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9
918527次
2人
33個
3630個
5041人
246部
近日,元初宣武將軍刁通的宗譜在文登米山鎮重見天日。2006年5月20日,米山鎮長山村村民在鋪設自來水管道時,曾出土了刁通墓前的4塊殘石碑。 有關史料記載,刁通,字叔達,文登長孝山陽人(今米山鎮長山村),生于南宋末年,聰明好學,時值亂世,慨然隨元軍作戰。刁通用兵神機莫測,戰術變化無常,從征30年來未嘗敗北,公元1276年被擢升憲武將軍總管,兼管領東征漢軍招討使司事,佩帶金符,鎮守揚州。刁通死后葬于家鄉。米山鎮長山村有其兒孫三代的陵園。 米山鎮長山村現年88歲的村民刁培英是刁通的第17代孫。據長山村黨支部書記刁同良介紹,幾天前,刁培英找到他,將其珍藏多年的一張掛式宗譜交給他保管。該宗譜為綾質,寬約1.3米,高約1.9米,整體感覺古色古香,手感豐潤;畫面底色偏黃,主色調為紅黛青;字體顏色大多為黑色,中間有套紅“刁氏三代宗親”字樣。宗譜記載了刁通爺爺以后的十余代刁姓族人的名諱和親眷的姓名。從宗譜排序可以看出,刁通弟兄五人,他生有八子。這與2006年5月20日出土的刁通殘缺墓碑上雕刻的部分家譜完全一致。雖年代久遠,上面的字跡仍很十分清楚。 據刁培英老人介紹,該宗譜原來一直懸掛在村西北的刁家祠堂,兩側還配有豎聯,文革除“四舊”時,他冒險將宗譜偷偷扯下收藏,遺憾的是,由于太過匆忙,豎聯以及記錄更為全面詳盡的譜書沒有得以保全。來源:威海日報?威海新聞網
作者:114.238.156.* 回復:5 發表時間:2010-08-06 18:20:32
家族源流考記 文登長山村刁氏源流 文登長山村刁氏家族的源流,可追溯到南宋金元時期,早在八百多年前,約一一八零至一一九零年,先祖全公入居文登長學山陽開始,是為長山村刁氏的始遷祖,世以農業為生。長學山是一座山的名字,雖然海拔不高,是本地比較高的山脈,其左右的前方各有一座山相連,好象是一只猛禽鵰,左右的兩座山像是兩個翅膀,蓄意待發,騰空萬里,早有風水先生看好此山此地。刁家居住的長山村就坐落在長學山前。長山村由四個小區或四大姓氏組成。分別是刁氏(刁與鵰同音)、宮氏(宮與公雞和弓箭同音)、于氏和邵氏。刁氏居住區緊靠長學山,處于山前或整個村莊的最后;宮氏區處于刁氏的前方,位于村子中間;于氏區處于整個村莊的左前方前,邵氏位于右側處于低洼區域。全公生一子成公,成公生五子;珎、玉、通、貴、佺,老三通公為元代名將,子孫三代世襲爵位。據文登史記記載:元朝著名將領刁通,字叔達,山東文登米山鎮長山村人。出生在南宋宋理宗紹定年間,聰明好學,文登當時屬金朝,時天下大亂,通公投筆從戎,作戰英勇,剛屆二十歲就當上了從征馮翊校尉,因不滿長官濫殺無辜,憤而辭職還鄉。元世祖至元六年(公元一二六九年),元軍攻取襄樊二州后,通公又應征參戰,丞相阿術讓通公任先鋒,選精兵三百余名讓他總管,先后克樊城,定鎮江,奪淮南,屢立戰功,五年后升為進義校尉,六年后升為武略將軍,管軍千戶,賜銀牌;七年后升宣武將軍總管,兼管領東征漢軍招討使司事,佩戴金符,鎮守揚州。 據元史記載,通公用兵如神,戰術變化莫測,從湖北一直打到瓊崖諸島,并東渡對日作戰,歷盡艱險,從征三十年從未打過敗仗,官至招討使世代世襲。元朝年間,倭寇常來文登搶劫,時任招討史的通公奉旨東征,在文登安營扎寨御倭,扎寨的地方就是現環山街道的西寨。通公是文登歷史上第一位領導抗倭的將領,也是文登歷史上有據可查的第一位將軍。通公生八子,其長子懷寶公世襲招討使,懷寶公生三子,其長子士敬公世襲武略將軍,為人豪邁,這三代是刁家最輝煌的時期。 遷徙分布 明初,長山刁家發生了滅族之災,據傳是因朱氏先人看上刁家祖墳是一塊風水寶地,意欲占有,與刁家發生了一些紛爭,待其朱氏后人打下江山之后,唯恐長山刁氏再度掘起,便急欲鏟除,終于在洪武四年(1371),派兵誅滅長山村刁氏,當時因走漏消息,所以有些刁家后人逃過一劫。 其中有一家小孩剛好出門去大水泊姥姥于家玩,躲過了抄斬,后來就改姓姥姥家于,從此避居在文登大水泊村改姓發展。另外也有一家三兄弟從長山村分成三個不同方向逃難,老大去了乳山,老二去了云南,最小的被管家帶到東北遼寧。 去了乳山的這一家,經過百多年之后,開始遷入花家疃、乳山寨鎮定居,并以姓建村名為刁家,目前只知道架公是第一個到刁家塂的,且是乳山刁家塂村刁姓人的族譜或掛譜里能查到的支系完整的最早的一代。乳山刁家塂村現在大約有100戶人,先后從這里遷到外地的估計四、五百戶或更多,據說僅在新疆某地就有一個叫刁家溝的村,有300百余戶人,幾乎都是刁家塂村遷過去的刁姓人的后代。 去了云南的這一家,約三四十年之后,于明永樂年間又搬回海陽、即墨一帶定居。定居在海陽的刁家現在已發展到海陽市小紀鎮小紀村、海陽市小紀鎮大刁家村、海陽市小紀鎮小刁家村三個村鎮,目前三村已有一千多戶刁姓人家。 去了東北遼寧的老三,之后其后人又搬回山東定居。好象是落腳在即墨王村鎮發展定居,于清初闖關東期間,住在即墨王村鎮的刁家再度遷移至遼寧建平縣,再轉移至蒙古赤峰發展。其刁氏后人現有56戶,阿魯科爾沁旗周圍村莊刁氏后人約有60多戶,共約120戶左右。 清初期間,住在文登的刁家后人,有兩兄弟到了現在的大連莊河鞍子山鄉。長兄名為刁正林,二弟名叫刁玉林。他們在那里安家落戶,并繁衍生息,隨之便有了如今的刁家屯。 到了清初年間,刁家后人 瑞公返回長山村重建新村,開始了長山村二次創建家族的基業。之后到了「文」字輩,建立了六個分支,這就是目前長山村刁家的六房分支的來由。 馬山寨分支始遷祖 禮公是避居在文登大水泊村姥姥家的刁家后人,于清干隆年間,自大水泊村遷居馬山寨村開基創業。文登長山村刁氏,自先祖入居,至今二零一零年已有八百二十年之久。 文登長學山刁氏家譜第一世:全(配譚氏):南宋淳熙、紹熙年間,約1190年,由云南遷入,當時金朝統治山東。子一,成。第二世:成(配郭氏):南宋嘉定年間,約1210年,金元戰爭時期。子五,珎、玉、通、貴、佺。第三世:珎(配喬孟氏)元朝時期。子五:懷德、懷祿、懷禮、文進、文秀。玉(配潘氏):元朝時期。子三,仲才、仲美、世忠。通(配王氏):元朝招討使,1240年左右生。子八,懷寶、懷仁、懷直、懷義、懷信、懷達、懷恩、懷福。貴(配于氏);元朝時期,子四,福昌、彥明、彥和、彥美。佺(配姚氏):元朝時期,子三,國瑞、國祥、國寶。第四世:元朝時期。(約1270年)懷德(配于毛氏):子三,士文、士正、(行三)。懷祿(配姜氏):子四,士元、士真、士信、士高。懷禮(配喬氏):子一,士智。文進(配孫氏):子四,士用、士玉、士泉、士順。文秀(配李氏):子二,士中、愛仝。仲才(配張氏):子二,士良、士賢。仲美(配隋氏):子二,士寧、士興。世忠(配氏)。懷寶(配劉氏):通長子,世襲招討使。子三,士敬、士女、士敏。懷仁(配于氏)。懷直(配于氏):子二,士誠、(行二)。懷義(配劉氏):子二,士讓、士謙。懷信(配氏)。懷達(配王氏):子二,文桂、文榮。懷恩(配王氏):子一,文聚。懷福(配王氏):子五,文、正、(行三)、(行四)、(行五)。福昌(配李氏):子三,士隆、士珍、(行三)。彥明(配李氏):子一,德林。彥和(配宮氏):子五,世昌、世安、世才、世錄、(行五)。彥美(配吳氏):子四,巨元、巨允、巨聚、巨城。國瑞(配喬氏):子二,士溫、士恭。國祥(配于氏):子二,士曇、士云。國寶(配王氏):子三,士斌、士淮、士注。第五世:元末,約1300年。士文、士正等共五十三位。士敬(配宮氏):子一,鵬翼。以武略將軍仍襲祖職。士女:士敏(配氏):子三,鵝舉、云舉、孝忠。第六世:(約1330年)。鵬翼(配氏):子一,徇。鵝舉云舉孝忠(配氏):子五,惠、理、鼎、庸、顯。第七世:元末年間(約1360年)。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發生『滅族之災』后,推斷可能就是這一代(待查),幸有一刁氏子孫逃至大水泊村發展,也有是去乳山寨村與蒙古發展的。 徇(配氏):惠(配氏):理(配氏):鼎(配氏):庸(配氏):顯(配氏):
作者:刁培俊 發表時間:2010-08-25 17:59:33
刁通綾制家譜現世 2006年5月20日,威海文登市米山鎮長山村在鋪設自來水管道時,出土了元初宣武將軍管軍總管刁通的4塊墓前殘石碑。近日,一張刁通家族綾制掛譜又重見天日。掛譜長1.7米、寬1.3米,上面的字跡工整清楚。 4月2日,長山村88歲的刁培英老人告訴記者,他是刁通的第17代孫。這張掛譜從刁通的爺爺開始記載,一直記載到自己曾祖父那輩,總共記載了刁家約800年的歷代親眷。 刁通用兵神機妙算,戰術變化無常,從征30年未曾敗北,官至招討使,世代世襲。威海晚報記者李煒攝
作者:202.108.26.* 發表時間:2010-11-21 13:55:11
刁培海宗親收藏的「刁通綾制掛譜」刁通綾制掛譜早期是掛在長山村刁家宗祠內,在文革破四舊期間,情況緊急之當時,由居住長山村的刁培海宗親自宗祠內倉促取下并偷偷保存至今。前幾年培海宗親將「刁通綾制掛譜」交給村里的刁培英宗親,這才由刁培英宗親將掛譜公開。
作者:刁培俊 發表時間:2010-11-21 15:18:56
山東省文登長學山刁家各分支后裔 字派統一之其它地區 【煙臺馬山寨禮公后裔字派】 始祖禮公、壹、守、興、連、仁、文。 (新字派)永、世、培、基,其、維、孝、友。刻、念、恒、業,尚、在、經、書。【文登文城靈云公后裔字派】 始祖端公、有、奉、尚、朝、應、化、單、國、秉、光。 永、守、丕、基,其、維、孝、友。 刻、念、恒、業,尚、在、經、書。 【文登長山村全公后裔字派】 始祖瑞公、繼、文、在、單、國、秉、長。 永、守、培、基,其、維、孝、友。 刻、念、恒、業,尚、在、經、書。 【大連莊河刁家屯東領公后裔字派】 始祖東領公、單、發、單、琳、單、鴻、單。 希、守、丕、基,其、維、孝、友。 刻、念、恒、業,尚、在、經、書。 【大連莊河柯屯文福公后裔字派】 始祖文福公、單、騰、單、成、學、風。 永、守、丕、基,其、維、孝、友。 刻、念、恒、業,尚、在、經、書。 文登長學山刁家后裔分布于馬山寨、文城、長山村、刁家屯、柯屯。還有海陽、乳山、即墨、赤峰等地區。 【海陽小紀鎮小紀村端公后裔字派】 始祖端公、有、奉、尚、朝、善、大、單、文、單、光、云、振、培、永、紹、玉、瑞、長。 【海陽小紀鎮小刁家村能公后裔字派】 始祖能公、文、單、單、三、單、單、國、單、廷、堂、顯、單、年、勛、田、山。 【海陽小紀鎮大刁家村偉勛公后裔字派】 始祖偉勛公、……、奎、忠、學、書、君 【乳山口鎮刁家塂架公后裔字派】 始祖架公、文、學、起、單名、作、玉、德、吉、福(明)、維、合、志。 【即墨豐城鎮刁家大丈村鳳公后裔字派】 珠族、玉佩族、璽族、玘族、璠族、業族、柏杏梅族 始祖鳳公、美、得、才、尚、珍、永、深、勝、……、瑞 、里、云、仁、義、禮、智、信,恭、敬、誠、實、家。 【內蒙赤峰廣盛公后裔字派】 始祖廣盛公、文、士、鳴、振,鳳、占、春、玉、憲。 常、德、鴻、恩、瑞,喜、慶、福、自、安。
作者:刁培俊 發表時間:2010-12-18 15:28:20
長學山刁家刁氏世譜長學山刁家之「刁氏世譜」是自元代年間開始記載的, 全公為第一世始祖。二世祖 成公,生五子,第三世祖 通公于元世祖至元六年應征參戰,屢建戰功,后升宣武將軍總管,兼管領東征漢軍招討使司事,佩戴金符。自此開啟了長學山刁家不平凡的一頁。長學山刁家之「刁氏世譜」記載:【一世祖】全:元至元間誥贈宣武將軍管軍上正總官招討使司事【二世祖】成:元至元間誥贈宣武將軍管軍上正總官招討使司事【三世祖】(元初)通:字叔達武略起家元至元十一年宣授宣武將軍領東征漢軍招討使司事膺虎符佩金符移鎮揚州世世勿絕壽七十九終于至大元年十月賜祭葬【四世祖】懷寶:宣授宣武將軍寧海等路管軍上軍總官招討使司事壽七十七【五世祖】士敬:宣授武略將軍管軍上軍總官招討使司事武略杰出至順元年八番戎叛反士敬帥師削平其功尤為時倚重壽六十有五賜祭葬士敏:宣授宣武將軍管軍上正總官招討使司事【六世祖】鵬翼:宣授昭信校尉仍佩金符鎮守揚州招討使司事【七世祖】(元末)徇:仍承襲職【明代】明代期間,長學山刁家發生禍族之災,刁家后人有部份逃離至外地,之后長學山刁家后人便在各地開枝分葉繁衍生息,先后形成許多分支。山東省文登長學山刁家各分支后裔如下:【煙臺馬山寨禮公后裔字派】始祖禮公、壹、守、興、連、仁、文。(新字派)永、世、培、基,其、維、孝、友。刻、念、恒、業,尚、在、經、書。【文登文城靈云公后裔字派】始祖端公、有、奉、尚、朝、應、化、單、國、秉、光。永、守、丕、基,其、維、孝、友。刻、念、恒、業,尚、在、經、書。【文登長山村全公后裔字派】始祖瑞公、繼、文、在、單、國、秉、長。永、守、培、基,其、維、孝、友。刻、念、恒、業,尚、在、經、書。【大連莊河刁家屯東領公后裔字派】始祖東領公、單、發、單、琳、單、鴻、單。希、守、丕、基,其、維、孝、友。刻、念、恒、業,尚、在、經、書。【大連莊河柯屯文福公后裔字派】始祖文福公、單、騰、單、成、學、風。永、守、丕、基,其、維、孝、友。刻、念、恒、業,尚、在、經、書。文登長學山刁家后裔分布于馬山寨、文城、長山村、刁家屯、柯屯。還有海陽、乳山、即墨、赤峰等地區。【海陽小紀鎮小紀村端公后裔字派】始祖端公、有、奉、尚、朝、善、大、單、文、單、光、云、振、培、永、紹、玉、瑞、長。【海陽小紀鎮小刁家村能公后裔字派】始祖能公、文、單、單、三、單、單、國、單、廷、堂、顯、單、年、勛、田、山。【海陽小紀鎮大刁家村偉勛公后裔字派】始祖偉勛公、……、奎、忠、學、書、君【乳山口鎮刁家塂架公后裔字派】始祖架公、文、學、起、單名、作、玉、德、吉、福(明)、維、合、志。【即墨豐城鎮刁家大丈村鳳公后裔字派】珠族、玉佩族、璽族、玘族、璠族、業族、柏杏梅族始祖鳳公、美、得、才、尚、珍、永、深、勝、……、瑞、里、云、仁、義、禮、智、信,恭、敬、誠、實、家。【內蒙赤峰廣盛公后裔字派】始祖廣盛公、文、士、鳴、振,鳳、占、春、玉、憲。常、德、鴻、恩、瑞,喜、慶、福、自、安。
作者:刁培俊 發表時間:2010-12-18 16:21:08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