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870605次
8人
11個
309個
17493人
480部
族譜,是記載一個家族世系及有關事跡的書籍,家族譜牒的起始與氏族門閥制度有重要關系。彭姓自春秋時期周宣王二十二年(約在公元前800年左右)就有賢人修譜寫志,記載我祖上承下繼之事實。其中《徐州世系紀序》就書于其時,紀序曰:“太始祖復姓公孫;唐堯陸終之三子,名籛;爵封武安君,命守彭城,立賢聲于夏,子孫誠朝廷,當商代權變滅昆吾之亂,諸昆季各相攜逃隱,改姓更名……。”此譜,應當是我族甚至在中華譜史上較早的一部;據考,其它姓氏部落,直至魏晉之后方見于各書譜牒;而我族自春秋后至后漢(公元前二十五至三十年左右)又有賢士續敘姓譜;《定陶世系紀》:“凡家乘而比之國史者,謂其遺傳與天地相為悠久,故之于前復修之,于后使世世子孫;一知源流支派分居徙創,一則鑒祖功宗德圖紀遠近。”此后,東晉安帝十二年(公元407年);隋朝大業(公元605年);南唐保大二年(公元944年);宋、元、明、清每個朝代各個時期續而繼之。而其它族姓之譜牒,在隋唐及以前幾乎是寥寥,甚至到宋、元及明代也未見跡盛。現在能見到的主要是清代和民國時期的姓譜。 《通志·氏族略》:“自隋唐而上,官有簿狀,家有譜;官之選舉必由于簿狀,家之婚姻必由于譜系。”“所以人尚譜系之學,家藏譜系之書。”一些士族都以此頌宗功祖,宣教后裔,世代相傳,從不失考;有的人能家藏一本自族家譜為榮耀,視為傳家鎮宅之寶,不輕易讓別人翻閱觸摸。 族譜的名稱很多,大體在唐之前多稱家譜、家傳,也有叫家牒、世傳和譜的,到宋代又有稱宗譜或族譜之謂。到了明代,特別是清代以后,名稱更泛,如宗譜、聯宗譜、世譜、世牒、家牒、家譜、家乘、家記、家志、譜錄、譜略、大宗譜、瓜瓞譜等;有的族譜按纂修時年命譜名,如彭氏甲子譜、黃氏乙卯譜、羅姓壬申譜、曾姓庚午譜等;有按照修纂次序標明的,如古譜、老譜、初譜、創譜、新譜、近譜、續譜、再譜、三修譜、六修譜等;至于同姓數派為一篇的往往稱之通譜、統譜、全譜、會譜、大同宗譜;還有齊本譜;整本譜限于一房一派的叫支譜、分譜、房譜或近譜等。我彭姓族譜的名目也是五花八門,除有以上所舉的古譜之外,還有徐州滕縣的《彭姓石質蒙譜》,古滕縣《彭氏族譜碑》徐州的《彭氏支譜》,《彭氏壬申譜》、《彭氏通記》、《大彭記》、《票山世記》,《河南夏邑彭氏家譜》,《江西彭大宗祠主譜》,《臺灣彭氏大族譜》,《新、馬彭氏聯宗譜》,《江西唐征君祠堂記》,《潮籍世系記》,《揭陽浦口彭氏大族譜》,《吉康彭氏淵源集》,《粵東彭氏族譜》,《海豐彭氏族譜》,《五云彭氏大族譜》(有續譜、一至六次重修譜),《虎巖祠支譜》等等舉不勝舉。 吾觀各地諸姓譜牒,其格式體例均大同小異。大體多由譜系、朝廷恩榮、官宦仕祿、祠宇祖墓、傳志、藝文等幾個方面組成。譜系是族譜最主要部分,其中包括姓氏源流、世系譜牒、譜表、遷徙居住始末,世代蕃衍等;對朝廷恩榮、科舉中式、受命制誥、官居職仕、賢人忠義一一加以錄載;還有祠堂記事及有關族規、家訓,祖先墳墓所在、山頭字向;收集傳志、傳贊、藝文、族人行狀、墓志銘及其有關詩文盈聯等箸述。吾修譜還加錄世系圖、世系表、祖先像、家廟圖、郡望圖、世居圖、族人分居圖、祖墓圖、宗族聯誼祭祖等大型活動之圖文。 華夏民族向有“三十年為一世”的說法,故族譜多規定三十年重修一次,這樣方能使族譜保特族人繁衍、分布和延續性準確性的特點。吾認為修繕族譜,是一件美差善事,他不僅啟迪族內后裔知根源、識傳統、頌祖德、發揚光大;還可為史學研究提供珍貴可信的資料;并對社會、民俗、人文、地理和遺傳學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作者:彭懷 回復:0 發表時間:2010-11-18 16:34:21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