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9
918527次
2人
33個
3630個
5041人
246部
北京新聞廣播>>資訊早八點 [百姓生活故事]前門情絲 www.rbc.cn2009-02-04 17:03:00 記者:整飭一新的前門大街整天格外熱鬧。 主持人:在上周五的節目當中,我們的記者報道了節日當中,游客到修復一心的前門大街拍照觀光的事,其中提到這老的有軌電車,我們就有點拿不準的,到底是該讀鐺鐺車呢,還是讀鐺鐺車(四聲),沒想到節目一結束就有不少熱心聽眾給我們打電話、發短信,幫我們解答疑問,75歲的刁瑞華老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 刁瑞華:我進早聽咨詢早八點,聽你們說對這個是鐺鐺車,想聽聽觀眾的意見,所以我就給你打電話,我跟你說,應該是鐺鐺(diangdiang)車,我給你學一學,就是那個時候那個聲音,它像是,它是有節奏這樣走,因為那個時候前門大街沒有別的什么汽車,行人來回就橫穿馬路,他從珠市口要開到前門,這一路它老就響這種聲音。 主持人:怎么響,您再給我們學一下。 刁瑞華:(學鐺鐺車的聲響),用腳踩那個聲音。 主持人:腳踩在哪呢? 刁瑞華:腳底下有一個圓的,鼓出一個鐵的疙瘩,他踩得深,高一點或低一點,聲音也有曲折,挺悠揚的。 主持人:后來還有熱心聽眾,白泰華先生發短信說,在徐世榮編著的《北京土語辭典》第527頁上把有軌電車叫鐺鐺車,這就更驗證了刁老先生他說的是準確的。能夠知道鐺鐺車這叫法的估計都是像刁老先生這樣的老北京人了。更有意思的是他告訴我們,當年還是小孩的時候,他每天都在前門大街這兒轉悠好幾趟,老能看到這鐺鐺車,那他在前門大街那兒干什么呢? 刁瑞華:我從小就在北京長大,因為在童年的時候我就在前門外頭這一帶,像西河沿、門框胡同、然后三條,給人倒臟土,現在來說就是垃圾吧。每天要通過這三條胡同拉出來這個臟土,一直拉到先農壇,那邊兩邊是一個大坑,拉到那兒,倒那兒去,每天要往返四五次,走這個前門大街,老聽見鐺鐺車的響聲。 主持人:那個時候您多大呀? 刁瑞華:十一歲。 主持人:才十一歲。 刁瑞華:對,因為在這之前我九歲時候就開始做童工。 主持人:那是哪年呢? 刁瑞華:那是1943年、1944年吧,一直到解放前。 主持人:那個時候那么點有要出來賺錢,一定是特辛苦的。 刁瑞華:是,那會兒因為家境貧寒,父母早沒有了,我常常跟我的孩子、孫子講講,我過去這一段的苦難生活。 主持人:是不是您解放之后生活也大變樣了,和那個時候解放前不一樣了? 刁瑞華:那可以說翻天覆地的變化,解放了1950年以后,各區都有這么一個,叫勞動失業救濟委員會,我登記以后由他來給我安排工作,那個時候二十歲了。北京起重機廠1953年3月21日,那就是這個廠子多學徒工,后來又升為技工,做工會委員,后來當車間工會主席。因為我在車間的時候經常寫宣傳稿,后來又把我調到廠工會,做廠工會秘書工作,后來被朝陽區委調到朝陽區委組織部工作,一直到1994年退休。 主持人:您退休的時候是什么職位? 刁瑞華:正處級。 主持人:您的這一生真是讓人覺得很感慨。這段談話真是涵蓋了刁老先生從苦到甜的大半生啊,而在這個過程當中呢,咱不能城也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末,由于城市發展的需要,鐺鐺車退出了歷史的舞臺。但是在刁老先生的記憶當中,解放后他和家人、朋友乘坐鐺鐺車,逛前門大街、逛大石欄的景象,好像永遠地印在他的腦海里,揮之不去。 刁瑞華:解放后自個兒也坐過這個車,它是三個門,前面開門,中間一個門,后邊一個門,一下車,不像現在什么先下后車,那會兒沒這個,一下車大伙涌出來,然后再擠上去,那車擠著呢,賣票的就在中間穿著,拿著一個板,板上有各種段落價錢,大伙買票。 主持人:當年的這個場景可能是如今多少老北京人在夢里經常會夢到的吧,就像一碗豆汁兒、一串冰糖葫蘆,那真是北京人最愛的味道。一晃這六十多年就過去了,2008年的8月,修復一新的前門大街,再次亮相京城,全聚德、瑞福祥、同仁堂這些老字號,又以老北京城的風貌展現在人們的面前,和現代的北京高樓大廈交相輝映,當然了,一塊回來的還有那久違的鐺鐺車。和很多人一樣,聽到這個消息刁老先生心頭一熱。 刁瑞華:也就是最近,一提老說前門,恢復老樣子嘛,我這才勾起我過去對鐺鐺車的一些懷念,我前一段看報紙新聞里也說,老說鐺鐺車,我說那時候人們口頭就叫鐺鐺(diang)車。 主持人:現在這鐺鐺車又回來了,在這前門大街上又開始行駛了。 刁瑞華:我也想去看看,想去看看,不過我現在行動越來越困難,因為我本身最心臟動過手術,我去見了趟,還是在我那輪椅車上看,現在電視上老看到。 主持人:在電視上看到這個恢復之后的鐺鐺車又行駛在修復一心的前門大街上,您心里邊什么感受? 刁瑞華:恢復咱們北京的老的文化也是,還恢復一些老字號,現在什么全聚德的烤鴨,我將來要去我想,是這樣,一個一個我看看,跟過去是不是有的,是不是還沒有恢復,過去有一個百貨店,這是比較有名的。 主持人:你想去看看,再對比對比。 刁瑞華:不一定有它了。 主持人:那到時候是不是也會帶著您的第三代,孫子孫女,給他們講講當年您的故事,在這條街上。 刁瑞華:我對我的兒子,跟我的孫女、兒媳我都帶他們到我拉那個土車那地都看過,尤其對我那孫女,我說我在,我那土車放在什么位置,她現在能記住,挺高興的。 主持人:心情挺高興的。 刁瑞華:對。 主持人:感覺到現在的這個設備特別幸福。 刁瑞華:對,還是咱們解放,尤其這改革三十年以來,帶來巨大的變化。那時候不稱鄧小平是咱們中國設計師,所以給咱們設計出這些方針政策,這些道路,到咱現在一直堅持才取得了這么大成績,可以說翻天覆地的變化。
作者:125.39.97.* 回復:1 發表時間:2010-12-06 07:26:48
75歲的刁瑞華時隔42年再見鐺鐺車 重溫往日情懷 www.rbc.cn 2009-02-10 15:01:00 來源:新廣播報 去年,前門大街重新有了有軌電車鐺鐺車。這讓75歲的刁瑞華老先生格外高興。刁瑞華說,前門大街上的有軌電車應當讀diangdiang車。他回憶說,當年鐺鐺車司機是踩腳下一個圓型的鐵疙瘩,踩得深淺不同,聲音也不同,形成曲折悠揚的意境。當時前門大街沒有別的汽車,行人來回橫穿馬路,從珠市口開到前門,一路就老響這種聲音。刁瑞華從小在北京長大。童年時代,他在西河沿、門框胡同等地給人倒臟土和垃圾,每天從三條胡同拉出來的臟土先弄到先農壇,倒到那里的一個大坑,每天往返四五次,經過前門大街的時候,總能見到鐺鐺車。這樣的生活一直持續到解放。解放后,刁瑞華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上世紀50年代初,北京各城區都成立了勞動失業救濟委員會。刁瑞華在那里登記后,被政府安排到北京起重機廠工作。上班的日子,刁瑞華記得真切:1953年3月21日。到了北京起重機廠從學徒做起,后來當上了技工,又到了廠工會,做廠工會秘書工作,后來被朝陽區委調到朝陽區委組織部工作,直到退休。在這個過程中,鐺鐺車也于1966年退出了歷史舞臺。但鐺鐺車帶來的記憶,卻無法從刁老先生的記憶中抹去:鐺鐺車,前中后三個門,一下車,大伙就涌出來,車里別提多擠了。賣票的在車上穿梭,拿一個板綁上各種價款的票,邊走邊賣票。去年前門大街修復一新,全聚德、瑞蚨祥、同仁堂等老字號又落戶前門大街,和北京現代化的高樓大廈交相輝映。聽說前門大街又有了鐺鐺車,刁瑞華就想去看看。由于心臟動過手術,行動不方便,坐著輪椅,刁瑞華去了前門大街,時隔42年再見鐺鐺車,重溫昔日熟悉的場景。刁瑞華邊看邊跟兒孫們說:“北京的變化實在是太大了,能生活在現時的北京,既幸福又幸運。”
作者:125.39.97.* 發表時間:2010-12-06 07:29:02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