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9
918565次
2人
33個
3630個
5041人
246部
滕子京(990~1047年),名宗諒,河南洛陽人,幼年喪父,由母親刁氏夫人撫育他與弟妹成人。《宋史》中載,滕子京“尚氣,倜儻自任,好施與,及卒無余財”。
作者:刁品安 回復:203 發表時間:2009-06-03 15:38:29
宋 梅堯臣《送刁安豐》?嘗游芍陂上,頗見楚人為。水有鳥魚美,土多姜芋宜。寧無董生孝,將奉叔敖祠。舊令乃吾友,寄聲於此時
作者:刁品安 發表時間:2009-10-26 22:54:50
送刁秘校授漣水主簿歸四明省親 【宋 梅堯臣】 桂得常娥枝,婦得黃姑女。直歸東海頭,翁嫗笑相語。何當卻之官,古縣入平楚。莫嫌簿書繁,百事由區處。送刁景純學士使北 【宋 梅堯臣】 嘗聞朔北寒尤甚,已見黃河可過車。驛騎駸駸持漢節,邊風慘慘聽胡笳。朝供酪粥冰生碗,夜臥氊廬月照沙。侍女新傳教坊曲,歸來偷賞上林花。送刁景純知會稽 【宋 梅堯臣】前有朱翁子,後經王右軍。 至今風俗美,自昔誦歌聞。秦望臨丹戟,耶溪漱白云。只應絲管去,驚動海鷗群。送刁景純學士赴越州 【宋 梅堯臣】 會稽迎太守,舟屋畫粉雘。前舟載圖書,後舟載女樂。月出鏡湖心,長笛使孤作。還見漁者來,曾令李謩愕。吹裂比竹管,士果不可度。二分學宮裝,艷色斗京洛。嘗聞有西子,菡萏不相若。得郡考故跡,精絕古所怍。慎莫為俗牽,乘閑數斟酌。送刁經臣歸潤州兼寄曇師 【宋 梅堯臣】 古來山林士,一往不復返。區區世上名,豈畢車自挽。前有高山危,後有落日晚。未知所止息,已慕田家飯。愛君京口歸,萬事不著眼。乘馬飾鞍轡,乘舟畫屋版。長途與白浪,健駛固莫限。力殫風定時,各各系岸棧。寄語老空人,青崖勿鋤劃。
作者:刁品安 發表時間:2009-10-26 23:04:01
抗戰勝利后,中國人民與蔣介石集團的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處于國統區的江津,社會動蕩,經濟紊亂,物價飛漲,民不聊生。在黨組織的秘密領導下,1946年底,江津爆發了聲勢浩大的加薪罷教運動。國民黨政治的黑暗腐敗,破滅了江津人民抗戰勝利后休養生息的愿望,黨組織的政治意識進一步提高。1948年底,江津縣工委成立,書記凌照遠,委員張嵐星、熊伯濤、刁光明。代表上級組織對江津縣工委進行領導的是李培根。《挺進報》事件發生,重慶市委書記劉國定、副書記冉益智被捕叛變,重慶黨組織遭受著破壞。在嚴峻形勢下,川東臨委決定把財經小組轉移江津。1949年3月,川東臨委江津財經小組正式建立,謝長琮、熊伯濤、李潔之三人組成,謝長琮擔任組長,在江津開設裕民商店,為黨籌集活動經費外,其實就是川東臨委設在江津的聯絡站。江津財經小組還發展了蘇凡等4名黨員,有效地對有影響的夏仲石、幸天民、卞稚珊做了統戰工作,為迎接江津解放作了積極準備。1948年12月和1949年春節前,川東臨委在江津刁家聯絡站召開了兩次重要會議,在江津黨組織的嚴密組織下,會議得以圓滿完成。第一次會議主要討論武裝斗爭問題,決定打通宜賓到江津、重慶的聯系,在川黔結合部的合江搞武裝斗爭。第二次會議主要是總結華瑩山武裝斗爭經驗和布置迎接解放。
作者:222.184.28.* 發表時間:2009-10-29 09:32:45
宋王安石《虞部郎中刁君墓志銘》:“后秘閣再世不大遂,然多名人,在世議中。”
作者:刁品安 發表時間:2009-10-30 07:08:48
作者:刁品安 發表時間:2009-10-30 07:08:49
王敬蕘,潁州汝陰人,世為郡武吏。唐乾符初,敬蕘為本州都知兵馬使。中和初,寇難益熾,郡守庸怯,不能自固,敬蕘遂代之監郡,俄真拜刺史,加檢校右散騎常侍。時州境荒饉,大寇繼至,黃巢數十萬眾寨于州南,敬蕘極力抗御,逾旬而退。俄又宗權之眾,凌暴益甚,合圍攻壁,皆力屈而去。蔡賊復遣將刁君務以萬眾來逼,敬蕘列陣當之,身先馳突,殺敵甚多,由是竟全郡壘,遠近歸附。及淮人不恭,太祖屢以軍南渡,路由州境,敬蕘悉心供億,太祖甚嘉之。舊五代史 列傳十
作者:222.184.28.* 發表時間:2009-10-30 07:12:50
揚州新園亭記 ------王安石 諸侯宮室臺榭,講軍實,容俎豆,各有制度。揚,古今大都,方伯所治處。制度狹庳,軍實不講,俎豆無以容,不以逼諸侯哉?宋公至自丞相府,化清事省,喟然有意其圖之也。 今太常刁君,實集其意,會公去鎮鄆,君即而考之,占府乾隅,夷而基,因城而垣,并垣而溝,周六百步,竹萬個覆其上。故高亭在垣東南,循而西三十︷,作堂曰“愛思”,道僚吏之不忘宋公也。堂南北鄉,袤八筵,廣六筵。直北為射埒,列樹八百本,以翼其旁。賓至而享,吏休而宴,于是乎在。又循而西十有二︷,作亭曰“隸武”,南北鄉,袤四筵,廣如之。埒如堂,列樹以鄉,歲時教士戰、射、坐作之法,于是乎在。始慶歷二年十二月某日,凡若干日卒功云。 初,宋公之政,務不煩其民,是役也,力出于兵,材資于宮之饒,地瞰于公宮之隙,成公志也。噫!揚之物與監,東南所規仰,天子宰相所垂意而選,繼乎宜有若宋公者,丞乎宜有若刁君者。金石可弊,此無廢已。慶歷三年四月某日,臨川王某記。
作者:222.184.28.* 發表時間:2009-10-30 07:20:31
中華民國南京政府授予將軍全名錄(一)2008年05月06日 星期二 23:56 1935年4月1日,蔣中正任陸海空軍特級上將。 1935年4月2日,閻錫山、馮玉祥、張學良、何應欽、李宗仁、朱培德、唐生智、陳濟棠、任陸軍一級上將。 1935年4月3日,陳調元、何成浚、朱紹良、韓復榘、宋哲元、劉 湘、劉 峙、萬福麟、何 鍵、白崇禧、劉鎮華、顧祝同、商 震、傅作義、徐永昌、于學忠、楊虎城、蔣鼎文、龍 云、徐源泉、任陸軍二級上將。 1935年4月4日,楊 杰、賀耀組、黃慕松、曹浩森、周亞衛、張華輔、錢大鈞、陳 誠、衛立煌、張治中、夏斗寅、孫連仲、上官云相、梁冠英、陳繼承、任陸軍中將。 1935年4月5日,薛 岳、劉建緒、劉 興、趙觀濤、羅卓英、谷正倫、王樹常、鮑文樾、賀國光、蔣伯誠、戢翼翹、榮 臻、吳光新、魏宗瀚、高維岳、任陸軍中將。 1935年4月6日,魏益三、門致中、王 均、徐庭瑤、何柱國、王以哲、孫桐萱、郝夢齡、劉茂恩、譚道源、李云杰、李韞珩、毛炳文、蕭之楚、周渾元、任陸軍中將。 1935年4月8日,吳奇偉、湯恩伯、劉紹先、郭汝棟、孫 楚、楊效歐、李服膺、王靖國、楊耀芳、李生達、龐炳勛、秦德純、王 俊、劉翼飛、胡毓坤、任陸軍中將。 1935年4月9日,胡宗南、周 碞、曾萬鐘、陶峙岳、李延年、李默庵、萬耀煌、王東原、朱耀華、李 覺、馮安邦、曹福林、馮治安、張自忠、張振漢、任陸軍中將。 1935年4月10日,岳 森、阮肇昌、戴 岳、陶 廣、宋天才、羅 霖、樊嵩甫、高桂滋、馮占海、沈克、李振唐、黃光華、郭希鵬、馬法五、任陸軍中將。 1935年4月13日,黃 杰、李玉堂、謝溥福、黃 維、唐淮源、霍揆彰、章亮基、梁立柱、黃子咸、關麟征、王懋德、李敬明、馮興賢、宋希濂、鄒 洪、戴嗣夏、裴昌會、韓漢英、楊步飛、陳光中、傅仲芳、李漢章、桂永清、陳 琪、展書堂、容景芳、劉 戡、謝 彬、王敬久、孫元良、任陸軍少將。 1935年4月15日,王仲廉、歐 震、梁華盛、唐云山、李樹森、唐俊德、蕭致平、孔令恂、夏楚中、郭思演、劉多荃、楊正治、牛元峰、何立中、董英斌、張廷樞、陳貫群、繆澄流、吳克仁、杜繼武、孫德荃、周福成、朱鴻勛、高鴻文、李杏村、劉汝明、張誠德、黃顯聲、王奇峰、李福和、任陸軍少將。 1935年4月16日,白鳳翔、檀自新、鮑毓麟、鄒作華、林柏森、李明灝、朱懷冰、祝紹周、張亮清、門炳岳、郜子舉、王勁修、劉元璋、葉 濟、陳芝馨、涂思宗、周原健、羅啟疆、劉培緒、潘善齋、張華棠、張介臣、劉鳳岐、張占魁、于世銘、史文桂、喬 方、趙錦雯、張壽齡、王清瀚、任陸軍少將。 1935年4月17日,俞嘉培、李家白、王瘦吾、劉忠干、閻明志、羅壽頤、張 卓、彭進之、向超中、盧本棠、時同然、李 英、張乃葳、周祥初、陳 永、杜 淑、成光耀、周啟鐸、陳萬泰、沈久成、徐鵬云、阮 勛、李萬如、陳 鐵、馮圣法、富 春、劉公篤、李鐵軍、李世龍、李文彬、任陸軍少將。 1935年4月18日,曾致遠、馬 昆、潘祖信、夏鼎新、劉濟人、易振湘、鄧南驥、陶柳、趙心德、李占標、寧純孝、李必蕃、李紫卿、王鎮東、陳德馨、榮光興、侯鏡如、李俊榮、王修身、何基灃、黃維綱、曹典江、徐繼武、彭 璋、朱剛偉、張 彬、桂振遠、談經國、王育瑛、鐘光仁、任陸軍少將。 1935年4月19日,李國鈞、武庭麟、姚北辰、馬祺臻、姜玉貞、徐岱毓、劉奉濱、劉香覃馥、李俊功、賈學明、郭宗汾、梁鑒堂、王廷瑛、田樹梅、田繡章、溫如玉、陳長捷、段樹華、曾延毅、范龍章、胡良玉、席秉鈞、唐邦植、鄭廷珍、劉翼峰、李宗鑒、盧豐年、劉月亭、刁世杰、劉萬撫、任陸軍少將。 1935年4月20日,楊宗禮、劉乃鑄、程資民、謝無圻、謝庶常、覃世科、李曾志、張熙民、張 珙、白濡青、呂汝驥、彭毓斌、孫長勝、孟憲吉、馬延守、陶振武、王文彥、方 昉、陶慶海、方濟川、陳正誼、王榮燦、陳維斌、林拔萃、周植先、唐宇縱、李仲任、趙明璽、梁培璜、柴子尚、任陸軍少將。 1935年4月22日,李世杰、苗玉田、姜寶德、張國遠、李恒華、謝肖良、謝禎祥、王翥、陳能芬、石 鐸、何毅吾、宗 明、何成璞、黃家濂、游鳳池、陳 冰、林薰南、蕭其昌、郗思綏、王式垣、李端浩、張 權、吳錫祺、江 煌、彭武敫、徐 權、李亞芬、石 杰、唐光霽、高震龍、羅 張、易 龍、唐仲勛、吳光杰、任陸軍少將。 1935年9月6日,陳紹寬、任海軍一級上將。 陳季良、陳訓泳、任海軍中將。 林國賡、曾以鼎、王壽廷、李世甲、任海軍少將。 1935年12月10日,楊愛源、任陸軍二級上將。 1936年1月11日,程 潛、任陸軍二級上將。 1936年1月22日,張之江、鹿鐘麟、方本仁、張翼鵬、馬占山、劉郁芬、石敬亭、馬 良、孫良誠、李福林、蘇炳文、賴心輝、馬鴻逵、朱綬光、余漢謀、吳思豫、劉 光、熊 斌、張希騫、林 蔚、任陸軍中將。 1936年1月23日,陳 焯、潘 竟、臧 卓、姚 琮、李揚敬、張 鈁、毛維壽、葉開鑫、金漢鼎、溫壽泉、張蔭梧、孔繁蔚、李品仙、夏 威、廖 磊、王家烈、楊毓珣、孫蔚如、馮欽哉、馮鵬翥、任陸軍中將。 1936年1月24日,劉和鼎、趙承綬、周 玳、鄧寶珊、楊 虎、榮鴻臚、秦紹觀、繆培南、張任民、龔 浩、周 濂、雷 飆、楊澄源、曹萬順、周至柔、張國元、張元祜、徐國鎮、汪鎬基、張修敬、任陸軍中將。 1936年1月25日,吳和宣、厲爾康、謝 濂、張樹幟、石華嚴、韋云淞、李漢魂、覃連芳、谷良民、黃師岳、林振雄、李振球、梁朝璣、許克祥、邢震南、譚慶林、李松山、趙登禹、周 斌、鄧龍光、任陸軍中將。 1936年1月27日,晏道剛、蕭叔宣、唐 豸、王贊斌、耿覲文、石陶鈞、彭新民、李益滋、王右瑜、蔣鋤歐、猶國才、張萬信、傅鵬海、周維翰、姚鴻法、張會詔、李德懋、陳增智、馬登瀛、呂秀文、任陸軍中將。 1936年1月28日,馬步芳、陳耀漢、盧興邦、戴民權、俞濟時、馬步青、楊言昌、何競武、齊用宏、楊勁支、陳光組、李實茂、張克瑤、周維寅、張春浦、任陸軍中將。 1936年1月29日,黃菊裳、賀衷寒、黃鎮球、陳啟之、陳欽若、晏勛甫、項雄霄、李國良、龔理明、徐祖貽、潘佑強、謝 履、杜益謙、唐灝青、張枚新、姚 純、田鎮南、池峰城、盧興榮、劉尚志、劉翰東、熊正平、陳 沛、江惟仁、呂 濟、宋肯堂、楊渠統、周志群、周祖晃、郭鳳崗、李潤發、邵文凱、王皞南、謝慕韓、甘麗初、李及蘭、魯大昌、莫希德、葉 肇、張 達、巫劍雄、李振良、黃延楨、譚郎星、黃質文、韓德勤、章亮琛、李家鼎、楊揆一、任陸軍少將。 1936年1月30日,劉德芳、韓光琦、鄒文華、張 炯、朱傳經、苗松培、郭持平、陳浴新、柳際明、劉書香、李宗弼、程希賢、宋若愚、龔御眾、李翰園、黨仲昭、王范庭、郭寄嶠、郭 懺、張 驥、宋 澄、張壽桐、張鑒桂、季 鼐、施北衡、彭松齡、張維藩、楊鳳麟、傅覺民、唐承武、汪紀成、魯崇義、王景儒、張義純、陸蔭楫、劉家鸞、許金源、吳家騄、魏樹鴻、黃煥然、歐陽新、羅梓材、黃振興、王 烈、馬曉軍、李漢輝、章鴻春、何紹南、王錦文、任陸軍少將。 1936年1月31日,馮次淇、劉荊山、秦慶霖、陳琢如、蔣 斌、鄒致權、曾志沂、林秉彝、鐘祖培、王文熙、黃鎮國、雷醒南、歐陽駒、劉 偉、謝汝霖、劉倚仁、陳 強、公秉藩、王翰明、姚以價、劉汝賢、詹振黃、李元龍、袁 英、王錫燾、歐陽任、周武彝、唐哲明、李澤民、關穎凱、劉宗成、羅樹昌、朱世貴、楊池生、楊如軒、謝 珂、袁績熙、周 斕、周 祉、譚曙卿、任陸軍少將。 1936年2月1日,黃臚初、趙經世、陳應麟、甘 芳、傅存懷、杜春沂、王金鏞、胡 達、劉震清、張鑾基、鮑 剛、吳化文、蔡忠笏、阮玄武、陳 雷、范德星、陳漢光、陳 章、汪之斌、蕭文鐸、段 珩、賀粹之、李仙洲、劉雨卿、許文耀、戴藩周、陳春榮、賈自溫、陶繼侃、郭景唐、楊國榮、孫常鈞、劉家麒、楊名芳、梁鴻恩、張汀頑、李穆明、王殿閣、易秉乾、張茂德、陳鴻遠、嚴 武、程子宜、陳新起、石振綱、譚 邃、陳孔達、張彀中、段象武、任陸軍少將。 1936年2月3日,劉自珍、丁治磐、武士敏、柳彥彪、孔繁瀛、施中誠、王德章、邢清忠、劉光斗、徐子珍、方克猷、葉啟杰、李益智、史克勤、王凌云、劉天祿、盧忠良、馬全良、李金田、宋 濤、趙壽山、李 鼐、馬為良、竺鳴濤、杜心如、王文宣、王景錄、劉詠堯、蔡繼倫、尹承輔、侯 成、錢詒士、王 鶚、吳 石、申聽禪、方 賢、潘 毅、趙以寬、梁鴻藻、王鳳丹、劉永祚、楊煥彩、王 釗、陸 權、蔣侃如、張麟綏、李 梅、葉南帆、朱為珍、黃克德、陸軍少將。 1936年2月4日,毛 侃、胡承祜、蔡紹忠、張 誠、白兆琮、劉祖舜、王薌庭、李 鉞、王 鈞、石光瑩、吳冠周、王靜軒、金元錚、劉震東、馮秉權、張金相、曾廣麟、馬翰榮、高勝岳、徐 英、王效曾、賴凱元、李 銓、郭爾珍、黃劍鳴、趙 巽、馬兆琦、吳德振、陳鳳韶、羅浩忠、徐 方、蔣益元、馮 嶷、李伯華、陳師許、蔣紹昌、李華英、王 時、錢倫體、高孔時、吳學書、楊廷濤、黎 明、周 磐、彭贊湯、鐘體道、史文光、童 翼、楊建時、成 桄、任陸軍少將。 1936年2月5日,張 性、吳 晉、顧邦杰、周維綱、文素松、李 青、金鏡清、嚴純摩、周元哲、劉 斐、戴石浮、陳 桂、李作礪、蕭 芹、沈遜齋、馬崇六、關 靖、閔澤民、余程萬、金 湯、余道一、楊幼敏、樊宗遲、華振中、黃國梁、李 江、王校膺、張紹庭、黃素府、章桂齡、樊殿杰、傅同善、李文田、焦其鳳、許理鼎、楊紹東、佟永涵、李伴奎、李光照、于起光、李國屏、張 軫、程 璧、李瑛華、哈金甲、金巨堂、史宗魯、續鶴廷、程紹巖、李芳池、任陸軍少將。 1936年2月6日,陳文淑、傅嘉仁、劉逢吉、武干城、廉壯秋、楊新銘、李毓華、黃道崇、李芝田、王家瑞、溫彥斌、曹馨標、傅立平、唐永良、朱 昌、鄭承典、徐文明、唐希抃、藍騰蛟、盧象榮、馬克珊、劉達衡、伍 藩、蔣隆權、陳學順、劉發良、周體仁、刁鴻猷、胡三杰、孫祥夫、鄭炳垣、應 西、孫寶瑜、吳鴻昌、劉寰翹、曾 琦、林岳生、楊德源、吳良琛、陳炳坤、史國英、林逸圣、高仁紱、張思恭、袁佐唐、王世和、趙興宋、楊化中、涂維藩、姚永安、任陸軍少將。 1936年2月7日,王夢熊、胡大猷、胡百煉、聞 捷、馮華堂、何 臧、馬吉第、唐慶珊、高 霽、吳 涵、易堂齡、張振武、陳敦和、蔣春湖、鐘相毓、劉克明、鄭 重、胡德春、郭 錚、余范傳、劉鳳池、陳其祥、何 宣、謝煜燾、譚家駿、成 侊、袁德性、戈武城、金耀西、趙寶賢、蔣際昌、黃漢勛、王文英、馮恩普、趙春圃、陳九疇、馬葆珩、白寶山、孔繁徑、余亞農、祝膏如、陳明仁、冷 欣、柏挺亞、劉鳳固、郭禮伯、張近德、周紹金、楊恩熙、徐承熙、陳家琛、張 建、朶 珍、黃 裳、劉濯清、劉 夷、葛秀嶺、宋邦榮、喬立志、莫潤田、王履階、程起陸、續范亭、熊之渭、張宿泉、任陸軍少將。 1936年2月15日,劉文輝、鄧錫侯、楊 森、唐式遵、潘文華、孫 震、王纘緒、范紹曾、李家鈺、陳鼎勛、黃 隱、馬毓智、李宏錕、喻孟群、任陸軍中將。 1936年2月26日,許紹宗、郭勛祺、饒國華、彭誠孚、楊國楨、陳萬仞、廖 震、王銘章、曾憲棟、楊秀春、陳 離、楊漢域、夏 炯、楊漢忠、余安民、陳蘭亭、穆肅中、鄧國章、張邦本、李根固、劉漢雄、吳錦堂、任顯榮、劉 殷、楊吉輝、吳林青、董宋珩、廖 澤、羅君彤、袁如駿、敖向榮、李注東、楊俊清、羅乃瓊、稅梯青、孫賢頌、周世英、青翰南、游廣居、任陸軍少將。 1936年2月27日,李朝信、馬云平、范南煊、田鐘毅、劉兆藜、周紹軒、孟浩然、范華驄、余 仁、李御、章安平、王志遠、李青廷、李宗昉、陳紹堂、陳宗進、曾蘇元、李煒如、楊曬軒、黃 鰲、李樹驊、林翼如、陶 凱、高德周、袁承武、傅 常、梁澤民、王秉璋、楊子云、楊 熾、王士俊、趙培臻、李 倫、彭宗佑、戴奎耀、潘大迥、鄭廷相、劉 鏞、鮮光俊、謝國鈞、陳鼎卿、任陸軍少將。 1936年3月18日,劉 驥、張 貞、陳章甫、葉 篷、黃 實、王孝縝、李竟容、任陸軍中將。 殷祖繩、趙啟騄、余華沐、文朝籍、王錫符、黃懋和、徐 漣、沈崇基、戴銘忠、朱古朋、熊守一、丁翰東、劉仲荻、蕭毅肅、耿幼麟、黃啟東、盧新銘、霍守義、常經武、顏仁毅、李 炘、周 明、陳 模、鄷 悌、任陸軍少將。 1936年4月1日,廖行超、王兆翔、胡益文、陶汝賓、袁昌榮、劉正富、安恩溥、魯道源、張順璧、張 沖、李森春、華封治、劉以椿、段燦奎、魯 瓊、保家珍、陳鐘書、高雙城、黃夢熊、任陸軍少將。 1936年4月2日,王金銘、白毓昆、施從云、追贈陸軍上將。 1936年4月18日,孫 渡、任陸軍中將。 1936年4月21日,鄒作華、劉汝明、任陸軍中將。 1936年5月18日,馬青苑、師嵐峰、劉邦俊、李興中、張允榮、任陸軍中將。 楊文田、程澤潤、蔣伏生、馬 湘、曹 震、王貴德、蕭 敬、黃惠龍、柏天民、黃 駿、楊泰鵬、何緝五、郭殿丞、關麟書、陳士虎、霍原璧、李藩侯、馬晉侯、劉滋庶、任陸軍少將。 1936年5月30日,吳新田、徐為炅、任陸軍中將。 1936年6月8日,顧家齊、任陸軍少將。 1936年6月16日,薛云峰、邱山寧、段承獻、劉光瑜、李杰三、朱世明、任陸軍少將。 1936年6月18日,韓多峰、任陸軍中將。 1936年6月24日,徐鏡心、劉溥霖、薄子明、追贈陸軍上將。 趙錫九、趙 魏、劉懋德、李日秋、王永福、尤 民、陳成功、范銘新、班麟書、孫 明、追贈陸軍中將。 賈振錕、藍毓昌、王以成、邵麟勛、趙文慶、莊維道、戴子安、邱丕振、栗風巖、于廷枌、追贈陸軍少將。 1936年7月23日,李生達、追晉陸軍上將。 1936年8月26日,尹扶一、張維清、任陸軍中將。 楊兆林、原屏藩、杜之瑞、李維新、張汝蘋、豐羽鵬、金鑄洲、殷 銘、周士廉、楊士元、樊賡燦、武盡偀、桂康晉、金鳳巢、張自強、安典五、王振綱、孟興富、黃德新、李鴻鼎、劉崢嶸、韓棟才、鐘班侯、楚溪春、宮志沂、姚驪祥、李廷秀、王 輔、賈宗陸、侯守常、于鎮河、李 濤、李樂濱、劉添貴、魯英麟、沈鳴閣、陳應喜、任陸軍少將。 1936年9月5日,王耀武、范漢杰、任陸軍少將。 1936年9月8日,鄭大章、夏首勛、任陸軍中將。 馮 庸、劉耀揚、張 襄、李德言、唐 星、羅紹琳、胡開瑩、龍杰三、敬肇謙、蔡海珊、吳 暢、任陸軍少將。 1936年9月12日,張發奎、余漢謀、任陸軍中將加上將銜。 張 達、黃延楨、任陸軍中將。 1936年9月14日,馬鴻賓、任陸軍中將。 邱鴻鈞、覃師范、張循尹、柴成霖、馬玉麟、馬獻文、冶成章、張 剛、陳守鋒、聞春榮、任陸軍少將。 1936年9月24日,王 仡、姚 樸、朱執鈞、王靖宇、廖懷忠、張為炯、向庭培、趙巨旭、吳傳心、曾樹滋、李仲炎、陸 滿、任陸軍少將。 1936年9月26日,張治中、張之江、錢大鈞、鹿鐘麟、陳 誠、衛立煌、馬鴻逵、薛 岳、劉建緒、加陸軍上將銜。 1936年10月3日,董 釗、牟中珩、牛錫光、任陸軍少將。 1936年10月5日,黃 杰、李玉堂、唐淮源、關麟征、池峰城、宋希濂、裴昌會、徐繼武、成光耀、韓漢英、鐘光仁、武廷麟、李漢章、陳 琪、展書堂、劉 戡、王敬久、孫元良、歐 震、甘麗初、孔令恂、夏楚中、劉翰東、繆澄流、孫德荃、莫希德、葉 肇、巫劍雄、楊渠統、魯大昌、門炳岳、檀自新、郭思演、黃顯聲、郜子舉、林柏森、李明灝、祝紹周、黃菊裳、賀衷寒、陳啟之、黃鎮球、徐祖詒、李國良、田鎮南、郭 懺、張義純、邵文凱、王皞南、李根固、韓德勤、李家鼐、楊揆一、劉德芳、袁承武、傅 常、任陸軍中將。 張 鎮、蔣孝先、石祖德、翁國華、鄭作民、杜聿明、詹忠言、梁 愷、張耀明、閻廷俊、高國鈞、劉安祺、王 冠、何有松、陳炳前、徐中岳、嚴嘯虎、黃 任、余玉瓊、黃永安、劉振蘅、張 拯、徐思平、沈發藻、斯 立、鄧樹仁、華振麟、任陸軍少將。 1936年10月16日,劉膺古、楊益謙、廖士翹、趙 南、項致莊、宣鐵吾、惠 濟、羅樹甲、蔡勁軍、劉拯海、高蔭槐、朱錫章、任陸軍少將。 1936年10月22日,董英斌、桂永清、任陸軍中將。 鄭洞國、丁德隆、陳 烈、孟化一、韓文英、徐旨乾、盧 旭、甘登俊、王怡群、漆 奇、鄭兆熙、邵百昌、邱 林、毛福成、任陸軍少將。 1936年10月28日,王銘章、陳 離、陳萬仞、廖 震、彭誠孚、許紹宗、香翰屏、徐景唐、黃任寰、張瑞貴、任陸軍中將。 曾友仁、彭杰如、張孝性、張金照、康法如、張鏡明、劉惠心、王毓章、傅正模、劉礽祺、趙海青、何旭初、張雪中、周開勛、任陸軍少將。 1936年11月2日,韓德元、康 澤、安俊才、樸炳珊、任陸軍少將。 1936年11月4日,張文清、任陸軍少將。 1936年11月6日,李樹春、任陸軍中將。 1936年11月11日,童玉振、任陸軍中將。 田金凱、何知重、柏輝章、楊逢年、蘇蔭森、繆慶善、王士琦、劉秉粹、韓棟才、任陸軍少將。 1936年11月18日,周承菼、任陸軍中將。 1936年11月23日,王 均、追晉陸軍上將。 1936年11月24日,馬 颿、郝 煊、湯更新、李荊石、何澤周、楊茂章、周自得、任陸軍少將。 1936年12月12日,何豐林、任陸軍中將。 劉維勇、張英超、柏桂林、王爾瞻、王思義、于兆麟、張殿九、吳松林、萬 舞、李德民、劉俊欽、許長林、劉景山、任陸軍少將。 1936年12月16日,盛世才、龐炳勛、孫連仲、加陸軍上將銜。 1936年12月19日,彭 善、劉啟文、趙 毅、任陸軍少將。 1936年12月25日,張維璽、趙守鈺、馮其道、郭昌明、富占魁、任陸軍中將。 魏鳳樓、張醁村、趙廷選、俞作柏、曾正炎、何培基、陳光藻、袁昌晙、馬瑤生、湯萬宇、陳亮熙、韓全樸、吳劍平、金殿榮、伍誠仁、應 鵬、任居建、陳齊瑄、何章海、王鑄民、施積樞、任陸軍少將。 1936年12月30日,朱暉日、任陸軍中將。 唐子長、周思誠、邢季卿、李景驊、梁澤民、劉元瑭、王岫生、朱 煐、任陸軍少將。 1936年12月31日,李烈鈞、任陸軍二級上將。
作者:222.184.28.* 發表時間:2009-10-31 17:20:58
于潛僧綠筠軒/蘇軾 寧可使食無肉,不可使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醫;傍人笑此言,似高還似癡。若對此君仍大嚼,世間那有揚州鶴? 這首《於潛僧·綠筠軒》題詞是對竹文化最高度的概括,成為千古傳頌、家喻戶曉的名句。據史料記載,北宋熙寧六年(1073年)春,蘇東坡(1037~1101年)出任杭州通判時,從富陽、新登,取道浮云嶺,進入於潛縣境(現并人臨安)"視政",當時於潛縣令刁鑄,與蘇東坡是同榜進士,交情甚篤。刁鑄熱情接待了這位上司,并下塌在鎮東南的金鵝山巔"綠筠軒"中。一天,在寂照寺出家的於潛僧慧覺禪師拜見蘇東坡,與他一起談佛論經。蘇東坡博學多才,又自稱佛門居士,諳熟佛學,使慧覺十分欽佩。兩人在"綠筠軒"臨窗遠眺,只見滿目皆是茂林修竹,蒼翠欲滴,景色宜人。蘇東坡情不自禁地連連叫絕。慧覺禪師見此,知蘇東坡已被眼前的綠竹景色所傾倒,就故意逗道:"蘇學士,房前屋后栽幾株竹子,我們於潛自古以來如此,不過點綴一下而已。"蘇東坡擺擺手道:"此言差矣,門前種竹,決非點綴而已,此乃高雅心神之所寄。我這兒有一首好詩贈你"于是他即興揮毫,寫下了這首《於潛僧·綠筠軒》題詞。【注釋】于潛——縣名,在今浙江省,縣南二高有「寂照寺」,寺中有綠筠軒,僧名孜,字惠覺。此君——晉王徽之酷愛竹子,有一次借住在朋友家,立即命人來種竹,人問其故,徽之說「何可一日無此君。」此君即是竹子。揚州鶴——有一則故事說:四八談論平生最快意之事,一人希望多財,一人說寧愿騎鶴作神仙,另一人希望作揚州太守。最后一人說:「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意思是三者得兼。這未免太狂妄了。東坡此句意思也是說:若對著竹子還大嚼豬肉,豈不是太狂妄了?世間那有揚州太守與騎鶴化仙兩者得兼之事?既作風流太守就不可能成仙。既作風流太守就不可能成仙。同樣的,賞竹雅士豈能對竹大嚼!
作者:222.184.28.* 發表時間:2009-11-01 15:22:09
1971年11月成功大學學生蔡俊軍、吳榮元、鐘俊隆、吳俊宏、余光夏、沈寧怡等在校內圖書館閱讀《資本論》、《馬克思主義與唯物史觀》等社會主義書籍、信奉社會主義,草擬宣言,成立「成大共產黨」,由蔡俊軍任主席,吳榮元任副主席,鐘俊隆擔任書記。成員除成大學生外,另有淡江學生林擎天、林守一、張建章,輔大李國龍,文化學院李代雄,逢甲學院李慧宗、吳錦江,高雄商業學校黃文珍,空軍幼校林臺雄、刁德善、張星戈、鄧伯宸,海軍官校余子超等學生。 1972年2月陸續被捕,以意圖顛覆政府著手實行罪名,3月移送警總軍法處。同年10月3日判決,蔡俊軍、吳榮元判處死刑;鐘俊隆、吳錦江、林守一、林擎天等4人無期徒刑;張建章、吳俊宏、沈寧怡、刁德善、張星戈、黃文珍等6人處15年徒刑;鄧伯宸等7人交付感化教育3年。由於此案被告均為19至24歲的大學生,引起立法委員質詢,何以在大學和軍校接受教育之後,思想轉變傾向共產黨。美國方面亦表示關切。1972年12月國防部發回軍法處更審。1973年 2月更審結果,死刑改判無期徒刑,無期徒刑改判15年,其餘維持原判。
作者:117.95.16.* 發表時間:2009-11-07 21:46:35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