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4
53750次
0人
2個
2036個
62人
清明節: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歷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習俗。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很盛行。 以下日期為農歷 . 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民間也在此日祭祀先人。 六月十九:觀音菩薩成道日,民間有拜觀音求救渡的習俗。 七月十五:即鬼節,此日亡人可以得渡,脫離苦海,是靈魂解脫的節日。 七月三十:地藏菩薩生日,將救助一切行善之人。 十月初一:此時寒意已現,民間有送寒衣之俗。 十一月十七:此日祭供有請求佛祖超渡亡靈之意。 十二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或二十五:俗稱小年,是祭祀迎春之日。 同時,可以在每月初一、初八、十五、十九、二十三、二十九和三十祭供(小年補充:民俗專家說,在古代,過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傳統,也就是說,官家的小年是臘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臘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則是臘月二十五。像北方,在南宋以前都是政治中心,受官氣影響較重,因此小年多為臘月二十三;相反,南方遠離政治中心,小年便為臘月二十四;而鄱陽湖等沿湖的居民,則保留了船家的傳統,小年定在臘月二十五,“無論是哪天過小年,人們辭舊迎新的愿望卻是一致的”)
作者:彭誠 回復:0 發表時間:2010-02-22 18:16:44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