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5
2605次
0人
7個
9個
www.0454ly.net 一 明初的麻城四鄉 明初麻城的區劃情況在清康熙9年的《麻城縣志》中可以找到清楚的記載: ①初分四鄉,曰太平,曰仙居,曰亭川,曰孝感。統一百三十里,里各有圖。成化八年(1472),以戶口消耗,并為九十四里。復并孝感一鄉入仙居,為三鄉。嘉靖四十二年(1563),建置黃安縣,復析太平、仙居二鄉二十里入黃安,止七十四里。太平鄉原額五十八里,后并作二十五里;仙居鄉原額五十四里,后并作二十五里;亭川鄉原額二十五里,后并作二十四里。國朝因之。 ② 所謂 “初分四鄉”當然是指明初已分全縣為四鄉。也就是說,孝感鄉在明朝277年的歷史中,存在了105年。但這并不等于說,孝感鄉的壽命只有105年。元代麻城的基層區劃情況,由于資料的缺乏而不甚了了。不過,據北宋王存的《元豐九域志》記載:”中,麻城。(黃)州北一百七十五里。四鄉。歧亭、故縣、白沙、永泰、桑林、永寧六鎮。有**山、永泰河。”③則北宋時麻城即為四鄉區劃。最近在網上讀到周啟志的《尋根圣地:湖北麻城孝感鄉》,周先生引《石柱廳鄉土志》說:”有陳氏于”宋高宗時由楚北麻城孝感鄉同馬氏同來”之說。”證明麻城的四鄉劃分和孝感鄉的存在,歷宋元而明并無變化。我們相信,在中國歷史上,”鄉”這一級組織相對于州縣的頻繁撤并省廢來說,其穩定性要大得多。這與它們在政權割據和攻城略地中無足輕重的地位是一致的。成化八年麻城改為三鄉以后,至清代”國朝因之”,直到清末鄉之設置再無變化,就是最好的證明。 關于明初四鄉的位置,尤其是孝感鄉的方位,是很多人非常關心的問題。弘治《黃州府志》記載合并后三鄉的位置為:”太平鄉在縣東,領四十三里;亭川鄉在縣南,領一十二里;仙居鄉在縣西,領三十九里。”(卷1)我們認為,初分四鄉時,四鄉鄉界如”十”字形。孝感鄉的位置應該在西南,而仙居鄉在西北。孝感鄉的范圍當包括現在的白果鎮北部、鐵門崗鄉、歧亭鎮、宋埠鎮、中館驛鎮、順河集鎮南部、南湖街道辦事處、龍池橋街道辦事處南部、鼓樓街道辦事處南部,以及今紅安的城關鎮、兩道橋鄉、杏花鄉南部、桃花鄉、葉河鄉、永家河鎮、八里和太平兩鄉鎮的河東部分。(附圖一)需要指出的是,四鄉中其他三鄉均為高山丘陵,只有孝感鄉位于舉水沖積平原上。 這樣確定孝感鄉位置的理由有三點: 第一, 麻城西北光山州曾有仙居縣,至宋南渡始廢。西北境有仙居山 ,黃安建縣時劃入轄境。應為仙居鄉得名之源。又麻城縣城西北十里亦有仙居山(今名五腦山),因麻姑在此成仙飛升而得名。城北還有仙居坊。 第二,孝感鄉并入仙居鄉,而仙居鄉既在縣西北,再往東是太平鄉,則 孝感鄉只能在縣西南; 第三,眾多來麻尋根的四川人提供的地名中,我們只找到了寥寥幾個歷近700年滄桑仍未改變的故址,但已足夠我們重現明初四鄉,尤其是孝感鄉的地理位置了。四川仁壽《李氏族譜》稱:”元末吾祖世居麻城孝感青山,陳逆之亂,鄉人明玉珍據成都,招撫鄉里,吾祖兄弟七人遷蜀,因與祖一公籍壽焉。”這里所說的”青山”,就在縣西今順河集鎮南部,現在的麻城行政區劃圖上就可輕易找到,我們相信它已*近孝感鄉的北部邊界。另據重慶忠縣新修《葉氏宗族譜》稱:”2002年9月10-12日葉國村帶妻專程去麻城考察:……據現歧亭鎮葉家大灣村的一些年歲高的人講,孝感鄉就是現在的歧亭鎮一帶,和仙居相近。……但歧亭鎮葉家大灣村(葉姓1000多人)人們的風俗稱呼與我縣葉姓一樣,如叫祖父稱”爹爹”少稱”爺爺”;對外公外婆稱”噶噶”(ga)。” 需要指出的是,曹樹基先生認為,”黃安位于麻城之西部,孝感鄉極可 能并入了黃安。”曹先生用 “極可能”一詞表示了謹慎地猜測,但這個猜測只對了一半,因為孝感鄉并入黃安的范圍只有將近一半。乾隆《麻城縣志》有一幅三鄉區劃圖(附圖二),鄉界恰如一個”丫”字,只是下面一豎有一個先向右后向左的彎曲。”丫”字的上部是太平鄉,左邊是仙居鄉,右邊是亭川鄉。說明當時鄉界劃分均呈由城區向周圍輻射型,除城區(明時稱關廂)劃入亭川鄉外,其他各鄉均與城廂接壤。可以想象,孝感并入仙居鄉以后,面積占總版圖的二分之一,幅員過廣,于是將縣仙居鄉北部若干里甲劃入太平鄉,使三鄉面積大體相當(附圖三)。于是,太平鄉轄區從麻東北擴展到麻西北,與黃陂接壤,鄉界終于形成上面所說的”丫”字形狀。也只有這樣,才能解釋嘉靖42年設置黃安縣時,從麻城劃入的20里甲中,也包括太平鄉部分里甲的原因。 四川人都是“湖廣填四川”的移民后代,這已經成為定論。以至于有許多專家提出:沒有十代以上的四川人!有人還舉證出清末流行的《成都竹枝詞》:大姨嫁陜二姨蘇/大嫂江西二嫂湖/戚友相逢問原籍/現無十世老成都。 這種說法確有很多史料典籍作為證據。四川一些縣志有過具體而詳細的描述:“彌望千里,絕無人煙”、“萬戶蕭疏”,“成都、重慶、敘州、馬湖所屬人民,僅存百十”,保寧、順慶、潼川、龍安等三府一州所屬29縣,“一望丘墟,依山逼水者,豺狼晝游”,對當時情況記載最權威的“國史”《清史稿》卷120載:明末清初四川人口“孑遺者百無一二”、甚至是“靡有孑遺”。民國時期編撰的《瀘縣志》甚至言之鑿鑿:“自外省移實者,十之六七為湖廣籍(麻城縣孝感鄉),廣東、江西、福建次之”。這就是整個四川人都知曉的“張獻忠剿四川”屠盡川人,才有“湖廣填四川”的移民大潮。我還看到另外一種“湖廣填四川的說法”。 張學君、張莉紅的《從古今移民潮看巴蜀文化的開放性》說:“明玉珍在重慶稱帝后,湖北戰亂不休,大量湖廣人,特別是麻城孝感人陸續遷川”,該文用1371年到1393年四川的兩次戶籍、人口統計數據,說明在22年的歷程中,四川戶籍增加44%,人口增加56%,從而“由此推測出明初有30萬左右的移民規模是大致不差的”,“出現了移民數量高于土著數量50%以上的情況”。兩種說法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湖廣填四川”的人員,主要都是“湖北省麻城縣孝感鄉”人! 筆者童年時期聽長輩說家族史,也是從湖北省麻城縣孝感鄉遷移而來,故多年來對此說法也曾經深信不疑。后來在從事20世紀川籍作家和川籍文化名人的研究中,發現“同鄉”太多,逐漸生疑,開始留心,也咨詢過許多在生活中接觸的各類人等,回答幾乎都是湖北省麻城縣孝感鄉的移民后裔。這里就出現了問題。在14世紀的中國農村,一個鄉的人口密度,不可能大到這種程度,即使全部遷移到四川,要繁衍出如此巨大的人口數量,也幾乎是不可能的;另外,偌大的四川省,假使每百里攤上一個麻城縣孝感鄉的移民,這將是一個何等巨大的人口數量?奇怪的是,筆者從開始留心這個問題,歷時多年,還沒有遇到一個四川土著的后裔。這又怎么可能? 我們還是把名人作為個例研究。1947年,艾蕪這樣追述著自己的家族歷史:“明末的時候,張獻忠在四川大肆屠殺,弄得好些地方,都沒有人煙了。湖廣人大量地遷徙進去,才把空下的地方,填滿了人家村落。所謂湖廣人,便是指湖南湖北兩省人說的。我自己的祖先,前七八代人,就是由湖北麻城縣遷去的。而且,不只我一家,幾乎附近好些縣份的人,都是來自湖北麻城縣。這都是有族譜可考,并非由于傳聞。”(《<故鄉>里面的語言》);1948年,艾蕪在《我的幼年時代》中又重申道,自己“第一個到四川的祖先,原是生長在湖北省麻城縣孝感鄉的”,他這里已經明確地把自己的籍貫落實到“鄉”!而事實上是,艾蕪的湯氏家族入川
作者:鄧儒學 回復:0 發表時間:2011-04-25 22:24:12
注意:嚴禁發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隱私、侵犯他人版權、辱罵、非法、有害、脅迫、攻擊、騷擾、侵害、中傷、粗俗、猥褻、誹謗、淫穢、灌水、種族歧視、政治反動、影響和諧等內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經發現后將無條件刪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該內容發表者承擔。請慎重發表!網站穩定來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區!
湘公網安備 43018102000107號