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在线一区,婷婷六月天在线,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红,亚洲欧美天堂,aaaaa级毛片,成年人在线免费观看

族譜錄LOGO

姓氏:

拼音:RAO  

03-07

178971次

9人

12個

204個

933人

101部


站長: 饒有武 管理員: 饒曾國 饒國平   [申請管理員]
[主樓] 家譜研究立論寫作芻議  [精華]

立論寫作芻議
赤壁上官人莊饒有武撰
一、什么是立論
在家譜研究中,寫立論文章是不可少的。什么是立論呢?
立論是運用充分有力的證據,從正面證明你自己新提出的論點是正確的,或證明前人已提出的論點是正確的。家譜考證中,后者用得比較多。與立論類似的有駁論,駁論是論證別人的論點是錯誤的,批駁別人的論點有時是為了確立自己的、與之相反的或不同的論點。駁論不是不服,不是抬杠,必須用確鑿有力的論據駁倒對方的論點。
家譜考證中,往往立論和駁論同時使用。有時有破有立,即批駁他人的觀點,進而確立自己的觀點;也可以破而不立,只是批駁他人觀點,而不提出新的觀點。
如《中華饒氏》總第五十期佐奇先生所撰《饒竦、饒魯是兩位先祖》一文中有立有駁,且是先立后駁。先引用大量的證據證明饒竦、饒魯是兩位不同的先祖,再批駁饒竦、饒魯是同一人的錯誤論點。先立后駁,先使自己的論點站住了腳根,再批駁他人的論點則有順理成章之效。若先駁后立,則有水到渠成之功。選用哪種方法要看具體情況。如我寫的《蒲圻饒氏來自何方》一文,是先駁后立。先將我譜上有關祖籍地的種種說法逐一排除,再列舉種種論據證明我的論點“派出修水”是正確的。
二、立論三要素
一篇立論文章是由論點、論據和論證三個要素構成的。
■1、論點:是通過論證要確定其真實性的判斷。論點也叫論題,或叫要證明其正確性的觀點。
對事物作出判斷的語句叫命題,論點就是一個命題。正確的判斷叫真命題,錯誤的判斷叫假命題。如“和尚是光頭”是真命題,而“光頭是和尚”則是假命題。既然命題有真有假,所以就需要證明。如“饒本堯后”就是一個命題,通俗說法叫做一個判斷。
如果你要寫一篇文章,說明現在的饒姓是堯帝的后代,那么“饒本堯后”就是一個論點,或者叫論題。這個判斷是前人提出來的,我們再進行論證,是為了探索其真實性,通過論證,使大家確信我們的確是堯帝的后代;或寫成駁論,否定這個命題,論證我們不是堯帝的后代。
再如,“千二公生于1222年”、“元亮公為兩浙安撫史”,這些都是論點,分別是對先祖的出生時間或所任官職的判斷,是前人提出的,是真是假,需要后人進行論證。
論點也叫論題,是一個命題,是一個判斷句。
論點要鮮明,不能含糊不清,模棱兩可。
論點可作為文章標題,也可以在文章開頭提出,開門見山,直截了當,使讀者一目了然,知道你要說什么,迅速進入你的論證思路;也可在文章結尾提出,或在文章中間提出。如《饒竦、饒魯是兩位先祖》,是一個典型的判斷句,是論點作為文章標題的例子。
又如,《中華饒氏》總第49集載寶忠先生的《早期大埔縣人文歷史與茶陽饒氏淵源初探》,這也是一篇立論,“探”是探索的意思,探索后總要得出一點名堂來,不能白探,探索出來的結論就是論點。這篇文章先列舉“明清時期饒氏祠堂對鄉民進行教化的作用”,以及“饒氏在科舉中取得功名對鄉民的激勵作用”這兩個事實論據,隨后得出“早期饒氏士大夫對大埔人文歷史進程有積極的影響”這一論點。論點在文后出現,與標題是相適應的。既然是“探”,則應陳述事實后再得出論點。要是文章一開始就拿出論點就不是探了。文章最后的一個設問句“是不是茶陽饒氏人文歷史還在起教化作用呢?”其實這也是一個論點,答案是肯定的。因為在提出這個問句前,已經用“父子進士牌坊仍然矗立”和“海內外游人慕名瞻仰”來對這個論點進行了論證。答在前,問在后,很有藝術性。

作者:饒有武   回復:16   發表時間:2020-05-26 12:11:13

族譜錄紀念網
[回復] 回復家譜研究立論寫作芻議

③道光二十七年寫的湖南寧鄉饒氏譜《序》中說:“近世之修譜者則有異,或以族小而通譜于大家,或以貪賄 收異姓以亂宗者,或因優免 而假托于圣賢之后,或以微賤 冒稱富貴之裔,是皆舍其祖 而祖人之祖。”意思是說,近來修譜的方法有些不正確,或將小家族合并于大家族,或將外姓納于本族使血統不純,或冒稱圣賢的后代,或冒稱富貴者的后代,這都是丟掉自己的祖宗,而把別人的祖宗當成自己的祖宗。“以族小而通譜于大家”意思是小支系接入了大支系的世系,被大支系吞并了、收編了。“祖人之祖”意思是把別人的祖宗當成自己的祖宗。 “舍其祖”是因為真不知道祖宗是誰,不得不“祖人之祖”,是無奈之舉。本序言說明,在清朝道光以前,錯認祖宗、亂接世系的現象早已普遍存在。這是道光年間,當朝人寫的譜序,是當時修譜情況的真實反映。撰序者泰來公對這種行為深惡痛絕,進行了強烈的譴責。小支合于大支,接納外姓入族,都是為了壯大自己的陣營,冒稱名人的后代,先祖非富即貴,都是傍名人、傍大款。難道布衣草根,平頭百姓就沒有后代嗎?遠祖世系看起來一脈相承,其實只不過是擬制血親。“舍其祖 而祖人之祖”的世系是真實的嗎?
以上幾篇序文是有文化的人寫的,為后世留下了有價值的信息,使后世了解當年修譜的作法與艱難。
④再來看一個具體的世系,“饒氏先祖流(留)下的珍貴記錄”:
卅三世廷直公,字朝弼。幼讀詩書,過目能誦,腹蘊經綸志懷匡濟。廿八歲仕宋為鄧州通判,撫州事,值宋金講和,割唐、鄧二州卑金,金迫而取之。公堅守而待命,義膽忠肝,千秋不朽。公葬于盧溪天鵝抱蛋形。妣孔氏,通經史群稱賢德夫人,與夫同葬。生六子:金、玉、滿、堂、富、貴。??
卅五世子儀公,字元禮,祖居臨川,九歲能詩,力學不倦,以明行修,賜命于朝,封為大學士,葬臨川河塘鋪,猛虎跳墻形。妣管氏、池氏,與夫同瑩。生二子:仕、象。??
卅八世魯公,字伯與,號雙峰,幼讀詩書,過目不忘,著有《五經講義》等集,盛行于世。妣馮氏,與夫合葬烏鴉落洋形。生五子:璜、瑞、琦、琢、賓。??
四十一世元亮公,諱素,字惟寅,行十七,唐天寶時任浙東安撫,兩考轉任浙西安撫,賜紫金魚袋,封光祿大夫。先家世平陽,避晉亂遷江西饒州,居鄱陽白干,士處金陵。
33世廷直、35世子儀、38世饒魯都是宋朝人,卻成了41世唐朝人元亮公的祖宗,讓人笑掉了大牙沒處找!要說不知子儀、饒魯的年代還可以原諒,要是不知道廷直的年代就奇怪了。廿八歲“仕宋”為鄧州通判,值“宋金講和”,明明寫著“仕宋”、“宋金講和”,是不認識宋字還是不知仕宋的意思?這樣的胡編亂造也太離譜了吧!還稱之為“饒氏先祖流下的珍貴記錄”,珍貴記錄尚且如此,普通的記錄就不必說了,還真得了嗎?從這里可以看出當年修譜的先賢是什么文化水平,如此文化水平,能編出靠譜的世系來嗎?你要求他有科學態度及學術精神,豈不是?對牛鼓簧!既然把宋朝人用上了,說明這個世系不是宋朝當朝人編的,當朝人應該知道廷直等人,應該是宋朝以后編的。
中間一個人錯了,他以上的和以下的世系如何真得了?例如:廷直的錯了,他父親和他兒子也就錯了,他父親和兒子錯了,他祖父和孫子也跟著錯了……。有一個人錯了,他以上和以下的全錯了,從而推翻了整個世系,從上至下全是錯的!
這樣連三歲小兒都能識別的錯誤,有人還為之辯解。編造如此低級的世系不是你的錯,為如此低級錯誤辯解就是你不對了!
如此“關公戰秦瓊”的世系是真實的嗎?“宋朝祖宗唐朝孫”可靠嗎?

作者:饒有武   發表時間:2020-05-26 12:19:58

[回復] 回復家譜研究立論寫作芻議

⑤極少數家族有宋朝的譜,少數家族有明朝的譜,大多數家族是清朝首修譜,還有少數家族是民國才開始修譜,甚至有的是前幾年才有首修譜,更有甚者,有的家族至今還沒有譜,不知首修譜何日得見。在沒有老譜的情況下修譜,還要講究有根有源,似乎一直追溯到黃帝還不算完,巴不得追溯到先祖是哪一只古猿才是譜。事隔幾百年、上千年,甚至幾千年,你能做到真實可靠嗎?不知您行不行,我是不行的,要是沒有家譜,我祖父的情況我都不知道。記得三、五代的情況算是不錯的了,要記住上百代甚至幾百代,就是天方夜譚!只有一個辦法,編!造!胡編亂造。遠祖世系基本上是名人榜,有的兩代人隔了一、兩百年,有的兩代人只隔十來年,甚至宋朝人穿越時空,成了唐朝人的祖宗,唐朝人投胎到宋朝成了宋朝人的子孫。有人先編出來了,其他人就照著抄。正如新南先生所說:“如獲至寶,奉若圣旨,全文照抄,甚至連錯別字也不更改”。這樣胡編亂抄的世系可信嗎?
張愛華在《族譜話語與權力表達》一文中說:“通過本文的解構式研究,這一話語體系的原型不過是由早期修譜人在帶有相當的盲目性、偶然性、功利性的情境中創造出來的包含有很大虛構成分的世系關系體系,呈現出世系關系具有可擬制性的典型特征”。“世系關系具有可擬制性”,就是早期修譜人胡編亂造,編造出“有很大虛構成分的世系關系體系”。
所以說遠祖世系全是假的,全不可取。
修譜應“重在當代,不究遠祖”。要想把遠祖搞出一個所以然,就如走進了死胡同,絕不會有出路的!個人之見,勿拍勿噴!
上面說的是遠祖世系的問題。可能有人會說“我家的譜真實可靠,可信可查”,那是因為沒有考證你的家譜,要是有人考證的話,肯定渾身是病,癌癥晚期!
(注:以上是第二層論證,論證了“遠祖世系是假的”,下面是第三層論證,論證“得姓和祖源”的錯誤。本層論證采用的是引用論證,引用了《〈饒次守進譜表〉之疑》作為論據,使文章不致冗長)

作者:饒有武   發表時間:2020-05-26 12:20:52

[回復] 回復家譜研究立論寫作芻議

下面再說一說祖源和得姓的問題。
“饒本堯后,益食為饒”是大家經常掛在嘴邊的,耳熟能詳,但有多少人想過這個判斷的真偽呢?雖說這一判斷未經論證,但大家卻堂而皇之地引用,大量出現在文章中,包括我在內。
這個命題只見于饒氏家譜,在有關得姓的史籍中找不到,只是一家之說。
“饒本堯后”這個命題來源是《饒次守進譜表》:“系承黃帝,派衍孔京,得姓原于唐堯”。
我曾寫過一篇駁論《〈饒次守進譜表〉之疑》,載于《中華饒氏》總第48集,推翻了《進譜表》的真實性。該文分兩層論證。第一層使用了三個論據。①建炎三年的政治局勢,使宋高宗疲于奔命,惶惶不可終日,有如喪家之犬,在這一特定的歷史時刻,他自顧不暇,無心進譜、考譜。這是一個事實論據,以歷史事實為根據。②沒有見到其他姓有進譜表加以佐證,唯饒一家。因此宋高宗進譜考譜之事為本族虛構。這是一個道理論據。僅此論據足以推翻《饒次守進譜表》。③宋高宗法統不正,不會發動大家刨根問底,動搖自己的統治。這也是一個道理論據。第二層論證饒節、饒次守為同一人。引用古籍《墨莊漫錄》,以史籍作為論據,得出“28世饒次守是虛構人物”的結論,饒次守就是饒節,饒節就是饒次守,26世饒次守沒做官,不可能進譜表。因此,28世饒次守進譜表其人、其事、其文都是后人杜撰的。進譜者饒次守為虛構,則《饒次守進譜表》被徹底推翻!《饒次守進譜表》是“饒本堯后”的典籍根據,“饒本堯后”又是漢宣帝“益食為饒”的典籍支持,既然饒次守及其進譜表都是假的,則“饒本堯后,益食為饒”失去了支撐,轟然坍塌了,進而“堯饒一家”這個命題也得到動搖。
“饒本堯后,益食為饒”能否找到其他證據呢?有待大家的努力。我覺得希望渺茫。
(注:以上是第三層論證,論證了“饒本堯后,益食為饒”不可靠,從而支持了“家譜需要考證”這一論點。下面是第四層論證,再次引用他人言論來支持“家譜需要考證”這一論點)
一味相信家譜中的論斷,或一味否定家譜中的論斷,都是不可取的。家譜中的論斷,無論對錯,都需要我們辨別,對的要說出對的道理,錯的要說出錯的原因。

作者:饒有武   發表時間:2020-05-26 12:21:39

[回復] 回復家譜研究立論寫作芻議

杜靜在《葉氏家譜研究》一文中說:“家譜作為一種家族內部出版的刊物,必然存在一定的紕漏,故我們在利用家譜的時候,一定要把家譜放到歷史和社會的大背景去認識,不能盲目地相信,也不能懷疑一切,要做到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科學地、正確地使用家譜”。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就是要進行辨別,進行考證。
(注:以上四層論證,說明了家譜中存在錯誤,文章最后得出“家譜需要考證”的結論,與文章標題前后呼應)
綜上所述,家譜是需要考證的。
本還可以寫出第五層論證:“始祖是胡吹的”,來說明家譜需要考證。始祖大多是當官的,膽子小一點的、謙虛一點的則說“宦游某地”,你認為是來此地當官可以,你認為是來此地尋官的也可以,總是要與官沾一點邊,少有人說始祖是一根扁擔兩只籮筐逃荒討米來的。有人抱著一本假譜,看到聲名顯赫的先祖,沾沾自喜,津津樂道,但沒想過是真是假。要論證“始祖是胡吹的”則要牽涉到具體的人和地,采用舉例論證,有名有姓,不然就沒有說服力。但說到具體的人和地,可能會引起別人不高興,罷了,各人自己去考證自己的始祖的官職是真是假吧。
還可以寫出“偽譜序”作為第六層論證。偽譜序是指經后人篡改過的譜序,在前人寫的譜序中塞進了自己的私貨;或假借名人的名義寫序,來宣揚自己的主張,叫偽托。無論是哪種,都是為了自己的需要,達到個人的目的。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真是太多了。有些序言被修改得面目全非。歷朝歷代,都有這樣的好事者,以修改譜序為樂趣,用修改譜序來顯示自己有知識,過去有,現在有,將來還會的。譜中有偽譜序,所以家譜需要考證。但要用偽譜序來論證“家譜需要考證”,得引用幾篇偽譜序,進行分析,找出偽在何處,這樣勢必使本文增大篇幅,所以放棄了

作者:饒有武   發表時間:2020-05-26 12:22:22

[回復] 回復家譜研究立論寫作芻議

五、駁論習作舉例
話說“全國元亮論”
有些人認為全國饒姓都是元亮公的后裔,中華饒氏只有一個始祖,就是元亮公。還有極少數人對此進行過多年鍥而不舍的研究,力圖建立“全國元亮說”。
其實,只要稍稍動點腦子,就不會有這種想法。在唐朝以前就有饒氏存在了,元亮并非得姓始祖,與饒元亮同時代的難道就只有饒元亮一人嗎?當然不會。那么其他饒姓人呢,他們都結扎失去生育能力了嗎?他們都丁克不要子女嗎?他們的后代呢,去了哪兒?
譜載,饒元亮,唐德宗(780~805)人。
唐朝人口高峰期在唐玄宗時期,741年(開元29年)4531萬人,這是正史上的記載。現代學者說法不一,取他們所說的眾數8千萬。這是頂峰期,“開元盛世”過后人口開始下降,至肅宗上元元年人口下降至1690萬人。肅宗的下屆是岱宗,岱宗的下屆才是德宗。唐德宗時多少人,沒有學者研究,比較高峰值的正史記載與學者的說法,翻一倍,取德宗時人口為1690萬×2=3380萬。
假設元亮在唐德宗時由一人發展到現在的72萬人,72萬是純饒姓人口,不包括饒家媳婦,則增長了72萬倍。若按這樣的增長速度計算,全國人口由唐德宗時到現在的人口則為0.338億×720000=243360億。一百個地球也盛不下!根據美國人口調查局的估計,截至2013年1月4日,全世界有70.57億人,243360÷70.57=3448,中國人口是世界人口的3448倍,需要3448個地球才能盛下中國人。如果全世界人口也按這個速度發展,那更是不得了。
得出這個天文數字的錯誤根子在于“全國元亮說”。
若元亮后裔為7萬人,則需要34個地球才能住下中國人,若元亮后裔為7千人,也要3個地球才能住下中國人。
以上推算方法取德宗時人口為0.338億,這個數據可能不準確,那么我們反過來推。全國現有人口13.7億,包括男女,饒元亮后裔0.0072億×2=0.0144億(或將13.7折半也行),這是國家統計的數據,絕對可靠。13.7÷0.0142=951,這個算式表明,現有全國人口是現有元亮后裔的951倍。按此比例,唐德宗時只有2×951=1902人。就是說,按此推算,唐德宗時,全國總人口不到兩千人。這種推算方法只用到了現代可靠數據,沒用古代不可靠數據,同樣得出了荒謬的數據。產生荒謬的原因是“假設全國饒氏都是元亮后裔”。
為什么現在元亮后裔人數如此之多呢?這是歷代修譜時收編整合的結果。宗支越大,水分越多。
注:這是一篇短小精悍的駁論,用了兩層論證批駁了“全國元亮說”,第一層論證用了道理論據,連續用了一個設問句和三個反問句,既闡述了饒氏傳人非唯一性,又使得批駁有力。第二層論證用數字說話,以“元亮為唯一傳人”為假設條件,得出荒謬的結果,從而否定了假設。用的是事實論據。這里用的是“反證法”。
2015-9-2

作者:饒有武   發表時間:2020-05-26 12:23:14

[回復] 回復家譜研究立論寫作芻議

微信群“饒氏一家親”上的評論選:
過去未來(朋友)
讀文章,明道理,此文堪珎范本。以家譜說事,予人以處世之理,詳談《論文》撰寫的準則及相關細節,自由言論中正,反角色的論點和論證等,猶如抽絲剝繭,層層深入,旗幟鮮明。更為難得的是,通過鮮活的案例,文中多處體現"授人以魚莫如授人以漁"之理,誠懇指出文章何為過渡,何為承上啟下,讓閱者大受脾益,在閱讀文章的同時,亦可從中得到不少啟發。誠摯感謝有武老師的無私奉獻。 ————韶關,饒易鳴
1月14日
單單(朋友)
《家譜研究中立論文章寫作芻議》等文,觀點正確,論據充分,論證有力,布局嚴謹,語言潑辣,文筆犀利,是家譜編修的指導性、綱領性文獻,也是家譜研究過程中難得的深度好文。文中的若干觀點、提法,值得有意研究古譜的族人借鑒。
1月12日
饒相才(朋友)
有武宗親真辛苦,研討收集饒氏譜。傳遞能量供萬代,聯通本家續大譜。
1月13日
饒邦彥(朋友)
我歷來關注家譜文化,本文很生動地給我們上了一堂關于如何寫作家譜論文的課。
1月11日
單單(朋友)
再次閱讀全文,更加體會該文的價值。文中提到的若干問題,值得各位族人在研究古譜過程中深思和借鑒。例如古譜需要考證,古譜考證之艱艱,古譜考證中的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等,無一不是在勸導族人要尊重歷史、尊重先賢。要把先賢們整理和記載的史料還原到一定的歷史背境下去認真分析和疏理,不能以訛傳訛,遺害后人。更不能胡編亂造,再鬧出什么笑料來。
1月13日
單單(朋友)
我真名叫饒良賓,家住貴州省納雍縣。有武宗立親在文中提出的若干觀點,值得各位族人深思。關于追根溯源問題,不應強求。事隔幾百年甚至幾千年,誰也理不清楚。別說哪一支正宗。如從遠祖(始遷祖)追到受氏祖,再從受氏祖追到遠古。誰能理清這條線?因此,注重現實,始遷祖以下能理清就不錯啦。別再胡編亂造,遺害后人。
1月12日
山清水秀rao
搜集材料(論據)很重要。這是一個難度很大的工作。論據越多越好。這樣做,立論才有說服力。
1月9日
大夢誰先覺(朋友)
有武君:對三少系家族文化傳承.特別是對本支(蒲圻)千二公系家族文化研究及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因歷史原因族人遷居各地、眾多親族均懷有歸宗之心意!望族內精英們給于大力支持!讓家族文化傳承萬代!
1月11日
安平(朋友)
饒主任,我讀了你寫的《家譜研究中立論文章寫作芻議》感概萬分。你從數學的命題,真命題,假命題,推出了,立論的三要素,論點,論證,論據。閱讀了大量書籍,找了大量資料。精辟地論證了,家譜中立論的寫作方法。真是無可辯駁。為你點贊,為饒氏,有這樣一位杰出的后代點贊。
1月14日

作者:饒有武   發表時間:2020-05-26 12:24:29

第一頁 [1] 2 跳到 頁/共2頁
 
發表回復:
標題:
 
內容:
粗體 斜體 下劃線 插入超鏈接 插入圖片
  您目前尚未登錄,立即 登錄 | 免費注冊
 
 
驗證碼: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