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9
1023238次
7人
11個
160個
8129人
413部
廬江郡的歷史沿革及現所在位置 ? 廬江郡 漢置,郡治在今安徽廬江縣西一百二十里。 漢末徙治,在今安徽潛山縣。 三國魏置,在今安徽六安市北。晉置,治今安徽霍邱縣西五十五里。南朝宋置,后魏因之,治所在今安徽霍山縣東北三十里。隋置,唐廢,今安徽合肥市治。南齊置,隋廢,改舒縣曰廬江,即今安徽廬江縣治。漢廬江郡:治所在舒縣,即今安徽廬江西南。 根據《安徽省志.建罟沿革志》記載:西漢高祖十年(前196)年七月,九江郡屬漢,境內設舒縣(治今廬江縣城池埂),地名大城坂,今遺址城墻依稀可見,30米護城河尚存。元獰二年(前121年)七月,撤銷江南廬江郡,在江北以原衡山郡東部與九江郡南部地區并,組建新廬江郡(治舒縣)。此時廬江郡領12個縣,除境外黃山、黃梅縣外,在今安徽境內設10個縣,它們分別是:舒縣(治今廬江縣陳埠鄉城池村城池埂)、龍舒縣(治今舒城縣龍河口)、皖縣(治今潛山縣桐城鎮)、湖陵邑(治今太湖縣東)、松滋縣(治今宿松柳溪鄉,古名仙田)、潛縣(治今霍山縣南岳鄉上元街村)、襄安縣[治今無為襄安鎮(后王莽改為廬江亭)]、臨湖縣(治今無為百勝鄉臨湖圩山臨壁村)、樅陽縣(治今樅陽縣城南下樅陽鎮)、居巢縣(治今巢湖市區東北)。?王莽建立新朝,改舒縣為昆鄉。 東漢復名舒縣(仍治今廬江縣城池埂),屬揚州廬江郡(治舒縣),堂和二年(88年),和帝即位,復撤銷六安國,并入廬江郡(治舒),在今安徽境內10個縣、侯國。它們分別是:舒縣(治今廬江縣陳埠鄉城池村城池埂)、皖縣(治今潛山縣城梅城鎮)、居巢侯國(治今巢湖市區東北)、臨湖侯國(治今無為縣湖垅百勝鄉臨壁村)、龍舒侯國(治今舒城縣龍河口)、六安侯國(治今六安市區北西漢故址)、安風侯國(治今霍邱縣邵崗鄉許集村)、陽泉侯國(治今霍邱縣臨水鎮)、襄安縣(治今無為縣襄安鎮)、潛縣(治今霍山縣南岳鄉上元街村)。?東漢末年,漢獻帝建安四年(199年),廬江郡治遷皖城(今潛山縣梅城鎮),改六縣為六安縣。建安十九年(214年),吳撥皖城,廬江郡一分為二,吳廬江郡仍治舒(今廬江縣城池埂、大城坂),魏廬江郡陽泉(今霍邱臨水鎮)。
作者:222.240.103.* 回復:1 發表時間:2008-11-30 11:11:02
國,冶,云,祥,家,聲,源,遠。霍山人
作者:220.166.12.* 發表時間:2009-02-26 17:47:21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