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9
972000次
2人
33個
3630個
5041人
246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8日02:01 合肥報業網-江淮晨報 十個饅頭就著咸菜吃一個星期,出差回來報銷時發票上多出的錢一分不要,非典期間親手將第一個疑似病人抬入放射科……在合肥市傳染病醫院剛剛啟用的新會議室里,同事們說起該院黨委書記、業務副院長刁聯碩時,顯得非常激動。 刁聯碩1982年大學畢業以來,一直工作在傳染病防治一線,1995年擔任合肥市傳染病醫院業務副院長,2004年擔任該院黨委書記。記者來到醫院采訪時,從領導到普通醫護人 員,說得最多的就是:“刁書記始終工作在第一線,始終是隨叫隨到,始終以同樣的熱情關心著每一個病人,感覺他特不像一個領導。” 傳染病醫院三病區副主任醫師高道凱記得,2003年SARS開始流行時,醫院的醫護人員心里都有些恐慌。當年4月,該院門診接到第一例癥狀非常類似SARS的病人。醫院首先要對病人進行檢查,確定病癥。刁書記立刻叫上3名醫護人員,親手將病人用擔架抬到放射科拍片子。 科研工作占去了刁聯碩大部分業余時間。“他晚上經常加班到兩三點,你看到他的黑眼圈了嗎,就是經常熬夜造成的。”護理室的衛先芝經常碰見刁聯碩拎著十來個饅頭,“那是他一個星期的飯菜,為了節約時間,他經常是一連一個星期把自己關在辦公室里,埋頭搞科研,10個饅頭就著咸菜吃一個星期。” 嚴于律己也是大家對刁聯碩贊不絕口的重要原因。財務科科長霍光順記得,今年4月份,刁書記出差后回來到他那里報銷差旅費。刁書記提供的差旅發票金額是520元,但他要求只報460元。他對霍光順說,其中有60元的發票金額是售票員撕票時多撕的,自己實際只花了460元。 “他對病人一視同仁,尤其是農村來的和貧苦病人他更加關心”、“經常有疑難病癥三更半夜打他電話,他是隨叫隨到”、“有一次都凌晨兩點了,他處理完一個急救病人后還不肯回去。坐在旁邊等病人情況穩定了,才放心回家”……采訪結束時,同事們似乎意猶未盡,他們說,刁書記讓他們佩服和感動的事怎么說也說不完。 ·潘艷剛·
作者:211.162.6.* 回復:3 發表時間:2010-05-28 19:52:36
刁聯碩 男,主任醫師。1982年畢業于皖南醫學院醫療系,畢業后一直從事傳染病臨床工作,致力于病毒性肝炎病原學、發病機理、診斷及治療的研究,尤其是慢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的治療和重型肝炎的搶救。熟悉掌握國內外病毒性肝炎分子生物學、免疫學和抗病毒、調節免疫、抗纖維化的進展狀況。在國家級和省級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譯文及綜述十余篇。合肥市首屆衛生系統百佳先進個人。合肥市優秀黨員,合肥市優秀黨務工作者。中華醫學會安徽省感染性疾病分會常務理事、中華醫學會安徽省肝病分會理事、中華康復醫學會病毒性肝炎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安徽省及合肥市醫療事故鑒定專家庫成員。合肥市艾滋病免費抗病毒治療專家組組長。
作者:202.108.26.* 發表時間:2010-11-17 09:04:22
60塊錢見證一種精神 記傳染病院黨委書記刁聯碩 ----------------------------------------------http://www.hf365.com 2006年6月28日 12:33 合肥晚報 非典一線、10個饅頭、60元錢……你一定奇怪這是什么意思?這是市傳染病醫院黨委書記、業務副院長刁聯碩的同事們用“數字”描繪出的“刁書記臉譜圖”。在建黨85周年即將到來之際,刁聯碩被評為市優秀黨務工作者。記者走進傳染病醫院采訪,刁書記的同事們七嘴八舌說了這樣的“數字”……·“一”——在非典一線親自抬疑似病人2003年4月,醫院門診接到第一例癥狀非常類似非典的病人。“是一名大學生,從廣州面試回來,在火車上就出現發燒、咳嗽、胸悶等癥狀,非常類似非典。”到了醫院,醫院首先要對病人進行檢查,確定是否非典。“然而,因為是首次發現并聽說SARS,即使是醫務人員對它也不了解,感到非常恐慌和害怕。刁書記知道后,立刻趕往門診,與其他3名醫務人員一起將病人抬到放射科拍片子,又抬著病人回來。”“作為院領導,他當時完全可以指揮其他一線醫務人員,而他卻用這樣的行動告訴我們怎樣才是一個合格的醫務工作者。”傳染病醫院三病區副主任醫師高道凱回憶說。·“十”——躲屋里吃饅頭埋頭搞科研同事們用學者型、知識型幾個字形容刁聯碩。“晚上經常加班到兩三點,50歲的人了,眼睛因為老熬夜黑眼圈深深的。”醫院資料室和護理室以前是同一個房間,護理室的衛先芝有幾次早晨6點鐘就接到刁書記的電話,“他找我開資料室的門,他要進去找科研方面的資料。”衛先芝經常碰見刁書記拎著上十個饅頭。“那是他一個星期的飯菜,為了節約時間,他經常是一連一個星期把自己關在辦公室里,埋頭搞科研,10個饅頭吃一個星期。”·“六十”——60元錢所代表的精神財務科科長霍光順記得,就在今年4月份,刁書記出差后回來報銷車旅費提供的車旅發票金額是520元,“當時刁書記一邊把發票交給我一邊叮囑,說其中有60元的發票金額是售票員撕票時多撕的,自己實際只花了460元。”霍光順說,“從這個小事上,就能看出刁書記是非常嚴格要求自己的人。”在采訪時,同事們給刁書記畫的“臉譜”遠不止這些:他對病人一視同仁,尤其是農村來的和貧苦病人;醫院經常有疑難病癥三更半夜打他電話,他是隨叫隨到…… ·左王月 屈鳳麗·
作者:202.108.26.* 發表時間:2010-11-17 09:05:54
文摘稿:勤快之誤——下載勤快之誤 刁聯碩 如果給伺弄過的花草舉行個追悼儀式,不全的名單應該有:蘭草、吊蘭、白蘭、米蘭、棕竹、文竹、菊花、大麗花、茉莉、鐵樹、橡皮樹等等。粗略算一下,不下20種。要說經驗和體會,最大的莫過于六個字:少澆水,緩施肥! 實際上,從花市買回第一盆米蘭,又在朋友處剪插了一株吊蘭的不幾日,就添置了《簡明養花手冊》和《實用養花大全》,也認真捧讀過。對其基本原則是明了的。澆水是:不干不澆,干透澆透。見干見濕。施肥是:薄肥勤施。 然而,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需要時間,更需要經過挫折和失敗的磨練。看著天天陪伴你的花兒草兒,怎么能不呵護備至、寵愛有加?于是乎,有了淘米水,有了隔夜茶,有了雞蛋殼,有了殘羹剩飯,首先想到的是花兒草兒們;添置了噴壺,一日數次享受淋浴的,當然也是花兒草兒們。于是乎,花兒萎了,草兒蔫了。無可奈何的,落花流水草去也。 屢屢在一位老花農處買花,老人家諄諄告誡:少澆水,緩施肥!但記性沒有忘性大。老花農斷言:城里人花養不活,都是因為太勤快了。 勤是國人的美德。人勤春早。勤能補拙。但勤快也要看時間、地點和對象的啊! 摘自<新安晚報>2006.11.15
作者:202.108.26.* 發表時間:2010-11-17 09:10:24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