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9
972000次
2人
33個
3630個
5041人
246部
□閩北日報記者葉薌茗 建陽市書坊鄉貴溪村丁厝自然村是個著名的老區基點村。在戰爭年代,老一輩人為革命拋頭顱灑熱血,寫下可歌可泣的壯麗篇章;新時期,這里依舊民風醇樸,村民助人為樂,留下許多感人肺腑的事跡—— 2004年10月8日,南平華意沙發廠廠長刁桂花踏上回家之路,一路上她還在為家里的三畝多稻子晚收割的事情發愁,沒想到臨近家門時卻看到一番令人驚喜的情景:家門前的水泥地上曬滿了谷子。 “這是誰家的谷子?” “還不是你家的!” “我家現在哪有勞力割稻子?” “前天上午村里20多個人幫著割,不到11點就打完谷子挑回來了……” 鄰居的答話讓刁桂花感動得說不出話來,她噙著淚花,十幾天前發生的事情一幕幕展現在腦子里…… 9月19日傍晚,刁桂花的公公張文珍正在修廁所屋頂,幾天前大風刮走了茅廁的幾張瓦片,當他拎著幾張新瓦爬上屋頂時,沒想到小椽條斷了,張文珍被重重地摔在地上動彈不得。今年61歲的張文珍平日就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經這一折騰當即處于重度昏迷狀態。 路過的村民張乃華發現老張躺在地上,趕緊把張文珍的老伴叫了出來:“快給你兒子媳婦打電話,老張不行了,趕快準備擔架送醫院……” 張乃華一招呼,一下子擁來七八個村民,一邊張羅擔架,一邊問老張老伴:“有沒錢住院?”張文珍家里一時拿不出多少現金,七八個人又分頭湊錢,你一千我幾百,有一家把賣豬剛得到的2800元全拿來了,好不容易湊足9800元,緊趕慢趕上路了。不巧的是村里正在修公路,車子行不得,只好硬抬著來到八九公里外的鄉衛生院。經過一番緊急處理,衛生院醫生說,情況危急,得往建陽市立醫院送…… 急救電話一打,建陽市立醫院派出了救護車,但救護車只能擠上三個人,其他五個人租了一部車隨后也趕到了,幫著掛號、交錢、拿東西。 初步診斷結果,張文珍顱內血腫、腦梗塞,昏迷不醒。由于出血在關鍵部位,不能動手術取出血塊,只好靠掛瓶維持。醫生在張文珍的喉管切開一個口子,以保持呼應暢通。醫生說:多準備些錢吧,隔壁病人同樣病癥花了十幾萬元還不見好轉…… 當晚十時許,刁桂花從南平租了一部車趕到醫院。但那些熱心的村鄰們并沒有離開,他們知道病人護理正需要人,三個人一組安排值班。第二天,張文珍的兒子從深圳趕了回來,三個遠嫁莆田的女兒也相繼回來了。村里人陸續到醫院看望老張,第五天,他們幫助著把老張從醫院送回家里。 一位年輕的村民騎摩托到莒口鄉取回一種名貴的中藥給老張涂擦傷口。幾天后奇跡發生了。張文珍能睜開眼睛,聽到叫喚聲,頭也跟著輕輕轉動。“是不是再送進醫院,把喉嚨切口縫上,哪怕能給老張喂點湯也好,免得胃萎縮了……”幾個鄰居這樣建議,如何維持病人的生命以至讓他早日康復,全村人都在為他牽腸掛肚…… 張文珍并不是書坊本地人,他是1965年從莆田移居建陽的。家里無權無勢,經濟也不寬裕,村鄰對他的幫助只是出于傳統習慣,換成其他人病了村里人也一樣會鼎力相助。丁厝人心腸熱,樂于助人由來已久。
作者:125.39.173.* 回復:0 發表時間:2010-12-04 16:12:55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