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1597639次
8人
10個
501個
36215人
1731部
李氏家族分布 “我李百萬葉,柯條遍中州”。李姓分布地域遍布神州,史籍載李氏郡望存13個之多……。 ? 唐代大詩人李白曾以李姓人多名望而作詩曰:“我李百萬葉,柯條遍中州”。可見唐代時期,李姓的分布已經很廣了。時至當今,李姓更是遍布于中華民族的每一片土地,乃至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 龐大的李氏家族,擁有眾多的堂號和郡望。所謂“郡望”,是指長期居住在某一地而形成的家族祖地。郡望的形成,是一個歷史過程,從這個歷史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在較長的一段時期內,李氏家族的主要分布。 ? 史籍記載的李氏郡望有13個,它們是隴西李氏、趙郡李氏、柳城李氏、略陽李氏、雞田李氏、武威李氏、代北李氏、高麗李氏、范陽李氏、渤海李氏、西域李氏、河南李氏,還有一個是隴西徙京兆的李氏。 ? 略陽李氏出自廩君之后,世居巴西宕渠(今四川渠縣東北)。漢末大亂,于是遷于漢中(今陜西漢中)楊車坂,號楊車邑。曹操定漢中,又從楊車坂再遷略陽臨渭(今甘肅秦安縣南),以后便定居下來,故被稱為略陽李氏。 ? 略陽李氏家族是至將軍李武時歸魏而遷略陽的。李武生東羌獵將李慕,李慕生五子:輔、特、驤、庠、流。李輔,為驍騎大將軍;二子李特,字元休,宣威將軍、長樂鄉侯,因其子李雄即帝位,而被迫謚景帝,廟號始祖;三子李驤為驍騎將軍,以其子李壽即帝位,而被追謚為獻帝;四子李庠,字元序,為威寇將軍、楊泉亭侯;五子李流,字元通,為秦文王。 ? 李特三子:始、蕩、雄。李始為武威將軍;李蕩為驍騎將軍;李雄,字仲雋,為位前將軍,即帝位,國號蜀,在位36年,謚日武帝,廟號太宗。李蕩有五子:班、(王含)、稚、(王午)、都。李班,字世文,襲帝位一年,而李雄之子李期殺之于殯宮;李(王含),為中領軍,李稚為將軍,皆死于氐人;李(王午)棄涪城奔晉都,為中宗所殺。 ? 李雄有四子:越、期、霸、保。李越為建寧王、相國、大將軍、錄尚書事;李期,字世運,殺李班而自立,在位三年,驤子李壽廢之為邛都縣公,謚曰幽;李霸、李保皆不病而死。 李驤子李壽,字武考,廢李期而自立,在位五年,謚昭文皇帝,廟號中宗。 ? 李壽有三子:勢、廣、福。李勢,字子仁,嗣父位,五年而國亡,晉封之為歸義侯、廣大將軍、漢王,后因求為太弟而坐罪,貶臨邛侯,自殺。 ? 李壽弟李攸,為安北將軍。 ? 李流子李世,為位將軍。 ? 京兆,即首都,唐時為長安。隴西李氏后徙京兆者,是岷州刺史李嵩。李嵩生洮州刺史思恭;李思恭生欽;李欽為左金吾衛大將軍,生晟;李晟字良器,德宗時為相,任太尉、司徒、中書令、西平王。李晟生有十二子:愿,為河中節度使;聰,為光祿寺主簿;(纟總),為太子中允;(孫心),為左神武大將軍;(馮心),為右威衛大將軍;恕,為光祿卿;憲,為嶺南節度使;(朔心),為陳許節度使、左仆射、同平章事,平蔡功為多;懿,為渭南尉;聽,字正思,為檢校司徒、涼國公,生左神武將軍琢;(其心),為右羽林將軍;(殷心),為嵐州刺史。 ? 十三望李氏家族中,隴西和趙郡兩支郡望名聲最大,人口最眾,今天下李氏多出自這兩支郡望。 ? 隴西和趙郡的榮耀甚早,秦、漢兩朝將相輩出,至唐朝則顯赫無比。大唐的開國皇帝李淵,是來自當時的隴西,大唐帝國在290年之間,宗室本支日繁,有大房39房;趙郡李氏,與隴西李氏同是秦朝御史大夫李曇之后裔。趙郡李氏在唐朝一代總共出了17位宰相,文治武功,沒人能比。據明代學者朱彝尊所說,趙郡李氏之族最大,甚至超過張、王、劉、趙等諸姓之上。 ? 秦國的司徒李曇,其幼子李璣傳下了趙郡房,其長子李崇傳下了隴西房,趙郡房與隴西房同出一源,又各有所系。 李耳:李姓第一人 ? 教始祖老子,名李耳,“正史”明確指為李姓第一人 ? 李姓族系,因為有李唐王朝的詳細考證,才傳而至今。其血脈繁衍,支庶眾多。現依《新唐書·宗室世系表》所載,以理征改理為李姓后的宗系,撰述如下: 理征,娶契和氏女,生昌祖,昌祖為陳(西周之陳國,故址在今河南開封以東,安徽毫縣以東,春秋末年,被楚國所滅)大夫,家于苦縣(今河南鹿邑縣東十里)。昌祖生彤德,彤德曾孫碩宗,被周康王賜采邑于苦縣。到五世孫乾(字元果)時,當了周朝的上御史大夫。他娶益壽氏女嬰敷,生下李耳(字伯陽,又稱老聃),于周平王時任太史。 ? 《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說:“老子者,楚苦縣歷鄉曲仁里人也。”此苦縣,正是被楚所滅的陳國苦縣。又說:“姓李氏,名耳,字伯陽,謚曰聃,周守藏之史”,這是正史中明確指為李氏的第一個人。以后《廣韻六止》引《風俗通》也采《史記》之說,認為:“李氏,李伯陽之后。” ? 李耳,古之圣人,博大精能,孔子曾問禮于他,受益不淺,說,我見到老子,就像見到了乘風云而上天的龍一樣。老子的學說,流傳于后世,著有《道德經》上、下編五千言。 隴西:大唐李姓的標志 ? 陜西是李氏宗族的發源地,或是出于忌吊,唐朝廢隴西郡,但“隴西”二字已作為大唐李姓的標志為世人所銘記。 ? “隴西”,是李氏宗族的發源地,自唐以來享有盛名。至今各地李氏,也都上溯到隴西。 隴西,顧名思義,隴山之西,在今甘肅省境內。隴西郡,秦置,今甘肅舊蘭州、鞏昌、秦州諸府州之地,治狄道,在今甘肅臨洮縣東北。晉徙治襄武,在今甘肅隴西縣西南,唐廢。唐朝時的“隴西”概念,當指今甘肅省的東南部以今隴西縣為中心之地。或是出于某種忌諱,唐朝廢掉了隴西郡,但“隴西”二字已作為大唐家族的標識,永不磨滅,千百年后的李氏家族,也以此為標識,可謂源遠流長,榮耀無比。 ? 隴西堂建于唐中葉,殿堂林立,巍峨宏大,后遭兵燹所毀,今存牌樓一座……‘李家龍宮’就在該縣李氏聚居的南安鄉一心村。 ? 著名學者李甲中先生積十余年考證,認為李氏確系源出隴西……故有‘天下李氏出隴西’之謂。 ? 臺北出版的《李氏源流》一書稱:“凡吾國各地所有李姓無不冠‘隴西郡’三字,足證李氏家族肇始于隴西,殆無疑義”。 ? 隴西是中華民族李氏的發源地。 ? 隴西李氏房系紛繁,以至于以后凡李姓者必稱出于隴西,這是不錯的。 ? 《新唐書·宗室世系表》載,從先祖李崇時,就任隴西守,其子李徭為狄道(隴西郡之治)侯;其孫李信為隴西侯。李信下傳至漢朝大將軍李伉的次子仲翔,他在征討叛羌的戰斗中陣亡,被安葬在狄道東川,其后人就居此地守墓安家。再下傳數世李伯考為隴西太守;至李尚,為漢朝(隴西)成紀令,并把家安在成紀。由此可見,李氏家族源出隴西甚早,從一開始,它就與隴西這個地方關系密切,其子孫在此地滋長繁榮,逐步擴大起來,故姓李者必稱隴西。 ? 隴西李氏的始祖李崇,是秦朝御史大夫李曇的長子。關于隴西李氏自李崇以下至唐代,三四百年間傳代和分支情形,《新唐書'宗室世系表》有詳細記載: ? 崇字伯枯,隴西守,南鄭公,生二子,長曰平燕,次曰瑤,字內德,南郡守,狄道侯;生信,字有成,大將軍,隴西侯;生超,一名伉,字仁高,漢大將軍、漁陽太守;生二子,長曰元曠,侍中,次曰仲翔,河東太守,征西將軍,討叛羌于素昌,戰歿,贈太尉,葬隴西狄道東川,因家焉;生伯考,隴西、河東二郡太守;生尚,成紀令,因居成紀,弟向,范陽房始祖也。 ? 尚生廣,前將軍,二子:長曰當戶,當戶生陵,字少卿,騎都尉;次子曰敢,字幼卿,朗中今,關內侯。敢生禹,字子道,弟忠,頓丘房始祖也。 ? 禹生丞公,河南太守;生先,字敬宗,蜀郡北平太守;生長宗,字伯禮,漁陽丞;生君況,字叔平,一字子期,博士議郎,太中大夫;生本,字上明,郎中,侍御史;生次公,字仲居,巴郡太守,西夷校尉;弟恬,渤海房始祖也。 ? 次公生軌,字子逸,魏臨淮太守,司農卿;弟潛,申公房始祖也。 ? 軌生隆,字彥緒,長安令,積弩將軍;生艾,字世績,晉驍騎將軍、魏郡太守;生雍,字(亻杰)熙,為晉朝濟北、東莞二郡太守;生二子,長曰倫,丹陽房始祖也,次曰柔,字德遠,北地太守。雍孫蓋,安邑房始祖也。 柔生荅,字季子,前涼張駿、天水太守,武衛將軍,安西亭侯;生昶,字仲堅,涼太子侍講,生嵩,字玄盛,西涼武昭王興圣皇帝,個子:譚、歆、讓、愔、恂、翻、豫、宏、眺、亮。愔,鎮遠將軍房始祖也。其曾孫系平涼房始祖也。翻孫三人,曰承,姑臧房始祖也;曰茂,敦煌房始祖也;曰沖,仆射房始祖也。曾孫曰成禮,絳郡房始祖也。豫玄孫曰剛,武陵房始祖也。 ? 歆字士業,西涼后主,八子:勖、紹、重耳、弘元、崇明、崇產、崇庸、崇枯;重耳字景順,以國亡奔宋,為汝南太守,后魏克豫州,以地歸之,拜恒農太守,復為宋將薛安都所陷,后魏安南將軍、豫州刺史,生獻祖宣皇帝熙,字孟良,后魏金門鎮將;生懿祖光皇帝,諱天賜,字德真,三子,長曰起頭,長安侯,生達摩,后周羽林監太子洗馬,長安縣伯,其后無聞,次曰太祖,次乞豆,定州刺史房。 ? 太祖景皇帝虎,字文彬,后周柱國大將軍,唐國襄公,八子。長曰延伯,生于山東,后太祖入關,延伯仕北齊為散騎常侍,武德四年,追封南陽伯,附屬籍,貞觀初罷之,與姑臧、絳郡、武陽公三房,號四公子房,至開元二十三年復附屬籍。尚有譙王房(譙王真字長宣)、蔡王房(蔡王岡同)、畢王房(畢王漳)、雍王房(雍王繪)、郇王房(郇王棉)、大鄭王房(鄭孝王亮)。 ? 代祖元皇帝諱嵩,周安州總管、柱國大將軍,唐國仁公,四子:長曰高祖,次曰梁王澄,次日蜀王湛,次曰漢王洪。蜀王房后為渤海王房。 ? 高祖諱堯大圣大光皇帝,二十二子,分十五房:曰楚王智云、曰荊王元景、曰徐王元禮、曰韓王元嘉、曰彭王元則、曰鄭王元懿、曰霍王元軌、曰虢王鳳、曰道王元慶、曰鄧王元裕、曰舒王元名、曰魯王靈夔、曰江王元祥、曰密王元曉、曰滕王元嬰。 ? 由上記載可知,隴西郡李氏自周、隋唐朝,人眾迅速膨脹,成為一個支派繁多的大家族,共計有范陽、頓丘、渤海、申公、丹陽、安邑、鎮遠將軍、平涼、姑臧、敦煌、仆射、絳郡、武陵(武陽)、定州刺史、南陽公、譙王、蔡王、畢王、雍王、郇王、大鄭王、蜀王等幾十個大房。以地名命名的房系,則清楚地反映了隴西李氏在唐朝以前的主要分布。 各地李氏 ——江西臨川楊溪李氏,其開基始祖為居信公 ? 住在今江西臨川縣楊溪鎮的李氏家族,保存了一本珍貴的家譜,即道光十五年李輝等修的《臨川李氏支譜》。其中記載了有關這支家族的遷衍情況。 ? 據載,這支李氏家族是江西豐城李氏家族的一個支系。其遷江西臨川的開基祖名居信,至臨種楊溪后,又繁衍為12支,他們都尊居信為始祖。 ——江蘇安山李氏,其開基始祖為元之公 ? 道光十九年(1839)李沅修《李氏家譜》載:今江蘇安山的李氏宗族,其先祖南渡而至浙江的書川(今浙江吳興縣),傳至宋代元之公, 自雪川來吳(江蘇)做官,因而在江蘇的安山一帶定居下來,為其開基始祖。自三世祖,有敬、洪、綱、權四公,分為四大支,分支的各家族有住上茅的,有住上障的,有住胥口的,有住玉峰的,還有住常熟的。住在迂里的一支,是五傳之祖余慶公的后裔,到清道光年間已二十余年。 ——浙江壽昌李氏,其開基始祖為茂十公 ? 清國子監博士熊士鵬所撰《道光五年(1825)李氏宗譜序》中說,浙江壽昌的李氏家族的開基始祖叫茂十公,當時從江西遷住浙江壽昌,其后代繁衍分支,而日益族大人眾。 ——浙江紹興李氏,其開基始祖為樂天公 ? 在浙江紹興,有一個李氏大宗族,明朝時期就已經是越東的望族,至今更是支庶繁茂,流布廣遠。 ? 據同治九年(1870)李向榮等修《山陰天樂李氏宗譜》載,這個李氏宗族屬大唐裔孫,即汝陽王(王進)的四世孫庶,李唐末時為避朱溫之亂,從陜西風翔,遠遷至浙江。在浙江紹興的開基之始祖,名樂天公,于昭宗天佑年間,定居山陰(浙江紹興)岱鷗。他的后代繁衍,代有分徙。其中有遷至兩浙東西的,有遷大江南北的,甚至遠遷邊地綏德口外和遼東,而成為當地巨族。遼東這一派遷徙的時間大約在清同治年間,遼東一房剛遷不久,綏德派又從西迂回浙江,這一房的源流記載最詳。
作者:楊力云 回復:54 發表時間:2008-06-13 13:04:57
你好,聯系山東古城的,輩分:維廷(曾)宗治法,述孔執中傳;永承隆盛澤,學守作象賢。我的QQ1147660398,謝謝
作者:李孔濤 發表時間:2014-07-11 09:23:48
作者:李孔濤 發表時間:2014-07-11 09:24:45
貴州省六盤水市盤縣新城營李氏承應公支立碑、修譜圓滿結束!李氏承應公系云南交水(現云南省曲靖市沾益縣)人氏,有乾隆八年三月蔭桂公立石碑為證......
作者:李興榮 發表時間:2014-09-21 15:37:59
貴州省六盤水市盤縣新城營李氏承應公支立碑、修譜圓滿結束!
作者:李興榮 發表時間:2014-09-21 15:39:47
李陽冰屬隴西郡而非趙郡典籍上說李陽冰是譙郡人,祖籍趙郡,百度等百科也說李陽冰五世祖李善權為后魏譙郡太守,將家徙至譙郡,于是在安徽亳州一帶有了趙郡李氏的后裔。但我氏宗譜記載,李陽冰屬隴西成紀派。李陽冰到底是趙郡人還是隴西成紀人呢?讓我們以史實來說話。李陽冰字少溫,于唐玄宗開元九年辛酉即公元七二一年生,公元七四二被朝廷銜命任江寧宰,七四五年五月被貶縉云令,數月后再貶宜春太守,七五八年擢升縉云令,七六一年遷當涂令,后官至國子監丞、集賢院學士、將作少監,秘書少監,世稱“李監”。《繁邑李氏宗譜》收載的寫于明朝萬歷三十一年的李氏重修宗譜老序上說,“陽冰公為隴西成紀人”,有子四人,長子李揀回到了隴西成紀,次子李援居于縉云,三子李拯居住于臺州,四子李操居于當涂青山。臺灣李振球先生也有“隴西李氏,源出一家”一說,按李振球先生家中所藏宗譜記載,知其宗族始于唐朝李陽冰,即李援之后。南宋初,李操十一世孫李儒自當涂遷繁東島,為繁昌東島派開基始祖。唐朝中期與王翀霄、陳商等隱居繁昌馬仁山中的李暈是李操的后人,卻不是邑志所記的為李白嫡傳之后。李白在《夏日陪司馬武公與群賢宴姑熟亭序》里也說,“今隴西李公明化開物”。李白寫這篇《序》的時候,李陽冰正在當涂令的任上,從文中可知“李公”即為李陽冰。如果李陽冰不是隴西成紀人,李白何必要當著他的面點明其出身呢?以李白心性,要是李陽冰不是隴西成紀人,他絕計不會這樣說的。張家界客棧《相遇隴西脈裔》一文中說的在巴山深處一個叫做"民主鎮"的小山村里見到的《隴西堂李氏族譜》與繁昌李氏宗譜有著基本相同的記載:利貞公廿二世孫李曇生子四:崇、璣、辨、昭;至三十世李廣以承正傳,為一世祖;18世李暠生子十:譚、歆、諫、愔、恂、黼、豫、宏、眺、亮;19世李歆生子四:朂、紹、重耳、宏之;20世李宏之生子三:叔仁、叔義、叔德;21世李叔仁生子三:賢、遠、穆;22世李穆單傳子郁;23世李郁生子二:芬、萼;24世李芬單傳子元五,李萼生子五:元四、元八、元九、元十、元十一;25世李元五單傳子客,李元八子陽冰;26世李客子白,李陽冰子四:揀、援、拯、操;27世李白單傳伯禽,伯禽失傳。由此可知,李白是隴西郡李氏第二十六代孫,李暠的第九代孫。李白的祖父李元五共有堂兄弟二十一人,其中李元八就是李陽冰的父親。在李白謝世55年后的唐憲宗元和十二年(817),范傳正在《唐左拾遺翰林學士李公新墓碑文》中這樣記述李白的身世:公名白,字太白,其先隴西成紀人。再看趙郡李氏的記載:出自秦司徒曇次子璣,字伯衡,秦太傅,三子:云、牧、齊;牧為趙相,封武安君,始居趙郡,趙納頓弱之間,殺牧;齊為中山相,亦家焉,即中山始祖也;牧三子:汨、弘、鮮;汨,秦中大夫、詹事,生諒、左車、仲車;左車,趙廣武君,生常伯、遐;遐字伯友,漢涿郡守,生岳、德、文、班;岳字長卿,諫議大夫,生秉、義;秉字世范,潁川太守,因徙家焉。生翼、協、敏;敏,五大夫將軍,生謨、道、朗;謨字道謀,臨淮太守,生哆、華、旭;哆字子讓,上黨太守,生護、元;護字鴻獻,酒泉太守,生武、昭、奮;武字昭先,東郡太守、太常卿,生贊、修、弈、就;修字伯游,后漢太尉,生諒、叔、訓、季;諒字世益,趙國相。生膺,字元禮,河南尹。生環、瓚、瑾;瑾字叔瑜,東平相,避難復居趙,生志、恢、宣;恢字叔興,生定、臺、獎、碩;定字文義,魏水衡都尉、漁陽太守,生伯括、機、叔括、季括;機字仲括,太學博士、臨江樂安二郡太守,生群、環、密、楷、越;楷字雄方,晉司農丞、治書侍御史,避趙王倫之難,徙居常山,五子:輯、晃、芬、勁、睿;睿子朂,兄弟居巷東,勁子盛,兄弟居巷西,故睿為東祖,芬與弟勁共稱西祖,輯與弟晃共稱南祖,自楷徙居平棘南,通號稱平棘李氏;輯字護宗,高密太守,子慎教,居柏仁,子孫甚微,與晃南徙故壘,故輯、晃皆稱南祖;晃字仲黃,鎮南府長史。生義,字敬仲,燕司空長史,生吉,字彥同,東宮舍人;生聰,字小時,尚書郎,二子真、融;義之后有萬安,自趙郡徙于管城。南祖之后有善權,后魏譙郡太守,徙居譙,生延觀,徐梁二州刺史,生續;東祖睿,字幼黃,高平太守、江陵寧公,生朂,字景賢,頓丘太守、大中正,生頤,字彥祖,高陽太守、武安公,四子:勰、系、奉、曾;東祖之后又有諤;西祖勁字少黃,晉治書侍御史,二子:盛、隆。以下三支也是趙郡李氏的分支:遼東李氏:璣少子齊,趙相,初居中山,十三世孫寶,字君長,后漢玄菟都尉,徙襄平;生雄,車騎長史;生亮,字威明,原武令;生敏,河內太守;生信;生胤,字宣伯,晉司徒、廣陸成侯;生固,字萬基,散騎郎;生志,字彥道,陽平太守、嗣廣陸侯;弟沉,沉孫根。江夏李氏:漢酒泉太守護次子昭,昭少子就,后漢會稽太守、高陽侯,徙居江夏平春。六世孫式,字景則,東晉侍中;生嶷;嶷生尚,字茂仲;生矩,字茂約,江州刺史;生充,字弘度,中書侍郎;生颙,郡舉孝廉,七世孫元哲。漢中李氏:漢東郡太守、太常卿武孫頡,后漢博士,始居漢中南鄭;生郃,字孟節,司徒;生固,字子堅,太尉;生三子:基字憲公,茲字季公,燮字德公,安平相;十二世孫德林。 趙郡李氏定著六房:其一曰南祖,二曰東祖,三曰西祖,四曰遼東,五曰江夏,六曰漢中。可見,隴西郡出自曇公長子隴西郡守崇,趙郡出自曇公次子璣,李陽冰為崇之后,與趙郡分支久遠,李陽冰五世祖、李白六世祖是李叔仁,所謂“李陽冰五世祖李善權”之說純屬子虛烏有。
作者:李永龍 發表時間:2014-11-10 06:24:39
廬州李氏又名關門李氏。關門李氏尊西漢成紀令尚公之子廣公為一世祖,是為隴西成紀派;李白從叔、杜甫外甥、二十六世李陽冰唐開元中為縉云令復征宰當涂,舉家遷居當涂,為姑孰青山派;三十八世李儒遷居繁昌,為繁昌東島派;四十六世李隆三于元末偕子榮、孝遷居廬江蓮屏山。李隆三諱思忠字景厚,為宋進士李繼六世孫,生于元至順四年(1333年)十月二十日,配周孺人生于同年二月。李隆三長孫李枝茂一生好學,手不釋卷,惟杜門謝客,以窮二酉,時人以關門李氏稱焉。“關門李氏”由此而得名。關門李氏字輩為:孟宗春林 自如 本傳萬源 延年永慶 德澤綿長 仁義咸進 修身齊家 世安國定。關門李氏于二零一四年六修宗譜,主編李永龍。
作者:120.210.163.* 發表時間:2014-11-10 06:34:58
有知道膠州李氏族譜的嗎?
作者:李振 發表時間:2014-11-27 21:39:06
我祖父是經字輩,爺爺是邦字輩,爸爸是志輩,我是道字輩,兒子是據字輩,孫子是德字輩,請宗親對一下我們是不是一樣的; .....經邦志道據德....如有拜托回復QQ865681413
作者:李道陽 發表時間:2015-03-09 16:43:53
湖北遠安縣李氏字派是:國正天心順,家修治化成,朝庭開昌運,萬世得太平。也是從江西遷徙來的,我們不知道國字派的前是什么字派,更不知道江西的老祖宗是誰,誠求高人、才人細查,謝謝
作者:李化平 發表時間:2016-03-23 15:59:40
盼有回音,致以感謝
作者:李化平 發表時間:2016-03-23 16:06:09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