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9
220124次
4人
5個
100個
1234人
117部
有個朋友告訴我,郝肇發先生發現了清代著名經學家郝懿行的手稿《郝氏世譜》一冊。據推測時間為康熙八年棲霞十世郝纘祖創修首冊《郝氏世譜》,乾隆五十年棲霞十五世郝懿行與其父郝培元父子二人續修撰寫此家譜的。此譜首列自己的始祖郝明遠以下三代皆為萊州人。即所說的"謹案:孝廉祖《行狀》云:郝氏先世萊州人。"其中"孝廉祖”是指作譜者郝懿行的先祖郝潔、郝晉二位為明代晚期的進士。據載:郝潔,字元玉,號他山,棲霞六世,諱如金公長子,萬歷癸酉舉人,丁丑進士,任安徽蒙城縣知縣,調廣東海寧縣知縣,授文林郎。又據《萊州府掖縣北陵郝氏世譜》郝潔,生正德丁丑(1517年),卒萬歷甲子(恐誤,天啟四年甲子)(1624年)。一說嘉靖二十六年丁未(1547年)五月初七日,郝晉,字康仲,號崑岳,棲霞八世,由縣學生中天啟辛酉舉人,崇禎戊辰進士,歷任四川巴縣知縣,行取四川道監察御史,順天府丞、府尹,提調學院兵刑兩部左右侍郎,保定巡撫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授資政大夫。又據《萊州府掖縣北陵郝氏世譜》載:郝晉,生萬歷乙酉(1585年),卒順治乙未(1655年)。一說郝晉,生于萬歷十三年六月初十日申時,卒于清順治十二年八月十三日,年僅三十六歲由縣學生中天啟元年辛酉科舉人,崇禎元年戊辰(時值四十三歲)考中進士。《行狀》,稱“狀“,以后稱之"行狀"或“行述“(也謂之"事略">。敘述死者世系,生平、生卒年月、籍貫、事跡的文章,常由死者門生故巨吏或親友撰述,留作撰寫墓者或史官提供立傳的依據。如南朝梁劉勰撰《文心雕龍·書記》說:"體貌本原,取其事實,先賢表謚,并有行狀,狀之大者也。"又有唐代李翱為韓愈寫過行狀,但他在《百官行狀奏》寫道:"由是事失其本,文害于理,而行狀不足以取信。"在歷史上許多著名的行狀有:《大唐故三藏玄奘法師行狀》、《赴英州乞舟行狀》、《袁中郎行狀》、《司馬溫公行狀》、《節寰袁公行狀》等,另有“逸事狀"只記逸事,富于文學色彩,是行狀的一種變體,如唐代柳宗元撰《段太尉逸事狀》。在表1,登州府棲霞縣族譜創修一覽表中,序號10,康熙八年,《曬書堂支譜》,十世郝纘祖,附監生。最初譜名《郝氏世譜》,到清光緒十年易譜名《曬書堂支譜》。因為在康熙八年己酉(1669年)十世郝纘祖創修的《郝氏世譜》說;三世亮配林氏,生經、綸、繹、緯。自此分為三支,謂初分老三支(繹),次分支老三支,亮公支下三支,四世繹,配楊氏、于氏生一男:如金。歷敘至郝纘祖子孫三代,第二次在乾隆五十年乙巳(1785年)再續至十五世郝懿行這一代。光緒十年甲申(1884年),棲霞十七世郝聯薇等續修正式出版《曬書堂支譜》發行于世。郝纘祖,字念貽,諱瑸公長子,棲霞十世,附監生。生順治六年己丑(1649年)五月初一日己時,卒康熙三十五年丙子(1696年)八月二十八日戌時,配萊陽縣趙氏。郝培元,字萬資,號梅葊,諱光宏公子,棲霞十四世,兩舉優行歲貢生,候選訓導,例贈修職佐郎,著有《梅叟閑評》傳世,生雍正九年辛亥(1731年)十一月十七日亥時,卒嘉慶五年庚申(1800年)十一月初八日辰時。郝懿行,字恂九,一字尋韭,號蘭皋,諱培元公長子。乾隆丙午優貢生,中本省戊申舉人,嘉慶己未進士,任戶部江南司主事。加一級授奉直大夫,祀鄉賢祠。生乾隆二十二年丁丑(1757年)七月初六日午時,卒道光五年乙酉(1825年)二月初六日卯時。郝聯薇,字小翔,號近垣,諱云鵠公第三子,棲霞十七世,以布衣投效軍營屢著勞績,保薦知縣。賞戴藍翎補直隸平谷縣知縣,調署三河縣知縣,升涿州知州,獲盜以同知用以辦理涿州團練,著有成效以知府用調署昌平州知州,升授順天府東路同知。生道光十二年壬辰(1832年)十二月初九日卯時。
作者:郝運江 回復:8 發表時間:2020-08-20 12:25:02
《爾雅義疏》 古今無雙《爾雅義疏》是郝懿行一生精粹之作,其矯正了清朝之前最早最好傳本東晉郭璞《爾雅注》的許多疏漏,比清初邵晉涵的《爾雅正義》更有獨到之處,可謂“古今無雙”。郝懿行在《與孫淵如觀察書》中言及著述《爾雅義疏》緣由:“《爾雅正義》一書足稱該博,猶未及呼研精。至其下卷,尤多影響。懿行不揆梼昧,創為略義,不欲上掩前賢,又不欲如劉光伯之規杜過,用是自成一書,不相因襲。性喜簡略,故名之《爾雅略義》(《爾雅義疏》初名)。”《爾雅義疏》參考漢魏五家注、晉郭璞注、唐陸德明音義、宋邢昺疏等前人注疏,廣征博引,以聲音貫穿訓詁,探求詞源,是歷代研究《爾雅》著作中最為詳贍的一種。全書以《爾雅》晉郭璞注為底本,分為釋詁、釋言、釋訓、釋親、釋宮、釋器、釋樂、釋天、釋地、釋丘、釋山、釋水、釋草、釋木、釋蟲、釋魚、釋鳥、釋獸、釋畜19篇。《清史稿·郝懿行傳》高度評價該書:“訓詁同異名物,疑似意義,詳加辯論,疏通證明,故所造較晉涵(即邵晉涵)為深,高郵王念孫為之點閱,寄儀征阮刊行。元總裁會試時,從經義中識拔懿行者也。”《辭海》引用《爾雅義疏》條目甚多,稱郝懿行“長于名物訓詁考據之學”。郝懿行《爾雅義疏》有如下四個特點:注重目驗,較真求實。郝懿行研究《爾雅》,除了研究文獻之外,也很重視直接的觀察,反對從書本到書本。其曾言:“余田居多載,遇草木蟲魚弗知者,必詢其名,詳察其形,考之古書,以征其然否。今茲《疏》中,其異于舊說者,皆經目驗,非憑胸臆。此余書(即所著《爾雅義疏》)所以別于邵氏(即邵晉涵)也。”近代新文化運動杰出代表周作人在《記海錯》一文中稱:“郝懿行為乾嘉后期學者,所注《爾雅》其精審在邢邵(邢昺與邵晉涵)之上,《曬書堂文集》卷二《與孫淵如觀察書》(戊辰)有云:‘嘗論孔門多識之學殆成絕響,唯陸元恪之《毛詩疏》剖析精微,可謂空前絕后。蓋以故訓之倫無難鉤稽搜討,乃至蟲魚之注,非夫耳聞目驗,未容置喙其間,牛頭馬髀,強相附會,作者之體又宜舍諸。少愛山澤,流觀魚鳥,房涉蘨條,靡不覃研鉆極,積歲經年,故嘗自謂《爾雅》下卷之疏,幾欲追蹤元恪。陸農師之《埤雅》,羅端良之《翼雅》,蓋不足言。’這確實不是夸口,雖然我于經學是全外行,卻也知道他的箋注與眾不同,蓋其講蟲魚多依據耳聞目驗,如常引用民間知識及俗名,在別人書中殆不能見到也。”近代戲劇理論家齊如山在《回憶錄》中記載:“其實真正研究經學者,也永遠不會離開社會,如顧亭林為研究經學,各處去訪問,郝懿行著《爾雅義疏》,也多靠到各處實地調查。”以聲為主,因聲求義。郝懿行生活在乾嘉時代,“乾嘉學派”精音韻,使因聲求義這種傳統的訓詁原則發展成為一種成熟的訓詁方法。郝懿行作為這個時代的訓詁學家,自然深知訓詁聲音互為表里的道理,故在《爾雅義疏》中多用“就古音求古義”,堅持“以聲為主”之說,其在《再奉云臺先生論〈爾雅〉書》中提出自己的觀點:“懿行比來修整《爾雅》,竊謂訓詁以聲為主,以義為輔。古之作者《釋名》以聲代聲,聲近而義同,故《釋名》一部,為《爾雅》二部也。《廣雅》以義闡義,義博而文賅,故《廣雅》一部,為《爾雅》二、三部也。今之所述,蓋主《釋名》之聲,而推《廣雅》之義,一聲通轉至十余聲,是得《爾雅》十余部也。一義旁推至四、五義,是得《爾雅》四、五部也。以此證發,觸類而通,不似舊人疏義但鈔撮古書,以為通經,守定死本子,不能動轉。耽思旁訊,歲月漸深,研鉆穿穴,往往意外遘奇,方悟空山落葉,行跡可尋,正恐外間人尋不得耳。”郝懿行還言稱:“邵氏(晉涵)《正義》搜輯較廣,然聲音訓詁之原,尚多壅閡,故鮮發明。今余作《義疏》,于字借聲轉處,詞繁不殺,殆欲明其所以然。”口語方言,以今釋古。郭璞《爾雅注》的重要特色是用當時生活中的語言,也就是晉朝方言來解釋《爾雅》的古語古人。郝懿行為《爾雅》作注時,繼承郭璞注以今釋古做法,在解釋名物時,常常引用當時的方言口語和民間俗語。周作人在《野草的俗名》中言:“土俗語亦自佳,即古書中名義多自俗名出,注疏家亦多征引,若郝懿行的《爾雅義疏》最為顯著。”這樣只要簡單幾句話,就能使人一目了然。例如:釋獸:鼢鼠﹝郝疏﹞:“此鼠今呼地老鼠。”釋獸:鼬鼠﹝郝疏﹞:“今俗通呼黃鼠狼。”釋蟲:蜓蚞,螇螰﹝郝疏﹞:“今東齊人謂之德勞,或謂之都盧,揚州人謂之都蟟……順天人謂之夫爹、夫娘者也。釋蟲:吊死鬼兒﹝郝疏﹞:“按今此蟲吐絲自裹,望如披蓑,形似自懸,而非真死,舊說殊未了也。”釋魚:蜎,蠉﹝郝疏﹞:“今登萊人呼跟頭蟲,揚州人呼翻跟頭蟲。”引時賢說,不掠人美。郝懿行在《爾雅義疏》中大量引用同時代學者的見解,將其引為證據,提名姓氏,以示不掠人美;持不同意見者,則申述己意,以明辨是非。除了引用邵晉涵《正義》之外,其大量征引顧炎武、戴震、臧琳、王念孫、段玉裁、馬瑞臣等四十余位同時代學者之說。其中,引邵晉涵《爾雅正義》30多條,引段玉裁20多條。郝懿行經常與妻子王照圓進行商討,《爾雅義疏》中引用王照圓的見解6條。《爾雅義疏》還糾正了郭璞等古人訓詁學家的一些錯誤。例如:《爾雅·釋訓》:“矜、憐、撫,掩之也。”郭璞注:“撫掩猶撫拍,謂慰恤也。”郝疏指出:“憮作撫掩乃古字通借,郭氏望文生義,以為撫掩猶拍,失之矣。”《爾雅·釋言》:“葵,揆也。”郭璞注:“《詩》曰‘天子揆也。’”郝疏指出:“揆者,《說文》云‘葵也。’按此雖本《爾雅》,但《爾雅》本為解經,經有葵字,乃揆之假借,故此釋云‘葵即揆也’,亦如‘甲,狎’、‘幕,暮’之例。至于《說文》本為訓義,不主假借,當言‘揆,度’而言‘揆,葵’,則義反晦矣。疑此許君之失也。”除此之外,對《爾雅·釋名》等書也有一些中肯的批評。《爾雅義疏》一直深受學人尊崇。清朝著名學者宋翔鳳、國學大師黃侃等對郝懿行《爾雅義疏》給予高度評價。宋翔鳳《〈爾雅義疏〉序》云:“《爾雅》二十篇,則訓詁之淵海,五經之梯航也。然至唐代,但用郭景純之注,而漢學不傳。至宋邢氏作疏,但取唐人《五經正義》綴緝而成,遂滋闕漏。乾隆間,邵二云學士作《爾雅正義》、翟晴江進士作《爾雅翼郭》,然后郭注末詳、未聞之說皆可疏通證明,而猶未至于旁皇周浹,窮深極遠也。迨嘉慶間,棲霞郝戶部蘭皋先生最后成書,其時南北學者知求于古字古言,于是通貫融會,諧聲、轉注、假借,引端竟委,觸類旁通,豁然盡見。且薈萃今古,一字之異,一義之偏,罔不搜羅,分別是非,必及根原,鮮逞胸臆。蓋此書之大成,陵唐躒宋,追秦、漢而明周、孔者也。翔鳳昔在嘉慶辛未滯跡京邸,始識先生。時所纂《山海經箋疏》不涉荒怪,而惟求實也,已行于世。《爾雅》則未卒業,一官不達,九原難起。”黃侃《黃侃論學雜著·爾雅說略》盛贊《爾雅義疏》:“郝疏晚出,遂有駕邢(邢昺)、軼邵(邵晉涵)之勢。今之治《爾雅》者,殆無不以為啟辟門戶之書。”晚清重臣李鴻章在《李鴻章家書》稱:“言訓詁者,以《爾雅》為宗。古書惟郭注邢疏,至本朝而邵二云之《爾雅正義》、王懷祖之《廣雅疏正》、郝蘭皋之《爾雅義疏》,皆稱不朽之作。”
作者:125.210.239.* 發表時間:2022-05-21 22:10:55
學識淵博 海內推崇郝懿行終生宦海沉浮,自守廉介,皓首窮經,躋身古代著名經學家、訓詁學家行列;其嗜學不倦,著書立說,成績斐然,留下豐富的文化遺產,深受世人稟仰。清苦終老,學識淵博。郝懿行的人生,在著述方面是幸運而順利的,但在家庭生活和仕途上卻充滿著許多不幸與坎坷。其自28周歲起至42周歲,家庭處于多事之秋,先是兒子郝毓麟夭亡、前妻林氏病故,接著幼弟又殤,30周歲時續娶王照圓為妻,夫婦以詩唱和,感情甚篤。數年后母親謝世,女兒郝英、兒子郝壽恩又相繼死于天花。這期間,其曾參加丙午決考,拔為第一,為齊魯冠,以優貢生入太學。后又赴濟南鄉試,中舉人。但此后在科場上四次會試落第。郝懿行這段經歷表明,在清朝以八股文取士的情況下,試圖以經學獲取功名絕非易事。郝懿行42周歲參加己未會試,正值清政府大臣朱珪、阮元為正副考官,選拔一批經學之士,方以精于經學及第。郝懿行中進士后,更加酷愛讀書,勤于著述。正如其在《勵志》詩中云:“五日不讀書,筋力欲衰老。十日不作文,心思已枯槁。常恐名不立,青春去人早。鉛槧無虛陳,經訓恣搜討。況偕素心人,疑義相與考。偶然窺新境,郎若睹清昊。孜孜入編記,日久成初稿。敢云希古人,亦曰敦宿好。”郝懿行對宦海沉浮比較冷淡,20余年才遷一官,終身致力于古典文獻的整理與研究,終于做出了卓越貢獻。其《自遣》詩中有自己內心的真實寫照:“吏隱何須更買山?倦游權作鳥飛還。猶頗善飯寧言老,得少攤書莫等閑。懶性解衣愁應客,寒門非債喜長關。蕭然半日無酬對,開卷心恬已破慳。”郝懿行移居海岱門東之齊魯會館后,因官俸微薄,經濟困頓,貧病交集,曾一日三餐減為兩餐。為醫貧,遂設館授徒,但因生徒寥寥,窘況難轉。即便如此,郝懿行仍不改初衷,奮發著述立說。其在《證俗文述首》中言:“余年在逾立,始有志乎讀書。資性遲鈍,日裁數十行,能倍諷者裁百余言。及浹辰之閑,忽忽如夢,彼百余言已忘其半。更閱一時,半者又忘。偶復追憶,宛如隔世。今齒將及艾,前志不遂,良可于邑,日月不貸人,一的之愚,恐終不復能為我有也。近六七年來,偶有所得,用紙札記,藏弆遂多。今檢其紙有破損者,雨濕者,煙熏者,紙尾細書不可辨者。乃者涒灘之歲,稍欲收拾散亡,集而錄之。作噩之年,乃能粗就分別部居,令不雜廁,凡為十九卷。”郝懿行63周歲時,奉旨補缺,任戶部江南司主事;69虛歲病逝于京城齊魯會館。其一生著述雖多,身后卻很凄涼,家里除了圖書古籍別無它物,王照圓連為丈夫舉葬的錢都沒有,只得向友人求借銀兩,與其子郝云鶴千里迢迢扶柩將其歸葬于棲霞祖塋中。清朝著名數學家、同鄉牟庭得知郝懿行死后無錢舉葬、夫人羈留京邸老無所依的凄苦境況,在《郝公蘭皋墓志銘》里多感嘆激憤之辭:“古云金滿籝,不如遺一經。今日抱書編,不如一囊錢。平生但信古人言,哭死方知事不然。不可生無書,那可死無錢。嗚呼!古人一暝百不見,長使今人淚如霰。”蘭皋學派,精于訓詁。郝懿行平生不輕與人結交,卻注重從選擇交友中取得學術上的幫助。中進士前,其與牟庭來往密切,應試往返常同行,所寫文章多請牟氏過目。進士及第后,與經學家張聰咸、胡培翚、胡承珙等人為友,常相聚首,切磋經義。還與阮元、王引之、孫星衍、張澍、藏庸、陳壽祺、錢儀吉等社會名流常往來或通書信,后與其中同道者創立了學術上的“蘭皋學派”。“蘭皋學派”即以郝懿行號“蘭皋”為名。其主要代表除郝懿行外,還有孫星衍、王引之、陳壽祺、臧庸、馬瑞辰、鄧顯鶴、牟庭等。孫星衍,江蘇武進人,清朝著名經學家。著有《周易集解》《寰宇訪碑錄》《孫氏家藏書目內外篇》等。王引之,江蘇高郵人,清朝著名訓詁學家。著有《經義述聞》《經傳釋詞》等。陳壽祺,福建侯官人,清朝著名儒學家。著有《五經異義疏證》《尚書大傳定本》等。臧庸,江蘇武進人,清朝著名考據學家。著有《拜經日記》《拜經堂文集》《孝經考異》等。馬瑞辰,安徽桐城人,清朝工部郎中。著有《毛詩傳盞通釋》等。鄧顯鶴,湖南新化人,清朝著名文獻學家。著有《種草堂初集》《相思草》《北上集》《資江耆舊集》《沅湘耆舊集》等。牟庭,山東棲霞人,清朝著名數學家。著有《同文尚書》《楚辭述芳》《投壺算草》《帶縱和數立方算草》《周公年表》等。“蘭皋學派”繼承了“乾嘉學派”傳統,長于名物訓詁和考據,終于自成一家,成為特點突出、著作繁多、成就斐然的一個代表性學派。學術成就,海內推崇。郝懿行的著作,生前多未刊行,其中,《爾雅義疏》以抄本形式在學者間廣為流傳;去世后,其妻王照圓“歸里,整理先生遺書,以求彰顯于世。”至其孫郝聯薇任順天府(今北京)東路同知時,將收存原稿編為《郝氏遺書》刊行。1881年(清光緒十年),順天府尹游百川奏呈郝懿行所著《春秋說略》《春秋比》《山海經箋疏》《爾雅義疏》等,上諭:“前據順天府尹游百川呈進,已故戶部主事郝懿行所著書四種,當交南書房翰林閱看,據稱郝懿行學問淵博,經術湛深。嘉慶年間,海內推崇。所著《春秋說略》《春秋比》《山海經箋疏》《爾雅義疏》各書精博邃密,足資考證,所進之書,即著留覽。”郝懿行在學界的影響廣泛而深遠。近代著名革命家、思想家、國學大師章太炎,曾在日本神田大成中學發起成立“國學講習會”專門講解其《爾雅義疏》;現代文學奠基人、文學巨匠魯迅,曾經在其回憶性散文《阿長與〈山海經〉》中記載過郝懿行的作品《爾雅義疏》,并將其《蜂衙小記》《燕子春秋》《海錯》等三部著作輯校整理;現代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胡適,贊賞《爾雅義疏》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好書。郝懿行的《爾雅義疏》問世以來,對它的研究一直不斷,直至當代一些大學碩博論文,均將郝懿行與其《爾雅義疏》作為研究對象,一些工具書如《辭海》等引用《爾雅義疏》甚多。郝懿行傾盡畢生心血著述,在整理中國古典文化方面做出了卓越貢獻,終成一代大師。其著作“精博邃密、足資考證”,多部著作輯入《四庫全書》而彪炳史冊。2020年7月,郝懿行被評為“煙臺市十大歷史名人”之七(按歷史年代排序)。
作者:125.210.239.* 發表時間:2022-05-21 22:12:09
山東煙臺走出的大清才女王照圓 62歲整理丈夫遺著王照圓(1763-1851),字婉佺,福山人。她6歲喪父,在母親的教誨下開始讀書,先讀《孝經》,12歲讀《毛詩》,有很好的悟性,聰明過人,博涉群書,常以“平生要做校書女,不負烏衣巷里人”的詩句自勉。20歲即有著述《葩經小記》。1788年,她25歲與郝懿行結婚,夫妻志同道合,共同著書,常以詩詞唱和。郝懿行(1757~1825),字恂九,號蘭皋,山東棲霞人,清嘉慶年間進士,為清代著名學者,訓詁大師。郝懿行一生治學,著作甚豐,計有《爾雅義疏》、《春秋說略》等三十余種,均收在《郝氏遺書》里,流傳于世。1788年秋,郝懿行去濟南應試中舉,王照園當即吟詩兩首回贈丈夫。其一云:“小試文場久擅名,矮廬一人倍經營。案頭揮筆風添勢,夜半構思月助明。花結錦成人易懶,云飛露白馬登程。如君折得蟾宮桂,自爾方山聽鹿鳴。”鼓勵丈夫不要驕傲,再接再勵。她既是郝生活上的伴侶,又是其學問上的諍友。與郝評經論史,遇觀點相抵牾時,每常爭論竟日。有“高郵王父子(王念孫與子王引之),棲霞郝夫婦”之稱。清嘉慶四年(1799年)郝懿行考中進士,授戶部江南主事,其時王照圓36歲,陪同丈夫赴任。王照園為人賢達,隨夫進京后,同當時的文人、學者廣泛交往,并受到尊重。曾為尚書阮元題詩“齊名積古從公定,室有藏書是母留”,阮元依句改居室“續古齋”為“積古齋”。到40歲以后,王照圓更致力于《詩經》的注釋,同丈夫一起切磋考訂,天天以問答的形式,寫出兩人對《詩經》的新解釋,最終積成《詩問》七卷刊行傳世。清道光五年(1825年)郝懿行去世。郝懿行雖中過進士,但宦途不顯,以戶部主事這樣一小京官終其身。著述雖多,身后卻很凄涼。牟庭為他寫的《墓志銘》里說,郝懿行“死后無錢舉葬,夫人欲歸原籍不能,羈留京邸,不知所依”,境況凄苦如此。當年王照圓已62歲,她回歸故里后,專心整理郝氏遺著。可以說,郝懿行的著作中,處處都有王照圓的心血。王照圓自己的著作有《列女傳補注》、《列仙傳校正》、《夢書》、《曬書堂閨中文存》多種,《列女傳注》是東漢女史學家班昭注釋《列女傳》的著作,其書早已佚失。王照園遵母遺命,為《列女傳》作補注,完稿后,又經郝懿行訂正,成書《列女傳補注》8卷。《列仙傳》是我國流傳下來的第一部神仙小說,今傳2卷本,以清王照園《列仙傳校正》校異正訛,在諸本中最為精善。她的文字如行云流水,見地多有細致入微處,當代人稱有清第一才女。郝懿行(1757年至1825年),字恂九,號蘭皋,山東棲霞人,清嘉慶年間進士,為清代著名學者。據《清史列傳》記載,郝懿行為人廉政自守,樸訥少言,非素知老友,常相對終日不發一語;若遇同好,談經論義,則喋喋終日不倦。其住宅簡陋,生活儉樸,把一生精力耗于研讀和著述中。“得來俸錢,輒以買書”,“展篇執筆,恒自深夜過四更”。夫人王照圓說他:“蘭皋君子,考訂篇籍,日月浸尋,著作等身。”郝懿行幼年時并不聰敏,長到10歲尚不能背誦毛詩,因此挨過父親的巴掌。但到后來,心竇頓開,全力攻讀經書,寒暑不停,達到了心醉的程度,學業飛速長進。郝家在棲霞算得上名門旺族。遠在晉朝時候,就出過名叫郝隆的大官。郝隆是飽讀經書之人,談起學問,滿腹經綸,滿口珠璣,但他生性怪僻,讓人莫測高深。一日,正值陽春時節,麗日和風,百花盛開,處處蝶飛燕舞,又是一年好光景,家家戶戶忙耕種,婦女們則傾箱倒柜,把大人孩子的衣服擺到太陽下曬,讀書人更忙,此時書可以不讀,文章可以不寫,也要抓住時機把書籍抱到太陽底下好好曬一曬。所以有這樣一句民謠:陽春四月人人忙,念書的秀才忙斷腸。郝隆在此一方,算得上大讀書人了,但他卻不忙,放著一架一架經書不動,只搬出一把椅子,放到太陽底下,自己從容地解開衣襟,露出油光光的肚子,悠然地往椅子中間一坐,兩眼一瞇,曬起肚皮來。大家覺得奇怪,忙問:“大人如此模樣,是在做什么?”郝隆閉目答道:“曬書。”這段佳話在古書中有詳細記述,恰恰被好讀書的郝懿行看到了,他大為震動:這分明是說祖上的書全裝在肚子里了。由此郝懿行悟出了一個道理:家有藏書固然重要,若能把書讀到肚子里方可成為大學問家。從此,郝懿行把自己的堂號叫做“曬書堂”,以此牢記先人的治學精神,并勉勵自己和后代,不圖空有書籍,但求有學問。據記載,郝懿行曾經與其父郝培元談及“命運之說”,郝懿行說:“命不可強,許多事很無奈,何如安心讀書,新奇之書悅目,義理之味養心,不奔走而勞形,不憂戚而役志,面擁百城,心醉六經亦云樂矣。”可見,作為學問家的郝懿行,讀書對他來說是至上的樂事! 名副其實的“雙蓮書屋”郝懿行讀書和教授弟子的書屋叫“丸嘯齋”。丸嘯齋不大,卻處處窗明幾凈,經籍滿堂。幾個弟子個個眉清目秀,勤于攻讀。郝懿行師徒在一起或授課,或誦讀,或玩棋,或練字,高情雅志,意趣無窮。丸嘯齋外另有一番情趣,冬有竹梅相映,春有桃李盛開,最有趣的還是院中養著的一缸荷花,每當夏天來臨,它則冒出箭葉,待其于葉叢中擎出粉蕾,一朵朵開放的時候,錯錯落落,儀態萬方,讓師徒們甚是喜愛。一年夏天,這缸荷花早早地張開了碧葉,綻放了花蕾,然而這次卻與往年不同,在數朵荷花中,有一支是兩朵連在一起的,分明是一朵“并蒂蓮”。并蒂蓮在棲霞這樣的北方山區十分少見,丸嘯齋開了并蒂蓮,在郝家上上下下引起了轟動,郝懿行更覺得是個吉祥之兆,他心中藏著激動,揮筆寫下了“雙蓮書屋”四個大字,從此,“丸嘯齋”改成了“雙蓮書屋”。從古以來,人們就把并蒂蓮比作美滿婚姻,加以描畫和歌頌,常常被繡在枕頭上,或描于紗帳上,以寄托人們的愿望。這并蒂蓮的開放,果然是個好兆頭,不久,郝懿行便與福山才女王照圓成了婚,真正圓了“并蒂”夢,“雙蓮書屋”更有意義了。 挑燈最喜親風雅王照圓并非郝懿行原配夫人,郝懿行原配林夫人去世后的次年,即1787年冬,郝、王成婚。王照圓(1763年至1851年)從小聰慧過人有文才,曾同郝懿行同師于福山名士王古村先生,是志同道合的“同學”。郝懿行與王照圓成婚這一天,佳賓云集,高朋滿座,好不熱鬧,那些鬧洞房的直到夜闌更深還潛于窗外,等著聽新郎新娘的悄悄話。大家等了好久,首先聽到了王照圓的聲音,她笑瞇瞇地看著新郎吟道:“千里良緣彩線牽,三冬谷旦結團圓,挑燈最喜親風雅,先說周南第一篇。”四句詩吟罷,令郝懿行激賞不已,連忙以四句相和。誰想新娘此刻更是興致上來,馬上又是四句送來,新郎連忙答還。這樣一來一往,字字句句如同金石珠玉,二人笑聲陣陣,直把那些聽房的給聽呆了。半天,見新娘站起來拿起酒杯,滿滿斟了一杯酒,放到碗中的熱水中,對丈夫說:“愿與夫君賽詩,酒熱詩成,否則,罰酒一杯。”說完,愿自己先吟。她沉吟片刻,一首立就。而郝懿行卻推敲未穩,被罰了一杯。此招,著實令郝懿行吃了苦頭,最后不得不發出“自慚鈍拙”的感嘆。此后五日,郝懿行出于對妻子的佩服,拿出所輯八世祖郝晉的《丸嘯齋集》,請為校對。妻子并不推讓,展卷校閱,“輒為更定八字”,從此,一對新人,析難解疑,如師如友。 “生有書”而“死無錢”郝懿行雖中過進士,但宦途不顯,以戶部主事這樣一小京官終其身。郝懿行一生治學,著作甚豐,計有三十余種之多,均收在《郝氏遺書》里,流行于世。其心力尤瘁于《爾雅義疏》一書,直至臨終前才完成。道光五年郝懿行在京師寓所病逝,其子郝云鵠扶柩將其歸葬于棲霞祖塋中。郝懿行一生著述雖多,身后卻很凄涼。同鄉牟庭在為他寫的《墓志銘》里說,郝懿行“死后無錢舉葬,夫人欲歸原籍不能,羈留京邸,不知所依”,境況凄苦如此,故牟庭的感嘆多激憤之辭,曰:“古云金滿籝,不如遺一經;今日報書編,不如一囊錢。半生信古人言,哭死方知事不然。不可生無書,那可死無錢。”王照圓在丈夫病故后鮮于外界交往,歸故里閉戶終日埋首整理丈夫的遺書,事跡無從稽考。據《郝蘭皋夫婦年譜》記載,卒于咸豐元年,享年頗高。郝懿行、王照圓的遺書由他們的孫子郝聯薇陸續付梓,使郝、王夫婦的著作彰顯于世。
作者:125.210.239.* 發表時間:2022-05-21 22:14:24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