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9
971995次
2人
33個
3630個
5041人
246部
在他的禪房里,少林武術教練刁山多說:“在那次給蔣介石演練武功時,我父親參與了。老蔣看罷直叫好,還動了帶走幾個人的念頭。至于為什么最后沒有帶走人,我父親也說不清。” 刁山多是登封郭店村人,郭店村離少林寺二三公里遠。山多的功夫是他父親刁俊卿手把手教出來的,據說他的功夫十分了得,曾多次帶隊去國外演武,還時常到登封幾所武校授課。刁俊卿的功夫是少林僧人貞俊教的,貞俊的師父可能是湛謨,而湛謨的師父是誰,就說不清了。少林功夫便是這樣一代代傳承下來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稱這種代代相傳的作品,為“人類口頭及非物質遺產”。一年前,“少林功夫”作為“人類口頭及非物質遺產”中國申報項目已開始啟動籌備程序。 “武術傳到我們手里,最興盛的時期已經過去。到我們這一代,武術已經衰落了。我親眼看到過前輩大師的功夫,所以敢這樣說。” 刁山多說。 刁山多生于上世紀60年代,從三四歲開始習武,有一肚子先輩尤其是他父親的故事。說起已過世多年的父親,刁山多的語氣里、眼神里都透著仰慕:“我爸的功夫練到什么程度,你知道嗎?我領教過一次。我家院里有一石磨,養了一頭黃牛。那天我媽套了牛拉磨,牛鬧罷工,怎么勸都不聽使喚。我爸從屋里出來,二話沒說,只是一掌下去,打得那牛臥倒在地,站了兩站,愣沒站起。再說打拳的速度,三四十個動作,我40秒打完,我爸只用17秒,望塵莫及呀!” 刁山多還講了他父親刁俊卿打豹子的故事:“那是1964年的事了,我爸我媽抱著我姐從二祖庵下來,遇上了豹子。豹子臥在山道上,攔住了去路。山里人知道豹子奔跑速度驚人,這時候要逃跑是來不及了。我爸那時不知怎么身上還帶著三個雷管,可三個雷管全沒放響。豹子站了起來,我爸對我媽說:‘你拿個尖石頭,豹子撲過來,我抱它,你用石頭砸它的眼。’于是,我爸往前逼,可能是想以氣勢威逼豹子退卻,哪料豹子一躍而起……” 說到節骨眼上,山多話鋒一轉:“你知道嗎?少林拳中有大量仿生動作,光仿豹子的就有‘豹子縮身’、‘豹子出洞’、‘豹子翻身’、‘豹子擒羊’、‘金豹回頭’等等。一百多年前清朝大員麟慶到少林觀武,夸贊少林功夫是‘熊經鳥伸’,這說的正是少林武術‘物我合一’的仿生傳統。” 豹子躥將過來,結果呢?我問。 “豹子那速度,想象有多快就有多快。我爸矯捷一躲,閃將過去,豹子用力過猛,一頭撞到樹上,樹葉嘩啦啦抖落了一片。豹子一看沒撲到,可能有點膽怯,一股風似的竄了。” 六七十年前,在師父貞俊引領下,刁山多的父親刁俊卿和另外四位師兄弟在蔣介石面前演練了一番。刁俊卿4歲就入了少林寺,直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才還俗回家。“文化大革命”時不準百姓練武,每到夜深人靜時,刁俊卿就領著一家老小找個僻靜處偷偷練。習武對于刁家人來說,是習慣,這習慣一直傳了下來。 民國年間,少林寺有三大武功支柱:恒林、貞俊和貞緒。寺里的五六個小和尚,是少林的苗。為了培養這些幼苗,寺里專門從外面請了師父教小和尚功夫。 “我爸為什么跟貞俊學武,還有段故事呢。”刁山多所有的故事,都是聽來的,“那個外面請來的師父文武都教。一次他出門,就給小和尚們布置了作業:三天后等我回來,每個人都要背會《楞伽經》。別說三天,《楞伽經》半年也難背會呀!兩天后,師父就回來了,正遇上小和尚們在外面玩耍,既沒練功,也沒念經。一怒之下,那師父在每人腦袋上用煙袋敲了一個‘電燈泡’。恰好貞俊從那兒過,看到了這一幕,便停下來看個究竟。” 貞俊問:“你們把《楞伽經》背會了嗎?” 其他小和尚都低頭不語,只有刁俊卿說:“我會背!” 貞俊讓刁俊卿背,刁俊卿果然一字不漏地背了,弄得那位師父很尷尬。于是貞俊說:“這孩子跟我吧。”從此,刁山多的父親刁俊卿就跟了貞俊,那年刁俊卿七八歲。據說貞俊不單會武,還會推拿、針灸、點穴、號脈開藥方。除了武和禪,醫也是少林絕活。
作者:117.95.19.* 回復:4 發表時間:2010-07-20 08:28:25
刁山多示范的七星拳是少林武術中最古老的拳法之一,它攻防突出,結構嚴謹,架勢小巧,靈活多變,且實戰性強,套路短小精悍,拳打臥牛之地,制敵于的方寸之間。是一種原汁原味的嫡傳少林拳法。
作者:刁品安 發表時間:2010-07-20 08:32:57
www.zynews.com 2007-09-04 00:59 中原網-鄭州晚報 昨日,《少林寺之僧兵傳奇》的一些演員到少林寺羅漢院體驗古代師徒練武場景。據身為少林寺教頭的釋永智院長介紹,今年以來,已經接待了來體驗生活找感覺的演員、導演10多次了。 少林寺羅漢院是由釋永智、釋永修兩兄弟創辦,練習的全都是傳統的少林功夫,學員還要學習與武相關的佛學,在習武中悟禪,在悟禪中悟 武,還針對不同的人進行琴棋書畫的熏陶。 釋永智俗名刁山多,釋永修俗名刁慧音,兩兄弟從小在少林寺習武,藐視現代武術中的“花拳繡腿”,堅持傳承原生態的少林功夫,立志教出一幫“銅墻鐵壁”的徒弟。 兩兄弟自幼結下少林情緣 刁家兩兄弟上世紀60年代生于少林寺旁的郭店村,從小跟著父親習武。4歲的時候,刁山多被送到了少林寺,拜在少林寺三十二代高僧釋行書大師門下,法號釋永智,修習佛法禪學及少林傳統武功。 釋永智大師作為少林寺武僧教頭,曾多次帶領武僧團到世界各地進行少林文化的交流、表演。在1998年少林寺拍攝的《十大名拳》中,刁山多演練的《大洪拳》被譽為傳統經典和代表。2000年被授予“少林十八羅漢”稱號,國家武術七段。同年獲得少林拳大賽傳統套路一等獎。先后出版了《中國嵩山少林寺武功傳世秘笈》系列叢書、《淺談少林禪武文化的內涵》等著作。 立志傳承原生態少林功夫 少林寺羅漢院的練武場,學員們雙手合十,齊聲誦讀佛學《心經》,刁慧音解釋說,習武前誦經是為了培養他們在心中升起禪的意境,逐步達到禪武合一的境界。爾后,他們就分開練習,幾十個學員用掌和肘擊向沙袋,這是在練習鐵砂掌和鐵肘功,還有幾十個學員在真樹樁中,左沖右殺,把樹樁打得啪啪作響,刁山多說,這是梅花樁,是讓學員在用身體對抗樹樁中練出一身“銅臂鐵腿”。 學員們練的為什么和別的武校不一樣?刁山多不由得笑了,他們練習的少林功夫,是仿照以前少林寺古老的傳承教習方式,一個師父帶幾個徒弟的師徒式教習,師父根據徒弟練習特點,進行個性化教學,突出少林功夫的原始真功。刁慧音說,學員經過鐵砂掌、鐵肘功、梅花陣、七星陣等各種練習之后,才能練成“銅臂鐵腿”。 武林茶圣一片深情注清泉 《笑傲江湖》中,愛好琴棋書畫的梅莊四位莊主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釋永智大師因為嗜好茶書琴棋,成為武林怪杰,其中的品茶、調茶功夫,獨步武林,很多人以曾經喝過刁山多的茶為榮,甚至許多風雅之人,專門從千里之外趕來,和他一起品茶話禪。 ( 晚報記者袁建龍 )
作者:117.95.19.* 發表時間:2010-07-20 08:41:59
刁山多 1968年生,中國武術六段,擅長少林大洪拳,梅花螳螂拳、月牙鏟。參與挖掘整理《中國嵩山少林寺武功傳世秘笈》。
作者:117.95.19.* 發表時間:2010-07-20 08:45:30
釋永智,俗名刁山多。19××年出生于武術之鄉河南登封的武術世家,其父刁俊卿是登封著名的老拳師,少林俗家弟子,刁山多受其父的啟蒙,對武術表現出極大興趣和愛好。四歲跟隨少林寺高僧釋行書潛心苦修,深得少林功夫內外兼修之精髓。19××年,為弘揚佛法,光大少林功夫而創辦嵩山少林寺精武館。
作者:117.95.19.* 發表時間:2010-07-20 09:00:51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