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9
1004936次
7人
11個
160個
8121人
413部
中華姓氏知多少 在談我們何氏之前,首先了解一下中華姓氏的基本概況。 泱泱華夏五千年,中華姓氏源流長。 中華姓氏不僅僅是一種文化,它將涉及到中華民族的起源、祖宗們遺留下來的基因資源的分布、當今海內外的尋根熱潮、國家的統一、人口發展趨勢和國土資源利用等諸多問題,因此,研究中華姓氏源流,傳播中華優秀傳統姓氏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姓氏是我國古人的偉大發明。大多數西方國家大約到了中世紀中期才開始采用姓氏制度,越南、朝鮮等亞州國家也是到了10世紀左右才相繼使用姓氏,日本更是到1870年才允許老百姓取姓。 中國姓氏產生于5000多年前,恐怕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制度的國家了。談到姓氏,人們自然想到“百家姓”。中國人姓氏只有百家?非也。那么,中國人的姓氏到底有多少?要回答這個問題,還得先從廣為流傳的《百家姓》說起。 《百家姓》上記載的姓氏是中國漢族人的姓氏。一般人多以為此書是北宋初年錢塘(今杭州)人所編。其實不然。宋代大詩人陸游《秋日郊居》詩曰:“兒童冬學鬧比鄰,據案愚儒卻自珍;授罷村書閉門睡,終年不著面看人。”詩下自注:農家十月乃遣子弟人學,謂之冬學。所讀《雜文》、《百家姓》之類,謂之村書。 這說明《百家姓》在南宋時就成為民間最普及的“村書”。陸游(公元1125—1210)生活于北宋與南宋之間。如果《百家姓》是宋初才編成,當時的傳播速度不可能那么快。清代學者梁章鉅在《浪跡續談》卷七《百家姓》中就斷言:《百家姓》之有,自宋前無疑。 其實,中國最早的《百家姓》在西漢已經出現。漢元帝時,史游編的作為識字的蒙學書《急就章》的一至六章中,就用三字句形式列出人名,其中共有姓132個,如:“宋延年,鄭子方,衛益壽,史步昌,……”。目前已知最早的《百家姓》版本,是元代泰定年間刻于《事林廣記》中的《百家姓古文》,收姓427個。明代李詡的《戒庵老人漫筆》中談到,他所見到的《村學訓蒙夜記》本《百家姓》是四言句,收單姓408個、復姓30個。今天我們常見到的《百家姓》兩種傳世本,仍有小異,加之人們對書中個別姓是單姓還是復姓看法不一,統計數據也不一樣,有的統計為503個、504個,有的則505個、507個,還有的統計為515個。 中國人的姓氏到底有多少?先來看中國古代一些有關姓氏書籍中記載的姓氏數字。 宋代鄭樵編纂的《通志·氏族略》中載有兩個統計數字:1743、1745。就是說,有人統計當時中國姓氏有1743個,或1745個。 明代洪武年間,翰林院編修吳沈等三人依照當時全國的戶籍資料統計,編寫了官方的《明皇千家姓》,收錄姓氏1968個。清代張澍編的《姓氏五書》,則收錄姓氏5129個。今人袁庭棟著的《古人稱謂》中指出:“在《清稗類鈔·姓氏類》中有《僻姓》一條,收集古代生僻之姓1848個,其中二字姓505個,三字姓73個,四字姓39個,五字姓11個,六字姓3個,七字姓1個。” 再看當代中國有關姓氏書籍中的姓氏。1981年群眾出版社出版嚴揚帆的 《新編千家姓》前言中說:“……文獻可查的漢字姓氏有近6000個,其中相當一部分已失傳。” 1984年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閻福卿等三人編的《中國姓氏匯編》,共收姓氏5730個,其中單姓3470個,雙字姓2085個,三字姓163個,四字姓9個,五字姓3個。其中常見姓2077個,不常見姓3653個。1985年河北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徐任元、張占軍、石玉新的《貴姓何來》一書的統計數字是:“見于文獻的姓氏有5662個,其中單姓3484個,復姓2032個,三字姓146個”,“這還不包括四字姓和元、清時移居中原的蒙古、滿族人譯改的姓,邊疆少數民族的姓氏也未計算在內。” 1985年黑龍江人民出版社出版慕容翊的《中國古今姓氏辭典》認為已知中華民族古今姓氏的總數有“6300多個。” 1987年北京出版社出版陳明遠、江宗虎的《中國姓氏大全》中說,我國歷史記載中前后出現過的“姓氏5600多個,其中單字姓3400多個,雙字姓2000多個,三字姓100多個,但目前實際使用的漢字姓氏只有其中的一半左右。” 1987年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胡堯的《中國姓氏尋根》中介紹,從古到今中國人使用過的姓氏超過8000個。 據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經過多年的收集和研究,中國人古今姓氏已超過22000個。這是至今有關中國人姓氏最多的統計記錄。這兩萬多個姓氏中,包括了歷代屬于中國版圖上的少數民族的漢譯姓氏,但隨著時代的變遷,不少姓氏已經消失。當代中國人正在使用的漢姓約有3500個左右,其中常見的過300個,最常見的姓氏有100個,它們是: 李、王、張、劉、陳、楊、趙、黃、周、吳、徐、孫、胡、朱、高、林、何、郭、馬、羅、梁、宋、鄭、謝、韓、唐、馮、于、董、蕭、程、曹、袁、鄧、許、傅、沈、曾、彭、呂、蘇、盧、蔣、蔡、賈、丁、魏、薛、葉、閻、余、潘、杜、戴、夏、鐘、汪、田、任、姜、范、方、石、姚、譚、廖、鄒、熊、金、陸、郝、孔、白、崔、康、毛、邱、秦、江、史、顧、侯、邵、孟、尤、萬、段、雷、錢、湯、尹、黎、易、常、武、喬、賀、賴、龔、文。 何姓排名第十七 上述100個常見姓氏集中了全國人口的87%。現在中國人口13億,大約有一半集中在19個姓氏中,這19個姓氏是以中國人口最多的超過1%的漢族人口的大姓統計的,2004年排名如下: 1、李姓:中國第一大姓,分布很廣,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7.94%。就地區而言,李姓在北方諸省中所占比例較高,一般在8%以上,而在南方諸省中所占比例一般不足8%,尤其在東南沿海諸省中,比例僅在4%左右。 2、王姓:中國第二大姓,分布全國各地,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7.65%,尤以山西、河北、河南最多。 3、張姓:中國第三大姓,分布很廣,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7.07%,尤以山東、河南、河北、四川為最多。 4、劉姓:中國第四大姓,分布極廣,約占全國漢族人口5.38%。北方地區的河北、內蒙古、遼寧、京津地區中比率較高,約占該地區漢族人口的8%以上。 5、陳姓:中國第五大姓,約占全國漢族人口4.53%,南方地區居多。在臺灣、廣東兩省,陳姓約占本省人口10%以上,為省內第一大姓。 6、楊姓:中國第六大姓,約占全國漢族人口3.08%,全國分布極廣,尤以長江流域的省份居多。 7、趙姓:中國第七大姓,分布很廣,約占全國漢族人口2.29%。 8、黃姓:中國第八大姓,分布極為廣泛,人口約占全國人口2.23%,主要集中于長江以南地區,廣東省的黃姓人口最多,約占全國漢族黃姓人口的19%。四川、湖南、廣西、江西等省黃姓人口也比較多,以上五省的黃姓人口約占全國漢族黃姓人口的56%。 9、周姓:中國第九大姓,分布極廣,約占全國漢族人口2.12%,在長江流域的省、市中,周姓所占比例相對其他地區要高。 10、吳姓:中國第十大姓,約占全國漢族人口2.05%。江南各省吳姓均占省人口總數的2%以上,尤以福建為高,約占該省人口5%,是一個比較典型的江南大姓。 11、徐姓:中國第十一大姓,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1.73%,尤以河南、山東、浙江最多。 12、孫姓:中國第十二大姓,分布很廣,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1.52%,尤以福建、廣東、湖南最多。 13、胡姓:中國第十三大姓,分布很廣,約占全國漢族人口1.31%,四川、湖北、江西、安徽、浙江、山東、湖南多此姓,上述八省胡姓約占全國漢族胡姓人口65%。其中四川省約占全國漢族胡姓13%。 14、朱姓:中國第十四大姓,分布很廣,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1.26%,尤以安徽、江蘇、山東最多。 15、高姓:中國第十五大姓,分布很廣,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1.21%,尤以江蘇、福建、廣東、江西、云南等地為多。 16、林姓:中國第十六大姓,分布很廣,約占全國漢族人口1.18%,,尤以福建、廣東、臺灣三省居多,三省林姓約占全國漢族林姓人口60%。 17、何姓:中國第十七大姓,分布很廣,約占全國漢族人口1.17%,呈南多北少格局,尤以四川、廣東、湖南三省居多。 18、郭姓:中國第十八大姓,分布很廣,約占全國漢族人口1.15%,尤其以河南、河北、山東、湖北、四川等省居多。 19、馬姓:中國第十九大姓,分布很廣,尤以我國西北地區最為集中,其人口約占全國漢族總數的1.05%,,同時也是我國回族大姓。 以上19個大姓中,排前三位的李、王、張三大姓氏的總人口達到2.7億,為世界上最大的三個同姓人群。 從以上19個姓氏的分布情況看,同姓人群在各地區的分布是不均衡的。在北方地區,以王姓為第一大姓,約占人口的9.9%,其次為李、張、劉;在南方地區,則以陳姓為第一大姓,約占人口的10.6%,其次為李、黃、林、張;在長江流域地區,李為第一大姓,約占人口的7%,其次為王、張、陳、劉。此外,在我國每一個省區中,都有一些出現頻率比其它省區高得多的姓,如廣東的梁姓、羅姓,廣西的梁姓、陸姓,福建的鄭姓,臺灣的蔡姓,安徽的汪姓,江蘇的徐姓、朱姓,浙江的毛姓、沈姓,江西的胡姓、廖姓,湖北的胡姓,湖南的譚姓,四川的何姓、鄧姓,貴州的吳姓,云南的楊姓,河南的程姓,甘肅的高姓,寧夏的萬姓,陜西的薛姓,青海的鮑姓,新疆的馬姓,山東的孔姓,山西的董姓、郭姓,內蒙古的潘姓和東北三省的于姓等。 海內外何氏人口逾二千萬 據統計資料,何氏全國人口一千五百多萬人,約占全國漢族人口1.17%;何氏在海外的人口近五百萬人。海內外何氏人口逾2000萬人。 何氏人口分布遍及全國各地,但呈南多北少格局,以四川、廣東、湖南三省居多。何氏在海外的五百萬人分布世界各地,以東南亞各國居多。 1982年全國人口普查數據表明,在全國被調查的174900人中,有1759人姓何。這一資料,占全部被調查人口的1.006%和位居被調查的 1133個姓氏的第21位。另外,在被調查的24948個北京人中,有515個姓氏,其中何姓有128人,占人口總數的0.513%,位居姓氏的第37位;在25029個遼寧人中,有447個姓氏,其中何姓有53人,占總數的0.212%,居第74位;在25092個上海人中,有391個姓氏,其中何姓有191人,占總人口的0.761%和姓氏的第31位;在25244個福建人中,有246個姓氏,其中何姓有319人,占總人數的1.264%和姓氏的第19位;在25646個廣東人中,有298個姓氏,其中何姓人483人,占被調查人口總數的1.883%和姓氏的第14位;在25239個四川人中,有521個姓氏,其中何姓人411人,占被調查總數的1.628%和姓氏的14位;在23795個陜西人中,有456個姓氏,其中何姓有175人,占被調查總數的0.735%和姓氏的第29位。上述數字盡管只是一個抽樣調查的結果,并且是20多年前的資料,但由于上述7省市是分別從華北、華東、中南、西南、西北5大地區中篩選出來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明何姓人的分布規律。即使在20年后的今天,何姓人的分布也不會改變上述格局。 何氏人才群星燦爛 何氏系韓姓所出,子孫繁衍而“后來居上”。我們“后來居上”的何氏,到了西漢時人才輩出,群星燦爛。 東漢的大學者何休,是漢代大儒董仲舒四傳弟子,一生鉆研六經,以17個春秋歲月完成《春秋公羊解詁》一書,被后世稱為“何氏學”。他平時寡言少語,且不愿意做官,卻慘遭飛來橫禍,備受黨錮株連。何休的成就在研究六經,其造詣當時無人能及。著作有《春秋公羊解詁》、《公羊墨守》、《左氏膏肓》、《谷梁廢疾》等。 “敷粉何郎”何晏和大孝子何琦是三國時期兩位何氏名人。何晏的知名,不僅僅在于他的美儀。他聰穎好學,獨鐘老莊。在娶了晉室公主成為駙馬爺后,跟夏侯玄等人競事清談,天下士大夫紛紛效法,于是,“清談”成為時尚,到了東晉王衍時,終于發展成“清談誤國”的局面。何晏的著作很多,有《道德論》以及數十篇文賦,可惜后來傳世的,只有一部《論語集解》。何琦是晉代《三國論》的作者。本是一位好古博學的清高之士,因擔心對母親供養不周,勉強當了一名縣令,其母去世后,他說:“所以仕者,實博利祿以供親耳,今親已卒,復何求焉!”遂辭官歸野,沉玩典籍,以琴書自娛,成為一代高士。他的孝行也傳誦千古。 南朝何承天博學多才,計算出“冬至”的準確時日,修改了《元嘉歷》。其曾孫何遜,寫詩與謝眺齊名。何遜、何子朗、何思澄當時被譽為“東海三何”。 唐代何弘敬,官至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中書令,封楚國公。宋代代表人物何執中,歷任尚書右丞、尚書左丞、宰相、太傅。相傳其后裔何壽之仿《內經圖》“相陰陽,觀清泉,正方位”設計布局建成了中國江南第一風水村——浙江省武義縣郭洞古生態村。 唐代,何氏出了個傳奇人物何仙姑。“飛去滄州弄明月,倒騎黃鶴聽吹蕭。”據說這首充滿仙韻的詩為何仙姑所作。 元代著名畫家何澄,被朝廷招入內宮,直接在皇太后領導下繪圖。 明代著名文學家何景明,與李夢陽并為“前七子”的首領,倡導文學復古運動,在當時影響很大。 在我國的篆刻史上,出現了著名的“文何”。“何”,指的就是明代大篆刻家何震,其作品在當世身價特高,據說達官貴人皆以得何震一印為榮。 明末清初,鄭成功父親鄭芝龍部下何斌,利用替荷蘭人當翻譯的機會,繪制成臺灣海域圖并呈獻給鄭成功,為鄭成功收復臺灣立下了奇功。 清代湖南道縣人何紹基,是晚清著名學者、書法家,宋詩派作家,精通經史、小學、律算,書法堪稱一絕。 近現代何氏著名人物有:國民黨高級將領何應欽;近代著名作曲家何柳堂;中共創始人之一何叔衡;女中豪杰何香凝和一代文豪何其芳等。 當代更有何魯麗、何勇、何振梁、何厚鏵等政界名流;何氏專家學者、作家詩人、演藝大腕、體育明星更是群星閃爍…… 廬江:天下何氏發祥地 何氏是在秦滅韓后由韓姓分支所出,何姓來自韓姓,史無爭議。史載,周朝時韓國所在地是在今天的陜西省韓城西南一帶(另說在今山西省),如此說來,這一帶也應該是天下何氏的最初根源所在。但是,畢竟韓被秦滅時尚無何氏,何氏的產生須有一定的“機緣”。 何氏發祥地在何處?比較一致的看法是“天下何氏歸廬江”。那么,在血統上與韓姓同根同源的何氏,在另立門戶之后,何以安徽廬江為根源所在? 周末秦初韓國的公族后裔有一部份改姓為何之后,何氏先人們逐漸在安徽廬江地區繁衍生息,并且進一步光大了家聲,使何氏在廬江地區成了望族,廬江也就順理成章地成了何氏的發祥之地。但是,廬江郡治所在地歷代有異。西漢設在今廬江縣的西方,東漢在今潛山縣,三國魏時在今六安縣之北,晉代在今霍丘縣以西,南朝宋在今霍山縣東北,南齊在今廬江縣,隋朝在今合肥縣。到底哪一個才是當初培育何氏成長的那個“廬江”? 1994年世界華人掀起“尋根謁祖”熱潮,菲律賓何氏宗親會秘書長何羅文先生最先找到何氏發源地。他到中國國家博物館、安徽省博物館等權威機構一路查典問籍,并經過多方考證,最終確認何氏的“根”就在今廬江縣白湖鎮何墳岡,并且得到國內外各何氏宗親會的認同。 根據現有資料研究,何氏既得姓于周末秦初,而且接著在漢代時便人才輩出,則何氏最初的溫床,應該就在今廬江縣一帶。 為“繼承傳統,弘揚祖德,聯宗睦誼,合作發展”,第七屆“世界何氏宗親懇親大會” 就安排在天下何氏的發祥地——“廬江”的所在地——安徽省巢湖市隆重舉行。來自美國、加拿大、新加坡、日本、菲律賓等國家和香港、澳門、臺灣等地區的五百余名何氏代表參加,一千多名與會代表應邀參加安徽省暨巢湖市經貿洽談會,海外與會代表到廬江縣何氏始祖陵園進行祭祖活動,瞻仰了“廬江堂”,還舉辦何氏歷史淵源研討會等活動。 何氏二千多年繁衍茁壯,枝葉茂盛,且遍及海內外,自然支脈不少,但是,無論何時遷徙,哪系哪支,居所何處,操何種語言,著何種服飾,“根”都在廬江,我們同根同源。一幅著名的何氏宗聯寫得好: 廬山樹千枝,看看還是一本 ; 江河水萬脈,想想終歸同源。 (何煥強摘編)
作者:222.240.103.* 回復:0 發表時間:2008-11-30 09:42:34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