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182082次
2人
3個
86個
995人
75部
辛一、 來源有四 1、 出自莘姓,又出自姒姓,是禹王的后代。禹王的兒子啟,建立夏朝,封其支子于莘(今陜西合陽東南)建立莘國。居其地者,遂以地名取姓為莘氏,后因莘辛音相近,遂去艸頭為辛姓(左丘明《國語》、王符《潛夫論》、皇甫謐(公元215—282年)《帝王世紀》、《新唐書·宰相世系三上》、《元和姓纂》)。 2、 源于上古,出自有莘氏。莘氏是有莘國的后裔。相傳,夏禹的母親有莘氏女志(修己、女嬉)因夢食薏苡而生之(《漢書·古今人物表》、《大戴禮記·帝繫》、《宋書》),商湯也娶有莘氏女得伊尹而有天下(《墨子·尚賢》、《尸子》、《孟子·萬章章句上》、《楚辭·天問》、《呂氏春秋·本味》、《大戴禮記》、《史記》、《水經注·伊水》、《吳越春秋·越王無余外傳》、《越絕書》、《說苑》),周文王因妻有莘氏女太姒(太姒生十男:長伯邑考 、武王發 、周公旦 、管叔鮮 、蔡叔度 、 曹叔振鐸 、 霍叔武 、成叔處 、 康叔封 、 聃季載)生武王開有周八百年(《詩經·大明》、《周易》、《中國大百科全書·考古學·北魏時期大同西晉皇族瑯琊康王司馬金龍墓之彩繪描漆屏風》)。莘,后改作辛(《廣韻》)。東周太史辛有兩子在晉國任史官,因董督典籍,遂改姓董氏。 3、 大禹后代計氏改為辛氏。《通志·氏族略》載:"辛氏改為計氏",后有改辛氏者,計姓望族居齊郡(今山東臨淄)、京兆(今陜西長安東)。 4、 項姓后周賜的辛姓。 辛姓望族居隴西(今甘肅蘭州、臨洮、鞏昌、秦州一帶),陜西閤陽,江西萬載、上饒,山西孝義、長子,山東萊州、濟南,湖南臨澧、石門。二、 郡望堂號【堂號】 "雙貞堂":晉朝辛勉,博學,有貞國之cao(為國家保持節cao)。官侍中,跟著皇帝到了平陽。劉聰要拜辛勉為光祿大夫,叫他叛晉歸劉。辛勉堅決拒絕。劉聰用毒酒逼他說:"你不答應,就要你自殺。"辛勉端起酒來要喝,被劉聰一把拉住說:"算了,我特意試你的。"從此,劉聰佩服他的貞節,給他筑了房子,按月給他送米送酒。還有晉人辛恭靖,從小有肚量,有才干,后為河南太守。羌姚興攻陷河南,俘虜了辛恭靖,羌姚興想請他做官。辛恭靖厲色說:"我寧愿做國家的鬼,不做羌賊的臣!"羌姚興把他關到監獄里三年,結果辛恭靖越獄到晉國。晉帝表彰了他的節cao,拜他為咨議參軍。 "永思堂":福建潮州【郡望】《郡望百家姓》中有記載:辛氏望出隴西郡。戰國時秦昭襄王置郡。因在隴山之西而得名。相當于今甘肅省東鄉以東及隴西一帶。治所狄道,在今甘肅省臨洮縣南。三、 歷史名人辛甲,又名辛尹、辛公甲,商末“三仁人”,周開國太史,著今存《虞人之箴》、《辛甲二十九篇》。(《左傳·襄公四年》、《國語》、《韓非子》、《史記》、《漢書·藝文誌第十》)辛銒,字文子,蔡丘濮上人,晉公子,學于老君,為范蠡師,號通玄真人。少而明,學陰陽,見微知著,其志沉沉,不肯自顯,天下莫知,故稱曰"計然"。時遨游海澤,號曰"漁父"。著有《文子》:道原、精 此內容由華易免費算命網提供:http://www.k366. XZS__163_COM
作者:123.234.205.* 回復:1 發表時間:2010-03-14 14:12:15
辛氏一家群:55873544
作者:113.80.83.* 發表時間:2010-07-02 09:13:23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