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9
1004936次
7人
11個
160個
8121人
413部
何氏大遷徙 1、何氏的遷徙分布 流徙遷移是人類生存發展的重要方式和標志。 人口遷徙流動的原因無非是官封公派,流放謫徙,官方移民,自然災害,以及古代的政治家難,戰火匪禍等。何氏歷史悠久,人口眾多,遷徙必然是家族發展史的重要內容。但具體到何氏家族的遷徙,除上述一般原因之外,還有一些更為特殊的因素。 西漢建都長安之后,曾遷徙關中貴族后裔、官僚、豪強到長安的周圍,累計人口達30萬人,到西漢末期,移民達120萬人,幾乎占關中人口的一半。直至上個世紀的三四十年代,黃河花園口被炸,1942年的大旱兩次大災害,仍有成千上萬的河南人流入關中八百里秦川,以至在今天的西安、咸陽、寶雞等地有眾多的居民操著純正的河南鄉音,常令新到這些地方的河南人倍感親切。 四川屬“天府之國”,生存環境,經濟因素,也必然成為何姓人大規模人川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何姓外遷的族人中,兄弟相伴、舉族同遷的現象在史志譜牒中并不少見。安徽懷寧縣庫領何氏是遷陜規模最大的一支。該地何氏自“守”字輩開始,有極嚴格的輩份用字。僅“偉”字輩遷陜的就有弟兄128人,“偉”字輩之下的“恩”字輩遷陜者有弟兄85人。族譜記載的只是按輩排列的同輩弟兄,加上他們的妻室兒女,這個數字就會更加寵大。另外,一次性舉族同遷者,族譜中也時有記述。像庫嶺何氏中偉筆、偉勃、偉照、偉正、偉意、偉煊、偉完、偉洪、偉楠、偉梗、偉桎、偉枋弟兄12人都是一次同時遷入陜西的。其后的恩傳、恩祿、恩爵,來自北方恩科、恩全、恩賢、恩真、恩太、恩典、恩樓、恩發 11位弟兄也是如此。 江蘇常州何墅、何賢一支就是因為他負笈從師,因與馮氏聯姻,而遷居青山里,奠定了青山里何氏的基業。 湖南衡陽七甲何氏的何材、何樸兩房在廣西融縣經商發跡,遂舉家由湖南遷居此地謀生。 廣東三水縣梓秀鄉人何財美,因其始祖何榮道妣鄧氏與始祖分葬于平崗鄉,遂率其子何平在始祖妣鄧氏墓地結廬守孝,數年不返,后在此地立家成族。平崗與梓秀鄉雖相距不遠,但在何氏遷徙活動中也屬罕見的一例,說明了何姓人以孝傳家治理族眾的優秀傳統。東漢何氏家族,以文化上的貢獻而獨領風騷。這些魅力引起了同時代名流大家的關注,像詩人陸游、民族英雄文天祥、理學大師陸九淵等都曾與東陽何氏過從甚密。 何氏的向南發展,還是比發源于中原的其他姓氏來得早些。根據臺北和興寧兩地何氏族譜的記載,何氏的入閩,是早在唐朝的初期,而其他姓氏的南遷,則大多在五代以后。換句話說,何氏的南遷大概比其他姓氏要早到兩百多年。 何氏形成后,不斷遷徒,各地何氏亦不斷發展壯大,于是形成諸多望族,其中以廬江(今安徽廬江縣西120里)、東海(在今山東境)、陳郡(今河南淮陽縣)最為有名。分布在各地的何氏都有自己的祖先。四川郫縣何氏多為漢朝何武的后代,據《四川總志·氏族譜》記載:“郫縣何氏,漢何武后。武死,子況載武喪如北邙山瘞焉。廬其下公孫述誅蜀,平,況以喪歸,葬郫縣東南。(按《史》,武兄霸,弟顯,兄弟五人皆有名。按《志》,武后曰隨,顯后曰包,兄弟五人。包子攀,又皆有名,曰英、曰宗、曰祗,雖見之志第,曰郫人爾,莫知為武后否也。按《譜》,武二世孫曰英,五世孫曰宗,宗子攀,然英見之志第在武兄弟前,攀父曰包,又與譜異,或者譜為未詳,不然何氏世世有譜,當為蜀氏族第一矣。然自漢至晉武弟顯之后猶傳如志云,亦盛也,譜遠不可考。或居長安,或徒江南。)” 關于何氏遷徒的情況,史書中還有不少記載,如《后漢書.何敞傳》云:“敞,字文高,扶鳳平陵(今陜西咸陽市西北)人。其先家于汝陰(今安徽阜陽),六世祖比干徒居平陵。”何比干是西漢有名的執法官。又據《漢書·何并傳》載:“并,字子廉,祖父以吏二千石自平輿(今河南平輿縣)徒平陵。”從何比干和何并祖父遷徒情況看,在西漢時期,由于國都在長安,何氏西遷,向政治、經濟中心的國都靠近是很正常的,也是一般遷徒的原因之一。 何氏的遷徒情況,以后諸朝更為頻繁。根據臺北縣何氏族譜的記載,唐高宗儀鳳年間,也就是公元六七六年的時候,有一位安徽廬江人何嗣韓,跟隨經略使陳元光到福建來,后來便將家眷在此定居。何嗣韓,就是何姓在福建的開基祖。 到了唐代末年,被后世奉為中原人士入閩始祖的王潮,在初抵福建時,為恐當地老百姓不肯服從他,就敦請當地有名望的人士出來幫忙他分田劃地,安頓民眾,并藉以收取民心。這時,被敦請的地方父老中,就有一位何嗣韓的后人何安撫。王潮死后,其弟王審之僭稱閩王,何安撫就引身而去,由螺陽遷居到溫陵潯江(皆在漳州境內)。宋朝淳佑年間,何逖基由螺陽遷居溫陵潯江(均在漳州)。何逖基的五個兒子再次遷徒,三子元鉦為詔安何氏始祖。長子元鎮為和地何氏始祖。這是何氏在南繁衍的第一支。據《何氏族譜》記載,何氏還有遷至南京,江西的。 第二支在南繁衍的何氏,也是來自安徽的廬江。廣東興寧何氏族譜對于這一支有十分詳盡的記載,該譜指出,他們的開基始祖,是唐末的何旦,他最初出任寧化縣尹,任滿后到了潮州,后來就在武平置產定居。到了宋末元初,何旦的后代繼續向各地繁衍,一部分由武平經過江西的尋鄔、定南和龍南,進入廣東的翁源地區;另一部分則直接由武平進入廣東的蕉嶺、大埔和梅縣,再分支于其他各縣。 由此可見,福建的何姓主要是傳自何嗣韓的一支。廣東的何姓則是源于自何旦一支。他們前后到達福建,卻殊途同歸把何姓繁衍為閩粵的一支大姓。 何姓形成后,兩漢時期主要是在今河南、山東、四川、陜西等地發展。魏晉以后,何姓繁衍中心南移,逐漸形成了東海(今山東境內)、齊郡(今山東境內)、陳郡(治所在今河南淮陽)等郡望。唐以前黃河流域是何姓活動的中心區域。 宋朝時期,何姓主要集中于今四川,其次分布于今河南和陜西。明朝時期,何姓主要向東南和南方遷移。 何姓人南遷福建始于晉代,晉代由中原入閩的八大姓族中有何姓。唐朝及唐末五代時,也有不少何姓人由中原入閩。據一些《何氏族譜》記載,唐高宗時有一位名叫何嗣韓的人隨陳元光入閩開辟漳州,到唐末王審知據閩建國時,以固始人開發閩南有功,表授何氏入閩祖先為安撫使,分田劃地,安插族人。這些何姓的后代又有不少人于明清時移居臺灣及海外。 在臺灣省通志上,何斌是一位占有重要地位的人物。由于他的游說和繪制海圖,鄭成功才會渡海到臺灣來趕走荷蘭人,何斌為收復臺灣立了頭功。 鄭成功據臺期間,福建的何姓也紛紛到了臺灣,目前文獻有確實資料可稽的,計有永歷五年到臺南的漳州人何光瀚,永歷十六年到鹽水開墾的泉州人何積善,以及入墾太子官堡的何替仔等。 到了滿清入臺,到臺灣來開創新天地的何姓更多,在鳳山、基隆、士林內雙溪,臺中東勢,以及新竹寶山鄉,都有何姓的足跡。 現在,臺灣的何姓人家相當不少,遍布于全省各地,而以臺北、新竹、彰化、嘉義等地較多。 清朝中后期,部分何氏兒女開始移居海外。 《廬江何氏大同宗譜》遷徙卷中記載,何氏歷史上至少有2089支次一定規模的外遷活動,按省排名: 安徽第一。外遷1074支次。涉及潛山、懷寧、桐城、宿松、太湖、望江、合肥、廬江、含山、元安、英山、霍山、黟縣、銅陵、青陽等15個府、州、縣。 湖南第二。外遷412支次。主要是衡陽境內的柏臺、大謨、敦篤、七甲、五甲、敦德、黃田、白茅、庚四等地或何氏支系。 湖北第三。外遷403支次。分散在黃崗、蘄春、羅田之縣的本原堂、馬鞍山等11個地方或支系。 廣東第四。外遷96支次。其中大埔7支次,梅縣29支次,蕉嶺60支次。 福建第五。外遷60支次,皆為武平縣何氏支系。 江西第六。外遷約33支系。多是會昌何姓族人。 此外,在《廬江何氏大同宗譜》中還有浙江、江蘇、河南等省何姓人遷徙流動的記載。 如果就以上數省中哪個縣何氏外遷的支系多少而論,則名次如下: 安徽省懷寧縣第一,外遷783支次; 湖南衡陽縣第二,外遷412支次; 湖北黃崗縣第三,外遷245支次;湖北蘄春縣第四,外遷157支次;安徽太湖縣第五,外遷109支次;安徽桐城縣第六,外遷89支次;安徽霍山縣第七,外遷86支次;安徽望江縣第八,外遷80支次;福建武平縣第九,外遷60支次;安徽宿松縣第十,外遷41支次。 在何姓族人這些廣闊的去處中,尤以陜西、四川、河南最為集中,僅安徽境內遷往陜西的何姓族人就有313支次,懷寧占 198支次;湖南衡陽各地遷往四川的何姓人有170支次,其有柏臺的111支;安徽遷往河南的何姓人41支次;湖北遷往河南的何姓人92支次(其中 有黃崗本源堂的52支)兩省共133支次。 何氏以漢族為主,在歷次民族大融合中有一些少數民族改入何姓,主要有鮮卑族、瑤族、吐谷渾族、達斡爾族,壯族等。目前,全國各省市自治區均有何氏分布,香港、臺灣、東南亞諸國以及歐美也都有何氏兒女。 何姓在早期主要分布于江淮流域及江淮流域以北地區,在兩漢至魏晉南北朝時期,何姓由江淮遷入山東、河南、山西、陜西、四川等地,從而形成以中國北方為主要繁衍地帶的局面。在這一時期,何姓逐漸繁衍壯大,且形成了廬江、陳郡、東海三大郡望,在政治上與文化上出現大量高官與名人,令何姓成為名門望族。后由于“永嘉之亂”,何姓在晉代開始南遷,分布于今河南、安徽、山東、江西、四川、廣東、湖北、江蘇、陜西、湖南等省的一些地方。西晉末年,中原何氏有移居福建者,成為“入閩八姓”之一。
作者:何力 回復:2 發表時間:2008-11-30 09:51:36
何力族人發的文章很多,本文有一處需要更正:湖北“黃岡”不能寫成“黃崗”。我是湖北蘄春桐梓的,現在武漢一高校。如有我的族譜文檔,請與我聯系為盼。
作者:何菊明 發表時間:2009-10-25 13:54:46
作者:116.54.42.* 發表時間:2009-10-26 14:10:47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