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在线一区,婷婷六月天在线,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红,亚洲欧美天堂,aaaaa级毛片,成年人在线免费观看

族譜錄LOGO

姓氏:

拼音:DIAO  

03-09

918561次

2人

33個

3630個

5041人

246部


[主樓] 刁氏著作文稿  [精華]

書名:一定能趕過英國
作者:刁家翔
出版社:南京 : 江蘇人民出版社
年份:1958
頁數和開本: 36頁 ; 19cm
題名:?
主題:工業經濟-經濟發展

作者:刁品安   回復:137   發表時間:2009-05-23 16:44:00

族譜錄紀念網
[回復] 回復刁氏著作文稿

關于醫療廢物管理的倫理學研究
http://www.100md.com 刁衛平

本篇文章來自<A href='http://www.100md.com'>百拇醫藥網</a> 原文鏈接:http://www.100md.com/html/DirDu/2005/11/23/80/66/92.htm

作者:117.95.17.*   發表時間:2009-06-07 10:07:23

[回復] 回復刁氏著作文稿

以技術支持"節約型社會"?

<<決策與信息·財經觀察>>2005年 第10期
作者: 刁韜涵,

期刊 QCode : jcyxx200510014

作者:222.184.28.*   發表時間:2009-06-07 21:05:17

[回復] 回復刁氏著作文稿

移動通信推動我國信息化進程
國務院信息化工作辦公室綜合司副司長 刁石京
2007年11月27日??
20年來,手機從先富人群的奢侈品變成尋常百姓的日常用品,從單純的通信手段發展成為集信息服務、傳播知識、方便工作、休閑娛樂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的信息終端,我國移動通信用戶也從幾萬戶發展到5億多戶,移動通信正在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
中國移動面向政務、交通、稅務、公安、金融、海關、水利等部門的系列解決方案,以及面向大中型企業和中小型企業的行業用戶解決方案,受到廣泛歡迎;中國聯通也陸續推出警務新時空、農業新時空、交通新時空等一系列行業方案,助推行業信息化發展。經過移動運營企業和各方共同努力,移動通信在電子商務、政府管理、公共服務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大大推進我國經濟和社會信息化進程。

我黨十七大會議進一步形成大力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的決議,我國移動通信業應該運用科技手段,利用高新技術創新生產方式,加強網絡文化建設與管理,營造良好的網絡環境,完成涉及移動通信發展的系列戰略部署。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要求我們的工業化是以信息技術為支撐的工業化,信息化是實現工業化、發展城鎮化、推進市場化、應對國際化的重要舉措。去年中央已經制定我國向信息化邁進的戰略目標,并提出未來十五年我國信息化建設的構架,落實這些戰略部署,有助于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地發展。

作者:117.95.20.*   發表時間:2009-06-11 17:53:28

[回復] 回復刁氏著作文稿

書 名: 自然力.市場經濟與社會進步
作 者: 刁培軍(山師大政治法律學院副院長)

出版社: 山東人民出版社

作者:218.2.43.*   發表時間:2009-06-12 06:27:30

[回復] 回復刁氏著作文稿

國家助學貸款實施中的問題與思考
作者:刁懷軍 主題類號:G4/高等教育 【 文獻號 】1-213
【原文出處】《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科版,
【原刊期號】200003
【原刊頁號】61~64
【分 類 號】G4
【分 類 名】高等教育
【復印期號】200102
【 標 題 】國家助學貸款實施中的問題與思考
【 作 者 】刁懷軍
【作者簡介】刁懷軍(1952-),男,山東省人,系黨總支書記。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工程系統工程系,北京 100083
【內容提要】“國家助學貸款”是1999年公布的一項資助高校經濟困難學生的重要政策,但在實施過程中并未達到預期效果。“國家助學貸款”對擴大高等教育規模,對學生素質的培養提高都將起到不同程度的作用和影響。“國家助學貨款”的順利實施,需要銀行、學校、學生及學生家庭三方面的積極性,尤其需要銀行與學校的緊密配合。
【關 鍵 詞】經濟困難學生/國家助學貸款/實施
【 正 文 】
中圖分類號:G 647.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2204(2000)03-0061-04
新中國成立后,為了保證公民平等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權利,對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提供幫助是黨和國家的一貫政策,1999年開始實施的《高等教育法》中也明確做出了有關規定。黨和國家非常重視對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工作,各學校都作為重要任務來完成。隨著高等教育的飛速發展,有關部門不斷調整政策加大對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力度,但受各種條件限制,現行的資助范圍和資助額度都不能滿足落實國家政策的需要。為了更好地解決經濟困難學生的問題,1999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批轉了中國人民銀行、教育部、財政部等部門的《關于國家助學貸款的管理規定(試行)》(以下簡稱《規定》),決定在北京、上海、天津、重慶、沈陽、武漢、南京、西安等8個城市的中央部委所屬高校進行國家助學貸款的試點工作。
1 國家助學貨款實施情況
《規定》有關條款規定:學生申請國家助學貨款必須具有經辦銀行認可的擔保,擔保人應當與經辦銀行訂立擔保合同。確實無法提供擔保、家庭經濟特別困難的學生,可以申請特困生貨款。國家助學貨款利率按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法定貨款利率和國家有關利率政策執行。財政部門對接受國家助學貨款的學生給予利息補貼。學生所借貨款利息的50%由財政貼息,其余50%由學生個人負擔。財政部門每年按期、按規定向學生貸款管理中心撥付貸款貼息經費。學生所借貸款本息必須在畢業后四年內還清。學生畢業前必須與經辦銀行重新確認或變更借款合同,并辦理相應的擔保手續。特困生貸款到期無法收回部分,由提出建議的學校和學生貸款管理中心共同負責償還(其中:學校償還60%,學生貸款管理中心償還40%)。
《規定》發布后在社會和學校、學生中都引起較大反響,普遍認為把資助經濟困難學生工作納入社會,運用金融手段支持教育,資助經濟困難學生完成學業,進一步完善了有關政策,對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給予了有力的支持。國家助學貸款的實施,使資助經濟困難學生工作從計劃經濟模式向市場經濟模式過渡,符合改革和發展的趨勢。此前,在現行的辦法下,高校中經濟特別困難的學生的問題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決,而經濟有一般困難的學生則要完全依靠自己。不同地區、不同學校在資助工作中也存在著不平衡現象。在相對貧困地區和相對貧困的家庭,也還有因無力支付費用而不能走進大學校門的學生。另外學校由于種種原因,很少對外宣傳有關工作,也使一些經濟困難的學生失去了機會。國家助學貸款的實施有望根本解決這些問題。
《規定》公布后經歷了兩個階段。
其一,在8個城市的中央部委所屬高校進行試點。
國家助學貸款計劃發放總量為7億元人民幣,面向39個部委、局、總公司所屬的136所高校中的經濟困難學生。可是在實施中卻遭遇尷尬。學生中申請貸款的人數比預期的低得多,辦理成功的寥寥無幾。據報道,截止1999年11月中旬,在南京“至今尚未有一位貧困大學生能如愿從銀行貸到自己所需的款項”,重慶“至今未貸出一分錢”北京“首批5名北大學生得到了20多萬元貸款。這次大連實德與華夏銀行聯手,從聯貸(5名大學生互相擔保)走向企業擔保,進一步拓寬了學生申請貸款的道路”。此后各地未見較大規模貸款成功的報道。國家助學貸款在實施中受挫,問題集中反映在:(1)貸款擔保。經濟困難學生一般很難提供銀行所需的擔保條件,銀行在此情況下要求學校為擔保人,而且前學校無力承擔擔保責任。(2)風險責任。根據《規定》,特困生貸款到期無法收回部分,學校償還60%,學生貸款管理中心償還40%,貸款風險責任由學校承擔,使實施工作難以進行。
其二,針對實施中遇到的突出問題,今年2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中國人民銀行、教育部、財政部《關于國家助學貸款管理的若干意見》,其中規定學生可以采取信用擔保的方式申請國家助學貸款,學校不必承擔風險責任。這兩項修改打破了影響、限制國家助學貸款的瓶頸,但仍未見到大批貸款發放成功的消息。
政府有關部門一再修改國家助學貸款條款,說明黨和國家旨在大力推行國家助學貸款,把科教興國,用金融手段支持教育事業發展的重大舉措落到實處。但是國家助學貸款實施的情況,并未達到預期的效果,原因也不只是有關政策的問題,還存在我們主觀方面的問題。只有進一步提高認識,加深對國家助學貸款的了解,轉變觀念,才能推進國家助學貸款的大規模實施。
2 實施國家助學貸款對發展我國高等教育的意義
實施國家助學貸款是當前解決資助經濟困難學生問題的最好途徑。自1987年改革高校助學金制度以來,國務院辦公廳和國家有關部門相繼研究制定了一系列資助高校經濟困難學生的政策及措施。各高校加大了對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工作力度,逐步形成了獎學金、學生貸款、勤工助學基金、特殊困難補助和學費減免為主體的對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體系。以上措施所需經費主要是政府一定數量的撥款,少量來自社會捐助,另外還有個別行業的企事業單位設置的獎學金。這些政策體現了社會主義的優越性,但沒有超出計劃經濟的模式。與當前飛速發展的市場經濟相比顯現出許多不足。最大的制約是經費不能滿足需要,同時還存在平均主義大鍋飯的現象,影響解困的力度。此外,單方面的資助不利于大學生完整人格的形成;不利于培養艱苦奮斗,自強不息的精神;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也不利于培養學生的權利、義務觀念。解決這些問題的根本途徑在于充分發揮個人、集體、國家的力量,走市場化、社會化的路子,實施國家助學貸款。
國家助學貸款適應了擴大高等教育規模的需要。在科教興國戰略中,高等教育處于和科研、生產銜接最緊密的位置,承擔著提高生產力的重要任務。我國現在大學入學率不到10%,在發展中國家排在中等靠后的位置,發達國家大學入學率則在50%以上。高等教育首先從數量上就不能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不改變千軍萬馬過高考獨木橋的局面,使精英教育過渡到大眾教育,也就很難落實素質教育的要求和提高全民族素質的任務。發展高等教育、擴大高等教育規模已成為當前的迫切任務,需要各級政府、學校、個人承擔相應的責任,增加投入。近年來學校收支中國家撥款所占比例越來越小,學生需要支付的費用逐年以較大幅度增加。而改善辦學條件、學習條件;擴大高等教育規模,增加接受高等教育人數;后勤社會化等都需要大量資金投入,學校和學生個人負擔依然呈增加趨勢。國家助學貸款可以從根本上緩解學生個人的經濟負擔,為推進高等教育改革,減輕社會壓力,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
3 當前實施國家助學貸款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措施
實施國家助學貸款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客觀方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銀行方面認為助學貸款風險大,工作量大。在銀行內部還有一種保守意見,開辦此業務只有社會效益而沒有經濟效益,因為貸款期限一般4~8年,執行國家法定利率,加上建立配套環境及零售業務手續增加的勞動量,銀行的利潤很難保證。
(2)學校方面認為在解決經濟困難學生問題上,國家助學貸款確實彌補了行政撥款的不足,但作為商業貸款,應盡量與學校脫鉤,學校沒有能力承擔責任。
(3)學生及家長積極性不夠,主要是思想觀念跟不上形勢發展。這在經濟困難學生相對集中的經濟落后地區較為明顯。
(4)尚未形成可操作性強、簡便易行的貸款辦理程序。
要解決這些問題,首先銀行和學校應該認識到,助學貸款不是單純的商業行為。江澤民總書記語重心長地指出“對教育事業全社會都要來支持和關心”有關部門也已明確指出助學貸款“是運用金融手段支持教育,資助經濟困難學生完成學業,也就是通過銀行貸款以利經濟困難學生支付學費和生活費”。國家貼息開展助學貸款以及不斷調整有關政策已經表明了對此的關切和大力推行國家助學貸款的必要性,銀行和學校都應本著對國家對人民負責的精神主動承擔責任完成這一工作。
其次應認真分析研究國家助學貸款。
第一,對于銀行來講開展助學貸款是極有發展前景的事業。大學生是知識型群體,是科技發展的重要力量,社會的回報使這一群體在經濟上具有比較可靠的還貸能力。
第二,隨著政治、經濟改革的不斷深入,銀行存款實名制、社會保障體系及全國銀行聯網一定會以出乎我們預料的速度實現(銀行存款實名制現已實行)。如果今年大規模開展助學貸款,四年以后本屆學生畢業時,銀行存款實名制和每人一個的社會保障號碼會使還貸工作的難度大大降低。加上銀行聯網作用,助學貸款的風險是很低的。為了降低貸款風險還可以進一步細化大學畢業生錄用單位的責任。作為國家教育投資的受益者,用人單位也有義務履行相關的責任,例如為學生償還部分貸款,承擔貸款擔保等。還可以從大學二年級起規定德、智、體方面的貸款標準,這樣助學貸款不僅可以降低風險,還具有了更加積極的意義。
第三,用金融手段支持教育,學校也是直接受益者。如前所述,一方面經濟困難學生的問題多年困擾各個學校。隨著高等教育規模迅速擴大,短期內經濟困難學生的比例只會增加,絕對人數可能會成倍增長,非常容易釀成事端造成嚴重后果,學校的出路只有助學貸款。實際上各學校在當前的資助工作中都有相應的機構在負責運做,并且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國家助學貸款實行信用擔保和取消學校承擔風險責任后應積極配合銀行,利用現有的渠道開展工作。
第四,在當前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大環境下助學貸款的推廣無疑會起到積極作用。試想一個學校如果有三分之一的學生自己貸款上學,為自己的將來承擔責任,這個學校的學風一定會有長足的進步。而且學生在對自己提高要求的同時也會對學校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推動學校改革,完善育人環境。
第五,大力推行國家助學貸款需要學生及學生家長轉變觀念。要改變計劃經濟條件下形成的“入了大學的門就是入了公家的門”的觀念,非義務教育原則上應交費上學已為法律明確規定。現在的年輕人普遍缺少艱苦環境的磨練,缺乏對生活的了解,缺乏對社會的認識。作為一個大學生怎樣自強、自立,助學貸款提供了一個新的途徑。作為家長應放手讓成為大學生的孩子自己成長,利用助學貸款在經濟上、心理上一起給孩子“斷奶”。這樣有助于孩子更快的由“自然人”成為“社會人”,意識到并且承擔起應有的責任。此外,教育作為一種消費,申請并且得到助學貸款在商品經濟發達國家是十分普遍的現象,是一種社會福利,只要符合條件大家都會積極爭取。調查顯示,商品經濟發達的城市地區對助學貸款的認同率是比較高的,邊遠貧困地區則不然,存在著觀念上的差距。這就需要我們加強宣傳,學校和社會一起鼓勵經濟困難學生和其他學生辦理助學貸款。
第六,大力推行國家助學貸款還需要盡量簡化貸款手續。教育部、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和中國工商銀行組成的全國助學貸款部際協調小組,負責制定國家助學貸款政策,應有明確的要求,充分發揮學校和銀行各自的優勢,聯手辦好這件事情,規定各自的權利義務。學校可以利用現有的工作渠道,為學生集中申請、集中辦理符合銀行要求的有關貸款手續,盡量減輕銀行的工作壓力。而銀行應根據貸款風險實事求是地盡量簡化貸款手續,培訓學校有關人員,提供必要設備,支付一定費用。學校和銀行應根據國家助學貸款的有關要求,針對貸款的具體操作程序,制訂出清楚明了的規定,使學生知道怎樣貸款怎樣還款;知道自己的義務和權利,使國家助學貸款能便利實施。
4 實施國家助學貸款的前景
雖然國家助學貸款在試行當中遇到一些困難,但是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觀念的改變和政策、措施的不斷調整完善,一定會有快速的發展。
教育貸款可以為群眾接受,具有很大潛力。中國景氣監測中心1999年5月底發布的一項調查顯示,81%的城市居民認同“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的觀點,60%的人表示為孩子上學舉債也在所不惜。隨著經濟文化的發展,農村和城市對這一問題的看法將縮小差距。國家助學貸款,對擴大高等教育規模,積極推進教育改革;提高辦學效益,改善辦學條件,解決學生家庭經濟困難和對社會穩定可以起到有力的平衡和協調作用。國家助學貸款通過試點取得經驗后,隨著國家經濟實力的增強,一定會在全國范圍內開展,據國家1999年公布的數字,1998年全國在校大學生為341萬,保守估計占總數的10%的經濟困難學生需要貸款,還有5%的學生由于各種原因需要貸款。據統計,大學生平均年消費7500元,潛在的貸款市場每年達38億元,而且會逐年增長。我國大學入學率不到10%,發達國家大學入學率已達到40%~50%以上。如果保持現在的發展勢頭,教育產業無疑是一個龐大的潛在的消費市場。
國家助學貸款有良好的發展前景,一定會在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中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收稿日期:2000-05-22

作者:218.2.43.*   發表時間:2009-06-14 06:22:37

[回復] 回復刁氏著作文稿

刁繹
滁上間日陰晴聯句

陰晴淮海氣何殊,一昔風光互慘舒。
大塊養春裨造化,繁云間日蔽居諸。
暖回沙磧催來雁,寒徹冰池怯上魚。
山色晦明如代謝,花枝涼曝似相于。
朝暾忽蕩川原凈,夕翳還籠井落疏。
快適得朋釃醁酒,困眠無興讀殘書。
虹霞灼灼飛琳館,煙靄濛濛襲隼旟。
定與物情均燥濕,殆非星好有盈虛。
連空雪意迷高柳,繞舍陽和坼嫩蔬。
林外昏鴉啼野盡,城頭新月上簾初。

雪后游瑯玡山與韋驤聯句

南溪約幽尋,西嶺極遐觀。
初陽色朦朧,殘雪光汗漫。
相望樓殿間,宛在云霄半。
泉聲減琤淙,山勢欲飛竄。
巖寒雨花霏,谷暖煙絮亂。
幽鳥度喬林,驚猿折枯干。
決決漲溪流,輝輝披野岸。
蘭芽吐尚微,冰乳凝未泮。
佛屋對峰尖,禪庵倚崖斷。
軒窗愛虛豁,赤白從漫漶。
行敲玉玲瑯,松溜珠璀璨。
寧將瓊礫分,未省蘭蒿判。
行幽兔跡深,矚遠鴉翅緩。
登宜阮孕屐,隱稱嵇康鍛。
結游賢躅多,鑱石清詩爛。
極目窮躋攀,投隙違羈絆。
榮觀太帝書,暫憩飛仙館。
石立翠屏張,霞收丹錦散。
覘坐客爐擁,負暄僧衲換。
選勝唯務得,陟危寧復憚。
誰乘泛海槎,直欲傍銀漢。
況有凌云才,何妨舉風翰。
景多苦冥搜,歡解愜佳玩。
乃情慰懸想,昔傳非謾讕。
題與真莫儔,刻燭愧非伴。
玉局共藏機,瑤琴越操縵。
謠諺喜年豐,憑文同月旦。
大筆肆滂葩,小巫成泚汗。
造適寓林泉,貪縈任冰炭。
通侻去末禮,從容占奇段。
促節歌更新,銜杯酌無筭。
敢謂良會難,堪為畫圖看。
感慨非獨醒,賡酬每三嘆。
翔步雖異途,清懽歸一貫。
灑落似青冥,拘攣豈狴釬。
絕頂所見稀,清狂茲興罕。
立飫謝珍鮮,行庖后樵爨。
唯恐三節來,難留千騎駻。
何時金鰲容,重親玉皇案。
回首念斯游,馳精杳無畔。

雨后城上種蜀葵效轆轤體聯句

不憚移根遠,姑憐向日姿。
春風從自得,夜雨況相姿。
敏速飛霜钁,婆娑擁碧枝。
幽葩茲有待,雜卉漫多奇。
野藿非余尚,遷蘭盍爾知。
傾心安所守,衛足豈其私。
得地何妨徒,干霄固可疑。
采幢須夏節,綠餅與秋期。
莫以藂生陋,唯其秀出宜。
遷非拔茅進,愛豈揠苗為。
色解凌溪錦,花應當酒戶。
繞欄窠尚小,傍砌影猶卑。
援護情宜倍,栽培力已施。
桃溪容爛漫,竹徑聳參差。
不待毛嬙妒,何嫌魯相辭。
土培憂壓嫩,竹插為扶欹。
疏密齊行列,芳華遞疾遲。
纖莖簪間導,繁蕊珥交垂。
恐踐禽須逐,防侵草必夷。
養完先固本,采折俟乘時。
屢戒園夫守,頻煩墨客窺。
拾來同地芥,吟就比江蘺。
泛與蕭蒿長,偏饒雨露滋。
何如君子德,修直任榮衰。




本篇文章來源于『中國古曲網 』原文鏈接:http://book.guqu.net/quansongshi/21570.html

作者:222.184.28.*   發表時間:2009-06-15 21:15:56

[回復] 回復刁氏著作文稿


典藏中國--平遙

作者: 刁兆彥 主編

出版社: 中國旅游出版社

印刷時間:2002-10-1





長城:地球上的飄帶

作者: 刁兆彥 主編

出版社: 中國旅游出版社

印刷時間:2002-10-1



作者:117.95.17.*   發表時間:2009-06-18 17:49:41

[回復] 回復刁氏著作文稿

上醫情懷
作  者:刁承湘
出 版 社: 復旦大學出版社 載 體:膠版紙
開  本:16 定 價:46元
出版日期:2007-9-1
版  次:第1版1次印刷
裝  幀:簡裝
內容提要:
這是一部發展史。她記敘了一所中國名牌大學的誕生和歷程。從國人創建的醫學院,到桃李滿天下,名師、名醫輩出的名大學。從吳淞、海格路、楓林橋,到白龍潭、歌樂山,到上海、重慶姊妹校,歷史以活生生的事實見證了正誼明道,回顧了艱苦卓絕,體現出嚴謹、求實、團結、創新。上醫的歷史告訴我們:學校的發展緊系祖國,隊伍的成長離不開創造和實踐。
這是一首友情詩。八十年來的風雨日照。祖國愛、老師恩、同窗情。一班又一班,一代又一代。如今,各地布撒“上醫人”,到處傳頌“上醫情”。信念、神往、力量,無時無刻不在教導我們正直為人,指點我們精益求精,號召我們團結進步,為了祖國美好的明天。
這是一本教科書。一篇篇,一段段,都會喚起我們深沉的回憶,激勵我們去追求真理。她告訴我們祖國的前途是我們的命運,人民的召喚是我們的根蒂。她展示了老師們的風范,同學們的情誼。處處顯現忘我勞動,無私奉獻。她教育我們去思考,去學習,去創造,去報答,永遠奮進。
這是一宗永懷志。她是史,又非史;她是詩,又非詩。她抒發我們的情懷,讓我們長久思念,緊緊跟隨。緬懷先賢:推崇他們的精神,歌頌他們的事業;頌揚名師:感謝他們的啟迪,牢記他們的教益;敬仰大儒:他們的芳名和成就是我們心中永遠的豐碑。讓我們去敬重,去感激,去汲取,去實踐,清清白白,認認真真,為國家,為人群,不忘自己是一個“上醫人”。
目  錄:
我的上醫 我的母校(代序)
校史留蹤
 緬懷母校的創業歷程
 七十年母校情
 憶上海醫學院的學生運動
 母校上醫———革命的大家庭
 六十年前的回憶
 抗戰時期赴渝求學記
 難忘的歌樂山歲月
 上醫對我國現代醫學的歷史性貢獻
 一段鮮為人知的上醫院史
 照亮心靈的燭光———訪上醫的第一位地下黨員
 群策群力 眾擎義舉———中山醫院誕生記
 上醫人文社科部的成立及前期活動
 見證上醫神經外科的崛起
 賀校慶 憶往事
 上醫附屬醫院的第一個研究所——記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
 中國第一個心臟科的超聲心動圖室
 上醫建設中西醫結合學科高地的歷史經驗
 中西醫結合青春期醫學專業的形成及發展
 上醫法醫學專業的創建及發展
 不能忘卻的殊榮——記全國職業衛生工作先進集體上海醫科大學
 阻擊瘟神的堡壘———前進中的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
緬懷先賢
 在顏福慶塑像前
 緬懷上醫創始人顏福慶院長
 難以忘懷的師生情———憶顏福慶、朱恒璧兩位院長
 懷念我的祖父顏福慶
 上醫進入“211工程”與顏福慶教授的教育思想
 心中永遠不倒的紅旗———緬懷陳同生同志
 一位令學生自豪的院長———我記憶中的陳同生
 陳院長送我兩件寶
 肩負開拓中西醫結合事業的歷史使命
 深深地懷念陳院長
 憶陳同生同志二三事
大師風范
 張昌紹先生的第一堂課
 回憶我的父親張昌紹——重慶時期和最后的時期
 榮獨山教授永垂青史 中山醫院放射科
 一代宗師徐豐彥
 徐豐彥老師常用一句話給我點明方向
 他是一位真正的純粹的科學家———回憶我的父親谷鏡
 谷鏡 教授支持、同情、保護愛國學生
 懷念老師林兆耆教授
 林門家風
 一代肺科學先驅的風范
 跨越三個世紀的情懷———記一代宗師楊國亮教授
 緬懷王淑貞教授
 大師風范 光照后人———記蘇德隆教授
 難于忘卻的懷念———回憶父親蘇德隆
 深切緬懷老師陳翠貞教授
 郭秉寬教授的眼科生涯
 緬懷沈克非老師
 親臨沈克非教授的大查房
 我心中的黃家駟院長
 難忘救命恩人黃家駟教授
 永懷恩師黃家駟 傳承精神為人民
 醫道傳神恩澤遠 師德高尚桃李馨———追記一級教授胡懋廉
 碧血丹心鑄醫魂——記上海醫科大學國家一級教授、重慶醫科大學名譽校長錢惪 重慶醫科大學
 錢惪老師與我們在一起———懷念著名醫學教育家錢惪教授
 “科學公仆”湯飛凡
精神長存
 值得回憶的二三事
 嚴謹和創新——學術進步與學校發展的基礎——賀母校創建80周年 湯
 海納百川上醫情
 學習·讀書·探索——紀念母校創建80周年
 在送瘟神的戰斗中成長——記上世紀50—70年代的血防戰斗
 在“為人群服務”的教誨下
 上醫大和諧精神 八十載薪火相傳
 為人群服務———上醫一份寶貴的精神財富
 懷念兩位中西醫結合研究的伙伴
 上醫人與中醫現代化
 一件值得回憶的往事
 依靠知識分子辦學是上醫黨委一貫的指導思想
 上醫是這樣培養學生和師資的
 重視實踐的上醫教育
 夢魂系繞上醫研究生教育
師恩永駐
 懷念顧綏岳老師
 緬懷光輝業績 敬仰崇高風范———追憶恩師陶壽淇教授
 我的兩位老主任
 感謝老師培育情——憶楊銘鼎教授
 一日為師 終身為父———懷念恩師王有琪教授
 緬懷宮乃泉院長
 憶中西醫結合研究過程 念母校和老師培育之恩
 我的英語啟蒙老師程玖
 愿恩師的建樹常青
 思念悠悠
 大醫精誠 大師恩澤——記跟隨恩師沈鎮宙教授博士生學習的難忘歲月
 上醫·導師·我
 師恩不忘 傳統長存
 恩師鄭懷美教授
 感謝您——親愛的母校、親愛的老師
 做一個嚴謹求實的上醫老師
情系祖國
 一生勤奮好學、努力工作、勤儉節約的人——記張治道醫師
 上醫抗美援朝志愿醫療隊紀實
 青春的壯舉 光榮的選擇
 我從上醫到大醫
 上醫人在甘肅
 曾經戰斗在“三線”的上醫人 上醫醫本科第24屆
 正誼明道 情深義重———記北美東部地區上醫校友
 清水江畔的上醫人
 高原雄鷹
 離開中山 奔赴大連
 永遠沐浴在母校的陽光下———記溫哥華上醫校友會
楓林漫憶
 我是一名終身的上醫人
 上海醫學院學習時的回憶一事
 時代轉變中的楓林一葉
 上醫往事
 走進上醫
 溫馨的回憶
 上海醫學院教育我們成長
 記上醫的地下黨員計蘇華
 此生委與上醫矣
 解不開的上醫情結
 三代人的上醫情
 母校與我的成長
 我與上醫
 我與上醫藥科有著割不斷的情懷
 母校校園里的一首歌——深深地懷念母校
 我熱愛上醫 我懷念重醫
 難忘上醫讀書時
 患難時刻見真情
 上醫情絮二三事
 接診闌尾炎———一堂終生難忘的課
 再議“打基礎”———上醫80華誕隨筆
 國粹傳承在上醫
 往事如歌
 在上醫為我搭建的舞臺上
 回首當年
 “神秘”的法醫樓
 難忘的上醫留學生活
 頌母校80華誕
 慶壽誕———賀母校創建80周年
 念母校 謝恩師
 念奴嬌———賀母校80大慶
編后記

作者:117.95.17.*   發表時間:2009-06-18 18:44:11

[回復] 回復刁氏著作文稿

鋼筋混凝板塊砌體柱試驗研究

營口市人民防空辦公室 刁學東




  前言

  本板塊砌體柱試驗是根據“防空地下室及一般地下室臨戰時應急加固措施的研究”課題規定之要求擬定。是臨戰前應急加固支撐結構(柱)的一種形式。可以由非專業技術人員在24小時內基本以人力(或輔以小型工具如滑輪、千斤頂等)能完成施工任務為指導思想。可以立即就地取材進行支撐柱的施工而不需準備其他柱體砌筑材料(除粘結材料砂漿以外)。支撐柱之砌塊(板塊)平時用作地面裝修或用于建筑物周圍作永久性人行道之面層等,戰時可拆下用于支撐柱的砌筑。

  本試驗將是探索用此種板塊砌筑之柱體(以下皆稱之為板塊砌體柱)在應急條件下應用之可能性、可行性及其物理力學性能和破壞形式及極限承載力等與一般柱相比所具有的特殊特征,進而給出按一般常規設計計算時需要修正的條件。

  本試驗主要分兩部分:第一部分為模型試驗,目的是初步觀察其工作特點;第二部分為實物試驗,以柱高3.0m為實物柱高,觀察其在受荷過程中之特征及極限承載能力。板塊中配有橫向受力鋼筋以增加其強度并有一組未配筋者作對比。試驗支撐柱之砌筑由非專業技術人員施工,砂漿標號及配比不作硬性規定,只按一般常識性常規習慣方法配制,估計所用之水泥砂漿:砂:水泥≈(3~6) : l,用水量不作規定,但在砌筑時留有試塊以備理論分析驗算時參考。 試驗多在砌筑后1~3日內進行(少數試件因條件變化有拖長時間者),以便模擬戰時條件。因此,試驗方法不受正規試驗程序之約束。

  1 試驗構件--板塊的設計制造

  1.1 試驗構件之原件--板塊

  主要是配有橫向鋼筋的正方形板,代號為C15、C20、C30、C40,其中右側前兩位數字為板塊邊長為1cm 。C15及C20之板厚為9cm 、C30及C40之板厚為6cm 。板塊中間配有由橫向鋼筋φ6(Ag =0.283cm2)構成的焊接網(制作時改為綁扎網).C15及C20板中間放有井字形鋼筋網。C30及C403配有每個方向皆為3根的直角交叉網。C405配有每個方向為5根的直角交叉網。此外有一組為不配鋼筋網者作對比(C30B),見表l。



  每塊重量 C15為5.1kg,C20為9kg,C30為13.5kg、C40為24kg。

  板塊制造限于條件每次每種只能做六塊。混凝土設計標號為200#,配比按規范規定,自然條件下養生,并相應的留下每天制作板塊的混凝土試件2組(10x10x10cm3)。

  1.2 試驗計劃

  由于板塊砌體柱是根據應急加固要求之條件設想出來的新型式柱,是以每個板塊平面形狀及尺寸構成柱截面的只有水平砂漿縫而無垂直砂漿縫的鋼筋混凝土板塊砌成的,其力學特征及破壞特點與一般柱的區別尚未見于資料,故擬先做一批小尺寸的(1/2比例的C15及C20)模型試驗以探索其特點。計劃取C15及C20之板塊砌體柱模型試件高度為0.5、1.0、1.5m之試件各2根,共計12根。 C15之高(H)寬(L)比h/l為3.3、6.7及10.0;C20之高寬比為2.5、5.0及7.5。這樣還可基本上反映出一些細長比的影響。

  實物板塊砌體柱試件高度按一般地下室高度取為3.Om,計劃試驗由有橫向配筋板塊的C30G及無筋板塊的C30B板塊砌塊柱各1根,這樣C30之高寬比h/l=10.0;計劃試驗C40柱2根其中C403各方向配有3根橫向鋼筋,C405各方向配有5根橫向鋼筋,C40之高寬比皆為h/l=7.5。

  2 構件試驗

  2.1 模型試驗

  主要是由C15及C20板塊砌成之試件,幾何模擬1/2比例之實物。實驗目的是初步探討砌體柱的受力過程特征及破壞現象。量測了柱高中間處截面應變及部分構件的總變形。截面平均應變用百分表量測,其基距C15皆取為200mm,C20皆取為300mm。構件之總變形用百分表量測的試驗機上下加力板間距受力時之變化值表示。一般過程是在第一天砌筑構件,第二天進行試驗,試驗時灰縫砂漿強度多在5kg/cm2 以上。

  模型試件試驗過程中發現有些柱試件破壞后只有頂部一部分板塊被壓碎,未破碎部分之板塊仍完整無損。因此又進行了幾次利用高度大的已破壞試驗完畢的試件柱去掉破碎板塊后之殘余部分再進行一次較短的試件柱試驗,以探索這類砌體在已被壓壞一次之后完整殘余部分再受壓時其強度是否會受影響。因此,模型試件柱共做了14根,比原計劃之12根多2根。

  2.2 實物板塊砌體柱試驗

  C30及C40為實物柱試驗,柱高為3.0m。試驗在500t長柱試驗機上進行,實物柱原計劃為4根:C30、C30B、C403及C405。 但吸取了模型試驗經驗在每次試驗破壞后。去掉破碎板塊,對仍殘留著的較好的有一定h/l比例的殘柱,繼續進行較小 h/l 柱的試驗,所以共做了13次試驗。

  實物柱試驗方法及過程與模型柱相似,用百分表量測柱高度中間截面平均應變,基距皆取為250mm,量測了柱全高變形值(測試驗機兩加壓盤間距變化)。C405量測了柱高3/4、1/2及1/4截面處之平均應變,以觀察全柱不同高度處之應變情況,方法同前。在部分柱截面灰縫中埋人應變磚觀察截面水平橫向應變。試驗過程中觀察了裂縫出現及發展至破壞時之狀態,觀察了破壞現象并判斷破壞形式以便與一般常規概念中柱的破壞形式作比較。

  3 實驗現象描述

  3.1 C15及C20模型試驗

  全部14根試件柱反映出下列一些普遍現象。

  (1) 試件幾何對中后在試驗機上進行的軸心受壓柱試驗,由于砌筑時砂漿不勻及實際加荷試驗之荷載難于與試件中心吻合等多種原因,實際上多不能理想的中心受壓而呈小偏心受壓狀態,個別情況下偏心較大,總的來說都不是純中心受壓狀態。這種情況也是符合實際工程狀況的。

  (2) 垂直裂縫出現后不久即達到破壞。初裂縫出現的位置無明確的規律性,但一般可認為先出現于標號較低的板塊處或集中應力較大的板塊處。初微裂縫出現后在荷載繼續稍增加的情況下裂縫不再明顯增寬試件即破壞。最早出現初微裂縫約在80%破壞荷載時,一般多在90%破壞荷載左右出現初微裂。繼之再增加荷載即達破壞,可認為破壞為脆性破壞。

  (3) 試件破壞有幾種狀態:

  a.在試件柱頂部處破壞較多,皆呈板塊受壓破壞,破壞在水平砂漿縫上下界限分明,縫上面板塊破碎,縫下面板塊完整無損且無裂縫,不大。破壞在水平砂漿縫上下界限分而且這些破壞與 h/l之比值關系不大。

  b.斜劈型破壞.形式與常規無筋砌體或混凝土中心受壓短柱之破壞形式相似,最后破壞形狀呈斜劈面,破壞部位多發生于試件高度的中下部,亦有發生于中上部者,這種類型的破壞多發生于試件柱砂漿標號較高(>25#)時。

  c從構件試驗的全過程觀察,試件多處于彈性狀態,彈塑性應變不明顯。破壞接近脆性破壞。

  3.2 實物板塊砌體柱C30及C40試驗

  實物板塊砌體柱的試驗方案是在模型板塊柱試驗基礎上制定的3.0m高的實物柱約需板塊38~39塊。C30柱用板塊38塊。各板塊標號柱中間低,柱兩端高,其余在C30B、C403及C405的板塊標號皆采取自上而下逐漸增高的排列方法,上低下高。3.0m

  高實物柱破壞后,拆掉破壞部與板塊尚可余下一個高度稍小的短柱,仍有試驗研究價值。因此,原計劃試驗的 4根實物柱,實際做丁13次試驗,不僅獲得了實物柱的應用可能性資料,也多得到了一些不同高度柱的分析對比資料和數據。

  (1) 從破壞形式觀察,實物柱的破壞與模型試件柱大體相同但略有差異,大部分表現為接近于中心受壓的小偏心破壞及斜劈型破壞,斜劈型破壞只發生于試驗時砂漿標號高的柱上,只有無筋板塊砌體柱C30B,破壞時四個柱面同時出現幾乎貫穿全柱長的縱向裂縫破壞。實物柱破壞時在破壞部分只少有6塊以上板塊被壓碎,一般在8~15塊,可認為破壞區高度在1.5倍寬度以上。

  (2) 實物柱破壞過程與模型柱略有不同,大部分是無規律的先在某幾處不相關的板塊上的個別部分發生垂直裂縫,有的地方此類型的垂直裂縫在相鄰的數塊板塊上發生連續的一條或多條,但它們多不是最終的破壞裂縫。實物柱破壞時先是在某幾塊板塊角部開始出現脫落趨勢,繼而該部分砂漿沿水平縫斷裂,最后板塊角部脫落板塊壓碎,從而整體實物柱失去承載能力。
  初垂直裂縫的出現時間亦沒有規律性,C403在17%破壞荷載時即出現垂直裂縫,無橫向筋的C30B在40%破壞荷載時即發現個別板塊有垂直裂縫發生,但這兩柱的垂直裂縫對以后繼續加荷試驗及破壞均未發生影響,可認為是由于局部應力過大而引起的。多數柱的垂直裂縫發生于65%~70%,破壞荷載前后,個別的在90%破壞荷載時始發生,只有無筋板塊的C30B柱是在100%破壞荷載時突然各柱面出現大垂直縱向裂縫而破壞。

  (3) 試驗時測定了柱高中間截面平均應變并用之判斷和控制柱的受力狀態,但柱的破壞多數不發生于柱高中間截面處。考慮到非專業技術人員對實物柱的砌筑質量及對已發現的實物柱破壞現象做更進一步的解釋,最后的C405柱試驗時在柱高度的1/4、1/2及3/4三處截面都作了應變測試,其結果見圖1。可以看出柱下部1/4處截面基本處于中心受壓狀態。柱中間1/2高處及柱上部3/4高度處截面則處于偏壓狀態且偏壓方向也不一致,偏壓應變值亦較大,最后破壞即發生于柱的中上部位,破壞時出現了兩個接近斜劈裂破壞面,其性質與荷載一截面應變曲線的形式比較一致(見圖2)。C405柱下部應變值小于上部應變值,可以由其砌筑工藝過程加以解釋。根據砌體施工規范規定實物柱每天只宜砌筑1.5m高度,再高則傾斜失穩,故3.0m高實物柱是分兩次于兩天內砌筑完成的。因為砌筑1.5m高度以下之板塊柱時,施工方便,灰縫亦較薄較勻,而襯筑1.5m高度以上之板塊柱時,相對施工難度較大,向上運板塊及砂漿等較困難,導致灰縫較厚且不均勻。由于下部柱砌筑早于上部柱一天且灰漿薄勻,灰縫砂漿強度又高于上部,故下部之應變數值小。

  由此得出了一個概念,即實物柱作為中心受壓板塊砌體柱且較早受力時不同高度處的截面受力特性是不一致的,有時甚至變化很大.這就解釋了已試驗的柱,其破壞特性不同于正常勻質材料柱的一個原因,從而提醒人們考慮由非專業技術人員臨戰前用此種形式應急加固時,在設計計算階段要考慮這類特殊工作狀態變化的因素。





  (4) 實物柱的板塊中之橫向鋼筋在破壞前起到一些作用。在C30柱中不明顯,C40柱試驗時,特別是C405型板塊砌體,截面應變在柱破壞前已有彈塑性性能出現(見圖1)。由于板塊中橫向鋼筋未能形成更強的套箍作用(未采用封閉形式箍筋),彈塑性性能也未能充分發揮。

  無橫向鋼筋板塊砌體在C30B破壞后,板塊之形狀破碎;有橫向鋼筋板塊柱如C30等,破壞后之板塊形狀則是角部及四周邊緣破壞,鋼筋露出,板塊中心部位完整或只有一條微縱裂紋。說明無橫向鋼筋對板塊的破壞狀態是有影響的,其影響程度和橫向鋼筋作用發揮的程度有關。

  4 試驗結果整理分析及計算方法

  因為板塊砌體柱是具有橫向水平砂漿縫而無縱向砂漿縫的一種砌體柱,仍屬于磚石結構砌體范疇,故采用 GBJ3-73磚石結構設計規范 [I] 所提出的計算式及計算值與實驗值作比較。

  按規范無筋砌體構件軸心和偏心受壓時之計算式為

  KN≤ φ α AR (W)

  其中: K---安全系數=2.3;

  N---縱向力;

  φ---受壓構件的縱向彎曲系數,與砂漿標號有關,按β∝ H 0 /d 關系查表 取值。

  A---截面面積。

  R---- 砌體抗壓強度 ,按照規范查表求得。數值與板塊混凝土及砂漿標號有關。對本試驗而言,查表取值時不考慮砌塊砌體每皮高度之影響。

  α---縱向力偏心影響系數,本題中按中心受壓計算取α=1 .0

  β--------構件高厚比,按規范=0.85 H 0 /d 。

  H 0 - ------- 構件的高度,本題中采用試件柱高度.

  d---截面邊長,本題中為正方形板塊邊長1。

  確定砌體抗壓強度時需先確定砌塊標號,在本題中即為板塊之混凝土抗壓強度。板塊系按方格網配筋,其強度考慮套箍效應可用文獻 [2]之建議式計算。該式為

  ? c a =? c (1+0.85 Φ -2 +0.85 Φ ) - (z)

  其中:Φ ---套箍指標,Φ= M t ? s /? c

  μ t---體積配箍率,本題中M t =2nA/ls

  A S------- 單根橫向鋼筋的截面積,本題中為φ6A S =0.283cm 2 。

  ? s--------- 鋼筋的屈服強度,本題中按規范取為 2400kg/cm 2 。

  ? c-------- 結構混凝土的抗壓強度,按文獻 [2]取為 ? c =0.7xR 20 ;

  ? c a ——套箍混凝土的抗壓強度 =Nμ/A C

  Nμ——極限荷載,試驗值相當于(w),式中之KN值。

  A c ——本題中為板塊面積。

  s——鋼筋網片間距,本題中取為板塊厚度9cm及6cm2種。

  l——鋼筋網片的邊長,本題中計算時取為板塊寬度.

  以板塊強度 ? c a (無橫向筋時為 ? c)作為砌塊強度,按規范查表確定砌體抗壓強度R,再依據試件柱高度H及試驗時砂漿標號查出縱向彎曲系數φ,即可按式 (w)求出有橫向配筋的板塊砌體在極限承載力P C1 = Nu=KN,用之與實驗之板塊砌體柱試驗破壞承載力 p u作比較。考慮到本題中試驗所用板塊中配置的橫向鋼筋未能完全形成套箍作用,及24小時砌筑完畢后立即加荷試驗時之板塊砌體柱砂漿強度尚未形成等因素,計算比較時增添了假設橫向鋼筋作用為零(即無套箍增強作用或無橫向鋼筋 ? c a =? c )及砂漿標號為0時的兩項計算極限荷載值P C2 及P C3 ,以利比較。

  按上述計算方法得出之考慮橫向筋套箍作用的 PC1 ,不考慮橫向筋套箍作用的P C2 及視砂漿標號為零的PC3 ,等計算數值比較,可得出實驗數值P u 仍全部大于各類的理論計算數值且吻合良好,以實物柱為例P u /P C1 、P u /P C2 用P u /P C3 之平均值分別為 1.59 , 1.79 及 3.11 相應的變異系數為 0.176、0.283及0.145。

  試驗值P u至少為砌筑后6小時之值(上午砌筑、下午試驗)一般皆為砌筑后1—2天內之值,少數有拖長一周以后試驗者。 試驗時之砂漿標號在5~90之間。

  從計算比較中還可發現,按上述方法計算時橫向鋼筋套箍作用影響承載力的能力小,P C1/ P C2 =1.24,而砂漿標號對承載力的能力影響大P C2 / P C3 =1.58。這些數值關系在設計計算時要加以重視。

  由于橫向鋼筋套箍作用對板塊砌體柱承載力的影響,只有25%左右,數值不十分顯著,用增加橫向鋼筋量難于大幅度的增加板塊砌體柱的承載力,故建議板塊內可只用最小配筋率構造配以封閉形箍筋,以增加板塊防破碎能力及稍許提高其彈塑性能即可。

  從24小時內非專業技術人員就地取材砌筑的約束條件研究觀察時,即或取砂漿標號為零設計計算,上述設計計算方法也是安全的。如適當考慮時間因素,可以允許有幾天時間使砂漿增加強度,則按上式計算結果之值尚可乘以砂漿強度提高的影響系數,按本試驗計算比較,該值可取為1.5~1.6。

  5 幾點結論及建議

  1.板塊砌體柱完全能滿足在24小時內,由非專業技術人員就地取材并完成應急加固砌筑的要求,而且施工時可不限制砂漿標號。板塊平時可用于鋪設地面或路面,需要時拆下使用,其形狀可為正方形或正六角形,每塊外形尺寸及厚度以能滿足平時使用要求及人力能搬動之重量為限。

  2.本文給出之設計計算方法有足夠的可靠性。計算時可不考慮橫向鋼筋之套箍效應并取砂漿標號為零。可根據今后對臨戰前應急加固預警時間長短的研究結果,在計算值上乘以強度提高系數1,0~1.6(如預警時間為24小時取1.0時間長時可酌情提高到1.6)。

  3.板塊內橫向鋼筋可按最小配筋率構造放置。外緣必需是封閉形箍筋,中間單根鋼筋要有彎鉤或與箍筋焊接。制造板塊的混凝土標號要在200#以上。

  有關本文詳細內容的照片,圖表,試驗曲線及計算比較等,見文獻[5]。



參 考 文 獻

 [l]GBJ 3—73國家標準.磚石結構設計規范

 [2]焦占栓,蔡紹懷.方格網套箍棍凝上的強度和變形.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結構所,1984.7

 [3]張曉漪,刁波等.防空地下室及一般地下室臨戰時應急加固描施的研究。全國人防工程科研成果選編。

 [4]張曉漪,刁波.用靜載試驗方法評估防護結構抗力的研究.地下空間。

 [5]“防空地下室及一般地下室臨戰前應急加固措施研究”報告。

作者:121.234.212.*   發表時間:2009-06-19 06:08:35

[回復] 回復刁氏著作文稿

以技術支持"節約型社會"?

<<決策與信息·財經觀察>>2005年 第10期
作者: 刁韜涵,

期刊 QCode : jcyxx200510014

作者:121.234.212.*   發表時間:2009-07-05 00:49:30

第一頁 [1] [2] 3 [4] [5] [6] [7] 下一頁 最后一頁 跳到 頁/共14頁
 
發表回復:
標題:
 
內容:
粗體 斜體 下劃線 插入超鏈接 插入圖片
  您目前尚未登錄,立即 登錄 | 免費注冊
 
 
驗證碼: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