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221828次
3人
6個
70個
704人
80部
http://www.docin.com/p-45503012.htmlhttp://www.docin.com/abb233艾姓源流和現狀研究(第七稿)由艾東堯先生撰寫大家可以任意下載無病毒,共有149頁內容全面詳細,供大家修改有建議再告知艾東堯先生。艾東堯 <ady121@163.com>
作者:艾氏 回復:26 發表時間:2010-03-10 09:11:11
經分析,上述兩處的君瑜是同一人。其根據有二,一是籍貫相同,都是江西永豐;二是,活動年代相吻合,君瑜若于1099年中進士,郡守已知其名,此后郡守聞知君瑜孝順母親,便奏報朝廷,約于1108年下詔令其回家。兩文的要旨不同,各取所需,《艾氏原始》記其功業,而《中國人名大辭典》記其孝道。本文則合二為一,既記其功業,又記其孝道。但是,還有一個問題尚未解決:其胞兄君潮生于宋祥符2年(1009年),君瑜若于1099年中進士,設此時30歲左右,則君瑜生于1069年前后,兄弟二人相差60來歲,不大可能。君瑜中進士的時間似應在1040年前后;君瑜若于1040年中進士,則距1108年近70年,也不大可能。或許有兩個君瑜,待到永豐查閱族譜后方可確定。2009年4月16日到永豐縣八江鄉華溪艾家村查閱《永豐艾氏十修大成族譜》,該譜書詳細地記載了襄公的生平事跡:“襄,字君瑜,號樂天,宋祥符5年(1012年)3月15日生,寶元2年(1039年)進士,任鄂州司戶。據邑志記載:性至孝,母疾,割股和藥以進,遂愈。母喪,廬墓3年,哀毀逾禮,服除不改。監司郡守以事聞,上嘉之,命復其家。皇祐5年(1053年)7月16日歿。”這說明“兩處的君瑜是同一人”的推論是正確的,但是《艾氏宗譜?艾氏原始》關于君瑜中進士的年代和《中國人名大辭典》關于君瑜為其母守墓的年代都是錯誤的。這也是一種巧合,如果有一處是正確的,我便無法得出“上述兩處的君瑜是同一人”的推論。用其兄君潮生于宋祥符2年(1009年)6月12日相印證,譜書的記載無疑是正確的,故先賢名錄中君瑜的生平事跡以譜書的記載為準。注21:慶長、慶增兄弟可能是欽文的孫子《至順鎮江志》19/23記載,南宋名醫艾欽文之子謙是舉人,其二孫皆中進士。沒有注明二孫的名字。《至順鎮江志》18/16記載了慶長和慶增兄弟的生平事跡,兄弟二人皆進士,沒有注明二人之父和祖父的名字。經過分析,本人推斷,艾欽文的兩個孫子可能是慶長和慶增兄弟。其理由有三:一是按欽文、謙、慶長和慶增兄弟活動的年代看,似是祖孫三代人;二是慶長和慶增兄弟同是進士,滿足欽文“二孫皆中進士”的已知條件;三是欽文的籍貫為京口(今江蘇鎮江市),其子謙的籍貫為丹徒(今鎮江市),慶長和慶增的籍貫為金壇(今江蘇金壇縣)。雖然他們的籍貫從表面上看各不相同,欽文及其子謙的籍貫為鎮江府,慶長和慶增兄弟的籍貫為金壇縣,但是,當時金壇縣隸屬鎮江府,也可能是不同作者在寫籍貫時選擇了不同級別的地名,前兩人的籍貫選取了府級地名—京口或丹徒(均為鎮江府治),而慶長和慶增兄弟的籍貫選取了縣級地—鎮江府金壇縣,實際上他們可能都是鎮江府金壇縣人;也可能是他們都是鎮江府人,慶長和慶增兄弟后來遷徙到了金壇縣,遂為金壇縣人。上述分析是否符合實際情況,慶長和慶增兄弟到底是不是欽文的孫子?有待進一步研究。2009年10月19日在鎮江市地方志辦公室查閱《至順鎮江志?郡縣表》獲悉,金壇縣在宋朝時隸屬鎮江府,而今歸常州市。故在鎮江市沒查到《金壇縣志》,只好再到常州市查閱《金壇縣志》。《金壇縣志》記載,金壇籍人士在歷代科舉中登第者228人,其中竟無慶長和慶增兄弟二人。試圖通過查閱《金壇縣志》了解慶長和慶增兄弟二人的更詳細情況,以弄清他倆是否是欽文的孫子的意圖落空了。不過,在《至順鎮江志》中查到了慶增之子去病的生平事跡:“仕宋承信郎,鎮江府節制司準備差遣。歸附(元朝)初,授西津巡檢,掩骼埋胔以千計;道旁病鋨者,給以粥、藥,全活甚眾。遷金壇、溧陽、武康主簿,除承事郎、衢州路龍游縣丞。子堅,試郡曹,大德丁未歲饑疫,奉府檄賑饑民,瘞(掩埋)遺骸,具著勞績。授丹陽縣儒學教諭,以父蔭入仕。”從去病對“道旁病鋨者,給以粥、藥,全活甚眾”和其子堅“奉府檄賑饑民,瘞(掩埋)遺骸”分析,父子二人似都會醫術,好像是名醫欽文的后代。在上述三條理由的基礎上,又增加了一條理由。由此推斷,去病之父慶增兄弟是欽文的孫子的可能性很大。究竟是否?希望他們的后裔出面予以澄清。注22:〈艾氏原始〉考證江西修水征村艾氏宗族于明崇禎四年(1631年)修成的《艾氏宗譜(四修)》轉載的《艾氏原始》是一篇記述艾氏源流的重要文章,因無作者名和成文時間,不知為何人在何時寫成,特作如下考證:1、作者:應是江西永豐艾氏宗族后裔,其活動年代與先賢艾樸(號陽溪)同時或稍晚些,明嘉靖41年(1562年)至萬歷19年(1591年)間,是其主要活動時期。2、成文年代:從文章的內容可以推斷出大致成文年代。該文記述的人物中,湖南平江艾穆是最晚者,該文未記載穆公于明萬歷19年(1591年)擢升右僉都御史的事跡,說明該文寫于1591年之前;記載了穆公于萬歷11年(1583年)“累官至光祿寺少卿”,說明該文寫于1583年之后。可以斷定該文寫于1583—1591年期間,距今已有400多年。3、該文的重要價值3-1、歷史價值該文記載了39位永豐艾氏先賢的功業,入選本文歷代先賢名錄者31位,其中23位是史書和其他資料中查不到的,約占歷代先賢總數182人的12.6%。永豐艾氏宗族及其外遷后裔所出歷代(唐、宋、元、明、清)先賢名列艾氏各宗族之首,其中永豐縣35,米脂縣25,還有平江的艾穆和上海川沙的可久,共62人,約占艾氏歷代先賢總數182人的34%。(見編者按)該文還簡要記載了該宗族自北宋中期(1068年)至明萬歷19年(1591年)500多年間的遷徙情形。僅以上兩點可見,該文在記述艾氏源流方面填補了史書的空白,保存了一支重要艾氏宗族—以中庸公為始祖的永豐一都艾氏宗族的歷史資料,記載了這支艾氏宗族自宋朝中期(1068年)至明朝萬歷19年(1591年)500多年間的遷徙情形和39位先賢的功業,其重要歷史價值可見一斑。2009年4月16—17日,我到永豐縣八江鄉華溪艾家村調研,認真地查閱了《永豐艾氏十修大成族譜》,31位入選本文歷代先賢名錄者,只有修、文學、南畝3人未查到,但新增了5人:元2、繼、潮2、子仁、翰,也許遺漏的3人是新增的5人中同人異名者。這說明《艾氏原始》確實是一篇有重要價值的歷史資料,而且,其作者應是江西永豐艾氏后裔,因為外宗族的人是無法看到《永豐艾氏族譜》的,也就是說,是無法知道這39人的生平事跡和族人遷徙情形的,因而是不可能寫出《艾氏原始》的。不知以海清公為始祖的修水艾氏宗族是如何得到《艾氏原始》一文的?為了避免同人異名者重復出現,決定以《永豐艾氏十修大成族譜》為準,在“歷代先賢”中加進元2、繼、潮2、子仁、翰5人,刪除修、文學、南畝3人。3-2、現實價值該文記載了永豐艾氏宗族后裔的遷徙情形,為其外遷后裔尋根問祖提供了重要線索。有為在《陜北米脂艾氏宗族史略?艾氏姓源考略》中稱,米脂“小艾”始遷祖旺公原名賀老二,原籍安徽,為避仇人殺害逃至山西,后見米脂風情地貌俱佳,遂落籍米脂。我曾打算在“艾姓起源”一節中單列一支:“賀改艾”。當我讀到“景泰三年,一枝問追(遷)陜西米脂”時,尤其當讀到“又據陽溪公寄永宗派云:徙陜西派希淳,嘉靖中進士,兵部侍郎;杞,嘉靖中進士,副使;梓,嘉靖武進士,總兵”時,如獲至寶,激動異常。我之所以如此興奮,是因為這一信息是可靠的,以這一信息為線索便可弄清米脂“小艾”的源流。陽溪公即本文“歷代先賢”名錄中的艾樸,與希淳公是同年進士;陽溪公以縣令擢河南道監察御史,后升十三道總都御史,與希淳公同為朝廷大官,又是同宗宗親(陽溪公為中庸公第21世孫,希淳公可能是中庸公第22 世孫),兩人一定是好朋友。上述信息肯定是陽溪公從希淳公口中得知。希淳公是米脂艾氏第4代裔孫,從始遷祖旺公到希淳公之間只相隔2代,旺公約歿于1488年,希淳公生于1514年,兩者只相隔了26年,到希淳公于1531年中舉,也只相隔43年,希淳公對其曾祖父的生平和來歷等雖不能說是了然于胸,但應該是相當清楚的,他提供給陽溪公的信息應是準確無誤的,是相當可靠的。而且,文章中提到的“景泰三年”,即1452年,與有為在《陜北米脂艾氏宗族史略?艾氏人口與遷徙》中所說“旺公于1465年入籍米脂”基本相符,期間的13年為旺公從永豐到安徽,自安徽遷山西,再從山西徙米脂所花的時間。陽溪公歷任河南道監察御史、十三道總都御史,他在1566年(梓任總兵的年份)后寫信回老家永豐,向與米脂艾氏宗族同一支派的永宗派報告了從希淳公口中得到的信息。《艾氏原始》的作者將這些信息寫進了文章之中。我看到這條信息后,便打算去永豐調研,并托東鄉縣經貿委主任艾國平與永豐縣經貿委聯系,請他們幫助尋找艾氏宗親,可惜未能如愿。我一回到沈陽立即給有為寫信報告了這一喜訊,因為我知道,有為知此信息后會比我更高興。如果找到永豐艾氏宗族后裔,只要查閱老譜書,找到永宗公支派,即可弄清陜西米脂“小艾”的來龍去脈。到那時,有為就會重寫《陜北米脂艾氏宗族史略?艾氏姓源考略》。我早已給永豐縣地方志辦公室和艾氏宗親去信,可惜至今(2009年3月底)未見回音。弄清米脂艾氏宗族與永豐艾氏宗族的淵源關系是我二赴江西調研的重點之一。2009年4月16-17日,我認真地查閱了《永豐艾氏十修大成族譜》,遺憾的是,既沒有查到陽溪公寄永宗派的信,也沒有查到《艾氏原始》一文。我當時想,于1583—1591年之間修成的《永豐艾氏族譜》應該刊登《艾氏原始》一文,也有可能收錄了陽溪公寄永宗派的信。我期望看到盡可能早的老譜書,可是于1998年參加過續譜的月啟說,不知哪里保存有老譜書。所幸的是,查到了《艾氏原始》中提及的一個人:永宗。譜書記載:君琠公派下總第19世(中庸公第17世孫)復安,生于明洪武15年(1382年),生子一:貞保;貞保生子一:永宗,生歿葬缺。永宗以下沒有傳人。按每兩代相隔25年計,永宗當生于1432年前后,到問追于1452年遷米脂時20歲左右。按年齡分析,也許旺公、問追同永宗是堂兄弟,同為中庸公第19世孫。《艾氏原始》中提及的另一個人名問追,沒有查到此人,但中庸公第19世孫中有多名以問字為班輩的人,如《永豐艾氏族譜(七修)》主編名問仁,說明“問追”其人是存在的,只是沒有收入譜書中。永宗和問追都是中庸公第19世孫,是同一支派兄弟。也許旺公兄弟中一人名問追,一人名永宗;也許為躲避仇人耳目,永宗或問追改姓易名,對外聲稱姓賀名旺,對內仍姓艾卻名旺。問追、永宗、旺公已外遷,與老家失去了聯系,老家修譜時無法將他們收入譜中或者生歿葬缺。如果說能夠從修水《艾氏宗譜》中找到《艾氏原始》的話,那么只有從1583—1591年間修成的永豐譜書中才有可能找到陽溪公寄永宗派的信。這封信是確定米脂艾氏宗族與永豐艾氏宗族淵源關系的最直接證據。期望永豐艾氏宗親,尤其是西房子孫盡最大努力找到盡可能早的老譜書,查到陽溪公寄永宗派的信。只要找到這封信,米脂艾氏宗族與永豐艾氏宗族淵源關系就會迎刃而解。如果查不到這封信,則寄希望于查到外遷名錄中有問追或旺公等人的名字。令我不解的是,沒有查到1583—1591年間的族譜序言,第四修在1501年,第五修為1745年,其間相隔了245年。對于人才輩出、歷代人才濟濟的永豐艾氏宗族來說,相隔245年才續修族譜是令人難以理解的。查閱樸(陽溪)公世系錄時發現,不僅樸公的生平事跡十分詳盡,而且畫有樸公肖像,這不像是樸公去世后150年的人所為,而是與樸公同時或稍晚的人所為。據本人推測,永豐艾氏在1583—1591年間續修了族譜,與此同時撰寫了《艾氏原始》一文,《艾氏原始》是族譜首卷中的重要文章,族譜主編可能就是《艾氏原始》的作者。2009年3月10日收到湖南平江艾氏第27世孫隆輝發來的郵件,文中說,該宗族源流曾有混淆,一說是中庸公后裔,一說是海清公后裔。《艾氏原始》極有助于弄清該宗族源流的真相。據我對《艾氏原始》和先賢穆公撰寫的《熟賓公傳》綜合分析,平江艾氏應是中庸公后裔。編者按:湖南平江艾氏已確認本宗族是永豐艾氏外遷后裔,陜西米脂艾氏和上海川沙艾氏是否確是永豐艾氏外遷后裔,尚未得到這兩個宗族的回應,有待進一步研究。2010年1月18日重讀張正明先生撰寫的《重修艾氏家譜序》,序中轉述了《艾可久墓志銘》中的一段話: “艾之先,家江西撫州。自明初而別,一徙陜西米脂,一徙江蘇松江北郭,其地因名艾家橋,是為始遷祖舟梩公。”由此段話可知,可久公認定陜西米脂艾氏宗族與上海川沙艾氏宗族是同宗,祖籍同為江西撫州,但未說明是否是永豐艾氏的外遷后裔。《艾氏原始》寫于1583—1591年間,先賢樸(陽溪)公還在世,《艾可久墓志銘》寫于可久公去世時的1593年或1594年,二者成文前后相距不到十年,二文所記載的史實應該符合當時的真實情況。將《艾氏原始》關于陜西米脂艾氏和上海川沙艾氏是永豐艾氏外遷后裔的介紹與《艾可久墓志銘》中的這一段話聯系起來分析,基本上可以認定陜西米脂艾氏和上海川沙艾氏是永豐艾氏的外遷后裔。究竟是否,最終應由陜西米脂艾氏、上海川沙艾氏和江西永豐艾氏確認。為了便于永豐艾氏外遷后裔尋根問祖,將我從《艾氏原始》中摘錄的一部份附于后。附件:《艾氏原始》摘錄及注釋“艾氏出春秋時艾孔之后。孔仕齊為大夫,食邑于艾,遂為艾氏。后分二派,一自隴西,一自成都。其在永豐滑石,分吉水、新淦、樂安、臨川者,成都派也(注解1)。滑石中庸公者,以貲雄,稱十萬公,諱正己。五季間,由隴西徙永豐一都滑石灘,遂家焉(注解2)。生四子,列為東西南北四房。長沖霄,東房祖,傳25世內,諱宗,任東平教授,遂家焉,后徙上海(注解3)。次沖虛,西房祖,生五子:長夭,次君潮,居滑石灘后,景泰三年,一枝問追(遷)陜西米脂;三君瑜,生三子,次廣,居冷陂,后十世內一枝徙浙江定海,即今虎山派,一枝徙平江,十九世內,又一枝徙平江;四君珪,生三子:長憲,元祐庚午徙新淦漸源;五君琠,生一子,曰宣,虔化令,熙寧中徙樂安望仙源。三沖和,南房祖,子孫居永豐一都南房。四沖漢,北房祖,子孫居一都江口。至考歷代簪纓,則東房子孫泰伯(注解4),天禧中鄉薦,京山令;召伯,臨川教授;觀,祠部郎中;修,新淦教授;遵,虞部郎中;震,至和進士,衡山令;宗,太平教授;琠,紹圣進士,常山令;文學,隆興中韶州刺史;龍,大觀己丑進士。西房子孫君潮,慶歷中拜大理評事,遷嶺南節度使,銀青光祿大夫,御史中丞,上柱國…… 璧,治平進士,保昌令;襄,字君瑜,元符己卯進士,鄂州司戶;憲,嘉祐進士,洪州團練使…… 節,紹興進士,翰林直學士、承正郎;居中,紹興進士,宣城令;益,嘉定進士,虞部郎中;養蒙,淳熙進士…… 惟有,紹興進士…… 南畝,進士,知縣…… 廣,永樂乙未進士,選翰林庶吉士,改授給事中,差廣東巡撫,升大理寺副…… 樸,號陽溪,嘉靖乙未進士,河南道御史。南房子孫君琦,慶歷進士,漢陽令。北房子孫沖漢,天圣中登科,官司戶;公立,熙寧中進士,嘉興令;國泰,紹興中進士;麟,嘉定中進士,山陰令 …… 必正,進士;應,嘉定中進士,衡州尉;守義,熙寧中進士。又據陽溪公寄永宗派云:徙陜西派希淳,嘉靖中進士,兵部侍郎;杞, 嘉靖中進士,副使;梓,武進士,總兵。其上海派,可久,嘉靖進士。 ……平江派穆,嘉靖戊午鄉薦,累官至光祿寺少卿 ……。” 注解1:經查《永豐艾氏十修大成族譜》獲悉,中庸公第10世祖德容公始占籍應天府(今南京市),因第9世祖朋澄和朋清兄弟獲重罪,抄籍,全家30多人逃離應天府,流落到江西吉水縣。自第10世祖德容公至曾祖父仲信公等全家族均居江西吉水縣,僅僅祖父爽公一人由吉水縣遷甘肅隴西,生子一:貞,貞生5子:正心、正意、正己、正模、正德,長、次、四、五子留居隴西,三子正己,字中庸,于974年外出經商,經四川成都,同年到達永豐一都滑石灘,遂定居于此。由上述可知,中庸公僅僅是經商途中路過成都,短暫停留而已,并沒在成都留下自己的子孫,根本不存在所謂成都派,而且,僅僅爽公一人遷隴西,家族大多數人留居吉水縣,因此,后分隴西、成都二派無從談起。應該說,中庸公的原籍為江西吉水縣,祖籍為江蘇應天府,而非甘肅隴西。(編者按:經查閱地名辭典,永豐縣境原歸吉水縣,于北宋至和元年即公元1054年分吉水縣置。可見,中庸公于974年應是回到原籍吉水縣一都滑石灘,而不是永豐縣一都滑石灘,因為當時還沒有永豐縣。)注解2:中庸公于974年回遷江西吉水,應是于宋朝初而非五季(907-959年)期間由隴西遷吉水。注解3:經查《永豐艾氏十修大成族譜》獲悉,宗為中庸公第5世孫,《艾氏原始》誤為第25世。注解4:以中庸公為第1世,文中所列中庸公子孫的世次如下:第2世沖霄、沖虛、沖和、沖漢;第3世泰伯、召伯、君潮、君瑜、君琦、君琠;第4世遵、璧、憲、宣、公立;第5世觀、震、敬內;第6世琠;第7世龍、潮(安民)、國泰;第8世節(鼎);第9世居中、潮(直潤)、守義;第10世養蒙、必正;第11世惟有、益、麟、應;第17世廣;第20世穆;第21世樸。《永豐艾氏十修大成族譜》以爽公為第1世,中庸公為第3世。本文中均以中庸公為永豐艾氏宗族的始祖,即第1世。所以,本文中各人的世次與族譜中的世次相差2。注23、上聯“祖孫雙進士”典出明朝希淳公與其曾孫毓初公先后考中進士。下聯“兄弟兩賢儒”典出明代學者自新和自修兄弟倆均精通理學,自新嘗纂《希圣錄》,得宋儒宗旨;自修嘗纂其要,著有《理學纂要》,學者皆從其說。事聞于朝,旌曰:“當代賢儒”。
作者:艾氏 發表時間:2010-03-12 15:11:17
注24、此聯由米脂艾氏后裔有為推薦,為陜西米脂艾氏宗族第12世孫、清嘉慶7年(1802年)進士、文林郎肇端公為宗祠題寫的17字長聯。此聯的主旨是,米脂艾氏宗族自從希淳公于1535年考取進士后,百余年(泛泛而論,實際上是兩百多年)來之所以人才輩出,后代能繼承和發揚先輩的功德,關鍵是重視并下氣力培養和教育子孫。注25、此聯為湖南永州竹溪艾氏外遷后裔—湖南東安縣新圩艾氏宗祠的楹聯,作于1920年前后。其中的“北應”指新圩艾氏宗祠所在地,當時名稱北應鄉,“東鄉”指湖南永州竹溪艾氏的祖籍地—江西東鄉縣。原聯為:族開北應長流水派衍東鄉世澤長2009年11月21日偕《竹溪艾氏族譜(二修)》會長壽元和副主編上真等6人訪問新圩艾家時,交談中聽小高叔背誦出此聯。本人聽后頓足道:“兩年前若得悉此聯,豈不能省我許多思慮和考證時間!”因為下聯明確注釋了湖南永州竹溪艾氏宗祠的堂號—東鄉堂的由來,指出江西東鄉縣是湖南永州竹溪艾氏宗族的祖籍地,湖南永州竹溪艾氏宗族是江西東鄉艾氏宗族的外遷后裔。上真叔說“長流水”對“世澤長”不大工整,本人也有同感,便建議將“長流水”改為“家聲遠”。上真叔說“家聲遠”對“世澤長”貼切,無論是詞性、詞義,還是音韻,都對仗工整。小高叔等新圩艾氏宗親也無異義,但小高叔希望保留原聯,故在此錄出作為備忘錄。注26、艾氏并非出自猶太人—與張正明先生商榷張正明先生在為上海川沙艾氏撰寫的《重修〈艾氏家譜〉序》中稱,“艾氏由來,舊譜存二說……俱屬晚出,全無實據,礙難信從。《姓氏考略》以為艾氏之先遠在夏后之世,尤為無稽。今考,艾氏之先,實出猶太。”還加按語稱,“一賜樂業者,今譯以色列也。一賜樂業改漢姓雖在元明之際,但來華不久即以漢字譯猶太姓名如俺都剌者,后乃有俺氏,艾氏亦然,故《百家姓》有艾氏,而先則無艾氏蹤影可尋。” 張正明先生是上海川沙艾氏第17世中信公之外甥,第18世民言之表兄,自稱是清華大學潘光旦先生的學生,治史成癖。民言認為表兄是學歷史的,言必有據,對張正明先生的上述觀點深信不疑,也認為老譜書對本宗族源流的敘述是錯誤的,認定川沙艾氏是猶太人后裔。如果只是民言認定川沙艾氏是猶太人后裔,本人不便多加評論。但是,張正明先生的觀點是“艾氏之先,實出猶太”,“先則無艾氏蹤影可尋”。這是對整個艾氏源流的認定。對于這一明顯有悖于歷史事實的觀點,本人實難茍同,相信大多數艾氏宗親也難以接受。史實勝于雄辯。據有關資料稱,在北宋中期來到中國的猶太人,其祖先在公元前2世紀70年代離開本土,流徙到印度孟買地區,在那里定居1100多年后,于11世紀中葉遁海道東進,到達中國,散居于都城汴梁(今開封市)、洛陽、北京、南京、杭州、寧波、泉州等地,以開封為最多。這就是說,有較多的猶太人來到北宋都城汴梁(今開封市)在公元1050年前后。此前果真如張正明先生所言“無艾氏蹤影可尋”嗎?答案無疑是否定的。我在“艾姓起源”中列出的艾姓得姓始祖汝艾(夏少康帝時期)、江西修水艾侯國國君艾侯(商朝晚期)、山東萊蕪—沂源一帶的艾子(周初)、山東萊蕪—沂源一帶的艾孔(春秋晚期)、吳公子慶忌的后裔以出居城名艾為氏(春秋晚期)、北魏鮮卑族去斤氏改為艾姓(南北朝時期的公元496年)等支艾氏起源均遠遠早于有較多的猶太人來到中國的公元1050年前后,而且均有史可考,并非如張正明先生所言‘全無實據’的無稽之談。怎能說在有較多的猶太人來到中國的公元1050年前“無艾氏蹤影可尋”呢?!我在“歷代先賢”中列出了44位先于公元1050年的艾氏歷史名人,如戰國時的艾子、唐朝的艾敬直、五代至宋朝初的艾穎等等,他們的名字均可在史書或典籍中查到,又怎能說在有較多的猶太人來到中國的公元1050年前“無艾氏蹤影可尋”呢?!再則,居民的居住地往往以居民的姓氏為名,上古和中古時期有多個以艾為名的地域,如今河南湯陰在商朝武丁帝時稱艾國,在春秋時是衛國的艾城;今江西修水在商朝晚期稱艾侯國,東周平王封為艾子國,春秋時名艾邑,秦漢時置艾縣,艾侯國的都城龍崗坪在宋朝時名艾城;今山東萊蕪市—沂源縣一帶在周朝至南北朝時有艾邑/艾陵/艾山,至今仍有綿亙數十里的艾山;今山東郯城縣至江蘇邳縣間有艾山,南北朝時東魏置為艾縣;還有許多以艾命名的縣城、鄉鎮和村莊,如江西武寧縣縣城在“文革”前名古艾鎮,永修縣縣城曾為艾城鎮,浙江建德縣壽昌鎮在北宋時有艾原、艾水等等,許許多多以艾命名的地名是艾氏先民們留下的不可磨滅的歷史遺跡,又怎能說在有較多的猶太人來到中國的公元1050年前“無艾氏蹤影可尋”呢?!我在“艾姓起源”及其相關注釋和附錄及“歷代先賢”中對以上史實作了詳細介紹、考證和論述,毋需贅述。至于張正明先生認為因有猶太人艾姓的出現,《百家姓》中才有艾氏,則是歷史常識性錯誤。因為在有較多的猶太人來到中國之前,《百家姓》就已經問世了。《辭源》對《百家姓》作了注釋:“村塾雜字書,以姓氏編成四言韻文,其數有百,故名。書無編者姓氏。通行本共472字。宋朝王明清《玉照新志三》云:‘如市井間所印《百家姓》,明清嘗詳考之,似是兩浙錢氏有國時小民所著。何則?其首云:趙錢孫李,蓋錢氏奉正朔,趙乃本朝國姓,所以錢次之;孫乃忠懿(錢俶)之正妃;又其次,則江南李氏。次句云:周吳鄭王,皆武肅(錢鏐)而下后妃。’”經查《中國歷史大事年表》獲悉,錢镠受后梁太祖(908—911年)之封,始稱十國之一的吳越國國王,到978年錢俶獻兩浙諸州于宋朝,吳越國亡。由此可知,最早的《百家姓》成書于宋朝建立的公元960年至吳越國滅亡的978年之間,比有較多的猶太人來到中國的公元1050年前后早70年以上。艾氏在最早的《百家姓》中位列第334位。這足以證明,在有較多的猶太人來到中國的公元1050年之前,艾姓在國人中已經有相當大的影響,致使編著《百家姓》的、偏居一隅的吳越國無名氏都能將艾姓列入《百家姓》中,而不是什么“先則無艾氏蹤影可尋”,更不是因有猶太艾姓的出現,《百家姓》中才有艾姓。為了證明川沙艾氏確系猶太人后裔,張正明先生將“先世居江右”解釋為“即進西洋布之猶太人留居汴京也。” 即將川沙艾氏的先世認定為留居汴京的猶太人。這里涉及一個地理概念,即“江右”究竟指的是哪個地域?張正明先生認為“江右”指汴京。我們知道,汴京位于黃河南岸,即使要區分左右,也只能說是 “河右”,而非“江右”;顧名思義,“江右”一般指長江兩岸的某一地域。《辭源》稱:“古人敘地理以東為左,以西為右,故江東稱江左,江西稱江右。”又云:“長江在安徽境內向北斜流,直達江蘇鎮江,這一水路兩岸,唐以前有江西、江東之稱。”《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解釋:“江東稱江左,江西稱江右,蓋自江北視之,江東在左,江西在右耳。”又云:“江右本指安徽蕪湖、江蘇南京市長江以西地區,后又為江西省的別稱。” 《辭源》也云:“江右指長江下游以西地區。后來稱江西省為江右。” 《辭源》和《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都說唐以后稱江西省為江右。由此可見,張正明先生認為“江右”指汴京是沒有根據的。張正明先生又犯了一個地理概念性錯誤。《艾可久墓志銘》云:“艾之先,家江西撫州。”清嘉慶18年的《艾氏家譜序》云:艾氏“先世居江右。” 《艾可久墓神道碑》云:“公先世出撫州……先代從江右徙松江北郭。”《艾可久墓志銘》、《艾氏家譜序》和《艾可久墓神道碑》對上海川沙艾氏祖籍地的稱謂與《辭源》和《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對“江右”的解釋是一致的。這就是說,川沙艾氏的先世是家居江西撫州或江右的艾氏宗族,而不是什么留居汴京的猶太人。《艾可久墓志銘》由明萬歷年間禮部尚書王錫爵撰寫,《艾可久墓神道碑》由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張位于萬歷23年(1594年)撰寫。王錫爵和張位是可久公同時代人,同為朝廷大官,他們對可久公的生平和家世了然于心,他們對可久公祖籍的認定應是正確無誤、信而有征的。400年后的張正明先生武斷地推翻了他們的定論,是經不起推敲的。我真誠地希望民言兄不要再受張正明先生的蠱惑,以免失足于數典忘祖的泥淖之中。自詡“治史成癖”的張正明先生竟犯了上述簡單的歷史常識性錯誤和地理概念性錯誤,只能說明張正明先生對艾姓的起源和歷史并沒有進行過認真的考證和研究,不然就不會對大量的史實視而不見,一葉障目,以片概全。這不能不引起專業或業余的治史者們的高度警惕:一切歷史結論應該建立在經過認真考證的史實之上,切不可自以為是,信口雌黃。注27:關于夏、商、西周時期的起止年代問題柏楊著《中國歷史年表》和張習孔主編的《中國歷史大事編年》關于夏、商、西周的起止年代有較大差別。《中國歷史年表》稱:夏朝公元前2205—1766年,商朝公元前1766—1122年,西周公元前1122—722年,而《中國歷史大事編年》稱,夏朝公元前2033—1562年,商朝公元前1562—1066年,西周公元前1066—771 年;《中國歷史年表》稱,夏朝少康帝于公元前2079—2058年在位,而《中國歷史大事編年》稱,夏朝少康帝約于公元前1868—1848年在位,二者相差211年;《中國歷史年表》稱,商朝武丁帝于公元前1325—1266年在位,而《中國歷史大事編年》稱,商朝武丁帝約于公元前1271—1213年在位,二者相差54年。據說,各代歷史學家對周武王滅商的年代推算結果達數十種。柏楊和張習孔所依據的史料不同,對同一歷史事件給出的年代大相徑庭也就不足為奇了。2009年6月下旬,借閱了中國先秦史學會副會長沈長云教授編著的《中國歷史?先秦史》(2006年6月第一版)。該書采納了近期的考古成果,認定夏朝公元前2070—1600年,商公元前1600—1045年,西周公元前1045—771年,與《中國歷史大事編年》比較接近。本文中涉及夏、商、西周的年代,原來多依據柏楊著的《中國歷史年表》,從2009年9月23日起,改為多依據《中國歷史大事編年》,少數參考柏楊著的《中國歷史年表》和《中國歷史?先秦史》。不管以哪個年表為主,都難免有相互抵牾之處。奉勸各位讀者,對本文中涉及的夏、商、西周年代不要過于認真,知道大概時間就行了。八、附錄附錄1 相關的歷代官職、勛階、爵位名稱及其品級歷代官職、勛階、爵位名稱繁雜,各朝不一,有些雖名稱相同,但職權范圍有別,品級也不一樣。官職中分職官、散官、文官、武官、文官兼武官、教官、醫官等。職官或職事官,即是有職守、有實權的官;散官,即是閑散、沒有職事的官。散官稱號表示官的級別,職事官稱號表示官的職務。唐朝以散官定班次,以職事官定其職守。同一人所任職事官的品級與其所授散官的品級也許一致,也許不一致。散官按資而敘,職事官則由君主量才任職,故有時職事官品級高,而其散官品階則較低,這一般是年富力強者;清朝也有高品階之銜而任低品階之官者,這一般是資格老而才中庸者。文、武散官各有多級,一般為18級,文散官名稱為╳╳大夫、╳╳郎,如光祿大夫、文林郎,武散官為╳╳將軍、╳╳尉,如振威將軍、武毅都尉、昭武騎尉、奮武校尉等。爵位在春秋戰國時分卿、大夫、士三級,隋唐至宋多分為王—郡王—國公—郡公—縣公—侯—伯—子—男9等,明分為王—公—伯—子—男5等,清朝除了給宗室封王等爵位外,世爵分為公—侯—伯—子—男(以上又各分三級)—輕騎都尉—騎都尉—云騎尉—恩騎尉9等,還有滿語名稱。除了封爵外,自隋朝起,又加封勛官,勛階的名稱各朝不一,級別也多寡不一,隋分11等,唐、宋12等,明朝分文勛10階和武勛12階,如唐、宋的勛官名稱及品級為:上柱國(正二品)—柱國(從二品)—上護軍(正三品)—護軍(從三品)—上輕車都尉(正四品)—輕車都尉(從四品)—上騎都尉(正五品)—騎都尉(從五品)—驍騎尉(正六品)—飛騎尉(從六品)—云騎尉(正七品)—武騎尉(從七品)。介紹歷代官制的書籍也很多,遼寧省圖書館有7套,對歷代官職、勛階、爵位的解釋大同小異,但也有少數不一致之處。本附錄只選取本文中涉及的官職、勛階、爵位及其品級;不按部門或品級大小為序,而以在本文中出現的先后為序;同一朝代同一官職、勛階、爵位,只在第一次出現時列出一次。主要參考資料為《中國歷代官制大辭典》,輔以另外6部辭典。本文引用史書或其他典籍涉及的少數官職、勛階、爵位名稱,上述辭典沒有標注出對應的品級,本附錄只好避而不提。本附錄列出文中涉及的官職、勛階、爵位及其品級,其目的是讓讀者能更清晰地了解艾氏歷代先賢所建立的功業大小及得到的相應褒獎級別。? 大夫:殷、周至戰國官爵名。周代貴族爵位分卿、大夫、士三級,后世遂以大夫為一般官職名。秦漢時期爵位分為二十等,大夫為第五等。比照九品十八級官制,大夫的品級比正三品。? 四門博士:教官名,北魏太和20年(496年)始置四門博士,管教七品以上侯伯子男的子弟及有才干的庶民子弟。北齊為正九品上,唐朝為正七品。? 牙門將:武官名號,簡稱牙門。魏、晉皆五品;南朝梁武帝天監七年(508年)用以取代舊建威將軍,地位較前低。南朝宋之建威將軍為五威將軍之一,四品,北魏亦置,從四品。南燕與北魏同時,南燕牙門,當為從四品。? 南北朝太守:上郡正四品,中郡正五品,下郡從六品。南燕東平太守可能是正五品。? 唐朝翰林學士:專掌內命詔敕,是皇帝的機要秘書。由于親近皇帝,得聞密命,故權任極重,時人目之為內相。唐代翰林學士大約6人。宋朝正三品。? 唐開封府事:府的長官,唐稱府牧或府尹,宋朝以京官充任,稱為知某府事,簡稱知府。唐府牧從二品,府尹從三品。? 唐朝奉大夫:文散官。宋朝從三品。? 唐州司馬:大州從五品下,中州正六品上,下州從六品下。? 唐朝議郎:正六品上。? 唐御史大夫:御史臺長官,正三品。? 唐州長史:大州從五品上,中州正六品上。? 唐殿中侍御史:從七品下? 唐上柱國:十二等勛級中最高一等(十二轉),正二品。? 唐治事別駕:州職官,刺史的屬吏,上州從四品下,中州正五品,下州從五品;都督府別駕,正四品。? 唐工部侍郎:工部次官,正四品。? 南唐浙西判官:判官為節度使司副長官,品秩自從八品至正五品不等。? 南唐江都少尹:唐朝設置,為都城或地方重要府級行政副長官,從四品下。? 后周左散騎常侍:掌侍奉規勸,備顧問應對,為皇帝侍從官。唐朝屬門下省,正三品下;后周從九命,比從一品。? 宋工部侍郎:從三品。? 宋虎賁校尉:八校尉之一,秩二千石,正五品。? 宋安撫使:隋朝有安撫大使,為行軍主帥的兼職,由二品以上官員擔任。唐朝前期臨時派大臣巡視各省,負責處理省或路一級地區的軍民事務,稱安撫使。宋朝則為一方軍事和民政的官員,稱安撫使或經略安撫使,常由知州、知府兼任,有“帥司”之稱。知府正四品,知州正五品。由二品以上官員充任時稱安撫大使。? 宋都總管:守郡官。宋英宗時將都部署(隋唐時為行軍統帥,宋時為地方的軍事長官)改稱都總管。宋朝某些軍事要地以知府、知州等地方官兼馬步軍都總管之職,掌軍旅屯戍、營防、守御之事,督捕盜賊,肅清治安。知府正四品,知州正五品。一路管轄多府,故路都總管的品級應在四品以上。? 宋太常寺少卿:掌管禮儀事務,從五品。? 宋戶部侍郎:戶部次官,從三品。? 契丹節度副使:宋節度使為從二品,與宋同時的契丹節度副使似是三品。? 宋觀察使:正四品? 宋監察御史:正八品至正五品。? 宋轉運使:宋朝在各路設轉運使和都轉運使,掌一路或兩路以上財賦的收入、監察各州官吏。《中國歷代官制辭典》注明都轉運使管理兩省以上,五品以上;各部《中國歷代官制辭典》均未標明轉運使的品級。根據艾仲儒由轉運使擢升戶部員外郎分析,員外郎為正七品,當時轉運使的品級當為八品至從七品。? 宋太子洗馬:東宮官,北魏四品上,唐從五品下。? 左諫議大夫:宋朝置諫院,以左、右諫議大夫為諫院之長,掌規諫諷諭。唐為正四品。? 宋司戶:司戶參軍的簡稱,掌管戶口等。? 宋大理評事:大理寺屬官,從八品下。? 宋節度使:都督帶使持節者。總攬一道或數州的軍、民、財政。剌史、郡守為其下屬。從二品。? 宋節度使推官:唐朝始設。宋朝諸州幕職皆有節度使推官,負責審判案件。正七品至從六品。? 宋銀青光祿大夫:散官,從三品。? 宋御史中丞:宋御史大夫不常設,只為加官,從二品;御史中丞為臺長,從三品。? 宋上柱國:正二品。? 宋縣令:正七品。? 宋團練使:地方武官,掌管本州軍事,高于剌史。宋朝剌史為正五品,團練使似應是從四品。? 宋給事中:內廷官,備皇帝顧問。唐朝正五品,金從五品。? 宋秘書省校書郎:負責校勘書籍,訂正漏誤。從八品。? 宋員外郎:宋朝設置六部24司,各司主官為郎中,次官為員外郎:正七品。考功員外郎是吏部第四司—考功司次官。? 宋兵部侍郎:兵部次官,從三品。? 宋節度判官:宋朝設置府、州、軍、監等地方行政機構,軍與府、州平級。節度判官,唐末五代藩鎮佐屬,位行軍司馬下;宋元豐改制,定為從八品。? 宋翰林直學士:從三品。? 宋剌史:宋朝政和以刺史為武官,正五品。? 宋吏部天官冢宰:吏部尙書的別稱,吏部長官。冢宰即太宰,明朝稱吏部尙書為太宰,因為吏部尙書居九卿班首,地崇權高。正二品。? 宋虞部郎中:隋唐后,郎中為六部24司諸司的長官,分掌各司事務,為正五品以上清要官。虞部為工部四司之一。? 宋樞密副使:后唐清泰元年(934年)置,宋朝沿置,樞密院副長官。宋朝文武宰相、副相合稱“宰執”。宰相和樞密使為從一品,副相(參知政事)和樞密副使為正二品。? 宋禮部正奏:禮部尙書的別稱。正二品。? 宋通義大夫:文散官名。正四品下。? 宋防御使:唐宋武官名。宋制,防御使官階高于團練使,團練使高于刺史,似應是正四品。? 宋迪功郎:宋朝無此名,明朝迪功郎為正八品。? 宋司農少卿:正六品。? 宋朝議大夫:文散官名。正五品下。? 宋奉直大夫:宋朝無此名,明朝奉直大夫為從五品下。? 宋宣議郎:從七品下。? 宋儒林郎:正九品上。? 宋登仕郎:正九品下。? 宋教授:學官名。府學、太學設教授,負責教授生員。正七品。? 南宋太子中書舍人:東宮侍從官。宋神宗元豐改制后,始掌職事,從七品。? 南宋翰林學士承旨:翰林院主官,正三品。? 南宋西臺中丞:西臺,御史臺的別稱,中丞即御史中丞。宋神宗元豐改制后成為正員職事官,從三品。? 南宋朝議郎:正五品下。
作者:艾氏 發表時間:2010-03-12 15:11:34
4、 需解決的幾個疑難問題??欽文與慶長、慶增兄弟是否是祖孫關系???上海川沙縣孫橋鎮艾氏宗族是否是江西永豐艾氏宗族的外遷后裔???查證四川瀘縣立石鎮艾氏宗族7名明朝進士(述唐、魁蘭、璉、大儒、仲儒、鴻儒、應龍)的真實性;??弄清四川瀘縣立石鎮艾氏宗族8名元明清三朝同知以上先賢(起鳳、錫齡、繼禹、魁蘭、錦州知州、應龍、應甲、景恬)的生平事跡;??立石鎮艾氏宗族發跡于山西、河北北部一帶還是江西???解決湖南永州竹溪艾氏宗族3支外遷后裔字輩中的錯誤;??在調研過程中發現的其他疑難問題。 2009年10月10日注:因需回湖南查閱永州竹溪《艾氏族譜》,以便弄清四川達縣艾氏宗族的源流等原因,故增加了回湖南調研的歷程;由于出外時間過長,天氣已甚寒冷,因而未去山東濟陽了。附錄6 艾姓的遷徙 2009 年5月8日查閱《百度貼吧?艾姓吧》,其中艾華于2007年8月6日發表的《艾姓起源、遷徙、郡望、堂號、字輩、名人》中的“遷徙”一節介紹了艾姓自秦漢以來的宏觀遷徙情形,現抄錄于下,供讀者參考。 艾姓源起多支。先秦時分布于山東沂源和江西修水一帶。歷秦漢而降,艾姓逐漸離開祖居地,繁衍至今甘肅臨洮、天水、河南平輿、河南洛陽等地,并在當地繁衍成大族,其枝繁葉茂,人丁興旺,昌盛為艾姓隴西郡望、天水郡望、汝南郡望和河南郡望。北魏漢化改革后,由他族漢化而來的艾姓也繁衍于北魏之新都洛陽,與漢人艾姓相融合,使艾姓河南郡望鼎盛一時。此后隋唐,艾姓以上述地區為中心,逐漸播及北方諸省。唐末五代時,艾姓同其它中原人士一樣大規模避亂南遷,進入安徽、江蘇、江西、浙江、湖北、湖南等南方省份,并有一支遠徙崇山峻嶺的福建。宋元之際,艾姓在南部省份的分布愈廣,四川、云南、廣東、廣西等地均有艾姓遷入。明初,山西艾姓作為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于陜西、河北、河南、湖北等地。明中葉以后,漸有浙、閩、粵沿海之艾姓移居臺灣。清康乾年間及其以后,有山東等地貧民伴隨闖關東的風潮進入東北三省謀生,后主流北移至黑龍江流域。下傳至民國,艾姓在全國分布愈廣。如今,艾姓在全國分布較廣,尤以黑龍江、江西、河北、陜西等省為多。目前,艾姓人口列全國第259位。附錄7 關于猶太人中的艾姓7-1、《百度—艾姓吧—艾姓起源》比較詳細地介紹了猶太人艾姓的來歷,現抄錄于下,供讀者參考。猶太后裔中的艾姓。1000多年前,他們的祖先從以色列經過絲綢之路來到宋朝首都開封。在接受了宋朝廷“歸我中華、遵守祖風、留遺汴梁”的約法三章之后,這些猶太人決定定居下來。開始有17個大家族,到現在只有7個姓氏:石、高、艾、李、張、趙、金,其中除了趙是宋朝皇帝賜姓外,其他姓都是根據原來的猶太姓氏轉譯的,例如李是“利末”的音譯,而石和金則是猶太姓氏的意譯。目前開封猶太后裔還有618人,其中的一些人已經離開了開封,散居到了烏魯木齊、蘭州、西安、成都、上海、南京、深圳等城市。(2007.4.11) 7-2、網絡文章《猶太回族源流》介紹,開封是猶太人在中國的最早聚居地。在開封居住的猶太人又稱藍帽回回。猶太人語言為希伯萊語,現在留居中國的猶太人已無人會希伯萊語。 利瑪竇的手稿記錄了開封猶太人的情況:16世紀末到17世紀早期,開封只有10—12戶猶太人。據說,他們在此居住了五、六百年。利瑪竇于1605年接待了一位聲稱來自開封的中國猶太人艾田。利瑪竇的手稿還說,有大量的猶太人居住在杭州。據1987年的統計數字,開封共有猶太后裔66戶,159人,其中艾姓17戶,32人。注:利瑪竇是意大利耶穌會天主教來華傳教士。于明萬歷10年(1582年)來到中國廣州,萬歷29年(1601年)到北京,在北京建立第一座中國天主教教堂。通中文,會漢語。不僅致力于傳教,而且致力于傳播自然科學知識,繪制世界地圖,介紹全球有5個洲;同禮部尚書徐光啟合作翻譯《幾何原本》。皇帝很賞識他的遠行和貢獻,不僅接見了他,而且給予了豐厚的賞賜。在華30年,卒于北京。被視為將天主教正式傳入中國的第一人,是早期來華傳播西方文化的著名國際友人。 7-3、網絡文章《艾姓猶太人—猶太人的經商智慧》介紹,猶太人進入中國始于唐代;有較多的猶太人來到中國是在北宋中期。在宋朝來到中國的猶太人,其祖先在公元前2世紀70年代離開本土,流徙到印度孟買地區,在那里定居1100多年后,于11世紀中葉遁海道東進,到達中國。散居于都城汴梁(今開封市)、洛陽、北京、南京、杭州、寧波、泉州等地,以開封為最多。宋朝時開封有猶太姓氏73個,大姓氏有17個,共500多家。《重建清真寺記》只提到7姓:李、趙、艾、張、高、金、石。編于明崇禎15年(1642年)的開封猶太人家譜記載,當時有7姓8家:艾、趙、張、石、金、高和兩家李姓;有男性453人。明崇禎15年(1642年)9月,明軍決黃河堤放水淹李自成軍,沖毀了開封猶太會堂,僅有200多戶猶太人幸存,流落河朔。1662年重建開封后才返回。1847年,香港基督教徒邱天生調查開封猶太人情況時,在日記中談到了上述7個姓,其中的張姓和一個李姓已經湮沒,只剩下6姓。1987年統計,尚存猶太人6姓:石、李、艾、趙、金、高;共66戶,159人,其中石姓64人,李姓42人,艾姓32人,趙姓11人,金姓7人,高姓3人。 1952年國慶節,作為少數民族代表,開封猶太人后裔艾鳳鳴進京祝賀。附錄8 我國各歷史時期移民情況8-1、吳松弟著《南宋人口史》摘記①、 北方漢族人民的3次大規模南遷? 西晉永嘉之亂時期(307—313年);? 唐安史之亂及五代時期(750—959年);? 北宋靖康之難后(1127年—1279年)。其中靖康之難后的移民潮規模最大。這3次北民南遷,對南方漢族的形成和發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西晉永嘉之亂后南遷的邊縁大致在今天的四川盆地中部、湖南北部、江西北部和浙江中部。據譚其驤的研究,此次北民南遷潮中北民占遷入地人口的主體部分或1/3左右的移民密集區,大體在秦嶺—淮河以南、大巴山—漢水—長江下游南岸平原以北。唐晚期及五代的北民南遷,大致以今蘇、皖二省的長江以南、上海市、浙江省北部、四川盆地和陜西省秦嶺以南地區為最多,其次是江西北半部和今蘇、皖兩省的江淮地區、今湖北的長江以北和河南的南部地區。靖康之亂后,移民的密集區,即移民占區域人口主體部分的地區除了秦嶺—淮河以南、大巴山—長江之間的江淮地區和漢水流域外,今湖北的長江以南部分、湖南的洞庭湖西部平原以及杭州、南京、蘇州為中心的長江三角洲地區,由于兩宋之際當地人口嚴重下降和北方移民的大量遷入,北方移民也已成為人口的主體部分。移民密集分布區在長江以南的范圍大大超過了前兩次。②、 北宋靖康之難后的北民南遷南宋與金、蒙元之間的邊疆在大多數時間內都穩定在秦嶺—淮河一線。故北民南遷即指遷入此線以南的區域。靖康之亂后的北民南遷斷斷續續持續了一個半世紀,貫穿整個南宋時期。比較集中的移民潮可以分為3個階段:? 靖康之亂后:1126—1141年,16年;? 南宋—金對峙時期:1161—1164年、1206—1208年、1217—1224年,共18年;? 南宋—蒙元對峙時期:1274—1279年。這3次北民南遷中,以兩宋之際為最多,約占這3次移民總數的89%,僅兩浙路、江東路、江西路、江陵府等路,紹興32 年已有移民及其后裔138萬戶,約718萬人,其中移民約500萬人。8-2、《明清的江西湖廣人與四川》摘錄 孫曉芬編著、2005年10月出版的《明清的江西湖廣人與四川》詳細介紹了各時期全國各地往四川移民的情形,重點介紹了明清時期江西和湖廣(主要指湖北和湖南)向四川移民的情況。有關內容有助于我們了解艾姓人口于不同時期、從不同地點遷徙到四川的情形,特將有關部份摘錄于下: ①、中國歷史上的8個移民發源地、集散地? 南宋時珠江三角洲的南雄珠璣巷。? 明朝時期5個:江西瓦屑壩(位于江西饒州波陽縣蓮湖鄉),是安徽安慶一帶移民后裔心中的故里;蘇州閶門,不少蘇北人視為祖先的來源地;山西洪洞大槐樹是許多華北人心中的根;山東兗州棗林莊是安徽鳳陽府人心中的祖源記憶;河北小興州。? 明清兩朝時湖北麻城孝感鄉,是當今為數眾多的巴蜀湖廣移民后裔心中的故鄉。? 客家人(漢民族中頗有影響的一個民系)的閩西寧化石壁,其影響遠達海內外華人及其后裔。這8大移民發源地中,影響最大的是山西洪洞大槐樹、湖北麻城孝感鄉和閩西寧化石壁。②、歷史上戰亂造成的3次北民大規模南遷? 西晉永嘉之亂:晉懷帝被胡人擄去,晉室南遷,中原仕宦避亂南遷江南,其中有些在江西西北落籍,有的順贛江進入吉泰(吉安、泰和)盆地定居。? 唐代安史之亂和唐末動亂:江西成為北民南遷的主要到達地,尤其以吉泰盆地為其福地。如唐西平王李氏后裔舉家遷徙江西,“西平李”在廬陵分布甚廣;四方大族避亂到泰和縣的有曾、張、陳、嚴、王、肖、劉、倪等姓。? 北宋末年(1126年)的靖康之難:北民離開家園,追隨宋皇,上千萬人遷徙到江南。《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八十六記載:“中原仕民扶攜南渡,不知其幾千萬人。”③、歷史上四川人口的6次大遷入按時間先后依次列出:? 秦滅蜀國、巴國之后(約公元前301年),秦移民萬家入蜀,約四五萬人。? 從西晉末年(約公元310年)開始,全國性的人口南遷,鄰近四川地域的陜西、甘肅移民大量從秦嶺進入四川。? 北宋初年(公元960年起),又發生了全國性的北民南遷,陜西、甘肅移民大量進入四川。? 元末明初(約1361—1387年),南方移民首次進入四川,這就是湖廣地域為主的南方移民入蜀。標志著移民來源發生了以南方人居多的變化。? 清代前期(約1650—1750年),十余個省的移民入川,因為以湖廣(轄湖北、湖南和廣西一部分)的移民最多,故稱之為“湖廣填四川”。移民持續百余年,移民人口達170多萬。? 抗日戰爭前期(1937—1940年),江蘇、浙江等省和京、津、滬、寧的學校、工廠、機關和居民疏散入川。據統計,約有700多萬人從北方和沿海地區進入四川。抗戰勝利后,雖有部分入川人員返回故鄉,但不少人定居在四川。 ④、明初洪武大移民洪武大移民在全國范圍之廣、人數之多,史無前例。據不完全統計:? 遷入京師地區293.2萬人(占總人口438.9萬的66.8%);? 遷入湖廣省173.4萬人(來自江西的移民約占2/3,故有“江西填湖廣”之說。其中湖北98.3萬人,湖南73.1萬人,約占當時湖南總人口278.7萬的26.2%);? 遷入山東省204.4萬人(占總人口594.3萬的34.9%,其中山西移民達121.4萬人,占移民總數的65.9%);? 遷入北平地區110.4萬人(占總人口276.3萬的40%,其中山西移民34.5萬人,占民籍移民總數84.8萬的40.6%);? 遷入河南118.9萬人(占總人口285.9萬的41.2%,絕大部分來自山西)。 移入上述5個地區的移民合計894萬人。? 遷往北方邊疆、西南邊疆的軍籍移民及軍人家屬221.9萬人。以上共計1115.9萬人,再加上四川等省的軍民籍移民,共達1200萬左右。南方以江西省的移民最多,北方以山西省的移民最多。 ⑤、元末明初四川人口統計及明初遷入四川的移民數量? 元朝至元19年(1282年),四川僅僅12萬戶,約60萬人。? 元朝末年明玉珍率部從湖北入川,軍人及其家屬共約40萬人,加上原居民,四川共約100萬人。? 經元末明初戰亂,到1371年,四川僅存約40萬人。? 洪武年間入川的軍籍移民約20萬人,民籍移民約80萬人,到洪武29年(1396年),四川人口達到180萬人。入川的民籍移民中,以湖廣為最多;湖廣籍移民中又以湖北麻城孝感鄉最多,湖廣193族移民中,麻城孝感鄉達111族,占76%。 8-3、曹樹基著《中國人口史》第五卷對清時期的人口遷移情況的介紹 該書第十六章第三節“人口遷移”稱:在南方,直到乾隆41年,廣東、廣西的人口分布仍然是相當稀疏的,如廣州府,地處平坦的珠江三角洲平原,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不足200人,惠州府不足50人,肇慶府只有70人,雷州、廉州的人口密度均相當低。廣西除郁林州外,其他各府、州人口密度沒有超過50人的。除了云南府、瀓江府外,云南其他各府人口密度不超過50人,其中大理府、蒙化廳人口密度稍高,分別為48人和38人,其余各府人口密度不超過30人。貴州大部份地區的人口密度少于每平方公里50人,可算是人口的極稀疏區。四川的情況略有不同,成都平原已經躋身于中國人口密集區之列,而成都平原以外的其他地區人口則要稀疏得多。在北方,直隸的口北三廳和承德府每平方公里不足4人,山西晉中北部和晉北地區的人口密度亦低,每平方公里不足50人。陜西南部的漢中府為26人,興安府和商州不超過7人,陜北的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大都不超過30人。在甘肅,寧夏、甘州、涼州、西寧、秦州、階州、肅州和安西等府、州,人口密度都相當低。東北地區的情況亦大體如是。這樣,直到乾隆41年,在中國內地核心區之外的邊緣區,出現了一個人口密度極為稀疏的地帶,這一地帶不僅是清代初年開始的移民遷入區域,也是乾隆41年以后移民繼續遷入的區域。并不是所有的人口稀疏區都有能力接納移民,例如南方山區,大片土地是不可耕作的,無法容納更多的人口。又如陜北和隴西,由于降水、積溫、無霜期等各種自然條件的限制,土地的經濟產出較低,所以也無法接納更多的人口。清代初年開始移民大潮,主要流向自然條件相對較好,可耕地較多的的人口稀疏區。大體說來,清代的中國移民潮 ,仍主要表現為由內地核心區向四周邊緣區的流動。具體地說,在清代前期的南方諸省,來自湖南南部、湖北東部、江西中部及廣東東部山區的人口大規模遷入四川;湖南、湖北及江西移民遷入湘西、鄂西南及云南和貴州;閩西、粵東山區的移民遷入贛南、贛西北、湘東和贛東北丘陵山區;閩西移民遷入浙南山區;粵東移民遷入廣州、肇慶、惠州等府的沿海平原,也有相當數量的移民遷入廣西;福建、廣東移民大規模渡海遷臺,構成臺灣史上最大的移民浪潮。在北方,來自山東、直隸等地的移民遷入遼東;山西、直隸內地的移民遷入土默特、察哈爾;來自關內的移民遷入烏魯木齊和巴里坤等地。乾隆、嘉慶年間,來自湖南南部、安徽西部及四川的移民大批遷入陜西南部,形成了對清代前期開始的“湖廣填四川”運動的延續。來自安徽西部安慶地區的移民也遷入皖南山區。清代中期至清代后期,山西、直隸及山東等處人口對長城以北地區的移民繼續進行,這一過程一直持續到民國年間。8-4、康艷華撰《張作霖父子將闖關東推向高潮》一部《闖關東》大劇吸引了億萬觀眾,也讓人們對當年的闖關東大潮有了些許的認識,但卻鮮有人知,在闖關東浪潮中,身居東北的張氏父子起到了巨大的推波助瀾作用。據南開大學經濟學院1930年的調查,流民中,1878年—1911年來東北的只占10%,其余90%均是1912—1930年遷來。尤其是1923年—1930年的7年間,移民人數每年竟多達100多萬。可見,張氏父子統治時期是關內向東北移民的最高潮。歷史上的闖關東 滿清入關執政,將大批人口帶入關內,使本來人口就很稀少的東北,十地九荒。 入主中原,卻有可能荒了祖地,這是滿清統治者不愿意看到的現實。為此,1653年清廷正式向全國頒布了《遼東招民開墾條例》,以獎勵和降低賦稅的辦法,鼓勵關內人民出關開墾,由此形成了闖關東的第一次大潮。 但其后的發展卻讓睿智的康熙皇帝多了一層憂慮,如此大規模的遷徙浪潮完全超出了他的預想,長此下去,難保不會破壞了滿清的龍興之地。于是,1668年,一紙《遼東招民授官永著停止令》從北京城發出,如一把森然的利刃攔腰斬向方興未艾的流民潮。此后滿清的子孫們嚴格執行著老祖宗的這一旨令,從乾隆到嘉慶、道光、咸豐,無不延續著這種封禁政策。東北肥沃土地的誘惑,怎是一道廢止招墾令就能禁止得了的?迫于日趨沉重的生活壓力和連年不斷的災荒,越來越多的山東和直隸省農民“擔擔提籃,或東出榆關,或北渡渤海”,不惜鋌而走險,闖關而進入東北。在封禁的200多年間,闖關東的潮流并沒有中斷過。此后,面臨國內越來越大的生存壓力和日俄兩國妄圖鯨呑東北的狼子野心,無奈之中,清政府做出了開禁的決定。但這時的開禁卻是邊走邊看,并沒有全面徹底執行。一直到1904年,東三省才全面開禁。至此,推行了200多年的封禁政策正式退出歷史舞臺。出“清丈策”,分田分地多少人不惜鋌而走險闖關東,無非是為了東北那廣闊無垠的肥田沃土。既然土地是老百姓的最大吸引源,執政之初的張作霖就抓住了農民渴望土地、渴望富足的心理,在土地問題上先做文章。1916年,時任署理奉天軍務兼代理巡按使的張作霖首先推出了對土地進行清丈的《曉諭》。為什么要清丈呢?原來清朝雖然被推翻了,但其皇室和滿、蒙八旗王公手中占有大量土地。而這其中的絕大部份土地由于無力耕種,故而形成了有主的荒地。一邊是占著土地卻不耕種,一邊是無土地可種。這時出臺的清丈政策就是要將這些有主的土地收回來,再把它們分配給關內的流民。為了將清丈工作落到實處,張作霖先后在西豐、錦縣、遼源、金州設清丈事務所。一邊清理王莊及牧場,一邊將清室在東北各地的祭田、官山、貢山,丈放給無地戶。從1915年到1924年,奉天省被丈放王公莊地即達190萬畝。經過十余年的大規模丈放和變賣,東北占主導地位的官莊旗地基本上都被收回。這些荒地對于關內難民來說,確是巨大的誘惑。由此,關內移民開始大量移入東北,形成歷史上罕見的移民浪潮。張學良令出,東北開始搶地土地丈放,實行全面放墾后,東北境內很多有錢有勢之人大肆包攬土地,卻不開墾耕種,妄圖等到地價上漲之時高價出售。為了改變這種尷尬的狀況,張作霖制定了催墾章程,其中規定:“凡報領生荒各戶,自指撥之日起,三年內開墾成熟。違反規定者,即將荒地撤銷另放,所交各款沒收充公。”到了張學良時期,更是青出于藍勝于藍,他制定出了比其父還要直接的“搶墾”章程。規定“沿邊各縣大段官荒無論已放未放,凡未經開墾者,概準搶墾”;“搶墾戶報領荒地,分三年墾齊,其墾熟之地以四成歸原領戶,以六成歸墾戶”;“墾戶有牛犁一具,只準搶一方,不準多報”;“因無力置買牛具,只用人力刨墾者,準每男一口墾20坰”。這個章程的關鍵在這個“搶”字上。一字之差直接將政府監管改為群眾監管了。你們都互相盯著,看他這塊地領回去種不種,若不種,你就搶來,然后,打個報告,政府就把這塊地給你了。這可比原來的那個催墾章程厲害多了,直接少了一道程序,既減少了政府的一項工作壓力,也讓一些營私舞弊的機會得以降低。各種催墾、搶墾措施的實行,對關內農民產生了極大的吸引力,一時之間,“直魯農民扶老攜幼,結群北來。”來東北,免租免稅三年張家祖上即為闖關東移民到東北的,故張作霖對于闖關東而來之人的境遇有著深深的體會。針對大量兩手空空的“闖關東”移民,張作霖早在1923年在東蒙設立墾務局時就規定,對凡愿移往開墾地的農民,將發給旅費、種子和農具,新墾土地將免租、免稅3年。這是多大的優惠啊!你來東北,不僅給你免租、免稅,發給你種子和農具,還給你報銷路費!1925年2月6日,張作霖召集三省軍政大會,決定在各省設屯墾會辦一人,專門負責屯墾的事。后來,為了將屯墾辦得更好,遼寧省又設立了墾務局,并撥公款350萬元作為開墾費,用來購買農具、食料、農具、種子等必需之品。為將屯墾事業進行到底,張作霖還以東北邊防屯墾督辦的身份親自抓屯墾,除在各地設立招墾局,他還“派專人遠至山東登萊各屬招徠移民。”同年,張作霖在天津組織了移民局,專門制定了《難民救濟規定》及《新入境難民救濟規定》。不久,奉、吉、黑三省就設立了大大小小數十個難民收容所和救濟會,幾乎遍布了整個東三省。在東北地方當局的大力倡導下,各級政府也紛紛表示愿意安置和收容難民。遼寧省金川縣縣長魏連衡曾致電省政府,要求于境內安插難民。到1929年時,“直魯豫陜諸省災區甚廣,災民甚眾,東北救濟會擬轉致各處災賑會,如有災民愿出關就食者,準由各災賑會調查確實,設法遣送”,再由東北籌賑會預備車輛接送出關,“分撥產糧各地方暫時設法交置,以收移民就食之效”。這種有組織有計劃的安排,解除了移民的后顧之憂,減少了移民的盲目性和分散等問題。京奉鐵路,一路綠燈“闖關東”的關內移民,絕大多數貧困至極,根本就無力承擔昂貴的車費。在二十年代,山東三口之家移至北滿的費用至少需要百元,但據同期統計,移入東北的山東農戶有一半攜帶的旅費在50元以下。50元的旅費只夠一半的路途,余下的就只有沿途乞討,甚至賣兒賣女。針對此,張作霖實行國有鐵路減免關內移民的票價政策,令京奉車對于攜有農具之移民,只收車價十分之四,并對于12歲以下之兒童及農具等,免收車費、運費。1928年2月,奉天省政府在其頒布的《奉天救濟直魯難民總事務所簡章》中規定,國有和省有鐵路各局均應優待直魯難民,他們經過京奉、四洮、奉海各鐵路,無論男女老少,一律給發免票。1929年,吉林省制定《組送墾荒難民暫行規定》,規定難民按照普通三等標價,男子核收三成,女子核收一成五,小孩在12歲以下者免費。據統計,在京奉線,天津鐵路局出售可移民一家的移民票,1922年僅售出8340張。到1928年,也就是減免政策出臺后,猛增至13224張,到1930年更是增加到了98201張。據海關統計,20至30年代初由天津經鐵路去東北的總計在40萬人以上。有的專家認為,20世紀30年代前,每年從冀魯豫去東北的約有40—50萬人,最多的年份超過百萬,其中循京漢、津浦、京奉等鐵路前往的約占1/3。可見這一政策對吸引流民的重大誘惑力。張氏父子出臺了一個又一個吸引流民的政策之后,闖關東的人越來越多,遷入東北的人數呈逐年上漲的態勢,1915年35萬,1920年42萬,1925年是49.2萬,從1927年到1929年的三年間,分別為101.6萬、113萬、108萬之多。千余萬關內移民的到來,推動了東北的開墾熱潮,極大地促進了東北地區經濟、文化的全面發展和繁榮。1930年時的東北,國民生產總值和富有程度在全國均名列第一。依靠著雄厚的財力,張作霖建起了一支厐大的軍隊,其人數、武器裝備在全國均屬第一,光飛機就有將近300架。(該文刊于2009年5月27日《遼沈晚報》B13版)
作者:艾氏 發表時間:2010-03-12 15:18:59
附錄9 《兩大刺客》摘錄 阿蒙編著的《閑品吳越春秋事》中“兩大刺客”記述了吳公子姬光派遣專諸刺殺吳王僚和吳王闔閭派遣要離刺殺吳王僚之子慶忌兩個歷史故事,現轉錄于下,供讀者特別是以慶忌公為始祖的湖南邵陽縣和重慶大足縣艾氏宗族的宗親們參考。對個別不當稱謂、錯別字和標點符號作了更正,如王僚改為吳王僚等,特此申明。逃離楚國后,伍子胥懷著喪父失兄的深仇血恨流落四方。他首先逃奔到宋國,不久又避難于鄭國,最后輾轉乞食,約在公元前522年來到吳國。伍子胥來到吳國后,先投在吳國宗室公子光的門下做了賓客。當時,公子光正在網羅人才,他看到伍子胥文韜武略兼備,又逃難異域,急于為其父兄報仇,正是可用之人。而伍子胥也看出了公子光有遠大抱負,為了在吳國立足,進一步借公子光的力量報仇,所以常主動為他出謀劃策,并很快成為了公子光的心腹謀士。伍子胥還通過公子光的引見拜見了吳王僚,建議吳王僚發兵伐楚,然而卻為公子光斷然否定。公子光認為伍子胥的建議是出于報私仇,此刻攻伐楚國定是兇多吉少。公子光的這番梗阻,使得伍子胥有些尷尬,但他并不泄氣,因為他從中覺察到公子光的隱秘,那就是圖謀刺殺吳王僚而自立為王。推究事件的原由,還應從公子光和吳王僚的祖父吳王壽夢說起。吳王壽夢有四子,依次為諸樊、余祭、夷昧、季扎。壽夢認為小兒子季扎德才兼備,欲傳位于他,但季扎不愿占奪按傳統應屬于長兄的王位,壽夢只好仍立嫡長子諸樊為太子。諸樊繼位后,為了實現其父生前的愿望,不立太子,而傳位于余祭,令余祭傳位于夷昧,夷昧再傳位于季扎。這樣總有一天季扎會順理成章地成為吳王,但怎料直到夷昧死后,季扎仍堅辭不就王位,夷昧之子僚便乘機繼承了王位。公子光原是諸樊的長子,他認為自己的父親不將王位傳給自己,本是為了叔叔季扎,而季扎既然不愿即位,那就應溯本求源,由他這個壽夢的嫡長孫繼位。只是由于吳王僚父子兩代相繼,朝中大臣多是僚的心腹,所以即使他有所不滿,一時也不敢公開。公子光便通過私下收買人心,網絡人才,積極籌劃,準備一旦時機成熟,即發動政變。伍子胥在洞察到公子光的這一心理后,就把自己所結識的勇士專諸推薦給公子光,讓專諸去為公子光完成謀刺奪位的大事。專諸是出了名的孝子,一次在街頭和一個大漢廝打,眾人都勸止不住,其母一喚,他馬上停手。這一幕正好被路過的伍子胥看到,于是與之結交,并推薦給公子光。公子光厚待專諸,并敬其母。專諸感其恩,以死相許,并獻計,投吳王僚愛“魚炙”之好,藏劍魚肚,伺機行事。為此,專諸特意前往太湖邊學燒魚的技術,練得了一手炙魚的好手藝。然后見公子光,公子光將專諸藏于家中,讓他勤練那一刺的威力,等待暗殺時機的到來。吳王僚12年(公元前515年)春,吳王僚乘楚昭王新立之際,發吳師大舉攻楚,但是吳軍作戰不利,遭遇楚軍的前后夾擊,陷入進退失據的窘境。而吳師的遠征,又造成吳國國內兵力空虛、能臣羈旅。公子光分析形勢后,認定這正是自己奪取王位的最佳時機,禁不住激動萬分,興奮地表示,“此其時也,勿可失也。”并緊鑼密鼓地開始實施自己的計劃。時機已成熟,公子姬光入見吳王僚,說:“有庖人從太湖來,善炙魚,味甚鮮美,請王辱臨下舍嘗之。”吳王僚欣然允諾,答應來日便去。公子光連夜預伏甲士于地下密屋中,又命伍子胥暗約死士百人,在外接應。吳王僚雖答應,但恐公子光有陰謀,赴宴時戒備森嚴,從王室到公子光家廳堂內外布滿甲士,操長戟,帶利刀,吳王僚身穿三重盔甲,親信更是不離左右。酒過數巡,公子光托言腳痛難忍需用帛裹緊,借口躲入地下密屋。過了一會兒,專諸進獻魚炙,手托菜盤,兩列武士夾專諸赤膊用膝蓋前行。專諸已將鋒利的“魚腸”劍(是鑄劍大師歐冶子親手所鑄五大劍中的三把小型寶劍之一)暗藏于燒好的魚肚之中,行至吳王僚座前時,忽地抽出寶劍,猛刺吳王僚,因力大,寶劍透過三重盔甲后,又刺穿脊背,吳王僚大叫一聲,立即死亡。旁邊的衛士一擁而上,刀戟直下,將專諸砍為肉醬。公子光見行刺得手,立即出動伏兵格殺吳王僚的親信和衛士,將他們悉數殲滅。大功最終告成,公子光登上國君之位,號吳王闔閭(一作“闔廬”),掀開了吳國歷史發展新的一頁。闔閭封專諸的兒子為上卿。將魚腸劍函封,永不再用。相傳無錫市大婁巷的“專諸塔”是闔閭替他葬的優禮墓。因專諸曾在太湖邊學燒魚之術,后人把他奉為“廚師之祖”。伍子胥因幫助公子光謀刺吳王僚有功,被闔閭封為客卿。闔閭是一位有勇有謀、雄心勃勃的政治強人。登上王位后,他大權在握,便著手實現自己革新圖強、爭霸天下的政治抱負,首先是鏟除吳王僚的殘余勢力。吳王僚被刺死之后,其子慶忌逃出吳國,暗中組建自己的武裝力量,并周游諸國,希望聯合諸候,共同出兵討伐闔閭。慶忌有“萬人莫當之勇”,可“走追奔獸,手接飛鳥,骨騰肉飛,拊膝數百里”。闔閭曾派騎兵追殺他,竟追之不及。又命人亂箭齊射,卻被慶忌空手接住或打落。如此看來,慶忌可當“天下第一勇士”之稱。而且慶忌也不僅僅是個頭腦簡單的武夫而已,闔閭評價他是“明智之人,歸窮于諸候,不下諸候之士”。對這么一個可怕的對手,闔閭自然會感到非常不安。于是又與伍子胥商量對策。伍子胥便向他推薦了要離。要離生得身材瘦小,僅五尺余,腰圍一束,形容丑陋,但智術非凡,有萬人之勇,是當地有名的擊劍能手。要離盡忠義之心,獻用苦肉計。一日在朝與闔閭斗劍,先用竹劍刺傷闔閭的手腕,再取真劍斬斷自己的右臂,便投奔衛國找慶忌去了。要離走后,闔閭還依計殺掉了他的妻子和兒子。慶忌探得事實,便對要離深信不疑,視為心腹,委他訓練士兵,修治舟艦,常在左右,同謀舉事。不久,慶忌領軍渡江,準備攻打吳王闔閭。要離趁慶忌不備,左手持矛從其身后狠狠刺去,當即刺穿慶忌胸膛。不料慶忌未立即死去,竟返身一把抓住要離的小腿,將其頭下腳上倒提起來,大笑著將他浸入江中三次,又坐下將要離放在膝上笑道:“嘻嘻哉!天下之勇士也,乃敢加兵刃于我。”左右欲殺要離,慶忌阻攔道:“豈可一日而殺天下勇士二人哉!”命令放要離還吳,自己卻拔出長矛,喋血而死。慶忌死后,左右欲釋放要離。要離不肯行,對左右說:“吾有三宗罪不容于世。”眾問曰:“何謂三宗罪?”要離說:“為給國君做事而犧牲我的妻子,不仁;為新國君而殺故國君之子,不義;為了成別人之事,而使我殘身滅家,不智。有此三罪,何面目立于世哉!”說完,遂投身于江。舟人撈救出水。要離說:“撈我何意?”舟人說:“你回國后,必有爵祿,何不欣然接受?”要離大笑說:“吾不愛身家性命,何況爵祿?你等帶我的尸體歸國,可取重賞。”于是奪從人佩劍,自斷其足,復刎喉而死。他這樣做,一方面是告訴吳王已經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另一方面是感謝慶忌的知遇之恩,所以他只有死了,凄涼而又悲壯。太史公司馬遷在《史記?刺客列傳》專門為專諸等人立傳,說:“自曹沫至荊軻五人(這五位刺客是曹沫、專諸、豫讓、聶政和荊軻),此其義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豈妄也哉!”而專諸、聶政、要離、荊軻又被后世公認為四大刺客。
作者:艾氏 發表時間:2010-03-12 15:23:09
附錄10 遼寧鳳城縣艾姓考證 據祖上相傳,鳳城縣紅旗鎮滿族艾姓由長白山四道溝遷徙至鳳城縣城南50公里的紅旗鎮艾家堡子落戶,屬正紅旗。根據本人多年的走訪、調查和考證,并依據滿族的習俗特征得出的結論表明:鳳城地區艾氏均稱自己是滿族人(旗人),其實不然。清時八旗分滿洲八旗、漢軍八旗和蒙古八旗。因此,鳳城地區艾氏不僅僅有滿洲旗人,還有漢軍旗人和蒙古旗人。滿洲旗人艾氏世居紅旗鎮和寶山鎮一帶。由于這支艾氏先祖久遠,其后裔樹大枝茂,散居各地,沒有統一訂定字輩,以致雖為同宗,但各分支字輩各異。紅旗艾氏始遷祖艾必達公于清康熙26年(1687年)到鳳城任正紅旗防御,幾年后署鳳城城守尉,有6子,現已知其長子、次子和第六子后裔居紅旗鎮,其字輩為:德茂允福宏,世傳咸忠厚,國恩恒嘉慶,善繼克昌榮;第四子后裔居寶山鎮,其字輩為:鳳明長吉慶,榮和玉保春。據傳,本家族原來沒有姓氏,始遷祖艾必達是名字。約于清同治(1862—1874年)中至光緒(1875—1908年)初年,傳到第8世,始以始遷祖艾必達的名字第一字艾為姓。漢軍旗人艾氏屬正黃旗,世居鳳城鎮內及周邊的大堡鎮、劉家河鎮、雞冠山鎮、通遠堡鎮和城北一帶。該艾氏宗族的字輩為:寶昌德立厚,純世啟文明,成龍兆圣瑞,聯玉子和平。蒙古旗人艾氏屬正藍旗,世居鳳城藍旗三家子、楊木雙廟子等地。該艾氏宗族自第11世起的字輩為:正興長立本,榮新恒茂春,昌明傳世遠,崇圣貴鴻恩。如何確定是滿族、蒙古族,還是漢族?關鍵是看供奉祖宗牌位的位置。滿洲旗人供奉祖宗牌位的位置在西山墻的正中間,蒙古旗人供奉祖宗牌位的位置在西山墻的一端,漢軍旗人則在房屋北墻較高處的正中間;滿族旗人供奉祖先是龍門架和祖宗匣,擺設香碟,祭祀時燒韃子香;蒙古旗人所供奉的祖先像稱為神影;漢軍旗人則是家譜掛畫。 作者:鳳城縣正紅旗艾氏第10世孫艾向群 編者按:鳳城縣駐防的八旗兵除滿洲八旗、漢軍八旗和蒙古八旗兵外,還有一支巴爾虎部蒙古游牧旗兵。前者于康熙26年從北京派駐鳳城,后者于康熙31年駐防鳳城。順治元年(1644年)鳳城設城守官,康熙26年(1687年)改設城守尉。下設巴爾虎佐領1人,滿洲防御7人,滿洲驍騎校7人,蒙古驍騎校1人,巴爾虎驍騎校1人,八旗滿洲、蒙古、漢軍領催62人,馬甲573人,匠人9人,共762人。八個旗內均有滿洲旗人、漢軍旗人和蒙古旗人,是混編的,三族旗人沒有規定比例。漢軍旗人是較早歸順清政權的漢人,與漢族民人相比,受到特殊待遇。城守尉是分駐一地的八旗軍軍官之一,武職正三品,一般領有幾百人。防禦(或防守尉)也是分駐一地的八旗軍軍官之一,是城守尉的下屬,武職正四品,一般轄兵幾十人至一、二百人,個別達幾百人。附錄11 我國各歷史時期人口數(1)、《中國姓氏》介紹了我國各時期人口數和漢族姓氏數: 朝 代 年 份 人口數(萬) 漢族姓氏估計數西 漢 公元前87年 3200 1800西 漢 公元前02年 5790 2000東 漢 公元188年 5960 2020西 晉 公元300年 2240 1680隋 朝 公元609年 5140 1960唐朝初 公元752年 6000 2020唐朝中 公元813年 3840 1860北宋初 公元980年 3530 1830北宋末 公元1102年 8200 2140南宋中 公元1210年 10820 2250元朝初 公元1279年 5520 1990元朝末 公元1351年 8760 2160明朝初 公元1381年 6720 2060明朝末 公元1626年 10000 2220清乾隆 公元1762年 21040 2540清道光 公元1835年 40800 2850民國初 公元1912年 40660 2850解放后 公元1953年 60200 3050二普查 公元1964年 72300 3150三普查 公元1982年 103200 3360四普查 公元1990年 116000 3420五普查 公元2000年 129600 3490抽 查 公元2006年 130000 3100(2)、《中國人口通史?先秦卷》介紹了先秦各時期人口數? 中國的史書沒有商代人口的記載,《帝王世紀》記有西周初的人口數為1371萬,夏代為1355萬,其間的商代當在1300萬左右。? 春秋中后期各諸候國人口之和約1400萬。? 戰國中期12國人口總數約3030萬。? 秦統一全國后人口3000—3400萬。(3)、《中國人口通史?東漢卷》介紹了東漢有關年代人口數? 光武帝中元2年(公元57年): 2100萬。? 漢順帝永和5年(公元140年):4915萬。? 漢桓帝永壽3年(公元157年):5649萬。(4)、《中國人口史?隋唐五代時期》(第二卷,葛劍雄主編,凍國棟著,2002年出版)介紹了隋、唐、五代時期的戶口數和人口數:隋平均每戶5.17人,唐和五代平均每戶6人。? 隋初(581年),690萬戶,約2900萬人。? 隋大業5年(609年),約907萬戶,約4600萬人。? 唐貞觀13年(639年),3041871戶,約1825萬人。? 唐天寶11年(755年),91877548戶,約5998萬人。? 唐會昌5年(844年),4955151戶,約2873萬人。? 五代末期,約4646746戶,約2788萬人。(5)、《中國人口史?遼宋金元時期》(第三卷,葛劍雄主編,吳松弟著,2000年出版)介紹了遼宋金元時期的戶口數和人口數:宋朝平均每戶5.4人,遼、金平均每戶6.5人,元朝平均每戶4.5人。? 北宋太平興國元年(976年),約4166萬人。? 北宋元豐元年(1078年),約9866萬人。? 北宋崇寧元年(1102年),達到北宋人口峰值,約10481萬人。? 南宋初年人口相當于北宋崇寧元年(1102年)南方人口,約6098萬人。? 南宋滅亡前夕約6343萬人。? 遼約901萬人。? 西夏約300萬人。? 金約6421萬人。? 其他小國的人口:大理500多萬人;吐蕃約56萬人;回鶻、西遼等約60萬人。? 北宋、遼、西夏、大理、吐蕃等國峰值人口之和約12300萬人。? 南宋、金、西夏、大理、吐蕃等國峰值人口之和約13430萬人。? 元世祖至元7年(1270年),約873萬人。? 元至元27年(1290年),達到元朝人口峰值,約7500萬人。? 元至順元年(1330年),約6040萬人。? 明崇禎3年(1630年),明朝人口達到峰值,接近20000萬人。? 明末清初,在戰爭、災荒和瘟疫三重打擊下,大約減少了4000萬人,僅存15250萬人。(6)、《中國人口史?清時期》(第五卷,葛劍雄主編,曹樹基著,2001年5月出版)介紹了清時期和1953年各省和全國的人口數(萬人):省 份 1776年 1820年 1851年 1880年 1910年 1953年直 隸 1779.9 2308.2 2705.5 3158.7 3732.8 4191.5河 南 2315.0 2740.7 3077.1 2621.8 3108.7 4324.0山 東 2790.2 3232.6 3558.5 3897.8 4388.1 4926.6山 西 1226.2 1433.0 1583.8 882.7 1186.7 1621.4陜 西 796.5 1213.4 1326.9 707.5 954.5 1583.4甘 肅 1591.8 1781.6 1899.0 495.5 716.1 1411.0(含寧夏)新 疆 86.2 110.5 136.3 139.2 216.9 476.2青 海 28.0 30.0 31.4 32.9 34.4 36.7西 藏 114.0 119.0 123.1 127.0 131.2 137.4內蒙古 185.5 229.0 265.6 305.2 349.7 425.0遼 寧 61.0 175.7 258.2 409.0 1069.6 1854.5省 份 1776年 1820年 1851年 1880年 1910年 1953年吉 林 29.4 56.7 123.8 256.9 547.7 1129.0黑龍江 10.8 16.8 37.0 77.5 198.1 1189.7江 蘇 3243.6 3943.5 4471.9 2949.1 3235.5 4129.3安 徽 2585.7 3206.8 3738.6 2139.2 2519.7 3058.8浙 江 2236.5 2733.5 3027.6 1602.9 1849.0 2282.5江 西 1878.3 2234.0 2428.6 1331.6 1496.3 1661.4湖 南 1526.5 1898.1 2180.9 2251.2 2632.0 3322.6湖 北 1617.3 1948.2 2218.7 1896.5 2207.7 2745.3福 建 1287.9 1475.8 1840.7 1416.7 1547.1 1314.4廣 東 1844.5 2140.5 2385.9 2644.7 2946.1 3447.0廣 西 741.6 946.1 1096.2 1259.2 1453.5 766.2云 南 788.4 1029.9 1267.5 1164.5 1346.8 1762.8貴 州 567.2 747.8 879.4 1025.4 1204.8 1523.7四 川 1681.1 2356.6 2946.5 3646.1 4563.3 6510.8全 國 32113.1 35908.0 43508.6 36438.8 40636.3 56231.2(7)、《中國人口史?民國時期》(第六卷,葛劍雄主編,侯楊方著,2001年11月出版)對1912年—1948年期間的大量人口數據,主要運用人口統計學的方法進行了盡可能完整的研究,得出了幾個年份的人口統計數(人):省 份 1912年 1928年 1936年 1946年 1948年江 蘇 32282781 34125857 36469321 36160417 36080123安 徽 16229052 21715396 23354188 21842039 22462217江 西 23987713 20322837 15804623 12836619 12506912湖 北 29590308 26699126 25515855 21271862 20975559湖 南 27616708 31501212 28293735 26171117 25557926四 川 48129596 47992282 52706210 47088591 47437387山 東 30988852 28672419 38099741 36289177 38865354山 西 10081896 12228155 11601026 14725102 15247059河 南 35900083 30565651 34289848 26994209 29654095河 北 26657683 31232131 28644437 28529088 28719057陜 西 12363860 11802446 9779924 9649168 10011201浙 江 21440151 20642701 21230749 19657551 19958715福 建 15849296 10071136 11755625 11084333 11143083廣 東 28010564 32427626 32452811 29128924 27209968廣 西 7789480 13648200 13385215 14543528 14636337云 南 9467696 13821234 12042157 9284579 9065921貴 州 9665227 14745722 9918794 10528293 10173750遼 寧 12133403 15233123 15253694 18581884 17627350吉 林 5580030 7634671 7354459 11322291 10877255黑龍江 2028776 3724738 3751109 4131956 6505183新 疆 2097763 2551741 4360020 3730051 4047452省 份 1912年 1928年 1936年 1946年 1948年寧 夏 303042 1449869 978391 737536 759002甘 肅 4318228 6281286 6716405 6765744 7090517青 海 367737 6195057 1196054 1317364 1307719熱 河 4629790 6593440 2184723 6546591 6196974察哈爾 1622458 1997015 2035957 2032994 2185774綏 遠 629732 2123768 2083693 2057753 2233226西 藏 1160756 3722011 3722011 3722061 1000000蒙 古 340257 6160106 6160106 北平市 725035 1550561 1688335 1772840其 他 16393209 10836579 7426207合 計 419640279 474787386 479084651 455592065 463493418作者修正數 507635540綜上所述,中國人口變遷經過幾個梯級:西漢至唐代,在6000萬人這個梯級上下徘徊;宋朝至明朝末期,在10000—20000萬之間變化;清中葉突破20000萬,然后節節攀升,不斷刷新3億、4億人口紀錄。
作者:艾氏 發表時間:2010-03-12 15:24:05
九、主要參考資料:? 《中國姓氏?三百大姓》, 袁義達主編 2007年出版? 《中國姓氏》 袁義達主編? 《中國古今姓氏辭典》, 慕容翊編撰 1985年出版? 《姓氏辭典》 王萬邦著 1991年出版? 《中國姓氏辭典》 陳明遠、汪宗虎主編 1995年出版? 《中華姓名辭典》 柴玉文編 2002年出版? 《通志?氏族略》 宋朝鄭樵著? 《中國少數民族姓氏研究》 陳連慶著?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 魏嵩山主編 1993年出版? 《中國歷史地名詞典》 顧廷標主編? 《中國地名詞典》 中科院南京地理所等12個單位合編? 《中國市縣大辭典》 閰崇年主編 1991年出版 ? 《中國人名大辭典》 臧勵龢等編? 《中國歷史人物辭典》 吳海林等編 1983年出版? 《中國人名大辭典?古代人物卷》 上海辭書出版社? 《中國人名大辭典?當代人物卷》 上海辭書出版社? 《中國文學家大辭典》 譚正璧編 1981年出版? 《中國當代文化名人大辭典》 張品興等主編 1992年出版? 《中華文化名人錄》 中外名人研究中心著 1993年出版? 《中國美術家大辭典》 孫濌著 1934年出版? 《中國美術家人名辭典》 俞劍華編? 《中國當代美術家人名錄》 龔繼先主編 1990年出版? 《中國中醫人名辭典》 史宇廣主編? 《中醫人名辭典》 李云主編 1988年出版? 《中醫人物詞典》 李經緯主編 1985年出版? 《中國軍事人物大辭典》 吳如嵩主編 1985年出版 ? 《二十五史紀傳人名索引》? 《北朝四史人物索引》? 《唐五代人物資料綜合索引》 傅璇琮等編 1982年出版 ? 《舊五代史人名索引》? 《宋史人名索引》 俞如云編? 《宋人傳記資料索引》 臺灣大學昌彼得等人編? 《明清進士題名碑錄索引》 文史哲出版社編輯室 1982年出版? 《清代人物生卒年表》 汪慶柏編 2005年出版? 《中國近現代人物傳記資料索引》 王繼祥主編? 《史記卷三十八?宋微子世家第八》司馬遷? 《史記卷四十七?孔子世家第十七》司馬遷? 《史記志疑》 梁玉繩撰? 《登科記考》(唐朝及五代)? 《資治通鑒》 司馬光? 《晉書》? 《魏書》(南北朝北魏史)? 《舊五代史》? 《宋史》? 《圖繪寶鑒》? 《宋詩紀事補遺》? 《明史》? 《明實錄類纂?人物傳記卷》? 《清史》? 《至順鎮江志》? 《嘉定鎮江志》? 《躬恥齋文鈔》 宗稷辰著? 《中國歷史年表》 柏楊著 2006/11? 《中國歷史大事編年》 張習孔主編 1985? 《中國歷史大事年表》 馮君實主編? 《中國大事典》 何茲全主編? 江西東鄉《禮洞艾氏宗譜》 艾文叔等人主編 1274? 江西修水征村《艾氏宗譜》 1375? 湖南永州《竹溪艾氏族譜》 艾贊薰等人主編 1914? 江西《永豐艾氏十修大成族譜》 艾子安主編 1996? 福建建寧《官莊坊艾氏族譜》 艾培生、美文編 1996? 江西進賢《艾氏族譜》 1999? 《陜北米脂艾氏宗族史略》 艾有為編著 2004/11? 湖南邵陽縣《艾氏族譜》 艾傳超編著 1993? 上海川沙縣《艾氏家譜》 艾民言主編 1992? 河南商城縣《艾氏宗譜》 艾金山主編 1994? 湖北浠水縣《艾氏宗譜》 艾耀東主編 1994? 湖北紅安縣《艾氏族譜》 艾長照主持 1992? 重慶大足縣《艾氏家譜》 艾方緒主編 1992? 四川安岳縣《艾氏族譜》 艾昌錫主編 1863? 四川瀘 縣《艾氏宗譜》 艾泗儒倡導 1999? 貴州獨山縣《艾氏宗譜》 艾錫和主編 1994? 湖南零陵縣《艾氏族譜》 1917? 《艾氏原始》 (注23)? 《中國歷史?先秦史》 沈長云著 2006/6? 《中國人口通史?先秦卷》 焦培民著 2007/2? 《中國人口通史?東漢卷》 袁延勝著 2007/4? 《中國人口史?隋唐五代時期》 葛劍雄主編 凍國棟著 2002? 《中國人口史?遼宋金元時期》 葛劍雄主編 吳松弟著 2000? 《中國人口史?清時期》 葛劍雄主編 曹樹基著 2001/5? 《中國人口史?民國時期》 葛劍雄主編 侯楊方著,2001/11? 《明清的江西湖廣人與四川》 孫曉芬編著 2005/10作者簡介:艾東堯,1942年12月4日出生于湖南省永州市冷水灘區牛角壩鎮竹溪,1967年畢業于華中工學院(現華中科技大學)無線電工程與自動控制系,中國科學院沈陽計算技術研究所高工、主任,1990—1995年任沈陽市和平區政府副區長,2002年12月退休。2005年10月—2006年10月任《竹溪艾氏族譜(二修)》主編。艾東堯 <ady121@163.com>通訊處:沈陽市東陵區文富路17-1樓251號;郵編:110015。若有感興趣者,請告訴電子郵箱或qq號,我可以發給你們,征求你們的意見。請你們提供以下信息:貴宗族的始遷祖名字、何時從何地遷本地、有幾修族譜、堂號、字輩或派詩、歷代名人、現有多少人等等。期盼得到你的支持。靜候回音。順祝
作者:艾氏 發表時間:2010-03-12 15:24:34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