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9
310705次
3人
6個
100個
2473人
164部
方字贊 手把昆侖筆,倒醮滄海硯。地皮粗澀不堪書,仰天大笑書天面。點一點,日月星辰光閃閃;畫一畫,萬丈虹霓拖五彩;撇一撇,西邊云霞皆缺裂;鉤一鉤,颯颯清風生筆頭;筆頭灑落一點水,龍雨滂沱八百州。 宋?吏部秋崖方岳拜撰釋“方”㈠(fāng)⑴與“圓”相對。四角都是直角的四邊形或六面都是直角四邊形的立體。如:方格兒;方塊兒。《孟子?離婁上》:“公輸子之巧,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員。”⑵方向;方位。如:東方;西方;四面八方。引申為準則。《詩?大雅?皇矣》:“萬邦之方。”毛傳:“方,則也。”鄭玄箋:“方猶鄉(向)也。”⑶祭名。《詩?小雅?甫田》:“以社為方。”毛傳:“迎四方氣于郊也。”⑷方面;一邊或一面。如:對方;雙方。《詩?秦風?蒹葭》“在水一方。”⑸地方;區域。如:殊方異域。《論語?學而》:“有朋自遠方來。”⑹量詞,用于方形的物體。《儒林外史》第十一回:“面對一方小天井,有幾樹梅花。”又二十二回:“那兩個長隨買了一尾時魚,一只燒雞,一方肉,和些鮮筍、芹菜,一齊拿上船來。”⑺商代、周初對周圍少數部族的稱呼。如鬼方、土方等。⑻方正;正直。《淮南子?主術訓》:“智欲圓而形欲方。”《三國志?魏志?邴原傳》:“志行忠方。”⑼方版,古代書寫用的木板。《儀禮?聘禮》:“不及百名書于方。”⑽計量面積或體積的一種單位。面積一方即一丈見方。體積一方因所計量的物質而異:砂土一般以方一丈、厚一尺為一方,石頭則以長、闊、厚各一尺為一方。⑾響度級的單位名。⑿數學以一數自乘為方。如:平方;立方。⒀方術。《莊子?天下》:“惠施多方,其書五車。”⒁方劑。如:藥方;處方;工業配方。《論衡?定賢》:“譬猶醫之治也……方施而藥行。”⒂并船。《國語?齊語》:“方舟設泭。”韋昭注:“方,并也。編木曰泭。”引申為竹木編排的伐子,亦即謂以木排渡水。《詩?周南?漢廣》:“江之永矣,不可方思。”毛傳:“方,泭也。”⒃并列;并排。《儀禮?鄉射禮》:“不方足。”《漢書?揚雄傳上》:“方馳千駟。”⒄比擬;比方。《后漢書?謝夷吾傳》:“方之古賢,實有倫序。”《文選?阮籍?〈詠懷詩〉》“丹青著明誓。”李善注:“丹青不渝,故以方誓。”⒅違;逆。方命,亦作“放命”。違命。《書?堯典》:“方命圮族。”后常用作謙詞,表示對對方的囑托不能照辦。吳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八回:“這件事,實在不能盡力,只好方命了。”⒆甫;始。《詩?大雅?行葦》:“方苞方體。”孔穎達疏:“此葦方欲茂盛,方欲成體。”⒇正在。《史記?外戚世家》:“是時項羽方與漢王相距滎陽。”(21)當。蘇軾《赤壁賦》:“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22)將。《詩?秦風?小戎》:“方何為期?”朱熹集傳:“將以何時為歸期乎?”《說苑?奉使》:“晏子,賢人也。今方來,欲辱之,何以也?”(23)通“房”。谷始生未實之稱。《詩?小雅?大田》“既方既皂”。鄭玄箋:“方,房也,謂孚甲始生未合時也。”(24)占居。《詩?召南?鵲巢》:“維鵲有巢,維鳩方之。”(25)姓。㈡(páng)⑴通“旁”。廣。《書?立政》:“方行天下,至于海表。”⑵方羊,同“彷佯”。《漢書?吳王濞傳》:“吳王內以朝(晁)錯為誅,外從大王后車,方洋天下。”顏師古注:“方洋,猶翱翔也。”方皇,同“彷徨”。《荀子?禮注》:“于是其中焉,方皇周挾,曲得其次序。”周挾,周匝。㈢(wǎng)方良,即“罔兩”,亦作“魍魎”、“蝄蜽”、“罔閬”。古代傳說中的精怪名。《周禮?夏官?方相氏》:“驅方良。”
作者:方港水 回復:0 發表時間:2010-05-04 17:07:09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