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
1626284次
5人
5個
564個
30117人
1350部
義門陳氏天下奇 忠孝節義眾口碑千年文化譽淵府 百代英才福后裔 義門陳起源資料來源:德安之窗——義門陳專題? 義門陳氏始祖乃陳旺,字天相,于唐玄宗開元十九年(公元731年)4月遵祖父陳伯宣命,由廬山龍潭窩遷至九江郡蒲塘場太平鄉常樂里永清村(即今江西省九江市德安縣車橋鎮義門村),開創基業。陳旺娶妻孫氏生子二,長子陳機,次子陳棋。陳旺壽終八十一歲,葬于義門東臬嶺龍池山(今旺公山)。陳旺自開基以來,以忠孝節義為本,勤儉耕讀傳家,建書堂(東佳書院前身),立家法,敬友鄰,睦家人,使義門陳氏家族人才輩出,義風蔚然而日益昌盛,為義門陳氏后來聚居數千口,合炊幾百年奠定了文明的良基。義門盛況 1、累受旌表。義門陳氏自建莊至分析,跨兩朝,歷時三百三十二年,先后累受唐宋兩朝數位帝王的親筆敕賜旌表和諸多將相名流詩賦贊譽。(1)唐朝旌表? 唐僖宗李儇于中和四年(公元885年)御筆親題“義門世家”,并賜一聯“九重天上書聲舊,千古人間義字香”以示贊譽。從此,陳氏即把原常樂里永清村改為“義門”。 ? 唐昭宗李曄于大明元年(公元890年)御筆親題“旌表義門陳氏”,由此即定名為“義門陳”。今外地仍稱車橋鎮義門村為義門陳。 ? 南唐王李升于升元元年(公元937年)賜匾一塊,上書“義門”二字,標揭門閭。至此,“義門陳氏”自陳旺于唐玄宗開元十九年(公元731年)開基建莊至南唐李升升元元年(公元937年),在唐共歷時206年,先后受到三位帝王的旌表,后人有義門陳氏始于唐之說。(2)宋朝旌表? 宋太宗趙匡義于淳化三年(公元992年)7月15日御筆旌賜“忠者世家”,又于至道二年(公元996年)旌賜“真良家”和“義居人”,同年下昭將“義門家法”收藏于國史館,并遣內侍裴愈賜御書三十三卷在義門敕建御書樓,將“真良家”三字懸掛門首。宋太宗又于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為義門親題:水閣山齋架碧虛,亭亭華表耀門閭。 祖宗遺下林泉汁,子孫相承孝義廬。原上鹡鴿常救難,庭前棠棣每添輝。疑川郡派傳千古,芳振江南紹有虞。? 和“問道江南誰第一,咸稱惟有義門陳”的詩句以示贊頌。 ? 宋真宗趙恒賜聯“聚居三千口人間第一,合炊四百年天下無雙”,并于天禧四年(公元1011年)敕于旌表門外,筑高臺丈許,親題“旌表義門陳氏”六個大字。 宋仁宗趙禎嘉(示右)五年(公元1060年)追封義門陳氏五世祖陳旺、陳機、陳感、陳蘭、陳青分別為晉國公、齊國公、吳國公、燕國公、許國公之謚號,又于嘉祐七年(公元1062年)贈義門分莊一詩中寫道:“江洲久著義門莊,珠輝玉廊孰同行。蒂固根深誰與并,莊上分莊歲月長。謾夸詩禮追鄒魯,須信簪纓賽謝王。子孫各知道義范,永于瞬德有重光。” 時年義門陳氏建莊已歷時331年,3900余人聚居合炊。 ? 由以上兩朝帝王的詩聯旌表中,可以斷定“義門陳氏”是古代文明之典范,作為一個家族累受兩朝歷代帝五的旌表,可稱中國古今之最。據史料記載,“義門陳氏”在宋仁宗時期處鼎盛時期,當時在義門陳氏忠義孝悌的感召下,江南人家平糾紛,凈爭訟,知禮儀,忠國家,呈現一派耕讀升平的景象。因此,后人有“義門陳”盛于宋之說。 2、興盛規模 (1)宋仁宗嘉祐八年(公元1063年)義門陳氏建莊合炊累計歷時332年,聚居18代,人口3978人。 (2)至公元1063年,義門陳氏一家歷代為官人數約30人,歷受封贈42人,歷代累計中舉120余人,其中官至宰相2人。 (3)至公元1063年,義門陳的建筑有:義門正宅、御書樓、東佳書院、東臬祠(旺公祠)、太公堂、祖訓堂、德星堂、大學院、接官廳、刑仗廳、太圣院、得勝樓、九里殿、永清祠、都察院、百犬牢、秋千院、望仙亭、嬉戲亭、真君祠、五祖碑、藏書樓、百柱堂、蘭官、廨院、道院、義門、義酒坊、酒店、饋堂、公堂、鼓樓、洗米池、酒泉井、茶房、新遷祠、先祠、義碑,筮法亭及田莊、園林等三百多處。 (4)宋真宗聽說義門陳氏“堂前架上衣無主,三歲孩兒不識母,一十五代未分居(仁宗時期義門分莊時為18代),農夫不怨耕田苦。”驚嘆不已,連命義門族人進朝加爵,并額外恩準義門陳氏鑄造家幣以示榮寵(海外至今仍有人收藏鑄有“義門世家”字樣、外圓內方約一寸直徑的銅幣)這在中國歷史上是罕見的。由此可見,“義門陳”當時“樓閣連云延四方,旌旗映日紫氣長,農夫耕種猶作賦,學子吟哦翰墨香”的繁榮景象。義門衰弱1、兩次分莊 (1)宋仁宗嘉(示右)七年(公元1062年),有重臣包拯、文彥博等上書,論德安義門陳氏人口過于集中,朝野太盛,似有王氣,以人多地少、供給不足為由建議分析“義門陳氏”,宋仁宗出于維護統治階級自身利益,于公元1063年賜“義門陳氏”以“知守宗希,公汝才思,彥成延繼。”遣地方官員謝景初、呂海、范彬等人于同年7月初三到“義門陳”,將12個派行分析為291莊,其中遷往江南110莊,楚地91莊,兩直、川浙廣閩90莊。分布全國七十二個郡(今年18個省)耕種生息,奉江洲德安義門為世家。 (2)元未明初,陳友諒兵敗于朱元璋之后,朱元璋對德安義門進行第二次分析。 2、兩次兵災 (1)南宋時期金兵犯境,金兵元帥金兀術派兵對抗金名將陳郜故里即德安義門進行殘酷的燒殺搶掠,將義門陳唐宋時期的建筑夷為平地。義門陳受劫后,分析出去的陳氏后裔云集故里,捐資重建家園,至元未時期“義門陳”莊又重展雄資。 (2)元未,陳友諒與朱元璋大戰鄱陽湖兵敗后,朱元璋為報復,派兵進駐陳友諒故里“義門陳”,進行了洗劫,并將“義門世家”陳姓定為“胥民”,致使分析出去的陳氏后裔紛紛逃亡海外,也正因此,陳姓而遍布天下。江州德安義門陳氏慶典活動即將舉行 ? 江州德安義門陳氏慶典活動,將于今年國慶節在德安車橋鎮義門陳村舉行。德安縣政府已于六月底派出代表前來廣東聯絡。德安縣文化局副局長陳述之一行四人,到過興寧、惠州、廣州、番禺(大嶺村)、東莞、寶安、順德和佛山,會見各地義門宗親;今日還將去中山等地。到時將發來請帖。 ? 陳述之副局長歷史系畢業,對義門歷史和各支派十分了解,掌握大量義門族譜。據說,慶典時,還將給代表們發80萬字有關資料。 ? 據介紹,元末明初時,義門陳村有1200多人;兩次被明太祖朱元璋抄斬800多人,房屋被焚毀;而今義門陳村已沒有陳姓。整個德安縣有陳氏五千人,佔全縣人口四十分之一。 ? 據說,“明成祖朱隸奪取了帝位,才給義門陳氏平反”。朱元璋逼迫士族南遷(陳林黃等南方八姓都與朱元璋作對,尤其是讀書人),將之趕入湖海;物極必反,才有福建陳林半天下,陳氏成為廣東第一大姓。 ? 有網友認為義門陳氏散布在全國各地是“不可能的”;本人以為:江州德安義門是陳家皇族大聚居,認叔明為祖;各支派實際先祖,必定不是叔明一人。義門群居,肯定是事實。天下陳氏出義門? “天下陳氏出義門”并非訛傳,據有關史料考證至少有三個方面可說明這一點。 ? 其一是宋代(公元1063年)義門陳氏分析為291莊,遍布全國18個省,分析出去的陳氏門首均掛有“義門世家”的匾額。 ? 其二是金兵入侵,對“義門陳”進行燒殺搶掠時,分析在九江境內的部分陳氏后裔被迫逃往異地他鄉繁衍延宗。 ? 其三是朱元璋登基后,對“義門陳”進行兵洗,并將分析出去的陳姓定為“疍民”,迫使義門陳氏后裔逃亡海外。由于這些原因,導致了德安義門陳氏后裔遍布海內外各地,故有“天下陳氏出義門”的傳說。義門典故? “義門陳”的文明典故譽滿四海,現從史書、地方志、陳氏宗譜中略摘幾例以饗讀者。 1、東佳書院育英才 ? 義門陳“東佳書院”是七世祖陳崇創辦于唐代(公元890年),當時屬義門家學,稱“東佳書堂”,因聲望日漸遠播,各地求學者慕名接踵而來,隨之擴大規模,改稱“東佳書院”,比“白鹿洞書院”還早五十年。當時書院有房數十間,藏書數千卷,帖號“天下第一”,成為宋初江南著名書院,博得宋太宗賜御書三十三卷和親題“真良家”的封號。 ? 書院建址在東佳山(今德安縣愛民鄉巖泉桂村距義門陳宅約30華里),東佳書院因此而得名。東佳書院的東佳山巔有白石巖景點(據傳是八仙中的何仙姑梳妝之處),石色潔白如玉,光可照人,更有紫石壁屏,其石紅黃二色交相輝映,高數十丈;泉出屏下,飛白瀉碧譽為奇觀;山腰上下有兩洞,一曰白石洞,洞高丈余,內有石港通泉源,其上有百鳥洞,內亦有曲港直通幽徑;屏巖之下有泉,名東佳泉,泉有二竅,一曰智竅,一曰慧竅,有時泉水奔流聲聞數里,有時涓涓滴滴聲如仙樂,有“東佳屏壁東佳泉,東佳書院育英賢”之說。東佳書院不僅是當時名流敬仰、相互贊譽的文章圣院,也是文人墨客對景潑墨,抒意呤哦之佳境。 2、義豐山“兆”義門陳 ? 清同治德安縣志載,縣城西里許有一山,義門陳氏唐時起即有良田在山下,北宋初期,民間莊稼連年被蝗蟲所食,顆粒無收,唯陳氏田莊病蟲不侵,屢歲五谷豐登,實為奇事,皆謂此山神靈所佑。此事傳至朝庭,皇上十分驚奇,曰:“病蟲不侵陳禾,乃陳氏忠義所感。”即下昭,將德安縣城西一山賜予“義門陳氏”,定名為“義豐山”(現名義峰山,為德安八景之一)。明朝德安縣令周振詩在《義峰聳翠》一詩中寫道:豐山屹立縣衙西,形勢嵯峨八翠微。雨過白云去郁郁,春回綠暗草萋萋。義門歲歲秋常稔,花邑重重錦不翳。多少游人乘光至,往來終日任攀躋。3、百犬同槽“護”義門 ? 義門陳的百犬槽聞名遐邇,是義門陳的一個象征,在江西省、府、縣志及全國陳氏宗譜中均有記載,至今有很多陳氏后裔仍稱義門故里為“百犬槽”。據傳義門陳氏養犬百只,同食一槽,共眠一室,其中一只腳拐,常眠于正宅屋頂,似一朵祥云覆蓋著義門;白天每食若一犬不到,則余犬不食。皇上聽說,十分驚奇,即派人做米饃一百個送往義門驗試。來人將一百個米饃放在地上命家人喚犬來食,因非正食之時,只到九十九只犬,只見其中一犬含起一個米饃向來人點一下頭后,直往正宅屋頂,余犬站于原地不聲不動,送饃一犬回轉,再向來人點頭后,輕吠一聲,則余犬上前將饃分而食之。來人驚嘆不已,并于“百犬牢”門上寫一聯“一犬不至百犬不食牢中異類皆效義,一吠突起百犬吠齊怒寨內同聲共護門”。《中國姓氏通書》將義門陳“百犬同槽”稱為世界奇觀,因而有“義門陳氏天下奇,百犬同槽奇中奇”之說。 4、義門陳氏不分“梨” ? 公元1026年,宋仁宗宣義門陳的第七任家長陳兢入朝,賜梨一個,鴿一只,陳兢謝恩后當即一人把梨子吃了,仁宗問陳兢“為何獨吞?”兢曰:“義門陳氏不分梨(離)。”仁宗點頭贊賞。兢將鴿子一只帶回家中和酒,合家三千余人共嘗,使者問兢“為何一鴿合家共嘗?”兢答曰:“陳氏一門感知天恩加厚矣,世代好鴿(合)以謝天恩。”使者復奏,仁宗贊曰:“誠哉,義門也。”皇帝御封義門原文與義門陳家長謝表天圣四年歲次丙寅孟春月吉旦敕賜 江洲陳氏誥命皇帝詔曰:爾陳氏義居年將幾于五百,合族同炊,族聚何有于四千,實秉祖父之訓式,用公侯之爵無靳,錫之大禮,配以文廟,拜以先師,庶使率土之民,咸化同堂之義。應封贈唐著作郎陳闊。生而為英,歿而為神,有功于世,有德于民。傳家有法,守道有貞。貽謀燕翼,保厥子孫。追贈爾遺像于廬山圣治峰太平觀中立龕一座,永遠享祀,義宜立祠于九江郡崇祀,敕封為九天真君,題名曰"真君祠"。德安太平鄉義居特立祠堂一所,以五龕中一龕祀陳氏七十二代木主,其中四十三世太邱公另設專祭,左右祀著作郎父子。陳檀蔭盟襲封贈爾為楚國公,張氏贈太君。著作郎孫旺襲萌,封贈爾晉國公,孫氏為太君。又敕青曾祖機,爾為燕國公,王氏為太君。青祖考感,爾為許國公,鄭氏為太君。青父蘭,爾為吳國公,李氏為太君。封陳氏第七十八世顯祖青系著作郎六代兒孫,唐舉進士,直云閣大學士,官朝散大夫,加爾為齊國公。以上五代公爵,設木主禋祀堂,春秋守士官致祭于祠,以用公爵禮樂。義門陳氏準此。奉天承運 誥命之寶大宋仁宗天圣四年八月十九日晨刻 旨下(陳氏總世系111世孫陳懷卿敬錄于老大成譜)特授陳將仕郎守江洲助教敕 宋仁宗睦祖敦倫一室,聚雍和之景,揚休播美,大廷隆寵渥之恩,惟爾江洲義門陳氏蒙太邱長之余澤,襲著作之遺訓,孝義宏敷物類,尚昭其感,格仁恩深,浹里黨悉,化有競爭,及爾陳旭作出后昆,丕承先緒,早彰昭履,聞望久于儒林,克懋清規,風聲益昭于里巷,宜膺儒澤,用保耆年。可特授仕郎守江洲助教,特頒綸(糸孛)之榮,式光庠序之列。時大中祥符四年六月 日
作者:222.240.101.* 回復:2 發表時間:2008-12-02 22:31:02
贈義門陳氏始祖五世公爵敕 宋仁宗盛德開保世之祥,衍慶恒由于祖澤。圣朝隆報功之典,追美心及乎先人,惟汝江洲義門陳氏相傳孝悌,世紹簪纓,累葉同居,歷年已有幾乎五百,三朝共炊,聚族實逾于三千,祖宗之增減既深,公侯之嘗錫寧靳。特贈爾始祖唐德安令陳旺晉國公;二世,唐中書令陳機燕國公;三世,唐迪公郎陳感許國公;四世,唐處士陳蘭吳國公;五世,唐萬年尉陳青齊國公。嗚呼!褒崇各于先朝,顯揚宜彰于昭代,錫之祠祀,祭于孟冬,庶幾率士之民,咸化同堂之義。時天圣元年四月 日義門陳歷任家長名錄1. 旺 2.伉 3.崇4.袞5.昉6.鴻7.兢8.肱9.襲10.旭11.蘊12.泰義門分莊記? 我祖伯宣公以來一十余代,萃族三千七百余口,屢被皇恩,恪守祖訓,永世未曾分析。今因大臣文彥博、包拯、范師道、呂誨等上疏論陳泰家朝野太盛,宜為保全之計。是歲七月二日,敕江南西路轉運使官謝景初,郡牧官呂誨,戶曹使者劉獻,本邑官穆恂,湖口鎮官范彬,會計使官王大遠,奉旨臨門,監護分析。至明年三月議定,將知、守、繼等字號分派,大小共計二百九十一莊。依派拈閹,分遷于各路州、郡、鎮。外奉旨置買田地四十有三,不在閹內。嗚呼!由伯宣以至今日,二百八十余秋,歷朝旌表,屢次敕差役而沐恩波。更承祖教,將百世一日,誰萌分析之心?今奉敕令,江洲眾官臨門監析,事不容己。所分田宅,計:江南一百一十處,楚地接壤九十一處。外奉市買四十三莊,列在分外。今奉分之后,祖宗之莊雖析,子孫之心莫二。仍效前人之規,確稟義方之訓,往來無間,音訊莫疏,長幼必識,尊輩必辦。自一莊以至眾莊,惟以義門相繼,不以各處一方,而墜數百年之義風,則今日一義門,后日千百義門自此始矣!大宋嘉祐七年歲次壬寅八月(公元1062年)家長陳泰具述開發義門陳旅游資源? “義門陳”在當時以“忠孝節義”而譽滿天下,使得江南各地在它的影響下,社會穩定、文化繁榮、官吏清正;早在南宋時期,“義門陳”就成為名流贊賞、雅士云集、百姓慕名的游覽勝地,當朝名士龔碧梧就有“唐朝無舊景,尚有義門陳”的詩贊。? 義門陳現存舊址遺跡有:旺公夫妻合墓及陳晞墓、一堵明代殘墻、一棵千年古槐、十余棵千年古柏、一口千年古井、義門唐宋年間配制義門米酒的系列配方、義門陳唐宋時期的的建筑圖及散落民間的御書真跡。? 開發“義門陳”的旅游資源,恢復宋代義門陳原貌景點。主要有旺公祠、義門堂、東佳書院、百犬牢、義門酒坊、太公堂、五祖碑、義碑、義門等。? “義門陳”三百多年的文明歷史和傳奇佳話積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蘊,是中華民族宗族文化的一個閃光點。弘揚“義門陳”的傳統美德,對于“兩個文明”建設的今天 仍有著積極的現實意義。開發“義門陳”,挖掘其人文資源、物產資源和旅游資源,賦予其新時代的朝氣,重振昔日雄風!這一千秋壯舉必將連起海內外陳氏后裔的拳拳赤子之心,必將激發他們攜手振興“義門陳”的殷殷創業之情。“義門陳”影視投資招商來源:德安之窗? “天下陳姓出義門”說的就是江西德安縣的義門,它是中國陳姓的發祥地。圍繞義門,有眾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傳說,如果將它搬上影視,價值不可估量。一、陳姓是中國的一大姓,子孫遍天下,其歷史就是中國歷史的濃縮。拍成影視,不只是教育意義,經濟價值也可觀,影響決不在《大宅門》之下;二、尚無此方面的影視問世; 三、義門所處的德安縣境內,相關遺跡、典故數不勝數,題材豐富。這幾年,經留在義門的陳姓子孫開發,已有一定規模。而最有拍攝價值的陳姓興旺、衰弱兩時段,都發生在德安。現鄭重推出“義門陳”影視招商,希望有識之士將其編寫成劇本,進行影視投資。具體事宜,請與德安縣科技局聯系。電話:0792-4332102聯系人:陳敏、曾濤東佳書院 東佳書院的創建時間 ? 東佳書院,亦稱義門書院,它起源最早,延續時間最長,而且具備啟蒙以至應舉的完備體制,是我國古代著名書院。 ? 因此,《全唐文》、《南唐書》、《湘山野錄》、《十國春秋》、《宋史》,都有廣泛的記載,引起歷代史學家的廣泛研究。《中國書院史話》、《中國古代書院制度》、《中國教育通史》、《書院制度簡論》、《唐史研究叢稿》,都以東佳書院的歷史,去推究中國古代書院制度,推究中國書院發展史、推究中國古代教育史。 ? 可是,這些正史、野史,以及史學論著,對東佳書院的起源,不能明確地指明創建時間,即使《中國教育辭典》、《中國書院辭典》給東佳書院辭條的注義,也是一段推斷的解釋,因此,引起了新一代史學研究者的關注: ? 孫家驊先生在《早于白鹿學館的東佳書堂》中說:“教育史學界的傳統觀點,認為作為講學授徒培育人才具有學校性質的書院,始于南唐升元四年(940)建立的白鹿洞學館。其實,早在白鹿洞學館之前的五十年,唐朝義門陳氏三世長陳崇就創建了東佳書院。”他的《陳崇與東佳書堂》,也論定東佳書院創建于唐大順元年(890)。 許懷林先生在《唐末的私辦書院一東佳書堂》,也曾這樣寫道:“依胡旦在北宋咸平五年(1002)寫的《義門記》說:‘家法之立,始于唐大順庚戌(890)也。’則陳氏東佳書堂起始于890年,距今1100年。”他的《江州義門與陳氏家法》,也把東佳書院的創建時間,定論為唐大順元年(890)。 ? 他們的定論根據是:唐大順元年(890),江州長史陳崇立《義門家法》,其中規定:“立書堂一所于東佳莊,以待四方學者,弟侄子孫有賦性聰敏者,合修學其內。······四方賓客來肄業者,總期彼此造就,作養有益之士,悉出東佳一體照應。”然而,這份家法并沒有交代書院的創辦時間,他們是以家法中規定立書堂,而這家法立于大順元年(890),便指為東佳書院的創建時間,未免缺乏說服力。 ? 然而,李才棟先生在《簡論我國書院的起源》中,只能這樣地寫道:“這份家法雖立于大順元年(890),然而,陳氏于僖宗朝(874-888)已因義居得旌,書堂之建,很可能就在僖宗朝,甚至可能更早些,而至遲應不遲于大順間。我認為這并非后人追述,已被世代承繼刊于陳氏宗譜卷首的文獻資料,應該是可信的。”李才棟先生的推斷,反而比孫家驊、許懷林二先生的定論,更有說服力。 ? 于是,《文匯報》、《信息報》、《風流一代》異口同呼:“李才棟研究書院已有二十多年,他到過我國歷史上許多著名書院的舊址,研究一些重要的宗譜和地方志,找到了唐大順元年(890)書院的規章制度,初步弄清我國書院的起源,糾正了歷來認為我國書院始于北宋或后唐的說法,批駁了私人大學教育最早起始于西方國家的謬誤。這樣,把我國書院的起源,向前推進了半個世紀,一致高呼:“我國千年前就有私辦大學!” ? 這個私辦大學,就是東佳書院。它的創建時間,決定著我國書院的最早起源。卻沒有準確地論定,不能不是史學研究的共同遺憾,不能不激起我這個義門后裔的追研。 ? 于是,我廣泛地研究有關文獻。首先,從《南唐書》中得到啟迪:“江州陳氏······建書樓于別墅,以延四方之士,肄業者多依焉”,這說明書院的前身是書樓。在《湘山野錄》中,也得到佐證:“江州陳氏······別墅建家塾,聚書,延四方學者,伏臘皆資焉。江南名士皆肄業于其家。”可見,書樓就是聚書、延士、肄業的家塾。 ? 那么,書樓、別墅又創建于哪一年?在《義門陳氏宗譜》中,《累朝恩典》、《舊碑碎言》都有只言片語的提及,惟《義門院宇紀》有一段記載:“又德戊申(888), 建得勝樓一座,亦云別墅,制度壯偉,十棟幾架,彩畫千工。以茲廣延名士。送往迎來,時無暇日。龍紀已酉(889)建書樓一座,上為御書閣,下為文范堂,中為百科書齋,聚書數千卷。”······還有旌表臺,太學院等一一述及,其中明確了書樓的創建時間,但畢竟是宗譜,還不足以為據。 ? 因此,進一步追研,終于在《全唐文》中找到了兩個字。《全唐文》(陳氏書堂記)中有一段記述:“自龍紀以降,院之子蛻、從子勃、族子乘,俱登進士第,近有蔚文,尤出表焉,曰遜、曰范,皆隨計矣。四方游學者,自是宦成而名立者益有之,于戲文如菽粟,求焉斯至,遒猶江海。”其中,“陀”、“蛻”、“勃”、“乘”、“遜”、“范”皆指人。而“龍紀”指時間(年代)。“龍紀”是唐宗的年號,即公元889年,與《義門院宇紀》中所述相符,東佳書院就創建于這一年。 ? 東佳書院創辦于昭宗朝,而它創辦的起因,卻在于像李才棟先生所說的僖宗朝。中和四年(884),唐僖宗首次旌表,御封“義門陳氏”,遂使義門陳氏名振江南譽滿海內,大江南北名宦雅士無不慕名來訪。陳氏便建解宇、望迎亭、接官廳、別墅,以應來訪,廣延名士,并怯官廳、別墅,以應來訪,廣延名士,并且建書樓、藏書,以待學者、便形成居士,藏書、求知、講學,開如了東佳書院的最早起源。 ? 東佳書院的起源,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它處于義門陳氏的初盛時期。當時,“崇為江州長史,從弟勛為蒲圻令,次弟玟為本邑令。”且有“兵部尚書者覺、樞密使者觀、文淵殿大學士者······”累世簪纓,科弟蟬聯。無論地位、經濟,都具備創建書院的基礎。于是,以為族既庶矣,居即睦矣,當禮樂以固,詩書以文之,遂于居之左二十里,曰東佳,因勝據奇,卜筑為書樓。 ? 綜上所述,東佳書院的創建時間,不是唐大順庚戌(890年),而是唐龍紀已酉(889年),盡管僅隔一年,卻能明確東佳書院的創建時間,從而確切地將我國書院起源向前推進一年。(陳雁南) 摘自《九江日報》(2000年8月10日) 義 門 書 院? 義門----即今德安縣車橋鎮義門陳村,是北宋中葉最大、最典型、最罕見的封建家族組織,當時人口居全國家族之首。從公元731年建莊至1063年分析,歷時332年,朝廷屢以義門旌表之。北宋中葉以來,全國許多陳氏的門首寫有“義門世家”匾額,流傳著“天下陳氏出義門”的傳說。 ? “九重天上書聲舊,千古人間義字香”(黃庭堅聯句)。義門世家不僅“義”字當先,孝道治家,還撰家法,建書院,使陳氏家族日益昌明,鼎盛一時。 ? 唐昭宗大順元年(890年)庚戌,義門陳氏在《義門家法三十三條》中規定:“立書屋一所于住宅之西,訓教童蒙,每年正月擇吉日起館,至冬月解散。童子年七歲令入學,至十五歲出學,有能者令人東佳。”“立書堂一所于東佳莊······”這東佳莊座落在德安縣東佳(又稱付山,在今付山鄉境內)下,東佳書堂即義門書院,乃唐朝九江郡蒲塘場太平鄉常樂里永清村(即今車橋鎮義門陳村)義門陳氏講學授徒培育人才,具有學校體制的私人書院。同治《九江府志》卷二十二記載:義門書院,“唐義門陳 ? 即居左建議,聚書千卷,以資學者,子弟弱冠,皆令就學。”若論時間,當早于白鹿洞書院。 ? 當時的義門書院規模宏大,房子數十間,圖書數千卷,還有20頃田的收入作為教學經費,學生來源于陳氏子弟及四方學子。生徒廣聚,聲名遠播。可現在,義門書院已銷聲匿跡,鮮為人知,連斷瓦殘垣也已蕩然無存。遙望如血夕陽中的萋萋芳草,不能不讓人興嘆歷史的煙塵所湮沒有的這一切。 ? 義門書院,亟待開發和復興。 義門書院,瑯瑯書聲何日再振九重天?摘自《九江日報》(2000年4月17日)(劉勁南)義門陳酒話? 近聞德安縣正在挖掘各種資源,啟動各種優勢,使沉寂千年的義門陳釀步入市場,筆者在贊許之余,歷覽義門陳氏文化,呼喚這一名酒早日登臺。 ? “天下陳氏旺自義門”,其始祖陳旺在車橋鎮義門村的旺公山有跡可尋。據大量史料以及陳姓宗譜和百家姓錄像帶記載,義門陳始于唐,興于宋,曾聚族而居3900余口,老幼和睦相處,百犬同槽而食。義冠天下為世界奇觀。 ? 義門陳曾有自己的釀酒作坊,建于唐代廣明元年,傳說取用優質陳糧和神農井的甘泉,在五谷臺的黃土塑成的的酒池中釀了九九八十一日,得到一種上等的貢品瓊將,為宮廷所專用,老百姓難得一嘗。這種酒藝在陳姓族人中流傳到宋代淳化四年,即公元993年,當時宋太宗趙光義詔見義門陳的第七任家長陳兢,賜給他一梨一鴿。陳當即把梨子吃了,太宗問他為何一人獨離享,陳兢說“義門陳永不分離(梨)”,陳兢把鴿子帶回后,搗碎和到一缸酒里,同宗合門數千人共嘗其味,人人分享這一皇恩。后人稱贊這一舉動是:“陳酒和鴿,滿門好合。鴿和陳酒,義門長久。” ? 說來也怪,義門陳釀自那以后,別是一番風味,而且走出了宮廷御酒的小圈子,在民間廣為流傳起來,也許是加上了全鴿這種配料,色、香、味、質都有很大的改變。有一年,義門陳人為感謝皇恩,帶上三擔特制陳釀上京,竟至龍顏大喜,御筆題贈:“玉清醇厚耐品嘗,空盞尚留滿室香。風來隔壁引人醉,雨后開瓶百步芳。傳聞瓊漿天上有,不知何時到汴梁。今宵暢飲義門酒。恰似李白臥云床。”大學士蘇軾和江南才子秦觀游廬山期間,曾為義門書貼題詩:“須臾擔憂本無名,解除百憂有陳釀。”后人登上酒樓,欣賞其墨跡,留詩日:“宋朝東坡秦少游,對酌品酒話書樓。清香四溢常樂里(車橋鎮義門村),書貼陳釀兩相留。”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喝到了義門陳酒,贊稱:“揚州美女聞天下,義門美酒天下知。”并詔令義門陳氏大力發展這一酒業,使經歷多次分莊之苦、流離之難的義門陳氏人得以休養生息。到清末光緒六年,義門陳年產陳酒32.12萬斤,遠銷南昌、廣州、廈門、上海、武漢等通都大邑。 在這片酒文化浸透的土地上,中國書法家常務理事馬驍先生和江國輝、吳道新等人在取得國家注冊商標的基礎上,投資85萬元,租賃已經破產的食品廠,聘請了釀酒高手,描繪著義門陳釀美好的未來。愿這一美好事業早現輝煌。 (王需民)摘自《九江日報.周末世界》(2000年6月11日)九江義門派字? ....雍正癸卯年局設園通古寺合修家譜共計二十八號定派六十四字乾隆四十六年奉飭更改爰將家譜呈德安縣教諭吳起鐸刪改復呈德化縣沈更正因譜中字句涂去繁多今在府祠起局重修共譜七十一號照刪改原宗派內列定五十二字所有從前已起定字派者吊圖世系已載今只將昌字下接續字派列之右以便照衍云派衍自宣儒之宗嗣克繩其(公基業三字并列)昌 中義是尚 和順維良 文章華國 道德安邦心存仁厚 行秉正方 世守先志 以啟家光 鴻謨永遠 駿憲久長席珍待聘 顯達高堂 注:1、以上文字摘自家譜,無句點; 2、江西省德安縣車橋是義門舊址;3、德化縣即今九江縣,義門陳居住較多;4、修譜記錄序言數十篇,最早的為唐宋代,其中明嘉靖、乾隆五十三、雍正、康熙、民國6年、26年等較多;5、九江縣當地義門目前派大約在“中義是尚”
作者:222.240.101.* 發表時間:2008-12-02 22:31:26
陳氏朋友大家好我們是陳氏后裔 ,因家譜被燒很多年,聽上輩說我們陳姓是:湖南衡州府衡山縣城隍廟土地祠來的 雍睦傳家 百犬同槽 祖上有150歲老人 兩廣總督戴立恒說過: 花眼息文 花甲二旬半 眼觀七代孫 息(斜)(歇)船浪中座 文星拜壽星 (是上輩說的)。字輩:仕朝從(從)永建,(少)肇慶統宣章特別是湖南衡山的家門可以幫我們看看有這樣的字輩嗎? 有好心的家門可以聯系qq:281391507或者1104628466 電子信箱281391507@qq.con或者fx281391507@sohu.com 謝謝各位好心的家門。
作者:陳宣琳 發表時間:2010-05-23 02:52:53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