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2779091次
4人
13個
970個
56620人
2551部
張姓究自何時何人開始,有三種說法。 (一)湯王之子說 湯王時有李氏夫人,年方十八,原系冀州婺城縣明德鄉歸仁里人。某日在汾王殿前,見孤星落地,徘徊十余步,變成金色,由于懷孕,十月期滿,產下一男,左手執弓,右手執長槍,合成張字,因是奏于天子建德,賜以姓張。 湯王,大概是指商朝成湯(又名武湯),距黃帝時代已八九百年,此次我族河婆系認為,“湯王之子說”缺乏真實性且接近玄奇,古時為突出某人的尊貴不凡,往往便將“神”、“龍”、“夢”之類怪述異說附于其身。歷史上,此類傳說,不勝枚舉。“左手執弓,右手執長槍”合成張字,想是后人強牽附會之詞。是以湯王之子始姓之說,不足為信。 (二) 解張說 解張姓解名張字張侯,晉國大夫。左傳記載“周定王五十七年(公元前五八九年)晉助魯衛與齊國大戰于鞍,因解張力戰乃破齊,為魯奪回汶陽之田”;宋鄭樵于《通志氏族略》中認為“張侯之字以命氏”,所以“解張”才是張氏開姓始祖。明朝宋濂在《張氏圖譜序》中同意此說。且說:“譜家謂少昊第五子揮為弓正,故姓為張?則非也”。 查解張在黃帝之后約二千年,古時以祖先之名或字為姓,屢見不鮮,但解張已姓解,不論其戰功如何,為舍其本姓而取其字查無實據,不足為信。況黃帝時已出現過“張若”其人,在張氏譜中亦有七十世侯公為晉國大夫,合諸侯戰于鞍,以必死致勝,官拜忠良大夫之記載,“宋鄭樵濂解張之說”,未敢易同。 (三) 揮公說 姓纂:“黃帝第五子少昊青陽生揮,為弓正,觀孤星,始制弓矢,因姓張氏。”唐書世系表:“揮為弓正,賜姓張。”張王李趙黃帝賜姓。任肪述導記:“蚩尤軍頭有角,與軒轅斗以角觸人,人不能向。” 相傳:揮公偶觀天上流星,乃發明弓矢彈丸,獻于帝前奏曰:“遠以彈以矢遠射,近以弓代器可揮擊。”帝以此擊敵,迫使蚩尤入海而亡,帝乃以弓長為姓賜之。 黃帝軒轅所生少昊青陽之第五子揮,官拜弓正(掌握甲胄兵器),黃帝征蚩尤時,因蚩尤軍配有新式武器“頭角”,犀利尖銳,人不能近,所以帝憂之一夜。后來揮公觀看流星,突生靈感,發明弓矢彈丸。帝即以此遠射兵器——弓矢,破了蚩尤的近戰利 器——頭角,迫使蚩尤敗亡。黃帝為酬嘉其創造發明,賜之姓張。 綜上所述,我修譜編輯部反復比較研究,決定采信揮公始姓之說。理由如下:其一,揮公發明弓矢而擊敗頑敵蚩尤的故事,言之頗合情理,因自古以來,干戈頻繁,兵器的創新,可以決定戰爭的勝負。因此當時黃帝正處在于“頭角”出現而感束手無策時,揮公卻適時發明了奇襲性的遠戰兵器,得以制敵滅敵,揮公的弓矢之發明實為打敗敵人起決定性的作用。故黃帝賜姓之說.合情合理。 其二,明顧炎武祥考古籍后指出:氏族之書,秦漢以上者,大抵不可盡信。古代的事,世遠年湮,尤自黃帝以遠,己歷四五千年,稽考查證,談何容易?所以在沒有更確實史料證明之前,此次修譜,仍采信普遍流傳、且為多數宗譜所接受的“揮公始姓說”刊載入譜。 選自《香港張氏宗親總會·特刊》
作者:張婷 回復:1 發表時間:2008-12-01 22:25:54
而我族譜上記載的并非黃帝第五子,而是少昊青陽第五子,揮善公也。是黃帝娶西陵嫘祖(發明養蠶)居江水時生玄器(即少昊青陽),居若水時生當意(即高陽)。 我房族譜始建于北宋慶歷公元1041年,由當年的大文豪歐陽修執筆編撰,后南宋紹興20年即公元1150年第二次修撰,后在明朝修過三次,清朝修過修過四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于1996年又重修!
作者:張西保 發表時間:2013-01-28 16:15:34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