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2779091次
4人
13個
970個
56620人
2551部
在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張姓和別的許多姓氏一樣,在子孫不斷繁衍的過程中,先民不斷遷徙,開辟和建設新的家園。既有別的姓氏和民族的人們改變原來的姓氏,成為張姓的一員,也有本來姓張的人改為別的姓氏。 一、發跡冀州,聚集晉國 古書《禹貢》所列九州中的冀州,相當于今天的山西、河北以及河南的黃河以北地區,它就是張姓的發跡之地。 張氏的得姓始祖揮是少昊青陽氏的第五個兒子,已如上述。據說揮的居住地在尹城國的青陽。青陽應為清陽,就是清河以北,古代人稱水北為陽。清陽后來改稱清河郡。西漢時的清河郡治所在清陽縣(今河 ①摘自《百家姓尋根探秘·張姓》一書,著者程有為,是河南省社科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 北清河縣東南)。轄區相當于今河北清河全縣以及棗強、南宮各一部分,山東臨清、夏津、武城以及高唐、平原各一部分。這個地區當時屬于冀州東部,是傳說中張姓的最早居住地。清河水養育了張姓的世代子孫。一直到漢唐時期,這方土地上的張姓子孫仍然生生不息,根深葉茂,成為當時的巨族大姓。 到了西周宣王時期,有個張仲,是朝廷重臣,曾輔佐宣王,使西周王朝在厲王失國后得以中興。他又以孝友著稱于世。《詩經·小雅·六月》中寫道:“侯誰在矣,張仲孝友。”張仲是最早見于史書的張姓先民,但他的籍貫已不詳。 春秋時期,晉國(今山西省)是張姓先民居住的中心區域。除張侯之外,張姓還有多人為晉國大夫,見載于史冊。如張老,晉悼公時擔任侯奄的官職,后來又提升為中軍司馬;張君臣晉平公時任中軍司馬;張骼,晉平公時曾同輔躒一起領兵擊敗楚軍;張趯,晉大夫,才干非凡,和張骼等受到楚國人稱贊;張柳朔,晉國范氏家臣,擔任柏人宰,守節而死。而在其它國家,除了宋國有個張勻,是華 的家臣,曾殺死華多僚外,沒有張姓人物見于記載。 張姓在傳說時代起源于清陽,春秋時期發跡于晉國。三家分晉以后,張姓又邁出了挺進中原的步伐,擴展到黃河中下游地區。 2、挺進中原,建功立業 公元前403年,晉國韓、趙、魏三家完成了瓜分晉國土地和人民的事業,被周威烈王正式冊命為諸侯,成為新興的韓、趙、魏三國,晉國很快在歷史上銷聲匿跡了。韓國始都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南),后來南遷到宜陽(今河南宜陽縣韓城),又向東遷到陽翟(今河南禹州),最后滅亡鄭國,遷都于鄭(今河南新鄭)。趙國始都晉陽(今山西太原西南),后來東遷到中牟(今河南鶴壁市西),最后北遷到邯鄲(今屬河北)。魏國初都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后來東遷到大梁(今河南開封市)。原來居住在晉國(今山西省)的張姓貴族,除部分留居原地外,大多隨著韓、趙、魏三國的建立和都城的遷移,也都率領族人向北、向南、向東遷徙,到黃河南北居住、生活。 趙國有個張孟談,在智、韓、魏三家聯合攻趙氏,包圍晉陽時,暗自和韓、魏兩家和好,共同滅智氏,使趙轉危為安。他曾任趙相。待趙遷都邯鄲,張孟談家族也遷到那里。后來趙國又有張勤,貴盛一時,還有個張相國,不知名字。張姓得姓地清陽,就在趙國境內。因此趙國張姓人較多。 魏國被強秦逼迫,將都城東遷到大梁。魏國有張儀,是著名的縱橫家,曾任秦、魏國相,提倡“連橫”,破蘇秦的“合縱”。還有張倚,在秦趙聯合伐魏時,出使趙國,以獻鄴城為名,使趙背秦,保證了國家安全。又有張旄,勸魏王不要和秦國聯合攻韓,以免“唇亡齒寒”。 韓國滅鄭,遷都新鄭。韓國有個張翠,在楚軍進攻韓國雍氏時,韓王派許多使者向秦國求救,秦國卻按兵不動。最后張翠出使秦國,與秦王一席話,使秦國出兵救韓。韓國還有張去疾和張遣,均為當時名士。又有張開地,輔相韓昭侯、宣惠王、襄哀王三世,他的兒子張平,又歷任釐王、悼惠王的宰相。韓國的張姓,人數也較多。 此外,在東方的齊國有一位謀士張丑,能言善辯,足智多謀,在楚國與趙國聯合攻齊時,他奉命出使趙、楚,和兩國在魏地講和。又有張丐,說服魯國在齊楚戰爭中保持中立。在西方的秦國,有個張若,在秦國滅蜀以后,擔任第一任蜀郡守。他遷關中民眾萬戶到四川地區,開墾土地,發展生產,為增強秦國國力作出了很大貢獻。總之,在戰國時期,張姓先民已從他們的發跡之地,黃河以北的冀州南下,挺進到黃河以南地區,西起關中,東至海濱,都有了他們的足跡。
作者:張婷 回復:1 發表時間:2008-12-01 22:24:02
作者:張學強 發表時間:2012-05-01 21:14:32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