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9
972000次
2人
33個
3630個
5041人
246部
刁保輝,男,中共黨員,咸寧學院藝術學院2004級藝術設計系本科4班學生。曾任咸寧學院藝術學院團委副書記兼任咸寧學院愛心社社長以及藝術設計系學生黨支部組織委員等職務。 刁保輝同志1998年加入中國共青團,200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后擔任團支書、團委副書記等職務。該同志政治素質高、道德品質好、勇于創造、甘于奉獻、表現突出,在本職崗位上發揮了模范帶頭作用。在擔任共青團干部期間,他積極帶動廣大青年團員學習團的理論知識,并帶領他們積極進取、勇于實踐,發揮團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刁保輝同志組織開展的“我為團旗添光彩”演講比賽和“暑期社會實踐三下鄉”等多項團活動,都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他在做好團委常規工作的同時,還能對整個團委的發展做長期的規劃,制定團工作的方向和目標。在他的帶領和全院團員共同努力下,藝術學院團委在學校多項活動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績。他的團委副書記工作出色而有成效,他有很強的組織策劃工作能力,辦事效率高,有創新意識,一直受到學校各級領導老師和團員同學們的好評。 2005年4月份,他還創立了以扶貧助困為宗旨的咸寧學院愛心社,并擔任了愛心社首任社長,組織開展了五十多次的獻愛心青年志愿者活動。在刁保輝的組織和帶領下,愛心社的活動也是遍及咸寧的許多地方,他經常帶領廣大青年團員到各個到福利院獻愛心,經常為當地的貧困小學義務講課,經常到貧困山村開展送文化送科技送愛心活動,并聯合團市委和聾啞兒童康復中心在全市組織開展了以“關注聾啞兒童,走進無聲世界”為主題的征文等多種形式的團活動。在學校里,他又創立了以資助貧困大學生為目的的愛心家園,共資助了1000多名貧困大學生,且向當地的弱勢群體捐贈了20000多件衣物和價值4000多元的生活用品。刁保輝同志任勞任怨甘于奉獻的精神感染了很多人,目前為止已經有1000多人加入了這個愛心組織,愛心仍在繼續,目前他為了幫助更多的貧困學生,正積極籌備即將成立“咸寧學院愛心助學基金會”。 有人問他為什么要成立愛心社,我想應該是心的呼喚,愛的奉獻,情的感動。刁保輝出生于山東省鄆城縣的一個貧困農村家庭,在清貧的環境中長大,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他對這句話有著切身的體會。他的父母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的農民,經過多方的借款,再加上咸寧學院對貧困生的一系列優惠政策,他如愿走進了大學的校園,可是,在大學里,他看到還有不少和他一樣甚至比他還要貧困的大學生在與困難博斗,自身的經歷和他人的故事促使他思考:應該盡自己所能為需要幫助的人做些什么,于是以“扶貧助困、關注民生”為宗旨的愛心社就這樣誕生了。愛心社剛剛成立的時候成員只有他們宿舍里的七個人,人少,能做的事也不多,打掃校園和社區衛生是他最常搞的活動。由于愛心社在成立之初錯過了學校社團招收會員的時間,很少有人知道和加入愛心社。隨著愛心社開展活動次數的增多,活動范圍和影響的擴大,越來越多的同學開始關注并走進這個專為他人奉獻愛心的團體,志愿者人數也由2004年的幾十個人發展到2005年的400多人,再到今天的1000多人。在他的帶領下,愛心社已成為咸寧學院一道亮麗和諧的風景線,最近兩年來,他先后榮獲 "湖北省優秀共青團干部" "咸寧市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 “無償獻血先進個人”“扶貧助困先進個人”等多項榮譽稱號 ;在學校里他還被評為"十佳大學生" "優秀共產黨員"“優秀愛心使者”“優秀青年志愿者”“優秀學生干部”“三好學生”、“優秀社長””優秀社團干部標兵”等多項榮譽稱號, 在學習上他也是非常刻苦,多次獲得學校一等獎學金,在各類競技比賽中他的表現也是非常優異,被學院授予“最佳辯手”等多項榮譽稱號。刁保輝無私為他人服務的先進事跡曾被湖北日報、咸寧市電視臺、南鄂晚報等多家媒體進行專題報道,他作為一名追求崇高、全面發展的新時期的大學生,為廣大青年團員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起到了模范帶頭作用 作者:毛曄
作者:220.114.150.* 回復:5 發表時間:2010-06-02 09:43:02
把愛心撒滿校園——記刁保輝和他的“愛心社”夏咸芳 周萱在咸寧學院有一個溫馨的“愛心家園”,不論你需要幫助或是想幫助他人,都可以來到這里。“愛心家園”里整齊地擺放著數百件他人捐贈的衣物和書籍,等待需要的人來取走,“愛心家園”里還有許許多多樂于助人的社員們。七個人組成的社團2004年10月的一天,咸寧學院藝術設計系的大一新生刁保輝,在和寢室成員聊天時,突然對他的六個室友提出了一個想法—建立一個為需要幫助的人提供幫助的志愿者群體。起初,室友們對此并沒有在意,經過刁保輝的一再鼓動,才漸漸對這件事產生了興趣,表示愿意加入。但說歸說,做歸做,雖然有了設想,卻一直沒有付諸實踐,直到他們的第一次行動—掃校園。當時的室友汪千對這件事還記憶猶新:那是11月的一個星期六早晨,刁保輝將不知從哪找來的7把大笤帚擺在了室友面前,說要一起去掃校園。當時有的室友還在睡覺,礙于情面,室友們只好跟著刁保輝一干就是一個上午。接下來的一段日子里,清潔校園成為他們在假日里做得最多的事,這就是最初的“愛心社”。其實,刁保輝想成立一個“愛心社”并不是一時的心血來潮,而是醞釀已久的,這還要從他的家庭說起。刁保輝出生在山東鄆城縣一個貧困的農村家庭;2004年考入咸寧學院。到學校報到的那天,他的心情是沉重而復雜的,對于一個貧困的農村家庭來說,大學學費不啻為一筆“巨款”,為了支持他讀大學,家里人付出了太多。祖父病了沒錢醫治,妹妹只有小學學歷就在外打工,哥哥也因供弟弟讀書至今沒錢結婚。可以說,刁保輝一直是在家人無私的關愛下成長。進入大學后,他又看到了許許多多同他一樣的貧困大學生,他們寢室7個人中就有5個是貧困生。自身的經歷和他人的故事使刁保輝覺得應該盡自己所能為需要幫助的人做些什么。于是“愛心社”就這樣“誕生”了。“愛心社”在成立初期并沒有正式的名稱,成員也只有刁保輝寢室里的七個人。人少,能做的事也少,掃校園是他們最常做的活動。當時由于錯過了向學校遞交社團成立申請的時間,因此,鮮少有人知道和加入“愛心社”。隨著“愛心社”活動次數的增加,慢慢地越來越多的同學開始關注這個專為他人默默奉獻愛心的團體,社團人員也由最初的7人發展到30余人,此時愛心社活動不再僅僅局限于清掃校園,開始關注起貧困大學生和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到了2005年9月,“愛心社”向學校遞交了創社申請,并被批準。這一次“愛心社”正式面向全院學生招募了100多名會員。“愛心”把他們凝聚在了一起其實,會員們加入“愛心社”的初衷不盡相同。有真心實意的,也有純屬好奇的,還有不少社員本身是受助者,后來入社幫助他人。“愛心社”的辦公室主任于瑞雪加入社團已經兩年多,是名副其實的“老”社員。談起最初加入愛心社的目的時,她說,一開始只是因為每天比較空閑,想找些事來做,正好“愛心社”在招募志愿者便報名參加了。但是經過幾次活動才發現,這個社團天天學雷鋒,長期要做義務勞動,就有些心生悔意,直到一件事改變了她的想法。那是一次“愛心社”到敬老院慰問,于瑞雪看到了許多同自己的爺爺奶奶年紀差不多的老人。他們生活條件很差,穿著臟了的舊衣服,蓋著黑得已經失去顏色的被子,有時一日三餐都沒有保障。老人們常年無人探望,看到社員們的到來十分高興,有的竟手舞足蹈地唱起歌來。于瑞雪的心被眼前的一幕幕震撼了,她沒有想到本應該享受天倫之樂的花甲老人們竟過著這樣的生活,這時她才真正明白“愛心社”需要做的事情有很多很多。于瑞雪說,現在她已經深深喜歡上這個社團,喜歡為他人做好事,如今她走上街頭義務勞動時,不再害怕別人異樣的目光,坐在義捐點回收物品時也不再羞澀和臉紅了。而04級的愛心社員馬珠(化名)則是由受助人轉為施助人的典型。馬珠是管理學院的一名特困生,剛來學校報到時,帶來的錢只夠勉強解決吃飯問題,根本沒有多余的錢交學費,連棉被和衣物等日常用品都沒有。管理學院的學生干部將她帶到“愛心社”的“愛心家園”求助,當時由于正值開學,來領東西的人很多,一時物品緊缺,社長刁保輝讓她下午再來一趟。等到下午馬珠再去時,社員們已經準備好了臉盆、開水瓶等全套生活用具和學習用具,社長刁保輝還將自己的兩床棉被捐出,這讓一向堅強的馬珠掉了眼淚,她決定加入“愛心社”,用自己的愛心來回報社員們的愛心。讓愛心永遠直至現在老社員們回憶起“愛心社”成立之初時的艱難情景,還感慨萬千。社長刁保輝一直記得一次收舊衣物時,一位女生仿佛施舍又仿佛扔拉圾一般地將衣物甩在他面前的情景,還有他們將義務家教的海報貼出來時圍觀同學的懷疑和議論。的確,做一件好事易,堅持做好事難,讓別人相信你堅持做好事更是難上加難。起初有很多人都不相信他們只是單純地想幫助他人,還有人懷疑他們將收來的衣物賣掉,自己得錢。為了證明清白,刁保輝與相關部門聯系,將收集的物品先轉交給相關部門,再由相關部門捐贈給需要的人。這樣既解決了他人不信任的難題,也讓更多的人了解了“愛心社”,繼而加入“愛心社”。如今“愛心社”已經成長為咸寧學院最有影響力的社團之一,社團成員已達到458人,制訂了明確具體的規章制度,舉辦過走進貧困學校、關注聾啞兒童等公益活動。學校對“愛心社”也給予了多方面的幫助,今年還特地為“愛心社”購置了一臺洗衣機,方便社員們清洗收回來的衣物。記者離開時,看到“愛心社”辦公室墻上掛著一條橫幅:“交流的是愛心,經營的是真情”。這就是“愛心社”的真實寫照,希望刁保輝和他的“愛心社”一路走好,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像他們一樣奉獻自己的愛心。(南鄂晚報 2006年12月5日)
作者:220.114.150.* 發表時間:2010-06-02 09:44:32
咸寧學院愛心社大事記愛心社活動大事記 咸寧學院愛心社是我院04藝術學院學生刁保輝2004年11月開始在我院發起成立的,直至2005年9月份才正式在全校公開招募了愛心社首屆會員。 到現在,愛心社兩年來,做了許多公益活動,帶動了許多有愛心的青年志愿者來加入這個以奉獻愛心和傳遞愛心為宗旨的社團組織。愛心社的社員已經有最初的7個人(刁保輝宿舍舍友)組成的社團發展到現在458人社員愛心社。 愛心社在2004年11月份成立初期組織的第一項活動就是“義務打掃桂苑,招募愛心學子”,當時這種利用周末義務勞動的活動堅持了兩個月左右,就有30多個同學自愿加入了這個志愿者組織。隨著組織的不斷擴大,慢慢的愛心社的活動范圍擴大了不在單一的組織義務勞動了,他們到敬老院慰問、走上大街宣傳文明、組織有愛心的學生義務為貧困市民的小孩做家教...... 下面是愛心社自2005年9月以來組織的部分社團活動: 05年9月:第一次面向全校招募志愿者會員,共有來自各個院系的150人注冊為愛心社第一屆會員,并制定了完整的部門管理章程以及選舉了愛心社的首屆負責人。 05.10.27--30:愛心社在全院進行了第一次“舊生活學習用品義捐”活動,共募集舊衣物等2000余件物品。 活動地點:咸寧學院咸安校區。 參加人數:愛心社全體會員 主辦單位:愛心社 05.11.24--25:愛心社在我院第三屆運動會期間,組織了一支特殊的清掃運動場地志愿服務隊,并且設立了愛心服務臺。保證了我院運動會期間的校園以及運動場地的衛生。 活動地點:咸寧學院咸安校區。 參加人數:愛心社全體會員 主辦單位:愛心社 05.11.20--12.20:愛心社舉辦了精神文明宣傳月活動。 活動地點:咸寧學院咸安校區和溫泉校區。 參加人數:愛心社全體會員 主辦單位:愛心社 05.11.20--12.26:愛心社利用一個星期的時間打掃了我院兩個校區的衛生以及清理了所有的牛皮癬亂張貼等,并在全校的所有廁所里標注了文明廣告語。 活動地點:咸寧學院咸安校區和溫泉校區。 參加人數:愛心社全體會員 主辦單位:愛心社 05.12.1--12.2 :愛心社在全院舉行了文明修身萬人橫幅簽名活動。 活動地點:咸寧學院咸安校區、溫泉校區。 參加人數:愛心社全體會員 主辦單位:愛心社 05.12.10日:愛心社組織我院學生在咸安校區教六大廳觀看教育影片《暖春》。在活動現場就有10幾個同學要求加如愛心社這個組織,為廣大貧困學生奉獻自己的一份愛心。 活動地點:咸寧學院咸安校區。 參加人數:愛心社全體會員 主辦單位:愛心社 05.12.18日:市民政局來我院接受愛心社的捐贈,愛心社共向民政局捐贈衣物等各種生活用品2000余件,并與民政局一起將衣物送到了各個福利院等弱勢群體及低保戶手中。 活動地點:咸寧學院咸安校區。 參加人數:愛心社全體會員 主辦單位:愛心社 05.12.25日:在圣誕節當天以及元旦節來臨之際,愛心社再次到永安福利院慰問,并送上了暖水袋、水果等價值400余元的慰問品和100多件衣物。并組織了一場文藝節目與老人一起歡度佳節。 活動地點:咸寧市永安福利院。 參加人數:愛心社全體會員 主辦單位:愛心社 2006年3月:愛心社在“社團杯”籃球聯賽中被授予“精神文明隊” 06.3.10日:愛心社組織廣大同學和愛心社的社員一起觀看了影片《離開雷鋒的日子里》,并接著組織開展了一場主題為“離開雷鋒的日子里,”的座談會。 活動地點:咸寧學院咸安校區。 參加人數:愛心社全體會員 主辦單位:愛心社 6.3.17--19:開展了一場為“崇陽雨山完小學義捐”的活動,愛心社在全校募集了2000多件各種生活學習用品。 活動地點:咸寧學院咸安校區和溫泉校區。 參加人數:愛心社全體會員 主辦單位:愛心社 06.3.24日:愛心社奔赴崇陽雨山完小學慰問,在活動現場愛心社的志愿者為該校送上了1000元的慰問金以及2000余件學習及生活用品。并為該小學義演了一場豐富多彩的文藝節目。并且愛心社對他們學校的12名貧困小學生結成對子輔導,并資助了他們2年的學雜費。主辦單位:愛心社 06年11月28日:愛心社再次向民政局捐贈衣物等4000多件生活用品。并且市民政局向愛心社贈送了錦旗,并且慈善總會還授予愛心社的刁保輝、國亭、于瑞雪等同學為“咸寧市扶貧助困獻愛心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12月2日:南鄂晚報記者對我院愛心社--愛心家園做了專門采訪和報道。 12月13日:愛心社(刁保輝)代表我院的青年志愿者參加咸寧電視臺的《今日話題》欄目 12月20日:《湖北日報》記者專程來我院愛心社以及愛心家園做了專題采訪。 12月24日:在一年一度的圣誕節和元旦佳節來臨之際,愛心社到福利院慰問那些孤寡老人,與他們共度佳節,溫暖老人們孤寂的心靈。在這次活動中愛心社不僅是送去文藝節目和慰問品,愛心社還準備組織我院美術系學生為每個老人義務畫相。 活動地點:咸寧市永安福利院。 參加人數:愛心社全體會員 主辦單位:愛心社 2007年3月24-25日:開展全校的募捐義買活動。 活動地點:咸寧學院三個校區。 參加人數:愛心社全體會員 主辦單位:愛心社 2007年3月下旬:愛心社開始籌備成立“咸寧學院愛心助學基金” 2007年3月27--31號:愛心社在全校開展了大型募捐活動,共有1000多名學生參與募捐,募集衣物等各類生活學習用品5000余件。 活動地點:咸寧學院 參加人數:愛心社全體會員 主辦單位:愛心社 2007年4月20日:愛心社到咸寧市鳳凰中學開展“關注留守兒童,手拉手”活動。愛心社向40名留守兒童贈送了價值700多元的學習用品,并與42名留守兒童結成對子 活動地點:咸寧市鳳凰中學。 參加人數:愛心社全體會員 主辦單位:愛心社 2007年4月中旬,愛心社到咸寧鳳凰中學開展“與留守兒童手拉手結對子”活動,與40 名留守兒童結成一對一的幫扶對子,并相他們贈送了價值700多元的生活學習用品。他們學校校長表示十分的感謝!并且在以后的時間愛心社還將長期的與他們學校保持聯系,對留守兒童進行長期的輔導。 2007年5月上旬,愛心社被團市委授予“全市十大杰出青年志愿服務集體”榮譽稱號,愛心社的刁保輝和于瑞雪被團市委授予“全市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榮譽稱號! 2007年5月20日:愛心社社長刁保輝被團省委授予“全省優秀共青團干部”榮譽稱號! 2007年5月下旬:愛心社開展了“為泉塘小學募捐”活動,共募集各類生活學習用品上千件,得到廣大同學們的一致好評與支持 。 活動地點:咸寧學院 參加人數:愛心社全體會員 主辦單位:愛心社 2006年6月1日:在兒童節,愛心社到泉塘小學慰問貧困小學生,并贈送了價值1000余元的生活學習用品,并與該小學一起開展了各個學習興趣小組,引導幫助廣大小學生培養學習興趣和技巧。 活動地點:咸寧市溫泉泉塘小學。 參加人數:愛心社全體會員 主辦單位:愛心社 2007年6月-7月:愛心社在全校開展“帶走知識、留下愛心”的募捐生活學習用品的活動。此次活動規模空前之大,歷時一個月。為我院畢業生提供了方便。 活動地點:咸寧學院 參加人數:愛心社全體會員 主辦單位:愛心社 到目前為止,愛心社組織的愛心家園已經資助了我院800多名學生,但同時也有許多學生被這中真摯而純真的愛心之舉感動,所以經常有許多同學回悄悄的將自己平時用不著的生活學習用品捐贈到愛心家園,他們大多不愿意留下姓名,有時候我們真的很感動,比如04級管理學院經濟學班的姚玲同學,她雖不是愛心社的會員,但是她卻經常把自己的學習生活用品悄悄的放在愛心家園的門口,讓后悄悄離開。象姚玲同學一樣的人有很多。這正如我們平時所說的作為咸寧學院人我們大家都是一家人,在愛心家園里我們大家交流的是愛心,流通的是真情! 沒有人看見過第一朵迎春花是如何開放的,也沒有人知道在漆黑的夜里尋找路燈是如何艱難,但是愛心社的每一個人卻都在 用心摸索前進的路。兩年來的風雨兼程,愛心社在艱親與溫暖中走向成熟。回頭看看愛心社走過的路,有辛酸也有歡樂,有坎坷也有輝煌,但是不管前方是風雨還是晴朗,愛心社都會架著愛的風帆遠航,我們期待著有那么一天,我們會一起把愛灑滿人間.....
作者:220.114.150.* 發表時間:2010-06-02 09:47:17
刁保輝 藝術學院2004級學生, 愛心社社長,曾被評為省優秀共青團干部,市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多次獲得咸寧學院一等獎學金以及“三好學生”、“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
作者:220.114.150.* 發表時間:2010-06-02 09:49:25
08屆刁保輝同學被石家莊鐵道學院四方學院錄用,現任四方學院團委副書記(主持工作)。
作者:220.114.150.* 發表時間:2010-06-02 09:51:06
把愛心撒滿校園 來源:南鄂晚報 時間:06-12-05 在咸寧學院有一個溫馨的“愛心家園”,不論你需要幫助或是想幫助他人,都可以來到這里。 “愛心家園”里整齊地擺放著數百件他人捐贈的衣物和書籍,等待需要的人來取走,“愛心家園”里還有許許多多樂于助人的社員們。七個人組成的社團 2004年10月的一天,咸寧學院藝術設計系的大一新生刁保輝,在和寢室成員聊天時,突然對他的六個室友提出了一個想法——建立一個為需要幫助的人提供幫助的志愿者群體。起初,室友們對此并沒有在意,經過刁保輝的一再鼓動,才漸漸對這件事產生了興趣,表示愿意加入。但說歸說,做歸做,雖然有了設想,卻一直沒有付諸實踐,直到他們的第一次行動——掃校園。 當時的室友汪千對這件事還記憶猶新:那是11月的一個星期六早晨,刁保輝將不知從哪找來的7把大笤帚擺在了室友面前,說要一起去掃校園。當時有的室友還在睡覺,礙于情面,室友們只好跟著刁保輝一干就是一個上午。接下來的一段日子里,清潔校園成為他們在假日里做得最多的事,這就是最初的“愛心社”。 其實,刁保輝想成立一個“愛心社”并不是一時的心血來潮,而是醞釀已久的,這還要從他的家庭說起。 刁保輝出生在山東鄆城縣一個貧困的農村家庭,2004年考入咸寧學院。到學校報到的那天,他的心情是沉重而復雜的,對于一個貧困的農村家庭來說,大學學費不啻為一筆“巨款”,為了支持他讀大學,家里人付出了太多。祖父病了沒錢醫治,妹妹只有小學學歷就在外打工,哥哥也因供弟弟讀書至今沒錢結婚。可以說,刁保輝一直是在家人無私的關愛下成長。進入大學后,他又看到了許許多多同他一樣的貧困大學生,他們寢室7個人中就有5個是貧困生。自身的經歷和他人的故事使刁保輝覺得應該盡自己所能為需要幫助的人做些什么。于是“愛心社”就這樣“誕生”了。 “愛心社”在成立初期并沒有正式的名稱,成員也只有刁保輝寢室里的七個人。人少,能做的事也少,掃校園是他們最常做的活動。當時由于錯過了向學校遞交社團成立申請的時間,因此,鮮少有人知道和加入“愛心社”。隨著“愛心社”活動次數的增加,慢慢地,越來越多的同學開始關注這個專為他人默默奉獻愛心的團體,社團人員也由最初的7人發展到30余人,此時愛心社活動也不再僅僅局限于清掃校園,開始關注起貧困大學生和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到了2005年9月,“愛心社”向學校遞交了創社申請,并被批準。這一次“愛心社”正式面向全院學生招募了100多名會員。“愛心”把他們凝聚在了一起 其實,會員們加入“愛心社”的初衷不盡相同。有真心實意的,也有純屬好奇的,還有不少社員本身是受助者,后來入社幫助他人。 “愛心社”的辦公室主任于瑞雪加入社團已經兩年多,是名副其實的“老”社員。談起最初加入愛心社的目的時,她說,一開始只是因為每天比較空閑,想找些事來做,正好“愛心社”在招募志愿者便報名參加了。但是經過幾次活動才發現,這個社團天天學雷鋒,長期要做義務勞動,就有些心生悔意,直到一件事改變了她的想法。那是一次“愛心社”到敬老院慰問,于瑞雪看到了許多同自己的爺爺奶奶年紀差不多的老人。他們生活條件很差,穿著臟了的舊衣服,蓋著黑得已經失去顏色的被子,有時一日三餐都沒有保障。老人們常年無人探望,看到社員們的到來十分高興,有的竟手舞足蹈地唱起歌來。于瑞雪的心被眼前的一幕幕震撼了,她沒有想到本應該享受天倫之樂的花甲老人們竟過著這樣的生活,這時她才真正明白“愛心社”需要做的事情有很多很多。于瑞雪說,現在她已經深深喜歡上這個社團,喜歡為他人做好事,如今她走上街頭義務勞動時,不再害怕別人異樣的目光,坐在義捐點回收物品時也不再羞澀和臉紅了。 而04級的愛心社員馬珠(化名)則是由受助人轉為施助人的典型。馬珠是管理學院的一名特困生,剛來學校報到時,帶來的錢只夠勉強解決吃飯問題,根本沒有多余的錢交學費,連棉被和衣物等日常生活用品都沒有。管理學院的學生干部將她帶到“愛心社”的“愛心家園”求助,當時由于正值開學,來領東西的人很多,一時物品緊缺,社長刁保輝讓她下午再來一趟。等到下午馬珠再去時,社員們已經準備好了臉盆、開水瓶等全套生活用具和學習用具,社長刁保輝還將自己的兩床棉被捐出,這讓一向堅強的馬珠掉了眼淚,她決定加入“愛心社”,用自己的愛心來回報社員們的愛心。讓愛心永遠 直至現在老社員們回憶起“愛心社”成立之初時的艱難情景,還感慨萬千。社長刁保輝一直記得一次收舊衣物時,一位女生仿佛施舍又仿佛扔垃圾一般地將衣物甩在他面前的情景,還有他們將義務家教的海報貼出來時圍觀同學的懷疑和議論。的確,做一件好事易,堅持做好事難,讓別人相信你堅持做好事更是難上加難。起初有很多人都不相信他們只是單純地想幫助他人,還有人懷疑他們將收來的衣物賣掉,自己得錢。為了證明清白,刁保輝與相關部門聯系,將收集的物品先轉交給相關部門,再由相關部門捐贈給需要的人。這樣既解決了他人不信任的難題,也讓更多的人了解了“愛心社”,繼而加入“愛心社”。 如今“愛心社”已經成長為咸寧學院最有影響力的社團之一,社團成員已達到458人,制訂了明確具體的規章制度,舉辦過走進貧困學校、關注聾啞兒童等公益活動。學校對“愛心社”也給予了多方面的幫助,今年還特地為“愛心社”購置了一臺洗衣機,方便社員們清洗收回來的衣物。 記者離開時,看到“愛心社”辦公室墻上掛著的一條橫幅:“交流的是愛心,經營的是真情”。這就是“愛心社”的真實寫照,希望刁保輝和他的“愛心社”一路走好,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像他們一樣奉獻自己的愛心。
作者:125.39.173.* 發表時間:2010-11-18 08:07:54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