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9
918565次
2人
33個
3630個
5041人
246部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2日18:00 深圳晚報 “我自小到老都不覺得孤獨,大家都很關心我!政府每月給我800元錢,過年還送來大米、花生油和慰問金,想不到人到老年還能享這樣的福呢!”公明街道下村社區86歲的自梳女陳瑞瓊老人高興地對記者說。 陳瑞瓊的家可謂“光榮之家”。在1943年至1944年,陳瑞瓊組織群眾為12名革命戰士提供落腳點,巧妙避開敵人追殺,并為戰士提供生活用品。她終身未嫁,成為一位自梳女。 舍陳瑞瓊了革命干部 近日,記者在公明街道下村社區居民的帶領下來到陳瑞瓊老人的家。這個家只有兩間房,破舊狹小,而陳瑞瓊住在其中一間,另一間卻上了大鎖,一問才知是其嫂嫂住的,去年才去世,福祿頗厚,壽終91歲。 陳瑞瓊自小就得了小兒麻痹癥,走路不方便,但她樂于助人,年輕時經常支援東江縱隊戰士。對那段歷史,老人回憶,當時公明水貝村是中共路西縣委中共寶二區所在地,所以國民黨反動派以及日軍都經常派人來這里抓人。在一個夏天(老人已記不大起具體時間),夜色籠罩下,國民黨反動派派了100多號人把水貝村(1951年劃分為上村和下村)團團包圍,來抓游擊隊隊長鄔強的老婆刁惠民,而刁惠民當時是游擊隊的宣傳委員。國民黨到處張貼捉拿告示,聲稱誰要是隱藏或是隱瞞不報就要被殺頭。村里人都不敢冒險救他們。只有陳瑞瓊把刁惠民藏在谷籮里三天三夜。國民黨軍隊沒有懷疑到這個小兒麻痹癥的女人,把全村搜遍了也沒搜到。因為怕國民黨軍隊還會來家里搜查,陳瑞瓊趁夜晚將刁惠民送到李松朗村去,當晚還被一個地主悄悄跟蹤,幸好刁惠民及時發覺,把地主甩掉了。 老人回憶說,當年宣傳員李政患了一場大病,在她家足足休養了40天,她天天給李政煲藥,無微不至地照顧,使其很快恢復了健康。解放后,李政當了官,還不時來看望她。陳瑞瓊老人露出喜悅的笑容,她說自己能為黨和政府做了有益的事而感到高興。記者見到老人家居住的百年老屋門前,掛著寶安區人民政府授予的“光榮之家”匾牌。 聯防員每天探望6次 因陳瑞瓊老人終身未嫁,年老時與嫂嫂一起住在老屋里,兩人互相照顧。以前她每月只能領到二、三十元補貼,兄弟姐妹生活也困難,沒有能力照顧她。從2005年開始,公明街道每月給老人定保800元錢,社區每年還給老人發放股份分紅。早幾年,街道為了方便照顧這些有功之臣,就安排陳瑞瓊老人到街道寬敞明亮敬老院生活,陳瑞瓊卻因為戀家一直未去,就住在這間狹小的房子里,雖然簡陋一個人也樂得個逍遙自在。 老人的侄兒、侄媳婦等非常孝順,經常給老人送來好吃的。社區專門安排治安聯防員每天來到老人家住處巡查6次,每次查看都做好記錄。一位社區干部對記者說,陳阿婆曾為革命作出了貢獻,我們要盡自己更大的努力讓她的晚年生活過得幸福安寧。
作者:220.114.136.* 回復:1 發表時間:2010-05-31 16:58:14
當年曾多次掩護東縱戰士的陳阿婆晚年生活幸福 寶安區公明下村有位86歲的阿婆,叫陳瑞瓊,她是一位自梳女。她現在仍居住的自家老屋里,有一塊“光榮之家”牌匾頗引人注目,因為她在上世紀40年代曾多次掩護東縱戰士。 陳阿婆如今每月享受政府的補貼,還得到社會的關心,晚年生活十分幸福。 曾讓12位戰士在家落腳 記者前日來到公明陳阿婆的家里。她剛從醫院治療回來,見到記者侃侃而談,思路相當清晰。 陳阿婆自小得了小兒麻痹癥,走路不太方便,但她心地善良,樂于助人。從20歲開始,她就經常幫助東江縱隊的戰士。她說當時公明水貝村(后來劃分為上村和下村)是中共路西縣委寶二區所在地,所以漢奸和日軍都經常來村里抓人。 1943至1944年,陳阿婆曾讓12位東縱戰士在家中落腳,巧妙避開敵人的追殺,并給戰士們提供大量生活用品。 大概是1943年夏天的一個傍晚,100多漢奸把水貝村給包圍了,目的是抓游擊隊隊長鄔強的妻子刁惠民,她也是一位抗日女戰士。“我想他們是為老百姓打天下的人,我就應該幫他們。”陳阿婆拍著大腿語氣堅決地講道,“那一次,為了避免被敵人發現,我把刁惠民藏在谷籮里,三天三夜不敢哼聲,家里的門窗也關閉著。漢奸把全村都搜遍了也沒有搜到,也沒有人會懷疑我這個行走不太方便的人會給共產黨員們提供避難場所。”陳阿婆接著說:“后來,我還是怕漢奸會來家里搜查,只好趁夜晚將她送到李松朗村去。當晚村里一個地主竟然悄悄地跟蹤她,幸好被刁惠民及時發覺了,幾走幾拐,把地主給甩掉了!” 陳阿婆告訴記者,當年黨的干部李政患了一場大病,在她家足足休養了40天,她天天給李政煲藥,使其很快恢復了健康。解放后,李政還不時來看望她。說到這里,陳阿婆露出喜悅的笑容。記者見到,陳阿婆家中的“光榮之家”牌匾是由寶安區人民政府授予的。 聯防員每天6次到家探視 陳阿婆有6兄妹,她排行第四,因為身體的原因,終身未嫁。“我自小腿有病,嫁不了好人家,所以就決定不嫁。” 陳阿婆告訴記者,她22歲當上了自梳女,選了吉日吉時,舉行“梳髻”儀式。她當時將自己的辮子挽成發髻,表示永不嫁人。因為當時生活很貧困,所以儀式很簡單,只請了親朋吃便飯。之后陳阿婆就開始了單身生活。她當年以釘紐扣為生,日子過得十分艱苦,生活僅夠溫飽。 陳阿婆高興地含著熱淚說,想不到如今還能過上這么好的生活!據了解,從2005年開始,公明街道每月給陳阿婆800元錢,社區每年還給陳阿婆發放股份分紅。 早幾年,街道就安排陳阿婆到敬老院生活,有專人照顧。但陳阿婆戀家,一直未去,堅持住在這一間狹小的房子里。她的侄兒、侄媳婦等非常孝順,有空就來陪伴老人,還經常給老人送來好吃的。 社區為了照看好這位老人,安排治安聯防員每天來到老人家住處巡查6次,每次查看都做好記錄,及時掌握老人的情況,以便提供幫助。 一位社區干部告訴記者,陳阿婆曾為革命作出了貢獻,政府要努力讓她的晚年生活過得好。 自梳女 已屆婚齡的女子,自己把發辮盤在頭上梳成髻子,終身不嫁。此風俗曾流行于清末民初蠶桑業比較發達的廣東南海、順德、三水等地區。 自梳女得擇個良辰吉日,在親友面前自己把辮子改梳為新婦發型,然后在神靈面前喝雞血酒,立下終身不嫁的重誓。“梳起”之后,終生不得反悔。
作者:220.114.136.* 發表時間:2010-05-31 17:09:11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