子著述,一家兩先生,王石渠觀察暨令嗣曼卿學士也;有夫婦著述,一家兩先生者,郝蘭皋戶部暨德配王婉佺安人也。故清代乾嘉時期,學術(shù)界有”高郵王父子,棲霞郝夫婦“之譽(《清史稿?郝懿行傳》)。著名經(jīng)學家尚書阮元之齋原名“續(xù)古齋”,后王照圓為阮元母子題詩中有“齊名積古從公定,室有藏書是母留”句,阮元遂將齋名由“續(xù)古齋”改為“積古齋”。
郝懿行著作,生前未刊行,至其孫郝聯(lián)薇始不遺余力地一一付梓。光緒七年十二月,經(jīng)順天府尹游百川代奏進呈郝懿行所著《春秋說略》、《春秋比》、《爾雅義疏》、《山海經(jīng)箋疏》,上諭:“前據(jù)順天府尹游百川呈進,已故戶部主事郝懿行所著書四種,當交南書房翰林閱看,據(jù)稱郝懿行學問淵博,經(jīng)書湛深。嘉慶年間海內(nèi)推重所著《春秋比》、《春秋說略》、《爾雅義疏》、《山海經(jīng)箋疏》各書精博邃密,足資考證,所進之書,即著留覽。欽此?!惫饩w八年十二月,順天府兼尹堂畢道遠、尹堂周家楣代奏、進呈郝懿行所著《易說》、《書說》、《鄭氏禮記箋》并王照圓所著《詩說》、《詩問》、《列女傳補注》、《女録》、《女?!?,上諭:“前據(jù)順天府府尹游百川呈進,已故主事郝懿行所著《春秋比》等書,有旨留覽,茲復(fù)據(jù)兼管順天府府尹畢道遠等,續(xù)進郝懿行及其妻王照圓所著各書,當交南書房翰林閱看,據(jù)稱郝懿行顓意纂述,闡明古義,其妻王照圓博涉經(jīng)史,疏解精嚴等語。郝懿行所著《易說》、《書說》、《鄭氏禮記箋》,王照圓所著《詩說》、《詩問》、《列女傳補注》,均著留覽。欽此?!?br>郝懿行生前曾作詩句曰:“書田留與子孫耕”。其孫郝聯(lián)薇實現(xiàn)了郝懿行的愿望,作詩云:“故人來者兩茫然,豈有偏私故變遷。只為祖庭多著述,忍聽心血一生湮”;“當今天子重儒生,一再留觀感圣明,我祖居然游藝苑,老農(nóng)老圃寧齊名”;“不置田園刊祖書,關(guān)心親族笑吾愚。豈知板籍傳家遠,勝遺膏腴萬頃馀”。斯言肺腑,其理良是。郝懿行用盡畢生心血著述,由此而彪炳史冊。
道光五年二月初六日郝懿行卒于京邸,享天年70歲,四月,其子云鵠扶柩歸里。五月之望,舉葬于金鉤山塋 。墓地位于山東省棲霞市城北七里莊東北之金鉤山腰。墓以自然石塊砌成,為土坑豎穴,葬事簡陋,但古風撲撲,每年均有文人學者前來憑吊,這里松翠果香,雅致肅穆,前望白洋河,細浪潺潺,岸柳垂絲。郝懿行除有豐富的著述,家徒四壁,王夫人無皇録,無居業(yè),為夫運柩舉葬且乏其用。郝懿行之同窗、鄉(xiāng)友,著名學者牟庭其《郝君蘭皋墓志銘》中慨嘆道:“古人云:金滿籝,不如遺一經(jīng);今日抱書編,不如一囊錢。平生但信古人言,哭死方知事不然。不可生無書,那可死無錢。嗚呼!古人一瞑百不見,長使今人淚如霰?!?1978年10月30日,棲霞縣革命委員會將郝懿行墓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4月17日煙臺市人民*政*府*為郝懿行豎墓碑,將其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郝懿行逝世后,王照圓歸里,乃深居簡出,專意整理丈夫遺著,以期彰顯于世。咸豐元年(1851)正月初十日溘逝家中,享年89歲。牟庭褒之曰:郝王“夫婦同學,久官益貧,然富于著述,其書滿家,海內(nèi)稟仰,尊為經(jīng)師,此孺人平生所愿望者也”(《林儒人家傳》)?!掇o海》稱她“長于訓詁,亦擅文學”。
郝懿行與林夫人舉二女一子,長女桂,次女英(殤),子毓麟(殤);與王夫人生三子一女,長子壽恩(殤)、次子文虎(殤)、三子云鵠,女幼蘭(殤)。有孫七,曰聯(lián)蓀、聯(lián)葵(殤)、聯(lián)薇、聯(lián)茹、聯(lián)蕙、聯(lián)芬(出嗣)、聯(lián)芝(殤)。聯(lián)蓀,字向榮,號伯楷,附貢生,保舉訓導候選;聯(lián)薇,字小翔,號近垣,以布衣投效軍營著勞績保薦知縣,后擢順天府東路同知、升涿州知州。


作者:郝運江   發(fā)表時間:2014-02-09 15:04:19

[回復(fù)] 回復(fù)山東省萊州市郝氏家譜簡介

郝懿行
郝懿行(1755-1823)字恂九,號蘭皋,清山東棲霞人。嘉慶進士,授戶部主事,補江南司主事。嘉慶四年(公元1799年)進士,授戶部主事。二十五年,補江南司主事。懿行性沉默,吶若不出口,然談經(jīng)則喋喋忘倦。所居四壁蕭然,庭院蓬蒿常滿,懿行處之泰然。妻王照園,亦博涉經(jīng)史,當時著書家,有“高郵王父子,棲霞郝夫婦”之目。懿行著作,有文集十二卷,筆錄六卷,《證俗文》十八卷,《蜂衙小紀》、《燕子春秋》、《海錯》各一卷,《宋鎖語》一卷,《實訓》一卷,《爾雅義疏》十八卷,《春秋說略》十二卷,《山海經(jīng)箋疏》十八卷,《易說》十二卷,《鄭氏禮記箋》四十九卷……等二十余種,均《清史列傳》并行于世。

目錄
1 介紹
2 經(jīng)歷
3 作品
4 影響
5 評價
1 介紹
2 經(jīng)歷
3 作品
4 影響
5 評價
1 介紹
  
  郝懿行沉默,吶若不出口,然談經(jīng)則喋喋忘倦。所居四壁蕭然,庭院蓬蒿常滿,懿行處之泰然。妻王照園,亦博涉經(jīng)史,當時著書家,有“高郵王父子,棲霞郝夫婦”之目。郝懿行著作,有文集十二卷,筆錄六卷,《證俗文》十八卷,<蜂衙小紀>、<燕子春秋>、<海錯>各一卷,<宋鎖語>一卷,《實訓》一卷,《爾雅義疏》十八卷,《春秋說略》十二卷,《山海經(jīng)箋疏》十八卷,《易說》十二卷,《鄭氏禮記箋》四十九卷……等二十余種,均<清史列傳>并行于世。 郝懿行一生治學,著作甚豐,計有三十余種之多,均收在《郝氏遺書》里,流行于世。其心力尤瘁于《爾雅義疏》一書,用時最久,曾數(shù)易其稿,直至臨終前才完成。這本書"訓詁同異名物,疑似意義,詳加辯論,疏通證明",造詣很深,是他的代表作。<春秋說略>也很著名,把歷代學者對《春秋》一書的分歧意見詳加評析,逐一澄清,是漢學研究的力作。
  當時著名的學者,四庫全書館總纂官紀昀曾說它"劃盡千秋藤葛",可見功力之深。其次,還有他在病中讀沈約《宋書》的筆記著作<宋瑣語>,也為時人所推重。<寶訓>、《蜂衙小記》、《燕子春秋》、《海錯》,是郝懿行寫的四部自然科學方面的書,雖多屬"閑涉物情"之作,亦奇趣盎然,使人多所領(lǐng)悟。唯《寶訓》是一部農(nóng)書,共分八卷,"農(nóng)語為首",詳細的記載和探究了種田的學問。
  
  清廷學者牟庭曾為之作序,并給予很高評價。郝在書的《序言》里引用孔子"吾不如老農(nóng)"的話提醒朝廷重視農(nóng)業(yè),規(guī)勸那些認為"農(nóng)非吾事"的人要關(guān)心農(nóng)事。作為一個封建官吏,這在當時是難能可貴的。郝懿行的夫人王照圓,也是位能著書立說的才女。王照圓字婉佺,山東福山人。聰明過人,博涉群書。她既是郝生活上的伴侶,又是其學問上的諍友。與郝評經(jīng)論史,遇觀點相抵牾時,每常爭論竟日。 有"高郵王父子"(王念孫與子王引之),"棲霞郝夫婦"之稱,她的著作也不少,有<列女傳補注>、《列仙傳校注》、<夢書>、<婉佺詩草>、<閨中文存>等。當時學者武進臧庸為《列女傳補注》作的序中說:"詮釋名理,詞簡義洽;校正文字,精確不磨,貫穿經(jīng)傳,尤多心得。"郝懿行雖中過進士,但宦途不顯,以戶部主事這樣一小京官終其身。著述雖多,身后卻很凄涼。牟庭為他寫的<墓志銘>里說,郝懿行"死后無錢舉葬,夫人欲歸原籍不能,羈留京邸,不知所依",境況凄苦如此。故其銘多激憤之辭,曰:"古云金滿籝,不如遺一經(jīng);今日報書編,不如一囊錢。半生信古人言,哭死方知事不然。不可生無書,那可死無錢。古人一瞑百不見,長使今人淚如霰。"
2 經(jīng)歷  
  郝懿行從小刻苦好學,早有文名,十九歲入縣學讀書,成績總是名列前茅,受到提學使趙鹿泉的贊賞。 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郝懿行以優(yōu)秀的成績,被推薦保送入國子監(jiān)學習。這時的清朝統(tǒng)治者,一面大興文字獄;加強思想統(tǒng)治,一面又提倡整理考訂古典文獻,轉(zhuǎn)移人們反清斗爭的目標。因此在文化界,讀書治學大都脫離現(xiàn)實,而埋頭于古書古學,并逐漸形成對經(jīng)書古義的考據(jù)學風,這種學風到乾隆、嘉慶時期最為興盛,歷史上稱為“乾嘉學派”。在考據(jù)風氣的影響下,郝懿行也偏愛訓詁,喜歡閱讀<三倉><爾雅>等文字訓詁方面的書籍。
  郝懿行后來能成為為時人所推崇的經(jīng)學家,客觀環(huán)境對他有很大的影響。郝懿行無意功名利祿。乾隆五十三年開“恩科”,他參加了山東的“鄉(xiāng)試”,考取了舉人,卻沒有再繼續(xù)考進士。直到十年以后,他才又參加了一次進士考試,沒有想到竟考中了。中了進士,按說就可以做官了。可是在當時官僚隊伍已非常臃腫的情況下,考試合格后的郝懿行卻無缺可補,只好做了個在戶部掛名的“額外主事”。郝懿行一生的信條是“自守廉介”,避開腐敗的官場,這也正好符合他的夙愿。
  嘉慶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年已六十六歲的郝懿行奉旨補缺,任戶部江南司主事,三年以后就病故了。
3 作品
  
  有文集十二卷,筆錄六卷
  <證俗文>十八卷
  《蜂衙小紀》、《燕子春秋》、《海錯》各一卷
  《宋鎖語》一卷
  《實訓》一卷
  《爾雅義疏》十八卷
  <春秋說略>十二卷
  <山海經(jīng)箋疏>十八卷
  <易說>十二卷
  <鄭氏禮記箋>四十九卷……等二十余種,均《清史列傳》并行于世。
4 影響
  
  據(jù)<清史列傳>記載,郝懿行為人廉政自守,樸訥少言,非素知老友,常相對終日不發(fā)一語;若遇同好,談經(jīng)論義,則喋喋終日不倦。住宅簡陋,生活儉樸,把一生精力耗于研讀和著述中。"得來俸錢,輒以買書","展篇執(zhí)筆,恒自深夜過四更"。他的夫人王照圓說他:"蘭皋君子,考訂篇籍,日月浸尋,著作等身。" 郝懿行為人謙遜和藹,但卻不愿多與人交往。他所遵循的又一個信條是“君子訥于言而敏于行”。所以他平時總是顯得沉默寡言,若遇親戚故舊來訪,他陪伴座飲,有時半天竟無一句話,當然也有例外,如果談?wù)撈鸾?jīng)學來,他會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地談個沒完。郝懿行“性嗜學”,最喜歡讀書。郝家原是個文人世家,藏有萬卷古書。郝懿行做官后所得俸錢,也全用來買書。他一生履行這樣四句話:在家,以讀書為孝愛;做官,以讀書為忠勤,修身,以讀書為卓德;立名,以讀書為奇勛。所以,平時總是手不釋卷,即便出門,也不忘記帶書。有一次外出,路上光顧讀書,竟忘記了看路,頭一下子碰到了樹干上。他不僅酷愛讀書,更勤于著述。每天讀書寫作總是到半夜,幾十年如一日。
  
  郝懿行一生的著作很多,有《爾雅義疏》《春秋說略》、《易說》《書說》、<詩說>《鄭氏禮記箋》、《詩經(jīng)拾遺》、《汲冢周書輯要》《竹書紀年校正》《茍子補注》、《山海經(jīng)箋蔬》《宋瑣語》《晉宋書故》《寶訓》以及《蜂衙小紀》、曬書堂《筆錄》《筆記》、《詩文集》等,已刊和未刊者合起來約有六十多種。他和妻子王照圓時?!耙栽姶饐枴?,天長日久,積累起來,竟成《詩問》七卷。王照囪也很有文才,涉獵經(jīng)史,自著有《列女傳補注》、《列仙傳校正》、《曬書堂閨中文存》等書。當時文壇上把郝懿行夫婦和江蘇高郵有名的經(jīng)學世家王念孫、王引之父子相提并論,有“高郵王父子,棲霞郝夫婦”的說法。 郝懿行學問淵博,治學嚴謹,造詣最深的是經(jīng)學。郝懿行的代表作是《爾雅義疏》《爾雅》是我國古代解釋語辭和名物術(shù)語的一部訓詁專書,成書于漢代,唐代列為經(jīng)典之一。由于它的說解過于簡略,很難讓人掌握每個詞的具體意義,從東漢至清代,有不少注疏家為它作注。在郝懿行稍前,就有著名經(jīng)學家邵晉涵撰<爾雅正義>。但是郝懿行認為,邵晉涵的<爾雅正義>,雖然搜集資料較廣,可是在音韻、訓詁方面還有許多地方講不通,也沒有多少新的創(chuàng)見。因此,郝懿行立志對《爾雅》作進一步的疏解,不僅能明其然,更要明其所以然。
  郝懿行本人“精訓詁”,長于音韻,郝懿行曾在鄉(xiāng)下居住過多年,早就留心草木蟲魚等各種動植物,作過詳細的考察研究。每當他遇有疑難問題,總是細心地詢問當?shù)乩限r(nóng)和知情的人,回家后再翻檢書籍,一一對照。郝懿行把這些多年的調(diào)查研究用于《爾雅》的注疏。同時,郝懿行還經(jīng)常和妻子以及好友進行商討,注疏中的許多見解就是采納了他們的意見?!稜栄拧纷⑹璨莞鍖懗梢院?,曾反復(fù)修改,數(shù)易其稿,直到晚年才最后修訂定稿,這就使《爾雅義疏》超過了以往各家注疏。書成以后,王念孫特意校點了全書,并把書交給當時著名的經(jīng)學家、??睂W家阮元刊刻行世。
5 評價
  
  郝懿行的《山海經(jīng)箋疏》也是為時人所推重的一部書?!渡胶=?jīng)》約成書于戰(zhàn)國時期,秦漢兩代陸續(xù)有所增刪;內(nèi)容主要是記述各地的山川、道里、部族,物產(chǎn)、祭祀以及原始風俗等等,保存了不少遠古的神話傳說和史地文獻資料,自東漢以來有不少注家為這部書作注。郝懿行在前人的基礎(chǔ)上,廣征博引,正名辨物,刊正疏謬,進一步從音韻訓詁方面作了不少補正,郝懿行的補正超過了當代吳任臣的<山海經(jīng)廣注>和畢沅的<山海經(jīng)新校正>等書,被稱為“實事求是之學”。 阮元評價說:“吳氏廣注,征引雖博,失之蕪雜。畢沅校本,訂正文字,尚多疏略。惟懿行精而不鑿,博而不濫。”清人張之洞在郝懿行指導治學門徑的<書目答問>一書中,舉<山海經(jīng)>讀本,也首列《山海經(jīng)箋疏》,次列《山海經(jīng)新校正》,并特別指出:“郝勝于畢?!焙萝残猩埃业离m然不算貧窮,但生活卻很清苦,史書記載說郝懿行“所居四壁蕭然,庭院蓬蒿常滿,僮仆不備,懿行處之晏如?!边@在當時的士大夫中是很少見的。郝懿行在整理我國古典文化方面作出了卓越的成績。郝懿行的著作“精博邃密,足資考證”,是留給后人的寶貴文化財富。郝懿行把畢生精力貢獻于祖國文化事業(yè),這種精神是值得肯定和學習的。

作者:郝運江   發(fā)表時間:2014-02-09 15:07:30

[回復(fù)] 回復(fù)山東省萊州市郝氏家譜簡介

我家現(xiàn)居住內(nèi)蒙古通遼市奈曼旗 小時候聽我爺爺說他祖先居住山東省萊州府聚羊縣 我們現(xiàn)在的家譜是我爺爺后續(xù)的 想問一下我們能找到同族人嗎 我爺爺以不在世

作者:郝鈞秀   發(fā)表時間:2015-07-01 13:52:21

第一頁 [1] 2 [3] 最后一頁 跳到 頁/共3頁
 
發(fā)表回復(fù):
標題:
 
內(nèi)容:
粗體 斜體 下劃線 插入超鏈接 插入圖片
  您目前尚未登錄,立即 登錄 | 免費注冊
 
 
驗證碼:   
 

注意:嚴禁發(fā)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quán)、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nèi)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jīng)發(fā)現(xiàn)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nèi)容發(fā)表者承擔。請慎重發(fā)表!網(wǎng)站穩(wěn)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