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在线一区,婷婷六月天在线,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红,亚洲欧美天堂,aaaaa级毛片,成年人在线免费观看

族譜錄LOGO

姓氏:

拼音:RAO  

03-07

182811次

9人

12個

204個

934人

101部


站長: 饒有武 管理員: 饒曾國 饒國平   [申請管理員]
[主樓] 蒲圻饒氏2011年“雙修”紀事  [精華]

題記:雙修指修家譜、修祖墳
上官人莊饒有武撰

清明祭掃千二墓

千二是蒲圻饒氏始遷祖,南宋末期遷入蒲圻。公宋寧宗嘉定15年壬午生,元世祖至元20年癸未卒。與長兄千一公同葬赤壁市趙李橋鎮馬口灣莊胡家塘。
2011年4月2日,由馬口灣志華、志林、有高等人組織,舉行祭掃千二墓活動。參與者為馬口灣饒氏子孫,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父子,有夫妻,年紀大的楚德公有八十多歲,大多數是年青人。在外工作而不在本莊居住的馬口灣人也大多被通知回來參加了活動,約60來人。因事不能參加活動的饒克才先生寫請假條說:“志華先生,您好!我因生意纏身,不能前來向我們共同的先祖祭掃,特買鮮花鞭炮托邦智帶來,請代我向我們勤勞智慧的先祖叩拜。拜托了!謝謝!饒克才親筆”。敬祖之誠令人感動。我與饒有能、饒楚義也參加了祭掃活動。
今天是早春二月的最后一天,昨天天氣暴熱,今天氣溫下降,清早淅淅瀝瀝飄著細雨,上午又見明媚春光,真是春天好似孩兒臉。樹上已見新綠,小草露出嫩尖,不知名的小花點綴山間。4月2號前,馬口灣村民小組已派人將上山的路及墓地斫得干干凈凈。我上山后站在墳頭向遠山盡力地大聲呼喊了一聲,聲音在寧靜的山谷間回響,如雷聲滾滾,宏厚而悠長!這是我向先祖表達的深深的敬意。這一聲呼喚,凝聚了蒲圻饒氏兒女千百年來的萬丈豪情,表達了后輩發奮圖強振興家族的雄心壯志!大家將祭祖用的紙花插滿了千一、千二及李孺人墳墓,饒金艷將花籃敬獻在墳頭。山下的胡家塘岸邊擺滿了鞭炮。大家仔細看過千二墓碑文,對明朝所立的墓碑贊嘆不已,對立碑人若蒙公更是崇敬有加。山下點燃了鞭炮,頓時硝煙彌漫,沖天炮響徹云霄,震耳欲聾,胡家塘也被震起了層層漣漪,山谷間的回聲此起彼伏,真如山呼海嘯,很是壯觀。
大家向祖墓作揖叩拜后下山,來到趙李橋鎮的一個飯館就餐。飯館新開不久,裝修豪華,菜肴精致味美。餐后進行了座談。我向大家介紹了蒲圻饒氏的概況,及重修家譜和整修千二墓的設想及資金概算。曾任赤壁市市長、市委副書記的楚照公發表了講話,他對今天的祭祖活動表示肯定和贊同,對祖墳的維護提出了三個階段的建議,初級階段就如今天一樣,每年組織大家祭掃一下,中級階段是修整墓地,高級階段是修上山的路,山上修停車場,修亭子,使墓地形成一定的規模。爭取三年達到中級,五年達到高級。并對修譜修墳表明他的態度,大力支持,該出力的他會出力,該出錢的他會出錢。大家對楚照公的講話報以熱烈的掌聲。有能公、楚義公發言介紹了九修譜的情況并倡導十修,邱玉保老人也發了言,竭力倡導整修千二墳,慷慨激昂,真是巾幗不讓須眉,堪稱女中豪杰!
2022年是千二公八百年誕辰,我希望能在2022年前修好千二墓,成功舉行800年大祭!
散會后,楚義、有能和我,一起去馬口灣志華家,四人繼續討論雙修的事情。
2011年清明祭掃千二墓拉開了蒲圻饒氏雙修的序幕。 1159

作者:饒有武   回復:83   發表時間:2020-05-22 07:19:00

族譜錄紀念網
[回復] 回復蒲圻饒氏2011年“雙修”紀事

2011-10-13太平關
在秦坪逗留了兩天,今天得去太平關了。昨天我就要求有新哥帶我們去。清早天下著小雨,新哥挽留我們再住一些時,我說無論如何得去太平關了。太平關離這里有三十多里,我們可以步行十多里走小公路到雙竹,在雙竹攔去太平關方向的班車,也可以走小路去雙竹,近一些,但不是水泥路,是山間小路。怕打濕鞋褲,我與有和找來一些塑料布,包扎鞋子和褲腳。正在包扎,志斌起床了,他說在雙竹不一定能攔到過路車,要我們叫一輛面的去太平,并打電話給他熟悉的面的司機。面的司機要價一百元。因為我們不知情,一百元是否合理不知道。他們父子說貴了。有新哥今天要領我們去太平,穿戴整齊,特別是一雙嶄新的皮鞋,讓他跟我們一起在山間跋涉的確不適合,所以我說一百元就一百元,要有新哥再給面的司機打電話要他把車開過來。經過再一次討價還價,降到80元。
我們三人乘面的沿著彎曲起伏的山間公路來到太平。后來知道我們翻過的一座大山就是厥山。只見兩邊萬仞高峰直剌蒼穹,中間一條公路穿澗而過,果然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險。傳說太平關原來叫鬼門關,石達開經過此關時覺得不吉利改名太平關,另一種說法是長毛經過此地時,大便后用草揩屁股,屁眼被堵住了,認為是鬼門關地名不吉利,遂改太平關。
下車后我們先在路邊的小賣部吃了一些東西,我吃了一桶方便面,權當早餐。
最先來到有朋家。有朋家新建的兩層小樓,正面外墻貼墻磚,鋁合金窗戶,鐵制防盜大門,內墻瓷粉,鋪地板磚,近十年來農村常見的民居格局。屋側有一車庫,停了一輛面包車,是他兒子志春用來跑過客運的,因跑客運的車太多生意不好而放棄外出打工了。兩個女兒已出嫁,現在家里只有夫婦及孫子饒鑫祖孫三人。饒鑫2008年2月出生,三歲半了,比我孫子宸子小三個月。饒鑫性格活潑自來熟,追著我們叫爺爺。還有一只通人性的狗,見我們不叫不咬,主人說它見別人還是要吠要咬的。
十點多鐘我們吃面條,四五樣菜蔬,面條很淡,可能沒放鹽,我吃過幾家都是這樣,很合我的口味。登記完他家的資料后,他老伴要我為他家抄寫字派,說是只知道20派,怕用完后子孫后代沒字派用了。婦道人家關心家族字派,不是多見,我深受感動。雖說我知道以后發了譜后上面有字派,我還是在他家的戶口本上寫下了六十派,夠用一千多年了。

作者:饒有武   發表時間:2020-05-22 22:52:45

[回復] 回復蒲圻饒氏2011年“雙修”紀事

我們邀請朋哥領我們一起去其他宗親家。我們先去了有恒家。有恒住在小溪對面的山坡上,單門獨戶。有恒一九五一年生,年已六旬,至今未婚娶。去他家前有新說怕他搞不成披,接觸后發現他智力正常,說話有條理,談吐中還能用一些詞,如“人生坎坷”等。他不抽煙,卻拿出煙來敬我們,還要給我們燒水,我們不讓他燒,他是一個知禮節的人。他兩兄弟,弟弟名有成,兄弟不和,很少來往。登記完資料后我們要離開,他要我為他抄寫字派,使我再一次深受感動!他已逾花甲尚未婚娶,此生恐怕不會有后人了,卻關心家族的傳承,他不是一般的思想境界!我在他拿來的紙上恭敬地寫下了蒲圻饒氏字派。他送我們很遠,與他握手告別,他站在山坡上目送我們遠去,我懷著崇敬的心情回頭與他幾次揮手致意。
我們一行四人到過幺叔邦全家后,出門馬路上正好有一輛面的駛過,見我們停了下來攬客。有新哥說接過兒子的電話,志斌要去縣城送交村衛生室達標驗收資料,要他回去照看孫子。他乘車回秦坪了。剩下的三人去有權家。
有權住在山腰上,我們從側面陡峭的野雞路攀藤攬葛爬了上去,上去后半天氣息不能平靜。山腰上住戶兩三家。他們進出的道路比側面的野雞路強不了多少,窄窄的,雜草叢生,只是稍微平坦一點,少數地方坡度超過45度。真是難為他們一生在這樣的路上進進出出了!為什么不修一修呢?將路拓寬一些,整平一些,雜草除掉,陡峭的地方用石頭砌幾步臺階,山上有的是石頭,至少用鋤頭挖出一些坎坎。只要一些力氣,不需要成本。他們寧可十月天坐在門口曬太陽也不愿意動一下手。

作者:饒有武   發表時間:2020-05-22 22:53:57

[回復] 回復蒲圻饒氏2011年“雙修”紀事

中午我們來到邦友叔家。門牌號為“泉溪鎮馬家壩村六組”。邦友叔五十多一點,本來正當年,但前幾年中風,花了大筆資金,留下了后遺癥,行動不便。小兒子身體不怎么好也令他揪心。值得欣慰的是大兒子有名不錯,在外打工,是一個小包頭,一年能掙十來萬。
他家的房子是土房,北方叫做干打壘,我們那里叫土坯房,只見湖南來的人在我們那里建過這種房。將干濕適當的黃土倒在用木板做的一尺多高的匣子里,并加入硬木棍,相當于現在混凝土里的鋼筋,再用木榔頭砸實,一截一截、一層一層地做,就成了土坯房的墻了,一尺來厚。從竹溪縣城出發沿路可見土房,秦坪和太平關大多數民居是土房。有新哥家雖說建了新樓房,卻保留了以前的幾間土房,我們去他家時就住在土房里。現在的土房內外都用石灰粉刷得很漂亮,不細看真不知道是土房。有的外墻用水泥粉刷了一米來高的墻裙,防潮性得到加強。從竹溪縣城出來看到的土房低矮,高個子伸手可以摸到屋檐,蓋的是青瓦。秦坪和太平見到的土房高大寬敞有兩層,樓上也可以住人。蓋的是石板,大且薄的石板,大塊的不少于兩平方米,從層頁巖上剝下來的,厚度約一厘米。用鐵錘在石板上敲洞,竹篾固定。這種建筑就地取材,真是夠環保的了,我以前只是聽說過,這次算是開了眼界。
與邦友叔交談后,我們去了他家屋后的厥山腰看兩座古墳。在秦坪時就聽有新哥說過有古墳,碑文記載了遷出地。邦友叔拿了一把刀,沿路披荊斬棘,來到半山腰。兩座古墳一座是聲桂公,一座是名成公,二人是父子。古墳修建得很漂亮,條石圍墳,墓碑高大,碑柱上刻有墓聯。名成公的墓更漂亮,碑蓋與碑柱已掉落在墓前,墓蓋鏤空石雕,碑柱有一尺多寬,有精美的浮雕。是我見到的最豪華的古墓。可惜年久失修,已顯頹廢。
我抄錄了碑文,有些字風化已難看清。天黑后我們下山到邦友叔家吃飯。上午十點吃過的,現在已是六點多鐘了,間隔了八個多小時,不知為什么還不覺得怎么餓,可能是看古墓的原因。
晚上登記了邦友叔家的資料,第二天又去邦延叔家登記了資料。我們一起把家里沒人的資料都登記起來了,這些資料難以準確完整。搞完后我們再次去后山腰看古墳上昨天沒看清的文字,并用手機拍了照,相機在秦坪時壞了只能用手機拍了。
邦友、邦延居住地為厥山太平關,現屬十堰市竹溪縣泉溪鎮馬家壩村。

作者:饒有武   發表時間:2020-05-22 22:54:53

[回復] 回復蒲圻饒氏2011年“雙修”紀事

從墳地下來已是下午兩點多鐘了,邦友叔家中沒人做飯,我們決定離開太平關去竹溪縣城。臨走時我問了來太平關的車輛,為以后來太平關收族留下信息。邦友叔告訴我,來時可以乘坐從竹溪縣城去泉溪鎮的班車在太平關下,車費20元。若要從竹溪縣城到秦坪可以也坐這趟車在雙竹下,再步行下山十多里去秦坪,或直接坐竹溪縣城到秦坪的面的直達秦坪,車費應少于20元。我們來時因為目標不明確,亂竄一氣,走了不少彎路吃了不少虧。
在太平關路邊的小賣部我吃了康師傅來一桶方便面,每桶4元,有和吃了一些面包,就算是解決了中餐。吃完后正好有一輛接送學生的面包車過來,問去竹溪縣城的車費,司機說15元,我們慶幸節約了5元,但走不多遠車拋錨了,水溫很高,司機弄了半天弄不好。我們想要是走不了只得回太平關有朋哥家里去住了。蠻好,一輛去竹溪的班車開了過來,我們與面的司機拜拜登上了班車,20元一分沒少。
14號晚住在竹溪縣城,第二天早乘班車到十堰。在十堰三堰客運站見到一輛去襄陽的班車,有和就登上此車去襄陽做事了。我在十堰閑逛了半天,到處打聽有沒有姓饒的,無獲。晚上九點登上去赤壁的火車,十六號早晨到達蒲圻,結束了艱難的竹溪之旅。
雖說有和說的有前沒有找到,但我們誤打誤撞碰到了一支人數還算不少的外遷后裔,太平關有男丁八十人,可以回去交差了,也算對得起我們二人一千多塊錢的旅差費。我們是幸運的,最大的幸運是碰上了有新哥。
外出收族一是要能吃苦耐勞,二是要有足夠的時間,三是要有資金支持,四是要對家譜內行能迅速找到遷支的根源,五是要有一定的文化現場能造草譜。這五者缺一不可。蒲圻遷十堰房縣的有十六支,竹溪十支,竹山六支,隕西一支,共33支。遷隕西的雖說只有一支,但楚字輩的就有53人,這一支可能要抵好幾支。蒲圻饒氏遍布八省八十六縣,要是有符合上述五個條件的人到外面跑,不愁沒有收獲。但要找出符合五個條件的人是不容易的。不缺能吃苦之人,不乏有熱情之輩,但對家譜一無所知,沒有文化造不了草譜,去了也沒用。
后記:2012年5月與鄖西饒志華(38歲,醫生,QQ384565251)聯系,知 從三板橋遷隕西縣嵩山堡八川里瓦窯溝米家莊支現有人丁約200人, 米家莊現屬十堰市鄖西縣六郎鄉趙家河村。

作者:饒有武   發表時間:2020-05-22 22:55:34

[回復] 回復蒲圻饒氏2011年“雙修”紀事

2011-10-18動土修墳
千二墓今天動土整修。這是陰陽先生看過的日子,農歷九月二十二。今天結婚的也有不少,在去趙李橋的路上不時可以見到迎親的車隊。
九點多鐘我們來到墳山,點蠟上香放鞭炮,作揖磕頭,然后在墳的周圍象征性的挖了幾鋤,動土儀式就完成了。
在山上我們再次說到墳的修法,當然怎么修這已經基本定了,只是有一些細節問題需要進一步討論。最后在譜局我們定下了方案。經過幾個月的艱苦斗爭,終于快有結果了。
2011-10-20碑文
今天我們去墳山洗碑文。碑文歷經近四百年風雨,部分文字已模糊不清,須辨明后,將文字加深,使碑文清晰可辨。
千二公碑文中的“寧”字模糊不清,只見上面是“宀”,下面是“丁”,中間完全沒有了刻痕,根據繁體寧字甯的寫法,將中間刻為“心”。后來在李孺人墓上見到寧的寫法與寕相似。再查,寧字至少有七種寫法,怪不得解放后要使用規范文字!15代孫中有3字不清,后根據李孺人碑文確定一孫為望曾。細辨嘉后面的字為禾旁,右上面為土,中間為八,下面為土。回來查此字為“稑”,lu四聲,幸好沒聽他們說的是一個桂字。仍有一字不清,*五,下面是高字底,上面完全不清,不能確認此字。
千二公碑文上有孫五人,而李孺人碑文上只有兩人。孫字輩的無法用兩碑文字相互印證。
譜上查不到錦豎、望曾、衍泗、〇五、嘉稑這五人的名字,其他人都是用的派號,這五人中四人不是派號,完白公的子孫中也沒有這樣的字號,連他的侄兒侄孫也查了,都沒有這些名、字、號。我懷疑這些是他的女兒。但女兒不占格上譜,連名字都不載,怎么會刻在碑文上呢?這是一個不解之謎。

作者:饒有武   發表時間:2020-05-22 22:59:28

[回復] 回復蒲圻饒氏2011年“雙修”紀事

2011-10-13厥山太平關古墳碑文
竹溪縣厥山太平關有兩座饒氏先祖的古墓,相距一兩丈遠,一座是二十世祖聲桂公,另一座是聲桂公的兒子名成公。2011年10月13日我們來太平關收族時上山看了這兩座古墳。
聲桂公的碑中央文字是:“皇清待贈故顯考饒公聲桂老大人之墓”,右邊碑文為:“公,吾父也。兄弟三位列末。籍武昌府蒲圻縣官仁莊望湖畈。厚傳家〇(此字右為刂)〇后中正忻然落業于溪邑南鄉太平關青崗嘴居焉。父于 嘉慶十年七月初五申時,母方氏想父在世愉色無〇賓〇〇其孝揖讓謙遜,鄉黨稱其喜談笑樂鴻儒,雖然未登金榜,亦且例納從九。理宜聚首同堂,樂亨天年,夫何不祿于今?帝道光壬寅年三月十九日申時告終。時臨〇猝葬至后山尤疑不決于〇(心?)雖(難?)安是以于庚戌年復請師卜地,選擇佳城仵作。內艮坤外寅申。立碑以志不朽。云”。左邊碑文為:“祀男名昭、成、徽,媳田、曾、蔡氏,孫震科、弟、遠、達。國學揚— 盛(揚、盛為墓主大哥的兒子和兒媳,盛為繼妣),侄名海、光,羅、楊氏(名海、羅為二哥長子長媳,光、楊為二哥次子次媳),侄孫震甲、蛟,羅、李氏”。立碑時間為“皇清道光三十年〇(此字象歲)〇〇〇四月二十八午時安厝立碑 同期”。
碑文的意思是:墓主是我們的父親,有兄弟三人,他是老幺。祖籍是武昌府蒲圻縣官仁莊望湖畈。……高興地在竹溪縣南鄉太平關青崗嘴落業居住。父生于嘉慶十年七月初五申時。母親方氏想父在世時態度和悅,對人揖讓謙遜,家鄉人都說他愛談笑,是博學之人,雖說沒有入學中舉金榜題名,但也(例納從九不知是什么意思)。本應當與子孫同堂,樂亨天年的,為什么壽命不長呢?道光壬寅年三月十九日申時告終。去世后倉促葬于后山,庚戌年再請風水先生選擇墓地并喪夫(重葬)。墳墓的山向是艮山坤向兼寅申。
“籍武昌府蒲圻縣官仁莊望湖畈”說出了原籍所在地,但官仁莊望湖畈不準確。應該是從蒲圻羊樓洞太公堂遷出的。墓主是遷溪第三代。 “厚傳家〇(此字右為刂)〇后中正”應該是遷出的原因,這正是我想知道的,可惜字跡風化看不清了。“忻然落業于溪邑南鄉太平關青崗嘴居焉”介紹最初的落腳點。“父于 嘉慶十年七月初五申時,母方氏想父在世愉色無〇賓〇〇其孝揖讓謙遜,鄉黨稱其喜談笑樂鴻儒,雖然未登金榜,亦且例納從九”是墓主的生平介紹。“理宜聚首同堂,樂亨天年,夫何不祿于今?帝道光壬寅年三月十九日申時告終”是感嘆墓主壽不高。“時臨〇猝葬至后山尤疑不決于〇(心?)雖安是以于庚戌年復請師卜地,選擇佳城仵作。內艮坤外寅申”介紹墓主安葬的情況。
左邊碑文是立碑人。祀男名成、昭、徽,媳曾、田、蔡氏,孫震科、第、遠、達。昭行一,排在中間,成行二排在右,徽行三排在左。國學楊-盛,侄名海-羅、光-楊氏,侄孫震甲-羅、蛟-李氏。
最左是立碑時間:皇清道光三十年〇(此字象歲字)〇〇〇四月二十八午時安厝立碑 同期。
“國學”意思是古代國家設立的學校,相當于現在的公立大學。國學在這里指的是國學中的學生,或曾在國學中讀過書的人。國學生是高級生員。按家譜記載,揚是墓主聲桂公的大哥聲豹的兒子名揚,盛是名揚的繼配。按一般的稱呼他們應是侄兒侄媳,無論是自稱或他稱都是稱侄兒侄媳。桂公的二哥的兒子又是“侄”。給揚冠之以“國學”的稱謂,我想是出了一個國學生的確不易,既是個人的榮譽,也是家族的驕傲,應該寫在碑文上,顯擺顯擺。
碑文云墓主“孫震科、弟、遠、達”,譜上只能查到振科、振弟,無振遠、振達。因此碑立于道光三十年,早于六修36年,可以解釋為振遠振達夭折后未上譜。但問題不在這里,而是振科、振弟譜上記載是墓主聲桂公的大哥聲豹公的第三和第四孫,是侄孫而不是親孫。碑文又云“侄孫震甲-羅、蛟-李”,而譜載振甲、振蛟為墓主聲桂公的大哥聲豹公的第一、二孫。就是說碑文上記載的孫與侄孫,譜上都是侄孫。
八修譜載:“聲桂,字月攀,太學生。嘉慶十年乙丑七月初五日申時生,道光二十二年壬寅三月十九日未時卒,葬太平關陽坡,伴父塋腳下左邊,艮山坤向”,“生子三,名昭、名成、名徽”。譜上有的地方寫徽,有的地方寫輝。十修譜統一為徽。
遷溪第三代能讀書,說明當時家境已很好。太學是公辦學校,太學生有生員的資格,相當于“秀才”。

名成公墳是夫婦合葬墓,中間的碑文與我們現在見到的流行的寫法是一樣的:故顯考、妣饒公諱成、母曾老大、孺人之墓。考妣等字是并列的。
左邊的碑文是:“公諱名成,字德修,昆玉三而居中焉。生于道光八年戊子〇〇初四日申時,歿于光緒十三年丁亥九月廿六日亥時。蓋公性〇〇〇,其事父母備其色養,其待兄弟極其和怡,其居心也精其細其〇〇人也忠且直。雖城市鄉村少長見之,無不生其畏敬,真有古人〇〇焉。而其孺人尢可謂賢而有德者,為本邑曾鎮南女,生于道光十一年八月廿八日亥時,歿于宣統二年冬月二十五日,其賦性和平,居家勤儉,事〇姑以孝敬,待子侄無二心。足配公德而無愧。雖詩所謂淑慎其身〇人有焉。故勒石墓門以垂不朽。 邑廩生愚再晚張景先頓首拜撰。”
左邊的碑文是立碑人。孝子從右至在一字排開有七人,孝男振權-王、電-田(下注“承祀長房”)、玉-高、鏜-譚、民-羅、翼-曾、紀-楊。
孝孫一字排開20人,字很小。孝孫楚琪、偉、璧、紳、或(左有木旁)-劉、泰、連-高、楠-羅、欽-張、珩-宋、浚、哲、賢-王、禮-李、彥、珍、琳-王、瑯(右有卩)-王、璜-張、璋。曾孫邦才、本。最后是:“光緒三十一年立”。

作者:饒有武   發表時間:2020-05-22 23:06:50

[回復] 回復蒲圻饒氏2011年“雙修”紀事

收族慈利行

2011-11-12我與馬口灣志衛、有武一行三人前往湖南省慈利縣收族。
我譜載:“仁祖長子芳,芳三子琬,琬長子浩,浩子茲,茲子旋,旋子淮,淮子金,金子敏,敏長子功,功五子可俊,俊三子安慶,四子佳慶,五子云慶,遷湖南慈利縣楊泗廟六耳溪,……盛楊攜子日學、日先、日虎(孫聲祥)遷湖南豐州慈利縣楊泗廟六耳溪。記至名柳(子振分、振祥)、名歐(振抵,女一適賀)、名蘇(子振祖、振元)、名騰(子振倉)、名蛟(子振偉、振羅)。13—25”馬口灣有兩支遷到了慈利縣楊泗廟六耳溪。馬口灣楚照公要求去收族。
11號有能給我打電話,要我去慈利,我不愿去,他說從公安局搞了一輛車,并從公安局戶籍網上查到了慈利饒姓的資料。我經不住勸說,答應了。
12號清早我去了馬口灣,八點多鐘車來了。我原來以為是公安局的警車,卻是一輛黑色的現代轎車,司機姓彭,二十多歲。聽說是馬口灣的志婆弄來的,志婆在市緝毒大隊當大隊長。志衛帶上第十五卷八修譜,還有九修譜和他們的十修草譜我們上路了。沙子嶺高速路口卻關閉了,一直等到十點過后才開放。
上了京珠高速公路不幾分鐘就進入湖南境地,在路中央的省際收費站交款5元。車子風馳電掣,兩個小時到達長沙,在揚家沖路口交費70元下了京珠高速,轉而上了長張高速公路沿西北方向向湘西駛去,在白箬鎮下高速吃中飯,跑遍了小鎮也找不到吃飯的地方,最后見到“逸軒山莊”的路牌,進去花了80元。我們說貴了,老板說吃一個盒飯得20元,不貴。在蒲圻大眾餐館每份6元的盒飯比這吃得要舒服得多。沿路見到的農舍是清一色的磚混結構的兩層小樓,傳統的湖南農舍幾乎見不到了。傳統的湖南農舍是正房一側伸出一個鎖匙頭,成7字形,或在兩頭都伸出鎖匙頭,成冂形,我們叫做撮箕口。韶山毛主席故鄉的房子就是這種格局,作為文物保留至今。
在車上我看了志衛他們在公安戶籍網上查到的資料,只列出了七個派出所的名稱,沒有名字,更沒具體的地址,這樣的資料等于沒有。

約在下午四點鐘我們在熱市出口下了高速公路,交費85元,進入小鎮熱市鄉,“饒二汽車修配”的招牌映入了我的眼簾,我指給他們看,馬口灣有武激動不已,要車子趕快開過去。老板不在家,問老板娘,確定姓饒不錯,老板叫饒建國,看上去不是派號,問老板娘建國是什么字派的,她不知道,問她手上抱的孩子是什么輩份的也不知道,再問她公公的名字,她一時答不上來,旁邊的人幫她回答叫饒雨林,問這是不是派號也不知道。這是一個糊涂女人,看來要在她這兒問出什么名堂是不可能的。我只得問她老家是什么地方,回答說是章善,離這兒有十幾二十里,有村級公路到達,那兒有十幾家姓饒的。旁邊的人詳細說了去的路線。我們直奔章善。
路邊房子里有兩桌麻將,正好有一位姓饒的,他說出了他們的幾個字派,與我們不同。問他們有沒有家譜,答有。他坐上了我們的車子一起去找管譜的人,他背著藥箱,原來是一位鄉村醫生。來到一個村莊,正好碰到了要找的人饒甲明。醫生用處方簽寫下了他們的字派“廷仕富景任,四弟甲南湘”給我。后來看到了他們的家譜。因為不是我們的同宗,沒有細看他們的家譜驗證有沒有寫錯。我只是細看了他們的世系,既不是三沙也不是元亮系的。
我問周圍有沒有與他們不同宗的,饒甲明先生告訴我們,在零溪鄉有,是什么字派他也不知道。既然與他們不同宗,就有與我們同宗的可能性。問清了去零溪鄉的路線后,我們握手告別再向零溪。看到路邊的招牌,知道這兒是湖南省桃源縣熱市鄉章善村。我和志衛坐在后座,馬口灣有武坐副駕駛座,手里拿著一本地圖。原來我們下高速下遲了,應該在慈利東或慈利西下高速的。
來到零溪鄉天已經黑了,我們找了一個小餐館吃晚飯,一個羊肉火鍋80元,我手快牙利,吃了兩三塊羊肉就再也見不到羊肉的蹤影了,兩盤小菜,共一百元。還有不要錢的四個小碟子,干辣子、酸菜、腌羅卜等,我們試也沒試,原樣收回。吃過飯后我與有武去找旅社,旅社倒是很便宜,每人15元,條件就不必說了,我們出門在外也顧不得那些了,要老板把房間給我們留下。

作者:饒有武   發表時間:2020-05-22 23:42:47

[回復] 回復蒲圻饒氏2011年“雙修”紀事


吃飯時我們就向老板娘打聽姓饒的,老板娘告訴我們鎮上有一個海波超市老板就是姓饒。她說等她老公回家后帶我們去海波超市。定好旅社后她老公還沒回家,我們三人就順著她指引的方向自己去找了。雖說是一個鄉鎮卻不小,我們走了一兩里路才找到海波超市。自我介紹后店主饒海波立即給我們敬煙,寫出了他們字派的幾個字,與我們不同。他帶我們去找另外一個比較熟悉家族情況的饒傳銑。饒傳銑約四十來歲,熱情地接待了我們。他父親年近八旬,已經睡了,見我們來了起床與我們說話,他母親給我們燒水泡茶,并給我們拿桔子吃。他家門口當街堆了一堆桔子,晚上也不收,真是夜不閉戶。傳銑說那桔子不好吃,要他母親去屋后的桔園摘新鮮的桔子。老母親背上背簍打著手電與孫女饒平一起去了。傳銑給我們寫下了他們的字派:“壽世傳家永,萬邦定國昌”。傳銑的女兒饒平,派名饒家銀,上初二,很明事理,能說會道,對我們如見家人,追著與我說話,沒有半點默生感。傳銑的老母親對我們也異常親切,話語多,雖說很難聽明白,但從中可以感受到濃厚的親情與真情。真是“一筆難寫一個饒字”!
傳銑反復問我們吃沒吃飯,要給我們弄飯吃,還問我們在哪兒睡。我們說已經吃過了,在旅館睡。他埋怨我們不該在外面吃飯,也不應該在旅館睡。我說在旅館還沒交錢,只是定下了。他說那就不用去旅館了,就在他家睡。我考慮到在他家睡可以節省開支,就答應了。他家雖說房子不是很好,卻干干凈凈,比旅館要強百倍。饒傳銑家在湖南省慈利縣零溪鎮墨園村文家七組。
第二天我們邀請傳銑與我們一起去找他熟悉的饒姓人家。我們先來到慈利縣零溪鎮二斗崗村黃泥崗饒傳銑的本家饒傳賢家。饒傳賢約七十來歲,拿出了他伯父饒世銘字自正者手書的家史手寫本。知道他們這一支自江西臨江府清江縣松湖遷慈利已二百余年了,云字派是從江西查看譜書抄錄而來。我將手抄本拍照,準備回去后打出來發在網上,以免失傳。此支既不是三沙也不是元亮。
二斗崗雖說只是一個村,卻比較繁華,有幾條街道,并有班車通二斗崗。雖與現代都市不可比擬,也算是鄉村圣地。今天正逢二斗崗趕集,街道兩邊擺滿了農副產品。原來這兒也有趕集的習慣。街面上談不上人頭攢攢摩肩接踵,車子通過街道卻不容易。

離開二斗崗后我們去了零陽鎮南洋村饒升斌家。原屬蔣家坪鄉。饒升斌七十來歲,身材高大,身板硬朗,思維清晰,果斷利索。飛行員出身,科級退休干部,文化人。三層小樓,客廳中掛了不少他寫的條幅,房中兩張桌子拼成的大書桌,鋪有氈毯,墨跡斑斑,是老先生寫字留下的痕跡。夫人是退休醫生,賢淑溫和,言談舉止得體不同凡人。兒女優秀,事業有成。
經詢問他們不是我們的同宗。饒升斌先生拿出他們前幾年修的家譜,他們的字派是“維國先大學,承家升以卓,余倫悅習敦,繼述元良覺”,續派“祖德宏恩碩,英才薈萃博。真善美有恒,中天承康樂”。前幾年修譜升斌先生為主修,饒以松為主編。他們既不是三沙也不是元亮。
我向他打聽附近的饒姓,升斌先生立刻打電話詢問他熟悉的宗親,結果都與我們需要的不相干,字派不對遷出地也不對。問他楊泗廟六耳溪,他也不知道,他打電話問參與過編纂縣志的人也不知道,他還拿出一本慈利縣的地名志也沒找到。他最后向我們提供信息,在江埡鎮九溪城西街有一支是從江西來的,但不知字派。我們只得順藤摸瓜,謝絕他的留飯,馬不停蹄再向江埡鎮進發。
2977z

作者:饒有武   發表時間:2020-05-22 23:43:31

[回復] 回復蒲圻饒氏2011年“雙修”紀事

二尋六耳溪

11月13號上午我們離開蔣家坪來到江埡鎮。從饒升斌先生家出來時,他在我的本子上寫下“江埡鎮九溪城西街”。到江埡打聽到西街后,我們跨過兩座橋直奔西街。后來才知道,流過江埡鎮邊的河名溇水河,河南為現江埡鎮,河北為古九溪城,現為九溪村。西街為原九溪城西門,現為九溪村西門組。
來到西街后問到一位很熱心的村民,放下自己田間的工作,帶我們找到一位七十多歲的饒姓宗親,但一問三不知。熱心的村民又帶我們找到另一位約五十來歲的宗親饒運良,他告訴我們是從湖北來的,但不知具體是哪一個縣。再問他們的字派,他說不出完整的句子,只知道幾個字,還不知是不是對的。這幾個字是:昌大國承家升永。與蔣家坪有幾個相同的字“承家升”,難怪蔣家坪的饒氏修譜時來找過他們,欲收編未果。這幾個字是從什么地方來的也不知道。饒運良是家字輩的,他還拿出他父親的經單薄,也看不出名堂。問他們楊泗廟、六耳溪等地名無人知道,我們只得走了。返回江埡吃中飯。

江埡鎮果然如饒升斌所說的是大鎮,餐館像模像樣,雖說比不上城市中的賓館酒店,卻也很有檔次,店堂清潔,桌椅整齊,裝修現代,還有菜譜。我們點了一個雞肉火鍋,一盤清菜,一盤炒蛋,還向服務員要了一些青菜下火鍋,120元,五個人吃得很滿意,物有所值。吃完飯后馬口灣有武給了傳銑30元讓他自己乘車回零溪,我們幾個人繼續在江埡街上分散打聽饒姓人家及楊泗廟六耳溪。在街上一個摩的司機把摩托車繞了我一圈來攬生意,問我去哪里。我問他附近有沒有饒姓人家,他說姓饒的不多,但他認識饒云,并有他的電話。我正準備要他給饒云打電話詢問他們的字派,有武招呼我過去,說順便帶傳銑一段路,我們也準備打道回府,我只得作罷。
路過黃龍洞時我們停車下來看了一下,在門口的黃龍潭拍了幾幅照片沒進洞就離去了,表示“到此一游”即可。我年青時打著電筒點著蠟燭帶著繩索不知進過多少溶洞,現在對山洞沒什么興趣了,更主要的是沒找到人沒心思游玩。
車子駛上陽龍高速開向張家界市。路邊的路牌上有一個字“乪”,他們問我是什么字,我也不認識,回來查字典后知道是nang二聲,音囊,彎曲的水道。在穿過梨子坪隧道時,有人說車子走了十幾分鐘,有人說有十幾里。過了梨子坪隧道后傳銑下車向慈利。車上我們商量,志衛打電話給志婆,要他明天繼續去公安局查詢慈利縣饒姓人的名字和地址,我們住在張家界市等待,若有線索我們明天繼續尋找,若無線索則打道回府,如無頭蒼蠅一般到處亂撞白費油錢。

作者:饒有武   發表時間:2020-05-23 06:47:15

[回復] 回復蒲圻饒氏2011年“雙修”紀事


傍晚時分我們來到張家界景區。92年我來過,當年汽車進景區時要在“之”字形的盤山公路上爬行,現在好了,一條長長的隧道直達景區,天塹變通途!打聽門票價格,一天游最低的要近七百元,豪華的要近千元。我們舌頭一伸,知難而退了。92年我來時只有20元,通票,只要住在景區不出來,想哪兒玩就哪兒玩,這價漲得也太狠了!除有武想玩,我們三人都放棄。我建議在景區外找一個旅館住下來,明天等天亮后在景區門口拍幾張照片,如黃龍洞一樣,表示“到此一游”,意思一下就行了。門口也能拍出有張家界特色的奇峰怪山,今天天已經黑了拍不了照,只能等到明天天亮。就是進去玩還是那么一回事,沒什么新鮮的,除了累得臭死,燒幾個錢,沒什么兩樣,我去玩過,知道。他們都贊成。于是就找旅館,幾經討價還價,120元一個標準間。招客的把我們領到一個山沖中的賓館,黑燈瞎火,住客廖廖無幾,活物見到三個,一個守門的,大堂里一個接待,一個坐臺的。我們說只要一個標準間,接待說不行,問為什么,回答說沒有這樣的規矩,我們說在別處都是這樣住,這兒怎么就不行了?她說兩人睡一床怕把床壓垮。我們聽后哈哈大笑,這理由太蹩腳了。問坐臺的也說不能四人一個標準間,但可以將價格降到一百元一個標準間。我們掉頭驅車張家界市。
張家界市就是原來的大庸市,這20來年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市邊上我們吃了晚飯后進入市區住進速8酒店,只開了一個標準間,158元。房間裝修華麗,被單潔白如新,兩張大床,與張家界不在同一個檔次。房間里還有網線,但沒有電腦。我這次出來考慮到有車,就把筆記本帶來了,現在正好發揮作用。接上網線打開電腦輸入“楊泗廟六耳溪”,立刻找到一條信息:“楊泗廟,位于慈利縣江埡鎮南門東下漤水邊”,真是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們不禁歡呼雀躍!原來我們今天已經到了那里,卻失之交臂。在江埡和西街我們都問過不少人,這就已經到了跟前,為什么就沒人知道楊泗廟呢?我們決定明天重返江埡再尋楊泗!志衛說:“幸好今天找到的不是的,我就說呢,我們馬口灣出來的人怎么會是那樣子的呢!”好象他們馬口灣遷出來的人就在那兒做好了中午飯等著他似的。

14號早我們重返江埡鎮,路過梨子坪隧道時特意將速度放慢,見隧道口標明全長3225米。路上接到志婆打來的電話,說在公安戶籍網上沒有查到我們需要的信息。將近江埡時不斷地打聽南門,正好問到一個老頭要去江埡,我們就讓他上車給我們帶路。來到江埡鎮河邊,只見一座鐵索橋,老頭指給我們看,鐵索橋的那一頭就是南門。我們停車的地方是河南,河對面是河北,河下游是東,上游是西,楊泗廟應該是在南門下游的岸邊。經詢問,果然如此,但廟早就沒有了,聽說不知何時被水沖了。
網上介紹:“楊泗廟建在南門東下溇水邊。前面一道屏墻,墻左右為東西兩個山門,門內東供泥塑金身,千里眼,他一手遮在眉眼上作遠望狀,西邊為順風耳、右手舉在耳旁作遠聽音狀,正殿供奉楊泗將軍神像,他右手舉月斧,作斬蛟龍之勢。據說,楊泗菩薩是玉皇大帝的外甥,為了保一方清凈,不讓洪水成災,命他專管江河中故意興風作浪的惡蛟毒龍。”楊泗菩薩是專管惡蛟毒龍防止水患的,自己的廟卻被洪水沖走了,真是有點滑稽可笑。中國人有錢不用來疏通河道建筑堤防植樹造林保持水土,而是在江河邊不知建了多少廟宇和寶塔,希望以此來鎮壓河妖水怪保一方平安,真是掩耳盜鈴自欺欺人。雖說留下了不少文化古跡,卻也是愚昧的見證。
我們走過搖搖晃晃的鐵索橋來到北岸。岸邊建有一座橋頭亭,每人收過橋費一元。在橋頭我們再打聽楊泗廟、六耳溪、饒姓人家,幾個老頭指示了楊泗廟的方位,并告訴我們在西門有姓饒的,其實那就是我們昨天去過的地方西街組。他們都說沒有六耳溪,只有柳陽溪,柳樹的柳,太陽的陽,離這兒有六十來里水路,得坐船去。
我們走下橋頭,還真看見了一座城門,這就是南門,只不過不怎么高大壯觀,石塊做的,不象我們蒲圻的石城是用條石砌成的,高大壯觀,漂亮威風。南門已是破爛不堪,沒有了城樓,無人整修。明朝洪武年間在此設九溪衛并建城,就是九溪衛古城,有四座城門,分東南西北。賀**H龍元--Y帥的先祖賀貴就葬在九溪城。
雖說楊泗廟不存在了,我們還得去看一看。我們沿向西的方向向溇水河下游尋去,在一位老者的帶領下我們來到了楊泗廟遺址,別說廟,連磚頭瓦渣也見不到了,只見一片桔園。我對著桔園拍了一張照離開了。
來到九溪城街上,我們再打聽六耳溪,還是無人知道,云有柳陽溪、六家溪,都屬于龍潭灣,就是沒聽說過六耳溪。街上見到“江埡鎮九溪村衛生室”的招牌,與我們在秦坪見到的一樣,樣式、字體、顏色都一樣。九溪城變成了九溪村,這就是人世滄桑。
我們再去西門,雖說昨天去過,我們還是不甘心,希望奇跡出現,特別是有武,一口咬定昨天我們見到的饒運良家族就是他們馬口灣遷出來的后裔,并準備作動員工作,說服他們承認是從蒲圻來的。志衛對他的想法嗤之以鼻,我說他是想按著雞婆孵兒。見到饒運良后,雖說有武的動員說服工作沒作成,但從饒運良那兒得到九溪的有關信息。他說九溪有上九溪下九溪,內九溪外九溪。上下九溪好理解,是指九溪城上游有九條溪,下游也有九條溪。內外九溪不知是什么意思,問饒運良他也不知道。
后來回家后查資料得知九溪是因“八溪會索溪”,故名。這九條溪為:淋溪、撒珠溪、輸贏溪、倍子溪、人潮溪、南渡溪、柳楊溪、冷水溪、索溪,九條溪匯合于索溪,九溪因而得名。這九溪中與六耳溪音相近的數柳楊溪了。
我們出西街站在九溪橋上打商量,有武建議去上游找一下,問一下船老板,船老板經常跑那條水路,應該熟悉有一些什么溪。有道理,我立刻給司機打電話,要他把車開過來。我們順河邊的公路上行,不久見到巍峨的江埡水電站大壩,跨過婁水河上的一座橋,沿大壩旁的山坡公路,鉆過一條彎曲的隧道,來到江埡水庫庫區。現是枯水季節,水庫中水不多,碼頭幾乎到了水庫底了,泊了幾艘小船。有武下去向船老板打聽,我在上面向另一人打聽。他說沒聽說過六耳溪,只有柳楊溪,五里溪,離這兒有五里路的意思。還說柳楊溪離這兒有五、六十里水路,租船去得二百多元,問我們去不去,他有一條船。原來他是一位船老板。還說柳楊溪現不屬慈利縣而劃歸桑植縣了。問他柳楊溪有沒有姓饒的,他不知道。我們三人碰了一下頭,決定下山。
來到九溪橋我們再商量去不去下游尋找,他們三人都說不去了。到處碰壁使人灰心,是人之常情。我們驅車踏上歸程,我在晚上十點過后到赤壁,晚飯也沒吃。
六耳溪---我們心中永遠的結!

作者:饒有武   發表時間:2020-05-23 06:48:28

第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最后一頁 跳到 頁/共9頁
 
發表回復:
標題:
 
內容:
粗體 斜體 下劃線 插入超鏈接 插入圖片
  您目前尚未登錄,立即 登錄 | 免費注冊
 
 
驗證碼: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