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1376235次
5人
15個
546個
16787人
902部
王改黃氏 上古音黃、王相同,今天我國仍有一些地方黃、王不分。據史籍《輿地紀勝》第一百二十八卷記載:“閩州越地……皆蛇種,有王姓,謂林、黃等是其裔。”可知古老閩越王姓中有一部分是因音讀混淆而改姓黃。 安徽合肥明朝末年著名抗清英雄黃得功 據《幼學堂文稿·黃忠桓公墓碑》記載:明朝末年著名抗清英雄黃得功,安徽合肥人,本姓王,后改姓黃,遷開原衛,封靖南王,后以身殉國。畢節大族王黃氏 畢節大族王黃氏始祖王順,原藉淮安(舊名山陽),官昭信校尉。明洪武十四年(1381),順公隨大將軍傅友德征云南,經烏撒(威寧)至畢節,授世襲武略將軍,畢節衛都指揮使,留守畢節。順公生子二:性、志,均授武職。性公傳四世至直臣,五世胤緒無嗣。志公授武略將軍世襲,封六安候,陳亡于滄州之役,生三世節、謙、遜、義四人。 六世祖廷(音貢)公幼喪父母,受姑父黃契公扶養,并其產業,而黃契公又無后,為報其德,命子孫并姓黃氏,我族王黃姓由此而來。以后子孫繁盛,現繁衍到順公二十二世,遍及貴州省內外,乃至臺灣。 ◇ 聯系人01:王大華 ◇ 電話:0857-8283668 原國務院副總理黃華之后 黃華原名叫王汝梅,河北磁縣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部長、國務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兼外長。黃華是寫文章時用的筆名。從事革命工作后,怕連累家庭,結果后來假名用了一輩子,真名反倒被人淡忘了,兒孫們也都全部姓了黃。 吳改黃氏桐城謝河黃氏 據清總理大臣吳廷芳所撰《續修宗譜序》記載:桐城謝河黃氏始祖黃全三,本姓吳,為延陵季子吳季札后裔,原籍鄱陽,元末遷居桐城。為避徭役之苦,投靠親戚鹿城黃氏,后遂改姓黃,成為今桐城黃氏的一派始祖。 桐城謝河黃氏始祖本姓吳,元末逃避徭役避難桐城鹿城黃氏,更姓黃。 巫改黃氏江西石城郭北黃氏 巫、黃,古音近似。據史籍《江西通志稿》記載:宋末進士巫雙瑞,為理宗公主駙馬,元人滅宋時自殺而亡。元朝追殺宋室王親國戚,巫氏后裔遂改巫為黃。今江西石城郭北黃氏,即巫雙瑞后裔。 江西省石城縣興隆村巫改黃姓吊線簡譜——巫元彪摘編 趙改黃氏 福建漳浦銀坑黃氏【已改回趙氏】 根據臺灣《臺北縣西盛趙氏族譜》記載,有一段與潮汕趙氏有關的軼事: 元兵攻陷南宋京城時,“趙氏族人大禍臨頭。有一位屬于魏王趙廷美支系的人物,叫趙若和。他奉楊太后之命,帶少帝(即宋帝爵)一路逃奔,由福建入廣東。一直逃到新會崖山,與元軍發生激戰,‘師潰帝死。趙若和就帶了16條船跟黃侍御(譜中無列名)、許達甫奪港逃出。由海路來到福建,上岸隱居于福建漳浦銀坑。’ 后來,福建有人又以宋朝宗室趙王的名義舉兵抗元,元軍到處懸賞捕殺趙王。趙若和恐禍及自身,就埋名改姓為黃。終其一生,都不敢表明自己的真實身份。后來,這一支“趙黃”氏中,有一些移居廣東潮陽,另有人遷移到江西信豐縣。到了趙若和第三代,明朝已取代了元朝,趙宋宗室可以公開露面了,但趙若和到死仍守口如瓶,連自己孫子也不敢告訴他本姓。一直到洪武十八年,漳浦有一位叫趙惠官的人,要娶銀坑黃姓女子為妻,才有跟隨趙若和多年的老家丁的兒子出來阻止。這位老家丁臨終前把主人真實身份告訴兒子,并把一本族譜也交給他。老家丁的兒子拿著族譜,來找老主人的兒子,說:“不能通婚呀,趙、黃原本同姓。”并翻開族譜來證明。至此才真相大白,趙若和后代稟明官府,恢復原來姓氏——趙。康熙年間,這一支系又有人移居臺灣。在臺北西盛,趙氏算是盛族。 譜中還鄭重申明,現在廣東潮陽有他們的同宗。潮陽是潮汕趙氏的主要居住地之一。宋代就出有趙師正、趙師宣、趙師丞三兄弟同為進士。潮陽趙氏有多個支系,不知哪一個支系跟趙若和這一族有血緣上的關系,他們的族譜中不知有這段記載否? 宋朝遺夢——趙家堡:趙改黃氏后裔的生活貴州畢節大方縣韓黃趙氏 趙嘉順公,“幼讀儒書,身入黌門”,后棄文就武,明誥封薦史,崇禎年間在湖北省賢林府管理軍事,崇禎十七年初,李自成攻占山西太原、寧武、大同等地,思宗皇帝封吳三桂為平西伯,令吳三桂領兵平山西,嘉順公任平西副先鋒。不久,清兵逼近山海關,思宗皇帝又令吳三桂領兵鎮守山海關。“三月甲辰入關,戊申次豐潤,而自成已以乙巳(甲辰第二天)破明都。”于是軍心動蕩,嘉順公便獨自返歸大方,意欲隱臥桃園。后得其表兄李瑁幫助,護送其家眷尋訪到黃龍公處,再得黃龍公幫助,使得一家團聚,再度安居大方。 黃龍公,山西太原黃家堡人,系峭山公第十二子黃福公后裔,出生于明朝萬歷年間,早年即被舉為孝廉,后被召入部,曾與嘉順公為僚友,年歲長于嘉順公,故嘉順公稱他為僚兄。明崇禎年間,黃龍公受誥封為昭義將軍,從二品,先后分巡川、滇、黔三省。 黃龍公招嘉順公之子國秉公為婿,與嘉順公結為姻親。崇禎十七年,嘉順公只身返歸大方,黃龍公幫助嘉順公一家人團聚安居,于是黃龍公與嘉順公情誼更加深厚。 不久,嘉順公逝世,黃龍公親自過府吊喪,觸景生情,黃龍公思自身已年邁,至今只有一女,且國勢危急,故鄉淪陷,欲以嘉順公之子國秉公為嗣子以伴殘年;嘉順公一家亦感激黃龍公一向關心和幫助,便在靈前表示,愿由嘉順公之子國秉公承嗣黃氏宗祧,三代以后由一房還宗趙氏,其余俱永遠承嗣黃氏,并將嘉順公之子國秉公更名為黃應嗣。于是,我族又有黃氏。三代以后,應嗣公之孫黃明公之長子元貞公還宗復姓趙,其余孫輩中美公、中位公、中正公、中元公繼續姓黃。從此,奕鸞公直系后裔便分為黃、趙二氏。張改黃氏湖北襄樊市樊城區黃莊村黃氏 湖北襄樊市樊城區黃莊村黃氏,祖上因殺人避禍從河南遷來,當是有三兄弟商量好由張姓改為黃姓,有兩兄弟分別逃到南漳、保康。字派:國正天興順,忠孝任愛,心意平和,官清民自安。 ◇ 聯系人:黃豪(順字輩) ◇ QQ:674586275 浙江紹興府余姚縣南城酴釄巷黃福垕 顧廷龍《清朝朱卷集成》235卷/9頁 黃福垕,本姓張,字念藎,號桂堂,行一,嘉慶丁巳年五月二十四日吉時生,紹興府學廩膳生,余姚縣民籍。浙江鄉試重視第二十七名舉人。 世系源流:詠【宋/始祖/1】——萬【2】——元【3】……堦【15】——錦【 16】——學源【17】——文炳【18】——見龍【19】——義年【20】——應濤【21】——福垕【22】——金鑑【23】江夏黃氏宗親網http://xaq168138.blog.163.com/尋根訪祖,推動黃姓的興旺發展、與時俱進并繼續發揚光大
作者:黃德城 回復:0 發表時間:2011-01-29 16:35:18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