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436675次
5人
16個
364個
4632人
424部
齊魯晚報探訪古譚國發表評論來源齊魯晚報 版權所有(C) 魯ICP備05004346號 2004-09-19 作者: [發表評論 (0)] 【PDF版】 上世紀20年代末,在位于濟南東部的章丘市龍山鎮以東武原河畔的城子崖發現了舉世聞名的龍山文化遺址。但在這個世人皆知的城子崖中卻隱藏了一段鮮為人知的往事————城子崖位于地上的城池遺跡,就是春秋時期古譚國的都城。時至今日,就連龍山鎮的居民,也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存在。 這個神秘的國家,留下了濟南歷史上最早的詩篇,并在城子崖立國存在了長達五百年之久。如今,譚姓已經發展成為世界華人的第65大姓,其子孫后代遍布海內外。 濟南自古是個出詩人的地方,李清照、辛棄疾可以說婦孺皆知,張養浩、邊貢、李攀龍也是青史留名。可要說起濟南最早的詩人和他的作品,恐怕就鮮為人知了。正是對這個問題的追蹤,讓我們和被人遺忘的古譚國不期而遇。 “濟南最早的詩人是一位已經佚名的譚國大夫,而濟南最早的詩歌就是他寫下的《詩經·小雅》里的《大東》。”當代文史學者徐北文先生這樣告訴我們。 我們知道,《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大約五百多年的詩歌305篇,分風(160篇)、雅(105篇)、頌(40篇)三大部分。有學者推測,大雅、小雅可能是根據年代先后而分的。可是古譚國到底何時建立?在什么地方?由誰建立又是因何而滅亡的呢?《大東》描述的濟南先人又是怎樣生活的呢?帶著這一長串的問題,我們開始了對古譚國的探訪。 譚姓遺脈遍布全球 走下古譚國城墻,城子崖遺址博物館的焦館長手指西邊百米之外一座破敗的仿古建筑說:“這就是譚姓宗祠,龍山鎮城子崖可是天下譚姓共同的故鄉,這兩年就有不少譚姓人士來這里祭祖、參觀。‘譚’這個常見的姓氏就源自古譚國,而再向上追溯還可以一直延續到著名的原始部落領袖大禹。我們曾經查閱明代蘇平仲所作的《譚氏家譜》序,記述得十分清楚:‘譚本姒姓,子爵,其分土在今濟南歷城之間,實齊之附庸也,入春秋卅九年,周莊王之十四年,魯莊公之十年,見滅于齊桓公,而譚子奔莒,譚自為齊所滅,子孫遂以國為氏焉。’這就是今天譚姓的起源。譚姓在歷史上誕生了很多名人,遠有譚夫吾,是戰國時期與‘四公子’齊名的人物。近代又出了譚嗣同等赫赫有名的人物。到現在譚姓已經發展成為世界華人的第65大姓,其子孫后代人數超過百萬,遍及中國的各個省區,而且還走向了世界各地。” 三大證據指向城子崖 “譚國,是一個始建于殷商時代的諸侯小國,其領地可能與今天的龍山鎮相差無幾,譚國人的祖先姓子(明代蘇平仲的《譚氏家譜》中記載為姓姒),和歷史上商朝的建立者商湯同姓,譚國是商朝建立以后,由商王分封的一個諸侯國,進入周代以后,它又接受了周王的分封,繼續存在了300多年。史書上有一種說法,就是商王帝乙曾經云游到過譚國,這應該是3000多年以前的事情。如此說來譚國比我們現在熟悉的齊國、魯國歷史久遠得多。” 按照徐先生指點,古譚國就在濟南東部章丘市龍山鎮境內。提起龍山,濟南人知道的有兩件事情,醇香的龍山小米和輝煌的龍山文化,但大多數濟南人不知道的是,我們要尋找的古譚國就坐落在龍山文化的發掘地、大名鼎鼎的城子崖。 城子崖位于濟南東部章丘市龍山鎮以東的武原河畔,與現今的龍山鎮政府隔河相望。這里處于魯中南山地北麓低山丘陵與魯西北沖積平原交接地帶上,地勢平坦、氣候溫和、土地肥沃、水系發達,自古就是建城立國的首選之地,離此東北2公里處的平陵古城就是漢代濟南國之所在,一代梟雄曹操曾在此出任相國。在龍山,城子崖遺址博物館的焦館長和記者一同登上了城子崖古城墻。 “城子崖發現的古代文化遺存,分為上中下三層,其中最上層也就是我們現在還能在地表看見的這座古代城池的遺跡,就是春秋時期的古譚國。”焦館長指著我們腳下的古城墻遺址接著說道:“很久以來,因為譚國是春秋時期一個非常小的國家,所以幾乎沒有學者專門考證過它究竟在哪里。一直到1930年,著名考古學家李濟先生主持城子崖發掘時,才從三個方面論證了城子崖的上層文化遺跡就是《春秋》中記載的古譚國。首先從史料方面看,史書記載古譚城位于古平陵縣城的西南數里之內,而我們所處的城子崖遺址恰好位于平陵古城的東北四華里處;其次,從歷史地理學來看,北魏酈道元所著《水經注》記載古譚城位于武原河的南岸,武原河只有十幾公里長,在它的南岸這一不大的范圍之內,只有城子崖一座古城;最后,從考古出土來看,城子崖遺址上層出土了大量專屬于古譚國歷史時期的灰陶,這為我們的推斷提供了實物依據。從這三個方面看,城子崖的上層城墻遺址應該就是歷史上的古譚國。” 焦館長還說,據考古發掘,古譚國大約建立在公元前1200年左右,鼎盛時期人口大概有15000人,商業發達,有自己的貨幣“簟(音diàn)刀”。但總的來說古譚國的國勢很弱,沒有建立什么可圈可點的歷史功績,史書對它的記載也很少,最長的一段見于《春秋·莊公十年》,但有點可悲的是,正是這段史書記載了古譚國的滅亡,公元前684年,著名的春秋五霸之首齊桓公,以譚國人對他不恭,違背禮節為由,出兵滅掉了譚國,譚國國君譚子出逃到莒國,至此,在城子崖立國長達五百多年的譚國消亡了。 《大東》吟唱著譚人血淚 聽完焦館長的介紹,站在譚國故城之上,望著一望無垠的良田,耳邊仿佛回響起了《大東》里的語句。“小東大東,杼柚其空。糾糾葛屨,何以履霜。”好悲涼的詩句,數千年前的古譚國究竟發生了什么事情,令這位濟南最早的詩人寫下了如此憂憤的詩句? 徐北文先生說:“《大東》是諷刺周初統治者周公的詩歌,大東是一個地理概念,指遠離周朝都城洛邑(今洛陽)的東方,主要是今天的山東,而小東則指相對稍近的東方,主要指今天河南的東部。周人是來自西方的民族,他們打敗商人建立周朝,就是不斷向東征服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譚國作為商朝分封的諸侯也被周人所征服。為了維持他們的統治,周人需要向各地派兵,收稅,而這些的前提是道路暢通,所以周人強迫被征服的國家為他們修建‘周道’,就是通往洛陽的道路,譚國人也在其中,《大東》就是描寫的那段歷史,所以詩中有‘周道如砥,其直如矢’的詩句。修路繁重的勞役讓譚人困苦不堪,道路暢通之后,從洛陽又來了大批的收稅官,搜刮財富,這就加劇了譚國人的苦難,‘小東大東,杼柚其空。糾糾葛屨,何以履霜。’意思是說周人把東方人織布機上的布都掠奪一空,貧困的譚國人只能穿著單薄的草鞋走在已經霜凍的大地上。可以想見在這種情景下,《大東》的作者,看到自己的民眾生活困苦內心十分憤懣,但作為寄人籬下的前朝貴族又不敢公開反對,所以只能借助詩歌來委婉地表達自己的憂憤。” 徐北文先生告訴我們,其實,關于《大東》一直存在著一個爭議。傳統的儒家學者把周公看作圣人,一直不愿承認這首《大東》是諷刺周公的作品,而認為它是諷刺周幽王或者周厲王的,這違背了歷史的真實,“《大東》最大的歷史價值正在于它向我們揭露了即便是在最賢明的圣君統治下,封建社會中的壓榨欺凌也從未終止,對于貴族可以通過詩歌來表達自己的憂憤,但對于當時譚國的百姓,《大東》記載的就是一部他們的血淚史”。 值得一提的是,《大東》有它的沉重,也有它的輕松,如其中有一句“有冽氵九泉,無浸獲薪”氵九泉是指從側面噴出來的泉,兩千多年前濟南第一位詩人不經意間在詩歌里記錄了濟南的泉水,留下泉水史上的一段佳話。 來源齊魯晚報 版權所有(C),魯ICP備05004346號 ,轉摘;冰雪tan
作者:譚曉平 回復:0 發表時間:2011-02-13 09:31:34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