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9
918560次
2人
33個
3630個
5041人
246部
2005年09月13日08:25 成都日報成都七中獲得此次科創大賽金獎的“對‘殺蟲劑—捕食者—蝌蚪’系統的實驗室研究”項目的3名成員中有一個“另類”——刁澤是文科學生,高一后就徹底告別“理化生”的她沒有將精力全部集中在“政史地”上,還兼顧著“漂亮的蝌蚪”。新學期已是高三學生的刁澤非常喜歡外語,希望今后能考進外語學院。刁澤也很喜歡生物,高一就參加了生物組,但又受不了外語的“誘惑”,雖然最終選擇了文科,但一直堅持參加“科研”。她說:“我非常喜歡小動物,家里也養過一些‘非常規寵物’,比如蜘蛛。” 在刁澤和伙伴們的帶領下,記者走進了他們的實驗室。據說,像七中這樣專門為學生“科研”設立實驗室的,在全國恐怕都是獨一無二的。實驗室里擺放的20個魚缸就是他們的研究基地。刁澤說,學校教學是用不上這些設備的,因為“科研”需要,學校專門撥款建了實驗室。 “創造發明的靈感來源于生活!”刁澤說,去年秋天他們到峨眉山觀察野生動物,在一個小水塘中發現了成百上千只蝌蚪及其捕食者——蜻蜓的幼蟲水蠆,最初僅僅因為好玩采集了一些小蝌蚪,后來在老師幫助與指導下,她和余珊、劉瀟決定“對‘殺蟲劑-捕食者-蝌蚪’系統”進行實驗室研究。 “搞科研真不容易!”刁澤指著厚厚一疊觀察日志說,半年多來,她和余珊、劉瀟課余時間幾乎都泡在實驗室里,對于20個魚缸里養的400多只蝌蚪和水蠆,照料得比寵物還要細心,每只蝌蚪都要測體重、量身長,像登記戶口一樣把它們的指標記錄在案,每天都要監測水溫、做蝌蚪行為記錄,把每只蝌蚪的動或靜等狀態一一記錄下來。通過不斷的實驗,他們首次在系統層次上實現了“農藥—捕食者—蝌蚪”的生態互作過程的實驗模擬研究,發現殺蟲劑影響的不僅是蝌蚪,還包括它的捕食者,從而導致整個生態系統的功能受到破壞,由此對科學施放農藥提出建設性意見,并指出用昆蟲、兩棲類監測水體的重要性。刁澤也因此成了全國獲得科創金獎的惟一一名文科生,她開朗地說,搞科研比 原來想象的還要難,不過幾個月下來,大家意志更堅強了,做事更有恒心了。 記者觀察 背標準答案的悲哀 在一般人眼中,理科學生埋頭于“演算”,文科學生沉溺于“背誦”——典型的“書呆子”形象,但刁澤讓我們看到了“另類”學生。文科學生同樣需要科學教育,科學素養對其今后的發展必定會起到難以估量的效果。科技創新精神的培養,不是一個學校能夠解決的問題,應該全民族共同關心。科學教育機制完善,可以“批量生產”創新人才,而讓多數孩子去背“標準答案”,只有一小部分人能在教育體制之外憑自己的愛好、優越的環境或其他因素去培養科學精神,其結果是不難想象的,扼殺的將是孩子的創新精神。一位從海外歸來的學者告訴記者,他發現很多外國家庭都喜歡購置工具,曾專門從美國帶回一套“MadeinChina”(中國制造)的家庭常用工具,因為國內市場上見不到這種成套的組合工具。他還舉例說,原南斯拉夫的總統鐵托就有一個屬于自己的精加工車間,并將那里作為自己休閑放松的場所,工作之余常去“車鉗銑刨”。
作者:125.39.173.* 回復:0 發表時間:2010-10-17 08:51:31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