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在线一区,婷婷六月天在线,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红,亚洲欧美天堂,aaaaa级毛片,成年人在线免费观看

族譜錄LOGO

姓氏:

拼音:HE  

03-09

1004936次

7人

11個

160個

8121人

413部


站長: [申請站長] 管理員:   [申請管理員]
[主樓] 何氏源流初探  [精華]

何氏源流初探



近年來,海內外專家學者、記者及何氏族人對何氏源流等歷史文化的研究探討屢見于報端網絡,各抒已見,見仁見智。現摘編其精華以饗宗親網友。

1、天下何氏歸廬江

何姓出現在秦統一中國之后,何韓同根同源,何氏自韓姓所出,這一點古今無異議。

何氏的根源在哪?一般說來,何氏既從韓姓所出,當初韓的第一個封國所在地也應是何氏的根源所在。可是,那時畢竟尚無何氏,何氏的誕生是在秦滅韓,韓人的一支逃亡至江淮一帶之后,何氏得姓于廬江,發跡于廬江。因此,尋根問祖,應該是“天下何氏歸廬江”,何氏族人的“根”在廬江。

說何氏族人的“根”在廬江,恐怕與東漢、西漢及魏晉時期廬江、東海、陳郡是何氏的三大郡望有關。廬江何氏無論在政治還是在文化、人口方面都位居三郡之首,從而形成了天下何氏歸廬江的格局。但是,廬江郡歷代所在地不同:西漢設在今廬江縣的西方,東漢在今潛山縣,三國魏時在今六安縣之北,晉代在今霍丘縣以西,南朝宋在今霍山縣東北,南齊在今廬江縣,隋朝在今合肥縣。當初孕育何氏的那個“廬江”,確切的地點究竟在哪?

1994年菲律賓何氏宗親會秘書長何羅文先生最先找到何氏發源地。他到國家博物館、安徽省博物館等權威機構一路查典問籍,并經過多方考證,最終確認何氏的“根”就在廬江縣白湖鎮何墳岡,并且得到國內外各何氏宗親會的認同。

何氏起源的一些傳說和記載也與何氏的“根”在廬江有關。

據傳秦朝統一、韓國滅亡后,韓國后裔韓瑊偕妻遁跡廬江,寓于津要,操舟送濟。其后,秦始皇出游博浪沙,被人襲擊,搜捕未果,疑是六國公子所為,就通令全國,暗訪六國之后,欲斬草除根杜絕后患。秦探遍布天下,密察居民姓氏。一日,秦探登舟問姓,韓瑊不知為探,適天寒地凍,固戲指水以應:“此為吾姓”,意以水寒喻韓。探不能悟,復問曰:“若是怎為‘河’姓耶?”復曰:“姓氏必人,豈從水耶?”探乃棄何而去。韓瑊后聞為秦探,大駭而竊嘆曰:“吾家獲免刀鋸者,‘何’字也,豈非天啟后耶?”遂以何為姓。“韓何同血統”、“韓何不通婚”正是這個緣故。此說很可能是何氏姓源“韓何諧音”說的附會,但何氏后代子孫對此深信不疑。

韓瑊為何姓始祖,似乎也有據可查。據《湞陽水木記》:“瑊公姜妣皆壽百齡,卒后葬于廬江東鄉望淮崗,也稱何墳岡,至宋猶存。”宋代崇寧年間一代鴻儒太常博士李光途經何墳岡,曾題詩紀念:

何墳岡上草幽青,七國邊塵尚可驚。

姬裔未應灰灼火,呂蛆那怪誤疑冰。

川舟百代行人濟,華表千年歸鶴鳴。

壤土不隨函谷變,驪山徒自發崇陵。

何墳岡坐落于今天的廬江縣白湖鎮距縣城十多公里處。這里的“何氏太始祖陵園”被何氏后代子孫修茸一新,陵園四周高墻環繞,環境清靜幽美,園內建有墓冢牌坊、追思堂、廬江堂等,規模宏大,古樸典雅。氣勢雄偉的墓冢遠遠地佇立在陵園中央,長青樹伴隨左右,四周柵欄拱衛,柵欄外滿是鮮花和青草。主墓在最高處,被花崗石圈成像一座小山丘,墓前聳立著一方重達13噸的巨碑,這是從福建遠道運來的,聽說當時正值陰雨,大吊車都無法將石碑豎起,何氏宗親會員硬是肩扛棍撬才將它豎起何氏始祖的墓碑——天下何氏心中的豐碑。

由于種種原因,今天的何墳岡方圓三里以內沒有一戶何姓人家。當地老人介紹說,何墳岡的何姓人家明末清初陸續遷走了。但是,何姓在廬江縣仍是一個大姓,何姓人口約有三萬多。

2、各地何氏源流小考

關于何氏源流,歷代各地何氏族人記載和說法略有不同。綜合安徽、江西、廣東、福建、廣西、臺灣各地的何氏族譜來看,何氏由韓氏轉成,主要有二個記載:一為韓厘王之次子韓瑊,改稱何瑊,死后葬于安徽廬江縣何墳崗;二為戰國末,韓國亡國之君韓王安之次子韓允,改稱何允,閩、粵、贛、桂何氏子孫多認同此祖。

何允,約生于公元前257年,其子孫歷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直至隋、唐,第35代孫何旦,又名何太郎,字景行,法號太郎公,生于唐昭宗景福元年(892),后梁末帝龍德元年(921)中進士,選授福建汀州寧化知縣。后唐明宗天成元年(926)任滿解組(時年35歲),受民挽留,遂居該縣石壁寨。次年何太郎去潮梅,回時路經武平巖前,遂擇居獅巖,民國《武平縣志·民族志》云:“何氏開基巖前,為邑中最舊之族”。北宋太宗干德二年(964)泉州同安有僧名定光者(俗名鄭自嚴),謂此地宜為仙佛所居,太郎之子女一時不從,太郎獨首肯,把屋舍田塘,全施與鄭自嚴,打發子孫,分居各地,并囑曰:“葉落九州地,根從一處香,若是我兒孫,越遠越榮昌。”獨率一子(名五郎)一女(名仙姑)到離巖前15華里外的冷洋(今為寧洋村)定居,今巖前獅巖仍有一仙姑亭,中有何太郎的祿位牌,旁塑何仙姑的立像,以示紀念。太郎終于宋太宗淳化三年(992),享年101歲,葬于冷洋(今205國道線旁),號鐵扇關門,武平縣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千年古墓。何太郎為入閩始祖。另據臺北市《何氏族譜》稱:唐高宗儀鳳元年(676)安徽廬江人何嗣韓,跟隨經略使陳元光來到福建,后來便把家眷帶來安居,這何嗣韓就成了何姓的開基祖,族人尊稱按撫祖,其子孫有從漳州遷臺北的。

何太郎的子孫在武平寧洋住了四代,到北宋哲宗元(1086),何仙姑逝世后(終年150歲),五世祖六一郎攜妻帶子,向東步行60華里,到上杭縣來蘇里六十地棗林園(即中都鎮蛟騰村六十地自然村)開基,成為何氏入杭始祖。其墳墓在今中都鎮興坊村(小地名下坑),號“夫子彈琴”。明洪武年間(1368—1398)刻石代金,始葬于此,歷有修葺,1994年由臺胞何庚生獨資重修,面貌一新,其墳聯曰:“六十地開基創業,九秋天飲水思源”。此開基祖在長汀縣城建有“學海堂”,內有一長聯:“締造果然難,歷十五年掌握籌持,差幸科歲偕來,免傍他人門戶;守成也不易,愿千百世靈鐘育秀,喜見英才蔚起,共扶一族綱常”。在上杭城關也建有“敬享堂”,在抗日戰爭中曾被日機炸毀一角,今已為上杭縣農行宿舍。

六一郎生四子:伯一郎、伯四郎、伯六郎、伯九郎。

長子伯一郎,又稱發伯(為六世),從中都六十地再遷入廣東程鄉(今梅縣松源鎮老圩),實為何氏入粵始祖,并建祠于此,號“發伯公祠”,幾經修繕,仍保持全貌,民國以還,曾利用此建筑物舉辦“發揚學校”,祠校并存至今。

發伯生九子:從仟一到仟九(七世),其中又有仟二、仟七、仟八三房復遷回上杭棉村(今廬豐鄉橫岡村)。仟二子孫再遷長樂及廣東翁源;仟七子孫再遷泮境鄉;仟八子孫再遷本縣的藍溪、稔田等鄉鎮及長汀縣和福鼎縣;仟三遷永定羅圍開基。其余仟一、仟四、仟六(遷蕉嶺縣)仟九子孫仍留松源(今松源鎮何姓人口達五千以上)。7世仟九的下七代,叫念四郎(字源美,即14世)于明洪武二年(1369)遷梅城烏蓼沙,生四子:文淵、文濱、文深、文汜,其后子孫昌熾,分遷海內外各省市,他們轉奉十四世源美為何氏入粵始祖。

何源美之后,他們那一支分散到:

江西省的樟樹、黎川、寧都、萬安、遂川、上猶、崇義、南康、贛州、信豐、會昌、安遠、尋烏、龍南、定南、全南等16個市縣;

湖南省的瀏陽;

廣東省的韶關、曲江、翁源、連平、龍川、和平、平遠、興寧、五華、揭東、梅縣、揭西、紫金、惠東、惠陽、普寧、河源、博羅、惠州、深圳、增城、東莞、肇慶、恩平、廣州等25個市縣;

廣西自治區的桂林、南丹、融安、河池、柳州、柳江、柳城、荔浦、賀縣、鹿寨、馬山、來賓、武宣、徑平、貴港、玉林、陸川、大新、崇左、憑祥、南寧、北海、鐘山、昭平、賓陽、武鳴、平果等28個市縣;

云南的昆明市;

四川的劍閣、仁壽、隆昌、榮昌、高縣、自貢等6個市縣;

臺灣的基隆、臺北、桃園、臺中、嘉義、高雄等6個市縣。

此系合計7省(區)82市縣,還有香港、澳門、海南未統計在內。

廣東的大埔、豐順、饒平、潮州、汕頭、新豐、始興、高要、番禺、佛山、順德、鶴山、南海等13個縣和越南、美國、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國均不屬此系,亦未統計(見廣東興寧新版《何氏族譜》(總譜)和廣西賓陽縣《何氏族譜》)。

次子:伯四郎,遷武平縣象洞河坊水寨開基。生二子:長萬一郎;次萬二郎。這一系又有分遷到江西贛州東門口關刀坪。

三子:伯六郎,武平東留鄉。

四子:伯九郎,其子孫多居中都四個村,也有分遷武平桃溪、四川省的富順縣。還有分遷到臨城的張灘、官莊的德康、湖洋的寨背,至于居住在臨江鎮的何姓人建國前多為武平象洞人及官莊人,原先是經商。建國后因工作關系入城建房定居者,則東、南、西、北四路都有,甚至南下干部、粵東干部中的何姓人都有了。

3、潮汕地區的客家何氏

何氏在潮汕地區人口近9萬,分布在普寧、揭東、揭西、榕城、惠來、饒平、潮安、湘橋、汕頭、潮陽、潮南、澄海、南澳和豐順等地。

先秦時期,何氏在魯豫湘青甘陜已有足跡;漢晉時遍布川鄂蘇贛;西晉入閩,是客家的先鋒,衣冠入閩八大姓之一,當今成為福建第19位大姓。

客家始祖何大郎。原南京直隸廬江郡人何旦,又稱何太郎,生于唐景福元年(892),后梁龍德2年(922)任寧化縣尹。任滿解組,次歲往梅,復由梅至潮,蒞巖前(閩粵交界處),后在汀州定居。他是戰國時韓國末代君主韓王安第36代孫,生五子一女。其后裔于宋末元初,為避戰亂大規模遷移,一路由福建武平經江西尋鄔、定南和龍南,進入廣東翁源;另一路直接由武平進入廣東蕉嶺、大埔、梅縣,再分支各地。廣東何姓客家人奉何旦為始祖。

何嗣韓,又名何德,河南光州固始人,唐初任軍需官,隨陳政、陳元光父子入閩,被封安撫節度使,分鎮泉州,食采螺陽(今惠安),福建何姓尊奉他為始祖。世代子孫繁衍閩地,后來有的裔孫遷居廣東潮州。

何某,于元代至正28年(1368)由福建詔安下何村遷徙潮陽直浦都何厝村(今金玉鎮)開基創族。

何石泉,于明代中葉由大埔湖寮雙坑遷入饒平縣饒洋名楊樓另創基業。

澄海隆都何厝村的何姓人,由饒平遷來定居。

潮陽紅場鎮第四溪何姓人,是由普寧遷居創族。

潮汕(含豐順)何氏近9萬人。其中金平、龍湖、濠江區約6000人;潮陽區2600多人,聚居金玉2300多人,其余分布棉城、海門、關埠、貴嶼等鎮;潮南區約500人,分布紅場、兩英、陳店等鎮;澄海約1000人,分布隆都、澄城等鎮;南澳約400人;揭陽榕城區約7000人;揭東1萬多人,分布桂嶺、白塔、龍尾、錫場、曲溪等鎮;揭西約5000人,分布五經富、棉湖、河婆等鎮;普寧約2萬人,聚居流沙,分布占隴、軍埠、池尾、下架山等鎮;惠來約2500人,分布惠城、葵潭等鎮;潮州湘橋區約2500人;潮安2000多人,分布楓溪、庵埠等鎮;饒平約8000人,分布三饒、饒洋、錢東、黃岡等鎮。此外,原屬潮汕的豐順縣約1萬多人,分布湯坑、潘田、豐良、東阝留、黃金等鎮。

4、潮汕何姓源流考略

潮汕何氏的祖先原由興梅客家人衍變而來。潮汕何姓與中國其他何姓同源,出自廬江。

遠在秦漢時期(公元前200年至公元元年),何姓已是中原地區名門望族,世居河南南陽宛地(今河南南陽市)。最初見諸史籍的,是漢代武將何苗。當時,漢高祖劉邦采取“重農抑商”的政策,遷徙“六國強族”,即“齊諸田,楚昭、屈、景,燕、趙、韓、魏后,及豪杰、名家”共十余萬人于關中,其中包括部分何姓。何姓由此成為集官僚、地主、文人于一身的仕族。

何姓的第一次南遷,是在西晉永嘉4年(310年)。當時,中原地區曾發生過長達16年的“八王之亂”,直接導致了永嘉時期的民族斗爭。北方的許多士族、大地主攜眷南逃,隨同南逃的還有他們的宗族、部屬、賓客等。

316年,司馬睿建立東晉王朝。成帝太寧元年(326年),朝廷置“晉安郡”。地處東南沿海的晉安郡,遠離北方戰場,遂成為當時中原仕族的理想避難處。兩晉時代崇尚門第,講究郡望。入閩仕族中以林、陳、黃、鄭、詹、邱、何、胡八大姓氏最為顯赫,號稱“衣冠八姓”。

其間,有何姓從贛北遷居閩南,散居粵東,是為今天東南沿海何姓之始祖。

唐代后期,由于土地兼并十分嚴重,統治階級殘酷地剝削農民。許多農民失去土地,四處逃亡。中原仕族,惶惶終日。

唐僖宗干符一年(875年),山東、河南一帶發生旱災,爆發了3萬余人參加的農民起義。起義軍在黃巢的帶領下,從山東轉戰到河南、安徽、湖北,攻占浙江、福建、廣州、洛陽、長安,于干符6年(880年)在長安建立政權。在這一期間,大批世居中原地區的士族,為避戰亂,紛紛南遷。地處閩西山區的寧化縣石壁鄉,時稱“玉屏鄉”,據閩贛要沖,始有中原何姓入住避亂,是為今日客家人之始祖。

后梁時,何姓37世裔孫何太郎中進士,后授福建寧化縣尹。何太郎在職19年,任滿不歸,擇居石壁鄉。后唐時,卸任后的何太郎游旅至粵東北武平地域(今廣東平遠縣一帶),“嘉其地美,而徙居于此”,“生子五”,是為今天粵東何姓始祖。

六、七百年間,何姓裔嗣柯枝蔓延,散居粵東、贛南、閩西各縣,蔚成大族,成為客家主要姓氏之一。明代初年,有一支定居大埔縣湖寮鄉雙坑村,是為今天潮汕何姓的開基始祖。

明朝初年,中央集權制高度發展。明王朝統治階級為維護封建統治,采取了一些有利于發展生產措施。商品經濟得以擴大,出現了資本主義的萌芽。

明武宗正德年間(1506至1522年),世居大埔湖寮鄉雙坑村的何姓第61代裔孫何石泉,遷入饒平縣饒洋鄉名揚樓村,是為今天潮汕何姓之入潮始祖。隨著農產品的商品化和手工業商品生產的增加,村、鎮貿易集市發展迅速。何石泉在短時間內,即成為當地有名商人之一。“山海之民,獵山漁海,耕農自食,賈不出門”,即其當時的真實寫照。

清代初年,隨著農業、手工業的逐步恢復和發展,商品經濟進一步繁榮,出現了以“閩粵通衢”、“河海交匯之圩”為特色的沿海商業城市。期間,饒平何姓始遷居潮州、澄海等縣。

250余年,何姓后裔散居潮汕各縣、市部分鄉、村、鎮。

5、廣東新會、河北回族、浙江新昌的何氏來源

廣東新會何氏。據載,新會何氏的始祖是中原人。入粵始祖先居南雄、廣州,后遷新會,定居何村(今河村),再繁衍至新會各地。至1985 年,分布三江、禮樂、棠下、荷塘、司前、古井、沙堆、睦洲、 大澤、環城、崖南、杜阮、大鰲、崖門等15個區和會城鎮。聚居1000人以上的鄉有司前區的司前、三益。

河北回族的何氏。河北大廠《何氏家譜》載,何氏世居江南金陵上元縣,始祖失兀喇,元時賜給蒙古名“何也思答兒”。明初,何也思答兒隨燕王至北京阜城門,后于永樂初年封武德將軍、上千戶,次年(1404年)遷至河北大廠莊定居,并取“何也思答兒”首音為姓。何姓也有取“火者”(原意為顯著和富有,后演變成了尊貴、學者、圣裔等)首字諧音者。現居甘肅河西走廊一帶的回族,仍將何姓發為“火”音。何姓回族以河北、河南、北京。南京居多,在全國分布也很廣。

浙江新昌何氏。據載,祖籍山東青州的何氏先后遷入新昌的有2支,一支始祖何茂,曾任吳越國(907—978)經車節度使,致仕后定居城內大東門。另一支溪西何氏,始祖何敬容,宋太平興國元年(976)中進士,官至兵部尚書,年老解職遨游會籍,泛剡溪至新昌,定居縣城太平坊,四世孫徒居溪西。現何氏8900余人,分布鏡嶺地區及城關鎮、東茗鄉、紅旗鄉。

6、何氏與韓、藍、卓、韋、麥、紀諸姓聯宗的由來

何氏與韓氏的淵源關系,全國皆然。而何氏與藍、卓、韋、麥、紀諸姓的聯宗之情,則緣起于南方。長期以來也普見于南方,所以在臺灣及南洋地區,這幾個姓氏的聯宗組織,處處可見。

何氏之所以跟卓、韋二姓有聯宗關系,完全是由他們的同宗韓姓牽連過來的,聯宗的由來主要是:

卓、韋二姓聯宗,也起源于韓姓,分支于廣東,其祖先為漢初三杰韓信公之后裔,韓信公為呂后所斬,當時漢丞相蕭何,為保全當年患難之交的血脈,曾把韓信公的兩個兒子藏匿粵中,為了安全,改名換姓,將原來姓氏之“韓”字分拆為二,一為卓姓,一為韋姓,子孫因此沿用下來。此與源于卓滑之后,即留下千古愛情佳話卓文君的祖先,以發明冶鐵致富的四川大族卓姓,及源出的江蘇彭城大族的韋姓均有別。

藍姓也一樣。如果是由江西臨川遷入廣東的,與自福建遷入廣東的又不同,前者與何姓無直系的血緣關系,但有聯宗關系。中國人的習慣,是注重同姓聚族,對血緣宗派不甚重視。依上所述,韓何二姓原屬一家,卓韋二姓在粵支系亦出于韓姓,藍姓因有何姓入嗣的血緣關系。由此可知韓、何、卓、韋、藍五姓聯宗,首先起自韓姓……。

除了上述的五姓聯宗,在民間,何氏還跟麥、紀兩姓有聯宗關系。但何麥和何紀是怎樣聯起宗來的,迄今仍找不到確實的依據,只知道這項傳統也是來自“唐山”,所以今后仍有待何、麥、紀三姓子孫的進一步考查。

在臺灣的開發史上,何氏堪稱舉足輕重──318年前,如果不是有鄭芝龍舊部屬何斌的專程自臺赴閩殷勸鄭成功前來“收復鄭氏故土”,并且提供了當時臺灣的詳細地圖,結果鄭氏順利趕走了荷蘭人,臺灣的歷史便很可能會整個改變。這位鄭氏復臺的第一功臣,是于明熹宗的天啟四年(公元1624年)就已經跟隨鄭芝龍來臺的,后來在荷據時期擔任通事。自何斌以后,出現在臺灣島上的何氏大陸移民越來越多。

至于何、藍兩姓的聯宗,則發生于福建漳州的平和地區,結合的原因,是由于出嗣──何家的孩子出嗣給藍家,傳下了藍家的宗脈。

何、藍關系,始于唐時入閩鼻祖安撫尊王何衍公十七世裔孫添河公,分支漳州平和,遂為平和支祖,娶妣藍家養女盤氏,傳有三子:長曰京保,次曰彥保,三曰彥章,遂以彥軍公出嗣于藍家。

按彥保公傳下裔孫迄今已有二十世,相當于六、七百年前事,故閩臺何、藍宗親乃基于血脈關連,互不通婚,是以子孫不違祖訓,始有三姓宗親會之成立。

臺灣有許多地方成立了韓、何、藍三姓的聯宗組織,其中歷史最悠久的,是基隆市的三姓宗親會,已經超過六十周年;其次,是嘉義縣、桃園縣、和臺南市。在這些地方,韓、河、藍三姓的族人平時相見,都彼此互稱「親同」,好不親熱。

跟何姓有兄弟之誼的,還有卓、韋二姓,所以,在臺灣及南徉地區,也有把韓、何、藍三姓聯宗擴大到韓、何、卓、韋、藍五姓聯宗的──在臺灣,嘉義縣和臺南市都是五姓聯宗;在南洋地區,泰國、新加坡、及香港,也都有百姓聯宗的組織。

7、關于何氏入瓊始祖

何氏入瓊始祖是誰?有兩種觀點。

一種觀點認為,何氏入瓊始祖是何興。何興,湖南省寧遠縣人,登進士第。宋理宗時,授朝議大夫,繼遷政府,后謫任雷瓊副使,帶續妻林氏過瓊,先居瓊山迭里村,后居龍塘仁何村。夫妻死后,葬于龍塘何姓墳場,碑刻“宋賜進士朝議大夫遷政府敕封夫人始祖何公林氏墓”;長子何一鵬,進士,曾任四川參政,屆滿回居迭里村;孫何仁德,進士及第,特授應天府尹,宋端宗年間(公元1276—1277年)調任雷州太守、瓊州巡按,攜妻倪氏、長子珍、次子珊落籍瓊海朝陽,卒葬瓊海市大路鎮的黎鶴山。為“三代進士”。

另一種觀點認為,何氏的入瓊始祖為何仁德,原籍福建莆田牛田里咸頭村。宋端宗年間,奉調雷州太守,瓊州巡按時,偕夫人攜兩子渡瓊,為何氏入瓊始祖。

以上兩種觀點有異:入瓊始祖的名字、籍貫不一;也有同:即何仁德奉調雷州太守、瓊州巡按,攜妻兒渡瓊。疑為考證有誤,究竟哪一種說法更為準確,仍待考證。

又據研究,海南漢族人的先祖大多數是來自福建莆田,此外還有來自廣東、廣西、河南、陜西、江西、浙江、江蘇、安徽等地。

始祖來自福建莆田的姓氏有:陳、吳、李、張、周、鄭、何、楊、馮、蔡、詹、蘇、郭、羅、龍、范、伍、高、賴、顏、魏、石、湯、黎、呂、孫、歐、嚴、方、宋、廖、江、連、胡、袁、杜、陸、溫、蔣、符、許;

始祖也來自福建的姓氏有:黃、林、史、盧、岑、丁、侯、駱、蕭、白、潘、翁、齊、阮;

來自廣東的姓氏有:余、譚、龍、左、孔、梅、潘、葉;

來自廣西的姓氏有:姚、董、覃、詹、唐;

來自河南的姓氏有:邢、符、王、丘、錢;

來自江西的姓氏有:鐘、徐、彭、安;

來自陜西的姓氏有:張、云;

來自江陵的姓氏有:梁;

來自浙江的姓氏有:朱、沈;

來自江蘇的姓氏有:華;

來自安徽的姓氏有:薛;

來自江南的姓氏有:金、秦。

8、廣東興寧何氏淵源

廣東興寧是一個純客屬縣。何姓是興寧的一個大姓。興寧何氏是怎么來的?先從中華何氏說起。

作者:何力   回復:5   發表時間:2008-11-30 09:54:28

族譜錄紀念網
[回復] 回復何氏源流初探


“何”源出自黃帝的“姬”姓。由“韓”氏音訛衍化而成“何”氏。司馬遷《史記·韓世家》載:韓姓的先祖,出自西周王族、姬姓。又據《元和姓纂 》載:周成王其弟叔虞之十一世孫,食采于晉國的韓原(今陜西韓城縣西南),世稱“韓武子”。其三世孫韓厥被周王冊封為“韓”姓,后代又建立了韓國。子孫以國名為姓韓。因此許多史書中把韓厥稱為韓姓始祖。至戰國末年,約在公元前230年韓國為秦國所滅。韓國末代國君韓王安的大部分子孫逃亡到江淮地區居住。因江淮方言中韓與何音近,隨音將“韓”變“何”,遂為“何”氏。可見,源于這一支的“何”氏,同“韓”氏原本是一家,韓厥也該是天下何氏第一人。

關于何氏來源,還有一種傳說。傳說在逃亡的韓國子孫中有位名為韓瑊的人,與其妻流寓廬江,操舟為業。后來秦始皇出游被人襲擊,疑是六國公子所為,就通令全國,搜捕被滅六國的王室子孫。一日遇秦吏登船盤查姓氏。適值天氣寒冷,他擔心暴露身份,便指著寒冷的河水作答,意以水寒喻韓,寒、韓同音。誰知官吏曲解了他的意思,以為他是姓河。韓瑊也就將錯就錯,只是指出自己的姓氏是從“人”旁之“何”,而非從“水” 旁之“河”。這樣,他就僥幸通過了盤查。事后,他為了紀念這次驚險經歷,就把自己的姓氏改為“何”,并定居廬江,于是便有了何姓。韓瑊也就成了何氏始祖。

何氏盡管來源不一,但最有影響的是出自韓姓這一支。早在漢代時,這支何氏族人就居住安徽廬江郡。在魏晉時代,又進一步分衍出江蘇東海郡、河南陳郡等地區。而廬江是三郡之首,是天下何氏族人的同祖圣地,安徽成為何氏的發祥地。歷史上全國何氏有2089支次大規模的遷出活動中,安徽就有1074支次。廬江何氏三十六世何太郎,約在公元930年遷居福建寧化石壁村,開創了何氏歷史新的一頁,形成了客家何氏。

客家何氏開基始祖——何太郎。興寧石馬《何氏淵源》記載:“太郎公,又名太乙郎公。原祖籍安徽廬江。后遷福建省寧化尹,為政得民心,遂居寧化石壁。” 寧化縣石壁村——據說是160多個姓氏的客家人的發祥地,是客家祖地。故太郎公為客家何氏開基始祖。“六世祖伯一郎公,又名發伯公,再遷廣東程鄉縣(今梅縣)之松源,為遷粵東之始祖。八世祖念四郎公為遷興寧之始祖。”

客家何氏的始祖何太郎是何氏入閩的重要一支。何太郎生于唐代后期。他是韓王安的三十六代孫。何太郎于五代時期(約在公元930年)定居福建寧化石壁村,第二年因事路武平南巖,愛其環境優雅,又居此地。成為何氏開基閩地的始祖之一。”“何太郎有五子一女。長子三郎徙居汀州河田,次子四郎徙居赤岸,三子五郎移往劉坑,四子六郎遠遷廣東海豐,湖南長沙蛇嘴子何氏即是六郎的后代分支。五子八郎遷往廣東河源。五人當中沒有一人襲居父親的基業。譜曰,何太郎防止子孫們坐享其成,滋生不勞而食的惰性,著意讓他們走出家門,遠走他鄉。何太郎五子一女中,對后世、對社會影響最大的乃是他惟一的女兒何仙姑。在民間及何族后人中,何仙姑是一位被神化了的人物,” 是神話“八仙過海”中的八仙之一,活到149歲。

四世:念八郎、念七郎、念三郎、念二郎、念四郎。其中念八郎、念七郎兩房遷往廣東大埔,念四郎徙往武平象洞。

興寧何氏開基始祖是念四郎。據石馬族譜《何氏淵源》記載:“念四郎公諱銓字源美,號罕明。生于元朝仁宗皇慶元年(1312年),卒于明朝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率家從大埔縣遷徙松源。再遷至程鄉縣(今梅縣)城郊烏蓼沙開基立業。至明朝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偕三子文深、四子文汜率家由烏蓼沙遷興寧縣和山仁仙鄉(今永和)。公生四子。長子文淵公仍留烏蓼沙,后裔遷黃陂;次子文濱公遷葉塘;三子文深公仍住永和;幼子文汜公遷住 石馬。” 故興寧何氏后裔把念四郎公作為遷興寧的開基始祖,即為興寧何氏一世。

9、何氏另一始祖——韓庶

通常認為,何氏的得姓始祖是那位逃亡途中指「河」為氏的韓瑊。著名姓氏學者羅秀林教授在《客家史料匯篇》一書中則認為,閩、粵地區的何氏,除了韓瑊的后裔之外,還有不少是傳自韓瑊的弟弟韓庶。

韓庶,就是《安徽省宿松縣何姓受姓源流考》中所載“奔竄時,遇有盤詰,則倉惶驚答,緣韓何音近,訛韓為何,遂以何為姓”的那一位。

廣東興寧地區何氏家族有一部古老的《何氏譜》被衍傳到臺灣的這一代子孫保存得完完整整。該譜清楚地記載了自韓庶以下整個家族的傳世和播遷情形,是現存最具價值的譜典文獻之一,其摘要如下:

庶字自修,生五子,長曰成,字伯爰,漢文帝丙子,年十七,策舉賢良,擢博士員,景帝丁亥,拜江都王相,并相武帝;甲辰,拜治栗都尉,薨贈安都侯。因食邑雍州,遂遷扶風茂陵邑安鄉開陽里居焉,生一子果。果字長孟,漢元帝元光丁未年,策授博士,元封元年,拜車騎將軍;昭帝四年,拜大中大夫,封平陽侯,卒于官,生一子比干。比干字少卿,官為廷尉,時同僚張湯法嚴,而公獨務仁慈,治獄多寬政,所全活者千余人,生九子:玉銓、欣、壽、免、尚、紹、統、武、元。(自成至比干皆葬扶風)

颕考字萬利,官為縣大尉,生一子承天。承天字邦玉,官為御史中丞,精于天文,貫通古今,備策四邊,生三子:點,字子皙,求,字子有,胤,字子季。(自玉銓至承天,除叔度葬所未詳,颕考葬安慶外,皆葬于福建福州或武平)。

求生一子長瑜(求葬南京),長瑜字季章,封陵陽侯,號為四友,生三子:敬仁,敬義,敬叔。敬叔字桂萬,為長江太守,生一子思澄(長瑜、敬叔俱葬福建龍藤坪。

思澄字繡芳,為稱御史大夫,稱為三英,生三子:廣淮(往浙江),金淮(往九江),廣泰。廣泰字定山,生三子:瑯,遂,佩。佩字茂達,生一子敬容。(思澄至佩,三世俱葬江南。)

敬容字桂礽, 征平陽巢賊有功,封平陽侯,生三子:承魁,承先,承利(敬容葬惠州)。承利字連山,襲父爵,生一子瑯珊。瑯珊字本玉,生二子:元湘,元清(往浙江)。元湘字萬章,生三子:席和(往云南)、來和(往四川)、貴和。貴和字茂金,生唐武德辛已,沒于開元甲寅,生三子:金光(往貴州),優榮(往西川)、呂泰。呂泰字宗洪,生太宗丁未,沒于光宅乙酉,生三子:明山(往西川)、澤(往江南)、易于。易于字丙先,為益昌大令,生一子繼均。繼均字仕余,為節度使,熟春秋,善謀略,官至大史,生四子:百壽、承巢(往原川)、加棠(往江南)、承矩。

百壽字洪榮,生二子:子恭、矩木(往貴州)。子恭字標林,生三子:生照、生義(往云南)、生伸(往廣西)。生照字思恩,生二子:繼源、捷源(往江西)。繼源字清煌,生一子堅文,堅文法名千十郎,生四子:大一郎(為遷閩祖)、大二郎、大三郎(俱留江南)、大四郎(遷南京)。自承利至堅文凡十二世,除繼均,堅文葬所未詳,易于葬廣東汀岡黃尾坑外,余俱葬福建汀州及葛藤坪。

大一郎名旦,原南京直隸廬江郡人,生于唐昭宗景福元年壬子歲。朱溫開平三年己巳入學,干化二年壬申中鄉科。朱友鎮龍德二年壬午,選授寧化縣尹。后唐李嗣源天成元年丙戌,任滿解組,次歲往梅,復由梅至湖,蒞巖前,時南巖為龍泉縣,潮之屬地也,后易汀州為閩屬,而龍泉改號武平,開基置業,遂卜居焉。至宋淳化三年壬辰卒,壽百零一歲,生五子:長子三郎,遷河田;次子四郎,遷赤岸;四子六郎,遷海豐,五子八郎,遷河源;惟三子五郎,承父業,居原地。

五郎字景行,生六子:九郎(遷雩都會昌)、十郎(任贛州府節推)、十一郎(遷龍巖、翁源)、十三郎、十六郎、十七郎。十六郎字義元,生五子:念八郎(遷大埔)、念三郎、念七郎、念二郎、念四郎(遷象洞簡頭坊)。念三郎又名三十郎,生六子:六一郎、六二郎、六五郎、六七郎、六九郎、六四郎。六一郎生四子:佰一郎、佰二郎(遷武東留平)、佰四郎(遷象洞)、佰九郎(遷上杭中都)。

佰一郎字發伯,由上杭中都遷粵東程鄉縣松源開基,生九子,長千一郎(住窩窩井下坪),次千二郎(住河嶺),三千三郎(遷永定),四千四郎(住烏坑,一支遷揭陽),五千五郎(遷尖山下及蕉嶺下),六千六郎(此派有移鎮平高車),七千七郎(移棉林烏蓼沙),九千九郎。

千九郎生九子:長念一郎(移上坑巖前),次念二郎(移順德),三念三郎(移龍川,后遷河源、長寧),四念四郎,五念五郎(移博羅、河源),六念六郎,七念七郎,八念八郎(移鎮平),九念九郎。

念四郎名全,字源美,號罕明,梅縣開居始祖也。梅縣明為程鄉縣;清為嘉應州。公于明洪武二年,由程鄉屬地松源,遷居烏蓼沙,創基立業。生四子:文淵、文濱、文深、文汜。據說洪武十四年,偕三子文深徒興寧和山仁仙鄉,而次子文濱遷興寧西廂葉塘,四子文汜港興寧東廂石馬。惟長子文淵,繼承父業,撫養五子。長子德聰,生子醴干,后流離轉徙于興寧北廂黃陂,因置產居焉,二子德源,與四于德英,同往和平;三子德輝,遷興寧龍田;五子德亮,移居五華合溪,故今散居興寧各地之何氏,皆念四郎之苗裔也。其蕃衍各省縣者,支分派別,不勝記述。

10、金門、漳州何氏一脈相承

福建南溪官潯歷史上曾被譽為“小臺灣”,對臺來往密切,又是漳州何氏祖地,為海內外何氏宗親尋根謁祖和神往的地方。

金門何氏與漳州何氏先祖是同宗骨肉兄弟。元朝年間因政局動蕩,兄弟7人從泉州逃到同安東澳(今廈門何厝)避難,后二、三弟逃回泉州。同一天,四、五、六、七弟乘船循南溪逃至漳浦官潯避難居住,被稱為“南溪何氏派系”,南溪派系后又遷徙漳州各地,官潯成為漳州何氏宗地,而長兄子孫則留居廈門何厝及遷金門浦邊居住。金門與福建人同祖、民同俗、語同音,金門親人拿出族譜,兩岸始祖及世系記載一致。他們說,“兩岸同根同源,金門與金浦血緣情深。”

11、山西省靈石縣兩渡鎮的何氏

山西省靈石縣兩渡鎮,因早年到這里需涉過兩條河而得名。

兩渡何氏自古以來就是當地的名門望族。早期何氏族人占全村人口的80%左右,后因居官赴任,經商外出,久落他鄉。而兩渡地處晉中南北交通要道,隨著外來戶的增多,兩渡何氏人家的數量遠不如前。

兩渡何氏十七世后人何長旺說,小時候聽大人講,兩渡何氏在乾隆年間比較輝煌發達,何氏做官的多,在外邊就有幾十個人,據說在朝廷里半數官員是兩渡何氏族人,當時有人就說兩渡是“何半朝”。

兩渡鎮何氏后人說他們是個將錯就錯的姓氏,在臺北新竹等地居住的何氏也這么說。他們原本不姓何而姓韓。秦始皇時,韓國被秦國所滅,于是子孫紛紛離開河南老家逃亡各地。逃到江淮流域的人,由于當時韓與何的發音接近,大家懷著亡國之痛就將錯就錯以何為姓。

據說兩渡何氏老人們還見過西太后。她來兩渡是由何乃瑩保駕。何乃瑩說在兩渡他敢保證西太后的安全,他讓西太后把轎簾拉起來,讓兩渡父老鄉親看一看。兩渡老人們說他們跪在道路兩旁看到了西太后。

又據說,當年慈禧落魄西行時,曾路過兩渡鎮,得知這里的何氏出了不少在朝里做官的人,出于對兩渡何氏的信任,還在兩渡的窯洞里住了一夜,吃了不少當地的土特產,傳說西太后對兩渡何氏大加贊賞,這段歷史成了何氏老少的榮耀。兩渡何氏歷代以書香世家著稱,曾有“無何不科”之說。

兩渡鎮副鎮長何義虎說,兩渡何氏從河南遷來就比較重視教育,歷史上出了不少進士,有父子進士、兄弟進士,出了不少文官。何氏家族有一家學校,地點非常好,兩渡鎮沒有地方、沒辦學條件,何氏就把自己的學校捐獻給了兩渡鎮。

兩渡鎮的何氏還保留著被村民們稱為八卦院的老房子。老何家的人說,這房子至少有100多年了,當年的房主早已不知去向,可能去了海外,也許去了臺灣。

12、臺灣河洛何氏大多為安撫公之后

臺灣的何氏,河洛、客家都有,有來自廣東興寧的一支,也有從福建的漳泉地區遷移過來的。

土城的何氏家族,一直保存著一部當年自“唐山”老家抄過來的族譜,該譜中有一篇完成于光緒三十年的《何氏源流紀略》,對于他們的來龍去脈,有十分翔實的說明,摘要如下:

何之先人本河南省光州固始縣人,自周武王、唐叔虞,裔孫唐儀鳳間(公元六七六至六七八年),何嗣韓從陳元光經略開閩,因家焉。

及昭宗時(公元八八九至九○三年),王緒舉光、壽二州附秦宗權,緒先鋒擒緒奉王潮,懼眾不附,求固始縣人先世有功于閩者,以慰民望。表授我先祖安撫使,分田劃地,安插閩人,當時賴之。后王審知據閩,引身去閩,人思其德,塑像以祀。

宋純佑間(疑為淳佑之誤,自公元一二四一至一二五一年),逖基公由螺陽卜居溫陵潯江。德佑(公元一二七六年)以后,宋失其柄,服役不勝,隱于清源洞麓下學道,足跡不入城市。公諱普成,字正獻,逖基之號,因同譜何清卿父子慕公清德,時來拜訪,大書深谷逖居四大字于壁,后世稱為逖基公云。

有子五:曰元鎮、元釗、元鉦、元鏞、元鉉,實為漳泉分派之祖。至元間(元初,公元三七七至三九四年),釗移惠安埔崎,鉦、鏞移漳郡岳日蓮花,而元鉦實為詔安鼻祖。元鎮公諱靖之,號我泉,又為和地鼻祖,仍居溫陵。添清公仕元,至大理寺評事,因世亂全家航海至同安順濟官而居之,后又移于漳浦之南溪。

迨乎大明龍興,區宇混一,邊塵尚猶未靖,洪武九年抽兵御寇,血屬又不能不瓜分矣。

舊譜云,漳之有何也,以濠潯鼠尾為宗,而潯之有何也,以晉江清源為祖。……

從這段文獻,可知何氏也是唐朝初葉開辟閩南地區的先驅之一。這一點,正好跟《漳州府志》所載完全吻合。

河洛籍的何姓臺灣人士,的確有很多都是奉唐初那位大名鼎鼎的安撫公為先祖的,以下這篇刊載于五十六年版《何氏族譜》的《白氏何氏宗譜》序文,即為明證:

余稽鼻祖乃安撫公也。……陳將軍率光州固始人定關,凡子弟皆其安插,閩人德之,今田家世祀三佛,中黃龍袞者州主王也;左黑面按劍者,陳將軍也;右噗 頭白面者,圣頭公也,問之則我祖安撫公也,時劃地安撫閩人如田主然,故祀之。

有長子諱成,字子繹,官授指揮昭信校尉,世襲漳州衛千戶,卜居溪之白石,我祖興焉。至宋末端宗,帝昺之變,邊郵匈亂,海岳戎寇并興,祖祠焚毀,又苦于夫役,俱各分散逃移,而在白石守祖者因之以衰,奈何漳泉分派者竟不識其祖,可慨也。………明正統十二年丁卯,莆田十九世孫潛謹志。

今天臺灣的這一代何氏子孫,要想找到自己在“唐山”的根源,還有如下專屬于何氏家族的世傳昭穆,作為依循:

天衢堂派:仁義禮智信,恭寬性敏惠,蘊良和儉讓,畫史聰明睿。金玉傳家寶,文章華國貴,祖德紹延慶,萬世天衢會。

詔安派:振(十八世)清通世澤,為善術家聲,繼體云礽達,承祧基業宏。

廬江郡三高堂(祖籍安徽省懷寧縣):萬自貴爵顯,伯弼仲大應,家政守啟文,偉恩光國令。希世承宏廣,方命潤澤長,殷良逢道泰,駿業濟時康。

浙江象山儒雅堂:伯孟承宏開,明本源積善,培修其可言,卓立在人群。

祖籍湖南瀏陽縣南鄉金剛頭掛榜山:世德承祖,家傳繼宗,光明正大,賢達宜崇。

祖籍湖北省房縣:世宗良善,建元立及,大廷勢如,志誠鴻光。

祖籍福建省鄒武縣:士師維正大,圣治濟康寧。

作者:何力   發表時間:2008-11-30 09:54:54

[回復] 回復何氏源流初探

臺北市何冠群先生提供:良伯惟俊臣,定國安君民,克成名世學,萬奕大土興,以高三應選。

臺北市何在英先生提供:乃(十九世)淵煥啟庭生有,美在宗長發其祥。

東竹何氏宗譜:立魁濟承啟紹。

13、何氏入閩祖先考源

相傳何氏入閩最早為漢武帝時安徽廬江何氏兄弟九人,因知其父參與淮南王陰謀叛亂,故偕逃入閩,于仙游九鯉湖飛升,世人稱為九仙祖。泉州城郊馬甲雙髻山有專廟奉祀又稱大仙公。此何氏入閩傳說也,有待查證。

地方史志對何氏入閩最早記錄為晉懷帝永嘉六年。公元三一三年,五胡亂華,中州板蕩,衣冠望族,隨駕渡江入閩者八姓:何、黃、林、陳、鄭、丘、詹、胡,擇地而居曰八門,以居江側,遂名晉江,在莆田縣城東五里三山石榴洞建一祠曰八門祠,歷代八姓子孫春秋同祭,世世相守。故閩有何本自晉永嘉始。

何文雍在《何氏本始記》中記載的入閩始祖,是唐高宗時約公元六六九年由光州固始從陳政、陳元光父子入閩平亂的何嗣韓。據傳何為陳部后勤軍需官。其功不亞于協助陳政父子征戰的許天正,沈世紀等將領,叛亂平息后,駐鎮泉州一帶,食采螺陽,卒葬惠安青林山舍利院。后來家遭變亂,族譜失傳,子孫后裔世系不明。經過大約二百二十年左右至唐末昭宗年間約公元八八九年王潮因光壽二州起義軍初抵福建,恐當地百姓不從,就敦請固始人先世有功于閩者,即嗣韓公的裔孫何衍慶出來協助分田劃地,安插閩人,安定社會秩序。王審知據閩時,衍慶公乃引退而去,后來何氏先祖被封為安撫節度使,以報其功,以尉民望。閩人思其德,塑像而祀之,田家奉祀三佛中黃龍袞者周旨王也,左黑面按劍者陳將軍也,右幞頭白面者圣頭公也,即何姓安撫公因為衍慶公的子孫世系有較詳細的記載,故一般舊譜都將其作為何氏入閩的一世祖(初祖)。其子子繹公開基于龍溪縣轄白石鄉,今之龍海縣角美鎮楊厝村,后裔建有白石開基大宗祠,此祖祠經清道光榜眼閩縣人何冠英重修,至今仍然完好。

14、深圳筍崗、茂盛何氏

深圳現在的何氏主要有筍崗何氏和茂盛何氏。祖先在兩千多年前都居住在安徽省廬江府廬江縣。茂盛祠堂中堂的上聯為“祖德丕承遠昭廬江千百年俎豆”,說的正是深圳何氏源于廬江。

從《何氏族譜》——遷閩始祖太乙郎公一脈的總譜得知,筍崗何氏的祖先是蟏公,茂盛何氏的祖先是庶公,他們是胞兄弟,秦代曾經因避難逃亡到安徽廬江,又輾轉到深圳,大體遷徙路線為:秦代改姓避難安徽廬江——東漢遷廣東英德——唐代遷廣東番禺——宋代遷東莞——元代遷深圳筍崗。在遷居深圳前,他們已經納入了廣府民系,講粵語。

茂盛何氏的大致遷徙路線是:秦代改姓避難安徽廬江——輾轉到達廣東興寧——清代遷居深圳橫崗。茂盛何氏遷來橫崗之前已經納入了客家民系,講客家話。

筍崗村現有何氏人口上千人(包括海外僑胞)。

“筍崗老圍”位于羅湖區筍崗村,是廣府(指粵方言區)建筑的典型。始建于明初,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是深圳歷史最悠久、保存最完好的舊村落之一。筍崗何氏家族對深圳中部的早期開發,有著開基立業之功。

筍崗老圍是何氏家族為紀念何真所建。

何真,原籍東莞圓頭山(今東莞茶園一帶)人,史傳“少英偉,好書劍”,本是元朝的一個小官吏,元政權的腐敗把他推向了元朝統治階級的對立面。由于受到元朝官員的迫害,何真逃到了東莞縣(當時深圳地區歸屬東莞縣管轄)東部偏僻的泥崗村(今天的深圳羅湖區泥崗村)藏身。其后,因平定叛亂,保境安民有功,曾經做了元朝的大官,成了嶺南一代英豪。在朱元璋派兵收取廣東之前,何真逐漸控制了西起蒼梧東連潮惠二州的大部分地區。可貴的是,何真從來不貪戀仕途,也無意割據稱王,自動歸順了明朝,嶺南的老百姓得以免除兵燹之災。因為這一功勞,何真被封為“東莞伯”,獲賜了大量的良田與錢糧。何真多次被明太祖朱元璋稱贊為識時務俊杰之士。此后何真和其子何貴還擔任了傅友德、沐英、藍玉三位驍將的開路先鋒和后勤部長,武力征服過“蠻煙漠漠”的云南。

一本僅11頁的1981年的手抄本筍崗《何氏族譜》上有何真簡單生平的記載:“(何真)薨于洪武廿二年七月初六,享壽六十七歲。皇上親為文諭祭,在朝百官素服三日……”

何真死后的第五年,也就是公元1393年,開國元勛涼國公藍玉被朱元璋以“恃功橫暴”的罪名滿門抄斬。襲封“東莞伯”的長子何榮因為曾經是藍玉的部將,也以莫須有的罪名開斬。何真之弟何迪因不滿而于同年五月聚眾造反,持續了10個月才被鎮壓下去。何真的八個兒子除何崇祖逃生之外,其余七子皆死于黨禍,何氏家族老幼咸喪,東莞伯何真之何公祠也被夷為平地。

何崇祖一房從此山居島宿,潛形匿跡,直至朱元璋駕崩西宮,建文帝登基大赦,始敢回到筍崗收拾舊居。

2002年7月被列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的橫崗茂盛何氏的茂盛世居,建于清嘉慶年間,耗時13年,至今已有200多年歷史。200多年前茂盛世居落成時,茂盛家族只有七口人。當初有人問維松維柏兄弟:沒有那么多人,為何建那么大的圍屋?維松維柏回答說,很快就會多人的。兩百多年后的今天,茂盛何氏已從十六世繁衍到了二十四世。現今居住在茂盛村何姓人口近兩百人,旅居海外和港澳的何姓宗親有兩百多人。

現在,整座圍屋和圍屋后的風水林基本上保存完好。四個碉樓皆遭到日本侵略軍的焚燒,東南角碉樓被付之一炬后重建,其它三個碉樓沒有被燒毀,但是至今留有焚燒過的痕跡。

茂盛村的第一代開基始祖是何俊茂,生活在清乾隆年間,原居住興寧永和鄉爐鋪嶺。何俊茂支持兒子維松、維柏遠赴橫崗創業。何俊茂晚年也遷居橫崗為兒輩守業,并在橫崗逝世。1988年,茂盛村村長何秋田帶領何氏13人前往茂盛何氏的發源地廣東興寧縣爐鋪嶺探祖。

茂盛村的第二代開基始祖是何俊茂的兩個兒子何維松、何維柏。維松教書,維柏經商,是茂盛家業的開拓者。

維松、維柏兄弟從興寧原籍來到橫崗是在乾隆末年。客家俗語說:“要問什么苦,逼酒磨豆腐。”維松、維柏來到橫崗后,開始做的正是這兩樁苦差事。生產出來的燒酒,都是維柏自己翻山越嶺肩挑到數十里地外的鹽田沿海販賣。燒酒極為暢銷,生意越做越大,維柏兄弟在橫崗創辦了“茂盛”商號,經營糖油土雜百貨,兼營養豬釀酒賣豬肉等。維柏兄弟終成橫崗首富之一。為了子孫的家業,兄弟倆又廣購良田,并于清嘉慶年間用十三年建造了茂盛世居。

茂盛何氏曾發生過一起“和豐慘案”。據說,上個世紀三十年代,茂盛家族何國璋、何國光等人創辦了橫崗和豐股份公司,經營榨油和匯兌外幣業務,并在橫崗通往沙灣的公路中擁有股份。何國璋是董事長。和豐公司和當地盜匪有矛盾。何國璋的侄子在一次沖突中開槍擊斃了一個盜賊。盜匪伺機報復襲擊和豐公司,槍殺何國光等5人。何國璋在工人幫助下翻墻逃生。案子最后沒有被查明,遇害的5人被當時的國民黨政府追認為“五義士”,追悼會就在當時的橫崗小學舉行。

何氏族譜對茂盛何氏十九世祖何國光有記載:“國光公自兩廣優級師范畢業后,即長教牛湖青溪學校、塘壢瑞風學校校長,龍崗第八區第一學校校長,橫崗學校教員,新界崇德教兵,船學校校長,陽光區長,橫聯鄉自治會會長。不幸于一九三零年和豐慘案遇難,殊深抱怨。”

何嘉瑞是死里逃生的何國璋的兒子,他的兩個兄弟早逝,兄弟三人均無后代。70多歲的他獨守著父親何國璋留下來的三層歐式小樓安度寂寞晚年。

15、溯源深圳何氏

東漢時何氏就到了廣東,不過那時深圳地區何氏并不多。隨著羅湖筍崗“元勛舊址”的發現,筍崗何氏的歷史才被逐漸揭開。

何真是東莞縣茶山鄉(今東莞市茶山鎮)圓頭山村人,元末當上鹽場的一個小官吏。時局動蕩,以母親年老多病為由棄官回鄉,聚眾自保。他和東莞另一名叫王成的豪杰有矛盾,而王成勢力很大,賄賂廣州府帥以“用兵割據”為由逮捕何真。何真只好帶著全家人從老家逃到泥崗附近的小山附近。當時還沒有筍崗地名。

以此為據點,何真聯結泥崗、上梅林黃氏、皇崗村的莊氏、下沙村的黃氏等當時的宗族大姓,東山再起。他以泥崗附近為據點,逐漸控制了嶺南地區。廣東大部分地區因為何真的治理與維護,基本上沒有遭到兵火的洗劫,他被封為“東莞伯”。

何真在當年隱居之地建立了一座“筍崗老圍”,將母親與兩個兒子接來居住。何真之所以立村筍崗,是因為竹子的生命力很強,很快就能成林,“何真希望自己的子孫像竹筍一樣茁壯成長,越發越多”。從此,何氏族人就在深圳土地上生息。

明代中期,何真的四世孫何云霖將當年的老圍修建成城寨式的村莊,門匾上刻上“元勛舊址”。現在,何氏族人已經分散到各地,而這座目前市區內最古老的村寨建筑,掩映在周圍新建的民居中,顯得樸素而安靜。

深圳古何氏族人的主脈,追根溯源是唐末“廬江何氏”之后,為避戰亂輾轉遷徙而來。

“筍崗何氏”是直接遷入廣東再遷入深圳地區的。

有史學家說,深圳筍崗何氏家族的第三十八世祖何楷,是在唐朝末年黃巢起義的時候,從廬江郡避亂遷到廣東番禺縣清水濠的。

歷經南漢,到了北宋初年,四十二世祖何迥又帶著四個兒子遷到廣東南雄府定居。

宋末,何家五十二世祖何貴遷到了東莞縣南浦和茶山。

元末,東莞何真率眾保鄉衛土,他的次子何華及其母遷居到深圳筍崗定居。并很快發展成深圳地區的大家族。

而“坪山何氏”則是先遷入他省再輾轉來到深圳地區的。

他們是廬江何氏的另一個分支,為避黃巢戰亂,先遷到福建寧化石壁鄉。明朝初年,遷入廣東興寧縣,到清朝初年,才遷入深圳坪山界腳村。

16、浙江省武義何氏

武義何氏同宗共祖,分三個支裔。皆為廬江允公子系龍泉謹公的裔孫。謹公的子裔在江南分布甚廣,浙、閩、粵、贛四省最多。長子睿傳五世有裔孫執中、執文、執信等十余人。何執中在宋徽宗政和七年(1117)封清源郡王,并上封三代至曾祖維則,故自維則起,其裔孫由廬江郡改稱清源郡,但也有不改,仍稱為廬江郡的,如武義上街石城何氏。柳城畬族鎮的幾個村也有何姓廬江郡的,不知他們的世系源流情況,有待考證。

1、武義下街清源何氏(俗稱下何)

武義下何始遷肇基一世祖是宋授迪公郎(八迪公),諱仁又名果字德會,其祖父何執信是何執中的堂弟。八迪公來遷武義是“宋宣和年間(1119—1125)”。“方臘倡亂,公避地客游卜居武義”。據查證,方臘起事后于宋宣和3年(1121)春正月先陷金華,接陷衢州,二月陷處州(今麗水)。仁公避方臘之亂尋地卜居于武義下何,當在公元1121年春,這是武義三支何姓子裔最早來到武義定居下來的。

仁公子孫繁衍派居地點:仁公生五子,排行依次是小12、14、18、20、25。(缺名諱,小是輩分稱謂)。小以下的排行是千、百、慶。其中小18析居金華長坑。小20的兒子析居茭道何村。小25析居馬昂。真正居住在縣城的只有小12和小14,以后他們的子孫有不少陸續徙居到武義各地。到清末民初,除縣城外,武義有40個村,金華2個村(焦巖和芳田)、麗水一個村,宣平一個村(桃溪)有小12和小14的裔胄居住,具體村落是:

慶一公(諱佛惠)派下:蘆北、橫路、管湖、瑤村、茭道、何村、朱王、東陽門、茭塘、履坦、石谷閘、代石、黃絲灘、冷水坑、何管、何倉、佐溪。

慶三公(諱俊)派下:北鄉何村、陳村、大萊口、下埠口、新屋、謝坑、嶺下湯、洪橋頭、石閘口、麻園塘、后樹之下村、松樹塘等處。

慶四公(諱佛忠)派下:郭洞。其中沈店、橫店、山后、抱弄口、山房、客塘、何村、車蘇的何氏均從郭洞遷去。郭洞還有一支自明代就遷到江蘇江陰市去了。

2、武義上街石城廬江何氏(俗稱上何)

上街石城何氏始遷祖是謹公的第21世孫,名思進,排行進三,是何執中的同胞兄弟執文裔孫。“考公至武時間也在元世祖至元年間(1271—1294),公獨逾蒼,嶺過龍門而卜居武義”。從遷地是麗水花街。石城何氏宗譜多處載明進三公的先祖是謹公的九世孫文華,先從龍泉遷到麗水,進三公再從麗水花街遷到武義。上街原壺山幼兒園內的石城何氏宗祠大門口石柱上鐫刻有一副對聯“族聚武陽坊鄰文德,脈派花街瓞茂壺山”,證實石城何氏始遷祖從花街遷來不訛。

石城何氏派居里宅:石城何氏的裔孫也是到處遷徙居住的。除縣城外,南湖等23個村有石城何氏子孫。它們是南湖、泉溪、姆山前、金絲村、清溪、七孔塘、何宅、金雞山、馬府下、三板橋、石谷閘、浩山下、陳堰頭、楊村、彭宅、下渠口(有壽八公何氏宗祠)、八百、下陳、洪橋頭、南溪、石杵塘背、杳渠,永康排塘,宣平趙村。

3、柳城、內河洋等地清源何氏

柳城內河洋清源何氏是何執中長子志同的裔孫。執中的第10世孫元四公先從龍泉遷至麗水,至11世孫尚一公再從麗水遷到內河洋(年代不詳)。柳城何氏居住地較多,以內河洋、馬口、鄭回三處為主,其他地方尚有多個村有何氏裔孫居住,具體地名及支裔所屬不詳。

17、福建何氏的主要分支

福建何氏主要分支是東海何、廬江何、陳郡何,入閩始祖分別是何雄、何嗣韓、何旦、何玉玨、何安撫、何萬、何兌、何夢登、何昌世、何金蘭,入閩時間集中于漢、唐、宋三代。

何雄于東漢末年入閩,抵抗孫策而戰死,子孫皆留于福建。

邵武何氏先祖,于東晉末年從河南固始入閩,擇居邵武小溪。

何嗣韓一支,唐高宗儀鳳年間(676—679),從廬江(今安徽)隨陳元光戌閩,后定居漳州一帶。

何安撫一支何氏,于唐僖宗光啟二年,從河南光州固始隨王審知兄弟入閩,定居惠安一帶,宋朝期間分遷到泉州、晉江、漳州一帶,清朝末年又從惠安等地分遷于臺灣臺北等地。

廬江何,入閩始祖何萬南宋乾道元年(1165年),舉家從河南固始入閩,首居福清龍田。

何兌一支,南宋紹興年間從山東歷城縣入閩,寓居邵武,遷瑯岐千家池。

何夢登一支,于宋咸淳七年(1271年)從河地固始攜眷入閩,原始住地是福清江鏡前宅。

何昌世一支,于宋末入閩,居崇安,后遷福清江鏡南華。

何金蘭一支,明永樂二年(1404年)入閩,定居永泰蒼霞。

作者:何力   發表時間:2008-11-30 09:55:07

[回復] 回復何氏源流初探

作者:113.252.7.*   發表時間:2011-05-14 02:26:32

[回復] 回復何氏源流初探

何姓韓源,真實,系統、正確的描述祖宗根源,不錯,堅決支持

作者:韋振華   發表時間:2011-05-16 09:27:49

[回復] 回復何氏源流初探

尋文深公長子德龍公后裔

作者:何崇   發表時間:2013-08-23 12:07:25

 
發表回復:
標題:
 
內容:
粗體 斜體 下劃線 插入超鏈接 插入圖片
  您目前尚未登錄,立即 登錄 | 免費注冊
 
 
驗證碼: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