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9
61761次
2人
2個
54個
109人
17部
回 族 虎 姓 源 考寧夏銀川 虎希柏 虎姓人口在全國人數極少,在回族中也是屬于人數較少的姓,《百家姓》中就沒有虎姓。根據我近幾年走訪和搜集到的一些資料,全國虎姓人口不超過5萬人,主要集中在云南和寧夏兩地,在北方南方許多省也有一些零星分布。云南虎姓約2萬多人,大多在滇東北的昭通市。寧夏虎姓約1萬多人,其中三分之一在同心縣,三分之二在彭陽縣。除彭陽縣的這支虎姓大多是漢族外,全國各地其他虎姓基本都是回族。寧夏的虎姓據《同心縣志》介紹,寧夏同心縣虎姓人口據1989年統計共有510戶,2885人,98.5%是回族 。同心縣南部現在仍有虎家紅灣、虎家紀灣、虎家嘴子、虎家山等村莊,那幾個村子的人大部分人都姓虎,另散居在城關鎮、王家團莊、羅家河灣等地的還有幾十戶。據《固原地區志》 介紹,彭陽縣(縣屬固原市所轄)1991年統計有虎姓1222戶,約6000多人,大多是漢族。我很想搜集一點這支虎姓的資料以了解其來源,但一直未能見到文字史料。據一些彭陽縣的虎姓漢族同事說,他們老人相傳其祖上系來自山西。寧夏其他各市縣也有一些零星虎姓人分布,如青銅峽市邵崗鄉有200多虎姓人,全是漢族。他們有人對我說,其祖上原是回族,系清末時從山東菏澤遷來。按照上述統計,加上自然增長,現在寧夏的虎姓人口我估計有1萬多人。宋元時期,南京、泉州一帶有大量經海上絲綢之路來華定居的穆斯林,后來由于戰亂逃難、從軍戍邊等原因,人口銳減,其中有部分穆斯林輾轉來到西北各地。我幼時聽祖父虎嵩山說過,我們祖上是來自阿拉伯的“蕃客”,原來一直住在南京,后來遷來西北,最后落戶同心縣虎家紅灣(在現同心縣城南部20多公里),清末時我的曾祖父又由虎家紅灣遷到同心城內定居 。西北的回族一向不重視家譜編寫,家族內各輩之間起名字時也很少約定字輩,加上西北在清末時連年戰爭、動亂災荒,民眾流離失所,生靈慘遭涂炭,民間所存文字資料甚少,這使后代在探究家族歷史時很難深入。我們家祖上的這段歷史只是老人們的口述,可惜沒有文字記錄及家譜可考。云南的虎姓云南虎姓約2萬多人,全是回族,主要分布在云南東北部昭通地區的昭陽、魯甸、會澤三縣區,但奇怪的是他們將“虎”字讀音成“貓”māo。2003-2005年我在云南昆明居住時,結識了在昆明理工大學等院校就讀的虎力等幾名虎姓大學生,從他們那兒發現了一本由當地民間編輯出版的《威昭魯會虎姓族史資料》 (見附圖),該書由云南昭通的一些干部及教師虎永剛、虎尊佑、虎良獻及虎良輝等人編寫,1999年內部出版,270多頁,約20萬字。這大概是全國唯一的一本記述和研究虎姓族史的史料,非常珍貴。這本書的編者花費了多年時間,搜集了貴州、云南、四川及西北等地的大量虎姓民間資料,包括墓碑、家譜、縣志以及民間傳述等。編者經過考證,認為云南的虎姓來自貴州西北部的威遠地區,而威遠地區的虎姓最早乃是明洪武年十四年(1381年),明太祖命傅友德為征南將軍,沐英(回族)為副將,將騎30萬(其中有大量穆斯林將士)征云南降烏蒙時,隨軍從甘肅來到云南的。但這支人馬在戰事結束后基本都又回到甘肅并未定居云貴。明朝末年因“烏蒙再次作亂”,駐守在甘肅固原(現為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的回族將領虎自高與虎自強兄弟奉命率兵遠征,平亂后則在貴州威遠屯戌駐扎,領地定居。雍正八年,烏蒙土司起兵,威寧回民哈元生帶兵征討,虎應林等虎姓將士隨軍從貴州進入云南,平定后報領土地,遂落籍在滇東北的昭通地區。貴州威遠地區威寧縣虎龍山至今仍保存有虎氏祖塋并有多尊墓碑,其中一些墓碑記載了這段歷史。這本書的編者們經進一步考證后提出,固原的虎姓其祖先為來自西域的穆斯林,他們搜集到的一份家譜有如下幾段記載:“唐王李世民向西域借兵鎮守帝都,吾祖奉至圣帝王之命領帶兵丁,來至中國,勢事猛勇,唐王當面加封虎巍將軍之職” ,“平服之后封賜采邑之土地于陜西西安府紅灣子” ,“吾祖之子孫,從此之后永遠姓虎,吾虎姓從此而起者也?!薄?這些住在陜西的虎姓其中一支以后經過甘肅東部的平涼遷至固原州定居,再從固原遷到貴州威寧最后又到云南昭通,這就是云南這支虎姓人的來源。該書編者說,虎姓來源的另一種說法為:虎姓祖先系來自今伊朗境內的“虎剌撒”(今譯為呼羅珊),以后即以此地名的諧音呼為虎姓。簡言之,云南的這支虎姓,其先民系來自中亞的穆斯林,唐元時來到中原,定居在今陜西西安一帶,后經甘肅平涼遷居今寧夏固原,明末時隨軍來到貴州威寧,最后在云南昭通定居。昭通的這支虎姓,后來逐漸擴散到云南各地。據這本《虎姓族史資料》的詳細統計,全云南虎姓人口現有2萬多人。他們族內相傳有一首80字的排輩詩,從明末開始使用,現已傳到第十幾代子孫(以永、尊、良三輩為多)。該詩的前20字為:自登興林正 然忠國萬太永尊良恩貴 才能智安邦云南這支虎姓人在這本《虎姓族史資料》中呼吁族人停止使用māo,恢復hǔ的讀音。至于為什么將虎讀為貓māo,我在云南時也聽到多種說法。其一是說民國時云南省國民政府主席龍云是昭通人,為了避諱“龍虎相斗”,龍云強迫昭通的虎姓人改為貓(māo)姓。這種傳說我認為并不可靠,因為在龍云出名之前,當地虎姓人中已經有貓(māo)的稱呼了。另據這本《虎姓族史資料》說,是因地方舊習將虎稱為“大貓”,導致將虎姓也稱為貓姓。第三種說法是該書分析,可能是外族習俗,認為虎乃猛獸,不呼虎而呼貓,以取避兇趨吉之意。其他各地的虎姓全國各地無論南方北方都有一些零星虎姓人口。據正式報道和我的接觸,甘肅、河南、河北、山東、山西、新疆、四川、湖南、湖北、貴州及廣東等地都有一些零星分布,大多為回族。北方人都讀hǔ,南方人多讀māo。2005年時我在網上查詢并聯系到河南省民委副主任、省宗教局副局長虎學良(也是回族),據他說,河南有一兩千虎姓,均為回族,祖籍為河南滎陽縣汜水鎮虎牢關一帶,現已散居在河南各地,其中著名人物有常香玉的女弟子虎美玲等人。2006年12月1日的《揚子晚報》報道:四川南部縣五靈鄉歧山壩村八組共有虎姓24戶86人,均為漢族。該村村委會主任虎占安對記者說:“我很想知道我們虎姓人的祖籍在哪里,為什么姓虎卻讀作‘貓’音?村里沒有一個人知道,南部縣志里也沒有相關記載”。陜西關中的回族在清末回民大起義中被清軍及團練幾乎全部趕出家園,其中一部分義軍殘部隨起義領袖白彥虎轉戰寧夏、甘肅及新疆,最后翻越天山,流落到今吉爾吉斯斯坦和哈薩克斯坦,現在被稱為“東干”族。據臺灣高文遠先生考證,白彥虎原姓虎,祖籍陜西邠州北塬,起初被人稱為“北塬虎”,后來按其諧音轉稱為白彥虎了 。這又是虎姓在陜西一支歷史的說法。虎姓的歷史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國回族遷徙發展的歷史。感謝云南的族友們編輯出版了這本資料,使我們有幸看到了虎姓在云南傳承的歷史及現狀。我再加上自己陸續搜集到的一些資料作如上介紹和補充,希望通過此文,能與對此事感興趣的專家與讀者交流。2009年9月于銀川
作者:111.113.132.* 回復:2 發表時間:2010-10-03 07:02:01
作者:123.6.210.* 發表時間:2010-10-06 07:48:04
《虎姓族譜序》說: 唐王奉請西兵,鎮壓國土,征剿四方匪徒,吾祖奉請來朝。唐王親封虎威將軍?!椒螅赓n采邑于陜西西安府紅彎子,故由此,子孫永遠姓虎。吾祖世代住陜西,以后子孫繁衍,各居一方,有過廣東者、山東者、又有山西、湖南、湖北、四川諸省。吾祖之居住陜西,世代久遠,由唐至宋、元、明、清,千百余年。
作者:123.6.214.* 發表時間:2010-12-26 22:42:46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