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1365096次
5人
15個
546個
16772人
902部
來源:海南黃氏網 http://www.huang0898.com/作者:黃培平 族譜,是記述家族、宗族歷史的資料書。民間保存著不少舊時代編修的族譜,現在也有不少地方在自發組織續修族譜。對于這類書籍,人們對它的看法如何,褒貶不一。筆者想就如何正確認識、評價、利用它,淺談己見,以求教于方家學者。 ?。ㄒ唬?br> 地方志書,是我國豐富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所特有的一類著作,在中國文化史上有悠久的歷史傳統。歷代纂修的地方志書種類繁多,有圖經、傳、志、錄、經書、通典、史、簿、論、譜、續記、志余、補遺、補乘、要略等。譜就是其中的一種,它雖然不像通志、府志、縣志那樣,記載面廣,內容豐富,但它從一個側面反映姓氏源流、居徙變遷、婚姻生育、法律倫理等,是舊志書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也是新編志書搜集資料的重要來源。 早期族譜稱為譜牒,包括宗譜、族譜、家譜等,是記述一家一族歷史著述資料。此種著述形式是門閥勢力發展,重視門第、族望的產物。始于漢代,盛行于魏晉隋唐。魏晉時期,譜牒專書大量出現,如王肅的《家傳》、摯虞的《明穆記》、王儉的《百家譜》等均是。唐太宗曾命人撰寫《士族志》,以顯赫李唐王朝的尊嚴。譜牒之學,后經史學家提倡,逐漸成為專門學科。唐代史學家劉知幾討論史志,認為族譜可以入正史。所以歐陽修《新唐書》撰有“宰相世系”,鄭樵《通志》“二十略”中辟有“氏族略 ”,其敘例之文,闡明譜學所系。此后,譜牒開始入于正史。地方志中收入譜牒,則著為“姓氏”專門,始于宋代?!短藉居钣洝吩鲈O“姓氏”、“人物”等門,開了家譜入志之先河,此后皆有仿效者。清代史學家方學誠明確提出“士族”應入地方志,認為“家有譜,州縣有志,國 有史,其義一也”,提高了譜牒在方志中的地位。他所纂修的《和州志》、《永清縣志》、《湖北通志》等,皆列“士族表”或“望族表”。由此可見,歷代史學家是重視族譜的,在地方志中是有一定的位置的。 族譜既然是一種地方志書,那么它就必須具備志書的特性。根據族譜所記載的內容,我們可以從下面幾個主要特點得到肯定。 區域性。方志記事的范圍、內容的選擇等,都是以一定的行政區域為限而敘事的,如縣志、府志。族譜一般來說,多數是記載本姓氏在一個地區內的情況,其區域關系是比較嚴格的。 連續性。地方志不論是首修或續修,都注意貫通古今、銜接歷史,所記事物探本求源,反映歷代發展變化的過程。族譜從本姓氏的起源開始記載,一個支系、一個派序都延續下來, 從未中斷,突出了它的連續特點。 真實性。方志大都是當地人所修,重點記載當代當地的事,資料來源于原始記錄、實物、口碑等,真實性強。族譜也不例外,纂修者都是有威望、水平高的本族人,所記載的內容都是從本姓氏聚居的區域,由資料員調查登記而入譜的,真實可靠。 資料性。方志是為歷史及其科學研究積累資料,為當政者制定政策提供依據。它采用記述體,依據檔案、社會調查和其他資料,將本地區各種事物的具體情況真實地記載下來。族譜也以記述體詳細地記載了本姓族各居住地的地理環境、人口變遷興衰等情況,它保存著豐富的自然、社會、人文等史料,是新編地方志可以借鑒和使用的一種資料。 就族譜的體例來說,多采用分綱列目體,體裁上一般有序、記、志(世系、實錄、補遺)、傳、圖、表、錄等。由于它的內容比較專一,不可能像其他方志那樣門類齊全,“包羅萬象”,但編纂結構、形式、寫法等差異不大。因此,把族譜歸入方志史類是適當的。 ?。ǘ?br> 族譜是我國寶貴文化遺產中亟待發掘的一部分,蘊藏著大量人口學、社會學、民族學、民俗學、經濟史、人物傳記、宗族制度以及地方史的資料,它不僅對開展學術研究有重要的價值,而且對當前的工作也有一定的作用。國家有關部門曾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廣泛征集、收藏民間保存的族譜。因此,族譜又應屬于檔案的范疇。 首先,族譜是早期的官方檔案。族譜在發展的早期,一直是由官府選派官員專門管理。六朝時期,政府設置譜局機構,由主譜官員專門收藏,校訂天下各郡州的家譜。唐代由宰相領銜組織 官員收集全國家譜,編定氏族總譜。唐宋以后,雖然官府不再收藏管理百官家譜,私家修譜不再上達于官府,而由民間有組織、有領導的修譜。但是一直到清末,歷代皇族和一些世襲官員的家譜,仍然作為國家的重要檔案,由專門機構和人員纂修和收藏。即使是民國時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不少檔案館都收藏族譜。連國外的圖書館、檔案館,如日、美、法、英、意、比、荷等國家,都把中國的族譜列為檔案收藏,供學者考察與研究。如我國前駐美大使柴澤民參觀成立于1894年的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時,對方以《柴氏族譜》作為禮物贈送給他。 其次,族譜是家族集團的檔案。它是家族這一社會集團在社會(宗族)活動中所形成的原始記錄或其匯集,是宗族這一以血緣關系為基礎而結成的社會集團在其活動中形成的。這些族譜中所反映的宗族集團,少至幾戶十幾戶,多至千家萬戶,是一種既不同于國家機構,也不同于單一個人,既有別于黨派團體,也有別于宗教團體的較為特殊的社會集團。宗族是一種社會集團,而族譜就是這一集團的檔案之一。 再次,族譜的基本特征屬于檔案。原始性是檔案的基本特征,而族譜多屬宗族集團的原始記錄,兩者的特征基本上是一致的。族譜的內容是家族世系傳表,它記錄族人的基本情況,如生卒年月、學歷、官職、妻室兒女、死后葬地等。還有關于族內基地、祠田、公田的方位、面積、租稅數額、契約字據等的記載,族產的管理方法,約束族人言行的家規家訓、各項禮節規制等,也都是這些宗族集團的原始記載。 第四,族譜的憑證作用同于檔案。它是處理有關糾紛和證實某一族人基本情況的重要借鑒史料。由于族譜資料的原始性決定了它的可靠性(但不是絕對可靠、信而有證)。所以當宗族發生族內或族外糾紛時,往往依據族譜作為仲裁憑證。如在族內不少家庭中,都保存一本“年生冊”,是記錄一家人生卒年月的小冊子,所記內容準確無誤,族內或村里人基本了解?!澳晟鷥浴钡膬热菀苍颈居浫胱遄V內,因此是真實可靠的。如果某人的年齡記不清楚或弄虛作假,只要查核族譜就能得到準確的憑證。 第五,族譜的收藏方式同于檔案。檔案資料是收藏在檔案館內,由專人保管,長期或永久保存,一般秘而不宣。而族譜的收藏與檔案基本一樣,它往往被視為秘密僅在族內流傳,嚴禁外傳。修纂刊刻后,登記編號發給族中有威望的長者妥為保存,如有遺失或外流,要追查責任。因此它和一般資料是有根本區別的。 (三) 在各類族譜中,一般都記述有這兩方面的內容:一是本姓氏的根源、遷徙過程、聚居地方、興衰變化等,都有較詳盡、明確的記載;二是錄有本族的合族戒律、家訓條規,以約束族人的行為。這些內容,是一種自我教育的鄉土教材,從現在來看,還是有一定作用的,通過批判繼承用以教育后人也是有一定意義的 今天,隨著對外開放的不斷發展,許多根在祖國的海外同胞,思鄉之情日趨濃烈,他們亟需利用族譜來尋求自己的血緣關系。不少僑胞出洋謀生幾十年,落地生根在異國他邦,但他們眷戀不忘鄉土,血親密切。而出生在異鄉的后裔,從未返回第一祖國,鄉土觀念淡薄。為了教育后代不忘祖先,老一輩的華僑華人,在僑居國建立了不少同鄉會、宗親會,建祠修譜,興家立業。每年清明節攜子帶孫回到故鄉問祖尋根,利用族譜教誨后代,永遠不忘自己是炎黃子孫,雖“身在異鄉為異客”,但“家祭無忘告乃翁”。特別是僑居在東南亞一帶的各姓氏宗親會,經常組團帶著族譜,專程回瓊拜祭遷瓊始祖??梢?,族譜是聯絡鄉情,團結同胞,統一祖國,振興中華的一種不可缺少的工具。 在不少族譜中,都記載有族規,諸如家規、家法、族規、條規、宗訓、禁約等。如“祖宗宜敬祀,父母宜孝順,兄弟宜友愛,族長宜尊重,夫婦宜厚別,朋友宜慎交,子弟宜講學,居家宜勤儉,終葬宜謹慎,嫁娶宜審擇,孤貧宜憐幫,淫賭宜禁止,知過宜速改”等。雖然是歷史皇朝所尊崇的三綱五常、教悌忠信等倫理觀念,是族規的靈魂,但去其糟粕,它還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流傳下來的良好道德觀念,是人們言行的規范。如果每個家庭及其成員能夠按照這些條規處理人情世故,起碼有助于社會風尚的樹立。批判地繼承和利用族譜,賦予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新內容,創建和睦家庭,建設文明鄉村,促進社會和諧,利用族譜成為群眾自我教育、自我治理的好教材,這說明族譜是有一定的教化作用的。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族譜同其他方志一樣,有“存史、資冶、教化”的一定作用。毛澤東同志1957年在中央政治局成都擴大會議上就族譜問題提出了精辟論斷:“搜集家譜族譜,加以研究,可以知道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也可以為天文地理,聚落地理提供寶貴的資料。”2001年2月7日國家文化部發文指出:“家譜是記載同宗共祖的血緣集團世系人物和事跡等方面情況的歷史圖籍,它與方志、正史構成了中華民族歷史大廈的三大支柱,是我國珍貴文化遺產的一部分。家譜蘊藏著大量有關人口學、社會學、經濟學、歷史學、民族學、教育學、人物傳記以及地方史的資料,對開展學術研究有重要價值,同時對海內外華人尋根認祖,增強民族凝聚力也有著重要意義”。所以,對于舊族譜,我們既不能認為它是封建文化而歸摒棄之列,也不能“全盤繼承”而無所不用,要珍惜、愛護和利用這些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遺產。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國泰民安,社會和諧,飲水思源、追根報本便成為中華民族各世系裔孫的職責和心愿。續修族譜是歷史發展進入盛世的必然產物,是民間自發的一項重大文化工程,決非是封建迷信,更不是“搞宗派主義”。特別是現在許多海外僑胞的思鄉之情日趨濃烈,他們也亟需利用族譜來尋找自己的血緣關系,教育下一代傳承祖德,振興祖國,甚至出資續修族譜,這種義舉應該得到贊揚。續修族譜是一項歷史文化公益事業,只要不宣揚封建思想,不搜刮民財,不搞非法活動,有利于民族團結,社會和諧,就義不返顧、鍥而不舍地堅持下去。這樣,族譜將會繼續發揮積極的作用和得到充分的利用。
作者:黃德城 回復:0 發表時間:2011-01-30 22:52:25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