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364763次
5人
36個
130個
702人
59部
上官的來源:據《天水郡上官氏源流》、《辭源》記載:姓上官者系黃帝后裔,出自羋姓。黃帝第五代孫陸終,生六子,其中第六子季連為羋姓。季連之子附敘被封于熊。附敘生子為穴熊。穴熊的后裔鬻熊品德高尚,知識淵博,是周文王和周武王的老師。后代以熊為氏。周成王時代,朝廷選拔和敕封文武賢能之士的后代,鬻熊的曾孫熊繹被封于楚,屬子爵,子孫仍以羋為姓。至周桓王時代,已九傳至熊通。熊通見周室懦弱,諸侯紛起,不聽周天子號令,遂有僭號稱王之志,以威力制服諸侯,于公元前740年,自立為楚武王,定都于郢。楚武王十六世孫楚懷王。楚懷王的第二個兒子子蘭于公元前298年封為上官大夫。上官是楚國的名邑(地名),天水是子蘭居住的地方。古代以邑為氏,以居為郡。子蘭后裔遂以上官為姓,以天水為郡,奉子蘭為上官始祖,這就是天水郡上官氏開源的來歷。?? 從東周列國紛爭到春秋戰國離亂,上官氏一脈世系,難以考查。有據可查的應為漢朝時出現的上官氏杰出人物上官杰,在漢武帝和漢昭帝時代做高官,拜左將軍,封安陽侯。上官杰的后裔上官勝生二子:一個叫上官茂,居住上封,號西祖;另一個叫上官先,居住洛陽陜州,號東祖。遷移福建姓上官者為東祖之后裔。東祖上官先的后裔中的杰出人物為唐代的上官儀。官的來源:官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二百七十四位的姓氏,人口較多,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零二。 尋根溯源 官姓來源有四:1、據《姓源》所載,周大夫劉定公夏為官師(官吏之長),其后以官為氏。2、據《姓苑》、《左傳》所載,官有世功,邑亦如之。古人以官命族,故有官姓。3、由關姓改姓而來。據一九七六年臺東所修《官氏族譜》所載,解良(今山西運城)人關膺,于黃巢起義時避居福建寧化石壁,改姓官。4、出自他族。新疆錫伯族官加(關佳)氏漢姓為官;今滿、仫佬、彝等民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 劉定公夏。周代人,周大夫劉康(一說為劉康公)之子。劉康史無記載,劉康公為春秋時人,其事跡見于《左傳》。劉定公夏可能夏為其名,其它不詳,后世官姓有尊其為始祖的。 繁衍播遷 官姓之具體得姓地不詳,但其得姓于北方應無疑問。這支得姓于北方的姓氏后世卻昌盛于南方,由于官姓在產生以后一直表現的很沉寂,這種局面一直延續到宋元,故官姓早期之繁衍情況令人難知其詳。據《姓苑》所載,官姓郡望為東陽(治所在今浙江金華),郡望是魏晉南北朝時期門閥制度的產物,意即世居某郡為當地所仰望,表明在古時官姓曾長期繁盛于今浙江金華一帶。另外,有資料講“官熙,宋時平度州上蔡人,州巨族”,表明宋時在平度州上蔡(今山東平度)一帶也聚集著官姓大族。宋元之際,在今河南、山西、山東、陜西等北方省份均有官姓人家,而在南方的四川、浙江、江蘇、安徽、福建、湖北、湖南、廣東等省份,官姓已經廣布,且人口眾多。據臺東《官氏族譜》載,官膺本姓關,解良人,黃巢起義后,攜祖母避居寧化石壁,改姓官。元至元間,遭禍亂,其第四代孫四兄弟,官耀遷廣東大埔,官擢遷福建詔安,官躍遷廣東海豐,他們的后裔又陸續遷往臺灣以及東南亞地區。明初,山西官姓作為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于山東、河北、河南、陜西、北京等地。明中葉以后,山陜豫等地之官姓漸有西入甘肅、寧夏、內蒙古自治區者。而廣東、四川、湖南等地之官姓漸有徙居廣西、云南之地者。明末清初之湖廣填四川,則有兩湖之官姓入居今四川、重慶。清康乾年間以后,山東平度一帶之官姓則有伴隨闖關東之風潮入遷于東北三省者。歷民國而今,官姓在全國散布之地愈廣。如今,官姓在全國分布較廣,尤以福建、廣東、湖南、四川等省多此姓,上述四省之官姓約占全國漢族官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四。 ?先在由于各地方的家譜資料缺乏.造成很多家族沒有家譜!沒有家譜也就沒有辦法知道自己的來源!很多小部分的官姓只好和自己地區旁邊有家譜的官姓合族.也造成許多真正的單官姓不知道自己祖先真正的來歷.我在網上看過上官秀巖老先生發表一篇文章說關改官和東陽堂和天水堂兩堂是同一個祖先.我認為這一說法還有欠妥之處.臺灣的家族人現在還在說自己是關改姓而且別人的家譜記載的很明確.不承認自己是關改官不能否定官姓中沒有關姓所改的.在一個就是東陽堂只事.明確的說東陽堂和天水堂是二回事.我們的家譜上所記載的說我們系出東陽!東陽姬姓而上官的呢望出天水出自羋姓.不提別的就羋姬二姓來說.根本就是二回事情.所以說東陽和天水堂是如出一轍那是錯誤的.為什么會造成這么多的錯誤不排除人為更不排除歷史.在如今我們有這個條件知道事情的真相我們就不能一直錯下去了. 這是湖北赤壁和湖南岳陽的單官家譜所記載的來源.大家看看就知道了官和上官是二回事情.(?從來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本乎天者自生,生而不已。本乎祖者亦世,世而相承。維我官氏系出東陽,東陽姬姓也!自周成王破玉分封,肇基於唐賜之以密須之鼓闕鞏之甲唐叔虞子燮改號日晉。傳至昭侯叔父成師於曲沃。武公滅翼以寶玉賂周西王(胡齊)遂有晉國周之宗盟載在史冊。無如子孫蕃衍俞繁俞別,俞遠俞忘。厥后賜姓受封。以官為氏夫。官氏乃唐叔之后則晉公只苗裔無疑矣!幸而天未滅晉必將有后.至宋明兩朝有謙(官鑒)廉(官廉)二公出焉。書院佐役石鼓之芳聲蕕存景州勘田訪民之德政尚在。此非徒為炳炳朗朗故意侈談者抑史臣珥筆而書班班可考也於戲繼往者已遠,開來者未興。此際之纂修實屬創建。若我輩不為而矣后人為之。誠恐后人而復矣后人也不亦良可悲乎!)
作者:221.218.40.* 回復:0 發表時間:2008-09-21 12:18:03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