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在线一区,婷婷六月天在线,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红,亚洲欧美天堂,aaaaa级毛片,成年人在线免费观看

族譜錄LOGO

姓氏:

拼音:ZHOU  

03-06

993256次

4人

5個

365個

27592人

851部


站長: [申請站長] 管理員: 周慶富   [申請管理員]
[主樓] 周姓起源  [精華]

關于“周”字
甲骨文中的“周”字,最初不帶“口”字,只表示界劃分明的農(nóng)田,經(jīng)過衍化,才形成今天的形象。
早期的“周”字《說文解字》中這樣解釋的:“周,密也。從用、口。”清人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解釋為:“密,山部曰山如堂者,引申訓為周致也。”即周密、完備的意思。
最早的“周”字出現(xiàn)在殷墟以及周原出土的卜辭中,關于甲骨文、金文中“周”的解釋,張日舁考證曰:“口像四周田界,其中阡陌縱橫,像田中所植,田言種植之地,圄則指四周四至,兩者所指不同,而取誼則近,故《成周戈》,周字直作田。”也就是說,最早的“周”字是指界限分明的農(nóng)田,田里種滿了莊稼。這種田間阡陌縱橫的農(nóng)田,中國自古就是一個農(nóng)業(yè)國家,人們在很早的時候就知道種植各種農(nóng)作物。早期周人活動中心在周原地區(qū),都是屬于平原地方。
由于縱橫交錯的農(nóng)田里種植有密密麻麻的作物,所以“周”字就被訓詁為“密”、“周密”的意思。
由于在書寫“周”時加上“口”,后來人對“周”的解釋就增加了另外的意思。表示國家政令之所出。
甲骨文、金文中,“周”已經(jīng)是作為一個方國出現(xiàn)在卜辭與青銅器上,而不再是一片農(nóng)田。這與周朝先人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與遷徙活動有關。

周姓起源有四
一、出自周昌、周任之后。《河圖運錄法》記載,遠古黃帝軒轅氏時有一位叫周昌的大將,至商代又有一名叫周任的太史,這兩人的后代都以周為姓氏,分散于古時的汝南(今河南、安徽一帶)、廬江(今安徽、湖北省境)、潯陽 (今屬江西省)、臨川(今屬江西省)、陳留(今屬河南省境)、沛國(今屬河南、安徽、江蘇省境)、泰山(今屬山東省境)、河南(今屬河南省境)等地。
二、出自姬姓。
1.周族始祖------后稷
1)周族始祖后稷的母親為姜螈。
姜螈是黃帝曾孫帝嚳的元妃,即第一個妻子,又號有邰氏。邰(tai臺),古地名,在今陜西省武功縣西南。有邰氏,這是以地為號,表明她是有邰氏這個部落的女子,不是姓。姜螈,姓姜,姜姓始于炎帝,所以她是炎帝的后裔。姜螈是炎帝的后代。
姜(女原)踩巨人足跡而生后稷。《詩經(jīng)·生民》所歌詠的:“履帝武敏。”賦予這位周族始祖以神話色彩。姜(女原)隨帝嚳到郊外祭天,見到上帝的巨大足跡,踩其大拇指足印,內(nèi)心震動而受孕。
姜(女原)生下后稷,以為是不祥之物,曾三次拋棄嬰兒。第一次將嬰兒棄置于狹巷,牛羊經(jīng)過那里,不但不踐踏他,反而庇撫喂奶。第二次將嬰兒棄置在平地樹林,恰遇著有人砍伐樹木,嬰兒又被救回。第三次將嬰兒棄置在寒水冰上,有鳥張開翅膀覆蓋溫暖他。鳥兒飛開后,嬰兒呱呱哭起來了。《詩經(jīng)》與《史記》均生動描寫了后稷出生后的這段神奇經(jīng)歷,說明他當嬰兒時受到大自然和人們的保護。這位嬰兒幾次遭拋棄不死,母親姜螈以為他是神,便收回宮中撫養(yǎng),因最初想拋棄他,因此取名為“棄”。
姜螈是周族始祖之母,周族先人對她是非常崇拜的。周族先人對這位始祖之母的歌頌和緬懷,超過了對始祖之父帝嚳的歌頌與緬懷。據(jù)南宋朱熹在《詩經(jīng)·生民》中的注釋,在姜螈出嫁帝嚳后,邰地姜姓似已后繼無人。因此,后來帝堯因后稷有功于民,將后稷封于邰,即封后稷于外祖父所在地,以主持對姜螈的祭祀。后來后稷的裔孫建立了周朝,周朝也世世代代在邰地祭祀姜螈。
2)周族始祖后稷的父親帝嚳。
黃帝生玄囂,玄囂生(蟲喬)極,嬌極生帝嚳,帝嚳生后稷(名棄)。
黃帝,上古帝號。他以土德王。土地黃色,故稱黃帝。黃帝又號有熊氏、軒轅氏。有熊,是當時一個諸侯國的國名,也就是原始社會一個部落的名稱。軒轅,是居住的地名。
黃帝姓姬,《說文》:“黃帝居姬水,以為姓。”黃帝一生下來就神異,兩個多月就會講話,幼小時才智敏捷,品行敦厚,20歲成人時非常聰明。父親少典氏死后,他建立了有熊氏的諸侯國,成為原始社會一個部落的首領。而他的兄長炎帝,則為天子,擔任全國部落聯(lián)盟領袖。黃帝在擔任部落首領的初期,求仙修道,清靜無為,因此,后世將黃帝與老子并尊為道家之祖。
黃帝是中華民族的始祖,是戰(zhàn)國至西漢初年人們就有的共識。黃帝有4妃。他有25子,其中12個兒子繼承父姓——姓姬,另外13個兒子改為姬姓以外的姓。元妃西陵氏,為西陵氏女,號嫘祖,生子三人:昌意、玄囂、龍苗。西陵氏所生長子昌意,降居 (指由帝子下降為諸侯)若水,生子三人:長子名乾荒,乾荒生顓頊(高陽氏,后為五帝之一);次子名安,居西土,其后裔為李氏;三子名悃,遷居北土,其后裔為拓跋氏,即后來北朝的鮮卑族。西陵氏所生次子玄囂,姬姓,降居溉水,生子嬌極,嬌極生帝嚳(高辛氏,后為五帝之一);西陵氏所生三子龍苗,生吾融,吾融生卞明,卞明遷居南方,為南蠻之祖。
帝嚳有四妃,元妃有邰氏,名姜螈,生子后稷,為周族始祖。二妃有蜮(s6ng嵩)氏,名簡狄,生子(貞+炯-火)(xie屑),即契,后為商朝的始祖。三妃陣豐氏,名慶都,生子放勛,即帝堯。四妃(女取)訾(ju zi居資),名常儀,生帝摯。在此四妃中,常儀的班次最后,但其子帝摯在兄弟中年齡最長,帝嚳死后,帝摯繼承帝位,在位九年,政治微弱,讓位于帝堯。
3)西周初年人們就把后稷奉為周族的始祖。
后稷在兒童時期,就善于種植農(nóng)作物。他在兒童時玩游戲,就種植麻、豆。幼少時就能自求口糧,他栽種的大豆、禾稻、麻、麥、瓜,都長得茂盛美好。后稷成人后,更愛好農(nóng)耕。
帝堯知道后,推舉后稷為農(nóng)師,主管全國的農(nóng)業(yè)。《史記·周本紀》說他主管農(nóng)業(yè)很成功,“天下得其利”,于是帝堯“封棄于邰,號曰后稷”。一方面讓他主持母家的祭祀,另一方面使他成為一國諸侯。這樣,邰(今陜西省武功縣)便成為周族最初的發(fā)源地。
由于后稷在農(nóng)業(yè)方面的特殊貢獻,死后被人們尊為農(nóng)神。同時也由于他的開創(chuàng)之功,被周姓人奉為始祖。
在今陜西武功縣東門外,有一個磚砌的長方形平臺,相傳是后稷教人種莊稼的地方,為了紀念這位農(nóng)業(yè)神,后人建了此臺,稱為教稼臺。至今每逢農(nóng)歷十一月,鄉(xiāng)民都要到這里舉行集會,以示紀念。
后稷死后,其子不(空-工+出)繼承父業(yè),繼續(xù)作夏朝的農(nóng)官,但由于夏執(zhí)政者耽于享樂,不重視農(nóng)業(yè),廢除農(nóng)官,失去官職的不密率領部民遷徙至涇水中游一帶,與西北游牧民族戎狄雜處,繼續(xù)過著農(nóng)耕生活。不窯卒,子鞠立;鞠卒,子公劉立。公劉所處的時代,大約是在夏末商初,后來他率領部落民眾遷徙到了豳(今陜西彬縣、旬邑縣一帶),仍然繼承父祖輩的農(nóng)業(yè)傳統(tǒng),因地制宜,發(fā)展生產(chǎn),并南下渡過渭水,取用那里豐富的自然資源,民眾過著較穩(wěn)定而富足的生活,遠近百姓都前來投靠歸附,勢力在一天天壯大。公劉使后稷的子孫出現(xiàn)繁榮中興的局面。在今陜西彬縣城東約四十公里的土陵村東,涇河北岸的山谷間,有一座墓,相傳就是當年的公劉墓。
4)后稷的裔孫古公亶父(即周太王)為狄所逼,率領族人自邰遷徙至陜西岐山下周原,從此稱為周族。
古公亶父恢復祖先后稷、公劉的農(nóng)業(yè),長久做好事,推行仁義,豳國人民都愛戴他。西北邊地的戎狄進攻豳國,想掠奪財物,古公亶父給了他們許多財物。但是戎狄再次進攻,還想掠奪土地與人民。要求進行自衛(wèi)反擊的戰(zhàn)爭。古公亶父不同意,說:“人民擁立君主,是希望君主保護人民的利益。現(xiàn)在戎狄再次武裝進攻,是想得到我們的土地與人民。人民歸我領導,人民歸他們領導,有什么區(qū)別?假如人民因為我個人的原因去進行戰(zhàn)斗,用殺死人民的父子的手段去達到我當君主的目的,這樣的事,我不忍心去做!”于是,古公亶父只帶了少量的私人親屬與部屬,離開豳國,越過梁山,渡過漆水河與沮水河,定居在岐山南面山下。(現(xiàn)今陜西省關中西部的岐山縣東北及扶風縣北部一帶的周原)。
古公直父這次遷徙,受到本國和旁國民眾的熱烈擁護。不僅原來豳地民眾扶老攜幼跟從他,而且“旁國”民眾也有很多人歸附他。古公亶父新建的諸侯國,第一年有3000戶,第三年有15000戶。
古公亶父的妻子為太姜。太姜不僅容貌美麗,而且品德純正,性格溫順,沒有過錯。她不但教子有方,而且是丈夫事業(yè)上的賢內(nèi)助。古公直父辦的大事,包括由豳地遷徙至岐下,都與她商量。由于太姜品德賢正,教子相夫有功,因此《史記·周本紀》稱她為“賢婦人”。
“太王邑于周”的“邑”字,一指京城,一指國。“邑于周”,一是指太王(古公宣父)以周為京城,另一是指太王以周原為國,這個諸侯國,后人稱為周國或岐周。古公亶父在豳地時,國人居于窯洞內(nèi),尚沒有建造房屋。他率眾到達周原后,在周原建筑了城墻房屋,分別作為京邑(國都)與村落。《帝王世紀》說他“邑于周地,故始改國曰周”。意思是,他在周原建立了諸侯國。后稷建立的諸侯國叫邰,公劉建立的諸侯國叫豳,從古公直父起,始改諸侯國的國號為周。
后稷的子孫,從公劉到太王到文王,都屬于黃帝的姬姓。姬姓,是黃帝裔孫這個大的宗族系統(tǒng)的稱號;文王以國為氏,周氏,則是姬姓這個大的宗族系統(tǒng)的分支的稱號。文王的周氏,不同于秦漢以后的周姓,文王及其當周朝天子的子孫還是姓姬,不是姓周。
古公亶父的妃子太姜,生子三人:長子叫泰伯,次子叫虞仲,小兒子叫季歷。
泰伯是文王的伯父,按照古代傳位于長子的傳統(tǒng),他是應當繼承古公亶父的周國國君地位的,但三弟季歷是個賢人而且生有圣子姬昌,他知道古公直父欲傳位給季歷以及姬昌,便三讓王位,以避季歷。他與二弟虞仲自動離開周國,逃到吳地,自號句吳(句吳后成為地名)。他后來成為周代吳國的始祖。
季歷是文王的父親。季歷所處的時代,是殷王帝乙(殷紂王的父親)在位時,古公亶父死后,他繼承國君地位,稱為公季。后來他的孫子周武王又追尊他為王季。王季道德高尚,能明察是非,能分清善惡,能教誨不倦,能賞罰分明,他君臨一個大國,能使諸侯依順,能使上下相親。
《史記·周本紀》概括王季的政績時說,他遵循古公直父遺下的德治傳統(tǒng),誠實地實行仁義,周圍諸侯歸順于他。
5)文王以國為氏
文王,姓姬,名昌。王季的妃子、文王的母親叫太任。忠誠專一,端莊嚴肅,在懷孕時間,非禮勿視,非禮勿言,生下的兒子是位圣人。《史記·周本紀》稱她為“賢婦人”。王季逝世后,他繼位,襲父爵為西伯。文王是他死后的謚號。
姬昌繼位后,既遵守后稷、公劉以農(nóng)耕立國的傳統(tǒng),又效法祖父古公、父親公季(王季)實行仁政的傳統(tǒng)。姬昌尊敬老人,慈愛幼小。他特別重視賢士,他招納的賢臣,著名的有太顛,閎(h6ng宏)夭、散宜生、南宮適等“四臣”。還有鬻子,原是殷紂王的臣子,他進諫75次紂王不聽,于是來到周國,姬昌親自迎接;讓他擔任公卿。他招納的賢臣中最著名的是呂尚。
姬昌在周國實行仁政,受到諸侯們的擁護,卻引起了殷紂王及其臣子的猜忌。殷紂王的親信崇侯虎讒毀姬昌,紂王于是將姬昌囚禁于(羔-灬+久)(you有)里。(羔-灬+久)里,——作牖里(今河南省湯陰縣北)。閎夭、散宜生等人進行營救,他們想方設法找來有莘氏的美女,驪戎的有花紋的駿馬,有熊的36匹會駕車的馬,通過殷朝受寵幸的大臣費仲貢獻給紂王。紂王于是赦免了姬昌。姬昌在囚禁羨里期間,著《易經(jīng)》。
西伯出獄后,繼續(xù)大施仁政。為了迷惑殷紂王,故意表示自己的感激之情,獻出洛西大片土地,同時請求殷紂王廢除“炮烙之刑”,得到不少好處的殷紂王果然不再懷疑,答應了他的請求。另一方面,西伯的仁義惠民之舉有口皆碑,周邊各諸國遇上糾紛,都來找他解決。鄰國虞、芮的百姓,有官司不能決斷,就到周國去評理,剛一走入周國地界,見到的是農(nóng)夫互相謙讓田邊地界,民間風俗尊重長者,見此情景,虞、芮百姓都慚愧而歸。諸侯各國聽說,都認為西伯是受命之君。
姬昌從羨里獲釋后,紂王為了表示對他的信任,賜給他弓矢斧鉞,令他為殷朝進行征伐。姬昌回到周國后,利用紂王允許他征伐的機會,對一些叛國進行征伐。
向西征伐犬戎與密須。姬昌通過這次戰(zhàn)爭,周國的西境擴大到了甘肅。伐密須的第二年,姬昌轉向東征伐,這就是“戡黎”。黎國位于現(xiàn)今山西省東南部黎城縣一帶。姬昌戰(zhàn)勝黎國后,對殷朝震動很大。伐黎的第二年,姬昌伐邗(Yu于),在今河南沁陽縣西北邗臺鎮(zhèn)一帶。通過戡黎伐邗,周國的東境擴大到了今山西、河南。
伐邗的第二年,姬昌伐崇侯虎。崇國位于渭水南岸,今陜西省咸陽市南面的戶縣境內(nèi)。崇侯虎曾在紂王面前讒毀姬昌,使紂王囚姬昌于羨里。通過伐崇,周國的南境擴大到了渭水之南。
伐崇之后,文王從岐邑遷都豐邑。豐邑位于現(xiàn)今陜西省西安市西南約15公里的灃水西岸。灃水,一作豐水,發(fā)源于秦嶺終南山中的灃峪,故名。南向北流,流經(jīng)今戶(鄂)縣、長安縣境,北至今咸陽市人渭水。在殷朝末年,灃水西岸是崇國的所在地。文王伐崇后,為了便于周國向東方發(fā)展,便由岐邑遷都至灃水西岸。
6)武王建立周朝
文王娶太姒為妃,生有十子,據(jù)《帝王世紀》,他們是:伯邑考、武王發(fā)、管叔鮮、蔡叔度、鄖叔武、霍叔處、周公旦、曹叔振鐸、康叔封、聃叔季載。長子伯邑考曾作為人質關押在殷都,后被紂王所殺。其后,文王立次子發(fā)為嗣。文王死后,姬發(fā)即位,是為武王。
武王繼位后,他以太公望為師,周公旦為輔,召公、畢公為左右王,周公旦是武王之弟,因采邑在周(位于周人發(fā)源地的周原地區(qū)),人稱周公。
召公,與周同姓,姓姬氏,采邑在召,故稱召公或召康公,周朝建立后,封于燕,成為燕國的開國始祖。
畢公,也是姬姓,是武王的同父異母弟,因封地在畢而得稱。
武王在眾著名文臣武將的輔助下,開始了對殷商王朝的最后攻擊。這時的殷紂,不僅不聽勸諫,反而逼走忠臣微子,關押箕子,掏了比干的心。太師疵、少師疆,都懼禍逃奔周國。周武王經(jīng)過幾年充分準備,率領本部族,并聯(lián)合其他勢力,大會八百諸侯于孟津,然后揮師討紂。在殷都近郊的牧野,周軍及其所率領的眾諸侯國大敗殷紂王軍隊,紂王死,商亡。
武王伐紂勝利后,建立周朝,仍以豐邑鎬京為國都,并推行分封制。武王分封的諸侯,炎帝、黃帝、堯、舜、禹的后代都分封為諸侯,分別分封為祝、薊、陳、杞等諸侯國。武王將紂王的兒子武庚封于邶(殷都以北)。姜太公呂尚,在輔助文王和武王建立周朝的偉大事業(yè)中建立頭功,因此得到“首封”,封于齊國 (今山東省北部,建都營丘,后稱臨淄)。武王還分封了王室子弟。如三弟叔鮮封于管(秦朝設管城縣,今河南鄭州),四弟叔度封于蔡(今河南上蔡縣),五弟叔武封于(成阝)(今山東寧陽縣北)。
武王即位第四年滅殷,滅殷第七年逝世,壽九十三。武王的妃子名叫邑姜,是姜太公的女兒。邑姜生太子誦。武王有五男二女。
武王逝世后,太子姬誦繼位。時年十三,是為成王。因成王年少,由叔父周公旦攝政(攝行天子事)。管叔、蔡叔、霍叔(三人均為武王之弟)勾結殷紂王的兒子武庚(又名祿父),發(fā)動叛亂。周公旦帥師東征,經(jīng)三年平定叛亂,武庚、管叔被處死,蔡叔流放,霍叔降為庶人。
周公旦在東征中,滅東方17國,以后又增封一些諸侯國。以殷朝的賢臣、紂王的庶兄微子代替武庚,封國于宋(今河南商址)。姬姓之國,增至53個。到東周春秋初期,西周初年分封的諸侯國,經(jīng)過合并,尚存124個。
西周初年的分封制,除分封諸侯國外,還分封采邑。采邑,又稱采地,是周天子給卿大夫在畿(ji機)內(nèi)分封的一塊土地。畿指京都所在處的千里地面。采邑,是食其封邑的租稅,故又稱食邑。采邑與諸侯國的封國不同:卿大夫的采邑在畿內(nèi),即京都千里之內(nèi);諸侯的封國在畿外,封藩建衛(wèi),建有武裝,以藩屏周朝。采邑的土地人民,不屬所封的卿大夫所有,仍屬周天子,卿大夫只是收取其地的租稅作為俸祿;封國的土地人民則歸諸侯所有,不過各封國諸侯要定期朝貢,并提供軍賦、力役的義務,保證中央王朝的財政收入。
周朝分封給卿大夫或王室子弟的采邑,與周姓卻有直接關系:
一是西周周公旦的采邑。周公旦因輔佐武王伐紂滅殷有功,封于魯(今山東省西南部),但他本人沒有就封,由他的長子伯禽就封于魯。他本人留在鎬京,輔佐武王與成王,他的采邑在周,故稱周公。召公爽,封于燕(今河北省北部),他本人未就封,留在鎬京輔佐武王與成王,召公的采邑在召。因為周公旦的采邑在周,他的次子的采邑也在周,故他的次子的子孫,后來姓周。
二是東周周平王的庶子的采邑。西周分封采邑的制度,一直保持到東周。周平王東遷到洛陽,殷朝末年歸順周國的汝墳國,當時已不存在,成為東周王畿的一部分。因此,周平王讓少子烈食采于汝墳。東周時期的汝墳,并不是一個諸侯的封國,而是少子烈的采邑。東周時期出現(xiàn)許多姓,有些是以國名為姓,因為汝墳不是一個諸侯國,所以平王少子烈的子孫,在以國為姓時,便不以“汝”或“墳”為姓,而以周為姓。
2.周姓主源的另一說
東周時期,周公黑肩(即周桓公)曾率軍協(xié)助周桓王討伐不聽命的鄭國,不久,周王朝因王位繼承問題發(fā)生內(nèi)亂,周公黑肩卷入其中,不久被殺,其子孫仍舊襲爵,在朝中作官。后來子孫便有因“周公”姓者,改姓周。
平王遷洛邑之后,經(jīng)過數(shù)代的傳襲,國力越來越弱,周天子不再是天下的共主,各稱霸諸侯挾持天子,以壯聲勢,地處荊蠻地帶的楚王也居然敢不
貢苞茅,問鼎中原。到了末代天子周赧王時期,周王室國力極其衰微,已完全不被各諸侯國放在眼里。這時,興起于西邊的秦國經(jīng)過商鞅變法后,國家迅速富強起來,對東方諸國虎視眈眈,為了震懾諸侯,秦國于公元前256年將周滅掉。周赧王被貶為平民,并隨周室成員一起被遷到憚孤(今河南臨汝縣西北),他們被當?shù)厝朔Q作周家,其子孫遂以此為姓,稱作“周”。
漢唐時期的長安周氏也源于周赧王這一支。
三、少數(shù)民族改為周姓
1)南北朝時,北魏獻帝的第二個哥哥,原姓普,后改姓周。《魏書·官氏志》記載:“獻帝以兄為紇骨氏,后改為胡氏。次兄為普氏,后改為周氏。”獻帝時,把北魏國拓跋氏分為七份,以七兄弟統(tǒng)率之。由此可知,拓跋氏改姓周氏的,不只獻文帝的次兄一人,還有次兄統(tǒng)率的那一部分國人。周氏,是北魏國興旺的七族之一。魏拓跋氏改姓周氏的后代,有隋朝名將周搖。周搖(約 507--590),字世安,是北魏獻帝次兄普乃氏(普氏)的后代。
2)唐朝上元年間,少數(shù)民族有“暨佐時”(音譯)三字姓的,改為周氏。
3)代北(今山西省東北部)的復姓“賀魯”氏,改為周氏,賀魯氏是由“夷”(少數(shù)民族)變?yōu)橹苄铡?
四、他姓改為周姓
一是唐朝先天、開元年間,姬姓改為周姓。
唐玄宗名叫李隆基,“姬”與“基”聲音相近,當時長安姬姓,為避唐玄宗名諱,改為周姓。
二是五代后梁,成油的子孫改姓周。
成油(仙銳),是唐朝末年的荊南節(jié)度使,他是淮西人,成油生前本姓成,并未姓周,他是死后才被梁太祖朱溫賜姓周的。
三是元朝末年,福建泉州蘇姓改姓周。
唐朝末年,蘇益人福建,定居同安,裔孫昌盛,成為南方大族之一。蘇益的六代孫居住福建泉州卓源鄉(xiāng)新康里,因遭糧累,財產(chǎn)沒官,族人還受元朝官軍圍剿,各自逃難,其侄蘇可安改姓周。自此以后,這支周氏族人繁衍,并遷移人臺灣新竹縣。
四是清朝初年,明朝長沙藩王吉王的子孫改姓周。
明朝第一代吉王朱見浚,為明英宗第七子,成化十三年 (1477)就藩長沙。第四代吉王稱為吉端王,吉端王的嫡子襲封,死后無嗣,吉端二子又襲封。明朝亡后,襲封的吉王逃往廣東,死于緬甸。吉端王的第三子朱翊鋌(yan延),封長沙郡王。朱翊鋌的庶子朱萬世,在明亡后,逃往寧鄉(xiāng)周家,為避禍,改姓周,其子孫一直姓周。

周姓遷徙史
秦漢以前的遷徙
周姓最初發(fā)源于今陜西渭河平原地區(qū)。周初,大規(guī)模分封諸候國,這些諸侯國廣布于黃河中下游及江淮地區(qū)。周姓由西向東遷徙繁衍,與周王朝都城由陜西向河南東遷有著密切的關系。自平王東遷洛陽后,周氏得到了大舉的繁衍,曾一度成為巨族。
戰(zhàn)國秦漢時期的遷徙
周姓主要繁衍播遷于我國北方的廣大地區(qū),且以河南、陜西為兩大中心。戰(zhàn)國秦漢時期,秦滅六國時對各國貴族的遷徙,以及秦末戰(zhàn)亂,為周姓的發(fā)展、擴散提供了條件。秦代的郡縣制、漢代的郡國制,又使周姓有了形成郡望的機會。這一時期,周姓遷徙到今河南南部、江蘇北部等地,并在當?shù)匦纬赏澹慈昴现苁稀⑴鎳苁稀?
兩漢時期,河南、山東一帶,是我國人口最多的地區(qū)。從西漢元始二年(公元2年)到隋朝大業(yè)五年(609),600年間,河南人口約占全國人口五分之一。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遷徙
魏晉南北朝之時,因北方長年戰(zhàn)亂,出現(xiàn)了第一次民族大遷徙,周姓族人也隨從中原的士族大舉南遷。兩晉時期,汝南安成周氏周浚一門三封,此后出現(xiàn)了周浚。周顫,周嵩。周馥等著名人物。
隋唐至宋時期的遷徙
隋唐前后,周姓又有大規(guī)模發(fā)展,唐末五代連續(xù)幾十年的軍閥混亂,特別是北宋末年金兵南下與南宋末年蒙古兵南下,這幾次大戰(zhàn)逼使河南、山東一帶的中原周姓大量南遷,主要遷往福建、浙江、廣東。
唐宋戰(zhàn)亂,中原周姓南遷閩浙粵。
1)入閩
唐初,有周姓族人隨陳元光入閩開基福建漳州。
唐朝末年,軍閥混戰(zhàn),河南光州固始縣周姓遷徙福建。唐僖宗中和年間(881—884),周德琰為河南汝寧府光州固始縣縣令,生三子,三子隨父居固始縣。唐昭宗乾寧四年(896),六鎮(zhèn)藩鎮(zhèn)叛亂,周德琰次子周樞,與游、劉、翁、范等姓人閩,選擇福建建甌縣(1913年建安、甌方二縣合并設置)的馬伏為世居地,稱為“馬伏周家”。周樞隨父宦居河南汝寧府光州固始縣,昭宗乾寧四年人閩,居住馬伏,為人閩之始祖。周樞的后裔周枯,于北宋太宗淳化二年(991),遷居福建崇安縣的仙店,周枯為仙店支派的一世祖。
北宋末年,金兵攻陷汴京,宋高宗南渡長江,河南固始縣周姓隨宋南渡,遷至閩汀寧化(今福建省寧化縣,古代寧化縣屬汀州),猶長于寧化。南宋末年元朝初年,這支由河南遷人福建寧化縣的周姓,繼續(xù)南遷入廣東梅縣。
北宋滅亡時,山東、河南一帶的周姓,大批隨宋高宗南渡長江,定居浙江。
周密祖籍山東濟南,曾祖周秘,北宋末年任御史中丞,金兵攻陷汴京后,周秘跟隨宋高宗南渡長江,遷居吳興(今浙江湖州市)。南宋初年,北方土大夫流落江南者以此地為多,宋高宗允許他們占據(jù)寺院。曾祖周秘先后居湖州的鐵觀音寺、天圣寺。祖父周(王必),青少年時也在湖州鐵觀音寺、天圣寺客居近20年。
這支周氏的祖先是河南人,流布可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在祥符,即今河南開封(宋代置祥符縣,明代并開封縣入祥符縣,1913年又改祥符縣為開封縣)。祥符周氏十三世周靖,北宋末年在汴京中進士,為太學博士。建炎元年(1127)金兵攻陷汴京,周靖護從宋高宗南渡長江,僑居浙江杭州,所以周靖為河南祥符周氏南徙浙江的始祖。第二階段在諸暨。周靖由杭州遷居浙江諸暨縣的紫巖山,村里名叫盛厚,在諸暨縣城西北六十多華里處。第三階段在紹興,周靖七世孫周澳,號楮齋,擔任元朝地方官府的掌管文書的官員,入贅山陰俞姓人家為館甥 (女婿),于是占籍山陰(秦置縣名,唐代并置會稽、山陰二縣, 1912年二縣合設紹興縣)。山陰(紹興)之有周氏,實自楮齋公 (周澳)始,周澳是周氏遷紹興的始祖。紹興十一年(1141),周靖由杭州遷居諸暨縣西北的紫巖山,以后他的子孫又分別遷居諸暨縣的南門江、大五指、清平、豐江、溏頭、新州、梅山;山陰縣(今紹興)的塘下、周橋、瓜田、張川、前梅;蕭山的周家湖、來蘇。浙江諸暨、蕭山、紹興一帶的周氏,追根溯源,是北宋末、南宋初從河南開封一帶南徙的。
2)入粵
北宋末年與南宋末年從中原南徙廣東。
新會縣橋亭房周氏,始祖周海門,原河南汴(汴京,開封)人,宋南渡后居廣東南雄珠璣巷,后乃居新會橋亭。又,新會縣沙富房周氏,一世祖周監(jiān),字天枯,原籍河南許州長葛縣,遭元亂,千里間關,扈宋少帝至粵之岡州崖山。
廣東新會縣這二房周氏,原籍均在河南,分別是南宋初年隨宋高宗南渡與南宋末年隨宋少帝南徙的。
梅縣周氏大始祖周仁德,原籍河南固始縣,隨宋高宗南渡,遷居福建寧化縣。南宋末元初,其裔孫“由閩遷粵”,遷居廣東長東縣(今五華縣,在廣東東部,梅江上游),至七世祖周(王宣),始遷梅縣。周碹是梅縣始遷祖,又是由閩遷粵的七世祖,所以至今廣東梅縣周姓稱他為“始祖七位公”。

作者:周余生   回復:3   發(fā)表時間:2008-12-04 08:08:09

族譜錄紀念網(wǎng)
[回復] 回復周姓起源

元明清時期的遷徙
元末明初,江西吉安府周姓移民湖南邵陽地區(qū)。石碑周氏初祖炳四公,兄世常,生江右(江西)吉安府泰和縣,于元明間徙居湖南寶慶邵東之石碑。湖州周氏,一世祖周志亮,元末明初“奉旨屯墾湘潭,后卜居湘潭”。周志亮次子周肇翔,洪武年間“遷屯益陽”,于是“隸籍益陽”。清初江西移民湖南的第二次高潮中,湖南衡山始祖,是由江西永新縣厚田遷來。
明清以來,周姓比較集中的省份是江蘇、浙江、廣東、湖南、湖北、江西、福建等省。
移居臺灣
周姓在臺灣主要集中在臺南、臺北兩地。
周姓大多是祖上由北方南遷福建和廣東,再由福建、廣東移居臺灣的。
清康熙到乾隆年間,有泉州人周延群乘船東渡,入墾臺北縣石碇鄉(xiāng);泉州人周炎移居臺北縣景美鎮(zhèn)開墾奠基。清嘉慶年間,富陽(今屬浙江)人周凱曾任臺灣道臺,后死于任上。
中日甲午戰(zhàn)爭中,清朝戰(zhàn)敗,被迫同日本簽訂了《馬關條約》,除賠償日本巨額款項外,還把臺灣省割讓給日本。
日本在臺灣省進行了50年的殖民統(tǒng)治,強迫當?shù)鼐用窠邮芘逃臑槿毡拘铡E_灣周姓曾被迫改姓武岡、武光、吉田、吉本、吉岡等日本姓,
1945年,日本戰(zhàn)敗投降,臺灣回到祖國懷抱。國民黨臺灣省政府明令廢除日本姓。曾被迫改為日本姓的原周姓人士恢復周姓。臺灣土著中曾使用日本秋野姓的這部分人,奉令廢日本姓時,選用了漢姓周,使臺灣周姓人數(shù)和分布范圍上都有所擴大。
遷往海外
大陸周姓移居海外,始于鴉片戰(zhàn)爭以后的晚清時代;周姓旅居海外的地方,主要是中南半島與南洋一帶;海外周姓僑胞,主要來自大陸的福建、廣東(包括現(xiàn)今的海南省)兩省。海外周姓華人來自廣東省的潮州、汕頭地區(qū)的,占較大比例。
1)廣東省揭陽縣的伯勞浦鄉(xiāng)周氏。明朝洪武初年,其始祖周樸叟,人稱周伯,由福建省興化府莆田縣遷來廣東揭陽縣。他在埔上開荒,又引清泉上埔,人們于是將“埔”字去土添水,改為“浦”字,將“伯勞浦”作地名。伯勞浦鄉(xiāng)往海外謀生的人較多。泰國首都曼谷有旅泰揭陽縣伯勞浦家族會,此外還旅居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
2)福建周姓移居南洋。清末福建周姓之移居南洋,先后梯航南來,開拓新天地。其彰明較著的創(chuàng)始人有:周英美之開埠文德甲,周公南之經(jīng)營巫羅加什,周公秀之墾殖麻坡浮林望,周卿昌、周卿安之貿(mào)遷于新加坡及馬六甲,周孫品、周孫華之往來各地溝通僑信等。

望族出汝南——天下著姓必稱周氏
駐馬店新聞 中國·駐馬店網(wǎng)( 2003-9-23 10:18:51)
來源:天中晚報

   就在我寫這篇文稿的前5天,即2003年9月13日,由汝南縣委、《天中晚報》共同舉辦的“老社走天中暨天中文化”座談會在汝南天中賓館召開。會議結束時,汝南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懷德問我,下一篇寫什么。我回答,準備寫—寫汝南歷史上的望族——周氏家族。張部長馬上告訴我,他手頭就有—本叫葉羽晴川的日本人寫的書,內(nèi)容是講述魯迅三兄弟的。魯迅(周樹人)的三弟周建人介紹其祖父周福青曾說過,他們的祖籍是在河南汝南。就在幾個月前,汝南縣委宣傳部新聞科科長邵建民也曾在《駐馬店日報》撰文《魯迅、周恩來祖籍應在汝南》。如果是在幾年前,我可能對他們的說法一笑了之。誰都知道,魯迅生于浙江紹興。周恩來雖生于江蘇淮安,但原籍也是浙江紹興。但如今卻不這么看,尤其是在我“走天中”以來,接觸駐馬店史料之后,就更加認為這種說法有依據(jù),且脈絡越來越清晰,只是這篇文章談的是歷史上的汝南周氏家族,因而對此事不作深究,等有了機會一定對其進行探討,這畢竟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我將這篇文章定名為“望族出汝南——天下著姓必稱周氏”。這句話出自清嘉慶年間《汝寧府志·周燕傳》。但要說這個周燕,就必須扯遠點。公元前1l世紀,周武王滅商后建立西周。公元前771年,申侯聯(lián)合犬戎攻殺歷史上有名的以烽火戲諸侯的周幽王后,西周滅。西周滅后,周平王繼位遷都洛陽史稱東周,經(jīng)春秋和戰(zhàn)國兩個時期,東周在公元前256年為秦所滅,共歷三十四王,八百多年。
   東周的第一個王周平王姬宜臼有一個兒子叫周烈,封汝墳侯。到了他十九世孫周邕時,秦滅掉了周,從此周姓失去侯位,但后代還在,漢朝時又重新恢復周姓的侯位,將周邕的孫子周仁復封為汝墳侯,賜號正公,從此遷籍安城。這個安城即是今汝南縣的王崗鎮(zhèn)。也就是從這時起,周姓作為汝南望族,經(jīng)漢、魏、晉、隋、唐,歷時千載,英才輩出,青史不絕。
   我們就還從周燕說起。周燕,宇少卿,是汝墳侯周仁五世孫,成年后,任郡決曹掾。當時的汝南郡守準備枉殺囚徒。作為監(jiān)斬官的周燕向太守面諫,狡詐的太守對此置之不理。看到被囚的家人到處喊冤,又都被太守抓去拷打,周燕又一次向太守求情,說,愿意把這些囚犯的冤屈都寫出來,署上自己的名字。太守大怒,稱周燕“真是有病”。有一同事告知周燕說,你這么做,是要被上司怪罪的,你都把罪攔到自己身上,如有一句話牽扯到太守,他就用刀宰了你。隨后,太守便把周燕收監(jiān)。后雖然天天遭受拷打折磨,但周燕辭無屈撓。最后,當聽說太守下令要對他行刀鋸之刑?死后怎么去見先祖?于是絕食而死。不久,周燕便被平反昭雪,而他的5個兒子各有所成,大而子周輿任重合令,二子周羽任櫟陽令,三子周仲任東海太守,四子周明任袞州刺史,五子周良任穎陽令,被當時的天下人稱為“安城五龍”。他們各居一里,至此,天下著姓必稱周氏。

   汝南安城周姓,自周燕始,除了其五個兒子,史志上留有姓名并立傳者多達百人,且為官者甚多。現(xiàn)粗列一表,即知其詳:
周嘉:零陵太守。
周磐:重合令。
周暢:河南尹、光祿勛。
周乘;泰山太守。
周浚:御史中丞、揚州刺史、射陽侯,
周馥:徐州刺史、補尚書郎。
周顗:吏部尚書左仆射、贈光祿大夫。
周訪:揚烈將軍、賜潯陽侯、贈征西將軍。
周虎:益州刺史、贈龍驤將軍。
周光:潯陽太守。
周楚:犍為太守。
周朗:太子中書舍人、廬陵內(nèi)史。
周濃:國子博士、中書侍郎。
周舍:尚書祠郎郎、太子詹事。
周宏正:吏部待郎。
周宏讓:太常卿光祿大夫、加金章紫綬。
周宏直:昌州刺史、太常卿光祿大夫。
周確;尚書、贈散騎常侍太常卿。
周靈:平北將軍、封武昌那公。
周法僧:宜城太守。
周法尚:定襄太守、贈武衛(wèi)大將軍。
周墀:集賢殿學士、江西觀察使、義成節(jié)度使。
周允元:御史中丞同鳳閣鸞臺平章事。
……
   我所羅列的這些人中,都是周燕的后人,且多是父子、兄弟,其中,不乏忠君、善政與博學之人。比如周嘉,此人是周燕四世孫,入世時曾任汝南郡主簿。王莽末年,群賊入汝陽城,周嘉曾和當時的太守何敞一起討賊。何敞為亂箭所傷,守軍大敗。賊兵包圍汝陽城幾十重,突圍時官兵與賊兵白刃交戰(zhàn),此時周嘉以身體護著太守向外突圍,卻陷入賊兵重圍。周嘉不顧自己生死,大聲對著賊人說,你們皆為士兵,要聽上司的話。我既然是太守的部下,就請以自己的命贖太守不死。說罷仰天哭號。賊兵見此,皆稱此人真義士也,給其車馬遣送之。后來光武帝召見周嘉時問起此事,周嘉回答,太守被傷,命懸寇手,臣實在害怕不能死難。光武帝感嘆良久,說,此忠士也。
   還有,周嘉之弟周暢任河南尹時,夏旱,久禱無應,周暢日夜收葬餓死的流民,達一萬人。
   還有周訪之孫周虎。寧康初年任梓潼太守時,符堅部將楊安侵犯梓潼,周虎固守城池。周虎遣步騎送母親和妻子去江陵時,為符堅部將朱彤所獲,無奈而降。符堅想重用他為尚書郎,周虎堅拒辭不受,說,蒙國厚恩,以至今日,因老母被獲才失節(jié)至此,雖給公侯之貴,不以為榮,況給了個尚書郎。后在符堅軍隊里密謀殺掉符堅,被符堅抓去問話。符堅問他為何這么做,周虎答:昔日高漸離、豫讓雖是燕晉的臣民,猶漆身吞炭不忘忠節(jié),我生為晉臣,死為晉鬼,不要再問了。氣得符堅大聲嚷道,今我殺你反成全了你的名聲。遂把他送進牢房,嚴刑拷打,并徙于太原,后周虎因病而卒。其子周興迎致其喪。將軍謝元親臨哭之,并上書請表其忠節(jié)。孝武帝詔曰,虎勵志貞亮,無愧古烈,未及拔身,奄殞厥命,甄表義節(jié),國之典也。
   還有唐武則天時官至御史中丞同鳳閣鸞臺平章事的周允元。有一次,武則天宴請大臣,下詔讓大臣們傳善言。周允元因不滿武則天的一些做法,秉筆直書:“恥其君不如堯舜。”武三思劾欲殺之,幸虧武則天沒在意,說:“聞其言足以戒,安得為過耶?”這才免遭一難。

   在汝南安城一脈相承的周氏大姓中間,為官者最有名之人當數(shù)晉朝的周浚、周顗父子。周浚字開林,曾任御史中丞、揚州刺史,封射陽侯。當初他隨王渾伐吳,攻破江西屯戌,與孫皓中軍大戰(zhàn),斬吳丞相張悌首級,俘敵萬計,以功進封侯位,食邑六千戶,賜絹六千匹。而大兒子周顗,也是歷史上有名之人,因終日醉酒三日不醒,被時人稱為“三日仆射“。雖然如此,但周顗并不是只會喝酒的吏部尚書左仆射,而是既有善政又性寬厚、重友情之人。此人曾與朝中重臣導甚密。一次二人酒醉,王導頭枕在周顗腿上,指著周的肚子問,此中猶何物?周回答:此中空洞無物,然能容卿輩數(shù)百人。但這個和善之人,因在一次宴會上和皇帝頂了嘴,被皇帝一怒而殺。當時皇帝問:今日名臣共集,何如堯舜?周顗厲聲說,雖同人主,何德復比圣世,帝怒,周入獄,恰此時其又與朝中大臣王敦結仇,遂被其誣諂而殺。死后抄家時,僅得幾只盛著舊棉花的破竹簍,酒五甕,米數(shù)石,在位者皆服其清貧。后悔不及的皇帝追贈其為光祿大夫。
   當然,安城周氏中除了為官為宦者,也不乏不愿為官的清流和著作等身的才子,譬如周磐、周燮、周濃、周宏正。
   周磐,字堅伯,從小就好禮有行,非典謨不言,少游京師學《尚書·洪范》、《左氏春秋》,諸儒宗之。周磐雖為望族,但居貧養(yǎng)母,儉薄不充,中年時曾一度為官,但不久便思母棄官還鄉(xiāng)。母親死后,悲痛終日,遂建廬舍于母親墳冢之側,從此教授門徒達千人。后朝廷又要征其官,周磐說,我回來后,守著母親的墳冢教授弟子,不以榮利滑其生術,為什么還要再做官呢?
   周燮,此人生而斂頤折額,丑狀駭人,其母曾想把他扔掉,其父不允,說,吾聞圣賢,多有異貌,興我宗者,此兒也,后果應驗。周燮10歲即通詩論,精《易經(jīng)》,不讀非圣賢之書,不修非圣賢之好,將自己的茅舍蓋在田畔,耕田捕魚,非身所耕、漁則不食。
   周濃,字彥倫,是周顏的七世孫,從青年時代起便善《老子》、《易經(jīng)》。此人清貧寡欲,隱于山野。每賓客來訪,周濃虛席晤語,辭韻如流,聽者忘倦。一次一位朋友問他:先生在此都吃什么?周濃答曰,赤米白鹽,綠葵紫蓼,其味甚甘,鐘鼎何為哉?其孫周正宏,字恩濃,官至太子詹事,幼年喪父,與其帝宏讓、宏直皆叔父所養(yǎng),10歲通《老子》、《周易》,當?shù)貙W子與其交談后驚呼,觀汝神情穎悟,后世必知名。15歲便召補國子生,開課講《周易》,被當時人稱:周郎年未弱冠,便自講一經(jīng),早還是諸生,實堪師表。所著《周易講疏》十六卷,《論語疏》十一卷、《莊子疏》八卷、《老子疏》五卷、《孝經(jīng)疏》兩卷,集二十卷,皆留于世。

   汝南安城周姓,自漢一脈相承,歷時千載,代代人才輩出,此現(xiàn)象幾乎能稱奇跡。可惜自宋朝以來,汝南安城周氏家族經(jīng)過戰(zhàn)亂之后紛紛逃亡外地,最終遍布全國,又多集中在江浙一帶,而安城的周姓后人在此地已不見。然而,每當來到汝南,想起周氏這個家族為天中文化和歷史所做的特殊的建樹時,油然而生的除了心中的愴然,還有作為天中后人的自豪。
作者:杜平
周氏入潮面面觀
周氏源出姬姓,族源有多支,其中以周武王姬發(fā)派下的“汝南周氏”為大宗。
周氏應是入潮較早的姓氏之一,南宋紹興二十四年,已有潮陽士子周鎬(非周光鎬)進士及第便是最好的證明。但周鎬先祖何時遷徒入潮,周鎬后裔現(xiàn)分居何地,無從考證。僅就現(xiàn)有資料來看,潮汕周氏多為宋代理學名家周敦頤之后,他們稱周敦頤為宋代一世祖。其入潮經(jīng)過簡述如下:
由湖南道州遷徙入潮:這支系遷徙入潮的過程脈絡較為清晰。南宋有道州進士周叟梅,乃理學名家周敦頤之第七代裔孫,周氏世居湖南道州,且歷代名人輩出。周梅叟于宋淳祜三年(1243)授潮州州知事,寶祜四年(1256)三月任廣東轉運判官、提刑,任滿回鄉(xiāng),時周梅叟之祖父周宣道仍健在。至景定五年(1264),周宣道知宋室將傾,道州必為兵家爭奪之地,即召曾在潮州為官的孫兒周梅叟到臥榻前訓示,命其帶親弟三人并各人家眷,遷徙人潮,各各擇地落籍創(chuàng)鄉(xiāng)。周梅叟尊從祖父之命,率兄弟三人及所屬家眷入潮州,先分別十居于潮州府城、潮陽縣新興鄉(xiāng)剌港(今屬潮陽盧崗鎮(zhèn))和海陽縣冠山鄉(xiāng)創(chuàng)鄉(xiāng)立籍。其后,隨著支派的繁衍,又向潮汕各地及海陸豐等地播遷。子孫分布居住于現(xiàn)在的潮陽盧崗鎮(zhèn)的溪尾周,峽山鎮(zhèn)的桃溪、沙溪、董塘、河陂以及惠來靖海、葵潭、涂田、甲子,普寧的下架山、葵嶺、流沙等地,汕頭市的河浦以及海陸豐等地多為其后裔。如明代潮陽進士周光鎬即是開創(chuàng)桃溪周氏始祖周毅然的第三代裔孫。饒宗頤在其未完成的《民族志》手稿中云“但派下子孫衍下不多”,似值得商榷。
因是周梅叟兄弟三人同時入潮,為了明確世系昭穆,這一派將未曾入潮定居的周宣道奉為一世祖。
居冠山的這一支派確實繁衍較慢,漸漸與后來遷居該地的周姓人混居,認同歸宗。至今澄海周氏只有一小部分仍稱自己乃是自道州遷入,是周敦頤、周梅叟裔孫。
另一支入潮周氏則較復雜,而且人數(shù)眾多。他們不是直接從湖南道州遷入,也不是沿著大多數(shù)潮人由經(jīng)莆田入潮的遷徙路線,而是相對比較曲折。澄海港口周氏族譜說得很清楚,他們的遷潮始祖是由“浙江溫州府沿甄江入福建建甄,而達莆田,之后逐步移住汀州、永定,再經(jīng)龍溪、詔安而至饒平、海陽……此后各自分布于潮安東津、澄海冠山、潮陽峽山和揭陽、普寧等地。這一大支派的遷潮時間有先有后,遠的遷自宋末,近的遷自明崇禎年間,出發(fā)地也有各種說法,有的說遷自莆田,有的說遷自汀州,有的說遷自龍溪,有的說遷自漳州。就是同村同姓之間說法也很不一致,表面上給人一種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的印象,其實只要仔細了解一下他們的遷徙路線就不難發(fā)現(xiàn),追根溯源,大部分仍然認是周敦頤之后裔。只是由于遷徙路線較為曲折,時間世系脈絡也較難理清罷了。
這一支由湖南徒浙江,再由浙江遷徙福建,而后由閩入潮的周姓人,由于時間和出發(fā)地點的不同,其尊奉的遷潮始祖也不像周宣道派下周氏那樣較為單一,直接認周宣道為一世祖,而是各奉一祖。其中較有代表姓的有周宗貴(由丁州遷入者)、周壽隆(由永定遷入者)、周瑤(由汀州遷入者)。周宗貴后裔多居住潮州,周壽隆后代多居住澄海,后分支潮陽、饒平和普于,周瑤后代多居住潮陽,澄海冠山也有部分是其派下。當然,這只是明清時期的分布概況。
潮汕周氏的總人口數(shù),沒有準確數(shù)字。估計約1 5萬人,其中潮陽最多,約6萬多人,其次是普寧,約2萬多人,澄海則約1萬多人,其余散居潮汕各縣市。
作者:盧繼定 資料來源:汕頭特區(qū)晚報

【香港周氏宗親總會簡史】

  圣人立訓,首重綱常;賢者牧民,主存誠敬。考吾周氏,系出岐山,三千年流長源遠;澤成濂水,八百載葉茂枝榮。回顧五十五年前,僑居港九昆仲,有組織宗親總會之議,蒙壽臣爵紳、卓凡宗叔、埈年爵士,與永遠會長錫年爵士諸賢,躬親督導,僅數(shù)月而籌備就緒,一九四八年十月十七日,本會即宣告正式成立。
   創(chuàng)始初期,既無會址,承仰吾宗臺慨允,借出干諾道西八十六號祥泰米行二樓,權供辦公。迄五二年七月止,湛光完先生歷任首次三屆理事長,固異常艱苦維持也。
五二年九月,周有宗兄當選第四屆理事長,與理監(jiān)事同仁戮力籌劃,賃得干諾道西一三三號三樓為會址,會務始臻穩(wěn)定。五三年十月,周有宗兄受眾推戴蟬聯(lián),進一步籌劃置業(yè),并推動建設永久會所,會務更呈現(xiàn)一片光明。
   五四年十一月起,建動、沕桅、道寬諸位宗臺與周環(huán)等,歷充第六、第七、第八屆等理監(jiān)事長。任內(nèi),獲宗彥同仁之協(xié)助,并承錫年會長訓示,進行籌建學校。一九五六年秋,先行租賃九龍砵蘭街柴炭商會學校,開辦義學夜校,設初級小學四班,是為本會興辦教育之始基。
   本會即銳意興學育才,乃即組成“建校委員會”,一面向政府申請助款撥地,一面向宗僑展開募捐。五八年冬,第九屆理監(jiān)事選出,周環(huán)與道寬宗臺同肩艱巨。六0年,改制為注冊有限公司,蒙政府劃撥九龍詩歌舞街十四號為建址。是年冬,環(huán)等獲推蟬聯(lián),加緊推動,而四層高之巍峨校舍,于六二年夏落成。九月一日,學校及在溫黛臺風襲港下,宣告誕生。
六二年冬,桂根宗兄膺十一屆理事長,本再接再歷之精神,發(fā)動“建廈”工作。得海內(nèi)外宗親踴躍輸將,募集達港幣三十萬元,即向“愛蓮公司”洽購“濂風大廈”八層,永奠基業(yè)。六四年十二月,沕桅宗兄膺十二屆理事長,再設法募集裝修等巨額經(jīng)費,新會所于六六年五月十日,敦請埈年爵士啟鑰、錫年爵士揭幕,海外各埠僑賢組團回港觀禮,倍見隆重。
   六六年冬,由天立膺任十三屆理事長,發(fā)行一元獎券,連同前屆建廈結余添置樓宇一層,專供福利用途,并倡議擴建校舍。日東宗兄于六八年冬接任十四屆理事長,繼續(xù)努力,終于七零年春,建筑完成,秋間增班,使學額增加百分這五十,收教學生一千六百余人。
   六八年春,欽宣宗長首倡獎學,捐巨款為眾表率,十四屆推動儁應。七0年冬,十五屆理監(jiān)事選出,經(jīng)汝桐理事長諸位續(xù)加努力推動,于七二年春,購獎學樓宇一層,收租備用。嗣而鳳軒宗叔捐三萬元倡設“敬老”基金,十六、十七、十八同理事長文邦諸兄,熱心策動,頗有所成。
   七八年冬,自重、燦榮諸兄膺任十九屆理監(jiān)事長,整拓會務,擴大征求,募集巨款修葺和合石義山,并籌劃擴建校舍(三期)會長。八0年冬,二十屆理監(jiān)事會產(chǎn)生,,自重兄蟬聯(lián)理事長,瑞庭兄升充監(jiān)事長,擴校工程依序完成。八二年冬,修仁宗兄升任理事長。八五年冬,三期校舍擴建完成,恭請建筑拓展署署長周湛燊太平紳士主持揭幕。廿三屆修仁兄又獲蟬聯(lián),周文兄升充監(jiān)事長。八七年夏,會校全部電器更換,校舍內(nèi)外粉飾,各項修葺裝設,煥然一新。八八年冬,炎沐兄接任廿四屆理事長,國材、振聲膺任副理事長;周儀兄升充監(jiān)事長,木宏、和熙分任副監(jiān)事長,一九九0年冬,周儀宗兄榮膺理事長,國材、國枚同膺副理事長;漢彬升充監(jiān)事長,和熙、木宏為副監(jiān)事長,會務新猷,展拓可嘉!一九九二年冬,廿六屆六位首長又獲蟬聯(lián),誠可喜可賀也。一九九四年冬,漢彬兄接任廿七屆理事長,國材兄升充監(jiān)事長,木宏、國枚膺任副理事長,和熙、振威為副監(jiān)事長。九五年夏,會校校舍內(nèi)外墻全部翻新,重鋪天面及操場,以此同時,增添十多項校具及家私,并著手籌劃向教育署申請擴增班額,以配合當前教育之新趨勢。一九九六年冬,廿八屆六位首長再度蟬聯(lián),對本會會務及校務之推展,再向前邁進一大步。一九九七年年九月,會校實施全日制教學,而擴班計劃已大致完成。
   一九九八年為本會成立五十周年金禧會慶良辰,于五月三十一日,假九龍尖沙咀海洋皇宮大酒樓夜總會舉行盛大慶祝。
   一九九八年冬,國材兄膺任廿九屆理事長,國枚兄升充監(jiān)事長,惠程、和熙膺任副理事長;楚階、修忠為副監(jiān)事長,會務新猷,當可大展。二000夏,會校校舍內(nèi)外粉飾,新設電腦室,推展信息科技教育;復將地下空置多年之男洗手間改建為輔導教學室,以供教學及學生活動之需。同年冬,國材兄蟬聯(lián)理事長,楚階兄榮升監(jiān)事長;惠程、和熙連任副理事長;修忠、桂洪為副監(jiān)事長,此屆六位首長中,大多屬舊人,對會務之拓展,可謂駕輕就熟。二00二年冬,楚階兄膺任三十一屆理事長,惠程兄升充監(jiān)事長,桂洪、和熙膺任副理事長;修忠、灶倫為副監(jiān)事長,會務昌隆,展拓可嘉,會址內(nèi)外,重新粉飾,金裝瓷相,新鋪地板,重隔屏風,光線充足,改良音響,提升效率。茲值五十五周年會慶,佳期,特為文述其始末以配本源,冀宗人共勉之。
周天立

甲骨文中的“周”字,最初不帶“口”字,只表示界劃分明的農(nóng)田,經(jīng)過衍化,才形成今天的形象。
早期的“周”字《說文解字》中這樣解釋的:“周,密也。從用、口。”清人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解釋為:“密,山部曰山如堂者,引申訓為周致也。”即周密、完備的意思。
最早的“周”字出現(xiàn)在殷墟以及周原出土的卜辭中,關于甲骨文、金文中“周”的解釋,張日舁考證曰:“口像四周田界,其中阡陌縱橫,像田中所植,田言種植之地,圄則指四周四至,兩者所指不同,而取誼則近,故《成周戈》,周字直作田。”也就是說,最早的“周”字是指界限分明的農(nóng)田,田里種滿了莊稼。這種田間阡陌縱橫的農(nóng)田,中國自古就是一個農(nóng)業(yè)國家,人們在很早的時候就知道種植各種農(nóng)作物。早期周人活動中心在周原地區(qū),都是屬于平原地方。
由于縱橫交錯的農(nóng)田里種植有密密麻麻的作物,所以“周”字就被訓詁為“密”、“周密”的意思。
由于在書寫“周”時加上“口”,后來人對“周”的解釋就增加了另外的意思。表示國家政令之所出。
甲骨文、金文中,“周”已經(jīng)是作為一個方國出現(xiàn)在卜辭與青銅器上,而不再是一片農(nóng)田。這與周朝先人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與遷徙活動有關。

周姓起源有四
一、出自周昌、周任之后。《河圖運錄法》記載,遠古黃帝軒轅氏時有一位叫周昌的大將,至商代又有一名叫周任的太史,這兩人的后代都以周為姓氏,分散于古時的汝南(今河南、安徽一帶)、廬江(今安徽、湖北省境)、潯陽 (今屬江西省)、臨川(今屬江西省)、陳留(今屬河南省境)、沛國(今屬河南、安徽、江蘇省境)、泰山(今屬山東省境)、河南(今屬河南省境)等地。

作者:周余生   發(fā)表時間:2008-12-04 08:08:51

[回復] 回復周姓起源

二、出自姬姓。
1.周族始祖------后稷
1)周族始祖后稷的母親為姜螈。
姜螈是黃帝曾孫帝嚳的元妃,即第一個妻子,又號有邰氏。邰(tai臺),古地名,在今陜西省武功縣西南。有邰氏,這是以地為號,表明她是有邰氏這個部落的女子,不是姓。姜螈,姓姜,姜姓始于炎帝,所以她是炎帝的后裔。姜螈是炎帝的后代。
姜(女原)踩巨人足跡而生后稷。《詩經(jīng)·生民》所歌詠的:“履帝武敏。”賦予這位周族始祖以神話色彩。姜(女原)隨帝嚳到郊外祭天,見到上帝的巨大足跡,踩其大拇指足印,內(nèi)心震動而受孕。
姜(女原)生下后稷,以為是不祥之物,曾三次拋棄嬰兒。第一次將嬰兒棄置于狹巷,牛羊經(jīng)過那里,不但不踐踏他,反而庇撫喂奶。第二次將嬰兒棄置在平地樹林,恰遇著有人砍伐樹木,嬰兒又被救回。第三次將嬰兒棄置在寒水冰上,有鳥張開翅膀覆蓋溫暖他。鳥兒飛開后,嬰兒呱呱哭起來了。《詩經(jīng)》與《史記》均生動描寫了后稷出生后的這段神奇經(jīng)歷,說明他當嬰兒時受到大自然和人們的保護。這位嬰兒幾次遭拋棄不死,母親姜螈以為他是神,便收回宮中撫養(yǎng),因最初想拋棄他,因此取名為“棄”。
姜螈是周族始祖之母,周族先人對她是非常崇拜的。周族先人對這位始祖之母的歌頌和緬懷,超過了對始祖之父帝嚳的歌頌與緬懷。據(jù)南宋朱熹在《詩經(jīng)·生民》中的注釋,在姜螈出嫁帝嚳后,邰地姜姓似已后繼無人。因此,后來帝堯因后稷有功于民,將后稷封于邰,即封后稷于外祖父所在地,以主持對姜螈的祭祀。后來后稷的裔孫建立了周朝,周朝也世世代代在邰地祭祀姜螈。
2)周族始祖后稷的父親帝嚳。
黃帝生玄囂,玄囂生(蟲喬)極,嬌極生帝嚳,帝嚳生后稷(名棄)。
黃帝,上古帝號。他以土德王。土地黃色,故稱黃帝。黃帝又號有熊氏、軒轅氏。有熊,是當時一個諸侯國的國名,也就是原始社會一個部落的名稱。軒轅,是居住的地名。
黃帝姓姬,《說文》:“黃帝居姬水,以為姓。”黃帝一生下來就神異,兩個多月就會講話,幼小時才智敏捷,品行敦厚,20歲成人時非常聰明。父親少典氏死后,他建立了有熊氏的諸侯國,成為原始社會一個部落的首領。而他的兄長炎帝,則為天子,擔任全國部落聯(lián)盟領袖。黃帝在擔任部落首領的初期,求仙修道,清靜無為,因此,后世將黃帝與老子并尊為道家之祖。
黃帝是中華民族的始祖,是戰(zhàn)國至西漢初年人們就有的共識。黃帝有4妃。他有25子,其中12個兒子繼承父姓——姓姬,另外13個兒子改為姬姓以外的姓。元妃西陵氏,為西陵氏女,號嫘祖,生子三人:昌意、玄囂、龍苗。西陵氏所生長子昌意,降居 (指由帝子下降為諸侯)若水,生子三人:長子名乾荒,乾荒生顓頊(高陽氏,后為五帝之一);次子名安,居西土,其后裔為李氏;三子名悃,遷居北土,其后裔為拓跋氏,即后來北朝的鮮卑族。西陵氏所生次子玄囂,姬姓,降居溉水,生子嬌極,嬌極生帝嚳(高辛氏,后為五帝之一);西陵氏所生三子龍苗,生吾融,吾融生卞明,卞明遷居南方,為南蠻之祖。帝嚳有四妃,元妃有邰氏,名姜螈,生子后稷,為周族始祖。二妃有蜮(s6ng嵩)氏,名簡狄,生子(貞+炯-火)(xie屑),即契,后為商朝的始祖。三妃陣豐氏,名慶都,生子放勛,即帝堯。四妃(女取)訾(ju zi居資),名常儀,生帝摯。在此四妃中,常儀的班次最后,但其子帝摯在兄弟中年齡最長,帝嚳死后,帝摯繼承帝位,在位九年,政治微弱,讓位于帝堯。
3)西周初年人們就把后稷奉為周族的始祖。
后稷在兒童時期,就善于種植農(nóng)作物。他在兒童時玩游戲,就種植麻、豆。幼少時就能自求口糧,他栽種的大豆、禾稻、麻、麥、瓜,都長得茂盛美好。后稷成人后,更愛好農(nóng)耕。帝堯知道后,推舉后稷為農(nóng)師,主管全國的農(nóng)業(yè)。《史記·周本紀》說他主管農(nóng)業(yè)很成功,“天下得其利”,于是帝堯“封棄于邰,號曰后稷”。一方面讓他主持母家的祭祀,另一方面使他成為一國諸侯。這樣,邰(今陜西省武功縣)便成為周族最初的發(fā)源地。 由于后稷在農(nóng)業(yè)方面的特殊貢獻,死后被人們尊為農(nóng)神。同時也由于他的開創(chuàng)之功,被周姓人奉為始祖。
在今陜西武功縣東門外,有一個磚砌的長方形平臺,相傳是后稷教人種莊稼的地方,為了紀念這位農(nóng)業(yè)神,后人建了此臺,稱為教稼臺。至今每逢農(nóng)歷十一月,鄉(xiāng)民都要到這里舉行集會,以示紀念。
后稷死后,其子不(空-工+出)繼承父業(yè),繼續(xù)作夏朝的農(nóng)官,但由于夏執(zhí)政者耽于享樂,不重視農(nóng)業(yè),廢除農(nóng)官,失去官職的不密率領部民遷徙至涇水中游一帶,與西北游牧民族戎狄雜處,繼續(xù)過著農(nóng)耕生活。不窯卒,子鞠立;鞠卒,子公劉立。公劉所處的時代,大約是在夏末商初,后來他率領部落民眾遷徙到了豳(今陜西彬縣、旬邑縣一帶),仍然繼承父祖輩的農(nóng)業(yè)傳統(tǒng),因地制宜,發(fā)展生產(chǎn),并南下渡過渭水,取用那里豐富的自然資源,民眾過著較穩(wěn)定而富足的生活,遠近百姓都前來投靠歸附,勢力在一天天壯大。公劉使后稷的子孫出現(xiàn)繁榮中興的局面。在今陜西彬縣城東約四十公里的土陵村東,涇河北岸的山谷間,有一座墓,相傳就是當年的公劉墓。
4)后稷的裔孫古公亶父(即周太王)為狄所逼,率領族人自邰遷徙至陜西岐山下周原,從此稱為周族。
古公亶父恢復祖先后稷、公劉的農(nóng)業(yè),長久做好事,推行仁義,豳國人民都愛戴他。西北邊地的戎狄進攻豳國,想掠奪財物,古公亶父給了他們許多財物。但是戎狄再次進攻,還想掠奪土地與人民。要求進行自衛(wèi)反擊的戰(zhàn)爭。古公亶父不同意,說:“人民擁立君主,是希望君主保護人民的利益。現(xiàn)在戎狄再次武裝進攻,是想得到我們的土地與人民。人民歸我領導,人民歸他們領導,有什么區(qū)別?假如人民因為我個人的原因去進行戰(zhàn)斗,用殺死人民的父子的手段去達到我當君主的目的,這樣的事,我不忍心去做!”于是,古公亶父只帶了少量的私人親屬與部屬,離開豳國,越過梁山,渡過漆水河與沮水河,定居在岐山南面山下。(現(xiàn)今陜西省關中西部的岐山縣東北及扶風縣北部一帶的周原)。
古公直父這次遷徙,受到本國和旁國民眾的熱烈擁護。不僅原來豳地民眾扶老攜幼跟從他,而且“旁國”民眾也有很多人歸附他。古公亶父新建的諸侯國,第一年有3000戶,第三年有15000戶。
古公亶父的妻子為太姜。太姜不僅容貌美麗,而且品德純正,性格溫順,沒有過錯。她不但教子有方,而且是丈夫事業(yè)上的賢內(nèi)助。古公直父辦的大事,包括由豳地遷徙至岐下,都與她商量。由于太姜品德賢正,教子相夫有功,因此《史記·周本紀》稱她為“賢婦人”。
“太王邑于周”的“邑”字,一指京城,一指國。“邑于周”,一是指太王(古公宣父)以周為京城,另一是指太王以周原為國,這個諸侯國,后人稱為周國或岐周。古公亶父在豳地時,國人居于窯洞內(nèi),尚沒有建造房屋。他率眾到達周原后,在周原建筑了城墻房屋,分別作為京邑(國都)與村落。《帝王世紀》說他“邑于周地,故始改國曰周”。意思是,他在周原建立了諸侯國。后稷建立的諸侯國叫邰,公劉建立的諸侯國叫豳,從古公直父起,始改諸侯國的國號為周。
后稷的子孫,從公劉到太王到文王,都屬于黃帝的姬姓。姬姓,是黃帝裔孫這個大的宗族系統(tǒng)的稱號;文王以國為氏,周氏,則是姬姓這個大的宗族系統(tǒng)的分支的稱號。文王的周氏,不同于秦漢以后的周姓,文王及其當周朝天子的子孫還是姓姬,不是姓周。
古公亶父的妃子太姜,生子三人:長子叫泰伯,次子叫虞仲,小兒子叫季歷。
泰伯是文王的伯父,按照古代傳位于長子的傳統(tǒng),他是應當繼承古公亶父的周國國君地位的,但三弟季歷是個賢人而且生有圣子姬昌,他知道古公直父欲傳位給季歷以及姬昌,便三讓王位,以避季歷。他與二弟虞仲自動離開周國,逃到吳地,自號句吳(句吳后成為地名)。他后來成為周代吳國的始祖。
季歷是文王的父親。季歷所處的時代,是殷王帝乙(殷紂王的父親)在位時,古公亶父死后,他繼承國君地位,稱為公季。后來他的孫子周武王又追尊他為王季。王季道德高尚,能明察是非,能分清善惡,能教誨不倦,能賞罰分明,他君臨一個大國,能使諸侯依順,能使上下相親。《史記·周本紀》概括王季的政績時說,他遵循古公直父遺下的德治傳統(tǒng),誠實地實行仁義,周圍諸侯歸順于他。
5)文王以國為氏
文王,姓姬,名昌。王季的妃子、文王的母親叫太任。忠誠專一,端莊嚴肅,在懷孕時間,非禮勿視,非禮勿言,生下的兒子是位圣人。《史記·周本紀》稱她為“賢婦人”。王季逝世后,他繼位,襲父爵為西伯。文王是他死后的謚號。
姬昌繼位后,既遵守后稷、公劉以農(nóng)耕立國的傳統(tǒng),又效法祖父古公、父親公季(王季)實行仁政的傳統(tǒng)。姬昌尊敬老人,慈愛幼小。他特別重視賢士,他招納的賢臣,著名的有太顛,閎(h6ng宏)夭、散宜生、南宮適等“四臣”。還有鬻子,原是殷紂王的臣子,他進諫75次紂王不聽,于是來到周國,姬昌親自迎接;讓他擔任公卿。他招納的賢臣中最著名的是呂尚。
姬昌在周國實行仁政,受到諸侯們的擁護,卻引起了殷紂王及其臣子的猜忌。殷紂王的親信崇侯虎讒毀姬昌,紂王于是將姬昌囚禁于(羔-灬+久)(you有)里。(羔-灬+久)里,——作牖里(今河南省湯陰縣北)。閎夭、散宜生等人進行營救,他們想方設法找來有莘氏的美女,驪戎的有花紋的駿馬,有熊的36匹會駕車的馬,通過殷朝受寵幸的大臣費仲貢獻給紂王。紂王于是赦免了姬昌。姬昌在囚禁羨里期間,著《易經(jīng)》。
西伯出獄后,繼續(xù)大施仁政。為了迷惑殷紂王,故意表示自己的感激之情,獻出洛西大片土地,同時請求殷紂王廢除“炮烙之刑”,得到不少好處的殷紂王果然不再懷疑,答應了他的請求。另一方面,西伯的仁義惠民之舉有口皆碑,周邊各諸國遇上糾紛,都來找他解決。鄰國虞、芮的百姓,有官司不能決斷,就到周國去評理,剛一走入周國地界,見到的是農(nóng)夫互相謙讓田邊地界,民間風俗尊重長者,見此情景,虞、芮百姓都慚愧而歸。諸侯各國聽說,都認為西伯是受命之君。
姬昌從羨里獲釋后,紂王為了表示對他的信任,賜給他弓矢斧鉞,令他為殷朝進行征伐。姬昌回到周國后,利用紂王允許他征伐的機會,對一些叛國進行征伐。
向西征伐犬戎與密須。姬昌通過這次戰(zhàn)爭,周國的西境擴大到了甘肅。伐密須的第二年,姬昌轉向東征伐,這就是“戡黎”。黎國位于現(xiàn)今山西省東南部黎城縣一帶。姬昌戰(zhàn)勝黎國后,對殷朝震動很大。伐黎的第二年,姬昌伐邗(Yu于),在今河南沁陽縣西北邗臺鎮(zhèn)一帶。通過戡黎伐邗,周國的東境擴大到了今山西、河南。
伐邗的第二年,姬昌伐崇侯虎。崇國位于渭水南岸,今陜西省咸陽市南面的戶縣境內(nèi)。崇侯虎曾在紂王面前讒毀姬昌,使紂王囚姬昌于羨里。
通過伐崇,周國的南境擴大到了渭水之南。
伐崇之后,文王從岐邑遷都豐邑。豐邑位于現(xiàn)今陜西省西安市西南約15公里的灃水西岸。灃水,一作豐水,發(fā)源于秦嶺終南山中的灃峪,故名。南向北流,流經(jīng)今戶(鄂)縣、長安縣境,北至今咸陽市人渭水。在殷朝末年,灃水西岸是崇國的所在地。文王伐崇后,為了便于周國向東方發(fā)展,便由岐邑遷都至灃水西岸。
6)武王建立周朝文王娶太姒為妃,生有十子,據(jù)《帝王世紀》,他們是:伯邑考、武王發(fā)、管叔鮮、蔡叔度、鄖叔武、霍叔處、周公旦、曹叔振鐸、康叔封、聃叔季載。長子伯邑考曾作為人質關押在殷都,后被紂王所殺。其后,文王立次子發(fā)為嗣。文王死后,姬發(fā)即位,是為武王。
武王繼位后,他以太公望為師,周公旦為輔,召公、畢公為左右王,周公旦是武王之弟,因采邑在周(位于周人發(fā)源地的周原地區(qū)),人稱周公。
召公,與周同姓,姓姬氏,采邑在召,故稱召公或召康公,周朝建立后,封于燕,成為燕國的開國始祖。
畢公,也是姬姓,是武王的同父異母弟,因封地在畢而得稱。
武王在眾著名文臣武將的輔助下,開始了對殷商王朝的最后攻擊。這時的殷紂,不僅不聽勸諫,反而逼走忠臣微子,關押箕子,掏了比干的心。太師疵、少師疆,都懼禍逃奔周國。周武王經(jīng)過幾年充分準備,率領本部族,并聯(lián)合其他勢力,大會八百諸侯于孟津,然后揮師討紂。在殷都近郊的牧野,周軍及其所率領的眾諸侯國大敗殷紂王軍隊,紂王死,商亡。
武王伐紂勝利后,建立周朝,仍以豐邑鎬京為國都,并推行分封制。武王分封的諸侯,炎帝、黃帝、堯、舜、禹的后代都分封為諸侯,分別分封為祝、薊、陳、杞等諸侯國。武王將紂王的兒子武庚封于邶(殷都以北)。姜太公呂尚,在輔助文王和武王建立周朝的偉大事業(yè)中建立頭功,因此得到“首封”,封于齊國 (今山東省北部,建都營丘,后稱臨淄)。武王還分封了王室子弟。如三弟叔鮮封于管(秦朝設管城縣,今河南鄭州),四弟叔度封于蔡(今河南上蔡縣),五弟叔武封于(成阝)(今山東寧陽縣北)。
武王即位第四年滅殷,滅殷第七年逝世,壽九十三。武王的妃子名叫邑姜,是姜太公的女兒。邑姜生太子誦。武王有五男二女。
武王逝世后,太子姬誦繼位。時年十三,是為成王。因成王年少,由叔父周公旦攝政(攝行天子事)。管叔、蔡叔、霍叔(三人均為武王之弟)勾結殷紂王的兒子武庚(又名祿父),發(fā)動叛亂。周公旦帥師東征,經(jīng)三年平定叛亂,武庚、管叔被處死,蔡叔流放,霍叔降為庶人。
周公旦在東征中,滅東方17國,以后又增封一些諸侯國。以殷朝的賢臣、紂王的庶兄微子代替武庚,封國于宋(今河南商址)。姬姓之國,增至53個。到東周春秋初期,西周初年分封的諸侯國,經(jīng)過合并,尚存124個。
西周初年的分封制,除分封諸侯國外,還分封采邑。采邑,又稱采地,是周天子給卿大夫在畿(ji機)內(nèi)分封的一塊土地。畿指京都所在處的千里地面。采邑,是食其封邑的租稅,故又稱食邑。采邑與諸侯國的封國不同:卿大夫的采邑在畿內(nèi),即京都千里之內(nèi);諸侯的封國在畿外,封藩建衛(wèi),建有武裝,以藩屏周朝。采邑的土地人民,不屬所封的卿大夫所有,仍屬周天子,卿大夫只是收取其地的租稅作為俸祿;封國的土地人民則歸諸侯所有,不過各封國諸侯要定期朝貢,并提供軍賦、力役的義務,保證中央王朝的財政收入。
周朝分封給卿大夫或王室子弟的采邑,與周姓卻有直接關系:
一是西周周公旦的采邑。周公旦因輔佐武王伐紂滅殷有功,封于魯(今山東省西南部),但他本人沒有就封,由他的長子伯禽就封于魯。他本人留在鎬京,輔佐武王與成王,他的采邑在周,故稱周公。召公爽,封于燕(今河北省北部),他本人未就封,留在鎬京輔佐武王與成王,召公的采邑在召。因為周公旦的采邑在周,他的次子的采邑也在周,故他的次子的子孫,后來姓周。
二是東周周平王的庶子的采邑。西周分封采邑的制度,一直保持到東周。周平王東遷到洛陽,殷朝末年歸順周國的汝墳國,當時已不存在,成為東周王畿的一部分。因此,周平王讓少子烈食采于汝墳。東周時期的汝墳,并不是一個諸侯的封國,而是少子烈的采邑。東周時期出現(xiàn)許多姓,有些是以國名為姓,因為汝墳不是一個諸侯國,所以平王少子烈的子孫,在以國為姓時,便不以“汝”或“墳”為姓,而以周為姓。
2.周姓主源的另一說東周時期,周公黑肩(即周桓公)曾率軍協(xié)助周桓王討伐不聽命的鄭國,不久,周王朝因王位繼承問題發(fā)生內(nèi)亂,周公黑肩卷入其中,不久被殺,其子孫仍舊襲爵,在朝中作官。后來子孫便有因“周公”姓者,改姓周。
平王遷洛邑之后,經(jīng)過數(shù)代的傳襲,國力越來越弱,周天子不再是天下的共主,各稱霸諸侯挾持天子,以壯聲勢,地處荊蠻地帶的楚王也居然敢不
貢苞茅,問鼎中原。到了末代天子周赧王時期,周王室國力極其衰微,已完全不被各諸侯國放在眼里。這時,興起于西邊的秦國經(jīng)過商鞅變法后,國家迅速富強起來,對東方諸國虎視眈眈,為了震懾諸侯,秦國于公元前256年將周滅掉。周赧王被貶為平民,并隨周室成員一起被遷到憚孤(今河南臨汝縣西北),他們被當?shù)厝朔Q作周家,其子孫遂以此為姓,稱作“周”。
漢唐時期的長安周氏也源于周赧王這一支。
三、少數(shù)民族改為周姓
1)南北朝時,北魏獻帝的第二個哥哥,原姓普,后改姓周。《魏書·官氏志》記載:“獻帝以兄為紇骨氏,后改為胡氏。次兄為普氏,后改為周氏。”獻帝時,把北魏國拓跋氏分為七份,以七兄弟統(tǒng)率之。由此可知,拓跋氏改姓周氏的,不只獻文帝的次兄一人,還有次兄統(tǒng)率的那一部分國人。周氏,是北魏國興旺的七族之一。魏拓跋氏改姓周氏的后代,有隋朝名將周搖。周搖(約 507--590),字世安,是北魏獻帝次兄普乃氏(普氏)的后代。
2)唐朝上元年間,少數(shù)民族有“暨佐時”(音譯)三字姓的,改為周氏。
3)代北(今山西省東北部)的復姓“賀魯”氏,改為周氏,賀魯氏是由“夷”(少數(shù)民族)變?yōu)橹苄铡?
四、他姓改為周姓
一是唐朝先天、開元年間,姬姓改為周姓。
唐玄宗名叫李隆基,“姬”與“基”聲音相近,當時長安姬姓,為避唐玄宗名諱,改為周姓。
二是五代后梁,成油的子孫改姓周。
成油(仙銳),是唐朝末年的荊南節(jié)度使,他是淮西人,成油生前本姓成,并未姓周,他是死后才被梁太祖朱溫賜姓周的。
三是元朝末年,福建泉州蘇姓改姓周。
唐朝末年,蘇益人福建,定居同安,裔孫昌盛,成為南方大族之一。蘇益的六代孫居住福建泉州卓源鄉(xiāng)新康里,因遭糧累,財產(chǎn)沒官,族人還受元朝官軍圍剿,各自逃難,其侄蘇可安改姓周。自此以后,這支周氏族人繁衍,并遷移人臺灣新竹縣。
四是清朝初年,明朝長沙藩王吉王的子孫改姓周。
明朝第一代吉王朱見浚,為明英宗第七子,成化十三年 (1477)就藩長沙。第四代吉王稱為吉端王,吉端王的嫡子襲封,死后無嗣,吉端二子又襲封。明朝亡后,襲封的吉王逃往廣東,死于緬甸。吉端王的第三子朱翊鋌(yan延),封長沙郡王。朱翊鋌的庶子朱萬世,在明亡后,逃往寧鄉(xiāng)周家,為避禍,改姓周,其子孫一直姓周。

周姓遷徙史
秦漢以前的遷徙
周姓最初發(fā)源于今陜西渭河平原地區(qū)。周初,大規(guī)模分封諸候國,這些諸侯國廣布于黃河中下游及江淮地區(qū)。周姓由西向東遷徙繁衍,與周王朝都城由陜西向河南東遷有著密切的關系。自平王東遷洛陽后,周氏得到了大舉的繁衍,曾一度成為巨族。
戰(zhàn)國秦漢時期的遷徙
周姓主要繁衍播遷于我國北方的廣大地區(qū),且以河南、陜西為兩大中心。戰(zhàn)國秦漢時期,秦滅六國時對各國貴族的遷徙,以及秦末戰(zhàn)亂,為周姓的發(fā)展、擴散提供了條件。秦代的郡縣制、漢代的郡國制,又使周姓有了形成郡望的機會。這一時期,周姓遷徙到今河南南部、江蘇北部等地,并在當?shù)匦纬赏澹慈昴现苁稀⑴鎳苁稀?
兩漢時期,河南、山東一帶,是我國人口最多的地區(qū)。從西漢元始二年(公元2年)到隋朝大業(yè)五年(609),600年間,河南人口約占全國人口五分之一。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遷徙魏晉南北朝之時,因北方長年戰(zhàn)亂,出現(xiàn)了第一次民族大遷徙,周姓族人也隨從中原的士族大舉南遷。兩晉時期,汝南安成周氏周浚一門三封,此后出現(xiàn)了周浚。周顫,周嵩。周馥等著名人物。

作者:周余生   發(fā)表時間:2008-12-04 08:09:11

[回復] 回復周姓起源

隋唐至宋時期的遷徙隋唐前后,周姓又有大規(guī)模發(fā)展,唐末五代連續(xù)幾十年的軍閥混亂,特別是北宋末年金兵南下與南宋末年蒙古兵南下,這幾次大戰(zhàn)逼使河南、山東一帶的中原周姓大量南遷,主要遷往福建、浙江、廣東。唐宋戰(zhàn)亂,中原周姓南遷閩浙粵。
1)入閩
唐初,有周姓族人隨陳元光入閩開基福建漳州。
唐朝末年,軍閥混戰(zhàn),河南光州固始縣周姓遷徙福建。唐僖宗中和年間(881—884),周德琰為河南汝寧府光州固始縣縣令,生三子,三子隨父居固始縣。唐昭宗乾寧四年(896),六鎮(zhèn)藩鎮(zhèn)叛亂,周德琰次子周樞,與游、劉、翁、范等姓人閩,選擇福建建甌縣(1913年建安、甌方二縣合并設置)的馬伏為世居地,稱為“馬伏周家”。周樞隨父宦居河南汝寧府光州固始縣,昭宗乾寧四年人閩,居住馬伏,為人閩之始祖。周樞的后裔周枯,于北宋太宗淳化二年(991),遷居福建崇安縣的仙店,周枯為仙店支派的一世祖。北宋末年,金兵攻陷汴京,宋高宗南渡長江,河南固始縣周姓隨宋南渡,遷至閩汀寧化(今福建省寧化縣,古代寧化縣屬汀州),猶長于寧化。南宋末年元朝初年,這支由河南遷人福建寧化縣的周姓,繼續(xù)南遷入廣東梅縣。北宋滅亡時,山東、河南一帶的周姓,大批隨宋高宗南渡長江,定居浙江。周密祖籍山東濟南,曾祖周秘,北宋末年任御史中丞,金兵攻陷汴京后,周秘跟隨宋高宗南渡長江,遷居吳興(今浙江湖州市)。南宋初年,北方土大夫流落江南者以此地為多,宋高宗允許他們占據(jù)寺院。曾祖周秘先后居湖州的鐵觀音寺、天圣寺。祖父周(王必),青少年時也在湖州鐵觀音寺、天圣寺客居近20年。 這支周氏的祖先是河南人,流布可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在祥符,即今河南開封(宋代置祥符縣,明代并開封縣入祥符縣,1913年又改祥符縣為開封縣)。祥符周氏十三世周靖,北宋末年在汴京中進士,為太學博士。建炎元年(1127)金兵攻陷汴京,周靖護從宋高宗南渡長江,僑居浙江杭州,所以周靖為河南祥符周氏南徙浙江的始祖。第二階段在諸暨。周靖由杭州遷居浙江諸暨縣的紫巖山,村里名叫盛厚,在諸暨縣城西北六十多華里處。第三階段在紹興,周靖七世孫周澳,號楮齋,擔任元朝地方官府的掌管文書的官員,入贅山陰俞姓人家為館甥 (女婿),于是占籍山陰(秦置縣名,唐代并置會稽、山陰二縣, 1912年二縣合設紹興縣)。山陰(紹興)之有周氏,實自楮齋公 (周澳)始,周澳是周氏遷紹興的始祖。紹興十一年(1141),周靖由杭州遷居諸暨縣西北的紫巖山,以后他的子孫又分別遷居諸暨縣的南門江、大五指、清平、豐江、溏頭、新州、梅山;山陰縣(今紹興)的塘下、周橋、瓜田、張川、前梅;蕭山的周家湖、來蘇。浙江諸暨、蕭山、紹興一帶的周氏,追根溯源,是北宋末、南宋初從河南開封一帶南徙的。
2)入粵
北宋末年與南宋末年從中原南徙廣東。新會縣橋亭房周氏,始祖周海門,原河南汴(汴京,開封)人,宋南渡后居廣東南雄珠璣巷,后乃居新會橋亭。又,新會縣沙富房周氏,一世祖周監(jiān),字天枯,原籍河南許州長葛縣,遭元亂,千里間關,扈宋少帝至粵之岡州崖山。廣東新會縣這二房周氏,原籍均在河南,分別是南宋初年隨宋高宗南渡與南宋末年隨宋少帝南徙的。 梅縣周氏大始祖周仁德,原籍河南固始縣,隨宋高宗南渡,遷居福建寧化縣。南宋末元初,其裔孫“由閩遷粵”,遷居廣東長東縣(今五華縣,在廣東東部,梅江上游),至七世祖周(王宣),始遷梅縣。周碹是梅縣始遷祖,又是由閩遷粵的七世祖,所以至今廣東梅縣周姓稱他為“始祖七位公”。
元明清時期的遷徙
元末明初,江西吉安府周姓移民湖南邵陽地區(qū)。石碑周氏初祖炳四公,兄世常,生江右(江西)吉安府泰和縣,于元明間徙居湖南寶慶邵東之石碑。湖州周氏,一世祖周志亮,元末明初“奉旨屯墾湘潭,后卜居湘潭”。周志亮次子周肇翔,洪武年間“遷屯益陽”,于是“隸籍益陽”。清初江西移民湖南的第二次高潮中,湖南衡山始祖,是由江西永新縣厚田遷來。 明清以來,周姓比較集中的省份是江蘇、浙江、廣東、湖南、湖北、江西、福建等省。
移居臺灣
周姓在臺灣主要集中在臺南、臺北兩地。
周姓大多是祖上由北方南遷福建和廣東,再由福建、廣東移居臺灣的。
清康熙到乾隆年間,有泉州人周延群乘船東渡,入墾臺北縣石碇鄉(xiāng);泉州人周炎移居臺北縣景美鎮(zhèn)開墾奠基。清嘉慶年間,富陽(今屬浙江)人周凱曾任臺灣道臺,后死于任上。
中日甲午戰(zhàn)爭中,清朝戰(zhàn)敗,被迫同日本簽訂了《馬關條約》,除賠償日本巨額款項外,還把臺灣省割讓給日本。
日本在臺灣省進行了50年的殖民統(tǒng)治,強迫當?shù)鼐用窠邮芘逃臑槿毡拘铡E_灣周姓曾被迫改姓武岡、武光、吉田、吉本、吉岡等日本姓,
1945年,日本戰(zhàn)敗投降,臺灣回到祖國懷抱。國民黨臺灣省政府明令廢除日本姓。曾被迫改為日本姓的原周姓人士恢復周姓。臺灣土著中曾使用日本秋野姓的這部分人,奉令廢日本姓時,選用了漢姓周,使臺灣周姓人數(shù)和分布范圍上都有所擴大。
遷往海外
大陸周姓移居海外,始于鴉片戰(zhàn)爭以后的晚清時代;周姓旅居海外的地方,主要是中南半島與南洋一帶;海外周姓僑胞,主要來自大陸的福建、廣東(包括現(xiàn)今的海南省)兩省。海外周姓華人來自廣東省的潮州、汕頭地區(qū)的,占較大比例。
1)廣東省揭陽縣的伯勞浦鄉(xiāng)周氏。明朝洪武初年,其始祖周樸叟,人稱周伯,由福建省興化府莆田縣遷來廣東揭陽縣。他在埔上開荒,又引清泉上埔,人們于是將“埔”字去土添水,改為“浦”字,將“伯勞浦”作地名。伯勞浦鄉(xiāng)往海外謀生的人較多。泰國首都曼谷有旅泰揭陽縣伯


勞浦家族會,此外還旅居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
2)福建周姓移居南洋。清末福建周姓之移居南洋,先后梯航南來,開拓新天地。其彰明較著的創(chuàng)始人有:周英美之開埠文德甲,周公南之經(jīng)營巫羅加什,周公秀之墾殖麻坡浮林望,周卿昌、周卿安之貿(mào)遷于新加坡及馬六甲,周孫品、周孫華之往來各地溝通僑信等。

望族出汝南——天下著姓必稱周氏
駐馬店新聞 中國·駐馬店網(wǎng)( 2003-9-23 10:18:51)
來源:天中晚報
一、
  就在我寫這篇文稿的前5天,即2003年9月13日,由汝南縣委、《天中晚報》共同舉辦的“老社走天中暨天中文化”座談會在汝南天中賓館召開。會議結束時,汝南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懷德問我,下一篇寫什么。我回答,準備寫—寫汝南歷史上的望族——周氏家族。張部長馬上告訴我,他手頭就有—本叫葉羽晴川的日本人寫的書,內(nèi)容是講述魯迅三兄弟的。魯迅(周樹人)的三弟周建人介紹其祖父周福青曾說過,他們的祖籍是在河南汝南。就在幾個月前,汝南縣委宣傳部新聞科科長邵建民也曾在《駐馬店日報》撰文《魯迅、周恩來祖籍應在汝南》。如果是在幾年前,我可能對他們的說法一笑了之。誰都知道,魯迅生于浙江紹興。周恩來雖生于江蘇淮安,但原籍也是浙江紹興。但如今卻不這么看,尤其是在我“走天中”以來,接觸駐馬店史料之后,就更加認為這種說法有依據(jù),且脈絡越來越清晰,只是這篇文章談的是歷史上的汝南周氏家族,因而對此事不作深究,等有了機會一定對其進行探討,這畢竟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二、
  我將這篇文章定名為“望族出汝南——天下著姓必稱周氏”。這句話出自清嘉慶年間《汝寧府志·周燕傳》。但要說這個周燕,就必須扯遠點。公元前1l世紀,周武王滅商后建立西周。公元前771年,申侯聯(lián)合犬戎攻殺歷史上有名的以烽火戲諸侯的周幽王后,西周滅。西周滅后,周平王繼位遷都洛陽史稱東周,經(jīng)春秋和戰(zhàn)國兩個時期,東周在公元前256年為秦所滅,共歷三十四王,八百多年。
   東周的第一個王周平王姬宜臼有一個兒子叫周烈,封汝墳侯。到了他十九世孫周邕時,秦滅掉了周,從此周姓失去侯位,但后代還在,漢朝時又重新恢復周姓的侯位,將周邕的孫子周仁復封為汝墳侯,賜號正公,從此遷籍安城。這個安城即是今汝南縣的王崗鎮(zhèn)。也就是從這時起,周姓作為汝南望族,經(jīng)漢、魏、晉、隋、唐,歷時千載,英才輩出,青史不絕。
   我們就還從周燕說起。周燕,宇少卿,是汝墳侯周仁五世孫,成年后,任郡決曹掾。當時的汝南郡守準備枉殺囚徒。作為監(jiān)斬官的周燕向太守面諫,狡詐的太守對此置之不理。看到被囚的家人到處喊冤,又都被太守抓去拷打,周燕又一次向太守求情,說,愿意把這些囚犯的冤屈都寫出來,署上自己的名字。太守大怒,稱周燕“真是有病”。有一同事告知周燕說,你這么做,是要被上司怪罪的,你都把罪攔到自己身上,如有一句話牽扯到太守,他就用刀宰了你。隨后,太守便把周燕收監(jiān)。后雖然天天遭受拷打折磨,但周燕辭無屈撓。最后,當聽說太守下令要對他行刀鋸之刑?死后怎么去見先祖?于是絕食而死。不久,周燕便被平反昭雪,而他的5個兒子各有所成,大而子周輿任重合令,二子周羽任櫟陽令,三子周仲任東海太守,四子周明任袞州刺史,五子周良任穎陽令,被當時的天下人稱為“安城五龍”。他們各居一里,至此,天下著姓必稱周氏。
三、
  汝南安城周姓,自周燕始,除了其五個兒子,史志上留有姓名并立傳者多達百人,且為官者甚多。現(xiàn)粗列一表,即知其詳:
周嘉:零陵太守。
周磐:重合令。
周暢:河南尹、光祿勛。
周乘;泰山太守。
周浚:御史中丞、揚州刺史、射陽侯,
周馥:徐州刺史、補尚書郎。
周顗:吏部尚書左仆射、贈光祿大夫。
周訪:揚烈將軍、賜潯陽侯、贈征西將軍。
周虎:益州刺史、贈龍驤將軍。
周光:潯陽太守。
周楚:犍為太守。
周朗:太子中書舍人、廬陵內(nèi)史。
周濃:國子博士、中書侍郎。
周舍:尚書祠郎郎、太子詹事。
周宏正:吏部待郎。
周宏讓:太常卿光祿大夫、加金章紫綬。
周宏直:昌州刺史、太常卿光祿大夫。
周確;尚書、贈散騎常侍太常卿。
周靈:平北將軍、封武昌那公。
周法僧:宜城太守。
周法尚:定襄太守、贈武衛(wèi)大將軍。
周墀:集賢殿學士、江西觀察使、義成節(jié)度使。
周允元:御史中丞同鳳閣鸞臺平章事。
……
   我所羅列的這些人中,都是周燕的后人,且多是父子、兄弟,其中,不乏忠君、善政與博學之人。比如周嘉,此人是周燕四世孫,入世時曾任汝南郡主簿。王莽末年,群賊入汝陽城,周嘉曾和當時的太守何敞一起討賊。何敞為亂箭所傷,守軍大敗。賊兵包圍汝陽城幾十重,突圍時官兵與賊兵白刃交戰(zhàn),此時周嘉以身體護著太守向外突圍,卻陷入賊兵重圍。周嘉不顧自己生死,大聲對著賊人說,你們皆為士兵,要聽上司的話。我既然是太守的部下,就請以自己的命贖太守不死。說罷仰天哭號。賊兵見此,皆稱此人真義士也,給其車馬遣送之。后來光武帝召見周嘉時問起此事,周嘉回答,太守被傷,命懸寇手,臣實在害怕不能死難。光武帝感嘆良久,說,此忠士也。
   還有,周嘉之弟周暢任河南尹時,夏旱,久禱無應,周暢日夜收葬餓死的流民,達一萬人。
   還有周訪之孫周虎。寧康初年任梓潼太守時,符堅部將楊安侵犯梓潼,周虎固守城池。周虎遣步騎送母親和妻子去江陵時,為符堅部將朱彤所獲,無奈而降。符堅想重用他為尚書郎,周虎堅拒辭不受,說,蒙國厚恩,以至今日,因老母被獲才失節(jié)至此,雖給公侯之貴,不以為榮,況給了個尚書郎。后在符堅軍隊里密謀殺掉符堅,被符堅抓去問話。符堅問他為何這么做,周虎答:昔日高漸離、豫讓雖是燕晉的臣民,猶漆身吞炭不忘忠節(jié),我生為晉臣,死為晉鬼,不要再問了。氣得符堅大聲嚷道,今我殺你反成全了你的名聲。遂把他送進牢房,嚴刑拷打,并徙于太原,后周虎因病而卒。其子周興迎致其喪。將軍謝元親臨哭之,并上書請表其忠節(jié)。孝武帝詔曰,虎勵志貞亮,無愧古烈,未及拔身,奄殞厥命,甄表義節(jié),國之典也。
   還有唐武則天時官至御史中丞同鳳閣鸞臺平章事的周允元。有一次,武則天宴請大臣,下詔讓大臣們傳善言。周允元因不滿武則天的一些做法,秉筆直書:“恥其君不如堯舜。”武三思劾欲殺之,幸虧武則天沒在意,說:“聞其言足以戒,安得為過耶?”這才免遭一難。
四、
   在汝南安城一脈相承的周氏大姓中間,為官者最有名之人當數(shù)晉朝的周浚、周顗父子。周浚字開林,曾任御史中丞、揚州刺史,封射陽侯。當初他隨王渾伐吳,攻破江西屯戌,與孫皓中軍大戰(zhàn),斬吳丞相張悌首級,俘敵萬計,以功進封侯位,食邑六千戶,賜絹六千匹。而大兒子周顗,也是歷史上有名之人,因終日醉酒三日不醒,被時人稱為“三日仆射“。雖然如此,但周顗并不是只會喝酒的吏部尚書左仆射,而是既有善政又性寬厚、重友情之人。此人曾與朝中重臣導甚密。一次二人酒醉,王導頭枕在周顗腿上,指著周的肚子問,此中猶何物?周回答:此中空洞無物,然能容卿輩數(shù)百人。但這個和善之人,因在一次宴會上和皇帝頂了嘴,被皇帝一怒而殺。當時皇帝問:今日名臣共集,何如堯舜?周顗厲聲說,雖同人主,何德復比圣世,帝怒,周入獄,恰此時其又與朝中大臣王敦結仇,遂被其誣諂而殺。死后抄家時,僅得幾只盛著舊棉花的破竹簍,酒五甕,米數(shù)石,在位者皆服其清貧。后悔不及的皇帝追贈其為光祿大夫。
   當然,安城周氏中除了為官為宦者,也不乏不愿為官的清流和著作等身的才子,譬如周磐、周燮、周濃、周宏正。
   周磐,字堅伯,從小就好禮有行,非典謨不言,少游京師學《尚書·洪范》、《左氏春秋》,諸儒宗之。周磐雖為望族,但居貧養(yǎng)母,儉薄不充,中年時曾一度為官,但不久便思母棄官還鄉(xiāng)。母親死后,悲痛終日,遂建廬舍于母親墳冢之側,從此教授門徒達千人。后朝廷又要征其官,周磐說,我回來后,守著母親的墳冢教授弟子,不以榮利滑其生術,為什么還要再做官呢?
   周燮,此人生而斂頤折額,丑狀駭人,其母曾想把他扔掉,其父不允,說,吾聞圣賢,多有異貌,興我宗者,此兒也,后果應驗。周燮10歲即通詩論,精《易經(jīng)》,不讀非圣賢之書,不修非圣賢之好,將自己的茅舍蓋在田畔,耕田捕魚,非身所耕、漁則不食。
   周濃,字彥倫,是周顏的七世孫,從青年時代起便善《老子》、《易經(jīng)》。此人清貧寡欲,隱于山野。每賓客來訪,周濃虛席晤語,辭韻如流,聽者忘倦。一次一位朋友問他:先生在此都吃什么?周濃答曰,赤米白鹽,綠葵紫蓼,其味甚甘,鐘鼎何為哉?其孫周正宏,字恩濃,官至太子詹事,幼年喪父,與其帝宏讓、宏直皆叔父所養(yǎng),10歲通《老子》、《周易》,當?shù)貙W子與其交談后驚呼,觀汝神情穎悟,后世必知名。15歲便召補國子生,開課講《周易》,被當時人稱:周郎年未弱冠,便自講一經(jīng),早還是諸生,實堪師表。所著《周易講疏》十六卷,《論語疏》十一卷、《莊子疏》八卷、《老子疏》五卷、《孝經(jīng)疏》兩卷,集二十卷,皆留于世。
五、
   汝南安城周姓,自漢一脈相承,歷時千載,代代人才輩出,此現(xiàn)象幾乎能稱奇跡。可惜自宋朝以來,汝南安城周氏家族經(jīng)過戰(zhàn)亂之后紛紛逃亡外地,最終遍布全國,又多集中在江浙一帶,而安城的周姓后人在此地已不見。然而,每當來到汝南,想起周氏這個家族為天中文化和歷史所做的特殊的建樹時,油然而生的除了心中的愴然,還有作為天中后人的自豪。
                                           作者:杜平
周氏入潮面面觀
周氏源出姬姓,族源有多支,其中以周武王姬發(fā)派下的“汝南周氏”為大宗。
周氏應是入潮較早的姓氏之一,南宋紹興二十四年,已有潮陽士子周鎬(非周光鎬)進士及第便是最好的證明。但周鎬先祖何時遷徒入潮,周鎬后裔現(xiàn)分居何地,無從考證。僅就現(xiàn)有資料來看,潮汕周氏多為宋代理學名家周敦頤之后,他們稱周敦頤為宋代一世祖。其入潮經(jīng)過簡述如下:
由湖南道州遷徙入潮:這支系遷徙入潮的過程脈絡較為清晰。南宋有道州進士周叟梅,乃理學名家周敦頤之第七代裔孫,周氏世居湖南道州,且歷代名人輩出。周梅叟于宋淳祜三年(1243)授潮州州知事,寶祜四年(1256)三月任廣東轉運判官、提刑,任滿回鄉(xiāng),時周梅叟之祖父周宣道仍健在。至景定五年(1264),周宣道知宋室將傾,道州必為兵家爭奪之地,即召曾在潮州為官的孫兒周梅叟到臥榻前訓示,命其帶親弟三人并各人家眷,遷徙人潮,各各擇地落籍創(chuàng)鄉(xiāng)。周梅叟尊從祖父之命,率兄弟三人及所屬家眷入潮州,先分別十居于潮州府城、潮陽縣新興鄉(xiāng)剌港(今屬潮陽盧崗鎮(zhèn))和海陽縣冠山鄉(xiāng)創(chuàng)鄉(xiāng)立籍。其后,隨著支派的繁衍,又向潮汕各地及海陸豐等地播遷。子孫分布居住于現(xiàn)在的潮陽盧崗鎮(zhèn)的溪尾周,峽山鎮(zhèn)的桃溪、沙溪、董塘、河陂以及惠來靖海、葵潭、涂田、甲子,普寧的下架山、葵嶺、流沙等地,汕頭市的河浦以及海陸豐等地多為其后裔。如明代潮陽進士周光鎬即是開創(chuàng)桃溪周氏始祖周毅然的第三代裔孫。饒宗頤在其未完成的《民族志》手稿中云“但派下子孫衍下不多”,似值得商榷。
因是周梅叟兄弟三人同時入潮,為了明確世系昭穆,這一派將未曾入潮定居的周宣道奉為一世祖。
居冠山的這一支派確實繁衍較慢,漸漸與后來遷居該地的周姓人混居,認同歸宗。至今澄海周氏只有一小部分仍稱自己乃是自道州遷入,是周敦頤、周梅叟裔孫。
另一支入潮周氏則較復雜,而且人數(shù)眾多。他們不是直接從湖南道州遷入,也不是沿著大多數(shù)潮人由經(jīng)莆田入潮的遷徙路線,而是相對比較曲折。澄海港口周氏族譜說得很清楚,他們的遷潮始祖是由“浙江溫州府沿甄江入福建建甄,而達莆田,之后逐步移住汀州、永定,再經(jīng)龍溪、詔安而至饒平、海陽……此后各自分布于潮安東津、澄海冠山、潮陽峽山和揭陽、普寧等地。這一大支派的遷潮時間有先有后,遠的遷自宋末,近的遷自明崇禎年間,出發(fā)地也有各種說法,有的說遷自莆田,有的說遷自汀州,有的說遷自龍溪,有的說遷自漳州。就是同村同姓之間說法也很不一致,表面上給人一種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的印象,其實只要仔細了解一下他們的遷徙路線就不難發(fā)現(xiàn),追根溯源,大部分仍然認是周敦頤之后裔。只是由于遷徙路線較為曲折,時間世系脈絡也較難理清罷了。
這一支由湖南徒浙江,再由浙江遷徙福建,而后由閩入潮的周姓人,由于時間和出發(fā)地點的不同,其尊奉的遷潮始祖也不像周宣道派下周氏那樣較為單一,直接認周宣道為一世祖,而是各奉一祖。其中較有代表姓的有周宗貴(由丁州遷入者)、周壽隆(由永定遷入者)、周瑤(由汀州遷入者)。周宗貴后裔多居住潮州,周壽隆后代多居住澄海,后分支潮陽、饒平和普于,周瑤后代多居住潮陽,澄海冠山也有部分是其派下。當然,這只是明清時期的分布概況。
潮汕周氏的總人口數(shù),沒有準確數(shù)字。估計約1 5萬人,其中潮陽最多,約6萬多人,其次是普寧,約2萬多人,澄海則約1萬多人,其余散居潮汕各縣市。
                               作者:盧繼定 資料來源:汕頭特區(qū)晚報

作者:周余生   發(fā)表時間:2008-12-04 08:09:25

 
發(fā)表回復:
標題:
 
內(nèi)容:
粗體 斜體 下劃線 插入超鏈接 插入圖片
  您目前尚未登錄,立即 登錄 | 免費注冊
 
 
驗證碼:   
 

注意:嚴禁發(fā)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nèi)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jīng)發(fā)現(xiàn)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nèi)容發(fā)表者承擔。請慎重發(fā)表!網(wǎng)站穩(wěn)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